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0081U - 一种隧道钢筋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钢筋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0081U
CN206280081U CN201621354608.5U CN201621354608U CN206280081U CN 206280081 U CN206280081 U CN 206280081U CN 201621354608 U CN201621354608 U CN 201621354608U CN 206280081 U CN206280081 U CN 206280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eam
column
reinforcement trolley
tunnel reinforcement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46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云财
李强
蒙秀林
王海峰
李海阳
刘鑫
任力
侯凯
付云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Bridge Engineering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546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0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0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00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钢筋台车,解决了常见钢筋台车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至少两个台车门架,所述台车门架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横梁和设于第一横梁两端且竖直布置的两根立柱,所述第一横梁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网进而形成顶平台,所述顶平台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防护栏;所述立柱的外侧固定有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网进而形成侧平台,所述侧平台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防护栏,达到该钢筋台车具有较小安全隐患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钢筋台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钢筋台车。
背景技术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隧道工程不仅量大,而且难度高。最常见的挖掘隧道的方法为矿山法。施工人员在挖隧道的过程中,为了将混凝土牢固地注射至初步挖掘的隧道内壁和衬砌台车外壁之间的缝隙内,以此实现隧道内壁的平整,但是仅仅注射混凝土无法满足混凝土牢固的要求,因此,人们在注射混凝土之前需要在隧道内壁上扎好网状布置的钢筋。钢筋台车,给施工人员提供了便于扎钢筋的平台,在隧道工程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43866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弯管段钢筋台车,包括台车门架,台车门架两侧和顶部分别有可调整角度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分布有多根钢筋样架,台车门架底部有行走机构和轨道,所述的台车门架底部设置有支撑锁定。
但是,施工人员站在较高的操作平台上,对隧道顶部的部分施工时,由于隧道内光线昏暗,地形复杂,而且施工人员处于高空作业状态,一旦该钢筋台车发生滑动,施工人员容易从钢筋台车的前后两端掉落,因此施工人员的安全难以保证,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具有较小安全隐患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包括至少两个台车门架,所述台车门架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横梁和设于第一横梁两端且竖直布置的两根立柱,所述第一横梁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网进而形成顶平台,所述顶平台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防护栏;所述立柱的外侧固定有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网进而形成侧平台,所述侧平台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防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高度的第二横梁,使不同的侧平台具有不同的高度,进而施工人员可以站在不同高度的侧平台上对整个隧道的侧壁进行施工,还可以站在顶平台上对隧道的顶壁进行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人员够不到隧道内壁的情况,满足施工人员从多个位置对隧道内壁进行局部施工,有效增强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性,同时施工人员无论是在顶平台上施工,还是在侧平台上施工,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均对施工人员具有保护作用,以使施工人员不易从该钢筋台车的前后两端掉落,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栏包括弧形杆和设于弧形杆两端的第一侧杆,所述第一侧杆之间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弧形杆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一竖杆;所述第二防护栏包括上杆和设于上杆两端的第二侧杆,所述第二侧杆之间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上杆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二竖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不仅具有防护作用,而且它们均由杆件制成,相对于整体的板状设计而言,该设计有效减小了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的制作材料,既较小了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的重量,又节约了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侧杆的底端设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二侧杆的底端设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通过螺栓、螺母分别固定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和螺母,有效增加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牢固性,进而第一防护栏和第二防护栏不易晃动,从而有效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同时,该连接结构,易于拆卸,便于人们更换新的防护栏,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网由若干根钢筋纵横交错而成,并在其表面形成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同时钢筋的表面具有凸起,进而在支撑网的表面容易形成防滑纹路;防滑纹路增加了支撑网上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增加了支撑网上表面和施工人员脚底的摩擦力,以使施工人员不易在支撑网上滑倒,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相邻所述第二横梁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斜爬梯,地面和与地面靠近的第二横梁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竖爬梯,所述第二横梁上端面的支撑网设有供人爬出的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可以先通过竖爬梯,并从缺口中爬到与地面靠近的支撑网上,再通过斜爬梯,并从其他的缺口中逐步爬到不同高度的支撑网上,进而方便施工人员施工,与没有爬梯的钢筋台车相比,该设计更加安全,有效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斜爬梯和竖爬梯均包括若干根水平布置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设有供人踩踏的平整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踏板和脚踏板上的平整面,有效增加了脚踏板和施工人员脚底的接触面积,进而使脚踏板和施工人员脚底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施工人员在攀爬斜爬梯和竖爬梯的过程中,不易滑倒,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立柱的内侧壁设有支撑于第一横梁的第一斜梁,所述立柱的外侧壁设有支撑于第二横梁的第二斜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斜梁支撑在立柱和第一横梁之间,有效增强了台车门架的结构强度,以使该钢筋台车的结构更加稳定;第二斜梁支撑于立柱和第二横梁之间,有效增强了侧平台的结构强度,以使侧平台的结构更加稳定,因此,施工人员更加安全,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立柱的外侧壁均固定有供钢筋放置的挂钩,相邻所述挂钩设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挂钩的外壁设有用于增加摩擦的软质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钩可以供钢筋放置,进而便于施工人员取放钢筋,有效避免人们随意摆放钢筋,进而有效避免钢筋从侧平台以及顶平台掉落,造成人员伤亡,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钢筋具有较大的重量,进而可以挤压软质橡胶套,并使其变形,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使两者间的静摩擦力有效增大,进而钢筋不容易从挂钩中滑落,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相邻所述第一横梁的下端面之间设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设于第一横梁的中间,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加固横梁,所述加固横梁与第二横梁位于同一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横梁增加了相邻第一横梁之间的结构强度,加固横梁增加了立柱之间的结构强度,以使整个台车门架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进而有效提高该钢筋台车的牢固性,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支撑台车门架的两根下横梁,所述立柱的下端面固定于下横梁的上端面,所述下横梁两端的下表面均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橡胶轮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施工人员的推拉或者机械牵引,橡胶轮胎可以自由在地面上滚动,进而有利于人们转移该钢筋台车的位置,同时,橡胶轮胎与地面的静摩擦力较大,该钢筋台车在静止的情况下,不易在地面上滑动或者滚动,从而有效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支撑网,隧道内的灰尘、泥土以及隧道渗水不易在顶平台和侧平台上蓄积,有效较少了施工人员清理该钢筋台车的次数,简单方便;同时与板状的顶平台和侧平台相比,该结构具有较小的重量,以使该钢筋台车更加轻便。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安全性高,较为轻便,制作成本较低,易于转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支撑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栏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栏和第二横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横梁;2、立柱;3、支撑网;4、顶平台;5、第一防护栏;6、第二横梁;7、侧平台;8、第二防护栏;9、弧形杆;10、第一侧杆;11、第一横杆;12、第一竖杆;13、上杆;14、第二侧杆;15、第二横杆;16、第二竖杆;17、第一底座;18、第二底座;19、防滑纹路;20、斜爬梯;21、竖爬梯;22、缺口;23、脚踏板;24、平整面;25、第一斜梁;26、第二斜梁;27、挂钩;28、软质橡胶套;29、支撑横梁;30、加固横梁;31、下横梁;32、支撑柱;33、转轴;34、橡胶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如图1所示,主体由三个台车门架组成,台车门架主要由一根水平布置的第一横梁1、两根竖直布置立柱2以及设于立柱2和第一横梁1之间的第一斜梁25组成,立柱2焊接于第一横梁1的下端面且位于第一横梁1的两端,第一斜梁25焊接于第一横梁1的下端面和立柱2的内侧壁之间,第一横梁1、立柱2和第一斜梁25均由十二号矿工钢制成。
在相同一侧的三根立柱2的下端焊接有水平纵向布置的下横梁31,下横梁31同样由十二号矿工钢制成,在下横梁31两端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作用的橡胶轮胎34,进而该钢筋台车处于静止状态下不易在地面上滑动,在人们推拉或者机械牵引的状态下可以在地面上滚动,方便转移该钢筋台车。
在相同一侧的三根立柱2的之间焊接有水平纵向布置的四根加固横梁30,两根加固横梁30为一组且处于同一平面上,不同组的加固横梁30位于不同的高度。在三根第一横梁1的下端面焊接有两根平行布置的支撑横梁29。支撑横梁29和加固横梁30均由十二号矿工钢制成,且对三个台车门架之间的连接具有加固作用,进而该钢筋台车的结构更加牢固。
在第一横梁1的上端面焊接有支撑网3,进而形成供施工人员方便站立的顶平台4,在顶平台4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第一防护栏5,第一防护栏5垂直布置于第一横梁1的上端面,第一防护栏5的宽度和顶平台4的宽度相等。
在立柱2的外侧壁焊接有高度不同的两根第二横梁6,第二横梁6由十二号矿工钢制成且垂直于立柱2的外侧壁,第二横梁6与相应的加固横梁30对应且位于同一平面上,进而同一侧的六根第二横梁6分为两组,每一组的三根第二横梁6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第二横梁6的下端面和相应立柱2的外侧壁之间焊接有倾斜布置的第二斜梁26,第二斜梁26对第二横梁6和立柱2具有支撑作用,进而有效增强了该钢筋台车的结构强度,第二斜梁26由十二号矿工钢制。
在第二横梁6的上端面焊接有支撑网3,进而形成供施工人员方便站立的侧平台7,在侧平台7的前后两端均固定有第二防护栏8,第二防护栏8垂直布置于第二横梁6的上端面,第二防护栏8的宽度和相应侧平台7的宽度相等。且高度较高的侧平台7的宽度小于高度较低的侧平台7的宽度。
在与地面靠近的且位于侧平台7中间的第二横梁6下端面焊接有竖直布置的竖爬梯21,在与竖爬梯21上端对应的支撑网3上开有供施工人员爬出的缺口(图中已画出但未标记);在相邻侧平台7的第二横梁6之间焊接有倾斜布置的斜爬梯20,在与斜爬梯20上端对应的支撑网3上开有供施工人员爬出的缺口22。斜爬梯20和竖爬梯21均焊接于第二横梁6,在斜爬梯20和竖爬梯21上均焊接有多块供施工人员踩踏的脚踏板23。
在侧平台7的上方设有三个水平布置的挂钩27,挂钩27均焊接于立柱2的外侧壁,挂钩27呈半圆环状且由不锈钢制成,挂钩27的弧口背离相应的侧平台7布置,进而挂钩27可以供钢筋放置,进而便于施工人员取放钢筋,有效避免人们随意摆放钢筋,进而有效避免钢筋从侧平台7以及顶平台4掉落,造成人员伤亡,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如图2所示,下横梁31的下端面焊接有支撑柱32,支撑柱32具体由铸铁制成且呈矩形块状,支撑柱32开有横向布置的通孔,转轴33穿插于该通孔,并焊接于支撑柱32,橡胶轮胎34旋转连接于转轴33的两端,进而两个橡胶轮胎34分别位于下横梁31的两侧。
如图3所示,脚踏板23开有与施工人员脚底接触的平整面24,进而平整面24有效增加了脚踏板23和施工人员脚底的接触面积,进而使脚踏板23和施工人员脚底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使施工人员在攀爬斜爬梯20和图1中竖爬梯21的过程中,不易滑倒,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挂钩27的外壁套有软质橡胶套28,软质橡胶套28具体由硫化橡胶制成,进而软质橡胶套28具有较佳地形变能力,当挂钩27上放置有钢筋时,钢筋具有较大的重量,进而可以挤压软质橡胶套28,并使其变形,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使两者间的静摩擦力有效增大,进而钢筋不容易从挂钩27中滑落,进一步降低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隐患。
如图4所示,支撑网3具体由多根纵横交错的钢筋焊接而成,由于钢筋具有密布的凸起,进而在制成网的上表面形成防滑纹路19,该设计的钢筋取材方便,易于制作,支撑网3的网格设计与常见板状的操作平台相比,图1中的顶平台4和侧平台7上不易堆积灰尘、泥土以及蓄积隧道的渗水。
如图5所示,第一防护栏5主体由一根弧形杆9、两根第一侧杆10、一根第一横杆11和九根第一竖杆12组成,上述杆件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且呈中空管状,进一步减小了第一防护栏5的重量。弧形杆9的中间向上凸起,进而尽量和隧道的形状贴合,以使第一防护栏5的防护面积更大,两根第一侧杆10的上端分别焊接于弧形杆9的两端,且第一侧杆10垂直于第一横梁1的上端面,两根第一侧杆10之间焊接有第一横杆11,第一横杆11位于第一防护栏5的下半部分,第一竖杆12焊接于第一横杆11和弧形杆9之间,且九根第一竖杆12均匀布置。
如图6所示,第一侧杆10的下端焊接有第一底座17,第一底座17具有由不锈钢板制成且呈矩形状,第一底座17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第一横梁1的上端面,图中的螺母未展示出,以实现图5中的第一防护栏5方便拆卸以及牢固连接于第一横梁1。
如图7所示,第二防护栏8主体由一根上杆13、两根第二侧杆14、一根第二横杆15和第二竖杆16组成,第二竖杆16的数量为一根,图1中的第二防护栏8还包括了第二竖杆16的数量为两根的情况,上述杆件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且呈中空管状,进一步减小了第二防护栏8的重量。两根第二侧杆14的上端分别焊接于上杆13的两端,且第二侧杆14垂直于第二横梁6的上端面,两根第二侧杆14之间焊接有第二横杆15,第二横杆15位于第二防护栏8的下半部分,第二竖杆16焊接于第二横杆15和上杆13之间。
第二侧杆14的下端焊接有第二底座18,第二底座18具有由不锈钢板制成且呈矩形状,第二底座18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于第二横梁6的上端面,图中的螺母未展示出,进而第二防护栏8方便拆卸以及牢固连接于第二横梁6。
工作原理,橡胶轮胎34通过静摩擦力固定于地面,人们可以通过推拉或者机械牵引,使该钢筋台车的位置改变,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竖爬梯21和斜爬梯20攀爬至侧平台7上,再通过侧平台7攀爬至顶平台4上,脚踏板23的平整面24,使施工人员不易滑倒,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防滑纹路19进一步使施工人员不易滑倒,第一防护栏5和第二防护栏8对施工人员具有隔挡作用,进而施工人员不易从顶平台4和侧平台7上掉落,增加了该钢筋台车的安全性,钢筋还可以放置在挂钩27上,以使钢筋不易从该钢筋台车上掉落,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隐患。所以,该钢筋台车具有较小的安全隐患,安全性高。

Claims (10)

1.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包括至少两个台车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门架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横梁(1)和设于第一横梁(1)两端且竖直布置的两根立柱(2),所述第一横梁(1)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网(3)进而形成顶平台(4),所述顶平台(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一防护栏(5);所述立柱(2)的外侧固定有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第二横梁(6),所述第二横梁(6)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网(3)进而形成侧平台(7),所述侧平台(7)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防护栏(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栏(5)包括弧形杆(9)和设于弧形杆(9)两端的第一侧杆(10),所述第一侧杆(10)之间设有第一横杆(11),所述第一横杆(11)和弧形杆(9)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一竖杆(12);所述第二防护栏(8)包括上杆(13)和设于上杆(13)两端的第二侧杆(14),所述第二侧杆(14)之间设有第二横杆(15),所述第二横杆(15)和上杆(13)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二竖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杆(10)的底端设有第一底座(17),所述第二侧杆(14)的底端设有第二底座(18),所述第一底座(17)和第二底座(18)通过螺栓、螺母分别固定于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3)由若干根钢筋纵横交错而成,并在其表面形成防滑纹路(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横梁(6)之间设有倾斜设置的斜爬梯(20),地面和与地面靠近的第二横梁(6)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竖爬梯(21),所述第二横梁(6)上端面的支撑网(3)设有供人爬出的缺口(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爬梯(20)和竖爬梯(21)均包括若干根水平布置的脚踏板(23),所述脚踏板(23)设有供人踩踏的平整面(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内侧壁设有支撑于第一横梁(1)的第一斜梁(25),所述立柱(2)的外侧壁设有支撑于第二横梁(6)的第二斜梁(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外侧壁均固定有供钢筋放置的挂钩(27),相邻所述挂钩(27)设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挂钩(27)的外壁设有用于增加摩擦的软质橡胶套(2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横梁(1)的下端面之间设有支撑横梁(29),所述支撑横梁(29)设于第一横梁(1)的中间,所述立柱(2)之间设有加固横梁(30),所述加固横梁(30)与第二横梁(6)位于同一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钢筋台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台车门架的两根下横梁(31),所述立柱(2)的下端面固定于下横梁(31)的上端面,所述下横梁(31)两端的下表面均设有支撑柱(32),所述支撑柱(32)的下端连接有转轴(33),所述转轴(33)的两端设有橡胶轮胎(34)。
CN201621354608.5U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隧道钢筋台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80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4608.5U CN206280081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隧道钢筋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4608.5U CN206280081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隧道钢筋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0081U true CN206280081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460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80081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隧道钢筋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00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8055A (zh) * 2017-06-29 2017-09-29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无轨行走全断面维修平台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8055A (zh) * 2017-06-29 2017-09-29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无轨行走全断面维修平台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77243U (zh) 用于隧道防水板铺设和钢筋绑扎的台车
CN206280086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隧道钢筋台车
CN107165192A (zh) 一种综合管廊分段用制动式型钢门架及其施工工法
CN104481552B (zh) 特大溶洞洞顶落石防护施工方法
CN213505574U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吊装装置
CN108005654A (zh) 仰采大采高工作面过老巷施工工艺
CN206280081U (zh) 一种隧道钢筋台车
CN111794267B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法
CN108643941B (zh) 门架式拱架安装台车
CN206873495U (zh) 一种便携移动式管廊侧墙模板台车
CN108252218A (zh) 一种大跨度提篮拱桥钢拱肋外包混凝土底模滑移装置
CN107035131A (zh) 一种电梯井整体提升式施工操作平台及电梯井的施工方法
JP4034144B2 (ja) 法面補強方法
CN212837823U (zh) 一种明挖隧道边墙施工台车
CN216405121U (zh) 用于变截面空心墩施工的悬臂液压爬架系统
CN210263847U (zh) 一种跨设在地铁u型槽上的移动式施工平台
CN210177919U (zh)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CN109538215B (zh) 一种隧道扩挖多功能台架及使用该台架的隧道扩挖方法
CN103526698B (zh) 悬臂浇筑施工0#块混凝土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775016B (zh) 一种混凝土支撑水平移动可调式挂篮
CN202788877U (zh) 一种横竖承载的隧道混合式满堂支顶架
CN106088564A (zh) 轨道爬升式整体建筑施工脚手架
CN206280082U (zh) 一种隧道衬砌台车
CN217076780U (zh) 一种利用塔吊标准节爬升的坡面防护施工作业平台
CN221002757U (zh) 一种小跨度隧道施工用操作平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