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1455U - 盒类物品发放机 - Google Patents

盒类物品发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1455U
CN206331455U CN201621367615.9U CN201621367615U CN206331455U CN 206331455 U CN206331455 U CN 206331455U CN 201621367615 U CN201621367615 U CN 201621367615U CN 206331455 U CN206331455 U CN 206331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x articles
articles
bracket
carrying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76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哲源
闵承基
李尙咏
郑允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osung T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autilus Hyosu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utilus Hyosung Inc filed Critical Nautilus Hyosung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1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1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盒类物品发放机,包括:装载部,其包括至少一个装载箱及容纳所述装载箱的托架,其中所述装载箱的内部层叠保管多个盒类物品,通过形成于前面的吐出口将所述盒类物品吐出到前方;移动台,其支撑所述托架使得所述托架能够横向移动;以及移送部,其配置于所述装载部的前方,上面用于配置通过所述吐出口吐出的盒类物品。所述盒类物品发放机能够迅速、稳定地将盒类物品移送到移送部。

Description

盒类物品发放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持有更多数量的盒类物品的盒类物品发放机,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迅速移送盒类物品的盒类物品发放机。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实生活中各种卡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现在出现了存储个人信用信息、身份信息等信息以适用于各种用途的智能卡。
这些各种卡通过预定的发行装置发行,发放装置通常具有识别、处理卡的读卡器(card reader)与执行吐卡功能的卡发放器(card dispenser)等构件。具体来讲,这种卡发放器具有装载多个卡的装载部,起到利用移送辊之类的移送装置每次吐出一张装载部装载的卡的功能。即,现有的卡发行装置具有一个装载部,以此发行票券或卡。
另外,除上述卡发行装置,银行等目前还开发了发放装有存储网上银行密匙(KEY)的USB之类存储装置的盒类物品的发放装置。
就目前的盒类物品发放机来讲,盒类物品在装载于装载部的状态下吐出到配置在装载部前方的移送部,吐出到移送部的盒类物品移送到通过形成于盒类物品发放机前面的挡板露在发放机前方,客户取走发放机前方露出的盒类物品。
目前的这种盒类物品发放机所能持有的盒类物品数量受到装载部内可容纳空间的限制。因此,管理员需要繁琐地频繁补充盒类物品,因补充而产生的时间延迟给客户造成不便。
对此,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盒类物品发放机内部能够配置装载部的空间以扩大装载部尺寸,以此增加装载部内可容纳盒类物品数量。
具体来讲,如果发放机内部的装载部配置空间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富余空间,则可以利用该空间扩大装载部的结构使得向上下方向层叠的盒类物品的层能够向左右方向整齐配置,以此实现装载部能够装载更多盒类物品。
然而,目前的盒类物品发放机从装载部向移送部吐出盒类物品时,由于移送部配置在规定位置,因此装载部为如上结构的情况下首先要解决如何才能将向左右方向排列的盒类物品的层转移到移送部位置的结构性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实用新型2011-0011303号(2011年12月7日,“无人金融卡发放装置”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实用新型2009-0012080号(2009年11月26日,“具有多个卡装载部的卡发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能够增加装载部内可容纳盒类物品数量的盒类物品发放机,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从装载部向移送部迅速、稳定地吐出盒类物品的盒类物品发放机。
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包括:装载部,其包括至少一个装载箱及容纳所述装载箱的托架,其中所述装载箱的内部层叠保管多个盒类物品,通过形成于前面的吐出口将所述盒类物品吐出到前方;移动台,其支撑所述托架使得所述托架能够横向移动;以及移送部,其配置于所述装载部的前方,上面用于配置通过所述吐出口吐出的盒类物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所述装载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装载箱可横向并列配置在所述托架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所述装载部包括形成于所述托架的下面的齿条(rack gear),所述托架随着结合于所述齿条的小齿轮(pinion gear)旋转而在所述移动台的上侧横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所述移送部可以将配置于其上面的盒类物品移送到在对应于所述吐出口的位置向上下方向相隔的交付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还可以包括:保管箱,其位于所述装载部的下部,提供能够保管盒类物品的空间。
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装载部包括横向配置的多个装载箱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装载部所配置的发放机内空间,从而能够增加装载部内可容纳盒类物品数量。
并且,装载部能够根据需要向横向移动,因此能够迅速、稳定地将多个装载箱内盒类物品吐出到移送部上。
并且,用于得到这些有益效果的装载部本身的结构、用于横向移动装载部的结构简单,因此能够在不大幅提高制造费用的情况下取得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的侧面简要图;
图2为图1所示盒类物品发放机的正面简要图;
图3为显示图1所示装载部的横向移动结构的腰部简要图;
图4为图1所示盒类物品发放机的平面简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类物品发放机 10:盒类物品
50:控制部 60:挡板(shutter)
70:扫描部 80:感测部
100:装载部 110:第一装载箱
120:第二装载箱 111、112、113:储存匣
115、125:吐出口 116、117:通过部
130:带部 150:托架
151:隔离壁 153:齿条
200:移动台 210:小齿轮(pinion gear)
220:电机部 300:移送部
310:支撑辊 400:保管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附图具体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的侧面简要图,图2为图1所示盒类物品发放机的正面简要图,图3为显示图1所示装载部的横向移动结构的腰部简要图,图4为图1所示盒类物品发放机的平面简要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1包括装载部100、移动台200及移送部300。
装载部100可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装载箱110、120,装载箱110、120内部层叠保管多个盒类物品10,使盒类物品10通过形成于前面的吐出口115、125从前方吐出。
图1为任意一个装载箱110具体结构的一个例子。装载箱110内部可包括向前后方向(以图1为基准从左侧向右侧方向)配置的多个储存匣。
附图显示的一个例子为包括三个储存匣111、112、113的装载箱110。可以使配置于装载箱110内的储存匣111、112、113能够更换。
三个储存匣111、112、113内部层叠保管多个盒类物品10。此处,盒类物品10可以是装有存储网上银行密匙(KEY)的USB的盒类物品10,或者是装有存储保密信息的卡的盒类物品10,此外还可以是其他种类的装有需要交给客户的物品的盒类物品10。
配置于装载箱110内的盒类物品10通过形成于装载箱110前面的吐出口115吐出到装载箱110的前方。
以下说明用于吐出盒类物品10的具体结构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各储存匣111、112、113的下侧可具有传送带形式的带部130,配置于带部130上面的盒类物品10可随着带部130的工作而向前方移动。可以由控制部50控制带部130的动作。
三个储存匣111、112、113中配置于最前方的第一储存匣111的内部层叠的盒类物品10可以随着带部130的动作而通过形成于装载箱110前面的吐出口115吐出到装载箱110的前方。
依次配置在第一储存匣111后方的第二储存匣112及第三储存匣113内部层叠的盒类物品10也可以通过形成于第一储存匣111与第二储存匣112之间的通过部116、形成于第二储存匣112与第三储存匣113之间的通过部117从当前的储存匣内移动到前方侧的储存匣内。
第一储存匣111的盒类物品10已全部吐出的情况下,第二储存匣112的盒类物品10可以经过通过部116移动到第一储存匣111内后随着带部130的运行而通过吐出口115吐出到装载箱110的前方。
第二储存匣112的盒类物品10已全部吐出的情况下,第三储存匣113的盒类物品10可以依次经过两个通过部117、116后通过吐出口115吐出到装载箱110的前方。
另外,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盒类物品发放机1内部的装载部100配置空间以设置多个装载箱,从而能够增加装载部100内能够容纳的盒类物品10数量。
为此,从前方向后方看,内置上述多个储存匣的多个盒状装载箱是横向并列配置的。图2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显示包括向横向并列配置的两个装载箱110、120的装载部100。
在装载箱如图2所示包括向横向并列配置的第一装载箱110与第二装载箱120的结构,以及下述移送部300配置于第一装载箱110前方的结构,由于移送部300配置于第一装载箱110的盒类物品10的前方,因此可以随着带部130的工作而通过吐出口115吐出后随即配置在移送部300的上面。
但是,配置于第二装载箱120的盒类物品10即使通过吐出口125吐出也无法配置在移送部300的上面。因此,在第一装载箱110内的盒类物品10全部吐出等需要将第二装载箱120的盒类物品10吐出到移送部300上时,为了将第二装载箱120的盒类物品10通过吐出口125吐出到移送部300的上面,本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1的第二装载箱120包括向移送部300侧移动的结构。
为实现这种结构,装载部100包括容纳上述装载箱110、120的托架150。并且,该托架150能够在下述移动台200的支撑下在其上侧横向移动。
更具体来讲,托架150提供能够容纳装载箱110、120的空间,并且用于一体移动这些装载箱110、120,容纳于托架150的多个装载箱110、120随着托架150的横向移动而与托架150一起横向移动。
根据一个例子,托架150的具体结构可以是上部开放的四角形筒。而且是内部形成有隔离壁151,上述装载箱110、120容纳在通过隔离壁151形成的两侧空间的结构。
托架150具有开放区域152(参见图1及图4),在托架150容纳装载箱110、120的状态下,开放区域152的位置与形成于装载箱110、120前面的吐出口115、125相对应。该开放区域152可以是如图所示的贯通孔形状,或者可以是托架150的侧壁高度低于吐出口115、125而不闭合吐出口115、125前方的区域。
这种托架150配置于移动台200的上侧。并且,托架150在横向移动期间可以被移动台200支撑。移动台200可以具有包括托架150移动区域的面积,可以固定于盒类物品发放机1内避免发生移动。
虽未示出,托架150与移动台200是其中任意一个的一侧面及与该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个的一侧面彼此接触的结构,或者是其中任意一个上形成导向凸起,另一个上形成用于插入该导向凸起的导槽的结构,托架150在移动台200上侧横向移动时移动台200可以对其进行支撑。或者,可以是其中任意一个上形成导向凸起,另一个上形成与该导向凸起接触旋转的辊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1包括如上配置于托架150上侧的移动台200横向移动的结构。根据使托架150横向移动的具体结构的一个例子,可以采用包括齿条(rack gear)153与小齿轮(pinion gear)210的如图3所示的结构。
如图所示,托架150的下面可以形成有齿条153。齿条153的长度方向为托架150的移动方向即横方向。
移动台200可配置有贯通移动台200的下面的小齿轮210。该小齿轮210与齿条153结合,例如可以从电机部220获得动力进行旋转。
齿条153随着小齿轮210的旋转而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托架150随着齿条153的移动而向横向移动。
可以通过控制部50控制电机部220,例如,第一装载箱110内的盒类物品10已全部吐出的情况等需要向移送部300侧移动第二装载箱120的情况下,控制部50可以驱动电机部220使托架150向图2及图4所示的箭头方向即横向移动,随着托架150向横向移动,第二装载箱120可以移动至形成于其前面的吐出口125位于与移送部300对应的位置。
另外,在多个装载箱如上横向并列配置的结构,可以选择装有卡或USB存储装置等不同种类物品的盒类物品并交给客户。
具体来讲,为了能够选择需要发放的物品并发放,多个装载箱可以保管内装不同种类物品的盒类物品10。例如,第一装载箱110可以装载内装USB的盒类物品10,第二装载箱120可以装载内装卡类物品的盒类物品10。
多个装载箱如上装载不同种类的盒类物品10的状态下,为了选择性地吐出客户所需的盒类物品10,控制部50可以在必要时控制托架150使得向横向移动,使得选择性地将第一装载箱110的盒类物品10或第二装载箱120的盒类物品10并吐出到移送部300上。
移送部300可以起到将从装载箱110、120吐出的盒类物品10移送至客户能够取到的位置的功能。
移送部300配置于装载部100的前方,其上面用于配置通过与移送部300相对的第一装载箱110或第二装载箱120的吐出口115、125吐出的盒类物品10。如上配置的盒类物品10能够随着移送部300的工作而移送到能够交给客户的位置。
此处,如图1所示,交付位置可以是与对应于吐出口115位置的位置P1沿上下方向相隔的位置P2。图1显示交付位置P2相隔地位于下方。
交付位置P2的前方即盒类物品发放机1的前面可以具有挡板60。挡板60能够向上下方向移动,形成于该交付位置P2前方的盒类物品发放机1出口能够随着挡板60的移动而开放。
盒类物品10可以移送到通过盒类物品发放机1的出口向盒类物品发放机1的前方露出,露出后可以被客户取走。
移送部300可以是将盒类物品10移送到交付位置P2的各种结构。可以用控制部50控制移送部300的动作。
作为移送部300的具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移送部300可以是铰链转动的结构,交付位置P2可以具有传送带式的交付部(未示出)。
根据该结构,移送部300铰链转动使得前方侧向下方倾斜,使配置于上面的盒类物品10落到交付位置P2上的交付部上以完成交付。交付部可以通过向正方向驱动带将盒类物品10移送到前方,移送的盒类物品10可以通过盒类物品发放机1的出口向盒类物品发放机1的前方露出。
根据另一结构的例子,移送部300可以是可升降结构。根据该结构,移送部300从对应于吐出口115的位置P1下降至交付位置P2将盒类物品10传送至交付位置P2。并且,移送部300为传送带形式,因此下降后能够通过向正方向驱动带将盒类物品10移送到前方。
本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1还可以包括配置在既是移送部300的上部又是装载部100前方的扫描部70。扫描部70可以扫描盒类物品10的信息。
扫描部70可以是读取印刷在盒类物品10表面的条形码的条形码读码器,可以是拍摄盒类物品10外观的视觉摄像机(vision camera)等,此外也可以适用能够扫描盒类物品10信息的其他装置。
另外,客户未取走盒类物品10或扫描盒类物品10信息的过程中出错等情况下需要另外保管盒类物品10,这种情况下需要安全回收保管盒类物品10。
为此,本实施例的盒类物品发放机1还可以包括能够在装载部100的下部提供保管盒类物品10的空间的保管箱400。
保管箱400例如可以是抽屉式结构,可以从盒类物品发放机1抽出或重新插入。管理员可以在必要时抽出保管箱400回收保管的盒类物品10。
根据在交付位置P2向前方移送盒类物品10的构件为上述传送带形式的例子,当出现需要将盒类物品10回收到保管箱400的情况时,可以通过逆向驱动带使盒类物品10向后方移动后落入保管箱400内的空间保管在保管箱400内。
图1中标出但以上未具体说明的附图标记310所表示的构成是包含于移送部300的支撑辊,其作用是配置于移送部300上面的盒类物品10保持正位置或在移送部300上向前方或后方移动时起到支撑盒类物品10的作用。并且,图1中用附图标记80表示的构成是为确认移送部300上面有无盒类物品10而设置的感测部80。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具体说明,但这些实施例是用于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例子,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内进行多种变形或改进。

Claims (5)

1.一种盒类物品发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部,其包括至少一个装载箱及容纳所述装载箱的托架,其中所述装载箱的内部层叠保管多个盒类物品,通过形成于前面的吐出口将所述盒类物品吐出到前方;
移动台,其支撑所述托架使得所述托架能够横向移动;以及
移送部,其配置于所述装载部的前方,上面用于配置通过所述吐出口吐出的盒类物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类物品发放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箱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装载箱横向并列配置在所述托架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类物品发放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部包括形成于所述托架的下面的齿条,
所述托架随着结合于所述齿条的小齿轮旋转而在所述移动台的上侧横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类物品发放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部将配置于其上面的盒类物品移送到在对应于所述吐出口的位置向上下方向相隔的交付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类物品发放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管箱,其位于所述装载部的下部,提供能够保管盒类物品的空间。
CN201621367615.9U 2015-12-30 2016-12-13 盒类物品发放机 Active CN20633145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89503 2015-12-30
KR1020150189503A KR20170080761A (ko) 2015-12-30 2015-12-30 박스류 발급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1455U true CN206331455U (zh) 2017-07-14

Family

ID=59289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7615.9U Active CN206331455U (zh) 2015-12-30 2016-12-13 盒类物品发放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70080761A (zh)
CN (1) CN206331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5471A (zh) * 2018-03-14 2018-07-13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编码式焊丝盘自动发放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31509B1 (ko) * 2018-09-27 2020-07-0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판 적치용 받침부재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판 적치방법
CN110371691A (zh) * 2019-08-14 2019-10-25 江苏亨通精工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木托架自动发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5471A (zh) * 2018-03-14 2018-07-13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编码式焊丝盘自动发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80761A (ko) 201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07298T3 (es) Mecanismo de transporte de tarjetas y metodo de funcionamiento.
CN206331455U (zh) 盒类物品发放机
CN104134293B (zh) 媒介处理装置及金融设备
CN110914877B (zh) 辅助电池及其租赁设备
US20110270439A1 (en) Automatic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dispensing and collecting re-usable items
US10431035B2 (en) Pick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trieving drug compositions from storage
CN204719777U (zh) 一种带退卡功能的多卡箱卡片发放装置
CN104834947A (zh) 一种带退卡功能的多卡箱卡片发放装置
KR20090078284A (ko) 도서 대여/반납 장치에 사용되는 보조 케이스, 도서대여/반납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1653033A (zh) 一种售药机用出药复核系统
CN206331456U (zh) 盒类物品发放机
CN104598938B (zh) 介质自动发放装置
KR101509170B1 (ko) 다기능 복합 카드 발급 장치
KR20170095438A (ko) 박스류 발급기용 보관부
FR2667963A1 (fr) Distributeur automatique, notamment pour lettres ou colis postaux.
CN206819368U (zh) 存发卡装置
JP2009234700A (ja) 引渡装置
KR101682834B1 (ko) 매체 집적장치 및 금융기기
CN208658439U (zh) 智能无人售货架
CN213092433U (zh) 具有推杆组件的智能售药设备
CN107657732B (zh) 一种自动补货机构及窗格式自动售货机
KR101033233B1 (ko) 금융 자동화기기의 카드처리장치
JP2019085194A (ja) 物品搬入出装置
JP2009237797A (ja) 引渡システム
JP2006137520A (ja) カード集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