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3444U -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3444U
CN206283444U CN201621357249.9U CN201621357249U CN206283444U CN 206283444 U CN206283444 U CN 206283444U CN 201621357249 U CN201621357249 U CN 201621357249U CN 206283444 U CN206283444 U CN 206283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drv8303
electric capacity
mosfet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72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德华
刘国辉
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ling Intellectual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Chengu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ngu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ngu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ngu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572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3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3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34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由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构成,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与电机三相逆变电路共用一路电源;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包括DRV8303驱动芯片和外围阻容,三相逆变电路包括MOSFET、采样电阻和母线支撑电容;DRV8303驱动芯片提供三个半桥驱动器,每个驱动器驱动二个MOSFET,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器的六路PWM信号和使能信号对电机三相逆变电路的六路MOSFET进行驱动。本实用新型仅使用一块DRV8303芯片驱动电机三相逆变电路的六路MOSFET,并且共用母线电源,省去驱动电源,减小了驱动电路体积,简化了电路设计,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驱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功率MOSFET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大多数的中小功率电机驱动电路采用基于MOSFET的驱动电路。为保证可靠性和驱动性能,驱动电路通常采用集成驱动芯片,如TI UCC3732X系列等,这种芯片的特点是只能驱动单个或二个MOSFET,那么电机三相逆变电路至少需要三个驱动芯片。为提高可靠性还需额外设计过流保护电路,且驱动电路至少需要一路独立的驱动电源,从而增加了电源电路、保护电路和驱动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同时增加了电路体积和成本。
然而电动舵轮、电动自行车、电钻等应用场合对电机驱动器尺寸敏感,电机驱动器成为制约相关产品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的主要因素。因此,致力于驱动电路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的研究,研制出高可靠、小体积、低成本的电机驱动电路,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DRV8303电机驱动电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由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构成,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与电机三相逆变电路共用一路电源;
所述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包括DRV8303驱动芯片和外围阻容,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MOSFET、采样电阻和母线支撑电容;
所述DRV8303驱动芯片提供三个半桥驱动器,每个驱动器驱动二个MOSFET,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器的六路PWM信号和使能信号对电机三相逆变电路的六路MOSFET进行驱动;
所述采样电阻用于采样电机电流,通过DRV8303驱动芯片双向电流检测运放,DRV8303驱动芯片对电流采样信号进行调理,调理后的电流信号送至控制器;
母线支撑电容用于为逆变电路母线提供稳定电压;
DRV8303驱动芯片通过监测外接MOSFET的漏源电压,对外部MOSFET进行过流保护;
外部控制器通过SPI接口对DRV8303驱动芯片进行参数配置,同时读取驱动故障信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DRV8303电机驱动电路,仅使用一块DRV8303芯片就可以驱动电机三相逆变电路的六路MOSFET,并且共用母线电源,省去驱动电源,大大减小了驱动电路体积,简化了电路设计,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三相逆变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一种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由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构成,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与电机三相逆变电路共用一路电源;
所述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包括DRV8303驱动芯片U1和外围阻容,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MOSFET、采样电阻和母线支撑电容;
所述DRV8303驱动芯片U1提供三个半桥驱动器,每个驱动器驱动二个MOSFET,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器的六路PWM信号和使能信号对电机三相逆变电路的六路MOSFET进行驱动;
所述采样电阻用于采样电机电流,通过DRV8303驱动芯片U1双向电流检测运放,DRV8303驱动芯片U1对电流采样信号进行调理,调理后的电流信号送至控制器;
母线支撑电容用于为逆变电路母线提供稳定电压;
DRV8303驱动芯片U1通过监测外接MOSFET的漏源电压,对外部MOSFET进行过流保护;
外部控制器通过SPI接口对DRV8303驱动芯片U1进行参数配置,同时读取驱动故障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25脚PVDD作为驱动芯片的电源输入引脚,使用三相逆变电路母线电源PVDD供电,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相并联,一端与第25脚PVDD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用于电源滤波;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13引脚INH_A、第14引脚INL_A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A相PWM信号,第15引脚INH_B、第16引脚INL_B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B相PWM信号,第17引脚INH_C、第18引脚INL_C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C相PWM信号,第12引脚EN_GATE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使能信号;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9脚GVDD由DRV8303芯片内部产生,作为内部栅极驱动器电源,第9脚GVDD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10脚CP1和第11脚CP2连接DRV8303内部电荷泵,第10脚CP1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11脚CP2连接,第二电容C2用于电荷泵滤波;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43引脚GH_A、第42引脚SH_A用于发出A相上桥臂MOSFET驱动信号,第41引脚GL_A、第40引脚SL_A用于发出A相下桥臂MOSFET驱动信号;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42脚SH_A和44脚BST_A是A相半桥的自举电容引脚,第七电容C7为A相半桥配置的自举电容,第42引脚SH_A与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与第44引脚BST_A连接;当EN_GATE为低电平时,GH_A和GL_A输出低电平,PWM被封锁,MOSFET断开;当EN_GATE为高电平时,GH_A和GL_A输出放大的INH_A和INL_A信号,MOSFET根据INH_A和INL_A信号电平状态导通或关断;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38引脚GH_B、第37引脚SH_B用于发出B相上桥臂MOSFET驱动信号,第36引脚GL_B、第35引脚SL_B用于发出B相下桥臂MOSFET驱动信号;DRV8303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U1的第37脚SH_B和39脚BST_B是B相半桥的自举电容引脚,第八电容C8为B相半桥配置的自举电容,第37引脚SH_B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与第39引脚BST_B连接;当EN_GATE为低电平时,GH_B和GL_B输出低电平,PWM被封锁,MOSFET断开;当EN_GATE为高电平时,GH_B和GL_B输出放大的INH_B和INL_B信号,MOSFET根据INH_B和INL_B信号电平状态导通或关断;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33引脚GH_C、第32引脚SH_C用于发出C相上桥臂MOSFET驱动信号,第31引脚GL_C、第30引脚SL_C用于发出C相下桥臂MOSFET驱动信号;DRV8303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U1的第32脚SH_C和34脚BST_C是C相半桥的自举电容引脚,第九电容C9为C相半桥配置的自举电容,第32引脚SH_C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34引脚BST_C连接;当EN_GATE为低电平时,GH_C和GL_C输出低电平,PWM被封锁,MOSFET断开;当EN_GATE为高电平时,GH_C和GL_C输出放大的INH_C和INL_C信号,MOSFET根据INH_C和INL_C信号电平状态导通或关断;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45脚VDD_SPI为SPI接口供电,使用控制器+3.3V供电,第六电容C6用作电源滤波,一端与第45脚VDD_SPI连接,另一端接地;第4、5、6、7脚为SPI控制信号;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1脚为过流保护指示引脚,第2脚为发生故障指示引脚,连接至控制器,供控制器做异常处理;内部为集电极开路,需接R1、R2上拉电阻,平常为高电平,发生过流或故障时为低电平;第3脚为死区时间配置引脚,通过调节外部电阻调整死区时间;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23脚AVDD是6V电源,由DRV8303内部产生,第五电容C5用于电源滤波,一端与第23脚AVDD连接,另一端接地;第20脚REF为电流检测运放参考电压,使用控制器+3.3V供电,电感L2、第三电容C3用作电源滤波,电感L2的一端与第20脚REF连接,另一端接+3.3V电压,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第20脚REF,另一端接地;第28、29脚用于采集A相电流,第26、27脚用于采集B相电流,经内部调理电路调理后送至控制器;
INH_A、INL_A、INH_B、INL_B、INH_C、INL_C、EN_GATE通过下拉电阻接地。目的是在控制器未接入时,使信号为低电平,保证MSOFET可靠断开,增加了驱动电路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第一MOSFET~第六MOSFET、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和第十八电阻R18;
第一MOSFET、第三MOSFET和第五MOSFET的漏极均接PVDD,源极分别接第二MOSFET、第四MOSFET和第六MOSFET的漏极,第二MOSFET、第四MOSFET的源极分别通过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接地,第六MOSFETQ6的源极接地;第一MOSFET~第六MOSFET的栅极分别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DRV8303驱动芯片U1的GH_A、GL_A、GH_B、GL_B、GH_C、GL_C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六电阻R16作为驱动电阻,用于调整MOSFET开关速度;第二MOSFET、第四MOSFET和第六MOSFET的漏极分别与电机三相绕组相接;
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作为母线支撑电容,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的正端接PVDD,负端接地;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分别跨接在A、B、C三相桥臂上,用作吸收开关尖峰,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与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并联,一端接PVDD,另一端接地。
第十七电阻R17和第十八电阻R18为采样电阻,用作采集A、B相电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内容的详细描述,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由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构成,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与电机三相逆变电路共用一路电源;
所述DRV8303驱动芯片电路包括DRV8303驱动芯片(U1)和外围阻容,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MOSFET、采样电阻和母线支撑电容;
所述DRV8303驱动芯片(U1)提供三个半桥驱动器,每个驱动器驱动二个MOSFET,通过接收来自控制器的六路PWM信号和使能信号对电机三相逆变电路的六路MOSFET进行驱动;
所述采样电阻用于采样电机电流,通过DRV8303驱动芯片(U1)双向电流检测运放,DRV8303驱动芯片(U1)对电流采样信号进行调理,调理后的电流信号送至控制器;
母线支撑电容用于为逆变电路母线提供稳定电压;
DRV8303驱动芯片(U1)通过监测外接MOSFET的漏源电压,对外部MOSFET进行过流保护;
外部控制器通过SPI接口对DRV8303驱动芯片(U1)进行参数配置,同时读取驱动故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25脚PVDD作为驱动芯片的电源输入引脚,使用三相逆变电路母线电源PVDD供电,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相并联,一端与第25脚PVDD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用于电源滤波;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13引脚INH_A、第14引脚INL_A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A相PWM信号,第15引脚INH_B、第16引脚INL_B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B相PWM信号,第17引脚INH_C、第18引脚INL_C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C相PWM信号,第12引脚EN_GATE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的使能信号;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9脚GVDD由DRV8303芯片内部产生,作为内部栅极驱动器电源,第9脚GVDD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10脚CP1和第11脚CP2连接DRV8303内部电荷泵,第10脚CP1与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11脚CP2连接,第二电容(C2)用于电荷泵滤波;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43引脚GH_A、第42引脚SH_A用于发出A相上桥臂MOSFET驱动信号,第41引脚GL_A、第40引脚SL_A用于发出A相下桥臂MOSFET驱动信号;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42脚SH_A和44脚BST_A是A相半桥的自举电容引脚,第七电容(C7)为A相半桥配置的自举电容,第42引脚SH_A与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与第44引脚BST_A连接;当EN_GATE为低电平时,GH_A和GL_A输出低电平,PWM被封锁,MOSFET断开;当EN_GATE为高电平时,GH_A和GL_A输出放大的INH_A和INL_A信号,MOSFET根据INH_A和INL_A信号电平状态导通或关断;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38引脚GH_B、第37引脚SH_B用于发出B相上桥臂MOSFET驱动信号,第36引脚GL_B、第35引脚SL_B用于发出B相下桥臂MOSFET驱动信号;DRV8303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U1)的第37脚SH_B和39脚BST_B是B相半桥的自举电容引脚,第八电容(C8)为B相半桥配置的自举电容,第37引脚SH_B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与第39引脚BST_B连接;当EN_GATE为低电平时,GH_B和GL_B输出低电平,PWM被封锁,MOSFET断开;当EN_GATE为高电平时,GH_B和GL_B输出放大的INH_B和INL_B信号,MOSFET根据INH_B和INL_B信号电平状态导通或关断;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33引脚GH_C、第32引脚SH_C用于发出C相上桥臂MOSFET驱动信号,第31引脚GL_C、第30引脚SL_C用于发出C相下桥臂MOSFET驱动信号;DRV8303栅极驱动器集成电路(U1)的第32脚SH_C和34脚BST_C是C相半桥的自举电容引脚,第九电容(C9)为C相半桥配置的自举电容,第32引脚SH_C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与第34引脚BST_C连接;当EN_GATE为低电平时,GH_C和GL_C输出低电平,PWM被封锁,MOSFET断开;当EN_GATE为高电平时,GH_C和GL_C输出放大的INH_C和INL_C信号,MOSFET根据INH_C和INL_C信号电平状态导通或关断;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45脚VDD_SPI为SPI接口供电,使用控制器+3.3V供电,第六电容(C6)用作电源滤波,一端与第45脚VDD_SPI连接,另一端接地;第4、5、6、7脚为SPI控制信号;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1脚为过流保护指示引脚,第2脚为发生故障指示引脚,连接至控制器,供控制器做异常处理;内部为集电极开路,需接R1、R2上拉电阻,平常为高电平,发生过流或故障时为低电平;第3脚为死区时间配置引脚,通过调节外部电阻调整死区时间;
DRV8303驱动芯片(U1)的第23脚AVDD是6V电源,由DRV8303内部产生,第五电容(C5)用于电源滤波,一端与第23脚AVDD连接,另一端接地;第20脚REF为电流检测运放参考电压,使用控制器+3.3V供电,电感(L2)、第三电容(C3)用作电源滤波,电感(L2)的一端与第20脚REF连接,另一端接+3.3V电压,第三电容(C3)的一端接第20脚REF,另一端接地;第28、29脚用于采集A相电流,第26、27脚用于采集B相电流,经内部调理电路调理后送至控制器;
INH_A、INL_A、INH_B、INL_B、INH_C、INL_C、EN_GATE通过下拉电阻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第一MOSFET(Q1)~第六MOSFET(Q6)、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和第十八电阻(R18);
第一MOSFET(Q1)、第三MOSFET(Q3)和第五MOSFET(Q5)的漏极均接PVDD,源极分别接第二MOSFET(Q2)、第四MOSFET(Q4)和第六MOSFET(Q6)的漏极,第二MOSFET(Q2)、第四MOSFET(Q4)的源极分别通过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接地,第六MOSFET(Q6)的源极接地;第一MOSFET(Q1)~第六MOSFET(Q6)的栅极分别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DRV8303驱动芯片(U1)的GH_A、GL_A、GH_B、GL_B、GH_C、GL_C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六电阻(R16)作为驱动电阻,用于调整MOSFET开关速度;第二MOSFET(Q2)、第四MOSFET(Q4)和第六MOSFET(Q6)的漏极分别与电机三相绕组相接;
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作为母线支撑电容,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的正端接PVDD,负端接地;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分别跨接在A、B、C三相桥臂上,用作吸收开关尖峰,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与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并联,一端接PVDD,另一端接地。
CN201621357249.9U 2016-12-11 2016-12-11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Active CN206283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7249.9U CN206283444U (zh) 2016-12-11 2016-12-11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7249.9U CN206283444U (zh) 2016-12-11 2016-12-11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3444U true CN206283444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7249.9U Active CN206283444U (zh) 2016-12-11 2016-12-11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34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2964A (zh) * 2016-12-11 2017-04-26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2964A (zh) * 2016-12-11 2017-04-26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79500U (zh) 智能功率模块的驱动ic电路、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器
CN103015831B (zh) 一种一体化轨道交通屏蔽门门机控制器
CN206283444U (zh)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CN111817596A (zh) 一种集成控制芯片的智能功率模块
CN205945574U (zh) 一种直流有刷电机驱动器
CN204794756U (zh) 一种变频器
CN106849767A (zh) 一种机器人关节电机驱动电路
CN208433744U (zh) Ipm模块的保护电路
CN104820383B (zh) 一种星载双制冷机错峰控制器
CN206498321U (zh) 栅极保护电路和电力电子设备
CN202694069U (zh) 车窗防夹系统
CN106602964A (zh) 基于drv8303的电机驱动电路
CN206650647U (zh) 一种大功率igbt驱动电路
CN204556816U (zh) 一种电能表通信调试器
CN103683883B (zh) 一种单电源供电抑制igbt米勒电容效应的电路
CN211239728U (zh) 一种上下桥臂互锁mosfet驱动电路
CN202309494U (zh) 桥式驱动电路高压侧悬浮自举电容预充电装置
CN204119195U (zh) 一种抗干扰复位电路
CN103407527A (zh) 低压电动车的信息采集电路
CN109669429A (zh) 一种紧凑型无刷eps控制器
CN203551987U (zh) 模拟量输入与输出扩展模块
CN202103592U (zh) 摩托车用整流调压器
CN206195607U (zh) 栅极保护电路和电力电子设备
CN20719526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风扇驱动电路
CN209248288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功率可调带诊断的高边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9

Address after: 210006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1

Co-patentee after: Nanjing Chenguang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nling Intellectual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0006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1 School Road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Chenguang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