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7815U - 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7815U
CN206317815U CN201621269322.7U CN201621269322U CN206317815U CN 206317815 U CN206317815 U CN 206317815U CN 201621269322 U CN201621269322 U CN 201621269322U CN 206317815 U CN206317815 U CN 206317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 window
door system
composite shielding
shielding doo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693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万丽
王绍波
臧凤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Bonin Fortune Acces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onin Fortune Acc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onin Fortune Acces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onin Fortune Acc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693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7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7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7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包括屏蔽门,控制装置和运行装置,所述屏蔽门的上方设置有通风窗,所述运行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通风窗连接以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对所述通风窗进行相应的操作。应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复合屏蔽门系统,通过在屏蔽门的上方设置通风窗,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至运行装置进而控制通风窗的开关,以当屏蔽门所形成的封闭空间需通风换气时及时进行换气,为站台区提供一个舒适、清洁、干净的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集建筑、机械、电气、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信息等多门学科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品工程,使用于地铁站台。屏蔽门将站台和列车运行区域隔开,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其自动开启关闭。屏蔽门系统沿着站台线全程安装,以便形成一个不间断的装饰面,将整个车站与隧道完全隔离,这种装饰面同站台的结构和建筑完全连成一体,从而为乘客创造了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随着地铁屏蔽门的普及和对地铁运营的要求,候车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清洁性以及节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屏蔽门系统无法对候车区域的空气进行有效换气,影响候车环境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屏蔽门系统无法对候车区域内空气进行有效换气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以解决屏蔽门系统无法对候车区域内空气进行有效换气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包括屏蔽门、控制装置和运行装置,所述屏蔽门设置有通风窗,所述运行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通风窗连接以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对所述通风窗进行相应的操作。
优选地,在上述复合屏蔽门系统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输入和显示的操作面板和用于数据处理和信号输出的通风窗控制器。
优选地,在上述复合屏蔽门系统中,上行线的所述通风窗控制器和下行线的所述通风窗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互为冗余控制。
优选地,在上述复合屏蔽门系统中,所述通风窗控制器与屏蔽门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互为冗余控制。
优选地,在上述复合屏蔽门系统中,位于同侧行线的所述通风窗控制器与所述屏蔽门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互为冗余控制。
优选地,在上述复合屏蔽门系统中,还包括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通风窗和所述运行装置连接以对所述通风窗进行限位。
优选地,在上述复合屏蔽门系统中,所述屏蔽门的上方与所述通风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通风窗控制器信号连接以对所述通风窗工作状态进行显示。
优选地,在上述复合屏蔽门系统中,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包括用于对各个所述通风窗同时控制的群控按钮和用于对各个通风窗分别进行控制的单控按钮。
优选地,在上述复合屏蔽门系统中,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对各个所述通风窗的开度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盘。
优选地,在上述复合屏蔽门系统中,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群控按钮的使用进行控制的允许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包括屏蔽门、控制装置和运行装置。其中,屏蔽门的上方设置有通风窗,运行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和通风窗连接,以根据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对通风窗进行相应的操作。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屏蔽门系统,通过在屏蔽门的上方设置通风窗,控制装置发送控制信号至运行装置进而控制通风窗的开关,以当屏蔽门所形成的封闭空间需通风换气时及时进行换气,为站台区提供一个舒适、清洁、干净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屏蔽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每个站台单侧的复合屏蔽门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每个站台上行线和下行线的复合屏蔽门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通风窗1、屏蔽门2、允许开关3、群控按钮4、显示灯5、角度调节盘6、操作面板7、限位传感器8、运行装置9、指示灯10、通风窗控制器11、屏蔽门控制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以解决屏蔽门系统无法对候车区域内空气进行有效换气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屏蔽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操作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每个站台单侧的复合屏蔽门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每个站台上行线和下行线的复合屏蔽门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包括屏蔽门2、控制装置和运行装置9。其中,屏蔽门2的上方设置有通风窗1,运行装置9分别与通风窗1和控制装置经信号连接,以根据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对通风窗1进行相应的操作,一般的,通风窗1与屏蔽门2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通风窗1采用弧形叶片,其结构牢固稳定,在列车进出站时产生的活塞风的巨大程度不会使得通风窗1叶片产生振动和啸叫声音,且通过该弧形叶片,可有效调整风向,使风吹到候车乘客身上时无不适感觉,同时可以有效阻止空气尘埃进入站台区域,保持站台清洁。当然,此处仅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用其他形式的通风窗1叶片,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运行装置9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对通风窗1进行开启或者关闭,也可以对通风窗1的开度进行调节,自动设置通风窗1叶片进行旋转扫风,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对通风窗1的工作模式进行限定。
具体的,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输入和显示的操作面板7和用于数据处理和信号输出的通风窗控制器11。
为了便于对通风窗1进行有效控制,可通过设置操作面板7对控制数据进行输入,操作面板7上可设置启停按钮等,作为优选的,可在操作面板7上设置相应的显示灯5以对通风窗1的开合状态进行通风窗控制器11根据操作面板7或者其他装置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相应的装置完成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操作面板7,通风窗控制器11仅通过预设程序对通风窗1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此处仅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操作面板7上设置相应的操作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上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和下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信号连接以互为冗余控制。上述两个通风窗控制器11间可通过信号线连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当上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发生故障时,其内部芯片或程序发送故障信号至下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下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接收到故障信号后可对上行线的通风窗1进行相应的功能控制以形成冗余控制,不影响上行线通风窗1的正常使用。同样的,当下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发生故障时,重复上述过程。
更进一步地,通风窗控制器11与屏蔽门控制器12信号连接以互为冗余控制。
可将通风窗控制器11与屏蔽门控制器12信号连接,以当通风窗控制器11发生故障时,通过屏蔽门控制器12对通风窗控制器11进行控制,进而对通风窗1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或者当屏蔽门控制器12发生故障时,通过通风窗控制器11对屏蔽门2的正常运行进行控制,以对通风窗1和屏蔽门2分别提供备用控制系统。具体的,通风窗控制器11与屏蔽门控制器12可在同一侧行线或者不同行线中,例如,当上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发生故障时,可通过上行线或下行线的屏蔽门控制器12接收故障信号,对上行线的通风窗1进行控制,以保证其正常使用;同样的,当上行线的屏蔽门控制器12发送故障时,可通过上行线或下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接收故障信号,对上行线的屏蔽门控制器12进行控制,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位于同侧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与屏蔽门控制器12信号连接以互为冗余控制。
为了便于设置及安装,可将同侧行线的通风窗控制器11和屏蔽门控制器12进行连接以进行冗余控制,在通风窗控制器11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同侧的屏蔽门控制器12进行控制,保证通风窗1的正常运行,同样的,当屏蔽门控制器12发生故障时,可进行相应的操作。上述设置方式其安装方便,且在使用时受外界限制少,系统稳定便于实现整个地铁站台的通风窗1及屏蔽门2的相互控制,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自行进行设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限位传感器8,限位传感器8分别与通风窗1和运行装置9连接以对通风窗1进行限位。
为了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化,可在通风窗1上设置限位传感器8以对通风窗1的最大开度位置进行限位,当通风窗1的叶片与限位传感器8进行接触时,限位传感器8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接收传感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向与限位传感器8相对应的通风窗1的运行装置9发送调节信号对其角度进行调节,以防止通风窗1发生剐蹭破损的现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限位传感器8,仅通过预设程序对通风窗1的开合角度进行控制,此处仅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
进一步地,屏蔽门2的上方与通风窗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指示灯10,指示灯10与通风窗控制器11信号连接以对通风窗1工作状态进行显示。为了更好的对通风窗1的开合状态进行展示,可在屏蔽门2上与通风窗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指示灯10,具体的,当通风窗1的动作正常时可相应的指示灯10可为绿色,若该通风窗1有故障或者无法进行正常开启时对应的指示灯10可与为红灯,此处仅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不进行上述设置或者选择其他形式的提醒方式。
更进一步地,操作面板7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包括用于对各个通风窗1同时控制的群控按钮4和用于对各个通风窗1分别进行控制的单控按钮。
群控按钮4用于对各通风窗1进行同时开启或者关闭,以节省单独对每个通风窗1进行操作的时间,优化使用体验。若需对某个通风窗1进行操作时,可通过单控按钮进行操作,以便于对不同位置的通风窗1进行单独操作,节约能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群控按钮4或者单控按钮中的一个,此处仅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
具体的,操作面板7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对各个通风窗1的开度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盘6。
角度调节盘6可对通风窗1的开合角度进行调节,一般的,叶片可在0度至180度范围内进行调节定位,优选地,当叶片调节至0度至10度时,风阀的各叶片之间相互叠加,封闭该风阀对应的通风口,通过设置不同的角度,从而有效调整风向,使得风吹到候车乘客身上无不适感觉。具体的可对每个通风窗1设置相应的角度调节盘6,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对预设个通风窗1的开合角度进行调节,如对两个通风窗1的开合角度进行同时调节,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操作面板7上设置有用于对群控按钮4的使用进行控制的允许开关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允许开关3可为钥匙开关,钥匙开关包括允许位和禁止位。通过对钥匙开关进行旋转,当钥匙开关转至允许位时,则可按下群控按钮4,当钥匙开关转至禁止位时,则禁止使用群控按钮4,可对群控按钮4的使用状态进行限制,便于统一管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进行上述设置。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门、控制装置和运行装置,所述屏蔽门设置有通风窗,所述运行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通风窗连接以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对所述通风窗进行相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输入和显示的操作面板和用于数据处理和信号输出的通风窗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行线的所述通风窗控制器和下行线的所述通风窗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互为冗余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窗控制器与屏蔽门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互为冗余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侧行线的所述通风窗控制器与所述屏蔽门控制器信号连接以互为冗余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通风窗和所述运行装置连接以对所述通风窗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的上方与所述通风窗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通风窗控制器信号连接以对所述通风窗工作状态进行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包括用于对各个所述通风窗同时控制的群控按钮和用于对各个通风窗分别进行控制的单控按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对各个所述通风窗的开度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屏蔽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群控按钮的使用进行控制的允许开关。
CN201621269322.7U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 Active CN206317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9322.7U CN206317815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9322.7U CN206317815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7815U true CN206317815U (zh) 2017-07-11

Family

ID=5926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69322.7U Active CN206317815U (zh) 2016-11-22 2016-11-22 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78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1199A (zh) * 2019-12-31 2020-04-24 安徽美时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x光屏蔽控制装置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1199A (zh) * 2019-12-31 2020-04-24 安徽美时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x光屏蔽控制装置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6011354A1 (de) Steuerstand für einen Kran, Bagger und dergleichen
CN106327878A (zh) 一种移动违停抓拍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07453739U (zh) 一种防夹伤地铁屏蔽门门控电路
CN203432032U (zh) 一种空调的语音控制系统
CN206317815U (zh) 一种复合屏蔽门系统
CN102633166A (zh) 电梯低碳节能运行系统
TW201827761A (zh) 一種空氣淨化風機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71138U (zh) 一种消防避难指引系统
CN207483134U (zh) 一种电梯运行提示装置以及电梯轿厢
CN211081134U (zh) 一体化司钻控制房
CN106705389A (zh) 一种空调扫风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206406911U (zh) 屏蔽门的警示装置
CN203570078U (zh) 一种具有多控制源的轨道交通屏蔽门控制系统
CN205827223U (zh) 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
CN205862129U (zh) 智能家居自动控制系统
CN103676897A (zh) 一种用于候车场所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CN106406113A (zh) 一种车用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
JP3630274B2 (ja) 車両種別表示装置
CN204238964U (zh) 远程智能化电动风门控制装置
CN209587985U (zh) 一种智慧型路灯
CN103197627A (zh) 一种地铁屏蔽门通风装置的分时控制方法
CN105841307A (zh) 一种机房空调管理装置
CN104236021A (zh) 新风除霾机运行模式智能设定方法
CN206004705U (zh) 一种智能建筑集成系统
CN213415918U (zh) 一种电梯用中控智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