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4813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4813U
CN206284813U CN201621112261.3U CN201621112261U CN206284813U CN 206284813 U CN206284813 U CN 206284813U CN 201621112261 U CN201621112261 U CN 201621112261U CN 206284813 U CN206284813 U CN 206284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pot
pot
cooking apparatus
plane
k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22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伟刚
李昊燮
宋延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122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4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4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4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锅;内锅,能够放置在外锅内,内锅的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斜面,斜面由下至上向内锅外延伸;上盖组件,能够盖装在外锅上,上盖组件包括盖板、固定环及密封圈,固定环安装在盖板的一面上,密封圈包括第一配合部和固定部,第一配合部能够插入到内锅内并与斜面配合,以对内锅进行密封,固定部被夹持于固定环和盖板之间。该技术方案在烹饪器具受热后密封圈受热膨胀,因而第一配合部能够紧密地贴合在斜面上,以对内锅进行密封,进而能够确保产品的密封性能,另外在需要开盖时锅体内的压力减小,密封圈不受压力挤压,此时第一配合部与内锅的斜面之间配合较松,因而密封圈极易脱出内锅,从而即可防止吸锅。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电压力锅产品中,当把密封圈与内锅的密封量设置的过大时,内锅容易吸住密封圈从而造成开盖困难,当密封量设计过小时,内锅容易与密封圈贴合不紧密,从而易造成漏气,因而现有技术中的内锅一般都存在着易吸锅或易漏气的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新的即不易吸锅,又不易漏气的烹饪器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锅;内锅,能够放置在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的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由下至上向内锅外延伸;上盖组件,能够盖装在所述外锅上,所述上盖组件包括盖板、固定环及密封圈,所述固定环安装在所述盖板的一面上,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配合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插入到所述内锅内并与所述斜面配合,以对所述内锅进行密封,所述固定部被夹持于固定环和盖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在内锅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斜面,因而在将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盖装在烹饪器具的锅体上时,密封圈上的第一配合部能够伸入到内锅内,并与内锅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的斜面进行配合,而由于内锅的上端的内表面为从下至上向内锅外延伸的斜面,即内锅的上端的开口从上至下会越来越大,因而在将上盖组件盖装在锅体上时,密封圈的第一配合部能够顺畅地滑入到内锅内的斜面上,从而使得内锅能够顺利地贴合在内锅上,进而不会顶起锁扣,即使得锁扣能够自由活动,因而在合盖时,上盖组件不会受到锁扣等的阻力,进而能够顺畅地进行合盖。同时,由于第一配合部伸入到内锅内并与内锅的斜面配合,因此,烹饪器具为压力锅时,内锅内的蒸汽压力会作用在第一配合部上,以使密封圈与内锅之间的配合的更紧密,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能,而压力锅受热后密封圈也会受热膨胀,因而密封圈能够紧密地贴合在斜面上,以对内锅进行密封,进而能够进一步确保产品的密封性能,另外,在需要开盖时,内锅内的压力减小,密封圈的第一配合部不受压力挤压,即密封圈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密封圈的第一配合部与内锅之间并不会紧密贴合,因而密封圈极易脱出内锅,且由于内锅的上端为斜面,因此,内锅的最上端与密封圈之间的间隙会越来越大,进而使得密封圈更易脱出内锅,从而可防止吸锅,进而也能够解决因密封圈吸住内锅而造成的开盖困难问题。其中,固定环用于将固定部夹紧在固定环和盖板之间,以实现密封圈的夹紧安装。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固定环的方向弯折形成竖向弯折部,所述竖向弯折部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盖板本体的方向弯折形成横向弯折部,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竖向弯折部外,并安装在所述横向弯折部上,所述固定部被夹持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竖向弯折部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将盖板本体的边缘向远离固定环的方向,即向上弯折以形成竖向弯折部,从而能够将固定环套设在该竖向弯折部上,并将固定部夹紧在固定环和竖向弯折部之间,同时,可将竖向弯折部向远离盖板本体的方向,即盖板本体外弯折形成横向弯折部,以实现固定环与盖板之间的安装固定,该种固定方式安装简单且固定牢靠,因而能够简单、快速地实现密封圈与盖板之间的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横向弯折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安装孔;其中,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固定环安装在所述横向弯折部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在横向弯折部上设置通孔,而在固定环上设置安装孔,并利用一连接件来简单快速地实现固定环与盖板之间的安装,该种安装方式简单,牢靠且只需要在固定环上和横向弯折部上加工出一个孔即可,因而即能够提高固定环与盖板之间的安装可靠性,又能够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以实现固定环与盖板之间的低成本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通孔为沉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沉入在所述沉孔内;和/或所述安装孔为螺钉孔,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将通孔设置成沉孔,以便能够将连接件的另一端沉入在通孔内,从而可防止连接件外露,其中,进一步优选地,连接件优选为螺钉,而安装孔优选为螺纹孔,因为螺钉为标准件因而非常便于采购且价格也比较便宜,从而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螺钉连接的方式即简单又牢靠,因而能够确保固定环与盖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横向弯折部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固定部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折弯形成迂回部,所述迂回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安装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固定部夹紧安装在固定环和竖向弯折部之间后可通过将迂回部插入到安装槽内,以将固定部钩挂在固定环上,以实现固定部与固定环之间的再次固定,该种设置能够防止固定部受力下滑,因而能够提高密封圈的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端靠近所述横向弯折部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中的一个,所述横向弯折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的配合实现安装端与横向弯折部之间的卡扣配合,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固定部受力下滑,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圈的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竖向弯折部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中的一个,所述竖向弯折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凸起被压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的配合实现固定部与竖向弯折部之间的卡扣配合,从而能够提高固定部与竖向弯折部之间的结合力,进而防止固定部受力下滑,进而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圈的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密封圈还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贴合在所述盖板本体靠近所述固定环的一面上;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搭接在所述内锅的开口端的端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在密封圈上设置与盖板本体的下表面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和与内锅的开口端的端面配合的第三配合部,该种设置能够使密封圈与内锅之间配合密封的更好,进而能够提高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斜面在所述内锅的纵截面上的投影高度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3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斜面的高度设置在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30mm的范围内,能够使得密封圈与内锅充分接触配合,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密封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斜面与所述内锅的轴线呈一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30°。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斜面与内锅的轴线的预设角度设置在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30°的范围内,能够使得内锅侧壁的上端具有一定的坡度,因而在将上盖组件盖装在锅体上时,密封圈的第一配合部能够沿着该斜面顺畅地滑入到内锅内,以使盖板能够顺畅地贴合在内锅上,进而可防止盖板顶起锁扣而导致的合盖困难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斜面在所述内锅的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周向设置成环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侧壁的上端的整个内表面均为斜面,从而密封圈的第一配合部都能够顺畅地滑入到内锅内,同时,该种设置使得内锅侧壁的上端的整个内表面比较光滑,因而在密封圈受热膨胀后,内锅侧壁的上端的整个内表面都能够与密封圈紧密贴合,从而能够确保产品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锅包括:侧壁本体;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由所述侧壁本体的上端向所述内锅外延伸形成,所述斜面为所述倾斜段的内表面;翻边,所述翻边连接至所述倾斜段远离所述侧壁本体的一端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包括内锅侧壁和内锅底璧,而内锅侧壁又包括侧壁本体和倾斜段,具体地,可将内锅的侧壁本体的上端直接向内锅外延伸形成倾斜段,从而便能够在内锅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形成上述斜面,该种形成斜面的方式简单、方便,因而能够简化内锅的加工工序,降低内锅的生产加工成本。同时,还可将倾斜段远离侧壁本体的一端向外弯折以形成翻边,而设置翻边一方面在将内锅放置到外锅内时,能够使内锅通过翻边搭在外锅上,因而非常易于内锅的取出,同时设置翻边还能够提高内锅的可移动性,以便于移动或取拿内锅,另外,可将密封圈的第三配合部搭接在该翻边上,以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侧壁本体与所述倾斜段平滑过渡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侧壁本体与倾斜段平滑过渡连接能够确保内锅的光滑度,因而能够提高内锅的美观性,进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压力锅或电饭煲。当然,烹饪器具还可以为压力锅或电饭煲外的其他产品,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提供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1提供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1提供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内锅,12侧壁本体,14倾斜段,142斜面,16翻边,18内锅底壁,2密封圈,22第一配合部,24固定部,242迂回部,2422第一凸起,244第二凸起,26第二配合部,28第三配合部,3盖板,32盖板本体,34竖向弯折部,36横向弯折部,362通孔,4固定环,42安装孔,44安装槽,5螺钉,6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外锅;内锅1,能够放置在外锅内,内锅1的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斜面142,斜面142由下至上向内锅1外延伸;上盖组件,能够盖装在外锅上,上盖组件包括盖板3、固定环4及密封圈2,固定环4安装在盖板3的一面上,密封圈2包括第一配合部22和固定部24,第一配合部22能够插入到内锅1内并与斜面142配合,以对内锅1进行密封,固定部24被夹持于固定环4和盖板3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由于在内锅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斜面142,因而在将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盖装在烹饪器具的锅体上时,密封圈2上的第一配合部22能够伸入到内锅1内,并与内锅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的斜面142进行配合,而由于内锅1的上端的内表面为从下至上向内锅1外延伸的斜面142,即内锅1的上端的开口从上至下会越来越大,因而在将上盖组件盖装在锅体上时,密封圈2的第一配合部22能够顺畅地滑入到内锅1内的斜面142上,从而使得内锅1能够顺利地贴合在内锅1上,进而不会顶起锁扣6,即使得锁扣6能够自由活动,因而在合盖时,上盖组件不会受到锁扣6等的阻力,进而能够顺畅地进行合盖。同时,由于第一配合部22伸入到内锅1内并与内锅1的斜面142配合,因此,烹饪器具为压力锅时,内锅1内的蒸汽压力会作用在第一配合部22上,以使密封圈2与内锅1之间的配合的更紧密,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能,而压力锅受热后密封圈2也会受热膨胀,因而密封圈2能够紧密地贴合在斜面142上,以对内锅1进行密封,进而能够进一步确保产品的密封性能,另外,在需要开盖时,内锅1内的压力减小,密封圈2的第一配合部22不受压力挤压,即密封圈2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密封圈2的第一配合部22与内锅1之间并不会紧密贴合,因而密封圈2极易脱出内锅1,且由于内锅1的上端为斜面142,因此,内锅1的最上端与密封圈2之间的间隙会越来越大,进而使得密封圈2更易脱出内锅1,从而可防止吸锅,进而也能够解决因密封圈2吸住内锅1而造成的开盖困难问题。其中,固定环4用于将固定部24夹紧在固定环4和盖板3之间,以实现密封圈2的夹紧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3包括:盖板本体32,盖板本体32的边缘向远离固定环4的方向弯折形成竖向弯折部34,竖向弯折部34的自由端向远离盖板本体32的方向弯折形成横向弯折部36,固定环4套设在竖向弯折部34外,并安装在横向弯折部36上,固定部24被夹持于固定环4和竖向弯折部34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将盖板本体32的边缘向远离固定环4的方向,即向上弯折以形成竖向弯折部34,从而能够将固定环4套设在该竖向弯折部34上,并将固定部24夹紧在固定环4和竖向弯折部34之间,同时,可将竖向弯折部34向远离盖板本体32的方向,即盖板本体32外弯折形成横向弯折部36,以实现固定环4与盖板3之间的安装固定,该种固定方式安装简单且固定牢靠,因而能够简单、快速地实现密封圈2与盖板3之间的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弯折部36上设置有通孔362,固定环4上设置有安装孔42;其中,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通孔362并插入到安装孔42内,以使固定环4安装在横向弯折部36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在横向弯折部36上设置通孔362,而在固定环4上设置安装孔42,并利用一连接件来简单快速地实现固定环4与盖板3之间的安装,该种安装方式简单,牢靠且只需要在固定环4上和横向弯折部36上加工出一个孔即可,因而即能够提高固定环4与盖板3之间的安装可靠性,又能够降低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以实现固定环4与盖板3之间的低成本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通孔362为沉孔,连接件的另一端沉入在沉孔内;和/或安装孔42为螺钉孔,连接件为螺钉5。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将通孔362设置成沉孔,以便能够将连接件的另一端沉入在通孔362内,从而可防止连接件外露,其中,进一步优选地,连接件优选为螺钉5,而安装孔42优选为螺纹孔,因为螺钉5为标准件因而非常便于采购且价格也比较便宜,从而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螺钉连接的方式即简单又牢靠,因而能够确保固定环4与盖板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环4靠近横向弯折部36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槽44;固定部24的自由端向远离盖板3的方向折弯形成迂回部242,迂回部242远离固定部24的一端插入至安装槽44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将固定部24夹紧安装在固定环4和竖向弯折部34之间后可通过将迂回部242插入到安装槽44内,以将固定部24钩挂在固定环4上,以实现固定部24与固定环4之间的再次固定,该种设置能够防止固定部24受力下滑,因而能够提高密封圈2的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安装端靠近横向弯折部36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2422和第一凹槽中的一个,横向弯折部36上设置有第一凸起2422和第一凹槽中的另一个,第一凸起2422被压紧在第一凹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2422的配合实现安装端与横向弯折部36之间的卡扣配合,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固定部24受力下滑,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圈2的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固定部24靠近竖向弯折部34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244和第二凹槽中的一个,竖向弯折部34上设置有第二凸起244和第二凹槽中的另一个,第二凸起244被压在第二凹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第二凹槽和第二凸起244的配合实现固定部24与竖向弯折部34之间的卡扣配合,从而能够提高固定部24与竖向弯折部34之间的结合力,进而防止固定部24受力下滑,进而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圈2的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密封圈2还包括:第二配合部26,第二配合部26贴合在盖板本体32靠近固定环4的一面上;第三配合部28,第三配合部28搭接在内锅1的开口端的端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可在密封圈2上设置与盖板本体32的下表面配合的第二配合部26和与内锅1的开口端的端面配合的第三配合部28,该种设置能够使密封圈2与内锅1之间配合密封的更好,进而能够提高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斜面142在内锅1的纵截面上的投影高度h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3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斜面142的高度设置在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30mm的范围内,能够使得密封圈2与内锅1充分接触配合,进而能够提高产品的密封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斜面142与内锅1的轴线呈一预设角度,预设角度α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30°。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斜面142与内锅1的轴线的预设角度α设置在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30°的范围内,能够使得内锅侧壁的上端具有一定的坡度,因而在将上盖组件盖装在锅体上时,密封圈2的第一配合部22能够沿着该斜面142顺畅地滑入到内锅1内,以使盖板3能够顺畅地贴合在内锅1上,进而可防止盖板3顶起锁扣6而导致的合盖困难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斜面142在内锅1的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周向设置成环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侧壁的上端的整个内表面均为斜面142,从而密封圈2的第一配合部22都能够顺畅地滑入到内锅1内,同时,该种设置使得内锅侧壁的上端的整个内表面比较光滑,因而在密封圈2受热膨胀后,内锅侧壁的上端的整个内表面都能够与密封圈2紧密贴合,从而能够确保产品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内锅1包括:侧壁本体12;倾斜段14,倾斜段14由侧壁本体12的上端向内锅1外延伸形成,斜面142为倾斜段14的内表面;翻边16,翻边16连接至倾斜段14远离侧壁本体12的一端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锅1包括内锅侧壁和内锅底璧18,而内锅侧壁又包括侧壁本体12和倾斜段14,具体地,可将内锅1的侧壁本体12的上端直接向内锅1外延伸形成倾斜段14,从而便能够在内锅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形成上述斜面142,该种形成斜面142的方式简单、方便,因而能够简化内锅1的加工工序,降低内锅1的生产加工成本。同时,还可将倾斜段14远离侧壁本体12的一端向外弯折以形成翻边16,而设置翻边16一方面在将内锅1放置到外锅内时,能够使内锅1通过翻边16搭在外锅上,因而非常易于内锅1的取出,同时设置翻边16还能够提高内锅1的可移动性,以便于移动或取拿内锅1,另外,可将密封圈2的第三配合部28搭接在该翻边16上,以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本体12与倾斜段14平滑过渡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侧壁本体12与倾斜段14平滑过渡连接能够确保内锅1的光滑度,因而能够提高内锅1的美观性,进而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包括压力锅或电饭煲。当然,烹饪器具还可以为压力锅或电饭煲外的其他产品,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锅;
内锅,能够放置在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的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由下至上向内锅外延伸;
上盖组件,能够盖装在所述外锅上,所述上盖组件包括盖板、固定环及密封圈,所述固定环安装在所述盖板的一面上,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配合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插入到所述内锅内并与所述斜面配合,以对所述内锅进行密封,所述固定部被夹持于固定环和盖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
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边缘向远离所述固定环的方向弯折形成竖向弯折部,所述竖向弯折部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盖板本体的方向弯折形成横向弯折部,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竖向弯折部外,并安装在所述横向弯折部上,所述固定部被夹持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竖向弯折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弯折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安装孔;
其中,一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插入到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固定环安装在所述横向弯折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为沉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沉入在所述沉孔内;
和/或所述安装孔为螺钉孔,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横向弯折部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槽;
所述固定部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折弯形成迂回部,所述迂回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迂回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一端为安装端,所述安装端被夹紧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横向弯折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端靠近所述横向弯折部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中的一个,所述横向弯折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凸起被压紧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竖向弯折部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中的一个,所述竖向弯折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凸起被压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还包括:
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贴合在所述盖板本体靠近所述固定环的一面上;
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搭接在所述内锅的开口端的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在所述内锅的纵截面上的投影高度大于等于5mm小于等于30mm;和/或
所述斜面与所述内锅的轴线呈一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3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在所述内锅的侧壁的上端的内表面上周向设置成环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包括:
侧壁本体;
倾斜段,所述倾斜段由所述侧壁本体的上端向所述内锅外延伸形成,所述斜面为所述倾斜段的内表面;
翻边,所述翻边连接至所述倾斜段远离所述侧壁本体的一端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本体与所述倾斜段平滑过渡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压力锅或电饭煲。
CN201621112261.3U 2016-10-10 2016-10-1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284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2261.3U CN206284813U (zh) 2016-10-10 2016-10-1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2261.3U CN206284813U (zh) 2016-10-10 2016-10-1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4813U true CN206284813U (zh) 2017-06-30

Family

ID=59095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2261.3U Active CN206284813U (zh) 2016-10-10 2016-10-1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481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5257A (zh) * 2017-12-26 2018-06-19 重庆凡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密封结构
CN109497827A (zh) * 2017-09-15 2019-03-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压力式煮饭器
CN109924867A (zh) * 2017-12-15 2019-06-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密封圈和其内胆
CN110192765A (zh) * 2018-02-24 2019-09-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7827A (zh) * 2017-09-15 2019-03-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压力式煮饭器
CN109924867A (zh) * 2017-12-15 2019-06-2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密封圈和其内胆
CN109924867B (zh) * 2017-12-15 2021-07-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密封圈和其内胆
CN108175257A (zh) * 2017-12-26 2018-06-19 重庆凡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密封结构
CN110192765A (zh) * 2018-02-24 2019-09-0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4813U (zh) 烹饪器具
CN107912961A (zh) 烹饪器具
CN206423961U (zh) 线圈盘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5107319U (zh) 烹饪器具
CN207370522U (zh) 食物制备器具
CN205125973U (zh) 烹饪器具
CN206102443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1775464U (zh) 一种嵌入式电饭煲
CN104414477B (zh) 电饭煲铰链安装结构及电饭煲
CN108742165B (zh) 蒸汽口密封圈安装结构、器具盖及蒸煮器具
CN207506389U (zh) 一种双层水壶的水窗结构
CN104223938B (zh) 压力锅
CN208941721U (zh) 电压力锅
CN205214970U (zh) 烹饪器具
CN206761418U (zh) 烹饪器具
CN205338675U (zh) 一种电热锅的锅盖及电热锅
CN206213837U (zh) 烹饪器具
CN205031006U (zh) 一种具有加热环套结构的电饭煲
CN211093468U (zh) 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5937826U (zh) 烹饪器具
CN216416780U (zh) 烹饪容器
CN106510457B (zh) 土耳其咖啡机咖啡杯及土耳其咖啡机
CN205994277U (zh) 锅盖及烹饪器具
CN206761395U (zh) 烹饪器具
CN206761347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