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1862U - 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1862U
CN206311862U CN201621395905.4U CN201621395905U CN206311862U CN 206311862 U CN206311862 U CN 206311862U CN 201621395905 U CN201621395905 U CN 201621395905U CN 206311862 U CN206311862 U CN 206311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pter
eyeglass
glasses
stravismus
reg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959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翌
余浩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M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M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M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M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959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1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1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18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包括镜片和镜架,镜片的结构包括视远区、视近区、渐变过渡区和周边散光区,镜片的一个表面为渐变面,另一个表面为非渐变面;眼镜由佩镜者戴上后,具有与验光处方相符的视远视力和视近视力,以及良好的视野和舒适感。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佩戴眼镜时镜片的倾斜和人眼在不同视线方向镜片折射能力的改变,经过镜片渐变面的优化设计以及非渐变面的非球面优化和不对称补偿,减小镜片斜视屈光度的偏离和斜视像散,提高了不同视线方向矫正视力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特别涉及一种考虑了人眼瞳孔位置和镜片倾斜因素而设计加工得到的眼镜。
背景技术
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表面分为周边散光区和有效视区。有效视区包括视远区、渐变过渡区、视近区。视远区位于眼镜的上部,视远区中的一个参考点称为视远参考点;视近区位于眼镜的下部,视近区中的一个参考点称为视近参考点,视近点与视远点之间的屈光度之差称为加光度。渐变过渡区为连接视远参考点和视近参考点的主渐变子午线两侧一个狭窄的通道,提供在视远区与视近区之间屈光度的平缓转变。
现有技术(美国专利US4861153,中国发明专利CN101661167A)公开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设计步骤为:首先确定视远参考点和视近参考点的屈光度,再根据所用镜片的折射率确定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曲率分布,确定镜片表面等曲率轮廓线簇分布,进而根据微分几何的原理,计算出渐进多焦点镜片矢高分布。此种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方法,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曲率分布和等曲率轮廓线簇分布设计是两个主要影响镜片性能的设计步骤。
实际上,人眼视物时视线随着物的位置而移动,眼镜佩戴者眼球发生转动,通过镜片的不同区域进行观看。由于镜片具有一定的厚度,前后两个折射表面的曲率不同,视线经过的小区域相当于一个小透镜,这些小透镜各各不同,折射成像的状态也属各不相同的轴外物成像。对于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的佩镜者,随着眼球的转动,通过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视远区看远物,通过渐进多焦点眼镜的视近区看近物,佩镜者实际感受到的眼镜的折射能力屈光度为斜视屈光度,与正视时的屈光度(近轴屈光度)发生变化,而且还产生附加的像散(斜视像散)。渐进多焦点眼镜要求有宽阔的屈光度稳定的视远区,有符合验光处方提供的视近屈光度值,有效视区像散小,使佩镜者无论是视远还是视近都有合适的矫正视力。
人眼视线在镜片中经过的路径、镜片不同区域相当于小透镜的折射成像,其折射状态与镜片的表面形状、厚度、镜片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倾斜程度以及人眼瞳孔的位置密切相关,从而使人眼实际感受到的镜片的折射能力也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由佩镜者所需的眼镜度数、佩镜者的面形,所选择的眼镜架形状决定。因此,渐进多焦点镜片及眼镜的制作必须要关注佩戴镜片状态下的折射能力——斜视屈光度和斜视像散,根据每个佩镜者的个人特征,提供具有良好的视野和舒适感的眼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及眼镜,未顾及佩镜者的面形和所选取的镜架的缺陷,提供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使佩镜者无论在视远时或视近时也不会有大的屈光度误差和像散,具有良好的视野和舒适感。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包括镜片和镜架,所述镜片的结构包括视远区、视近区、渐变过渡区和周边散光区,镜片的一个表面为渐变面,另一个表面为非渐变面;所述眼镜由佩镜者戴上后,在视远参考点水平线2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像散小于0.15屈光度;自视远参考点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至1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屈光度值起伏小于0.10屈光度;视远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偏离验光处方提供的视远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小于0.10屈光度,视近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偏离验光处方提供的视近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小于0.10屈光度;斜视加光度偏离验光处方提供的加光度小于0.12屈光度;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像散小于0.25屈光度;所述主渐变子午线为从视远参考点到视近参考点佩镜者视线与镜片的交线;所述加光度为视近参考点屈光度值与视远参考点屈光度值相减的差值;所述斜视屈光度为佩镜者戴上眼镜后在某一视角方向上眼镜的折射屈光度,为子午和弧矢两个方向上折射屈光度的平均值;所述斜视像散为佩镜者戴上眼镜后在某一视角方向上眼镜的折射像散,为子午和弧矢两个方向上折射屈光度差的绝对值。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镜片为前表面为渐变面的外渐镜,或后表面为渐变面的内渐镜。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镜片的视远参考点的屈光度值在0屈光度到-5屈光度之间,加光度在0.5屈光度到2.5屈光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镜,在为佩戴者验光时,验光师或眼科医生提供的验光处方应包括:
(a)待加工镜片材料的折射率,定配眼镜要求的表征镜片视远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表征镜片视近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左镜或右镜、内渐镜或外渐镜、主渐变子午线长度和内偏量外,还要求给出佩镜者戴上选定的眼镜架所制的眼镜后镜片的垂直和水平倾斜角、配镜中心位置和瞳孔位置。
(b)内渐镜镜片的内表面为渐变面,外表面为非渐变面;外渐镜镜片的外表面为渐变面,内表面为非渐变面;主渐变子午线长度为从视远参考点到视近参考点佩镜者视线与镜片的交线的长度;内偏量为佩镜者视线从视远参考点到视近参考点向鼻侧的水平位移;配镜中心位置为佩镜者平视时视线与镜片的交点到镜片中心的距离,配镜中心在镜片中心之上;瞳孔位置为佩镜者平视时视线与镜片的交点到瞳孔的距离。
依据验光处方提供的镜片材料的折射率、配镜中心位置、瞳孔位置、镜片倾斜角和待评价镜片矢高数据,建立评价模型,对人眼通过渐进多焦点镜片视物时镜片实际折射能力进行评价。
参见附图1,为通过人眼瞳孔的视线经过镜片的侧面示意图。图1所示意的是镶嵌在眼镜架上镜片的垂直向外的倾斜角,人眼视角,某一视角方向进入到人眼瞳孔的主光线(对应于视线)和经过的路径在镜片外表面上的入射角、在镜片内表面上的出射角
参见附图2,为佩戴眼镜的俯视示意图,图中分别为左镜和右镜的水平倾斜角。以与眼睛平视视线平行并通过镜片外表面中心的直线P为坐标系的Z轴,通过外表面中心与Z轴垂直的平面为坐标系的xy平面。镜片内外表面的矢高z(x,y)在坐标系内按照给出的倾斜角通过坐标变换,进行垂直和水平旋转;经过坐标变换后的镜片外表面矢高、经过坐标变换后的镜片内表面矢高加上镜片厚度,得到待评价镜片的矢高数据,按照验光处方给出的配镜中心位置、眼瞳位置作为视线的出发点,构成为光学系统,在不同视线方向上对镜片的折射能力进行评价,称之为评价模型。
由于眼镜与人眼瞳孔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出射光瞳是孔径很小的眼瞳,根据光路可逆定律,沿着视线的反方向自物到眼瞳,为轴外细光束成像,细光束的光束轴称为主光线。由曲面的微分几何方法,通过光线追迹,计算出进入到人眼瞳孔主光线经过的路径,在镜片上内外表面的位置,及镜片内外表面对应位置的主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子午面和弧矢面、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的曲率。在镜片外表面的入射角;折射角,在镜片内表面的入射角;折射角。采用轴外细光束成像公式计算子午像点位置如公式(1)所示:
(1)
按公式(2)计算弧矢像点位置:
(2)
在公式(1)和(2)中,为主光线在折射面上的入射角;为折射角;为入射方介质的折射率;为折射方介质的折射率; 为子午面上入射主光线从物到折射点的距离;为折射主光线从折射点到子午像点的距离;为弧矢面上入射主光线从物到折射点的距离;为折射主光线从折射点到弧矢像点的距离;为折射面在折射点处子午方向的曲率半径;为折射面在折射点处弧矢方向的曲率半径。公式(1)和(2)在外表面、内表面两个折射面上依次应用。由无穷远物经两次折射后的子午像点位置和弧矢像点位置,即可计算出镜片某个小区域上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的折射能力屈光度。子午和弧矢方向折射能力屈光度的平均值为斜视屈光度。子午和弧矢方向折射能力屈光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为斜视像散。
人眼所感受到的斜视屈光度和斜视像散与正视时的屈光度和像散有偏差,斜视的视角越大,偏离程度也越大。事实上,佩镜者戴上眼镜后镜片都有倾斜,斜视屈光度和斜视像散的偏差会增大,同时还产生上下、左右不对称的情况。所以,如果渐进多焦点眼镜的制作没有考虑佩镜者实际感受到的斜视屈光度和斜视像散,以及没有考虑镜片的倾斜,会出现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不符合验光处方要求,视远区无屈光度稳定区域,有效视区斜视像散过大等情况,佩镜者会有视物模糊、头晕等不适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片,为减小斜视屈光度偏离和斜视像散,采用上述建立的评价模型,以斜视屈光度和斜视像散为评价结果,进行非球面设计和补偿优化设计,步骤如下:
(1)依据验光处方提供的视远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视近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和镜片材料的折射率,选定待加工渐进多焦点镜片前后两个表面的曲率和镜片中心厚度,依据验光处方提供的内渐镜或外渐镜,镜片材料的折射率,视远折射屈光度值、视近折射屈光度值、主渐变子午线长度、左镜或右镜和内偏量,采用现有技术设计渐变面,非渐变面设计为球面,得到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矢高数据。
按美国专利US4861153,中国发明专利CN101661167A等现有技术,设计渐变面,首先确定视远参考点和视近参考点的屈光度,再根据所用镜片的折射率确定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曲率分布,确定镜片表面等曲率轮廓线簇分布,进而根据微分几何的原理,计算出渐进多焦点镜片矢高分布。其中,设计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曲率分布和镜片表面等曲率轮廓线簇分布是两个关键。
以所述的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矢高数据为待评价镜片矢高数据,在镜片倾斜角为0的条件下,采用前述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得到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在倾斜角为0条件下的评价结果斜视屈光度和斜视像散;依照评价结果,对所述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非渐变面进行非球面优化,设计得到的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采用评价模型在镜片倾斜角为0的条件下得到的评价结果达到如下标准:在视远参考点水平线2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像散小于0.15屈光度;自视远参考点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至1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屈光度值起伏不超过0.10屈光度;
(2)依据处方提供的镜片倾斜角值,采用前述评价模型,对步骤(1)设计得到的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评价,依照评价结果,对所述的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的矢高数据进行补偿优化设计,得到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矢高数据,将得到的矢高数据用于加工镜片。所述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采用评价模型在处方提供的镜片倾斜角值条件下得到的评价结果达到如下标准:在视远参考点水平线2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像散小于0.15屈光度;自视远参考点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至1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屈光度值起伏不超过0.10屈光度;视远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偏离验光处方提供的视远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不超过0.10屈光度,视近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偏离验光处方提供的视近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不超过0.10屈光度;斜视加光度偏离验光处方提供的加光度不超过0.12屈光度;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像散不大于0.25屈光度;所述加光度为视近参考点屈光度值与视远参考点屈光度值相减的差值。
补偿优化设计包括渐变面的优化设计和非渐变面的不对称补偿设计。
渐变面的优化设计是在初始镜片渐变面的基础上,微调渐变面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子午线上曲率分布形态和视远点、视近点的曲率,微调渐变面表面等曲率轮廓线簇分布形态,得到优化的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曲率分布和等曲率轮廓线分布,进一步由现有渐变面设计技术得到优化的渐变面矢高数据。
非渐变面的不对称补偿设计是在以步骤(1)得到的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非球面表面矢高数据上迭加矢高补偿值,得到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非渐变面矢高数据;所述的矢高补偿值按如下公式(3)计算得到:
(3)
其中,分别为横向和纵向三次项系数;为横向移动毫米数,根据左、右镜的不同分别取正、负号向颞侧移动;为纵向移动毫米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片为渐进多焦点的眼镜,兼顾了佩镜者的面形和所选取的镜架,更具有个性化;佩镜者在使用眼镜时,视远区具有较为开阔的屈光度稳定区域,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符合验光处方要求,有效视区斜视像散小,佩镜者具有良好的视野和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线经过镜片进入到人眼瞳孔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佩镜者戴上眼镜后显示镜片水平倾斜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屈光度分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像散分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在镜片无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斜视屈光度分布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在镜片无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斜视像散分布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在镜片无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和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的斜视像散随横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对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在镜片无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和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纵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对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在镜片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和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的斜视像散随横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对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在镜片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和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纵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对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在镜片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和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像散随纵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对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屈光度分布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像散分布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在镜片无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斜视屈光度分布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在镜片无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斜视像散分布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在镜片无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的斜视像散随横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在镜片无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纵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在镜片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和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的斜视像散随横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对照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在镜片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和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纵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对照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在镜片倾斜的条件下采用评价模型对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和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的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像散随纵向视角变化的曲线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验光处方提供如下参数:
镜片的视远视力为-3.5屈光度,视近视力为-1.5屈光度,右镜,内渐镜,折射率1.56,主渐变子午线长度22毫米,内偏量2毫米。
佩镜者戴上选定的眼镜架后镜片的垂直倾斜角7度,水平倾斜角5度,配镜中心位置3毫米,瞳孔位置为26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验光处方提供的镜片屈光度、内渐镜和镜片材料折射率,选定外表面非渐变面为1.5屈光度的球面,曲率半径为373.3毫米。依据验光处方提供的镜片材料折射率1.56、视远折射屈光度-3.5屈光度、视近折射屈光度-1.5屈光度、主渐变子午线长度22毫米、右镜、内偏量2毫米,采用现有技术设计内表面渐变面,视远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上方8毫米处,视近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下方14毫米、左侧2毫米处。选定此镜片的中心厚度1.2毫米,得到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矢高。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考虑人眼斜视所感受到的屈光度变化)得到该镜片的屈光度分布和像散分布如附图3和4.
通过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在倾斜角为0的条件下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斜视屈光度分布和斜视像散分布如附图5和6所示,显示镜片的斜视屈光度分布和斜视像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尤其是在视远区呈现斜视屈光度持续减小,斜视屈光度稳定区缺失,斜视像散小于0.15的区域缩小。
采用评价模型对此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在无倾斜的情况下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的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附图7的虚线所示,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附图8的虚线所示。由图7和图8显示,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斜视像散在视角为10度时已超过0.15屈光度;自视远参考点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斜视屈光度持续减小至10度视角处为-3.67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远折射视力-3.5屈光度0.17屈光度。
为此,进行外表面非渐变面的非球面设计,得到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矢高。非球面表面的矢高由公式(4)确定:
(4)
非球面表面中心曲率半径为373.3,曲率=0.002679mm-1。优化非球面的圆锥系数,非球面高次项系数。通过评价模型对此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在无倾斜的情况下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的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7的实线所示,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8的实线所示,与外表面非渐变面为球面的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相比,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斜视像散减小,在2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像散都小于0.15屈光度;视远参考点处斜视屈光度为-3.50屈光度,自视远参考点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至1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屈光度维持在3.50~3.53屈光度之间,起伏幅度为0.03屈光度。
按照处方提供的垂直倾斜角为7度、水平倾斜角为5度,在评价模型中,将镜片上部向外倾斜7度,镜片右侧向内倾斜5度(右镜片),对此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9虚线所示;得到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0中虚线所示;得到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1中虚线所示;镜片倾斜后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斜视像散视角20度范围内全部超过0.15屈光度;视远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3.62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远折射视力-3.5屈光度0.12屈光度,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斜视屈光度持续减小至10度视角处为-3.70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远折射视力-3.5屈光度0.20屈光度,视远区不存在屈光度稳定区;视近参考点斜视屈光度为-1.43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近折射视力-1.5屈光度0.07屈光度;斜视加光度为2.19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加光度0.19屈光度;主渐变子午线上最大斜视像散0.33屈光度,视近参考点的斜视像散为0.31屈光度。佩镜者在视远时的校正视力产生偏离,视远时的清晰视野缩小;视近时的校正视力产生偏离,并且还带有较大的像散,造成视物模糊和眼睛不舒服。
依照该评价结果,对非球面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补偿优化设计。第一步进行渐变面的优化设计,在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渐变面设计的基础上,微调渐变面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子午线上曲率分布形态和视远点、视近点的曲率,微调渐变面表面等曲率轮廓线簇分布形态,得到优化的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曲率分布和等曲率轮廓线簇分布,进一步由现有设计技术得到优化的内表面渐变面矢高数据。第二步对镜片外表面的非球面矢高数据进行不对称补偿设计。不对称补偿通过在外表面的非球面矢高数据加上纵向和横向的三次项值实现,三次项的矢高补偿值如下式(5):
(5)
横向三次项系数;横向移动为6.8毫米,采用负号;纵向三次项系数,纵向移动为6.0毫米。经过补偿优化设计后的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通过评价模型在垂直倾斜角为7度、水平倾斜角为5度的情况下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9中实线所示;得到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0中实线所示;得到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1中实线所示。由图可见,在视远参考点水平线2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像散小于0.15屈光度;视远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3.48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远折射视力-3.5屈光度0.02屈光度;自视远参考点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至1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屈光度值在-3.48--3.47之间,起伏值0.01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远折射视力-3.5屈光度0.03屈光度,并且屈光度值在视远点临近为最小,显示在视远区有一个屈光度稳定区;视近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1.51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近折射视力-1.5屈光度0.01屈光度;斜视加光度1.97,偏离处方提供的加光度2屈光度0.03屈光度;主渐变子午线上最大斜视像散0.25屈光度,视远参考点的斜视像散0.02屈光度,视近参考点的斜视像散0.23屈光度。佩镜者视远和视近的清晰程度和舒适程度大大改善。
实施例2:
验光处方提供如下参数:
镜片的视远视力为0屈光度,视近视力为1.75屈光度,左镜,外渐镜,折射率1.597,主渐变子午线长度21毫米,内偏量2毫米。
佩镜者戴上选定的眼镜架后镜片的垂直倾斜角9度,水平倾斜角7度,配镜中心位置3毫米,瞳孔位置为26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验光处方提供的镜片屈光度、外渐镜和镜片材料折射率,选定内表面为3屈光度的球面,曲率半径为199.0毫米。依据验光处方提供的镜片材料折射率1.597、视远折射屈光度0屈光度、视近折射屈光度1.75屈光度、主渐变子午线长度21毫米、左镜、内偏量2毫米,采用现有技术设计外表面渐变面,视远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上方8毫米处,视近参考点位于镜片中心下方13毫米、右侧2毫米处。选定此镜片的中心厚度2毫米,得到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矢高。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考虑人眼斜视所感受到的屈光度变化)得到该镜片的屈光度分布和像散分布如图12和图13.
通过评价模型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在倾斜角为0的条件下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斜视屈光度分布和斜视像散分布如图14和图15所示,显示镜片的斜视屈光度分布和斜视像散分布发生改变。
采用评价模型对此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在无倾斜的情况下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的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6的虚线所示,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7的虚线所示。图16和图17显示,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斜视像散在视角为20度范围内小于0.15屈光度;视远参考点斜视屈光度0屈光度,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斜视屈光度持续减小至10度视角处为-0.01屈光度。
由于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在无倾斜的情况下进行折射能力评价的结果已符合权利要求1中(3)的标准,所以不再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内表面非渐变面进行非球面优化。
按照处方提供的垂直倾斜角为9度、水平倾斜角为7度,在评价模型中,将镜片上部向外倾斜9度,镜片左侧向内倾斜7度(左镜片),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8虚线所示;得到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9中虚线所示;得到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20中虚线所示。镜片倾斜后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斜视像散视角12度处超过0.15屈光度;视远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0.01屈光度,但在视远参考点向上沿着渐变子午线斜视屈光度呈逐渐减小趋势,视远区不存在屈光度稳定区。视近参考点斜视屈光度为1.87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近折射视力1.75屈光度0.12屈光度;斜视加光度为1.88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加光度0.13屈光度;主渐变子午线上最大斜视像散0.34屈光度,视近参考点的斜视像散为0.33屈光度。佩镜者在视远时的清晰视野缩小;视近时的校正视力产生偏离,并且还带有较大的像散,造成视物模糊和眼睛不舒服。
依照此评价结果,对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进行补偿优化设计。第一步进行外表面渐变面的优化设计,在初始渐进多焦点镜片渐变面设计的基础上,微调渐变面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子午线上曲率分布形态和视远点、视近点的曲率,微调渐变面表面等曲率轮廓线簇分布形态,得到优化的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曲率分布和等曲率轮廓线簇分布,进一步由现有设计技术得到优化的外表面渐变面矢高数据。第二步对镜片内表面的球面矢高数据进行不对称补偿设计。不对称补偿通过在内表面的球面矢高数据加上纵向和横向的三次项值实现,三次项的矢高补偿值如下:
横向三次项系数;横向移动为7.4毫米,采用正号;纵向三次项系数,纵向移动为2.9毫米。经过补偿优化设计后的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通过评价模型在倾斜的情况下进行折射能力评价,得到视远参考点水平线上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8中实线所示;得到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屈光度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19中实线所示;得到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像散随着人眼视角的变化如图20中实线所示。由图可见,在视远参考点水平线2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像散小于0.15屈光度;视远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0.02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远折射视力0屈光度0.02屈光度;自视远参考点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至1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屈光度值在0.02-0.05之间,起伏值0.03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远折射视力0屈光度0.03屈光度,并且屈光度值在视远点临近为最小,显示在视远区有一个屈光度稳定区;视近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1.73屈光度,偏离处方提供的视近折射视力1.75屈光度0.02屈光度;斜视加光度1.71,偏离处方提供的加光度1.75屈光度0.04屈光度;主渐变子午线上最大斜视像散0.21屈光度,视远参考点的斜视像散0.06屈光度,视近参考点的斜视像散0.17屈光度。佩镜者视远和视近的清晰程度和舒适程度大大改善。

Claims (3)

1.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包括镜片和镜架,所述镜片的结构包括视远区、视近区、渐变过渡区和周边散光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一个表面为渐变面,另一个表面为非渐变面;所述眼镜由佩镜者戴上后,在视远参考点水平线2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像散小于0.15屈光度;自视远参考点沿主渐变子午线向上延伸至10度视角范围内斜视屈光度值起伏小于0.10屈光度;视远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偏离验光处方提供的视远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小于0.10屈光度,视近参考点处的斜视屈光度偏离验光处方提供的视近视力的折射屈光度值小于0.10屈光度;斜视加光度偏离验光处方提供的加光度小于0.12屈光度;主渐变子午线上的斜视像散小于0.25屈光度;所述主渐变子午线为从视远参考点到视近参考点佩镜者视线与镜片的交线;所述加光度为视近参考点屈光度值与视远参考点屈光度值相减的差值;所述斜视屈光度为佩镜者戴上眼镜后在某一视角方向上眼镜的折射屈光度,为子午和弧矢两个方向上折射屈光度的平均值;所述斜视像散为佩镜者戴上眼镜后在某一视角方向上眼镜的折射像散,为子午和弧矢两个方向上折射屈光度差的绝对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为前表面为渐变面的外渐镜,或后表面为渐变面的内渐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的视远参考点的屈光度值在0屈光度到-5屈光度之间,加光度在0.5屈光度到2.5屈光度之间。
CN201621395905.4U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11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5905.4U CN206311862U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5905.4U CN206311862U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1862U true CN206311862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53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9590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11862U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186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6890A (zh) * 2016-12-19 2017-03-22 苏州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7305A (zh) * 2017-11-18 2018-03-13 莆田市烛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屈光度眼镜的制造方法
CN111679450A (zh) * 2020-07-02 2020-09-18 北京中创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设计方法、制备方法及镜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6890A (zh) * 2016-12-19 2017-03-22 苏州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26890B (zh) * 2016-12-19 2019-06-14 苏州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7305A (zh) * 2017-11-18 2018-03-13 莆田市烛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屈光度眼镜的制造方法
CN107797305B (zh) * 2017-11-18 2019-04-16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双屈光度眼镜的制造方法
CN111679450A (zh) * 2020-07-02 2020-09-18 北京中创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设计方法、制备方法及镜片
CN111679450B (zh) * 2020-07-02 2022-02-22 北京中创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表面矢高获取方法、制备方法及镜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7747B2 (en) Spectacle eyeglass for myopic child
JP4481647B2 (ja) バランスされた累進レンズ
CN102422201B (zh) 眼镜镜片的形状数据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US8128226B2 (e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
US10379382B2 (en) Spectacle ophthalmic lens intended to be mounted on a spectacle frame
US8876288B2 (en)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CN106444073B (zh) 一种为佩镜者定制的眼用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GB2069714A (en)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ophthalmic lens
US952386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progressive ophthalmic lens
CN106526890B (zh) 一种为佩镜者定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JP2000214419A (ja) 眼鏡用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KR20140092338A (ko) 안경 렌즈 결정 방법
CN206311862U (zh) 一种镜片为个性化渐进多焦点的眼镜
JP4618656B2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シリーズ
JP4380887B2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
CN111065960B (zh) 渐进式多焦点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JP3690427B2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および眼鏡レンズ
US8757799B2 (en)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US20140362340A1 (en) Non-progressive corridor bi-focal lens with substantially tangent boundary of near and distant visual fields
US11892711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single vision ophthalmic lens
WO2018079836A1 (ja)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対、累進屈折力レンズ対の設計方法および累進屈折力レンズ対の製造方法
WO2009058310A1 (en) Progressive reading and intermediate distance lens defined by employment of a zernike expansion
CN206353223U (zh) 一种为佩镜者定制的眼镜
JP2004501390A (ja) わずかな拡大差を有する漸進的な眼鏡レンズ
JP6126772B2 (ja)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