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3033U - 水冷式除雾器 - Google Patents

水冷式除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3033U
CN206343033U CN201621144554.XU CN201621144554U CN206343033U CN 206343033 U CN206343033 U CN 206343033U CN 201621144554 U CN201621144554 U CN 201621144554U CN 206343033 U CN206343033 U CN 206343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ugated sheet
outlet pipe
water inlet
water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445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官积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Pu L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Pu L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Pu L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Pu L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445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3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3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3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水冷式除雾器,包括除雾器模块、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除雾器模块包括波形板和卡条,波形板为空心结构,波形板的中部均通过卡条固定连接,波形板的一侧与进水管密封连接,波形板的另一侧与出水管密封连接,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进水管的另一端密封,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出水管的另一端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采用水泵将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输送到波形板,再由波形板通过出水管流入到水泵,冷却水在波形板空心结构中不断循环流动,让流经波形板之间的烟气逐步冷却,使得烟气中的雾滴聚集,形成较大粒径的雾滴,再沉积在波形板的弯曲通道上,形成水流,最终下落至浆液池,从烟气中分离出来,有效提高了除雾效果。

Description

水冷式除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器设备,尤其涉及水冷式除雾器。
背景技术
除雾器主要由波形板和卡条等固定装置组成,用于吸收塔中的气相-液相分离。在进行湿法脱硫时,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粒径为微米级的雾滴,雾滴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大量雾滴的滞留会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因此,湿法脱硫工艺上对吸收塔内的气体提出了除雾的要求。然而现有的除雾器除雾效果有限,虽然烟气中一部分雾滴可以通过波形板的弯曲通道除去,但是剩余大部分的雾滴由于其粒径小,只有3~5微米,在烟气中气体的推动下,往往随烟气直接逃逸出浆液池,大大降低了除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中除雾效果不理想,大部分小粒径雾滴容易随烟气直接逃逸出浆液池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水冷式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水冷式除雾器,包括除雾器模块、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除雾器模块包括波形板和卡条,波形板为空心结构,波形板的中部均通过卡条固定连接,波形板的一侧与进水管密封连接,波形板的另一侧与出水管密封连接,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进水管的另一端密封,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出水管的另一端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所述波形板至少有两块,波形板之间等距离相互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所述波形板的一侧下部分别与进水管密封连接,波形板的另一侧上部分别与出水管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穿孔,波形板的一侧下部分别通过第一穿孔与进水管连接;出水管上设有第二穿孔,波形板的另一侧上部分别通过第二穿孔与出水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所述进水管设有管盖,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管盖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所述出水管设有管盖,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管盖密封。
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所述除雾器模块至少有两个,除雾器模块之间相互平行设置,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除雾器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所述除雾器模块至少有6个,除雾器模块之间相互并排设置,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除雾器模块连接,并且进水管之间依次连接组成一根长进水管,长进水管之间再依次连接组成一根总进水管,总进水管与水泵连接;出水管之间依次连接组成一根长出水管,长出水管之间再依次连接组成一根总出水管,总出水管与水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采用水泵将冷却水通过进水管输送到波形板,再由波形板通过出水管流入到水泵,冷却水在波形板空心结构中不断循环流动,让流经波形板之间的烟气逐步冷却,使得烟气中的雾滴聚集,形成较大粒径的雾滴,再沉积在波形板的弯曲通道上,形成水流,最终下落至浆液池,从烟气中分离出来,有效提高了除雾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水冷式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水冷式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水冷式除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波形板;2 进水管;3 出水管;4 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水冷式除雾器,包括除雾器模块、进水管2和出水管3,除雾器模块包括5块波形板1和卡条4,波形板1为空心结构,波形板1之间等距离相互平行设置,波形板1的中部均通过卡条4固定连接,以便将波形板1固定。
进水管2的一端连接水泵,进水管2的另一端密封,冷却水通过水泵流向进水管2。波形板1的一侧与进水管2密封连接,波形板1的另一侧与出水管3密封连接,冷却水通过进水管2后流向波形板1,再从波形板1流向出水管3。出水管3的一端连接水泵,出水管的另一端密封。冷却水从出水管2再流回到水泵,如此往返循环,不断冷却烟气中的雾滴。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除雾器模块有3个,除雾器模块之间互相平行设置,通过增加除雾器模块以提高除雾效果。进水管2、出水管3分别与除雾器模块中的波形板1连接。
进水管2设有管盖,进水管2的另一端通过管盖密封。
进水管2上设有第一穿孔,波形板1的一侧下部通过第一穿孔分别与进水管2连接;出水管3上设有第二穿孔,波形板1的另一侧上部通过第二穿孔分别与出水管3连接,冷却水通过第二穿孔到达出水管3,波形板1采用下进上出的注入方式,延长了冷却水在波形板1中的停留时间,能有效地将烟气中的雾滴冷却,从而提高了除雾效果。
出水管3设有管盖,出水管3的另一端通过管盖密封。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除雾器模块有8个,除雾器模块之间相互并排设置,进水管2、出水管3分别与除雾器模块连接,并且进水管2之间依次连接组成一根长进水管,长进水管之间再依次连接组成一根总进水管,总进水管与水泵连接;出水管3之间依次连接组成一根长出水管,长出水管之间再依次连接组成一根总出水管,总出水管与水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水冷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雾器模块、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除雾器模块包括波形板和卡条,波形板为空心结构,波形板的中部均通过卡条固定连接,波形板的一侧与进水管密封连接,波形板的另一侧与出水管密封连接,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进水管的另一端密封,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水泵,出水管的另一端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板至少有两块,波形板之间等距离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板的一侧下部与进水管密封连接,波形板的另一侧上部与出水管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穿孔,波形板的一侧下部分别通过第一穿孔与进水管连接;出水管上设有第二穿孔,波形板的另一侧上部分别通过第二穿孔与出水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有管盖,进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管盖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设有管盖,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管盖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模块至少有两个,除雾器模块之间相互平行设置,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除雾器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模块至少有6个,除雾器模块之间相互并排设置,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除雾器模块连接,并且进水管之间依次连接组成一根长进水管,长进水管之间再依次连接组成一根总进水管,总进水管与水泵连接;出水管之间依次连接组成一根长出水管,长出水管之间再依次连接组成一根总出水管,总出水管与水泵连接。
CN201621144554.XU 2016-10-21 2016-10-21 水冷式除雾器 Active CN206343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4554.XU CN206343033U (zh) 2016-10-21 2016-10-21 水冷式除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44554.XU CN206343033U (zh) 2016-10-21 2016-10-21 水冷式除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3033U true CN206343033U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16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44554.XU Active CN206343033U (zh) 2016-10-21 2016-10-21 水冷式除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303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6307A (zh) * 2019-06-27 2019-08-30 山东大学 一种除雾、冷却一体化换热管及其装置和应用
CN110772925A (zh) * 2019-11-11 2020-02-11 西安交通大学 具有非均匀润湿性叶片的冷凝式除雾器及叶片的制备方法
CN111659188A (zh) * 2020-06-15 2020-09-15 碧水蓝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塔用防结垢高效除雾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6307A (zh) * 2019-06-27 2019-08-30 山东大学 一种除雾、冷却一体化换热管及其装置和应用
CN110772925A (zh) * 2019-11-11 2020-02-11 西安交通大学 具有非均匀润湿性叶片的冷凝式除雾器及叶片的制备方法
CN110772925B (zh) * 2019-11-11 2021-08-13 西安交通大学 具有非均匀润湿性叶片的冷凝式除雾器及叶片的制备方法
CN111659188A (zh) * 2020-06-15 2020-09-15 碧水蓝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脱硫塔用防结垢高效除雾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79793U (zh) 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06343033U (zh) 水冷式除雾器
CN202605989U (zh)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再生装置
CN105214331B (zh) 一种高效冷凝管束除雾装置及应用
CN205860838U (zh) 一种脱硫浆液换热器
CN102698568A (zh) 一种强化冷却及多级再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再生系统
CN103657367A (zh) 一种单塔式钙法脱硫转双塔式氨法脱硫的装置与工艺
CN205760344U (zh) 一种换热型除雾器
CN101474535A (zh) 整流脱硫系统
CN203525501U (zh) 折板式除雾器
CN107243258A (zh) 一种电厂烟气中酸性气体捕集溶液的再生装置与方法
CN202070285U (zh) 一种脱除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回收硫酸装置
CN107261789A (zh) 一种高硫烟气的氨法脱硫系统和方法
CN207056338U (zh) 一种电厂烟气中酸性气体捕集溶液的再生装置
CN206082130U (zh) 含硫尾气除尘及氯氟脱除设备
CN206823505U (zh) 一种用于烟气治理的高效脱硫塔
CN207042170U (zh) 冷凝法节水湿式脱硫装置
CN105289182B (zh) 一种低阻风冷椭圆管式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
CN201454391U (zh) 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
CN201394416Y (zh) 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
CN204222009U (zh) Pvc电缆料的冷却装置
CN210356587U (zh) 一种低浓度二氧化硫气体柠檬酸钠脱硫装备
CN207871901U (zh)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CN206762464U (zh) 一种除雾器片间隔固定结构
CN207755947U (zh) 一种多功能型废气喷淋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