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1096U -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1096U
CN206281096U CN201621164776.8U CN201621164776U CN206281096U CN 206281096 U CN206281096 U CN 206281096U CN 201621164776 U CN201621164776 U CN 201621164776U CN 206281096 U CN206281096 U CN 206281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transmission pipeline
pipeline network
pipe
pump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47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玉吉
黄代玉
钱辉金
李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Saving Urban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Saving Urban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Saving Urban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Saving Urban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47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1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1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1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室外输送管网供回水温度和流量判断系统是否处于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当处于低负荷状态运行时,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可通过对主机、水泵以及电动开关阀相应控制实现对输送管网蓄积、释放冷能或热能,以满足用户低负荷需求;当负荷较高时,切换到传统运行方式。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中高负荷下传统运行方式和低负荷下新型运行方式的切换,解决了传统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无法保证系统在低负荷状态下高效节能运行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系统。
背景技术
整个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划分为冷热水制备和冷热水输送使用两个部分,形成冷热源侧环路和负荷侧环路。如图1,传统的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冷热源侧环路由冷热源设备101(锅炉、热泵、冷水机组等)、一次泵102、供回水管103和平衡管104组成,平衡管104通常设置在靠近冷热源侧,负责冷热水的制备;负荷侧环路由平衡管104、室外输送管网105、二次泵106、室内输送管网107、末端设备108和电动二通阀109组成,负责冷热水输送使用。
目前传统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的运行方式是: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运行。二次泵变流量则是根据负荷侧供回水管压差(压差受末端设备电动二通阀109的开关影响)调节二次泵106的转速,从而实现节能。
而以上运行方式在系统低负荷状态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二次泵106能够根据末端的负荷需求实现变频,降低水泵能耗,但是只要有末端设备108在使用,哪怕仅有一个用户在使用,一次泵102都需要工频运行,导致冷热源侧环路长时间处于大流量小温差运行,造成能源严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使得系统处于低负荷状态运行时做到高效节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包括冷热源侧环路和负荷侧环路,冷热源侧环路包括冷热源设备、一次泵、供回水管和平衡管组成;负荷侧环路包括平衡管、室外输送管网、二次泵、室内输送管网、末端设备和电动二通阀;冷热源侧的平衡管上设置有电动开关阀一,冷热源设备进水处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一,同时在负荷侧最远端入户供回水管上设置旁通管,旁通管上设置电动开关阀二,连接冷热源机房的供水管上设置温度监测装置二、回水管上设置温度监测装置三和流量监测装置,末端设备进水处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四;
系统运行包括以下控制步骤:
第一步:设定低负荷控制值M0、冷热源设备回水温度控制值TA0和末端设备供水温度控制值TB0,通过温度监测装置三、温度监测装置二和流量监测装置分别监测室外输送管网供回水温度和流量计算实际负荷值M ;通过温度监测装置一监测冷热源设备回水实际温度值TA,通过温度监测装置四监测末端设备供水实际温度值TB
第二步:系统在中高负荷状态下运行时,打开平衡管上电动开关阀一,关闭旁通管上电动开关阀二,开启冷热源设备和对应的一次泵以及二次泵向末端设备正常供能;
第三步: 判断实际负荷值M是否低于设定负荷值M0,如果否,则返回第二步,如果是,则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关闭平衡管上电动开关阀一,打开旁通管上电动开关阀二,开启冷热源设备和对应的一次泵对输送管网进行蓄能;
第五步: 判断冷热源设备回水实际温度值TA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值TA0,如果否,则返回第四步,如果是,进入第六步;
第六步:停止冷热源设备和对应的一次泵,打开平衡管上电动开关阀一,关闭旁通管上电动开关阀二,开启二次泵,进入释能状态;
第七步:判断末端设备供水实际温度值TB是否偏离设定温度值TB0,如果否,则返回第六步,如果是,则返回第三步。
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测室外输送管网供回水温度和流量判断系统是否处于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当处于低负荷状态运行时,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可通过对主机、水泵以及电动开关阀相应控制实现对输送管网蓄积、释放冷能或热能,以满足用户低负荷需求;当负荷较高时,切换到传统运行方式。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中高负荷下传统运行方式和低负荷下新型运行方式的切换,解决了传统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无法保证系统在低负荷状态下高效节能运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2,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包括冷热源侧环路和负荷侧环路,冷热源侧环路包括冷热源设备1、一次泵2、供回水管3和平衡管4组成;负荷侧环路包括平衡管4、室外输送管网5、二次泵6、室内输送管网7、末端设备8和电动二通阀9;冷热源侧的平衡管4上设置有电动开关阀一13,冷热源设备1进水处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一10,同时在负荷侧最远端入户供回水管上设置旁通管17,旁通管上设置电动开关阀二16,连接冷热源机房的供水管上设置温度监测装置二14、回水管上设置温度监测装置三11和流量监测装置12,末端设备进水处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四15;
系统运行包括以下控制步骤:
第一步:设定低负荷控制值M0、冷热源设备回水温度控制值TA0和末端设备供水温度控制值TB0,通过温度监测装置三11、温度监测装置二14和流量监测装置12分别监测室外输送管网供回水温度和流量计算实际负荷值M ;通过温度监测装置一10监测冷热源设备回水实际温度值TA,通过温度监测装置四15监测末端设备供水实际温度值TB
第二步:系统在中高负荷状态下运行时,打开平衡管4上电动开关阀一13,关闭旁通管17上电动开关阀二16,开启冷热源设备1和对应的一次泵2以及二次泵6向末端设备8正常供能;
第三步: 判断实际负荷值M是否低于设定负荷值M0,如果否,则返回第二步,如果是,则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关闭平衡管4上电动开关阀13,打开旁通管17上电动开关阀二16,开启冷热源设备1和对应的一次泵2对输送管网5进行蓄能;
第五步: 判断冷热源设备回水实际温度值TA是否达到设定温度值TA0,如果否,则返回第四步,如果是,进入第六步;
第六步:停止冷热源设备1和对应的一次泵2,打开平衡管4上电动开关阀一13,关闭旁通管17上电动开关阀二16,开启二次泵6,进入释能状态;
第七步:判断末端设备供水实际温度值TB是否偏离设定温度值TB0,如果否,则返回第六步,如果是,则返回第三步。
本实施例详细描述该方法的特征。
一个供能面积为140万m2的区域能源项目,以冬季供能为例, 其主机装机制热量为46MW,配置5台单台制热量9200KW的水源热泵机组。当实际负荷值低于4600kW时,也就是说当系统负荷低于总负荷的10%的情况下,此时主机负载率在50%以下,主机效率较低,且一次泵仍须工频运行,冷热源侧环路处于大流量小温差运行,传统的二次泵系统无法实现高效节能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将低负荷控制值设定为M0=4600KW,水源热泵机组回水温度控制值设定为TA0= 38℃,末端设备供水温度控制值设定为TB0=45℃,输送管网水容量为2500m3
当实际负荷值M低于设定负荷值M0=4600kW时,对输送管网进行蓄热(依据控制步骤四)。当主机实际回水温度值TA达到设定温度值TA0 = 38℃时,蓄热结束,释热(依据控制步骤六)开始。当末端设备供水实际温度值TB低于设定温度值TB0=45℃,释能结束。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管网的有效蓄热量为20417kWh。蓄热时间为2.2h,释热时间约4.4h,整个蓄放热周期约为6.6h。每个蓄能释能周期结束,判断实际负荷值M与设定负荷值M0=4600KW的关系,实现传统运行方式与新型运行方式的切换。如此反复,可以保证该系统处于一种最节能的状态运行。

Claims (1)

1.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包括冷热源侧环路和负荷侧环路,冷热源侧环路包括冷热源设备(1)、一次泵(2)、供回水管(3)和平衡管(4)组成;负荷侧环路包括平衡管(4)、室外输送管网(5)、二次泵(6)、室内输送管网(7)、末端设备(8)和电动二通阀(9); 其特征在于,冷热源侧的平衡管(4)上设置有电动开关阀一(13),冷热源设备(1)进水处设置有温度监测装置一(10),同时在负荷侧最远端入户供回水管上设置旁通管(17),旁通管上设置电动开关阀二(16),连接冷热源机房的供水管上设置温度监测装置二(14)、回水管上设置温度监测装置三(11)和流量监测装置(12),末端设备进水处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四(15)。
CN201621164776.8U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Active CN206281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4776.8U CN206281096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4776.8U CN206281096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1096U true CN206281096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85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4776.8U Active CN206281096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109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4210A (zh) * 2018-06-14 2018-09-14 济南金孚瑞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叠加式蓄能型热泵供热系统
CN111033147A (zh) * 2017-08-14 2020-04-17 伸和控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提供装置和液体调温系统
CN111758008A (zh) * 2018-03-02 2020-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利用侧单元、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14719357A (zh) * 2022-04-12 2022-07-08 湖北华工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梯级泵节能设计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3147A (zh) * 2017-08-14 2020-04-17 伸和控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提供装置和液体调温系统
CN111033147B (zh) * 2017-08-14 2022-02-25 伸和控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提供装置和液体调温系统
CN111758008A (zh) * 2018-03-02 2020-10-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利用侧单元、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JPWO2019167248A1 (ja) * 2018-03-02 2020-1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11758008B (zh) * 2018-03-02 2022-05-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JP7138696B2 (ja) 2018-03-02 2022-09-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CN108534210A (zh) * 2018-06-14 2018-09-14 济南金孚瑞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叠加式蓄能型热泵供热系统
CN108534210B (zh) * 2018-06-14 2023-12-01 济南金孚瑞供热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叠加式蓄能型热泵供热系统的实施方法
CN114719357A (zh) * 2022-04-12 2022-07-08 湖北华工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空调二次梯级泵节能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1096U (zh)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CN102353085B (zh) 风电、光电及网电互补变功率蓄能供热系统
CN104279667B (zh) 一种相变蓄能空调系统
CN202613835U (zh) 同时供冷供热节能系统
CN102269444A (zh) 一种供热与供冷水循环的能量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7274303A (zh) 城市供热能耗智慧化管理与控制技术平台
CN203349482U (zh) 一种利用电梯制动电阻的热水器
CN201327102Y (zh) 智能型变频节能换热设备
CN203926055U (zh) 一种热水循环泵变频控制装置
CN101566365A (zh) 智能型变频节能换热设备
CN106594841A (zh) 一种利用输送管网蓄能的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CN209801590U (zh) 用户分布式供热节能装置
CN201628630U (zh) 水源热泵试验台
CN207280009U (zh) 一种新型区域能源二次泵系统
CN203024338U (zh) 中央空调节能控制装置及中央空调
CN203443258U (zh) 冷冻机房一次泵变流量控制系统
CN202328524U (zh) 供热系统节能装置
CN102589216B (zh) 同时供冷供热节能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6496410U (zh) 一种智能回水节能控制系统
CN205641393U (zh) 一种中央空调的冷冻水变频控制系统
CN205299792U (zh) 一种浅层地温能的多级供水系统
CN204941968U (zh) 一种喷油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CN107120712A (zh) 小区集中供暖交流换热均衡装置
CN208566840U (zh) 一种工业余热回收控制管理设备
CN103267346A (zh) 一种利用电梯制动电阻的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