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7968U - 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7968U
CN206337968U CN201621351899.2U CN201621351899U CN206337968U CN 206337968 U CN206337968 U CN 206337968U CN 201621351899 U CN201621351899 U CN 201621351899U CN 206337968 U CN206337968 U CN 206337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kicks
capacitance sensor
automatically opening
contro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18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周定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n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yi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yi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yi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518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7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7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7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包括脚踢感应装置和电动尾门控制ECU,所述脚踢感应装置包括脚踢控制盒和电容传感器,所述脚踢控制盒内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面设置有带状的金属片,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长度最小设置为20 cm。本实用新型的电容传感器采用柔性的带状金属片直接焊接在脚踢控制盒内的PCB板上,最后使控制盒及电容传感器安装在保险杠内壁下方,电容传感器紧密贴合保险杠内壁,有效扩大了感应面积,且不会出现传感器晃动而导致的异常数据,同时能防水、防尘、防油污,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寿命长的特点,其仅设置有一个电容传感器,而电容传感器又与保险杠内壁紧密贴合,即使保险杠被撞产生形变,其也不影响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业、电动尾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绝大部分汽车尾门都是先采用按键触发开锁的,然后再手动抬升尾门的方式来开启汽车尾门的,同时也有小部分汽车尾门采用按键触发开锁、电动抬升尾门的方式开启,虽然按键触发方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但其技术仍然不够智能、方便,比如驾驶人双手抱满东西时,还需要腾出手按尾门按键,或者车身比较脏(粘上灰尘、油污)时,人手按按键时不可避免会弄脏手,后来,人们研发了脚踢感应开启尾门的装置。现市面上的脚踢感应装置包括光电感应、超声波感应和电容感应的方式,光电感应及超声波感应在防水、防泥、防油污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其必然会逐渐被淘汰。
且目前的脚踢感应装置如果采用电容感应的操作方式,其普遍需要使用2-3个电容传感器,其安装不但对电容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有要求,对使用者的站位也有要求,一般要求将其安装在后保险杠内壁下部及后部,而每个传感器的间距有严格要求,太近太远均影响客户体验效果,同时要求远离内部的金属防撞杆,人需要站在合适的位置才能踢脚,距离车太近或太远均不能触发,所以常常有客户投诉踢脚功能不灵敏(包括后装及原装产品)。另外后保险杠属于易损部位,被碰撞几率大,容易损坏,即使只是小碰撞,保险杠的变形也会导致传感器间距出现异常,影响使用效果。现阶段的脚踢感应装置中的电容传感器一般是使用双面胶卡扣固定(后装产品)和模具结构固定(前装产品)两种方式,电容传感器与保险杠内侧是不紧密贴合的,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轻微移位,导致检测的数据不稳定,其中,双面胶卡扣固定方式的防水性能一般,其在雨季长期潮湿时不可避免在使用一两年后逐渐脱落。当道路浸水时,涉水行驶会增加脱落的几率,影响产品性能及车辆安全。而模具结构固定方式只适用原车可升级踢脚感应装置的车型(专车专用),其它车型不能使用,虽然固定非常牢靠,但被碰撞时极有可能损坏。
因此,针对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尾门装置存在上述问题的不足,申请人研发了一种设置有脚踢感应装置和电动尾门控制ECU,脚踢感应装置设置有脚踢控制盒和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采用柔性的带状金属片直接焊接在脚踢控制盒内的PCB板上,最后使控制盒及电容传感器直接安装在保险杠内壁下方,电容传感器紧密贴合保险杠内壁,有效扩大了感应面积,且不会出现因传感器晃动而导致的异常数据,同时能防水、防尘、防油污,具有结安装方便、效果好、寿命长的特点,且柔性的带状金属片的长度可减小到20cm,与市面上的产品长度普遍需要40cm或以上相比较,其实现能安装在汽车更多的不同位置上,其仅设置有一个电容传感器,而电容传感器又与保险杠内壁紧密贴合,即使保险杠被撞产生形变,其通过柔性的带状金属片仍然保持紧密贴合保险杠,不影响使用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实用的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确属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脚踢感应装置和电动尾门控制ECU,脚踢感应装置设置有脚踢控制盒和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采用柔性的带状金属片直接焊接在脚踢控制盒内的PCB板上,最后使控制盒及电容传感器直接安装在保险杠内壁下方,电容传感器紧密贴合保险杠内壁,有效扩大了感应面积,且不会出现因传感器晃动而导致的异常数据,同时能防水、防尘、防油污,具有结安装方便、效果好、寿命长的特点,且柔性的带状金属片的长度可减小到20cm,与市面上的产品长度普遍需要40cm或以上相比较,其实现能安装在汽车更多的不同位置上,其仅设置有一个电容传感器,而电容传感器又与保险杠内壁紧密贴合,即使保险杠被撞产生形变,其通过柔性的带状金属片仍然保持紧密贴合保险杠,不影响使用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实用的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包括脚踢感应装置,及与脚踢感应装置连接设置的电动尾门控制ECU,所述脚踢感应装置包括脚踢控制盒和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动尾门控制ECU与脚踢控制盒连接设置,所述脚踢控制盒内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面设置有带状的金属片,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上表面贴合有绝缘防氧化材料层,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下表面贴合有固定胶;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长度最小设置为20 cm。
作为优选,所述电容传感器设置有一个。
作为优选,所述电容传感器通过带状的金属片能直接焊接在PCB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容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后保检杠左端内壁的下面或安装在汽车后保检杠右端内壁的下面。
作为优选,所述电容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后保险杠中部的内壁下面。
作为优选,所述电容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后挡风玻璃中部的上端或汽车后挡风玻璃中部的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电容传感器安装在汽车牌照灯的位置或汽车牌照灯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包括脚踢感应装置,及与脚踢感应装置连接设置的电动尾门控制ECU,所述脚踢感应装置包括脚踢控制盒和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动尾门控制ECU与脚踢控制盒连接设置,所述脚踢控制盒内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面设置有带状的金属片,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上表面贴合有绝缘防氧化材料层,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下表面贴合有固定胶;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长度最小设置为20 cm。本实用新型的电容传感器采用柔性的带状金属片直接焊接在脚踢控制盒内的PCB板上,最后使控制盒及电容传感器直接安装在保险杠内壁下方,电容传感器紧密贴合保险杠内壁,有效扩大了感应面积,且不会出现因传感器晃动而导致的异常数据,同时能防水、防尘、防油污,具有结安装方便、效果好、寿命长的特点,且柔性的带状金属片的长度可减小到20cm,与市面上的产品长度普遍需要40cm或以上相比较,其实现能安装在汽车更多的不同位置上,其仅设置有一个电容传感器,而电容传感器又与保险杠内壁紧密贴合,即使保险杠被撞产生形变,其通过柔性的带状金属片仍然保持紧密贴合保险杠,不影响使用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安装在汽车保险杠的左端内壁下面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安装在汽车保险杠中部内壁下面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安装在汽车后挡风玻璃中部上端内侧或下端内侧的后视图。
在图1-图4中,1-电动尾门控制ECU,2-脚踢感应装置,3-脚踢控制盒,4-电容传感器,5-汽车保险杠,6-脚踢动作,7-汽车后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包括脚踢感应装置2,及与脚踢感应装置2连接设置的电动尾门控制ECU1,所述脚踢感应装置2包括脚踢控制盒3和电容传感器4,所述电动尾门控制ECU1与脚踢控制盒3连接设置,所述脚踢控制盒3内设置有PCB板(未图示),所述PCB板(未图示)上面设置有带状的金属片(未图示),带状的所述金属片(未图示)的上表面贴合有绝缘防氧化材料层(未图示),带状的所述金属片(未图示)的下表面贴合有固定胶(未图示);带状的所述金属片(未图示)的长度最小设置为20 c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容传感器4仅设置有一个。整体功耗比现市面上的汽车尾门装置必须要设置有2-3个电容传感器的产品更低,其也解决了目前的汽车尾门装置安装在2-3个电容传感器,2-3个电容传感器的结构与保险杠内侧都是不紧密贴合的,当汽车发生磁撞后必然导致几个电容传感器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所述电容传感器4采用导体材料制成,其包括但不限于铜、铁、铝等含金属的制品,或导电橡胶、导电薄膜等导电材料,电容传感器4的结构形状包括带状、线状等其它形状。电容传感器4利用微量电容变化原理对人脚的踢脚动作进行识别,其能对环境的电容变化、人踢脚动作及其它干扰动作进行判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容传感器4通过带状的金属片(未图示)能直接焊接在PCB板(未图示)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电容传感器4安装在汽车后保检杠5左端内壁的下面或安装在汽车后保检杠5右端内壁的下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所述电容传感器4安装在汽车后保险杠5中部的内壁下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所述电容传感器4安装在汽车后挡风玻璃7中部的上端或安装在汽车后挡风玻璃7中部的下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容传感器4安装在汽车牌照灯的位置或汽车牌照灯的一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的工作原理为:脚踢感应装置2没有感应到踢脚动作6时,电容传感器4检测到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波形,当脚踢感应装置2感应到踢脚动作6时,电容传感器4检测到的是能持续一段时间、具有明显的尖峰状波形,当人体停止脚踢运作6后,电容传感器4检测到的是恢复原来状态的波形。其通过踢脚波形及踢脚前后的波形变化及波形持续变化的时间可以有效判断踢脚动作6。脚踢控制盒3只检测来自车底下方的电容变化,不识别车辆侧面的电容变化,当物品从电容传感器4的下方滚过,或人从电容传感器4的旁边经过,或小动物从电容传感器4的旁边跑过等绝大部分误触发情况均可被屏蔽,使其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电容传感器4的灵敏度还可通过电动尾门控制ECU1来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车辆使用,其适用范围广。当脚踢感应装置2检测到踢脚动作后,脚踢控制盒5提供信号给电动尾门控制ECU1,控制汽车尾门自动打开或自动关闭,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包括脚踢感应装置,及与脚踢感应装置连接设置的电动尾门控制ECU,所述脚踢感应装置包括脚踢控制盒和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动尾门控制ECU与脚踢控制盒连接设置,所述脚踢控制盒内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面设置有带状的金属片,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上表面贴合有绝缘防氧化材料层,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下表面贴合有固定胶;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长度最小设置为20 cm。本实用新型的电容传感器采用柔性的带状金属片直接焊接在脚踢控制盒内的PCB板上,最后使控制盒及电容传感器直接安装在保险杠内壁下方,电容传感器紧密贴合保险杠内壁,有效扩大了感应面积,且不会出现因传感器晃动而导致的异常数据,同时能防水、防尘、防油污,具有结安装方便、效果好、寿命长的特点,且柔性的带状金属片的长度可减小到20cm,与市面上的产品长度普遍需要40cm或以上相比较,其实现能安装在汽车更多的不同位置上,其仅设置有一个电容传感器,而电容传感器又与保险杠内壁紧密贴合,即使保险杠被撞产生形变,其通过柔性的带状金属片仍然保持紧密贴合保险杠,不影响使用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实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踢感应装置,及与脚踢感应装置连接设置的电动尾门控制ECU,所述脚踢感应装置包括脚踢控制盒和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动尾门控制ECU与脚踢控制盒连接设置,所述脚踢控制盒内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上面设置有带状的金属片,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上表面贴合有绝缘防氧化材料层,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下表面贴合有固定胶;带状的所述金属片的长度最小设置为20 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器设置有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器通过带状的金属片能直接焊接在PCB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后保检杠左端内壁的下面或安装在汽车后保检杠右端内壁的下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后保险杠中部的内壁下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后挡风玻璃中部的上端或汽车后挡风玻璃中部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传感器安装在汽车牌照灯的位置或汽车牌照灯的一侧。
CN201621351899.2U 2016-12-10 2016-12-10 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Active CN206337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1899.2U CN206337968U (zh) 2016-12-10 2016-12-10 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1899.2U CN206337968U (zh) 2016-12-10 2016-12-10 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7968U true CN206337968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1899.2U Active CN206337968U (zh) 2016-12-10 2016-12-10 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7968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9006A (zh) * 2018-07-04 2018-10-12 江苏吉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雷达开启系统
CN109505482A (zh) * 2018-11-21 2019-03-2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开启车辆后备箱的控制系统以及车辆
CN109866583A (zh) * 2019-02-28 2019-06-11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汽车尾门感应控制机构
CN110514454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尾门系统可靠性耐久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10656844A (zh) * 2018-09-05 2020-01-07 辽宁智在前行科技有限公司 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9006A (zh) * 2018-07-04 2018-10-12 江苏吉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雷达开启系统
CN110656844A (zh) * 2018-09-05 2020-01-07 辽宁智在前行科技有限公司 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CN109505482A (zh) * 2018-11-21 2019-03-2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开启车辆后备箱的控制系统以及车辆
CN109866583A (zh) * 2019-02-28 2019-06-11 伟速达(中国)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汽车尾门感应控制机构
CN110514454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尾门系统可靠性耐久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37968U (zh) 一种脚踢感应自动开启汽车尾门装置
CN103328753B (zh) 用于无接触致动车门的传感器单元
CN104622385A (zh) 一种碰撞传感器及智能吸尘器机器人
CN205153827U (zh) 用于尾箱自动开启的传感器装置及汽车尾箱自动开启系统
CN101167000A (zh) 电容式传感器及生产方法
US20150176323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a motorized closure element arrang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US9787306B2 (en) Simplified capacitive sensor unit
CN101160530A (zh) 用于行人保护的碰撞传感器系统
CN110077335A (zh) 车辆下部构造
CN109874258B (zh) 一种汽车线路板内部安装的防水防撞结构
CN105121261A (zh) 电容式装饰传感器及系统
CN207423413U (zh) 一种力感应传感装置
CN203528273U (zh) 一种汽车护具
CN207425128U (zh) 一种路口预警系统
CN204575849U (zh) 一种多用途汽车雷达
CN206475808U (zh) 汽车开门提前警示装置
CN203381580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
CN203410405U (zh) 一种人体存在传感装置及汽车座椅
JP4524166B2 (ja) 車両用障害物判別装置
JP5392118B2 (ja) 車両の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CN207007882U (zh) 数字钳型表
CN205377247U (zh) 新型电缆保护装置
CN207141018U (zh) 雨刮器的控制装置
CN209843075U (zh) 一种按压式停车号码牌
CN209365871U (zh) 车门密封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8

Address after: 528200 North Park, Shishan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nd Floor B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Foshan Anji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Room 412, Block C, Baoan Zhigu Science Park, No. 4 Yintian,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nyi Creative Technology Limit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