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66759U - 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66759U
CN206266759U CN201621109784.2U CN201621109784U CN206266759U CN 206266759 U CN206266759 U CN 206266759U CN 201621109784 U CN201621109784 U CN 201621109784U CN 206266759 U CN206266759 U CN 206266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lt
spinneret
spinning
manifold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97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Ding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Ding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Ding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Ding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097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66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66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66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包括第一预处理系统、第二预处理系统、喷丝系统,每一预处理系统主要由干燥器、螺杆挤出机、熔体过滤器、输送器及熔体流道组成,喷丝系统包括纺丝箱与喷丝组件,所述纺丝箱包括纺丝箱本体及纺丝箱腔体,在纺丝箱本体上设置有保温层、导热油进口及导热油出口,在所述纺丝箱腔体内分别设置熔体分流系统,熔体分流系统设置有计量泵、熔体流道、熔体分流管及熔体分配管,所述熔体流道穿过纺丝箱本体进入纺丝箱腔体内通过熔体分配管与计量泵及多级的级熔体分流管连接;所述喷丝组件由上至下由分配板、复合板及喷丝板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结构独特,且设备维护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纤维纺丝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化纤工业的不断发展,性能优于单组份纤维的双组份混纤逐渐成为非织造布市场的高端产品,纺丝箱是化纤行业中生产双组份混纤的重要设备,目前,双组份混纤纺丝箱体基本上是单模头方式箱体,用于纺丝生产线上的双组份复合纺丝箱是将两种不同的化纤熔融料进行混合,然后由喷丝头进行复合纺丝,由于在喷丝头进行喷丝前,两个化纤熔融状态组份的温度需要进行适当的控制,以便能根据不同的化纤原料进行喷丝,以致存在能源消耗多、产品云斑多质量差、耗材多产地面积大等不足。
目前复合双组份纺粘非织造布的设备和技术,所用的纺丝箱体基本上是采用化纤复合纺丝的箱体类型,考察纺粘非织造布的生产和化纤丝的生产过程,显然纺粘非织造布的纺丝设备需要在更小的面积内容纳更多的纤维,因而采用经放大或变形的、移植于化纤纺丝的两箱体或三箱体虽然可满足需要,但是在设备上的合理性显然不如化纤用箱体,设备的体积更加庞大,成本更高,不适应纺粘非织造布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提供一种不仅生产效率高、产量大、产品质量好,而且耗材少,节约占地面积,安装和维护方便的双组份混纤纺丝箱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包括第一预处理系统、第二预处理系统、喷丝系统,所述第一预处理系统主要由第一干燥器、第一螺杆挤出机、第一熔体过滤器、输送器及熔体流道组成,所述第一干燥器通过输送器与第一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通过熔体流道与第一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预处理系统主要由第二干燥器、第二螺杆挤出机、第二熔体过滤器及熔体流道组成,所述第二干燥器通过输送器与第二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体流道与第二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预处理系统与第二预处理系统通过熔体流道与喷丝系统的计量泵连接为一体,其结构特点为所述喷丝系统包括纺丝箱与喷丝组件,所述纺丝箱包括纺丝箱本体及纺丝箱腔体,在纺丝箱本体上设置有保温层、导热油进口及导热油出口,在所述纺丝箱腔体内分别设置第一熔体分流系统与第二熔体分流系统,所述第一熔体分流系统与第二熔体分流系统分别设置有计量泵、熔体流道、熔体分流管及熔体分配管,所述熔体流道穿过纺丝箱本体进入纺丝箱腔体内通过熔体分配管与四支一级熔体分流管的进口连接,其中每支的一级熔体分流管的出口与一台计量泵的进口连接,而与所述计量泵的出口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二级熔体分流管的进口连接,而每支的二级熔体分流管的出口再次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三级熔体分流管的进口连接,所述三级熔体分流管的出口与喷丝组件连接;所述喷丝组件由上至下由分配板、复合板及喷丝板组成,在所述分配板上设置有系列圆形孔隙,所述圆形孔隙的上端口设置有圆锥形导流槽,在所述圆形孔隙内设置有针管,所述针管的下端插入复合板的复合孔上端口的复合槽内;所述复合槽带有圆锥形导流结构,位于设置在复合板上的复合孔的上端口位置并与复合孔衔接连通,所述复合孔通过复合槽与圆形孔隙连通;在所述喷丝板上设置有喷丝孔,在所述喷丝孔的上端口设置圆锥形导流槽,并通过圆锥形导流槽与复合孔的下端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喷丝组件由上至下由复合板及喷丝板组成,在所述复合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的进料凹槽,在喷丝板上由上至下设置有圆锥形导流槽及喷丝孔,所述圆锥形导流槽与进料凹槽的位于中部位置的对称中心点连通,所述喷丝孔与圆锥形导流槽垂直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圆锥形导流槽、圆锥形导流结构的倒角为45°。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在喷丝板上设置有加热系统;喷丝孔的出口沿非织造布的横向宽度等距离排列,间距为6-18cm。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螺杆挤出机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所述干燥器采用真空转鼓干燥设备或红外干燥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产量大,产品质量好等优点,结构独特,纺丝效率高,倒角结构不易产生涡流,喷丝后熔体不易破裂,且设备维护安装方便;2)由两种不同分子量的A、B组份通过两套独立的熔融、计量、熔体输送系统,将两种熔体输送至本实用新型中喷丝板的毛细喷丝孔中挤出,纺制成一种双组份的纤维,该纤维经过拉伸后,由于A、B两种材料的拉伸收缩性不同,拉伸后不同的伸缩性可使得纤维形成一种三维卷曲状的纤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纺丝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喷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喷丝组件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皮芯结构的双组份纺粘长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喷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喷丝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的并列结构的双组份纺粘长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对其作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包括第一预处理系统10、第二预处理系统20、喷丝系统30,所述第一预处理系统10主要由第一干燥器、第一螺杆挤出机、第一熔体过滤器、输送器及熔体流道组成,所述第一干燥器通过输送器与第一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通过熔体流道与第一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预处理系统20主要由第二干燥器、第二螺杆挤出机、第二熔体过滤器及熔体流道组成,所述第二干燥器通过输送器与第二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体流道与第二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预处理系统10与第二预处理系统20通过熔体流道与喷丝系统30的计量泵连接为一体,其结构特点为所述喷丝系统30包括纺丝箱与喷丝组件15及喷丝组件25,所述纺丝箱包括纺丝箱本体3及纺丝箱腔体33,在纺丝箱本体3上设置有保温层34、导热油进口31及导热油出口32,在所述纺丝箱腔体33内分别设置第一熔体分流系统与第二熔体分流系统,其中:
1)所述第一熔体分流系统设置有计量泵1、熔体流道、熔体分流管及熔体分配管,所述熔体流道穿过纺丝箱本体3进入纺丝箱腔体33内通过熔体分配管与四支一级熔体分流管11的进口连接,其中每支的一级熔体分流管11的出口与一台计量泵12的进口连接,而与所述计量泵12的出口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二级熔体分流管13的进口连接,而每支的二级熔体分流管13的出口再次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三级熔体分流管14的进口连接,所述三级熔体分流管14的出口与喷丝组件连接;
2)所述第二熔体分流系统分别设置有计量泵2、熔体流道、熔体分流管及熔体分配管,所述熔体流道穿过纺丝箱本体3进入纺丝箱腔体33内通过熔体分配管与四支一级熔体分流管21的进口连接,其中每支的一级熔体分流管21的出口与一台计量泵22的进口连接,而与所述计量泵22的出口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二级熔体分流管23的进口连接,而每支的二级熔体分流管23的出口再次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三级熔体分流管24的进口连接,所述三级熔体分流管24的出口与喷丝组件连接;
3)所述喷丝组件由上至下由分配板41、复合板42及喷丝板43组成,在所述分配板41上设置有系列圆形孔隙62,所述圆形孔隙62的上端口设置有圆锥形导流槽61,在所述圆形孔隙62内设置有针管50,所述针管50的下端插入复合板42的复合孔72上端口的复合槽71内;所述复合槽71带有圆锥形导流结构,位于设置在复合板上42的复合孔72的上端口位置并与复合孔72衔接连通,所述复合孔72通过复合槽71与圆形孔隙62连通;在所述喷丝板43上设置有喷丝孔82,在所述喷丝孔82的上端口设置圆锥形导流槽81,并通过圆锥形导流槽81与复合孔72的下端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圆锥形导流槽61、圆锥形导流槽81、圆锥形导流结构的倒角为45°;同时,在喷丝板43上设置有加热系统,螺杆挤出机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所述干燥器采用真空转鼓干燥设备。
如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采用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及喷丝组件,用于PET、PP、PE等多种高聚物纺制皮芯型双组份纺粘非织造布的纺丝纤体,可获得皮芯结构的的双组份纺粘长丝200,其中PE作为皮层202,PET或PP作为芯层20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区别在于喷丝组件的不同,本实施例将实施例的皮芯结构的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的喷丝组件,替换为并列结构的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的喷丝组件。
如附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所述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包括第一预处理系统10、第二预处理系统20、喷丝系统30,所述第一预处理系统10主要由第一干燥器、第一螺杆挤出机、第一熔体过滤器、输送器及熔体流道组成,所述第一干燥器通过输送器与第一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通过熔体流道与第一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预处理系统20主要由第二干燥器、第二螺杆挤出机、第二熔体过滤器及熔体流道组成,所述第二干燥器通过输送器与第二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体流道与第二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预处理系统10与第二预处理系统20通过熔体流道与喷丝系统30的计量泵连接为一体,其结构特点为所述喷丝系统30包括纺丝箱与喷丝组件15及喷丝组件25,所述纺丝箱包括纺丝箱本体3及纺丝箱腔体33,在纺丝箱本体3上设置有保温层34、导热油进口31及导热油出口32,在所述纺丝箱腔体33内分别设置第一熔体分流系统与第二熔体分流系统,其中:
1)所述第一熔体分流系统设置有计量泵1、熔体流道、熔体分流管及熔体分配管,所述熔体流道穿过纺丝箱本体3进入纺丝箱腔体33内通过熔体分配管与四支一级熔体分流管11的进口连接,其中每支的一级熔体分流管11的出口与一台计量泵12的进口连接,而与所述计量泵12的出口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二级熔体分流管13的进口连接,而每支的二级熔体分流管13的出口再次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三级熔体分流管14的进口连接,所述三级熔体分流管14的出口与喷丝组件连接;
2)所述第二熔体分流系统分别设置有计量泵2、熔体流道、熔体分流管及熔体分配管,所述熔体流道穿过纺丝箱本体3进入纺丝箱腔体33内通过熔体分配管与四支一级熔体分流管21的进口连接,其中每支的一级熔体分流管21的出口与一台计量泵22的进口连接,而与所述计量泵22的出口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二级熔体分流管23的进口连接,而每支的二级熔体分流管23的出口再次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三级熔体分流管24的进口连接,所述三级熔体分流管24的出口与喷丝组件连接;
3)所述喷丝组件由上至下由复合板42及喷丝板43组成,在所述复合板42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的进料凹槽90,在喷丝板43上由上至下设置有圆锥形导流槽92及喷丝孔93,所述圆锥形导流槽92与进料凹槽90的位于中部位置的对称中心点91连通,所述喷丝孔93与圆锥形导流槽92垂直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圆锥形导流槽92倒角为45°;同时,在喷丝板43上设置有加热系统,螺杆挤出机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所述干燥器采用红外干燥设备。
如附图8所示,本实施例是采用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及喷丝组件,用于PET、PP、PE等多种高聚物纺制并列型双组份纺粘非织造布的纺丝纤体,可获得并列结构的的双组份纺粘长丝100,其中半圆层101为PE组份,另一半圆层为PET或PP组份。
虽然本实用新型描述了具体的实施案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变型、变化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包括第一预处理系统、第二预处理系统、喷丝系统,所述第一预处理系统主要由第一干燥器、第一螺杆挤出机、第一熔体过滤器、输送器及熔体流道组成,所述第一干燥器通过输送器与第一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第一螺杆挤出机通过熔体流道与第一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预处理系统主要由第二干燥器、第二螺杆挤出机、第二熔体过滤器及熔体流道组成,所述第二干燥器通过输送器与第二螺杆挤出机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体流道与第二熔体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预处理系统与第二预处理系统通过熔体流道与喷丝系统的计量泵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系统包括纺丝箱与喷丝组件,所述纺丝箱包括纺丝箱本体及纺丝箱腔体,在纺丝箱本体上设置有保温层、导热油进口及导热油出口,在所述纺丝箱腔体内分别设置第一熔体分流系统与第二熔体分流系统,所述第一熔体分流系统与第二熔体分流系统分别设置有计量泵、熔体流道、熔体分流管及熔体分配管,所述熔体流道穿过纺丝箱本体进入纺丝箱腔体内通过熔体分配管与四支一级熔体分流管的进口连接,其中每支的一级熔体分流管的出口与一台计量泵的进口连接,而与所述计量泵的出口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二级熔体分流管的进口连接,而每支的二级熔体分流管的出口再次通过熔体分配管与两支三级熔体分流管的进口连接,所述三级熔体分流管的出口与喷丝组件连接;所述喷丝组件由上至下由分配板、复合板及喷丝板组成,在所述分配板上设置有系列圆形孔隙,所述圆形孔隙的上端口设置有圆锥形导流槽,在所述圆形孔隙内设置有针管,所述针管的下端插入复合板的复合孔上端口的复合槽内;所述复合槽带有圆锥形导流结构,位于设置在复合板上的复合孔的上端口位置并与复合孔衔接连通,所述复合孔通过复合槽与圆形孔隙连通;在所述喷丝板上设置有喷丝孔,在所述喷丝孔的上端口设置圆锥形导流槽,并通过圆锥形导流槽与复合孔的下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喷丝组件由上至下由复合板及喷丝板组成,在所述复合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的进料凹槽,在喷丝板上由上至下设置有圆锥形导流槽及喷丝孔,所述圆锥形导流槽与进料凹槽的位于中部位置的对称中心点连通,所述喷丝孔与圆锥形导流槽垂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导流槽、圆锥形导流结构的倒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喷丝孔的出口沿非织造布的横向宽度等距离排列,间距为6-1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喷丝板上设置有加热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挤出机采用单螺杆挤出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采用真空转鼓干燥设备或红外干燥设备。
CN201621109784.2U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 Active CN206266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9784.2U CN206266759U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9784.2U CN206266759U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66759U true CN206266759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3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9784.2U Active CN206266759U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6675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7986A (zh) * 2018-08-27 2018-10-26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份半嵌式复合纤维用的纺丝组件
CN109537079A (zh) * 2019-01-29 2019-03-29 绍兴山海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丝的生产设备
CN113122940A (zh) * 2021-03-06 2021-07-16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黑色异形poy纤维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7986A (zh) * 2018-08-27 2018-10-26 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双组份半嵌式复合纤维用的纺丝组件
CN109537079A (zh) * 2019-01-29 2019-03-29 绍兴山海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丝的生产设备
CN109537079B (zh) * 2019-01-29 2024-01-19 绍兴山海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丝的生产设备
CN113122940A (zh) * 2021-03-06 2021-07-16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黑色异形poy纤维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7376B (zh) 一种熔体直纺多功能涤纶工业丝生产工艺
CN206266759U (zh) 一种双组份纺粘纺丝系统
CN103088453B (zh) 熔体直纺涤纶活化工业丝的生产工艺
CN103173935A (zh) 制备双组份复合纺粘法非织造布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02181427U (zh) 用于生产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的设备
CN108642583A (zh) 一种纺丝牵伸联合机以及纺丝机用单体抽吸装置
RU2008105796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полимерных волокон и текстильных изделий, включающих множество полимерных компонентов, в замкнутой системе
CN203451665U (zh) 一种用于生产三组分皮芯型纤维的装置
CN103352266B (zh) 一种纤维素与热塑性高聚物皮芯型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4404636A (zh) 聚乳酸和色母粒注入式混合纺丝系统
CN204224750U (zh) 注入式混合纺丝系统的静态混合纺丝装置
CN103132248A (zh) 一种弹性纺粘非织造布的制造设备及其方法
CN103638746A (zh) 高效低阻纺粘非织造滤料、及其生产设备和制造方法
CN102296426A (zh) 用于生产双组分纺粘非织造布的设备及制造方法
CN103498204B (zh) 一种干喷-湿纺法制造芳纶ⅲ纤维的凝固成形方法及装置
CN203752370U (zh) 连续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双面熔融浸渍设备
CN107955982A (zh) 一种吸湿排汗的pla/pet并列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CN204224751U (zh) 注入式混合纺丝系统的色熔体输送混合装置
CN107354518B (zh) 用于湿法纺丝非织造布的新型喷丝板
CN108642584A (zh) 一种分纤母丝纺牵联合机
CN204752919U (zh) 一种周向纺丝组件
CN208472234U (zh) 一种用于滤芯生产的纺丝箱
CN105755561B (zh) 一种大容量双通道复合纺丝装置
CN214244694U (zh) 一种衣架型熔喷布模具
CN205403427U (zh) 聚酯切片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