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0373U - 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 - Google Patents
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90373U CN206290373U CN201621345146.0U CN201621345146U CN206290373U CN 206290373 U CN206290373 U CN 206290373U CN 201621345146 U CN201621345146 U CN 201621345146U CN 206290373 U CN206290373 U CN 2062903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tower
- support
- supporting
- support mean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该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包括线缆支撑部和安装部,安装部位于线缆支撑部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安装部能够驱动线缆支撑部在高度方向运动,线缆支撑部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调节。该支撑装置能够在塔筒电缆敷设时对电缆支撑,保持电缆直线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成为对当今风机的主流发展趋势。为节省机组吊装现场人力、物力投入,塔筒内动力电缆采用预敷设的方式在塔架厂安装,然后将敷设有电缆的塔筒发往现场。在塔架厂水平敷设电缆时,由于塔架内每间隔两米设计电缆夹,两电缆夹间电缆下垂,难以保证电缆夹间电缆布线的直线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以解决电缆预敷在塔筒内时电缆下垂造成敷设质量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其包括线缆支撑部和安装部,安装部位于线缆支撑部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安装部能够驱动线缆支撑部在高度方向运动,线缆支撑部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调节。
进一步地,线缆支撑部包括两个连接板组和连接杆,两个连接板组相互间隔,连接杆连接两个连接板组。
进一步地,连接板组包括两个连接板,各连接板上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连接板的调节孔至少部分重合,连接杆穿设在两个调节孔的重叠部分内,连接板能够相对连接杆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安装部通过安装杆连接在连接板组上,安装杆穿过连接板组和安装部。
进一步地,安装部包括两个交叉支腿和连接轴,两个交叉支腿沿第二方向相互间隔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连接轴连接两个交叉支腿。
进一步地,交叉支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轴穿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中部,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相对连接轴可转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夹角可调节。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与线缆支撑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交叉支腿的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安装部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穿过两个第二支撑板,且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板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塔筒,塔筒内设置有多个电缆夹,电缆通过电缆夹敷设在塔筒内,塔筒还包括上述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的线缆支撑部支撑相邻两个电缆夹之间的电缆。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电缆夹之间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相邻的两个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的安装部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通过线缆支撑部对线缆进行支撑,由于安装部能够调节线缆支撑部的高度,因此该支撑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敷设要求,线缆支撑部在第一方向的长度可以调节,因此可以对不同长度需求的电缆进行支撑,使支撑装置适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线缆支撑部;11、连接板组;111、连接板;112、调节孔;12、连接杆;20、安装部;21、交叉支腿;211、第一支撑板;212、第二支撑板;22、连接轴;23、支撑杆;30、安装杆;40、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包括线缆支撑部10和安装部20,安装部20位于线缆支撑部10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安装部20能够驱动线缆支撑部10在高度方向运动,线缆支撑部10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调节。该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通过线缆支撑部10对电缆进行支撑,保证水平敷设的长电缆不下垂,从而保证使用时电缆的直线度要求。安装部20用于支撑线缆支撑部10,使线缆支撑部10处于一定高度,从而保证线缆支撑部10对电缆的支撑效果,避免线缆支撑部10的高度过低或过高造成的支撑不到,或支撑后不能满足电缆敷设直线度要求的问题。由于安装部20能够驱动线缆支撑部10在高度方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线缆支撑部10能够满足处于不同高度的电缆的支撑要求,适用性更好。由于线缆支撑部10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以调节,因此使得线缆支撑部10能够对不同长度的电缆进行支持,确保支持效果和适应能力。
该支撑装置应用于塔筒电缆敷设过程中。具体地,塔筒内间隔地设置有电缆夹,用于夹紧固定电缆。通常电缆夹沿塔筒的长度方向(轴向)依次间隔,相邻两个电缆夹之间的距离根据不同规格的风力发电机组确定。在进行电缆敷设时,将支撑装置放置在塔筒内电缆的下方,使支撑装置对相邻两个电缆夹之间的可能会下垂的电缆进行支撑,这样可以帮助塔筒生产人员,使其在预敷设电缆时,无需再靠多人拉拽、托扶保持两个电缆夹之间的电缆水平不下垂,放置好支撑装置后,单人即可完成电缆敷设工作,省时省力,同时解决了电缆水平敷设过程中电缆下垂问题,优化了敷设工艺。
线缆支撑部10的结构可以为多种,只要能够对电缆进行支撑即可。如,平板、支撑框等结构均可。在本实施例中,线缆支撑部10由板材和杆件等拼接而成,使得其结构简单、重量较小,且在某一零件损坏是可以方便地拆卸更换,使得维修成本更低。
具体地,线缆支撑部10包括两个连接板组11和连接杆12。其中,两个连接板组11相互间隔,连接杆12连接两个连接板组11,由此围成类似框型结构,以支撑电缆。
优选地,连接板组11包括两个连接板111,各连接板111上设置有调节孔112,调节孔112沿第一方向延伸。装配时,两个连接板111交叠设置,以使两个连接板111的调节孔112至少部分重合。这样通过调节两个连接板111的调节孔112的重合部分的大小就可以调节整个连接板组1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如图1所示,连接杆12穿设在两个调节孔112的重叠部分内。具体地,连接杆12的两端设置连接板组11,连接杆12的端部均设置有螺纹,通过该螺纹与螺母配合能够将连接杆12和连接板组11锁紧。连接杆12和连接板组11装配完成后,连接板111能够相对连接杆1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从而调节连接板组11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0包括两个交叉支腿21和连接轴22。交叉支腿21用于支撑线缆支撑部10,同时调节线缆支撑部10的高度。连接轴22用于连接两个交叉支腿21。交叉支腿21为两个,且沿第二方向相互间隔设置,连接轴22连接两个交叉支腿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夹角可以是90°或其他角度。
具体地,交叉支腿21包括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在第一支撑板21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在第二支撑板212的中部也设置有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支撑稳定,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的长度、形状等均相同。
连接轴22穿过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的中部的通孔,使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均相对连接轴22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轴22上。这样在使用时,可以使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绕连接轴22转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形成类型X型的支撑结构。由于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之间的夹角可调节,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线缆支撑部10的高度。
优选地,为了提高安装部20的结构强度,两个交叉支腿21的第二支撑板212相互平行,安装部20还包括支撑杆23,支撑杆23穿过两个第二支撑板212,且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板212的上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0通过第一支撑板211与线缆支撑部10连接。具体地,每个第一支撑板211与相应的连接板111配合,并通过安装杆30连接在连接板组11上。安装杆30穿过对应的连接板111和第一支撑板211。
由于该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通过板材、杆件和螺母等组成装配和拆卸都很方便。
使用时:先将两个连接板111搭在一起,使其上的调节孔112部分重叠,然后将连接杆12的一端穿过重叠部分的调节孔112,并将螺母拧到连接杆12端部的螺纹段上,以止挡连接板111。之后将连接杆12的另一端的两个连接板111搭在一起,使连接杆12的另一端穿过重叠部分的调节孔112,在连接杆12的另一端拧上螺母。为了全面限定连接板111,可以在连接杆12靠近连接板111内侧的位置设置销孔,并在销孔内插入止挡销,这样利用止挡销和螺母可以对连接板111的两侧进行有效限位,防止其沿连接杆12移动。
拼装完线缆支撑部10之后,拼装安装部20,先将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上的通孔对正,连接轴22的一端穿过通孔,然后通过螺母锁紧。之后将连接轴22另一端的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的通孔对正,使连接轴22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通过螺母锁紧。为了防止交叉支腿21轴向移动,在连接轴22上也设置有销孔,在销孔内可以拆入止挡销,进行限位。之后在两个第二支撑板212端部的孔内穿入支撑杆23,安装部20组装完成。
之后进行安装部20与线缆支撑部10的连接,在连接板111的端部设置有供安装杆30穿过的通孔,第一支撑板211的端部也设置有通孔。装配时,将第一支撑板211上的通孔与连接板111端部的通孔对正,时安装杆30依次穿过连接板111和第一支撑板211上的通孔,之后在安装杆30的两端的螺纹段上拧上螺母,实现紧固和限位。这样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装配完成。
该支撑装置由简单结构件组装而成,现场拆装方便,性能可靠,灵活性高、可重复利用,可单人在几分钟内完成安装和拆卸。采用该支撑装置可帮助塔架厂人员在预敷设电缆时,无需再靠多人拉拽、托扶来保持两个电缆夹间电缆水平不下垂,展开支撑装置后,单人即可完成电缆敷设工作,省时省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塔筒,塔筒内设置有多个电缆夹,电缆通过电缆夹敷设在塔筒内,塔筒还包括上述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的线缆支撑部10支撑相邻两个电缆夹之间的电缆。
由于该支撑装置拆装方便,简单可靠,因而可以更加方便地放入塔筒内,通过调节安装部可以调节线缆支撑部10的支撑面的高度,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电缆敷设。安装部20可绕安装杆30转动,可方便收起整个支撑装置,节约空间,方便放置。
为了适应不同的电缆夹间隔,相邻两个电缆夹之间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相邻的两个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的安装部20相互连接。这样可以将多个支撑装置连接成一体,扩大可支撑的长度。相邻的两个支撑装置的安装部20连接时,可以通过杆件将其中一个支撑装置的第二支撑板212的下端和相邻的安装部20的第一支撑板211的下端连接。
该支撑装置在塔筒厂预敷设电缆时支撑电缆不下垂,从而保证了电缆夹间电缆布线的直线度要求。该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容易生产、安装快捷、可重复利用、适用场所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具有如下效果:
该支撑装置能够替换人工拉拽电缆敷设的方式,减少敷设的工作强度;
还可以替代在电缆夹间电缆下方加装垫块敷设的方式,使得敷设支撑效果更好;
当支撑装置的某一结构件损坏时,可及时拆卸更换备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支撑部(10)和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位于所述线缆支撑部(10)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部(20)能够驱动线缆支撑部(10)在高度方向运动,所述线缆支撑部(10)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支撑部(10)包括两个连接板组(11)和连接杆(12),两个所述连接板组(11)相互间隔,所述连接杆(12)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组(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组(11)包括两个连接板(111),各所述连接板(111)上设置有调节孔(112),所述调节孔(11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连接板(111)的调节孔(112)至少部分重合,所述连接杆(12)穿设在两个所述调节孔(112)的重叠部分内,所述连接板(111)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杆(1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通过安装杆(30)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组(11)上,所述安装杆(30)穿过所述连接板组(11)和所述安装部(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0)包括两个交叉支腿(21)和连接轴(22),两个所述交叉支腿(21)沿第二方向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连接轴(22)连接两个所述交叉支腿(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支腿(21)包括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所述连接轴(22)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2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12)的中部,且所述第一支撑板(2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12)均相对所述连接轴(22)可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板(2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212)之间的夹角可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1)与所述线缆支撑部(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交叉支腿(21)的第二支撑板(212)相互平行,所述安装部(20)还包括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穿过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12),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12)的上部。
9.一种塔筒,其特征在于,塔筒内设置有多个电缆夹,电缆通过所述电缆夹敷设在所述塔筒内,所述塔筒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所述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的线缆支撑部(10)支撑相邻两个电缆夹之间的所述电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筒,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电缆夹之间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的安装部(20)相互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45146.0U CN206290373U (zh) | 2016-12-08 | 2016-12-08 | 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45146.0U CN206290373U (zh) | 2016-12-08 | 2016-12-08 | 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90373U true CN206290373U (zh) | 2017-06-30 |
Family
ID=5909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45146.0U Active CN206290373U (zh) | 2016-12-08 | 2016-12-08 | 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90373U (zh) |
-
2016
- 2016-12-08 CN CN201621345146.0U patent/CN2062903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93421B (zh) | 一种移动式放线跨越架 | |
CN209767069U (zh) | 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施工用电缆支架 | |
CN104868418B (zh) | 电缆竖井和电缆隧道连接处的电缆固定方法及其固定装置 | |
CN207144966U (zh) | 钢拱架连接板定位装置 | |
CN105024310A (zh) | 可调式电缆桥架敷设用回转支承装置 | |
CN204899947U (zh) | 地铁站模板台车 | |
CN102856838A (zh) | 管型母线支柱绝缘子更换工具及更换方法 | |
WO2017161931A1 (zh) | 一种无线通讯设备集成安装的结构 | |
CN107378341A (zh) | 一种h型构件防倾倒装置 | |
CN103579961B (zh) | 可调升降式固定装置的电缆接头实现方法 | |
CN203932871U (zh) | 一种新型线缆固定装置 | |
CN108679309A (zh) | 一种可调式安装支架 | |
CN204793847U (zh) | 移动式放线跨越架 | |
CN206290373U (zh) | 塔筒电缆敷设用支撑装置、塔筒 | |
CN205578901U (zh) | 一种可调节电缆支架 | |
CN107792774B (zh) | 一种多根钢平台次梁整体吊装方法及吊装工具 | |
CN108843117B (zh) | 输电线路铁塔主材快速更换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8862131B (zh) | 一种手动水平调节的绝缘平台 | |
CN107830321B (zh) | 用于电气支架的埋入式地脚螺栓定位调平装置 | |
CN207283037U (zh) | 一种新型电缆支架 | |
CN208281627U (zh) | 一种顶管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可调节支撑导轨 | |
CN207053113U (zh) | 一种用于桥架的支撑装置 | |
CN203667842U (zh) | 一种可拆卸和自由拼装式起重装置 | |
CN204366867U (zh) | 避雷器泄漏电流表拆装支架 | |
CN204681026U (zh) | 电缆竖井和电缆隧道连接处的电缆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