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0516U - 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0516U
CN206300516U CN201621342510.8U CN201621342510U CN206300516U CN 206300516 U CN206300516 U CN 206300516U CN 201621342510 U CN201621342510 U CN 201621342510U CN 206300516 U CN206300516 U CN 206300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id material
panel
heat exchanger
cooler
cool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425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昊沛
谢文
李万善
张朝蓉
何战柱
毛世强
王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SHENMU TIAN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Hual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SHENMU TIAN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Hual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SHENMU TIAN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Hual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SHENMU TIANYU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425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0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0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0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输送器,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口;冷却器,包括若干个所述冷却器竖直设置在所述料仓下方,所述冷却器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物料输送装置,位于所述冷却器的下方,用于输送所述冷却器中排出的物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换热效率低,物料处理量有限,生产能力低,能耗高和不易检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内常常需要对固体物料,尤其是小颗粒状的物料或固体粉料进行冷却操作,例如煤热解后形成的高温提质煤冷却、高温兰炭的熄焦、煅烧焦的冷却、高温活性炭的冷却以及尿素或复合肥在生产中的冷却等。由于固体物料的冷却存在着物料流动性差、传热系数低等特点,国内固体物料的冷却技术发展始终进展缓慢,目前常用的固体物料冷却方式仍然是与水直接接触的冷却法,如兰炭生产中的水捞焦,与空气直接接触的自然冷却法,或间接换热的冷渣机冷却等,这些冷却方法大多存在着污染环境、换热效率低、能耗高和热量无法回收等弊端。
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697371A中公开的一种大型箱式高温物料换热器,属于高温固体物料冷却设备领域,其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水冷箱盖、换热箱和收口型料斗,水冷箱盖的箱壁设有水冷夹套,换热箱和收口型料斗的箱壁设有端部水腔和/或侧面水腔,水冷箱盖、换热箱和收口型料斗的腔内均设有多条换热管道;所述的水冷箱盖上部开设进料口,水冷箱盖内设有可输送并冷却物料的水冷螺旋布料器;所述的收口型料斗多组并排设置,收口型料斗底部出口安装叶轮卸料阀。上述换热器的工作过程为,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水冷箱盖,经水冷螺旋布料器的布料,使物料均匀分布在换热箱内,物料同时与水冷箱盖的水冷夹套内的水合水冷螺旋体内的水进行换热而降温,物料经过箱盖进水管和进水母管的区域,与箱盖进水管和进水母管的水进行换热继续降温,当物料进入换热箱内后,与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端部水腔和侧面水箱内的水进行换热降温,最后物料进入收口型料斗内后,与第二换热管和侧面水箱内的水进行换热,进一步降温,降温后的物料经过叶轮卸料阀排出。虽然上述换热器具有物料冷却量大、能耗低、换热部件磨损较少和使用寿命长的优势。但是在上述方案中,其采用多条换热管对物料进行冷却,但是换热管与固体物料接触的面积有限,换热效率比较低,其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的物料量有限,生产能力低,能耗高,而且当其中一个收口型料斗出现问题时,必须使整个冷却器停工才能检修,不易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换热效率低,物料处理量有限,生产能力低,能耗高和不易检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物料处理量大、能耗低和易检修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输送器,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口;
冷却器,包括若干个所述冷却器竖直设置在所述料仓下方,所述冷却器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
物料输送装置,位于所述冷却器的下方,用于输送所述冷却器中排出的物料。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冷却器包括:
冷却器本体,所述冷却器本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布料器,所述布料器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换热板,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位于所述布料器的下方,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四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存在空腔,所述换热板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管和冷却介质出口管,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和冷却介质出口管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和冷却介质出口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却介质进管和冷却介质出管连接。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输送器为刮板输送机。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物料输送装置为皮带机。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第二进料口内设有进料阀门。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第一面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点连接。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上每间隔100mm~300mm的距离对所述第一面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进行点焊。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厚度分别为0.5mm~2mm。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的最大间距d为4mm~10mm。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换热板并排放置,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板面的下部,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板面的上部。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距为固体物料中最大颗粒的粒径的3~5倍。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冷却介质进管一端封闭,所述封闭的一端伸入所述冷却器本体内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管一端封闭,所述封闭的一端伸入所述冷却器本体内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连接。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布料器水平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所述布料器包括第一侧板和所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边与第二侧板的一边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边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边向下倾斜。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冷却器本体内,位于所述换热板的下方设有喷淋管;所述冷却器本体外部设置水冷夹套,所述水冷夹套上设置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器本体上部设置料位测量仪。
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冷却器本体为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为方形箱体,下部为锥形箱体,在所述方形箱体的上部设置进料口,在所述的方形箱体内放置所述换热板,在所述的锥形箱体的底部设置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置自动卸料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输送器,所述壳体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口;冷却器,包括若干个所述冷却器竖直设置在所述料仓下方,所述冷却器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物料输送装置,位于所述冷却器的下方,用于输送所述冷却器中排出的物料;通过并联布置多个所述冷却器组来实现产量的放大、能耗的降低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单个冷却器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利于安装制造,易于检修。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所述冷却器本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布料器,所述布料器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部;换热板,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部,位于所述布料器的下部,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的四周与所述第二面板的四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之间存在空腔,所述换热板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管和冷却介质出口管,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和冷却介质出口管分别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和冷却介质进管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和冷却介质出管连接;通过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竖直设置换热板,所述换热板为中空的元件,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可以向所述换热板中通入冷却介质,所述换热板中的冷却介质与固体物料间接接触,冷却固体物料,保持了固体物料的纯净性,有利于后续工艺操作,而所述换热板中升温的换热介质通过出水管排出,保持所述换热管中的冷却介质介质保持较低的温度,又由于所述换热板与所述固体物料的接触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可以换热大量的固体物料,所述换热板竖直放置,固体物料落入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隙,在下落的过程中同时与所述换热板接触换热,固体物料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隙内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下降移动,不易出现堵料等情况,同时由于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隙与物料运动方向一致,可以避免物料在下落的过程中直接撞击所述换热板,避免所述换热板磨损,提高所述换热板的寿命,所述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结构简单,无转动部件,投资成本低,易于制造和维护。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所述第一面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点连接,保证所述换热板内部空腔均匀,避免由于受到换热介质重力的影响,导致所述换热板变形,使得所述换热板上部空腔小,下部空腔大,不利于对固体物料的换热,同时也导致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隙上宽下窄,固体物料易堵塞。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厚度分别为0.5mm~2mm,使得所述换热板可以与固体物料换热,避免厚度过厚,不利于换热,也避免厚度过薄,所述换热板易变形。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通过在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上每间隔100mm~300mm的距离,对所述第一面板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板面进行点焊,进一步保证所述换热板内部空腔均匀,避免所述换热板变形。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通过将所述换热板并排放置,便于所述换热板在所述冷却器本体内设置,结构简单。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通过进一步控制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距为固体物料中最大颗粒的外形尺寸的3~5倍,保证固体物料可以容易通过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的间隙,同时能够保证固体物料可以与所述换热板紧紧接触换热。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通过在所述料仓内设置刮板输送机,来保证连续的进出料,有利于自动化的控制,保证总体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通过对每个所述冷却器的第二进料口内单独设置进料阀门,保证在冷却器发生故障时可以停用该冷却器,方便冷却器的检修和替换,利于连续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3中提供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冷却器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冷却器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3中提供的冷却器的主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冷却器的左视图;
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中所述的换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料仓,11-壳体,111-第一进料口,112-第一出料口,113-输送器,2-冷却器,21-冷却器本体,211-第二进料口,2111-进料阀门,212-第二出料口,213-自动卸料阀,22-布料器,221-第一侧板,222-第二侧板,23-换热板,231-第一面板,232-第二面板,233-空腔,234-冷却介质进口管,235-冷却介质出口管,236-点焊,237-连续焊,24-喷淋管,25-水冷夹套,251-冷却水进口,252-冷却水出口,26-料位测量仪,27-冷却介质进管,28-冷却介质出管,3-物料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料仓1,所述料仓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输送器113,所述壳体11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111,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口112;冷却器2,包括若干个所述冷却器2竖直设置在所述料仓1下方,所述冷却器2与所述第一出料口112连接,所述冷却器2包括冷却器本体21,所述冷却器本体21顶部设有进料口211,底部设有出料口212,布料器22,所述布料器22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部,位于所述进料口21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布料器22为螺旋布料器,所述螺旋布料器水平放置,两端固定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的内侧壁上,位于所述布料器22下方,竖直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板23,所述换热板23包括第一面板231和第二面板232,所述第一面板231的四周与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四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面板231与所述第二面板232之间存在空腔233,所述换热板23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出口管235,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出口管235分别与所述空腔233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进管27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和冷却介质出管28连接,所述冷却介质进管27中的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进入所述空腔233内,然后通过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排到所述冷却介质出管28中;物料输送装置3,位于所述冷却器2的下方,用于输送所述冷却器2中排出的物料。
当高温固体物料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口111进入所述壳体11内,经过所述输送器113的输送,将高温固体物料输送至所述第一出料口112,然后所述高温固体物料通过第一出料口112进入所述冷却器2中,通过所述第二进料口211进入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落在所述布料器22上,经过所述布料器22螺旋分布,达到布料的目的,落下的固体物料进入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板23之间的间隙中,在固体物料下降的过程中,固体物料与所述换热板23接触换热,然后通过所述冷却器本体21的出料口212排出,实现固体物料的换热,然后经过所述第二出料口212排出到所述物料输送装置3,将冷却的高温固体物料输送出去。在此过程中,所述换热板23的空腔233内的冷却介质可以时时更新,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进管27中的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进入所述空腔233内,然后通过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排到所述冷却介质出管28中,实现所述换热板23内的冷却介质的更新,所述冷却介质可以是水或其他冷却介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为水。
通过并联布置多个所述冷却器2连接在所述料仓1的多个第一出料口112上,可以一次性通过多个所述冷却器2冷却由所述料仓1进入后经所述第一出料口112分配的高温固体物料,进而实现产量的放大,大大提高了冷却能力以及降低能耗,单个所述冷却器2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利于安装制造,易于检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料仓1,所述料仓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输送器113,所述壳体11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111,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口112;冷却器2,包括若干个所述冷却器2竖直设置在所述料仓1下方,所述冷却器2与所述第一出料口112连接;物料输送装置3,位于所述冷却器2的下方,用于输送所述冷却器2中排出的物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2包括冷却器本体21,所述冷却器本体21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211,所述第二进料口211与所述第一出料口112连接,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2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本体21为箱体,所箱体的上部为方形,所述箱体的下部为锥形,在所述的锥形箱体的底部设置所述出料口212,所述出料口212上设置自动卸料阀213,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部,位于所述进料口211的下方设置若干布料器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所述布料器22水平放置,两端固定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的侧壁上,所述布料器22包括第一侧板221和所第二侧板222,所述第一侧板221的一边与第二侧板222的一边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21的另一边和所述第二侧板222的另一边向下倾斜,所述第一侧板221和所述第二侧板22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90°,在所述方形的箱体内,位于所述布料器22下方,竖直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板23,所述换热板23包括第一面板231和第二面板232,所述第一面板231的四周与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四周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面板231的四周与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四周通过连续焊237达到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面板231与所述第二面板232之间存在空腔233,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出口管235分别与所述空腔233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进管27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和冷却介质出管28连接,所述冷却介质进管27中的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进入所述空腔233内,然后通过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排到所述冷却介质出管28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23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板面点连接,如图8-9所示。
当固体物料通过所述进料口211进入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落在所述布料器22上,经过所述布料器22分成两部分,分别由所述第一侧板221和所述第二侧板222落下,达到布料的目的,落下的固体物料进入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板23之间的间隙中,在固体物料下降的过程中,固体物料与所述换热板23接触换热,然后通过所述冷却器本体21的出料口排出,实现固体物料的换热,在此过程中,所述换热板23的空腔233内的冷却介质可以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进入所述空腔233内,然后通过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排出,实现所述换热板23内的冷却介质的更新,所述冷却介质可以是水或其他冷却介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为水。
通过将所述第一面板23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板面点连接,使得所述换热板23内部的空腔233更加均匀,避免所述空腔233受到冷却介质的影响而变形,进而影响固体物料与所述换热板23接触换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厚度分别为0.5mm~2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厚度分别为0.5mm,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厚度,控制所述换热板23强度,避免所述换热板23易变形。在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板面上每间隔100mm~300mm的距离对所述第一面板231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板面进行点焊,将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板面上每间隔100mm的距离进行点焊,保证所述换热板23的空腔23均匀,所述换热板23的厚度均匀,保证所述换热板23中的冷却介质分布均匀,以更好的对固体物料进行换热。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23之间的间距为固体物料中最大颗粒的外形尺寸的3倍。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腔233内,所述第一面板231和第二面板232之间的最大间距d为4mm,通过控制所述空腔233的大小,通过控制在所述空腔233内的所述第一面板231和第二面板232之间的间距d为4mm,保证所述空腔233大小合适,避免所述空腔233过小,冷却介质不易在所述换热板23内传输,以及避免由于所述空腔233内的冷却介质含量过少,影响其与固体物料的换热,又同时避免所述空腔233过大,导致所述换热板23过大,单位面积内可放置的换热板23少,同样影响固体物料换热效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料仓1,所述料仓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输送器113,所述壳体11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111,沿着所述输送器113输送方向,所述壳体11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口112;冷却器2,包括若干个所述冷却器2竖直设置在所述料仓1下方,所述冷却器2与所述第一出料口112连接;物料输送装置3,位于所述冷却器2的下方,用于输送所述冷却器2中排出的物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器113为刮板输送机,所述物料输送装置3为皮带机,如图5-6所示,所述冷却器2包括冷却器本体21,所述冷却器本体21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211,所述第二进料口211与所述第一出料口112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口211内设有进料阀门2111,所述冷却器本体21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2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器本体21为箱体,所箱体的上部为方形,所述箱体的下部为锥形,在所述的锥形箱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出料口212,所述第二出料口212上设置自动卸料阀213,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部,位于所述第二进料口211的下方设置若干布料器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所述布料器22水平放置,两端固定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的侧壁上,所述布料器22包括第一侧板221和所第二侧板222,所述第一侧板221的一边与第二侧板222的一边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21的另一边和所述第二侧板222的另一边向下倾斜,所述第一侧板221和所述第二侧板22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90°,在所述方形的箱体内,位于所述布料器22下方,并排竖直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板23,所述换热板23包括第一面板231和第二面板232,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厚度分别为2mm,所述第一面板231的四周与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四周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8-9所示,所述第一面板231的四周与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四周通过连续焊237达到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面板231与所述第二面板232之间存在空腔233,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出口管235分别与所述空腔233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出口管235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却介质进管27和冷却介质出管28连接,所述冷却介质进管27中的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进入所述空腔233内,然后通过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排到所述冷却介质出管28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板23并排放置,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3的一侧,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3的下部,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3的上部,所述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进入所述空腔233内,然后通过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排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23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板面点连接,如图6-7所示,在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板面上每间隔300mm的距离对所述第一面板231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板面进行点焊236。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23之间的间距为固体物料中最大颗粒的外形尺寸的25倍。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腔233内,所述第一面板231和第二面板232之间的最大间距d为10mm。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位于所述换热板23的下部设有喷淋管24,如图5-7所示。所述冷却器本体21外部设置水冷夹套25,所述水冷夹套25上设置冷却水进口251和冷却水出口252。所述冷却器本体21上部设置料位测量仪26。
通过将所述换热板23并排放置,便于固体物料通过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板23之间的间距,避免两个所述换热板之间形成夹角,导致固体物料易堵塞在所述夹角中。通过将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3的一侧,使得所述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内部结构更加简单,各个所述换热板23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分别与所述冷却介质进管27连接,所述冷却介质进管27一端封闭,所述封闭的一端伸入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连接,所述冷却介质进管27水平放置位于所述换热板23的下方,各个所述换热板23的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分别与所述冷却介质出管28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管28一端封闭,所述封闭的一端伸入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与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管28水平放置位于所述换热板23的上方,使得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管路结构简单,避免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管路多且复杂,影响固体物料换热。通过将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3的下部,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3的上部,可以实现所述换热板23内部的冷却介质流动方向与所述固体物料下落的方向相反,实现冷却介质与固体物料的逆向换热,换热效果好。
通过控制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23之间的间距为固体物料中最大颗粒的外形尺寸的3~5倍,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板23之间的间距适应固体物料,避免间距过大,固体物料不能与所述换热板23紧紧接触换热,避免间距过小,固体物料与所述换热板23接触过紧,影响固体物料下落,同时避免固体物料对所述换热板23的磨损。在本实施例中为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3之间的间距为固体物料中最大颗粒的外形尺寸的5倍。
通过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位于所述换热板23的下方设有喷淋管24,如图5-7所示,所述喷淋管24一端封闭且伸入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部,所述喷淋管24上设置若干喷淋孔,通过所述喷淋管24的设置,可以对固体物料进行增湿,进一步对固体物料进行降温,同时还可以根据要求对固体物料进行增湿,使得固体物料保持一定的湿度。
通过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上部设置料位测量仪26,可以对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的物料进行测量,可以时时检测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的物料,控制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的物料的量。
通过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外部设置水冷夹套25,所述水冷夹套25上设置冷却水进口251和冷却水出口252,可以通过所述冷却器本体21外部设置水冷夹套25,进一步对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的物料进行冷却,同时在所述水冷夹套25上设置冷却水进口251和冷却水出口252,可以保证所述所述水冷夹套25内的冷却水时时更新。
通过对每个所述冷却器2的第二进料口211内单独设置进料阀门2111,保证在所述冷却器2发生故障时可以停用该冷却器2,方便冷却器2的检修和替换,利于连续化生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料仓(1),所述料仓(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输送器(113),所述壳体(11)上部设有第一进料口(111),下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料口(112);
冷却器(2),包括若干个所述冷却器(2)竖直设置在所述料仓(1)下方,所述冷却器(2)与所述第一出料口(112)连接;
物料输送装置(3),位于所述冷却器(2)的下方,用于输送所述冷却器(2)中排出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2)包括:
冷却器本体(21),所述冷却器本体(21)顶部设有第二进料口(211)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212);
布料器(22),所述布料器(22)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部,位于所述进料口(211)的下方;
换热板(23),至少两个所述换热板(23)竖直设置在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部,位于所述布料器(22)的下方,所述换热板(23)包括第一面板(231)和第二面板(232),所述第一面板(231)的四周与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四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面板(231)和第二面板(232)之间存在空腔(233),所述换热板(23)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出口管(235),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出口管(235)分别与所述空腔(233)连通,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和冷却介质进管(27)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和冷却介质出管(2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231)的板面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板面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的厚度分别为0.5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腔(233)内,所述第一面板(231)和所述第二面板(232)之间的最大间距d为4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23)并排放置,所述冷却介质进口管(234)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3)板面的下部,所述冷却介质出口管(235)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3)板面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换热板(23)之间的间距为固体物料中最大颗粒的粒径的3~5倍。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口(211)内设有进料阀门(211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3)为皮带机;所述输送器(113)为刮板输送机。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21)内,位于所述换热板(23)的下方设有喷淋管(24);所述冷却器本体(21)外部设置水冷夹套(25),所述水冷夹套(25)上设置冷却水进口(251)和冷却水出口(252);所述冷却器本体(21)上部设置料位测量仪(26)。
CN201621342510.8U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Active CN206300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2510.8U CN206300516U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2510.8U CN206300516U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0516U true CN206300516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12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42510.8U Active CN206300516U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05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6482A (zh) * 2018-12-10 2019-03-22 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氧化铝焙烧冷却设备及模块化氧化铝焙烧冷却装置
CN109539833A (zh) * 2018-12-26 2019-03-29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0”泄露型冷却器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6482A (zh) * 2018-12-10 2019-03-22 河南科达东大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氧化铝焙烧冷却设备及模块化氧化铝焙烧冷却装置
CN109539833A (zh) * 2018-12-26 2019-03-29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0”泄露型冷却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9539833B (zh) * 2018-12-26 2023-09-15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0”泄露型冷却器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5207B (zh) 一种回转窑干馏粉料的兰炭干熄及余热利用装置
CN102322753B (zh) 固体粉粒换热器
CN105670653A (zh) 半焦冷却系统
CN202274779U (zh) 固体粉粒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207163277U (zh) 一种用于回收物料热量的装置
CN106556258A (zh) 烧结矿显热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00516U (zh) 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工业化装置
CN201647998U (zh) 竖式高温连续石墨化炉及其冷却系统
CN108955276B (zh) 具有旋转布料器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6276905B (zh) 电石显热回收的装置及方法
CN206410567U (zh) 一种固体物料冷却器
CN109163569B (zh) 一种分格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8131966A (zh) 一种分解槽内分段式列管降温装置
CN206291759U (zh) 一种用于提质煤的冷却增湿及余热回收装置
CN112824819A (zh) 水泥熟料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10426167U (zh) 一种用于颗粒状物料的竖式热交换装置
CN209341901U (zh) 粉体颗粒状物料冷却用管束冷却系统
CN206142842U (zh) 电石显热回收的装置
CN210412396U (zh) 铸造用砂温调节装置
CN203163543U (zh) 一种颗粒状物料的热交换装置
CN108955275B (zh) 具有溜槽式布料器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207430657U (zh) 一种有机肥料冷却筛分装置
CN108759476B (zh) 烧结矿竖冷机带动汽轮机直接拖动风机回收余热的系统
CN108931140B (zh) 塔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108692575B (zh) 有料位调节装置的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