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9654U -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9654U
CN206279654U CN201621395983.4U CN201621395983U CN206279654U CN 206279654 U CN206279654 U CN 206279654U CN 201621395983 U CN201621395983 U CN 201621395983U CN 206279654 U CN206279654 U CN 206279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ast
space
attachment structure
key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959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凤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3959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9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9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9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包括至少由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被夹设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支撑体构成的预制墙体,所述支撑体底部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底部留有距离以构造出充斥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混凝土现浇空间,且该现浇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所述支撑体与现浇空间之间构造出键槽结构,键槽结构包括呈间隔均布的键槽,相邻键槽之间形成平面凸台;所述预制墙体内还被构造出和现浇空间连通的混凝土灌注通道;所述内墙体连接结构包括相邻两预制墙体之间的混凝土灌注空间以及两面预制墙体被构造在边缘的现浇空间;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使得墙体安装的整体性和连接强度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的墙体结构包括两片间隔排列的墙体,两片墙体之间排布有横纵交错的多道钢筋,然后用混凝土浇筑成完整的预制墙体结构。两面墙体结构在组合形成节点时,需要将两者的横向钢筋绑扎,然后浇筑,但是,由于节点的混凝土是后浇筑的,这种墙体连接节点的整体性较差,导致强度较低。并且,墙体底部如果不在同一平面,还需要填抹砂浆抹平,砂浆产生的隔离层与混凝土的结合性差,导致强度下降。此外,对于预制的墙体结构本身来说,还存在如下缺陷:
1、墙体结构的强度较差;
2、现场浇筑时需要灌满两片墙体之间的空间,工序上费时,且现场施工时间紧张,工序简陋,浇筑成的墙体品质难以保证;
3、由于浇筑材料本身的问题或是施工工艺的问题,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不易被排出,浇筑完成后会形成许多凹坑,影响预制内墙体成品质量。
4、灌浆结构的材料和工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费时费力,强度、整体性、安全性等较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提高墙体装配后的整体性和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包括至少由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被夹设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支撑体构成的预制墙体,所述支撑体底部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底部留有距离以构造出充斥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混凝土现浇空间,且该现浇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所述支撑体与现浇空间之间的连接平面构造出键槽结构,键槽结构包括呈间隔均布的键槽,相邻键槽之间形成平面凸台;所述预制墙体内还被构造出和现浇空间连通的混凝土灌注通道;所述内墙体连接结构包括相邻两预制墙体之间的混凝土灌注空间以及两面预制墙体被构造在边缘的现浇空间,所述混凝土灌注空间与被构造在边缘的现浇空间连通,从而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一体的连接结构。
更进一步的,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中,支撑体为第三墙体,第三墙体的下方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下边缘留有距离以构造出现浇空间,第三墙体还被构造出与现浇空间连通的混凝土灌注通道;所述现浇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预制墙体的边缘。第三墙体与现浇空间之间的连接平面构造出构造出键槽结构,键槽结构包括呈间隔均布的键槽,相邻键槽之间形成平面凸台。
更进一步的,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中,所述现浇空间内设有多个支腿柱,支腿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键槽结构下表面贴合和/或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下边缘平齐。
更进一步的,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中,所述预制墙体的底部设有用于调整预制墙体的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所述支腿柱,支腿柱的底部设有调平螺栓。
更进一步的,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三墙体内设有竖向排列的支撑柱,形成多道相互平行的支撑柱列;相邻两道支撑柱列中的支撑柱之间至少有部分相互错位排布。
更进一步的,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中,至少有部分支撑柱列的支撑柱底端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底部边缘平齐,且该支撑柱底部设有调平螺栓以作为用于调整预制墙体的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
更进一步的,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中,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的外表面设有支撑托座,支撑托座为设有横向通孔的块体。
更进一步的,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三墙体中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该通孔为斜孔,导通到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外部。
更进一步的,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的下端留有缺口,用于在现场浇筑时支设模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在预制墙体内预先构造出支撑体,与预制墙体的底部留有空间,以构造出充斥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混凝土现浇空间,至少一部分的现浇空间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且支撑体与现浇空间之间的连接平面预先构造出键槽结构,键槽结构包括呈间隔均布的键槽,相邻键槽之间形成平面凸台;
现场浇筑时,将两片预制墙体边缘的横向钢筋绑扎,构造出混凝土灌注空间,混凝土灌注空间与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的现浇空间连通,然后在混凝土灌注空间的敞开面支模;
向混凝土灌注空间内灌注混凝土,充满混凝土灌注空间与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的现浇空间,从而使两片预制墙体在底部形成一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内墙体连接结构通过支撑件与预制墙体预留出的现浇空间以及灌注通道将每片墙体浇筑成一体,提高内墙体连接结构的整体性和连接强度,并辅助有键槽结构,这种在支撑体与现浇空间之间形成的凹凸结构使得墙体上下部分的安装难度降低,连接稳固性得到加强;
本实用新型支撑件中的支撑结构与高度调节装置结合,提高对预制墙体的支撑强度的同时可以用于对预制墙体的高度调节;在保证其功能强度的同时减少结构组成,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施工方法用于实现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墙体连接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内墙体连接结构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键槽结构的局部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内墙体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内墙体连接结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第三墙体侧边缘内预埋键槽分布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墙体连接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所示支腿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墙体;11、混凝土灌注空间;12、钢筋;13、螺旋箍筋;2、第二墙体;3、第三墙体;31、混凝土灌注通道;32、通孔;4、现浇空间;5、键槽结构;51、键槽;52、凸台;6、支撑柱;7、支腿柱;8、支撑托座;9、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2所示,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其中,每片预制墙体均主要由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以及被夹设在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的支撑体组成,支撑体底部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底部留有一定距离,以构造出充斥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的整个底部空间的混凝土现浇空间4,现浇空间4内至少还设置有纵向钢筋,因此又可以成为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该现浇空间4优选其顶部为平面,支撑体与现浇空间4在二者的连接平面构造出键槽结构5,键槽结构5包括呈间隔均布的键槽51,相邻键槽51之间形成平面凸台52;其中键槽5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状,键槽51槽壁与槽底之间夹角优选为120°,如图3所示的;该键槽51由钢板构成。
混凝土现浇空间4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具体是安装时两墙体会连接的边缘);当两片预制墙体横向连接时,呈一定的间隔进行钢筋绑扎,该间隔构成了一个混凝土灌注空间11,且该混凝土灌注空间11的底部和位于边缘的混凝土现浇空间4是连通的;这样,通过向混凝土灌注空间11内灌注混凝土浆料,可以使得每片预制墙体内部的底部形成一体,提高了墙体连接结构的整体性和强度;键槽51在支撑体与混凝土现浇空间4之间形成均布的凹凸结构,使得预制墙体上下部分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得到加强。
混凝土灌注空间11中设有加强钢筋12。预制墙体内竖向钢筋的下部设有螺旋箍筋13,用于和该预制墙体的下方墙体的竖向钢筋12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的,支撑体为预制的第三墙体3,第三墙体3并不充满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之间形成的空间的全部,且该第三墙体3内被构造出混凝土灌注通道31;具体的,第三墙体3的顶部优选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上边缘平齐,第三墙体3的下方设有混凝土现浇空间4,第三墙体3的底部优选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下边缘留有距离,使得这部分距离形成所述充斥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的整个底部空间的混凝土现浇空间4,该现浇空间4优选其顶部为平面,第三墙体3与现浇空间4之间设置由钢板构成的键槽结构5,键槽5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状,键槽51槽壁与槽底之间夹角优选为120°;第三墙体3与现浇空间4之间均布若干所述键槽51,键槽51之间均保持一定间隔使相邻键槽之间形成平面凸台52;混凝土现浇空间4与混凝土灌注通道31连通用以通过混凝土灌注通道31向混凝土现浇空间4浇筑混凝土浆料。这样是为了在墙体的底部形成连续的整体结构,提高结合强度。混凝土灌注通道31和混凝土现浇空间4共同构成了混凝土现浇区域。
第三墙体3预制形成,而非现场灌浆得到,这样使得现场施工浇筑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混凝土灌注通道31浇筑一部分混凝土浆料,将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之间剩余的空间填满即可,而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灌满整个空间而耗费大量的时间。此外,第三墙体3可以在工厂中预制而成,品质较现场浇筑相比更容易掌控,具有良好的强度,使得内墙体结构的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在第三墙体3的两侧边缘均竖向预埋有一列键槽51用于墙体的安装连接,如图6所示,提高墙体连接强度,便于提高施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灌注通道31竖向构造在第三墙体3的内部,该通道的形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可以是圆孔、多边孔(例如方孔)或其他几何形状的孔。混凝土灌注通道3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墙体的宽度)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内墙体结构具有两道混凝土灌注通道31,沿着相同的间隔排布在第三墙体3内部,其直径小于等于第三墙体3的厚度;混凝土灌注通道31的底部连通混凝土现浇空间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墙体3只能为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上部形成支撑,下部的混凝土现浇空间4完全是空心的,这可能会导致支撑强度不均匀。为此,在混凝土现浇空间4内设置有多个支腿柱7,其也由混凝土预制而成,也可以是空心柱体;支腿柱7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支腿柱7的数量可以和第三墙体3被混凝土灌注通道31分开形成部分的数量相同,并和这些分开的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其保持对应,这样可以在墙体底部形成支撑,提高内墙体结构的整体强度。支腿柱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键槽结构5下表面贴合和/或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下边缘平齐。
在预制墙体的底部设有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整与预制墙体的高度在一个水平面上,然后通过现场浇筑使其与预制墙体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既可以保证墙体之间的高度平齐,又省去了砂浆抹平的过程,防止砂浆形成的隔离层与混凝土不能充分结合导致强度下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的,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现浇空间4内的多个所述支腿柱7,支腿柱7顶部接触键槽结构5且底部设有调平螺栓14,通过调节所述调平螺栓14,可以调整支腿柱7撑起的预制墙板的高度,实现各个墙体之间高度的平齐;优先的多个支腿柱7成一定间隔均布在现浇空间4内,然后在现场浇筑时可以将支腿柱7和调平螺栓14一起浇筑成整体,这样就不再需要砂浆找平,避免砂浆形成的间隔层与混凝土结合不好导致强度下降。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的,支撑体为预制的第三墙体3,第三墙体3的顶部优选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上边缘平齐,第三墙体3的底部为位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之间的混凝土现浇空间4,第三墙体3内被构造出连通现浇空间4的混凝土灌注通道31;第三墙体3与现浇空间4之间设置由钢板构成的键槽结构5。并且在第三墙体3内加设有竖向排列的支撑柱6形成相互平行的支撑柱列;本实施例中,具有五列支撑柱列,左侧第一列、正中间的第三列和右侧的第五列中均含有两道上下间隔排列的支撑柱6,中间第二列和第四列中含有一道支撑柱6;优选的,相邻两列支撑柱6之间可以相互错位排布;例如中间的第二列和第四列支撑柱6在水平方向上只有部分与第一列、第三列以及第五列的支撑柱6重合,其中间部分位于第一列和第五列中两道支撑柱6之间的位置;这种排布方式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第一列、第三列和第五列中各支撑柱6的间隔在水平方向上所形成的支撑空白区域,支撑力分布更加均匀,墙体结构的强度得到了更好的提高。
优选的,支撑柱6替代上一实施例中的支腿柱7实现预制墙体的高度调节,在该实施例中,具有两道支撑柱6的支撑柱列(第一、三、五列支撑柱列)中,其最底部的支撑柱6下端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底部边缘平齐,支撑柱6的底面设有调平螺栓,通过调节所述调平螺栓,可以调整支撑柱6撑起的预制墙板的高度,实现各个墙体之间高度的平齐;在现场浇筑时可以将支撑柱6和调平螺栓一起浇筑成整体,这样就不再需要砂浆找平,避免砂浆形成的间隔层与混凝土结合不好导致强度下降。由于支撑柱6的高度可能要与现浇空间4高度,因此具有调平作用的支撑柱6可以构造为贯穿键槽结构5的形式或者是被键槽结构截断为对应的上下两部分的形式。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会因为材料本身的缺陷,或是浇筑工艺的缺陷的原因产生气泡,这些气泡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残留在混凝土表面,少量的气泡会影响墙体的美观,大量的气泡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混凝土也需要在浇筑后使得墙体形成整体结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墙体3中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32,该通孔32为斜孔,导通到第一墙体1或第二墙体2的外部用于排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参见图4、5中所示的;解决下部现浇锚固区域内的气体的排出,使混凝土能够充满整个下部锚固区域(现浇空间4)的空间。
为方便预制墙体的设置固定以及保证垂直度,第一墙体1和/或第二墙体2的外表面设有支撑托座8,支撑托座8为设有横向通孔的块体,优选钢材料;支撑托座8通过通孔连接建筑支撑杆,已在预制墙体现场设置过程中进行支撑或垂直度调整。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中的一面墙体的下端相对于另一面墙体的下端留有距离,以构成一个缺口,用于在现场浇筑时支设模板9。例如,图5中第二墙体2的下端并不与第一墙体1的下端平齐,而是缺少一部分,这一部分就可以用于支设模板9,以形成完整的浇筑空间。此外,也可以在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下端均留有缺口,双面支设模板9,如图4所示。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墙体结构在浇筑施工时是需要竖直放置的,因此将竖直的边称为墙体的“高”,水平的边称为“宽”,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之间形成的空间距离称为该空间的“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内墙体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在预制墙体内预先构造出支撑体,与预制墙体的底部留有空间,以构造出充斥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混凝土现浇空间,至少一部分的现浇空间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且支撑体与现浇空间之间的连接平面预先构造出键槽结构,键槽结构包括呈间隔均布的键槽,相邻键槽之间形成平面凸台;
(2)现场浇筑时,将两片预制墙体边缘的横向钢筋绑扎,构造出混凝土灌注空间,混凝土灌注空间与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的现浇空间连通,然后在混凝土灌注空间的敞开面支模;
(3)向混凝土灌注空间内灌注混凝土,充满混凝土灌注空间与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的现浇空间,从而使两片预制墙体在底部形成一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由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被夹设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支撑体构成的预制墙体,所述支撑体底部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底部留有距离以构造出充斥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混凝土现浇空间,且该现浇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在预制墙体的边缘;所述支撑体与现浇空间之间的连接平面构造出键槽结构,键槽结构包括呈间隔均布的键槽,相邻键槽之间形成平面凸台;所述预制墙体内还被构造出和现浇空间连通的混凝土灌注通道;所述内墙体连接结构包括相邻两预制墙体之间的混凝土灌注空间以及两面预制墙体被构造在边缘的现浇空间,所述混凝土灌注空间与被构造在边缘的现浇空间连通,从而通过混凝土浇筑成一体的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体为第三墙体,第三墙体的下方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下边缘留有距离以构造出现浇空间,第三墙体还被构造出与现浇空间连通的混凝土灌注通道;所述现浇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预制墙体的边缘;第三墙体与现浇空间之间的连接平面构造出键槽结构,键槽结构包括呈间隔均布的键槽,相邻键槽之间形成平面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空间内设有多个支腿柱,支腿柱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键槽结构下表面贴合和/或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下边缘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的底部设有用于调整预制墙体的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所述支腿柱,支腿柱的底部设有调平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墙体内设有竖向排列的支撑柱,形成多道相互平行的支撑柱列;相邻两道支撑柱列中的支撑柱之间至少有部分相互错位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有部分支撑柱列的支撑柱底端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底部边缘平齐,且该支撑柱底部设有调平螺栓以作为用于调整预制墙体的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内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的外表面设有支撑托座,支撑托座为设有横向通孔的块体。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内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墙体中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该通孔为斜孔,导通到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的外部;在第三墙体的两侧边缘均竖向预埋有一列键槽。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内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的下端留有缺口,用于在现场浇筑时支设模板。
CN201621395983.4U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 Active CN206279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5983.4U CN206279654U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95983.4U CN206279654U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9654U true CN206279654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2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95983.4U Active CN206279654U (zh) 2016-12-19 2016-12-19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96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0994A (zh) * 2016-12-19 2017-03-08 朱凤起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0994A (zh) * 2016-12-19 2017-03-08 朱凤起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480994B (zh) * 2016-12-19 2019-09-27 朱凤起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99093B (zh) 一种外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69321A (zh) 一种加强的预制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4358337B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预制双薄板轻质叠合楼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737118U (zh) 一种加强的预制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
CN103410102A (zh) H型双柱墩宽桥面悬臂临时固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279654U (zh)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
CN205116202U (zh) 预应力方桩与钢格构柱集成立柱
CN206752761U (zh) 一种外墙体连接结构
CN212866938U (zh) 一种预制墙体的调平结构
CN106368347B (zh) 墙体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663794A (zh) 一种纵肋叠合剪力墙用墙体调平机构及施工方法
CN204001705U (zh) 基于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施工结构
CN206143956U (zh) 墙体连接结构
CN207244633U (zh) 基坑围护顶圈梁上砖砌挡土墙钢筋桁架加固系统
CN106480994B (zh) 一种内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693266U (zh) 混凝土综合管廊模块
CN212223947U (zh) 一种装配重力式挡土墙结构
CN105714847B (zh) 一种加筋土挡墙混凝土模块及其组合方法
CN212866939U (zh) 一种纵肋叠合剪力墙用墙体调平机构
CN105113626B (zh) 现浇柱预制梁板结构施工方法
CN204000936U (zh) 基于扣件式钢管地锚桁架的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体系
CN210117724U (zh) 一种车库基础结构
CN209260748U (zh) 一种阶形塔吊基础
CN206769444U (zh) 一种框架结构填充延性抗震构件的抗震加固体系
CN209780081U (zh) 钢砼组合平底板加填充物轻型装配式楼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