CN206375047U -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75047U
CN206375047U CN201720032563.8U CN201720032563U CN206375047U CN 206375047 U CN206375047 U CN 206375047U CN 201720032563 U CN201720032563 U CN 201720032563U CN 206375047 U CN206375047 U CN 206375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housing
nonwoven fabrics
bag expanding
pressur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325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超
徐贤
胡晓娟
占俊
冯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filed Critical Hefei Institutes of Physical Scienc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7200325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75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75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7504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包括张袋机构和袋口保持机构,张袋机构包括底板、壳体、上部压辊、侧向压辊、送袋滚轮,壳体浮动设置于底板上,上部压辊设置于壳体上方,通过上部驱动机构驱动上部压辊上下移动从而对壳体上方进行限位,侧向压辊包括两个,两个侧向压辊分别设置于壳体左右两侧,通过两个侧向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个侧向压辊左右移动从而对壳体左右两侧进行限位,送袋滚轮设置于壳体下方。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保证包装袋自动张开,便于后续物料包装,避免了无纺布包装袋等透气性强的材料因无法用吸盘吸取张袋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自动包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料包装领域里,有些物料需要包装材料具有透气性,而传统的包装送料入袋时张袋方式通常采用吸盘吸取的方式,对于具有透气性的无纺布吸盘吸取张袋的方式无法实现,而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能够实现对具有透气性的无纺布包装袋的张袋,该装置简单、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实现无纺布袋自动张袋,便于后续物料包装,避免了无纺布包装材料因透气性强无法用吸盘吸取张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以期实现对无纺布包装袋等透气性包装袋进行自动张袋便于后续物料包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包括张袋机构和袋口保持机构,
所述张袋机构包括底板、壳体、上部压辊、侧向压辊、送袋滚轮,所述壳体浮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部压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方,通过上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部压辊上下移动从而对所述壳体上方进行限位,所述侧向压辊包括两个,两个侧向压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侧,通过两个侧向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两个侧向压辊左右移动从而对所述壳体左右两侧进行限位,所述送袋滚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下方;
所述袋口保持机构包括固定块、活动杆、两个转动杆、两个活动板和弹簧,所述两个活动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前端,且所述两个活动板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活动杆的后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前端与所述两个转动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转动杆的前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弹簧嵌套在所述活动杆外,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实现所述两个活动板的自动张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张袋装置还包括夹袋手爪,所述夹袋手爪设置于所述袋口保持机构的前方,所述夹袋手爪用于夹住无纺布包装袋的袋口的四个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张袋装置包括固定架和滑块导轨,所述张袋机构和滑块导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滑块导轨从所述张袋机构前方向前延伸,所述夹袋手爪安装于滑块导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上部驱动机构为上部气缸,所述侧向驱动机构为侧向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两个侧向气缸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两个侧向气缸支架上,所述两个侧向气缸支架设置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且竖直向上延伸,所述两个侧向气缸支架顶端横跨设置有横杆,所述上部气缸支架设置在所述横杆中部且向前方延伸,所述上部气缸安装在所述上部气缸支架上,所述侧向气缸支架上部还转动设有向前延伸的上部压辊支架,所述上部压辊转动设置于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上部压辊支架之间;所述横杆上还设置有两个调节杆支架,两个调节杆支架分别位于所述上部气缸支架左右两侧且向前延伸,每个调节杆支架前端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上部调节杆,两个上部调节杆下端与对应一侧的上部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上部调节杆包括轴套和活动杆,所述轴套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杆支架上,所述活动杆上端套入所述轴套内,所述活动杆上嵌套有调节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袋口保持机构还包括铜套,所述铜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活动杆的后端活动嵌于所述铜套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设置了张袋机构和袋口保持机构,张袋机构通过壳体将无纺布包装袋撑开,并通过上部压辊、两个侧向压辊、送袋滚轮分别从上方、左右两侧和下方对壳体位置进行限位,以保证在拉袋时壳体的位置固定,保证包装袋自动张开,便于后续物料包装,避免了无纺布包装袋等透气性强的材料因无法用吸盘吸取张袋的问题。同时,在张袋机构的前端设置了袋口保持机构,其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能保持无纺布包装袋的袋口始终自动处于张开的状态,避免了后续进行塑封切袋等工序时袋口边缘下耷从而影响下一次夹袋,从而保证夹袋手爪在下一次夹袋时袋口始终处于张开状态便于夹袋。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在袋口保持机构的前方还设置有夹袋手爪,通过夹袋手爪来夹住无纺布包装袋的袋口的四个角向前运动,与张袋机构的壳体相配合,既能实现自动张袋,又能使包装袋自动进入下一步工序,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上部压辊、两个侧向压辊分别通过气缸来驱动,从而实现对壳体的自动限位,且结构简单,布局紧凑,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张袋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张袋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张袋机构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的袋口保持机构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1张袋机构;2袋口保持机构;3夹袋手爪;4滑块导轨;5固定架;6送袋滚轮;11上部气缸;12上部调节杆;13上部压辊;14侧向气缸支架;15壳体;16送袋滚轮;17侧向气缸;18侧向压辊;19调节杆支架;110上部气缸支架;111横杆;112底板;113上部压辊支架;114调节弹簧;21固定块;22活动杆;23铰链;24转动杆;26活动板;27铜套;28弹簧;7无纺布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袋机构1、袋口保持机构2、夹袋手爪3、固定架5和滑块导轨4,所述夹袋手爪3设置于所述袋口保持机构2的前方,所述夹袋手爪3用于夹住无纺布包装袋7的袋口的四个角。所述张袋机构1和滑块导轨4设置于所述固定架5上,所述滑块导轨4从所述张袋机构1前方向前延伸,所述夹袋手爪3安装于滑块导轨4上。
同时参见图3至图5,所述张袋机构1包括底板112、壳体15、上部压辊13、侧向压辊18、送袋滚轮16,所述壳体15浮动设置于所述底板112上,所述上部压辊13设置于所述壳体15上方,通过上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部压辊13上下移动从而对所述壳体15上方进行限位,所述侧向压辊18包括两个,两个侧向压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5左右两侧,通过两个侧向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两个侧向压辊18左右移动从而对所述壳体15左右两侧进行限位,所述送袋滚轮16设置于所述壳体15下方。
所述上部驱动机构为上部气缸11,所述侧向驱动机构为侧向气缸17。两个侧向气缸17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两个侧向气缸支架14上,所述两个侧向气缸支架14设置于所述底板112左右两侧且竖直向上延伸,所述两个侧向气缸支架14顶端横跨设置有横杆111,所述上部气缸支架110设置在所述横杆111中部且向前方延伸,所述上部气缸11安装在所述上部气缸支架110上,所述侧向气缸支架14上部还转动设有向前延伸的上部压辊支架113,所述上部压辊13转动设置于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上部压辊支架113之间;所述横杆111上还设置有两个调节杆支架19,两个调节杆支架19分别位于所述上部气缸支架110左右两侧且向前延伸,每个调节杆支架19前端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上部调节杆12,两个上部调节杆12下端与对应一侧的上部压辊支架113转动连接。所述上部调节杆12包括轴套和活动杆,所述轴套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杆支架19上,所述活动杆上端套入所述轴套内,所述活动杆上嵌套有调节弹簧114。
同时参见图6,所述袋口保持机构2包括固定块21、铜套27、活动杆22、两个转动杆24、两个活动板26和弹簧28,所述两个活动板26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15前端,且所述两个活动板26分别与所述壳体15的上下两端通过铰链2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1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5内,所述铜套27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1上,所述活动杆22的后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1的铜套27内、前端与所述两个转动杆24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转动杆24的前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活动板26转动连接,所述弹簧28嵌套在所述活动杆22外,在所述弹簧28的弹性力作用下实现所述两个活动板26的自动张开。
本实施公开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首先由操作人员将无纺布包装袋7的袋口从壳体15后端向前套在壳体15外,夹袋手爪3动作,拉住无纺布包装袋7的袋口4个角,将无纺布包装袋7向前拉至夹袋手爪3初始位置,在拉袋的过程中,上部气缸11和两个侧向气缸17动作,带动上部压辊13和侧向压辊18将无纺布包装袋7压在张袋机构的壳体15上,从而保证张袋机构的壳体15位置固定,在物无纺布包装袋7的袋口被拉至夹袋手爪3初始位置后,可对无纺布包装袋7进行塑封和切袋,然后后续装料设备工作进行上料。在切袋过程中为了防止无纺布包装袋7的袋口边缘下耷影响下一次夹袋,设计了袋口保持机构2,在切力作用下上下两个活动板26随无纺布包装袋7两边一齐向内侧收缩,切袋完成后,在弹簧28的弹性力作用下,两个活动板26和无纺布包装袋7又回到初始的张开状态,以保证无纺布包装袋7的袋口和壳体15平行,便于夹袋手爪3再一次夹袋和拉袋。如此往复完成无纺布包装袋7的张袋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操作人员只需在开始时将无纺布包装袋7套入到壳体上,后面的每次张袋都是自动化完成,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袋机构(1)和袋口保持机构(2),
所述张袋机构(1)包括底板(112)、壳体(15)、上部压辊(13)、侧向压辊(18)、送袋滚轮(16),所述壳体(15)浮动设置于所述底板(112)上,所述上部压辊(13)设置于所述壳体(15)上方,通过上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部压辊(13)上下移动从而对所述壳体(15)上方进行限位,所述侧向压辊(18)包括两个,两个侧向压辊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5)左右两侧,通过两个侧向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两个侧向压辊(18)左右移动从而对所述壳体(15)左右两侧进行限位,所述送袋滚轮(16)设置于所述壳体(15)下方;
所述袋口保持机构(2)包括固定块(21)、活动杆(22)、两个转动杆(24)、两个活动板(26)和弹簧(28),所述两个活动板(26)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15)前端,且所述两个活动板(26)分别与所述壳体(15)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1)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5)内,所述活动杆(22)的后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1)上、前端与所述两个转动杆(24)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转动杆(24)的前端分别与所述两个活动板(26)转动连接,所述弹簧(28)嵌套在所述活动杆(22)外,在所述弹簧(28)的弹性力作用下实现所述两个活动板(26)的自动张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袋装置还包括夹袋手爪(3),所述夹袋手爪(3)设置于所述袋口保持机构(2)的前方,所述夹袋手爪(3)用于夹住无纺布包装袋(7)的袋口的四个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袋装置包括固定架(5)和滑块导轨(4),所述张袋机构(1)和滑块导轨(4)设置于所述固定架(5)上,所述滑块导轨(4)从所述张袋机构(1)前方向前延伸,所述夹袋手爪(3)安装于滑块导轨(4)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驱动机构为上部气缸(11),所述侧向驱动机构为侧向气缸(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侧向气缸(17)分别安装在对应的两个侧向气缸支架(14)上,所述两个侧向气缸支架(14)设置于所述底板(112)左右两侧且竖直向上延伸,所述两个侧向气缸支架(14)顶端横跨设置有横杆(111),所述上部气缸支架(110)设置在所述横杆(111)中部且向前方延伸,所述上部气缸(11)安装在所述上部气缸支架(110)上,所述侧向气缸支架(14)上部还转动设有向前延伸的上部压辊支架(113),所述上部压辊(13)转动设置于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上部压辊支架(113)之间;所述横杆(111)上还设置有两个调节杆支架(19),两个调节杆支架(19)分别位于所述上部气缸支架(110)左右两侧且向前延伸,每个调节杆支架(19)前端设置有竖直向下 延伸的上部调节杆(12),两个上部调节杆(12)下端与对应一侧的上部压辊支架(113)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调节杆(12)包括轴套和活动杆,所述轴套固定设置在所述调节杆支架(19)上,所述活动杆上端套入所述轴套内,所述活动杆上嵌套有调节弹簧(1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口保持机构(2)还包括铜套(27),所述铜套(27)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块(21)上,所述活动杆(22)的后端活动嵌于所述铜套(27)内。
CN201720032563.8U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75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2563.8U CN206375047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32563.8U CN206375047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75047U true CN206375047U (zh) 2017-08-04

Family

ID=59404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32563.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75047U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750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2148A (zh) * 2017-01-11 2017-03-2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CN112960161A (zh) * 2021-02-02 2021-06-15 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半自动套麻袋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42148A (zh) * 2017-01-11 2017-03-2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CN106542148B (zh) * 2017-01-11 2019-04-1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CN112960161A (zh) * 2021-02-02 2021-06-15 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半自动套麻袋机构
CN112960161B (zh) * 2021-02-02 2022-07-12 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半自动套麻袋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29185U (zh) 一种给袋水平式自动包装机的开袋装置
CN202657738U (zh) 锂电池极片切断及贴胶带装置
CN203372407U (zh) 输液管盘管包装装置
CN104229226B (zh) 一种半自动化整理缝包装置
CN206375047U (zh)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CN206633508U (zh) 一种卷装垃圾袋生产加工装置
CN104718992A (zh) 自动套袋机的供袋装置
CN206750259U (zh) 一种铝膜片膜上膜装置
CN113942691B (zh) 一种两面真空包装的装置
CN206871467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包装机的封口装置
CN210708135U (zh) 一种立式薄膜手套装袋机
CN209757604U (zh) 一种中封式塑封机
CN106542148B (zh) 一种无纺布包装袋张袋装置
CN204616486U (zh) 自动套袋机的供袋装置
CN208963399U (zh) 一种锂电池备膜机构
CN202828246U (zh) 机器人上袋牵引装置
CN205327475U (zh) 全自动筒纱打包机
CN105383733A (zh) 一种用于包装机中的新型装料集成及装料方法
CN206217246U (zh) 一种切袋机
CN207985269U (zh) 一种用于医疗器械包装设备的制袋机构
CN209553711U (zh) 塑料袋的对折装袋装置
CN208760086U (zh) 包装袋离线微刺孔装置
CN204407433U (zh) 一种锂电池包塑设备
CN210311120U (zh) 物料装袋机
CN202935623U (zh) 一种卷筒纸中包机预制袋供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4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