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2194U -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2194U
CN206342194U CN201621048716.XU CN201621048716U CN206342194U CN 206342194 U CN206342194 U CN 206342194U CN 201621048716 U CN201621048716 U CN 201621048716U CN 206342194 U CN206342194 U CN 206342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degree
block group
offset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87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贤虎
雷利明
李双强
吴卫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Aviation Precis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87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2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2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219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内圈设有内齿的棘轮、设有外齿的滑块、涨缩机构和与棘轮同轴设置且可相对转动的滑槽板,涨缩机构用于控制滑块沿滑槽板径向移动,涨缩机构可同时推动各滑块沿径向伸出,以使所有外齿与内齿相抵接或相卡接,并锁定所有滑块;由滑块组成的m个滑块组,m=5或6,其中包括一个基础滑块组和m‑1个偏移滑块组,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相对于基础滑块组的外齿具有绕棘轮的中心轴的角度偏移量,角度偏移量为(Z+k/m)360/n度。上述装置可以实现角度的安全稳定的无级调节,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调节过程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角度调节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的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可以对靠背与椅座的角度进行调整,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对于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多组具有相位差的滑块组,使用中选取一组滑块与棘轮相啮合,以实现调节精度提高的目的,但是调节精度与设置的滑块组数直接相关,完全依靠增加滑块数量实现精度的提高,不但耗费了装置的成本,增加了调角器的重量,且调节精度非常有限,无法实现角度的无级调节。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高精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该角度调节装置的调整精度高,可以实现角度的无级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内圈设有内齿的棘轮、设有外齿的滑块、涨缩机构和与所述棘轮同轴设置且可相对转动的滑槽板,所述涨缩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板径向移动,以使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啮合和脱离,且所述涨缩机构可锁定和解锁所述滑块;所述棘轮设有n个所述内齿;所述涨缩机构可同时推动各所述滑块沿径向伸出,以使所有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相抵接或相卡接,并锁定所有所述滑块;
由所述滑块组成的m个滑块组,m=5或6,其中包括一个基础滑块组和m-1个偏移滑块组,其中,所述偏移滑块组的所述外齿相对于所述基础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棘轮的中心轴的角度偏移量,所述角度偏移量为(Z+k/m)360/n度,Z、m、n和k均为整数,且1≤k≤m-1,且各个所述偏移滑块组计算所述角度偏移量的k取值不同;
当m=5时,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中心轴的相邻角度偏移量,所述相邻角度偏移量为(Z1+k/m)360/n度,其中,Z1、n为整数,k=2,周向相隔一个滑块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中心轴的相隔角度偏移量,所述相隔角度偏移量为(Z2+1/m)360/n度,其中,Z2为整数,n为所述内齿个数,且n为整数;
当m=6时,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中心轴的相邻角度偏移量,所述相邻角度偏移量为(Z1+k/m)360/n度,其中,Z1、n为整数,k=2或3;周向相隔一个滑块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中心轴的相隔角度偏移量,所述相隔角度偏移量为(Z2+k/m)360/n度,其中,Z2为整数,n为所述内齿个数,k=1或2。
优选地,所述棘齿与所述外齿的接触强度大于所述滑槽板的径向滑槽与所述滑块的接触强度。
优选地,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外齿在周向上相隔的角度范围为360/m-10度至360/m+10度。
优选地,所述滑块组个数m=5时,所述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所述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所述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2/5)360/n度、(Z+4/5)360/n度、(Z+1/5)360/n度和(Z+3/5)360/n度;其中,Z为整数,n为所述内齿个数,n为整数。
优选地,所述滑块组个数m=6时,所述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所述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所述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4/6)360/n度、(Z+1/6)360/n度、(Z+3/6)360/n度、(Z+5/6)360/n度和(Z+2/6)360/n度;
或,依次为(Z+3/6)360/n度、(Z+5/6)360/n度、(Z+1/6)360/n度、(Z+4/6)360/n度和(Z+2/6)360/n度;
或,依次为(Z+4/6)360/n度、(Z+2/6)360/n度、(Z+5/6)360/n度、(Z+1/6)360/n度和(Z+3/6)360/n度;
或,依次为(Z+3/6)360/n度、(Z+1/6)360/n度、(Z+5/6)360/n度、(Z+2/6)360/n度和(Z+4/6)360/n度;
或,依次为(Z+2/6)360/n度、(Z+4/6)360/n度、(Z+1/6)360/n度、(Z+5/6)360/n度和(Z+3/6)360/n度;
或,依次为(Z+2/6)360/n度、(Z+5/6)360/n度、(Z+3/6)360/n度、(Z+1/6)360/n度和(Z+4/6)360/n度;
其中,Z为整数,n为所述内齿个数,n为整数。
一种座椅,包括椅背、座盆和用于调节所述椅背和所述座盆相对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中,角度偏移量使得各个滑块与棘轮具有不同的啮合状态,各滑块组将一个内齿的度数平分成m份,形成m个相位,不同的滑块组以不同的相位与内齿相对应设置,使得当所有滑块均向外伸出时,不同滑块的外齿以不同的相位与内齿相卡接。所有滑块外伸并卡接时,不同的外齿能够分别与内齿形成完全啮合、半啮合或齿对齿多种情况的组合的卡接或抵接,从而实现棘轮位置的固定,实现棘轮角度的无级调节。
由于每一个滑块组之间均具有角度的偏移,相邻两个滑块组的相位差较大,表现为两个滑块组与棘轮的啮合程度相差较大,相隔的或相距较远的两个滑块组的相位差较小,表现为两个滑块组与棘轮的啮合程度相差较小,啮合程度较为接近。当啮合程度高的几个滑块组相对设置或者形成三角形的布置方式后,能够使角度调节装置的受力更加均衡,滑块与棘轮间产生的应力较大的位置会较均匀地分散在周向上,以避免滑块与棘轮产生压力集中后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具体包括椅背、座盆和角度调节装置,能够实现座椅椅背角度稳定的无级调节,调节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a为图2中A滑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3b为图2中B滑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三的剖面图;
图6a为图5中A滑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6b为图5中B滑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6c为图5中C滑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6d为图5中D滑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6e为图5中E滑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四的剖面图。
上图1-7中:
1为护套、2为棘轮、22为内齿、3为解锁凸轮、4为滑块、42为外齿、5为弹性件、6为楔形块、7为中心轴、8为滑槽板、84为凸缘;
图2、图4和图5中,A为A滑块,B为B滑块,C为C滑块,D为D滑块,E为E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该角度调节装置的调整精度高,可以实现稳定可靠的角度无级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3a和图3b分别为图2中A滑块、B滑块的局部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为具体实施例二和三的剖面图;图6a至图6e分别为图5中A滑块至E滑块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角度调节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四的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角度调节装置主要用于座椅椅背的角度调整,当然也可以用于其他角度调整位置。上述角度调节装置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棘轮2、滑块4、涨缩机构和滑槽板8,涨缩机构用于控制滑块4沿滑槽板8径向移动,以使滑块4的外齿42与棘轮2的内齿22实现啮合和脱离,且涨缩机构可锁定和解锁滑块4。
棘轮2设有n个内齿22,内齿22的度数均为360/n;涨缩机构可同时推动各滑块4沿径向伸出,以使所有外齿42与内齿22相抵接或相卡接,并能够锁定所有滑块4。
由滑块4组成的m个滑块组,m=5或6时,其中包括一个基础滑块组和m-1个偏移滑块组,其中,偏移滑块组的外齿42相对于基础滑块组的外齿42具有绕棘轮2的中心轴7的角度偏移量,角度偏移量为(Z+k/m)360/n度,Z、m、n和k均为整数,且1≤k≤m-1,且各个偏移滑块组计算角度偏移量的k取值不同。可选的,也可以当然,m也可以为除了5或6以外的值,相应的角度偏移量需要进行调整。
当m=5时,周向相邻的两个滑块组的外齿具有绕中心轴的相邻角度偏移量,相邻角度偏移量为(Z1+k/m)360/n度,其中,Z1、n为整数,k=2,周向相隔一个滑块的两个滑块组的外齿具有绕中心轴的相隔角度偏移量,相隔角度偏移量为(Z2+1/m)360/n度,其中,Z2为整数,n为内齿个数,n为整数;
当m=6时,周向相邻的两个滑块组的外齿具有绕中心轴的相邻角度偏移量,相邻角度偏移量为(Z1+k/m)360/n度,其中,Z1、n为整数,k=2或3;周向相隔一个滑块的两个滑块组的外齿具有绕中心轴的相隔角度偏移量,相隔角度偏移量为(Z2+k/m)360/n度,其中,Z2为整数,n为内齿个数,k=1或2。
可选的,当滑块组个数m≥7时,周向相邻的两个滑块组的外齿具有绕中心轴7的相邻角度偏移量,相邻角度偏移量为(Z1+k/m)360/n度,其中,Z1、m、n和k均为整数,且2≤k≤m-2。
需要提到的是,棘轮2为内齿棘轮,通常为环形结构,且内圈面上设有内齿22,内齿22连续且相同,齿形由内圈面径向朝向棘轮2的中心轴7方向延伸。棘轮2的内圈设有n个内齿22,且内齿22的度数均为360/n,也称为相邻两齿间的夹角为360/n,内齿22的度数指的是内齿22在棘轮2的周向上所占的圆心角度数,也就是说n个内齿22在周向上均匀布置。内齿22的具体结构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内齿。
与棘轮2同轴设置的滑槽板8上设有可沿棘轮2的径向滑动的若干个滑块4,每个滑块4上设有朝向棘轮2的外齿42,外齿42的结构相同,且能够与内齿22相啮合。由上述若干个滑块4组成了m个滑块组,每一个滑块组可以由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滑块4组成。在m个滑块组中包括一个基础滑块组和m-1个偏移滑块组,若干个滑块组在滑槽板8的周向上分布,且滑块4的外齿42均朝向棘轮2的内齿22。
偏移滑块组中滑块4的外齿42相对于基础滑块组中滑块4的外齿42具有绕棘轮2的中心轴7的角度偏移量,本申请中的角度偏移量指的是偏移滑块组的各个滑块4的外齿42与基础滑块组的滑块4的外齿42,在周向上具有的角度差,该角度差由外齿42整齿度数的倍数和外齿42相位差两部分组成。各滑块组的外齿42与基础滑块组的外齿42的角度偏移量为(Z+v/m)360/n度,其中1≤v≤m-1,且各个偏移滑块组计算角度偏移量的v取值不同,也就是说,为计算不同滑块组对应的角度偏移量时,选用不同的v值,且不能重复选择。整数Z的选取可以为随机选取量,主要根据滑块组个数进行确定。
为了避免出现受力不均衡,造成局部的破坏,保证滑块4与棘轮2的接触强度,进一步地,需要使啮合程度不同的滑块4在周向上尽量呈现均匀分布。
棘轮2的每个齿的度数为a=360/n,a一般在2°左右,假设角度调节装置设有m组滑块4,同一组内各个滑块4的齿相对角度大致为Pa(P为整数),则基础相位差为a/m。
需要提到的是,当滑块组个数m=2时,基础滑块组与偏移滑块组的滑块外齿仍保持相距(Z+1/2)360/n,当滑块组个数m=3时,基础滑块组与偏移滑块组的滑块外齿仍保持相距(Z+1/3)360/n。
本实施例主要是使相邻滑块4之间相位差大致等于k倍(k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的基础相位差,能使相邻滑块4的啮合程度相差较大,相对位置的滑块4啮合程度接近,从而使角度调节装置的受力均衡。具体来说,就是使具有较为接近啮合程度的滑块4尽量处于较远的位置,或能够形成三角形方式布局。
可选的,上述相邻角度偏移量计算中的Z1的选择范围和要求,需要满足使所有滑块4在周向上尽量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可以使得棘轮2的受力均衡。
需要提到的是,本申请中基础滑块组和偏移滑块组在结构上并不具有差别,仅仅是在与棘轮2的结合上存在相位的差距。上述装置中包括一个基础滑块组和至少一个偏移滑块组,也就是说,滑块组个数m值应当大于或等于二。另外,相同的偏移滑块组的滑块4在周向上可以存在内齿22整数倍的角度间隔,但不具有相位差。
可选的,上述滑块4可以设在滑槽板8上的径向的滑槽82中,若干个滑槽82在滑槽板8上设置。
可选的,上述角度偏移量计算公式中的整数Z的选取,影响的是滑块4间具有的整齿的倍数,为了让各个滑块4与棘轮2的卡接尽量的稳定,Z的选择原则是使各滑块4在周向上尽量呈均匀分布。
涨缩机构可以为现有角度调节装置中的凸轮机构,但特殊的是本申请的涨缩机构需要能够同时推动所有滑块4沿径向伸出,在伸出过程中所有滑块4均能够与棘轮2的内齿22相抵接或相卡接,并且,涨缩机构还能够锁定所有与棘轮2接触的滑块4的位置,使得滑块4不会因棘轮2的压力而产生倒退。也就是说,无论棘轮2与滑块4的齿处于完全啮合、半啮合或齿对齿状态,涨缩机构与滑块的接触面均处于自锁状态。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角度偏移量使得各个滑块4与棘轮2具有不同的啮合状态,各滑块组将一个内齿22的度数平分成m份,形成m个相位,不同的滑块组以不同的相位与内齿22相对应设置,使得当所有滑块4均向外伸出时,不同滑块4的外齿42以不同的相位与内齿22相卡接。所有滑块4外伸并卡接时,不同的外齿42能够分别与内齿22形成完全啮合、半啮合或齿对齿多种情况的组合的卡接或抵接,无论棘轮2转到任何角度,滑块4均能够与棘轮2形成卡接,在内齿22与外齿42啮合的全行程范围内,涨缩机构均能够同时推动各滑块4沿径向伸出,并能够锁定所有滑块4的位置,使得不会受棘轮2压力而退回,从而实现棘轮2位置的固定,实现棘轮2角度的无级调节。
由于每一个滑块组之间均具有角度的偏移,相邻两个滑块组的相位差较大,表现为两个滑块组与棘轮的啮合程度相差较大,相隔的或相距较远的两个滑块组的相位差较小,表现为两个滑块组与棘轮2的啮合程度相差较小,啮合程度较为接近。可以知道,当啮合程度高的几个滑块组相对设置或者形成三角形的布置方式后,能够使角度调节装置的受力更加均衡,滑块4与棘轮2间产生的应力较大的位置会较均匀地分散在周向上,以避免滑块4与棘轮2产生压力集中后的损坏。
需要提到的是,相邻角度偏移量包括内齿22整齿角度的整数倍360Z1/n,以及两个滑块组之间具有的相位差360k/mn,当然,可以知道的是,上述两个滑块组之间具有的相位差是由于每一个偏移滑块组均与基准滑块组形成角度偏移而得到的,每两个滑块组均已具有角度偏移,由于通常情况下,当相邻的两个滑块组的相位差为两倍或三倍的基础相位差时,可以在周向上将啮合程度不同的滑块尽量相邻排列。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滑块组个数m=5时,基础滑块组的周向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四个偏移滑块组;基础滑块组的外齿42与顺时针方向的偏移滑块组的外齿42的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2/5)360/n度、(Z+4/5)360/n度、(Z+1/5)360/n度和(Z+3/5)360/n度;其中,Z为整数,n为内齿个数,n为整数。
具体地,基础滑块组的外齿42与顺时针方向的第一个偏移滑块组的外齿42的角度偏移量为(Z+2/5)360/n度。
基础滑块组的外齿42与顺时针方向的第二个偏移滑块组的外齿42的角度偏移量为(Z+4/5)360/n度。
基础滑块组的外齿42与顺时针方向的第三个偏移滑块组的外齿42的角度偏移量为(Z+1/5)360/n度。
基础滑块组的外齿42与顺时针方向的第四个偏移滑块组的外齿42的角度偏移量为(Z+3/5)360/n度。
需要提到的是,上述角度偏移量中的Z为整数,可以取任何值,针对每个偏移滑块组进行计算时,Z值可以不同,Z的选取原则为可以使滑块组在周向上尽量均匀分布。
请参考图5至图6e,由本实施例可以看出,可以以A滑块为基础滑块组的滑块,B滑块为A滑块在顺时针方向的第一个偏移滑块组,C滑块为A滑块在顺时针方向的第二个偏移滑块组,D滑块为A滑块在顺时针方向的第三个偏移滑块组,E滑块为A滑块在顺时针方向的第四个偏移滑块组。
可以得到,B滑块与A滑块、C滑块与B滑块、D滑块与C滑块、E滑块与D滑块、A滑块与E滑块,这些相邻的滑块的外齿42之间均相差两个基础相位差,也就形成了相邻的滑块4啮合程度相差较大的情况,导致啮合程度较为接近的滑块4在周向上布置位置较为疏远,能够形成稳定的三角状态或稳定的均匀分布状态。
在上述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地,周向相隔一个滑块的的两个滑块组的外齿42具有绕中心轴7的相隔角度偏移量,相隔角度偏移量为(Z2+1/m)360/n度,其中,Z2为整数,m为滑块组个数、n为内齿个数,m和n均为整数。
由上述实施例中也可以得到通过将与棘轮2啮合程度较为接近的两个滑块采取相隔的方式设置,能够实现滑块4与棘轮2的稳定设置,保证啮合和卡接的位置受力均匀,不易损坏滑块4或棘轮2。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内齿22与外齿42的接触强度大于滑槽板8的径向滑槽与滑块4的接触强度。
在座椅调角过程中,当内齿22与外齿42接触卡接且当棘轮2的负载较大时,由于滑槽82的接触强度低,相较棘轮2而言更易产生变形,使得在周向上至少有一半的外齿42能与内齿22进入更深的啮合或卡接,从而保证乘员的安全。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周向相邻的两个滑块组的外齿在周向上相隔的角度范围为360/m-10度至360/m+10度。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整齿倍数未进行限定,也就是说上述计算角度偏移量、相邻角度偏移量和相隔角度偏移量过程中的Z、Z1和Z2均为随机选取量,而未进行限定,选择原则是使各滑块4在周向上尽量保持均匀分布。通常情况下,为了使滑块4在周向上保持均布,可以使Z、Z1和Z2近似等于360/m或360/m的整数倍,即360u/m,u为非零整数,可以使各个滑块4保证基本均布,但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滑块之间具有相位偏移,所以范围设定为360/m-10度至360/m+10度,应能够满足角度偏移的要求。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需要针对滑块组个数的不同对滑块组中滑块4的个数进行限定。
当滑块组个数m=2时,请参考图2至图3b,即为包括2个滑块组(A滑块组和B滑块组)的情况,每个滑块组可以包括三个滑块4;B组滑块的外齿42相对A组滑块的外齿42相差整数个齿的基础上再偏置1/2倍齿距。
可选的,A组的三个滑块呈相距120°圆周均布,B组的三个滑块也呈120°圆周均布。
可选的,每个滑块组也可以仅包括一个滑块4,或者仅包括两个滑块4,但在实施中发现三个滑块4的方式最为稳定。另外,为保证受力均衡和考虑简化滑槽板制造工艺,棘轮2的齿数优先取3的整数倍。
请参考图3a至图3b,其中,分别是A滑块与棘轮2处于完全啮合状态、B滑块与棘轮2处于对齿状态。当然,也会存在A滑块与棘轮2处于右啮合状态、B滑块与棘轮2处于左啮合状态的情况。上述两种卡接状态中,棘轮2均无法转动,形成了双方向的错齿状态,能够同时消除滑块4与滑槽82之间的间隙,进一步保证滑块的稳定,实现棘轮2的稳定定位。
当滑块组个数m=3时,请参考图4,图4所示的即为包括3个滑块组分别为A滑块组、B滑块组和C滑块组,每个滑块组包括两至三个滑块4。
当滑块组个数m≥4时,以m=5为例,请参考图5,图5所示的即为包括5个滑块组,分别为A滑块组、B滑块组、C滑块组、D滑块组和E滑块组,每个滑块组可以包括一个滑块。图6a至图6e分别为A至E滑块与棘轮2的啮合情况。
以m=6为例,请参考图7,图7所示的即为包括6个滑块组,即为A滑块组、B滑块组、C滑块组、D滑块组、E滑块组和F滑块组,每个滑块组可以包括一个滑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设定滑块组个数m=6,基础滑块组的周向顺时针方向依次设置五个偏移滑块组。
实施方式一: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4/6)360/n度、(Z+1/6)360/n度、(Z+3/6)360/n度、(Z+5/6)360/n度和(Z+2/6)360/n度。
实施方式二: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3/6)360/n度、(Z+5/6)360/n度、(Z+1/6)360/n度、(Z+4/6)360/n度和(Z+2/6)360/n度。
实施方式三: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4/6)360/n度、(Z+2/6)360/n度、(Z+5/6)360/n度、(Z+1/6)360/n度和(Z+3/6)360/n度。
实施方式四: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3/6)360/n度、(Z+1/6)360/n度、(Z+5/6)360/n度、(Z+2/6)360/n度和(Z+4/6)360/n度。
实施方式五: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2/6)360/n度、(Z+4/6)360/n度、(Z+1/6)360/n度、(Z+5/6)360/n度和(Z+3/6)360/n度。
实施方式六: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2/6)360/n度、(Z+5/6)360/n度、(Z+3/6)360/n度、(Z+1/6)360/n度和(Z+4/6)360/n度。
在上述六种方式中,Z均为随机选取的整数,n为内齿个数,n为整数。其中Z的取值请参考上述实施例,即当m=6,a=1时,Z可以选取为60或60的整数倍。
需要提到的是,上述各个计算式中可能存在未约分到最简的情况,目的是为了使基础相位差说明更清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对上述计算式进行化简或约分。
需要提到的是,上述各滑块4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保持轴向厚度的一致,这样设置有利于角度调节装置的平衡和受力均衡。可选的,上述各个滑块也可以在轴向上具有落差或偏移。
可选的,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棘轮2外侧设置有护套1,以便保护棘轮2的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棘轮2包括棘轮外圆和设置于棘轮外圆21上的内齿22。
可选的,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涨缩机构包括凸缘84、解锁件、与滑块4一一对应设置的楔形块6和与楔形块6一一对应的弹性件5。
其中,凸缘84与滑槽板8同轴设置,凸缘84可以固定在滑槽板8上,楔形块6在径向上设置于凸缘与滑块4之间,楔形块6与凸缘84通过压缩状态的弹性件5在周向上相抵接。
楔形块6与滑块4的接触面为当楔形块6压缩弹性件5移动时能够使滑块4径向回缩的自锁面,或者楔形块6与凸缘84的接触面为当楔形块压缩弹性件5移动时能够使滑块4径向回缩的自锁面。解锁件用于推动楔形块解除自锁、并带动滑块4径向回缩以使内齿22与外齿42分离的。
使用时,弹性件5驱动楔形块6绕凸缘84周向运动,通过楔块自锁面与滑块自锁面接触,驱动滑块4沿滑槽板8的滑槽板导向面径向向外运动,直到外齿42与内齿22接触,该接触包括外齿42与内齿22可以处于完全啮合、半啮合和齿对齿。在外齿42与内齿22啮合的全行程范围内,还包括外齿42与内齿22处于齿顶对齿顶状态,楔块自锁面与滑块自锁面均保持接触且形成自锁。同理,在锁定状态下,楔块旋转面也与凸缘周向面也始终保持接触且形成自锁。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中,每个滑块4均由独立的楔形块6和独立的弹性件5驱动,且锁止过程中,外齿42与内齿22从齿对齿到完全啮合的全过程中,楔块自锁面始终与滑块自锁面形成自锁,当棘轮2存在负载时,滑块4也不会出现径向的回缩。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滑块4上设有轴向的滑块凸台,楔形块6上设有轴向的楔块凸台;解锁件与滑槽板8同轴设置,解锁件上设有与滑块凸台配合的滑块控制槽和与楔块凸台配合的楔块控制槽,解锁件的沿解锁方向的转动可同时使楔形块6压缩弹性件5且使滑块径向回缩。
具体地,解锁件为与滑槽板8同轴设置且可相对转动的解锁凸轮3,解锁凸轮3上设有滑块控制槽和楔块控制槽,滑块控制槽为曲线槽,且周向上与中心轴7具有间距改变。解锁凸轮3的中孔为扁孔。解锁凸轮3转动中有两个极限状态,分别为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锁止状态下,楔形块6受弹性件5弹力、向远离弹性件5方向偏置,弹性件5处在压缩状态中相对伸长的状态,滑块4处于伸出状态;解锁状态下,楔形块6被楔块控制槽驱动压缩弹性件5,滑块4径向回缩。两个状态的转换仅需要转动解锁凸轮3即可。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解锁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任何可用于实现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的控制和之间转换的部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除了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以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角度可调整的座椅,该座椅包括椅背、座盆和用于调节椅背和座盆相对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其中,角度调节装置的棘轮2和滑槽板8分别连接椅背和座盆,通常为棘轮2连接椅背、滑槽板8连接座盆,然而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也可以棘轮2连接座盆、滑槽板8连接椅背。需要提到的是,上述调整角度过程中,应当有一方的角度位置是固定的,另一方进行旋转。
需要提到的是,上述连接应当指的是刚性的连接,即棘轮2的转动可以带动椅背的角度变化,滑槽板8与座盆刚性的固定连接。
该座椅由于设置了上述角度调节装置,可以实现椅背和座盆的角度调节精度的提高,方便给用户提供各种角度的座椅,且保证了座椅调节的稳定性,避免调节过程出现不稳定因素。该座椅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内圈设有内齿的棘轮、设有外齿的滑块、涨缩机构和与所述棘轮同轴设置且可相对转动的滑槽板,所述涨缩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板径向移动,以使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啮合和脱离,且所述涨缩机构可锁定和解锁所述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设有n个所述内齿;所述涨缩机构可同时推动各所述滑块沿径向伸出,以使所有所述外齿与所述内齿相抵接或相卡接,并锁定所有所述滑块;
由所述滑块组成的m个滑块组,m=5或6,其中包括一个基础滑块组和m-1个偏移滑块组,其中,所述偏移滑块组的所述外齿相对于所述基础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棘轮的中心轴的角度偏移量,所述角度偏移量为(Z+k/m)360/n度,Z、m、n和k均为整数,且1≤k≤m-1,且各个所述偏移滑块组计算所述角度偏移量的k取值不同;
当m=5时,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中心轴的相邻角度偏移量,所述相邻角度偏移量为(Z1+k/m)360/n度,其中,Z1、n为整数,k=2,周向相隔一个滑块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中心轴的相隔角度偏移量,所述相隔角度偏移量为(Z2+1/m)360/n度,其中,Z2为整数,n为所述内齿个数,且n为整数;
当m=6时,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中心轴的相邻角度偏移量,所述相邻角度偏移量为(Z1+k/m)360/n度,其中,Z1、n为整数,k=2或3;周向相隔一个滑块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所述外齿具有绕所述中心轴的相隔角度偏移量,所述相隔角度偏移量为(Z2+k/m)360/n度,其中,Z2为整数,n为所述内齿个数,k=1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与所述外齿的接触强度大于所述滑槽板的径向滑槽与所述滑块的接触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滑块组的外齿在周向上相隔的角度范围为360/m-10度至360/m+1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个数m=5时,所述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所述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所述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2/5)360/n度、(Z+4/5)360/n度、(Z+1/5)360/n 度和(Z+3/5)360/n度;其中,Z为整数,n为所述内齿个数,n为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个数m=6时,所述基础滑块组的外齿与顺时针方向的所述偏移滑块组的外齿的所述角度偏移量依次为:(Z+4/6)360/n度、(Z+1/6)360/n度、(Z+3/6)360/n度、(Z+5/6)360/n度和(Z+2/6)360/n度;
或,依次为(Z+3/6)360/n度、(Z+5/6)360/n度、(Z+1/6)360/n度、(Z+4/6)360/n度和(Z+2/6)360/n度;
或,依次为(Z+4/6)360/n度、(Z+2/6)360/n度、(Z+5/6)360/n度、(Z+1/6)360/n度和(Z+3/6)360/n度;
或,依次为(Z+3/6)360/n度、(Z+1/6)360/n度、(Z+5/6)360/n度、(Z+2/6)360/n度和(Z+4/6)360/n度;
或,依次为(Z+2/6)360/n度、(Z+4/6)360/n度、(Z+1/6)360/n度、(Z+5/6)360/n度和(Z+3/6)360/n度;
或,依次为(Z+2/6)360/n度、(Z+5/6)360/n度、(Z+3/6)360/n度、(Z+1/6)360/n度和(Z+4/6)360/n度;
其中,Z为整数,n为所述内齿个数,n为整数。
6.一种座椅,包括椅背、座盆和用于调节所述椅背和所述座盆相对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
CN201621048716.XU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42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8716.XU CN206342194U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8716.XU CN206342194U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2194U true CN206342194U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16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8716.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42194U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21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5724A (zh) * 2016-09-09 2016-12-21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5724A (zh) * 2016-09-09 2016-12-21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CN106235724B (zh) * 2016-09-09 2023-10-13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14058A1 (en) Weight apparatus including weight adjustment arrangement
US11013947B2 (en) Weight apparatus including weight adjustment arrangement
CN206342194U (zh)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CN106388368A (zh)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US7407230B1 (en) Recliner regulating device
US5802921A (en) Maximum power density gearing
CN106415061A (zh) 行星齿轮变速器
CN111450475A (zh) 一种哑铃及其手柄和底座
EP3218298B1 (en) A chain guide and a chain winch comprising such a chain guide
CN102991379A (zh) 一种高强度调角器
WO2017152903A1 (de) Wellgetriebe
CN106235724A (zh)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CN106985996B (zh) 长度可调的萨默杆
CN106314219A (zh)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CN206252159U (zh)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US3784338A (en) Expansible sector core for curing belts
US5042322A (en) Precision indexing table including harmonic drive
CN102151022B (zh) 一种座椅调角装置及其座椅
CN110582429B (zh) 调节装置和方法
CN105416830B (zh) 一种对运载货物进行支撑固定的方法
CN206390638U (zh)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角度调节装置的座椅
CN109398171A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座椅调角器核心件
CN203391643U (zh) 结构改进的高强度调角器
CA2765162A1 (en) Toothed gears with tooth profile having different profile angles and differential with these toothed gears
CN212523166U (zh) 一种可变精度滤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