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3728U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3728U
CN206333728U CN201621122257.5U CN201621122257U CN206333728U CN 206333728 U CN206333728 U CN 206333728U CN 201621122257 U CN201621122257 U CN 201621122257U CN 206333728 U CN206333728 U CN 206333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wall
heat conduction
heat
heating vessel
conduction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222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222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3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3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3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包括导热底壁和侧壁,所述导热底壁和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热底壁具有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外表面;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导热底壁;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以及电控板,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提高液体加热容器内容置腔的清洗方便性。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常见的液体加热容器(例如但不限于养生壶、电热水壶、煮茶壶、豆浆机或者破壁料理机等)中,通常设有用以检测液体温度的感温探头,该感温探头一般凸设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容置腔内表面。然而,由于感温探头的阻挡,会影响用户对容置腔的清洗,导致容置腔的清洗不便、以及不易清洗干净,进而导致液体加热容器出现食品卫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旨在提高液体加热容器内容置腔的清洗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
壶体,包括导热底壁和侧壁,所述导热底壁和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热底壁具有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外表面;
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导热底壁;
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以及
电控板,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导热底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加热组件为线圈盘。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附着在所述导热底壁外表面的电热膜。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底壁外表面的导热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导热板的发热管,所述导热板对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有让位缺口或者让位孔。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发热管的接线端设置。
优选地,所述发热管具有两个接线端,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在所述发热管的两个接线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导热底壁或者所述导热板上设有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抵压在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压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设有弹性垫片。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接线柱和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的端面抵接所述导热底壁,所述感温探头的外径大于所述接线柱的外径,以在所述感温探头和所述接线柱的连接处形成阶梯面,所述固定压片设有供所述接线柱适配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压片的安装孔边沿抵接于所述阶梯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压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抵压段、弹性段和固定段,所述抵压段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抵接,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导热板或者与所述导热底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抵压段的边缘设有凸向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设置的限位凸筋。
优选地,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导热板或者与所述导热底壁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板或者所述导热底壁上凸设有螺孔柱,所述固定段对应所述螺孔柱的螺纹孔设有装配孔,螺钉依次穿设所述装配孔和所述螺纹孔,将所述固定段固定在所述螺孔柱上。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导热胶层。
优选地,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设有供所述温度传感器适配安装的定位沉槽,
优选地,所述导热底壁在所述定位沉槽的所在位置设有凸向所述容置腔内的凸台,所述凸台的背离所述容置腔的表面形成所述定位沉槽。
优选地,所述定位沉槽的深度范围为0.5毫米~1.0毫米。
优选地,所述定位沉槽的底壁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
优选地,所述导热底壁为金属板,对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处的所述导热底壁厚度范围为0.4毫米~0.6毫米。
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设有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显示组件,所述电控板将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显示组件。
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养生壶、电热水壶、煮茶壶、豆浆机或者破壁料理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检测容置腔内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以避免温度传感器凸设在容置腔的内表面,从而可使用户方便地将容置腔清洗干净,进而降低液体加热容器食品卫生问题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一实施例一视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液体加热容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液体加热容器将温度传感器和固定压片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
壶体1,包括导热底壁11和侧壁12,该导热底壁11和侧壁12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10;导热底壁11具有背离容置腔10的外表面;
加热组件2,用于加热导热底壁11;
温度传感器3,安装于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以及
电控板(未图示),一端与温度传感器3电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组件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热底壁11为高导热材质,以使温度传感器3可通过导热底壁11间接检测容置腔10内液体的温度,以及使加热组件2可通过导热底壁11为容置腔10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电控板一端与温度传感器3电连接,另一端与加热组件2电连接,以根据温度传感器3所反馈的温度对加热组件2的加热功率进行控制,例如在温度低于预设值时让加热组件2继续加热,在温度高于预设值时让加热组件2停止加热。此外,电控板和加热组件2之间设有温控器,温控器附着在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或者导热板21的外表面,当温控器检测温度过高时,则判断电热水壶发生干烧,通过机械方式直接断开电控板与发热组件之间的电连接,即断开加热组件2的电源。本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设有与电控板电连接的显示组件(未图示),电控板能将所述温度传感器3采集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显示组件,以通过显示组件将容置腔10内液体的温度显示给用户。显示组件中的显示器可以设置在液体加热容器的手柄上,也可以设置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底座上,还可以设置在液体加热容器的壶体1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检测容置腔10内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以避免温度传感器3凸设在容置腔10的内表面,从而可使用户方便地将容置腔10清洗干净,进而降低液体加热容器食品卫生问题的发生概率。
进一步地,导热底壁11为金属材质,以在保证导热底壁11具有高导热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刚性。本实施例中,导热底壁11优选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具有强刚性,不易于形变;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导热底壁11还可为其他金属材质,只要能满足高导热性、强刚性以及食品的安全需求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温度传感器3安装处的导热底壁11的厚度范围优选为0.4毫米~0.6毫米。可以理解,若对应于温度传感器3安装处的导热底壁11过薄,难以实现;若对应于温度传感器3安装处的导热底壁11过厚,难以灵敏地将容置腔10内液体的温度传递至温度传感器3。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导热底壁11的制造,导热底壁11通常可以由均一厚度的金属板制成,可以理解,所采用的金属板的厚度范围为0.4毫米~0.6毫米。
一并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贴合固定于导热底壁11外表面的导热板21、以及安装于导热板21的发热管22,相较于将发热管22直接固定至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本技术方案所增设的导热板21可将发热管22的热量更为均匀地传导至导热底壁11上。进一步地,导热板21对应温度传感器3设有让位缺口211或者让位孔,以使温度传感器3能贴合安装至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可以理解,当温度传感器3安装于导热板21的边缘时,导热板21上所设置的是让位缺口211;而当温度传感器3安装于导热板21内部位置时,导热板21上所设置的是让位孔。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导热板21通常可以设置为铝板,且导热板21通常可以与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焊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2还可具有其他构成,例如但不限于,加热组件2为与导热底壁11之间具有间距的线圈盘;或者,加热组件2包括附着在导热底壁11外表面的电热膜,此时,导热底壁11可以为微晶面板或者石英板等其它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3优选靠近发热管22的接线端220设置。可以理解,发热管22的接线端220的位置温度较低,对温度传感器3的测温干扰较小。本实施例中,发热管22的接线端220通常位于导热底壁11的边缘,相应地,温度传感器3也通常位于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边缘。本实施例中,发热管22具有两个接线端220,温度传感器3优选位于在发热管22的两个接线端220之间(见图3),以进一步减弱发热管22对温度传感器3的测温干扰。
一并参照图5,进一步地,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设有供温度传感器3适配安装的定位沉槽111,以将温度传感器3定位安装至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避免温度传感器3的位置偏移。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导热底壁11在定位沉槽111的所在位置设有凸向容置腔10内的凸台,该凸台的背离容置腔10的表面形成所述定位沉槽111。不失一般性,该凸台可以由冲压工艺成型。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导热底壁11较厚的情况下,所述定位沉槽111也可以是直接在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以铣槽的方式成型的;或者,所述定位沉槽111还可以是在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上设置呈环状的定位环筋所成型的。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沉槽111的深度范围优选为0.5毫米~1.0毫米。可以理解,若定位沉槽111过深,会导致凸台在容置腔10内过分凸出而影响清洗;若定位沉槽111过浅,对温度传感器3的定位作用不明显。
另外,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3与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之间优选设有导热胶层(未图示),以确保导热底壁11与温度传感器3之间形成有可靠的导热通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导热胶层是设置在定位沉槽111的底壁与温度传感器3之间的,定位沉槽111的增设还可避免用以形成导热胶层的导热胶向周围漫溢,以保持导热胶层有一定的厚度,从而延长导热胶层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和图4,进一步地,导热板21上设有固定压片4,该固定压片4用以将温度传感器3抵压固定在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从而确保温度传感器3与导热底壁11外表面的接触紧密。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压片4也可设在导热底壁11上;或者,温度传感器3还可但不限于通过卡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固定在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另外,本实施例中,固定压片4与温度传感器3之间优选设有弹性垫片5,弹性垫片5的弹性作用力可使得温度传感器3适应地紧贴导热底壁11外表面,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3的测温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温度传感器3包括相互连接的接线柱31和感温探头32,其中,感温探头32的端面抵接导热底壁31,感温探头32的外径大于接线柱31的外径,以在感温探头32和接线柱31的连接处形成阶梯面。固定压片4设有供接线柱31适配穿设的安装孔40,且固定压片4的安装孔40边沿通过对所述阶梯面进行抵压,而使温度传感器3紧贴于导热底壁11外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弹性垫片5相应地设置成环状,并套设在接线柱31上。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当温度传感器3采用普通的热电偶探头时,固定压片4上的安装孔40亦可不设置,而直接通过固定压片4整体将热电偶探头抵压在导热底壁11外表面。本实施例中的感温探头32,具有金属外壳和位于金属外壳内的感温件,通过金属外壳与导热底壁11接触,金属外壳可以是铝合金外壳,相对于直接与导热底壁11接触的热电偶探头来说其更不容易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压片4优选包括依次连接的抵压段41、弹性段42和固定段43(见图2和图4),其中,抵压段41与温度传感器3相抵接,弹性段42自抵压段41向背离导热底壁11外表面的方向延伸,固定段43与导热板21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段42与抵压段41之间的夹角通常为钝角,以使得弹性段42更易于产生弹性形变,而为抵压段41对温度传感器3的抵压提供弹性作用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温度传感器3的测温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40设于所述抵压段41。可以理解,于其他实施例中,当固定压片4设置在导热底壁11上时,固定段43则是与导热底壁11连接的。
进一步地,抵压段41的边缘优选设有凸向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设置的限位凸筋411(见图4),该限位凸筋411一方面可对弹性垫片5进行限位,另一方面可增强抵压段41的刚性。本实施例中,固定压片4优选为钣金件,钣金工艺为成熟的加工工艺,便于固定压片4的批量制造。在固定压片4为钣金件时,限位凸筋411是自抵压段41边缘折弯形成的,当然,弹性段42也是自抵压段41的边缘折弯形成的,由于弹性段42占用了抵压段41的部分边缘,本实施例中,在成型弹性段42的位置,未设置所述限位凸筋411。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至少地,当固定压片4为注塑件或者铸造件时,抵压段41的整个周缘都可设置有所述限位凸筋411。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段43与导热板21优选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便于温度传感器3的故障更换。具体地,参照图2和图4,导热板21上凸设有螺孔柱212,固定段43对应螺孔柱212的螺纹孔设有装配孔431。通过螺钉6依次穿设装配孔431和螺纹孔,可将固定段43固定在螺孔柱212上。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当固定压片4设置在导热底壁11上时,螺孔柱212也可直接设置在导热底壁11的外表面,而实现固定段43与导热底壁11的连接固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抵压段41仅一侧设有所述固定段43,而于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抵压段41也可在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所述固定段43。再者,于再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段43也可但不限于通过卡接等其他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导热板2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液体加热容器为养生壶,养生壶以养生保健为目的,可以烹煮各种食材;具体地,其壶体1的侧壁12通常为玻璃材质,以便于用户观察容置腔10内食材的状态;侧壁12下端与导热底壁11周缘之间通常设有倒扣结构,并通过硅酮胶进行密封连接。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但不限于为电热水壶、煮茶壶、豆浆机或者破壁料理机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体,包括导热底壁和侧壁,所述导热底壁和侧壁共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导热底壁具有背离所述容置腔的外表面;
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导热底壁;
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以及
电控板,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组件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导热底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加热组件为线圈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附着在所述导热底壁外表面的电热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底壁外表面的导热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导热板的发热管,所述导热板对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有让位缺口或者让位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发热管的接线端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具有两个接线端,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在所述发热管的两个接线端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壁或者所述导热板上设有固定压片,所述固定压片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抵压在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设有弹性垫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接线柱和感温探头,所述感温探头的端面抵接所述导热底壁,所述感温探头的外径大于所述接线柱的外径,以在所述感温探头和所述接线柱的连接处形成阶梯面,所述固定压片设有供所述接线柱适配穿设的安装孔,所述固定压片的安装孔边沿抵接于所述阶梯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抵压段、弹性段和固定段,所述抵压段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抵接,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导热板或者与所述导热底壁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段的边缘设有凸向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设置的限位凸筋。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导热板或者与所述导热底壁可拆卸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或者所述导热底壁上凸设有螺孔柱,所述固定段对应所述螺孔柱的螺纹孔设有装配孔,螺钉依次穿设所述装配孔和所述螺纹孔,将所述固定段固定在所述螺孔柱上。
14.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导热胶层。
15.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壁的外表面设有供所述温度传感器适配安装的定位沉槽。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壁在所述定位沉槽的所在位置设有凸向所述容置腔内的凸台,所述凸台的背离所述容置腔的表面形成所述定位沉槽。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沉槽的深度范围为0.5毫米~1.0毫米。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沉槽的底壁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
1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壁为金属板,对应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处的所述导热底壁厚度范围为0.4毫米~0.6毫米。
20.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设有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显示组件,所述电控板将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发送给所述显示组件。
21.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养生壶、电热水壶、煮茶壶、豆浆机或者破壁料理机。
CN201621122257.5U 2016-10-13 2016-10-13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206333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2257.5U CN206333728U (zh) 2016-10-13 2016-10-13 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22257.5U CN206333728U (zh) 2016-10-13 2016-10-13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3728U true CN206333728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29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22257.5U Active CN206333728U (zh) 2016-10-13 2016-10-13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372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8379A (zh) * 2016-10-13 2018-04-2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
CN109744867A (zh) * 2017-11-08 2019-05-14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
CN109744868A (zh) * 2017-11-08 2019-05-14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
CN109744866A (zh) * 2017-11-08 2019-05-14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8379A (zh) * 2016-10-13 2018-04-2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
CN109744867A (zh) * 2017-11-08 2019-05-14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
CN109744868A (zh) * 2017-11-08 2019-05-14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
CN109744866A (zh) * 2017-11-08 2019-05-14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
CN109744866B (zh) * 2017-11-08 2024-03-2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
CN109744867B (zh) * 2017-11-08 2024-03-2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
CN109744868B (zh) * 2017-11-08 2024-03-2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33728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03169366B (zh) 设置有热指示器的食品烹饪容器
CN208404266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107928379A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07912962B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CN201958603U (zh) 一种电压力锅
EP3471584A1 (en) Electric cooker
CN207940666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06910219U (zh) 液体加热容器
WO2022057570A1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109380983A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940436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3545652A (zh) 用热电偶测温的烹饪器具
CN207755097U (zh) 一种精准测温的电热锅
CN208435266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1197596Y (zh) 安全节能电热锅
CN208822431U (zh) 家用电器
CN101273835B (zh) 安全节能电热锅
CN20903188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05982537A (zh) 电水壶
CN20937729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6365773U (zh) 感温杯及电压力锅
CN209031838U (zh) 陶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4698353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3345316U (zh) 设有外置检测器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