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9539U - 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9539U
CN206349539U CN201621452827.7U CN201621452827U CN206349539U CN 206349539 U CN206349539 U CN 206349539U CN 201621452827 U CN201621452827 U CN 201621452827U CN 206349539 U CN206349539 U CN 206349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connector
cradle
charging
transportation vehicle
orbit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528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528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9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9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9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所述充电接头包括导电座(11),该导电座(11)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至少前端开放的轨道凹槽(111),该轨道凹槽(111)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布的多个接触弹片(12)。由于充电接头具有多个接触弹片,使得充电接头与充电座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接触面,满足充电功率对接触面积的要求,避免或减少出现发热、打火等现象。

Description

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自动导引运输车(AGV)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5186176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AGV车用充电接触头,它包括上盒体、下盒体、连接器、正极接触片和负极接触片,上盒体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台阶槽I和台阶槽II内,下盒体的顶表面上设置有凹槽a、凹槽b、凹槽c和凹槽d,正极接触片设置在台阶槽I的大台阶内,两个弹簧的顶端均固定在正极接触片的下表面,所述的负极接触片设置在台阶槽II的大台阶内,两个弹簧的顶端均固定在负极接触片的下表面。
上述专利中的充电接头结构的接触面属于刚性结构,对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要求较高,且均为单一平面接触,易出现发热、打火等问题,对接时易出现接触过行程造成碰撞,对充电装置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引导运输车的充电接头,该充电接头能够便捷地与本公开提供的充电座进行插接配合,且二者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接触面。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引导运输车的充电座,该充电座能够便捷地与本公开提供的充电接头进行插接配合,且二者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接触面。
本公开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引导运输车的充电结构,该充电结构能够实现自动引导运输车的便捷充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充电接头,包括导电座,该导电座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至少前端开放的轨道凹槽,该轨道凹槽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布的多个接触弹片。
可选地,每个接触弹片包括安装部、过渡部和接触部,所述安装部连接于对应的侧壁,所述过渡部从所述安装部向后并远离对应的侧壁延伸,所述接触部从所述过渡部向后延伸。
可选地,所述接触部与对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通过螺钉连接于对应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轨道凹槽形成为前后两端均开放的通槽。
可选地,所述轨道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座和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轨道凸台,该轨道凸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轨道凸台的一端向外渐缩以形成引导部。
可选地,所述轨道凸台的横截面为矩形。
根据本公开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引导运输车的充电结构,该充电结构包括本公开提供的充电接头和充电座,其中,所述充电座的所述轨道凸台用于配合到所述充电接头的所述轨道凹槽内,所述充电接头的所述接触弹片用于贴合在所述轨道凸台的侧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充电接头具有多个接触弹片,从而使充电接头与充电座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接触面,保证充电功率对接触面积的要求,避免或减少出现发热、打火等现象。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体,其中,所述车体上安装有两个本公开提供的充电接头。
可选地,所述充电接头安装在所述车体的底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充电接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充电接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的充电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充电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充电接头和充电座处于未插接状态;
图5是本公开的充电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充电接头和充电座处于插接状态。
图6是本公开的充电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仰视示意图,其中,充电接头和充电座处于插接状态,并且未示出充电座的底座;
图7是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充电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7中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右视图;
图10是图9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充电接头 11 导电座
111 轨道凹槽 12 接触弹片
121 安装部 122 过渡部
123 接触部 13 弹簧
14 螺钉 20 充电座
21 底座 22 轨道凸台
221 引导部 30 车体
31 安装槽 40 充电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描述,使用了方位词“前”、“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位词仅用于描述本公开,而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制。具体地,对于轨道凹槽111而言,充电时其与轨道凸台22首先配合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对于轨道凸台22而言,充电时其与轨道凹槽111首先配合的一端为前端,另一端为后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如图4和图5所示,提供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充电结构,该充电结构包括充电接头10和充电座20。
其中,充电接头10可以安装在自动导引运输车的车体30上,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接头10包括导电座11,该导电座11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至少前端开放的轨道凹槽111,该轨道凹槽111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布的多个接触弹片12,接触弹片12与导电座11相连,导电座11例如可以通过导线与自动导引运输车的电池(未示出)相连。
充电座20例如可以安装在地面上,并且,如图3所示,充电座20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座21和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轨道凸台22,轨道凸台22沿前后方向延伸,轨道凸台22设置在底座21上,轨道凸台22例如可以通过导线与充电桩40相连。
充电接头10与充电座20插接配合,其中,充电接头10为母端,充电座为公端。轨道凸台22的宽度可以小于轨道凹槽111的宽度且大于相对的两个接触弹片12之间的最小距离。如图2和图6所示,充电时,充电接头10在车体30的带动下缓慢配合到充电座20上,相对地,轨道凸台22从轨道凹槽111的前端缓慢滑入轨道凹槽111,轨道凸台22挤压设置在轨道凹槽111侧壁上的接触弹片12,接触弹片12产生的弹性力保证接触弹片12与轨道凸台22的侧面始终紧密贴合;充电结束后,充电接头10随车体30缓慢脱离充电座20,相对地,轨道凸台22从轨道凹槽111中缓慢地滑出,接触弹片12回到初始状态。整个充电过程可以完全由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内置程序控制,无需人员参与。
在本公开的充电结构中,由于充电接头10具有多个接触弹片12,使得充电接头10与充电座20之间能够形成多个接触面,满足充电功率对接触面积的要求。并且,充电接头10和充电座20的结构紧凑、简单实用。
在本公开中,接触弹片12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结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每个接触弹片12可以包括安装部121、过渡部122和接触部123,其中,安装部121连接于对应的侧壁,过渡部122从安装部121向后并远离对应的侧壁延伸,接触部123从过渡部122向后延伸。也就是说,安装部121和接触部123分别为接触弹片12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过渡部122为接触弹片12的中间部,接触弹片12的前端部与轨道凹槽111的侧壁相连,后端部形成为自由端并且在轨道凹槽111的宽度方向上突出于所述前端部。这里,接触部123可以形成为与轨道凹槽111的侧壁平行的平面,充电时,接触部123与轨道凸台22的侧面形成面接触,从而避免或减少出现发热、打火等现象。具体地,接触弹片12可以大体形成为Z形板,过渡部122与安装部121之间的夹角以及过渡部122与接触部123之间的夹角可以为两个相等的钝角。
在本公开中,导电座1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或形状。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导电座1呈横截面为U形的板状结构。
在本公开中,可以仅利用接触弹片12自身产生的弹性力以使接触弹片12在充电时与轨道凸台22紧密贴合,并使接触弹片12在充电结束后自动复位。然而,为了保证接触弹片12更紧密地贴合在轨道凸台22上,同时降低对接触弹片12抗疲劳性能的要求,如图2所示,可以在每个接触部123与对应的侧壁之间设置弹簧13,该弹簧13的一端与轨道凹槽111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接触部123相连。充电时,轨道凸台22挤压设置在接触弹片12和弹簧13,弹簧13产生的弹性力以及接触弹片12产生的弹性力共同保证接触弹片12与轨道凸台22的侧面始终紧密贴合;充电结束后,轨道凸台22从轨道凹槽111中滑出,接触弹片12在弹簧13的弹性力以及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
设置在轨道凹槽111的两个侧壁上的弹性接触结构(包括接触弹片12和弹簧13)不仅可以保证充电接头10与充电座20紧密连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自动导引输送车的运行精度偏差。例如,当自动导引输送车的实际运行轨迹相对于目标运行轨迹的偏移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充电接头10仍能配合到充电座20上,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两侧的弹性接触结构的变形量不同。
这里,安装部121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连接方式连接于轨道凹槽111的侧壁。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部121可以通过螺钉14连接于轨道凹槽111的侧壁。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21也可以焊接于轨道凹槽111的侧壁。
在本公开中,轨道凹槽111的后端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然而,为了避免因车体过行程而造成轨道凸台22与轨道凹槽111的后端发生碰撞,如图2所示,轨道凹槽111可以形成为前后两端均开放的通槽。
在本公开中,轨道凸台22和轨道凹槽111可以具有任意适当的横截面形状,例如矩形、U形等。
为了便于轨道凸台22插入到轨道凹槽111中,轨道凸台22的前端可以形成为向前渐缩的引导部221。
在本公开中,导电座11和轨道凸台22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铜、铝等。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充电接头,该充电接头为如上所述的充电接头10。
根据本公开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充电座,该充电座为如上所述的充电座20。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如图9和图10所示,提供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该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体30和安装在该车体30上的两个如上所述的充电接头10,该两个充电接头10分别为正极充电接头和负极充电接头,分别两个充电座20(分别为正极充电座和负极充电座)相配合。
充电接头10可以安装在车体30任意适当的位置,例如可以安装在车体30的底部,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和图8所示,充电座20可以安装在地面上。为了方便充电接头10的安装,如图9和图10所示,可以在车体30的底部设置两个安装槽31,以将两个导电座11嵌装在两个安装槽31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2)

1.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充电接头(10),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座(11),该导电座(11)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至少前端开放的轨道凹槽(111),该轨道凹槽(111)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排布的多个接触弹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头(10),其特征在于,每个接触弹片(12)包括安装部(121)、过渡部(122)和接触部(123),所述安装部(121)连接于对应的侧壁,所述过渡部(122)从所述安装部(121)向后并远离对应的侧壁延伸,所述接触部(123)从所述过渡部(122)向后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123)与对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21)通过螺钉(14)连接于对应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凹槽(111)形成为前后两端均开放的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凹槽(111)的横截面呈矩形。
7.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充电座(20),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底座(21)和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轨道凸台(22),该轨道凸台(22)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凸台(22)的一端向外渐缩以形成引导部(2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凸台(22)的横截面为矩形。
10.一种自动引导运输车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头(10)和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20),所述轨道凸台(22)用于配合到所述轨道凹槽(111)内,所述接触弹片(12)用于贴合在所述轨道凸台(22)的侧面上。
11.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包括车体(3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30)上安装有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头(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10)安装在所述车体(30)的底部。
CN201621452827.7U 2016-12-27 2016-12-27 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 Active CN206349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2827.7U CN206349539U (zh) 2016-12-27 2016-12-27 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52827.7U CN206349539U (zh) 2016-12-27 2016-12-27 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9539U true CN206349539U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1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52827.7U Active CN206349539U (zh) 2016-12-27 2016-12-27 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953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3771A (zh) * 2018-02-09 2018-06-15 广州市朗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的无线供电式高位叉车视像系统供电装置
CN110203084A (zh) * 2018-02-06 2019-09-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11319484A (zh) * 2018-12-17 2020-06-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叉车和充电柜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3084A (zh) * 2018-02-06 2019-09-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10203084B (zh) * 2018-02-06 202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充电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CN108163771A (zh) * 2018-02-09 2018-06-15 广州市朗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的无线供电式高位叉车视像系统供电装置
CN111319484A (zh) * 2018-12-17 2020-06-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叉车和充电柜
CN111319484B (zh) * 2018-12-17 2022-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叉车和充电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49539U (zh) 自动导引运输车及其充电接头、充电座、充电结构
AU2017268663B2 (en) Vehicle Charging Connectors
CN111509442B (zh) 外置充电的高效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06417082U (zh) 电动汽车的车身底部
CN106848773A (zh) 一种安全供电用的插接装置
US20180337384A1 (en) Battery cell secu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N110024159A (zh) 电池模块外板免焊接接头
CN102799181A (zh) 一种自动工作装置的充电站系统
CN206640337U (zh) 电动车充电枪的防护盖结构
EP3877206A1 (en) Electrical vehicle battery recharging vehicle-side receptacle unit
CN109417175A (zh) 模块化电力存储及供应系统
CN203367628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8140775A (zh) 电池模块和电气机器的连接结构
WO2020024979A1 (zh) 车辆的接地装置及车辆的导电系统
CN205811613U (zh) Agv蓄电池充电装置
CN216161836U (zh) 一种成组安全的储能电池柜
CN205800818U (zh) 一种便于充电的电动车
CN210745816U (zh) 一种屏蔽散热一体的电动汽车专用电路板
CN210554303U (zh) 一种电池充电快速插拔机构
CN209780382U (zh) 车库充电结构及其智能车库
CN112026571A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CN207190831U (zh) 顶充式agv充电机及顶充式agv叉车
CN204915328U (zh) 弹片触点式太阳能电动汽车
SE543629C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 feeding of road vehicles
CN213546753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连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