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4869U - 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4869U
CN206274869U CN201621119389.2U CN201621119389U CN206274869U CN 206274869 U CN206274869 U CN 206274869U CN 201621119389 U CN201621119389 U CN 201621119389U CN 206274869 U CN206274869 U CN 206274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e
connection
photovoltaic
photovoltaic green
front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93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新峰
王福成
张新生
赵萌萌
王以笑
朱翠丽
王冬
胡筱
孙磊杰
朱美玲
胡琴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j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j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Xuj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211193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4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4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486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所述光伏大棚包括棚架,棚架包括立柱,相邻两个立柱顶部水平连接有抗风系杆,光伏大棚的棚顶设置有光伏组件和透光设备,所述抗风系杆上方沿长度方向上连接固定有预制压顶,所述预制压顶包括长条形连接基体,所述连接基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抗风系杆固定连接的底部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的前侧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后侧设有用于与透光设备连接的后侧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光伏大棚棚顶通过一个预制压顶将棚顶的各个配件紧密联系在一起,便于光伏大棚的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光伏大棚的大面积使用和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
背景技术
光伏大棚是将光伏电站和农业大棚建设合二为一,下面是农业大棚,上面是光伏电站,这种光伏农业大棚建设模式可以实现一地多用和一地多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光伏农业大棚,一般包括棚架,棚架包括设置在大棚内沿大棚长度方向均匀设置的起重要支撑作用的立柱,相邻两个立柱的顶端水平连接有抗风系杆,立柱与棚架两侧连接有用于支撑光伏大棚棚顶设备的撑杆。光伏大棚的棚顶一侧设置有光伏组件,即光伏太阳能板,一侧设置有透光设备。这种光伏农业大棚是将光伏组件设置为农业大棚的棚顶,与农业大棚的棚顶棚架相连,将农业大棚与光伏太阳能板一体化设置,实现光伏大棚的一体化建设。但是这种光伏农业大棚棚顶的光伏组件、透光设备(透光玻璃板或透光薄膜)等部件均是通过各自的连接部件连接在棚顶棚架上,彼此之间结构相互独立,融合性差,在整个光伏大棚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因为棚顶连接结构复杂繁琐,造成大棚棚顶的安装和拆卸困难,此外,棚顶连接部件较多也造成棚顶的密封效果下降,不利于光伏农业大棚的大面积使用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将光伏大棚棚顶的各个配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光伏大棚预制压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棚顶各部件之间融合效果好的光伏大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长条型连接基体,所述连接基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抗风系杆固定连接的底部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的前侧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后侧设有用于与透光设备连接的后侧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基体包括连接管体以及竖直设置在连接管体顶部的连接板体,所述底部连接结构为设置在连接管体管壁上的螺栓连接孔,所述前侧连接结构为设于连接板体前侧的插槽,所述后侧连接结构为设于连接板体后侧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体为底边水平设置的五边形管体,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前侧的斜向下延伸的前侧卡臂,所述前侧卡臂与所述五边形管体的其中一边平行且前侧卡臂与该平行边共同构成所述插槽,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后侧的斜向下延伸的后侧卡臂,所述后侧卡臂的后端设有翻边,所述后侧卡臂与所述五边形管体的另一边构成所述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顶部的T型避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体的前侧和后侧向外延伸出压边,所述压边上设有用于与光伏大棚的撑杆连接的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卡臂与连接管体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体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大棚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棚架,棚架包括立柱,相邻两个立柱顶部水平连接有抗风系杆,光伏大棚的棚顶设置有光伏组件和透光设备,所述抗风系杆上方沿长度方向上连接固定有预制压顶,所述预制压顶包括长条型连接基体,所述连接基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抗风系杆固定连接的底部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的前侧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后侧设有用于与透光设备连接的后侧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基体包括连接管体以及竖直设置在连接管体顶部的连接板体,所述底部连接结构为设置在连接管体管壁上的螺栓连接孔,所述前侧连接结构为设于连接板体前侧的插槽,所述后侧连接结构为设于连接板体后侧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体为底边水平设置的五边形管体,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前侧的斜向下延伸的前侧卡臂,所述前侧卡臂与所述五边形管体的其中一边平行且构成插槽的槽壁,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后侧的斜向下延伸的后侧卡臂,所述后侧卡臂的后端设有翻边,所述后侧卡臂与所述五边形管体的另一边构成所述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五边形管体关于连接板体前后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顶部的T型避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体的前侧和后侧向外延伸出压边,所述压边上设有用于与光伏大棚的撑杆连接的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卡臂与连接管体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预制压顶之间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形状为管状,所述预制压顶与连接头之间插装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体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沿预制压顶的长度方向在光伏大棚棚顶的一侧均匀排布,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两侧的光伏组件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预制压顶上设置有与光伏大棚棚顶的抗风系杆、光伏组件、透光设备等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可以通过一个部件将光伏大棚棚顶的各个组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减少了光伏大棚棚顶的连接部件,提高了光伏大棚棚顶结构的融合性。
进一步的,预制压顶与光伏组件之间通过插装连接,预制压顶与透光设备之间通过卡扣连接,预制压顶与抗风系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有的连接结构连接方便,无需焊接,便于光伏大棚棚顶的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光伏大棚的大面积使用和推广。
进一步的,预制压顶通过连接管体与抗风系杆螺栓连接,连接管体的管内空腔为螺栓连接过程中拧进连接管体内的螺杆头提供让位空间
进一步的,预制压顶上设置有T型避雷部,有利于光伏大棚的安全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体的前侧和后侧向外延伸出压边,所述压边上设有用于与光伏大棚的撑杆连接的穿孔。当光伏大棚棚顶铺设较多设备时,将预制压顶的压边与撑杆连接,进一步固定预制压顶,增加预制压顶的牢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前侧卡臂与连接管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密封件,进一步的密封预制压顶与光伏组件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体内侧面上设置有密封件,相邻两个预制压顶通过连接头插装连接后,连接管体内侧面上的密封件实现连接管体与连接头之间插接缝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组件与导水槽之间密封连接,进一步的加强光伏大棚棚顶的密封,使光伏大棚的保温保湿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1中预制压顶的端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1中预制压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1中棚顶各部件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1中立柱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1中立柱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1中导水槽的示意图。
图中:1、预制压顶;1-1、T型避雷部;1-2、前侧卡臂;1-3、后侧卡臂;1-4、连接管体;1-5、第一压边;1-6、第二压边;1-7、螺栓连接孔;1-8、第一密封件;1-9、第二密封件;1-10、第三密封件;2、立柱;3、系杆铰接部;3-1、安装孔;4、撑杆铰接部;4-1、连接孔;5、抗风系杆;6、光伏组件;7、导水槽;7-1、导水槽构件;7-2、连接件;7-3、防水楔形块;7-4、椭圆孔;8、防水薄膜;8-1、薄膜系杆;9-1、第一螺栓组件;9-2、第二螺栓组件;10、前固定撑杆;11、后固定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人”字形棚顶,所述“人”字形顶棚两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为15°。所述“人”字形棚顶的顶端通过设置在大棚内沿大棚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立柱2支撑。所述立柱2为方管,所述立柱2顶端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系杆铰接部3,分别为第一系杆铰接部和第二系杆铰接部,两个系杆铰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孔3-1;所述立柱2顶端相对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撑杆铰接部4,分别为第一撑杆铰接部和第二撑杆铰接部,两个撑杆铰接部上设置有连接孔4-1,两个撑杆铰接部的上表面均为斜面,为设置在立柱2上方的部件让出空间。
所述系杆铰接部处连接有抗风系杆5,相邻两个立柱2的顶端之间通过抗风系杆5连接在一起,连接后抗风系杆5的上表面与立柱2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第一撑杆铰接部连接有前固定撑杆10,第二撑杆铰接部连接有后固定撑杆11,立柱2与光伏大棚两侧的支撑部件通过所前固定撑杆10和后固定撑杆11连接在一起,用来支撑光伏大棚的棚顶重量。所述抗风系杆5、前固定撑杆10和后固定撑杆11均通过第一螺栓组件9-1与立柱2固定连接。
所述抗风系杆5沿长度方向上每隔0.8m设置一个轴线为竖直方向的椭圆形安装孔,抗风系杆5通过所述椭圆孔在抗风系杆的上方连接固定有预制压顶1。所述预制压顶1为所述“人”字形棚顶的顶端,所述人字形棚顶两侧的部件通过与预制压顶1的连接固定在棚顶处。
所述预制压顶1为长条形,长度有3m,剖面形状为塔形,包括连接基体,所述连接基体包括连接管体1-4和竖直连接在所述连接管体1-4的顶部的连接板体。所述连接板体的顶部设置有T型避雷部1-1,T形的两边对称,两边长度有6cm,两边的端部向下斜勾1.5cm,斜勾程度为与垂直线夹角3°。所述连接板体的前侧设置有前侧卡臂1-2,前侧卡臂1-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8,前侧卡臂1-2长度有10cm,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5°;所述连接板体的后侧设置后侧卡臂1-3,后侧卡臂的长度有10cm,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5°,端部向下斜勾2cm。所述连接管体1-4的形状为扁五边形,所述连接管体1-4关于连接板体前后对称,所述连接管体1-4与前侧卡臂1-2相对的一边与前侧卡臂-2平行,连接管体1-4与后侧卡臂1-3相对的一边与后侧卡臂平行。所述连接管体的底边沿长度方向上每隔0.8m设置一个螺栓连接孔1-7。所述连接管体1-4底边的前后两侧向外延伸出向下倾斜的第一压边1-5和第二压边1-6。所述连接管体1-4底边宽度为18cm,顶端与底边的距离为9cm,顶部两边的夹角为150°,底边与两压边的夹角为110°。所述连接管体1-4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9,连接管体1-4的底边和两个压边与立柱2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三密封件1-10。
所述预制压顶1在制造时,预制压顶1的T型避雷部1-1、前侧卡臂1-2、连接板体、后侧卡臂1-3、连接管体1-4、第一压边1-5和第二压边1-6等结构一体成型,使整个预制压顶1密封严密,强度高。
此外,相邻两个预制压顶1之间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为管状结构,所述预制压顶1与连接头之间插装连接,并通过设置在连接管体1-4内侧面上的第二密封件1-9实现预制压顶和连接头之间插接缝的密封。
所述光伏大棚的“人”字形棚顶的一侧为平行设置的若干个光伏组件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6为公母卡扣光伏组件。相邻两个光伏组件6之间设置有导水槽7,另一侧设置有防水薄膜8。所述预制压顶1与光伏大棚棚顶的各部件连接时,前侧卡臂1-2与连接管体1-4的一侧斜肩共同形成插槽,光伏组件6 插装在所述插槽内,并通过第一密封件1-8实现光伏组件6与前侧卡臂1-2之间的密封。后侧卡臂1-3与连接管体1-4的另一侧斜肩共同形成卡槽,防水薄膜8的端部薄膜系杆8-1卡在所述卡槽内。预制压顶1和抗风系杆5通过穿装在螺栓连接孔1-7和抗风系杆5上的椭圆孔内的第二螺栓组件9-2连接固定在一起。
所述导水槽7包括导水槽构件7-1、导水槽构件7-1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7-2,连接件7-2上设置有防水楔形块7-3,如图6所示,导水槽构件7-1的形状为倒“几”字形,两个外翻的侧边上开设有椭圆孔7-4,连接件7-2的形状为倒“ㄣ”字形,一侧与导水槽构件7-1 满焊,避免渗水,另一侧带内侧勾,卡扣至预制压顶1的前侧卡臂1-2内。此外,为防止渗水和漏水,采用防水楔形块7-3压紧连接件7-2。
所述导水槽7在连接固定时,通过自攻丝套件固定在前固定撑杆10上,在导水槽构件7-1的两侧注入少许硅胶,将防水卷材粘贴在两侧后,通过螺栓组件将导水槽7与光伏组件6固定连接。
所述预制压顶1与光伏大棚棚顶的各个相关配件如光伏组件、导水槽等部件的连接缝之间、预制压顶1与连接头的连接缝之间均采用耐候密封胶嵌缝,进一步增强光伏大棚棚顶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2,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在第一压边1-5和第二压边1-6上设置穿孔,并在前固定撑杆10和后固定撑杆11上设置对应的连接部,通过拉杆将两个压边和两个固定撑杆固定在一起,这样在冬天光伏大棚的棚顶铺设较多设备时,进一步固定预制压顶1,增加预制压顶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3,是在具体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压顶1与抗风系杆的连接部也可以不设置为连接管的形式,而是设置为连接槽的形式,连接槽的两侧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抗风系杆也对应设置有轴线为水平方向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槽卡在抗风系杆外部,通过水平穿装在所述螺栓连接孔内和所述安装孔内的螺栓组件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也可以将预制压顶和抗风系杆连接在一起,但是在连接过程中要同时将预制压顶上两个螺栓连接孔和抗风系杆上一个安装孔对准,安装精度较高,不易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4,是在具体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侧卡臂与连接管体之间也可以增设一个前支撑卡臂,所述前侧卡臂与前支撑卡臂共同形成所述插槽。所述后侧卡臂与连接管体之间也可以增设一个后支撑卡臂,所述后侧卡臂与后支撑卡臂共同形成所述卡槽。这种方式虽然也可以连接光伏组件和防水薄膜,但是前支撑卡臂和后支撑卡臂因为下方没有支撑部件,强度太低,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压弯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5,是在具体实施例1-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体也可以不设置为扁五边形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其他多边形的形状,如七边形。所述连接管体与抗风系杆的连接面也可以不设置为平面,两者之间也可以通过弧形面配合。所述连接管体也可以不关于连接板体对称,只要所述连接管体具有与所述前侧卡臂配合的斜面、与后侧卡臂配合的斜面、与抗风系杆的连接配合面和用于支撑上述两个配合斜面的支撑面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6,是在具体实施例5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具体实施例中涉及的各个尺寸,如:人字形棚顶两侧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预制压顶1的长度,T型避雷部1-1两边的长度,前侧卡臂1-2、后侧卡臂1-3、第一压边1-5、第二压边1-6等的长度和与水平线的夹角,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不限于具体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7,是在具体实施例6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2也可以设置为圆管,两个系杆铰接部和两个撑杆铰接部彼此交错均匀设置在立柱2上端的外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大棚的具体实施例8,是在具体实施例7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压顶1可以不设置T型避雷部1-1,这并不影响预制压顶1在使用时连接棚顶各部件的作用,但是没有避雷部,不利于光伏大棚的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的具体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一种光伏大棚中预制压顶1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18)

1.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型连接基体,所述连接基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抗风系杆固定连接的底部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的前侧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后侧设有用于与透光设备连接的后侧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体包括连接管体以及竖直设置在连接管体顶部的连接板体,所述底部连接结构为设置在连接管体管壁上的螺栓连接孔,所述前侧连接结构为设于连接板体前侧的插槽,所述后侧连接结构为设于连接板体后侧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为底边水平设置的五边形管体,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前侧的斜向下延伸的前侧卡臂,所述前侧卡臂与所述五边形管体的其中一边平行且前侧卡臂与该平行边共同构成所述插槽,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后侧的斜向下延伸的后侧卡臂,所述后侧卡臂的后端设有翻边,所述后侧卡臂与所述五边形管体的另一边构成所述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边形管体关于连接板体前后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顶部的T型避雷部。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的前侧和后侧向外延伸出压边,所述压边上设有用于与光伏大棚的撑杆连接的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卡臂与连接管体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9.一种光伏大棚,包括棚架,棚架包括立柱,相邻两个立柱顶部水平连接有抗风系杆,光伏大棚的棚顶设置有光伏组件和透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系杆上方沿长度方向上连接固定有预制压顶,所述预制压顶包括长条型连接基体,所述连接基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抗风系杆固定连接的底部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前侧设有用于与光伏组件固定连接的前侧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基体的后侧设有用于与透光设备连接的后侧连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体包括连接管体以及竖直设置在连接管体顶部的连接板体,所述底部连接结构为设置在连接管体管壁上的螺栓连接孔,所述前侧连接结构为设于连接板体前侧的插槽,所述后侧连接结构为设于连接板体后侧的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为底边水平设置的五边形管体,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前侧的斜向下延伸的前侧卡臂,所述前侧卡臂与所述五边形管体的其中一边平行且前侧卡臂与该平行边共同构成所述插槽,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后侧的斜向下延伸的后侧卡臂,所述后侧卡臂的后端设有翻边,所述后侧卡臂与所述五边形管体的另一边构成所述卡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边形管体关于连接板体前后对称。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体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体顶部的T型避雷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的前侧和后侧向外延伸出压边,所述压边上设有用于与光伏大棚的撑杆连接的穿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卡臂与连接管体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预制压顶之间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形状为管状,所述预制压顶与连接头之间插装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体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沿预制压顶的长度方向在光伏大棚棚顶的一侧均匀排布,相邻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两侧的光伏组件密封连接。
CN201621119389.2U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4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9389.2U CN206274869U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9389.2U CN206274869U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4869U true CN206274869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8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938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4869U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4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3370U (zh) 装配式多功能节能日光温室
CN209323800U (zh) 一种预制三铰拱屋面板
CN206274869U (zh) 一种光伏大棚预制压顶及光伏大棚
CN206517343U (zh) 倾斜屋面防水型光伏组件安装装置
CN203284989U (zh) 新建太阳能屋顶一体化发电系统
CN107965072A (zh) 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单元式幕墙
CN207484773U (zh) 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单元式幕墙
CN203066591U (zh) 帐篷
CN205369970U (zh) 一种无圈梁农村住宅的加固装置
CN215907219U (zh) 一种绿色生态屋面构造
CN207847166U (zh) 集装箱立柱及集装箱屋顶组织排水结构
CN209964778U (zh) 一种新型全装配式轻型温室装置
CN207776530U (zh) 一种具有双曲线特征的太阳能光伏车棚结构
CN202871822U (zh) 太阳能热电连供与建筑一体化安装支架
CN204762500U (zh) 多膜结构的太阳能光伏大棚
CN205476126U (zh) 一种快拆活动板房的屋檐挂式天沟
CN215802760U (zh) 厂房大门钢结构雨棚
CN216740315U (zh)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屋顶
CN217975110U (zh) 一种生态节能建筑的太阳能屋顶结构
CN217326678U (zh) 一种高效bipv光伏车棚
CN206099856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220747808U (zh) 一种立体车库雨棚装置
CN212897699U (zh) 可周转式后浇带防护雨棚
CN220156432U (zh) 适用于木材晾晒的多跨光伏支撑结构体系及其生态林业光伏大棚
CN217581368U (zh) 应用于光伏屋面的围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