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62567U -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62567U
CN206262567U CN201621177928.8U CN201621177928U CN206262567U CN 206262567 U CN206262567 U CN 206262567U CN 201621177928 U CN201621177928 U CN 201621177928U CN 206262567 U CN206262567 U CN 206262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sidewall
body fluid
liquid part
closed body
tak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779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Kaishu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19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3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62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62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用于采集体液用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环形侧壁甲和环形侧壁乙;环形侧壁甲围合形成的导流通道,环形侧壁乙围合形成的排气通道;所述环形侧壁乙的上部与所述环形侧壁甲不相连,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于等于3mm2 小于等于15mm2;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于等于3mm2 小于等于15mm2。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效率高,且可防止回流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用于采集体液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仅具有导流通道,不设排气通道,尤其向小口径容器灌注液体,取液件与容器连接处密封配合时,时常发生液体的滞留。即使取液件设置了排气通道,在导液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液体会流至下出口乙堵住下出口乙致使液体滞留现象。此外,取液件设置了排气通道,但生产加工较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导流的速度不够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高,导流快,且可防止回流的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环形侧壁甲和环形侧壁乙。所述环形侧壁甲围合形成导液通道,具有上开口甲和下开口甲。所述上开口甲位于所述导液通道的最上端,所述下开口甲位于所述导液通道的最下端。环形侧壁甲可以是包括环形侧壁甲上部,底封板及环形侧壁甲下部;也可只包括环形侧壁甲上部和环形侧壁甲下部。当环形侧壁甲包括环形侧壁甲上部,底封板及环形侧壁甲下部时,底封板位于所述导液通道内,将所述环形侧壁甲分隔为环形侧壁甲上部和环形侧壁甲下部。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位于所述底封板的上方,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位于所述底封板的下方。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用于收集和聚拢液体;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用于与储液设备连接;由于环形侧壁甲上部的导流通道的内径与环形侧壁下部的导流通道的内径不一致,环形侧壁甲上部的导流通道的内径一般大于环形侧壁下部的导流通道的内径,所述底封板作用之一是将位于环形侧壁甲上部的导液通道收集的液体传送至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液通道中,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
当环形侧壁甲仅包括环形侧壁甲上部及环形侧壁甲下部时,环形侧壁甲上部的与环形侧壁下部连接处的内径减小至与环形侧壁下部内径一致,可以是环形侧壁甲上部的内径逐渐减小,也可是阶梯状递减。
上述方案中,环形侧壁甲上部设有折弯,折弯的个数可以是1、2、3等等,当环形侧壁甲设有一个转弯时,转弯可以是环形侧壁甲向内折并延伸形成。
所述环形侧壁乙为直管状。
所述环形侧壁乙可以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也可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外。所述环形侧壁乙可以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时:所述环形侧壁乙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的中央,也可是位于邻近环形侧壁甲的位置。
当所述环形侧壁乙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时,所述环形侧壁乙的上部与所述环形侧壁甲不相连。进一步地,但环形侧壁乙较薄时,所述环形侧壁乙的上部与所述环形侧壁甲之间可以设有轴向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和所述环形侧壁乙的上部,所述加强筋还可与底封板连接,所述加强筋用于增加环形侧壁乙的牢度。但环形侧壁乙壁厚较大时,则无需加强筋。所述环形侧壁乙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外时,所述环形侧壁乙的上部与所述环形侧壁甲可以公用部分侧壁等等。
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于等于3mm2 小于等于15mm2;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于等于3mm2小于等于15mm2
所述环形侧壁乙下部位于所述下开口甲内,环形侧壁甲下部和环形侧壁乙的下部具有公用的侧壁;环形侧壁乙的上部邻近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自环形侧壁甲最上端连接一条垂直于环形侧壁乙或轴向延伸后的环形侧壁乙的最短线段,所述最短线段长度不大于所述最短线段的延长线或与所述最短线段平行的直线与所述环形侧壁甲内缘最上端相交形成的最长线段长度的35%。优选所述最短线段长度不大于所述最长线段长度的25%。较佳方案为所述最短线段长度不大于所述最长线段长度的20%。最佳方案为所述最短线段长度不大于所述最长线段长度的10%。即环形侧壁乙的上部不在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的导流通道的中央,而是靠近环形侧壁甲上部的侧壁。环形侧壁甲最上端至环形侧壁乙的最短线段为:直线在环形侧壁乙与环形侧壁甲最上端之间最短的垂直距离之间的连线,或者是环形侧壁乙轴向延长后与环形侧壁甲最上端之间最短的垂直距离之间的连线。
上述方案中,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围合形成导流通道,用于收集液体的环形侧壁甲;以及围合形成的排气通道的环形侧壁乙,以及用于与试管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环形侧壁甲和所述环形侧壁乙为一体成型;所述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不重合,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远离所述环形侧壁甲的轴线,所述排气通道为直筒状。其中环形侧壁甲为由斜面截顶的圆锥状(忽略导液嘴处)。所述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平行。
上述方案中,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50mm。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侧壁乙与所述环形侧壁甲最近处的距离不大于20mm。
上述方案中,所述公用的侧壁指用于分隔导液通道和排气通道的公用侧壁,所述公用侧壁的壁厚的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5mm。所述公用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隔断体,在隔断体上设有轴向的凹槽,即为所述公用的侧壁上设有轴向的凹槽。所述轴向的凹槽可延长生产模具的使用寿命。所述公用的侧壁上还可设有轴向的盲孔。所述盲孔可减小生产过程中的公用侧壁的缩水率,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上述方案中,环形侧壁乙围合形成的排气通道的截面积最小处的面积大于等于3mm2且小于等于15mm2。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位于排气通道的下出口乙,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的面积大于等于3mm2且小于等于15mm2可在取液件倒掉其中多余液体时,有效形成封堵的液膜,避免试管中的液体从排气通道倒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侧壁甲围合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用于收集液体,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用于连接,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的截面积最小处的面积大于等于3mm2且小于等于15mm2。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位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的出液口。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的面积大于等于3mm2且小于等于15mm2可在取液件倒掉其中多余液体时,有效形成封堵的液膜,避免试管中的液体从导流通道倒出。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小于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现有技术中排气通道设有折弯,并不是直筒状,所以一般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于等于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当与取液件配合的试管中的储满液体时,在取液件的导流通道内仍会有液体,需要将取液件中的多余液体倒掉后方可将取液件和试管分离,排气通道的截面积最小处比导液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故排气通道的折弯可避免试管中的液体通过排气通道倒出。但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由于排气通道存在折弯,所以在液体灌注试管的过程中,试管内的气体排出速度慢。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直管状的环形侧壁乙围合形成排气通道,所以试管内气体排出的速度较快,另外,由于排气通道的截面积最小处小于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在倒掉取液件中多余液体时,在排气通道的下出口乙更容易形成液膜,从而有效阻止液体从排气通道倒出。
上述方案中,至少部分导液通道下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圆形或半圆形,或至少部分排气通道的横截面为椭圆、圆形或半圆形,或至少部分导液通道下部的横截面为椭圆、圆形或半圆形且至少部分排气通道的横截面为椭圆、圆形或半圆形。取液件连接处的排气通道、导流通道采用横截面为椭圆,可在不影响导液和排气时,降低壁厚,减少材料用量。
上述方案中,环形侧壁甲的形状(忽略导液嘴)可以规则的,如左右、前后对称的,截顶圆锥状等等,也可是不规则的形状。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封板用于分别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和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连接;所述底封板上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至少包括一个斜面,导流面可以是长条状,也可是其他形状,但不限于此。导流面可以是水平设置也可以是斜向设置,斜向设置时,导流面由两个斜面组成且两斜面在下部相连接形成V字状。所述导流面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相连。所述底封板的所述导流面与侧面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导流渠可以给液体很好的导向作用,且可调高流速,使灌注的速度缩短。
上述方案中,所述取液件向下投影于平面Q上,所述环形侧壁甲的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与所述环形侧壁甲的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最近处连接直线,在投影外轮廓N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所述直线至少在所述投影外轮廓N及所述投影外轮廓M之间形成两条长度不等的线段甲和线段乙;环形侧壁乙的投影外轮廓R位于所述投影外轮廓N内,所述投影外轮廓N位于所述投影外轮廓M之内,且不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线段乙为所述直线在投影外轮廓N与所述投影外轮廓M最近处的连线,线段乙不大于线段甲的45%。
上述方案中,所述取液件向下投影于平面Q上,所述环形侧壁甲的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与所述环形侧壁甲的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最近处连接直线,在投影外轮廓N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所述直线至少在所述投影外轮廓N及所述投影外轮廓M之间形成三条线段,所述投影外轮廓N与所述投影外轮廓M相交,交集为P,线段丙和线段丁分列与交集P的两侧,线段戊位于交集P内,所述线段丙与线段丁或线段戊的长度不等。线段丁和线段戊的长度可以一致,也可不一致。
当线段戊为所述直线在投影外轮廓N与所述投影外轮廓M之间最近处的连线时,线段戊不大于线段丙的45%。或线段丁为所述直线在投影外轮廓N与所述投影外轮廓M之间最近处的连线时,线段丁不大于线段丙的45%。或当线段戊与线段丁长度相等,为所述直线在投影外轮廓N与所述投影外轮廓M之间最近处的连线时,线段戊、线段丁不大于线段丙的45%。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用于收集液体,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用于与试管连接配合,所述环形侧壁乙的轴线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平行。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与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不重合,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远离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
上述方案中,至少部分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截面积不等。其中,导流通道截面积指导流通道横截面的截面积。如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内设有台阶甲;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可以是下窄上宽的台阶,也可是下宽上窄的台阶。当取液件倾倒多余液体时,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的下宽上窄的台阶,可以防止试管中的液体从取液件的所述导流通道中倒出。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内设下窄上宽的台阶,则有利于模具的生产,提高成品率。
上述方案中,至少部分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不等。其中,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指排气通道的横截面的截面积。可以是,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内下窄上宽形成有台阶乙;也可以是,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自上而下渐进式减小;当取液件倾倒多余液体时,可以防止试管中的液体从取液件的所述排气通道中倒出。台阶乙可以位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上部,也可位于所述环形侧壁乙下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侧壁乙的上开口乙远离液体流入所述环形侧壁甲的上开口甲轨迹,减少取液过程中液体进入所述上开口乙的概率。
上述方案中,环形侧壁甲上部用于收集液体,环形侧壁甲下部用于与试管连接配合,所述环形侧壁乙的轴线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平行。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与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不重合,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远离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直筒状的排气通道,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模具结构减少了机构,降低了模具的制备费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成本比现有技术模具费用减少约15%。
2、本实用新型由于排气通道采用靠边及直管状结构,在生产成型时间上较现有技术减少一个步骤,加工时间减短,本实用新型技术加工时间比现有技术缩短约10%。
3、本实用新型在同体模具上可开模数量(0.16立方米),在同体积模具可开模数量上比较,本实用新型可以开6个,现有技术只能开4个,本实用新型开模数量比现有技术增加50%。
4、由于环形侧壁乙(排气通道)靠近环形侧壁甲,减少了液体堵住排气通道下出口乙的概率。
5、本实用新型排气通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导液通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在保证导液及排气通畅的同时,可减少材料的用量。
6、采用相同容积的取液件和试管,进液口最小处截面面积相同、排气通道的最小处截面积液也相同,对准5毫升每秒速度的出液口进行采液,测其灌满试管所需时间,本实用新型采液时间为3 S,现有技术采液时间为3.3 S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灌满试管所需时间比现有技术缩短约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位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之内的示意图-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位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之内的示意图-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外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外的仰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外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相交的示意图-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相交的示意图-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内的导流渠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通道位于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外的导流渠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相交的示意图-3。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相交的示意图-4。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在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内的示意图-3。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示意图-1。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示意图-2。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的示意图-3。
图19本实用新型的隔断体上设有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环形侧壁甲,10导液通道, 11上开口甲,12下开口甲,13环形侧壁甲的上端面,14环形侧壁甲的下端面,15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6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7线段甲,18线段乙,1a环形侧壁甲上部,1b环形侧壁甲下部,19a进液口,19b出液口,17a线段丙,18a线段丁,18b线段戊,17-1线段,17-2线段,18-1线段,18-2线段,
2环形侧壁乙,21排气通道,22外轮廓为R,23上出口乙,24下出口乙,
3隔断体,4遮挡体,5底封板,51导流面,52侧面,53导流渠,54盲孔,55凹槽,
6导液嘴, 7连接部,71导液贯通孔,72排气贯通孔,73台阶甲,74台阶乙,
711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2导液贯通孔的下部,
721排气贯通孔的上部,722排气贯通孔的下部,
9平面Q,P交集,
A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B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C环形侧壁乙的轴线,D导液贯通孔的轴线,E排气贯通孔的轴线,
M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与所述排气通道之间的公用侧壁壁厚,
d1环形侧壁乙与环形侧壁甲最上端最近处的垂直距离,
d2最短线段的延长线与环形侧壁甲内缘最上端相交形成的最长线段长度,
d3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优选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之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5、图11、图1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环形侧壁甲1和环形侧壁乙2。
环形侧壁甲1具有上开口甲11和下开口甲12。环形侧壁甲1包括环形侧壁甲上部1a、底封板5以及环形侧壁甲下部1b。环形侧壁甲1围合形成导流通道10。导液通道10具有进液口19a和出液口19b。环形侧壁甲上部1a用于收集液体,环形侧壁甲下部1b用于与试管配合连接,底封板5分别与环形侧壁甲上部1a和环形侧壁甲下部1b连接。环形侧壁甲下部1b即为连接部7。底封板5上设有导流面51,导流面51为一长条的斜面,导流面51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1b的连接部7的导液贯通孔71相连。底封板5的导流面51与侧面52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53。
环形侧壁乙2围合形成的排气通道21,环形侧壁乙2为直管状。
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平行。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不重合,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平行;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平行;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远离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
取液件向下投影于平面Q9上。环形侧壁乙2在平面Q9上的投影为外轮廓R22。在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最近处连接一条直线,该直线在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和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上形成线段甲17和线段18,线段甲17长度远大于线段乙18。线段乙18为环形侧壁甲最上端垂直于轴向延长的环形侧壁乙之间的最短线段。
线段乙18的长度即为环形侧壁乙与环形侧壁甲最上端最近处的垂直距离d1。环形侧壁乙的上部邻近环形侧壁甲上部1a,环形侧壁乙2距离环形侧壁甲1最近处垂直距离d1为5mm。
最短线段的延长线与环形侧壁甲内缘最上端相交形成的最长线段长度d2为100mm,d1为d2的5%。
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的内径为13mm,外径为15mm。线段乙18为线段甲17的6.25%。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与排气通道之间的公用侧壁壁厚M为3mm。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与排气通道之间的公用侧壁上设有两个盲孔54,并在公用侧壁向下延伸形成的隔断体3上设有凹槽55。
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位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之内,且不相交。外轮廓R22位于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内。
连接部7的导流通道10的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为10mm2,排气通道21的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为5mm2。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位于环形侧壁甲下部1b,
环形侧壁甲下部1b的导液通道10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排气通道2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结合图15可知,
取液件向下投影于平面Q9上。环形侧壁乙2在平面Q9上的投影为外轮廓R22。在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最近处连接直线;
在环形侧壁乙2的上下方向:该直线在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和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上形成线段17-2和线段18-2;
在环形侧壁乙2的左右方向上,该直线在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和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上形成线段17-1和线段18-1;
其中,线段18-1、线段17-2和线段18-2长度相同,均为环形侧壁乙2距离环形侧壁甲1的最近处的垂直距离d1;线段17-1的长度大于线段18-1长度、线段17-2长度和线段18-2长度。
环形侧壁乙的上部邻近环形侧壁甲上部,环形侧壁乙2距离环形侧壁甲1最上端最近处垂直距离d1为8mm。
在环形侧壁乙2距离环形侧壁甲1最上端最近处连接一条直线,最短线段的延长线与环形侧壁甲内缘最上端相交形成的最长线段长度d2为120mm,d1为d2的6.67%。
线段18-1长度为线段17-1长度的7.84%。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与排气通道之间的公用侧壁壁厚M为3mm。
上述实施例中,其中,导液贯通孔71可如图16所示:导液贯通孔71的内设有台阶甲73,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大于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横截面截面积。排气贯通孔72为截顶圆锥状,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横截面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72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
导液贯通孔71也可如图17所示:导液贯通孔71的内设有台阶甲73,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横截面截面积大于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排气贯通孔72为截顶圆锥状,排气贯通孔的横截面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72的横截面最小处截面积。
导液贯通孔71也可如图18所示:导液贯通孔71的内设有台阶甲73,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横截面截面积大于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排气贯通孔72内设有台阶乙74,排气贯通孔的上部721的横截面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的下部722的横截面截面积。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横截面截面积大于排气贯通孔的下部722的横截面截面积。
实施例2:下面结合附图6至附图10、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环形侧壁甲1和环形侧壁乙2。
环形侧壁甲1具有上开口甲11和下开口甲12。环形侧壁甲1包括环形侧壁甲上部1a、底封板5以及环形侧壁甲下部1b。环形侧壁甲1围合形成导流通道10。导液通道10具有进液口19a和出液口19b。环形侧壁甲上部1a用于收集液体,环形侧壁甲下部1b用于与试管配合连接,底封板5分别与环形侧壁甲上部1a和环形侧壁甲下部1b连接。环形侧壁甲下部1b即为连接部7。底封板5上设有导流面51,导流面51为一长条状的斜面,导流面51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1b的连接部7的导液贯通孔71相连。底封板5的导流面51与侧面52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53。
环形侧壁乙2围合形成的排气通道21,环形侧壁乙2为直管状。
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平行。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不重合,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平行;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平行;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远离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
取液件向下投影于平面Q9上。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相交,交集为P。环形侧壁乙2在平面Q9上的投影为外轮廓R22。外轮廓R22位于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内。
在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最近处连接一条直线,该直线在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和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上形成线段丙17a、线段丁18a和线段戊18b.线段丙17a和线段丁18a线段分列于交集P的两侧。线段戊18b位于交集P内。
线段丙17a长度远大于线段戊18b、线段丁18a。线段戊18b的长度大于线段丁18a的长度。最短线段为线段丁18a。
环形侧壁乙2距离环形侧壁甲1的最近处的垂直距离为d1,d1即为线段丁18a的长度。环形侧壁乙2距离环形侧壁甲1最近处垂直距离d1为6mm。
最短线段的延长线与环形侧壁甲内缘最上端相交形成的最长线段长度为d2为80mm,d1为d2的7.5%。
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的内径为13mm,外径为15mm。线段乙18为线段甲17的10.17%。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与排气通道之间的公用侧壁壁厚M为3.5mm。
连接部7的导流通道10的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为10mm2,排气通道21的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为5mm2。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位于环形侧壁甲下部1b。
环形侧壁甲下部1b的导液通道10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排气通道2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实施例3:下面结合附图6、图7、图8、图12、图13、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环形侧壁甲1和环形侧壁乙2。
环形侧壁甲1具有上开口甲11和下开口甲12。环形侧壁甲1包括环形侧壁甲上部1a、底封板5以及环形侧壁甲下部1b。环形侧壁甲1围合形成导流通道10。导液通道10具有进液口19a和出液口19b。环形侧壁甲上部1a用于收集液体,环形侧壁甲下部1b用于与试管配合连接,底封板5分别与环形侧壁甲上部1a和环形侧壁甲下部1b连接。环形侧壁甲下部1b即为连接部7。底封板5上设有导流面51,导流面51为一长条状的斜面,导流面51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1b的连接部7的导液贯通孔71相连。底封板5的导流面51与侧面52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53。
环形侧壁乙2围合形成的排气通道21,环形侧壁乙2为直管状。
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平行。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不重合,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平行;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平行;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远离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
取液件向下投影于平面Q9上。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相交,交集为P。环形侧壁乙2在平面Q9上的投影为外轮廓R22。外轮廓R22位于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内。
在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与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最近处连接一条直线,该直线在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和上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M16上形成线段丙17a、线段丁18a和线段戊18b.线段丙17a和线段丁18a线段分列于交集P的两侧。线段戊18b位于交集P内。
线段丁18a的长度大于线段戊18b的长度。线段丙17a长度远大于线段戊18b。线段戊18b为最短线段。
环形侧壁乙2距离环形侧壁甲1的最近处的垂直距离为d1,d1即为线段戊18b的长度。环形侧壁乙2距离环形侧壁甲1最近处垂直距离d1为6mm。
最短线段的延长线与环形侧壁甲内缘最上端相交形成的最长线段长度为d2为80mm,d1为d2的7.5%。
下开口甲的投影外轮廓N15的内径为13mm,外径为15mm。线段乙18为线段甲17的10.17%。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与排气通道之间的公用侧壁壁厚M为3.5mm。
连接部7的导流通道10的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为10mm2,排气通道21的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为5mm2。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位于环形侧壁甲下部1b。
环形侧壁甲下部1b的导液通道10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排气通道2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实施例4:下面结合附图19、图20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环形侧壁甲1和环形侧壁乙2。
环形侧壁甲1包括环形侧壁甲上部1a、底封板5以及环形侧壁甲下部1b。环形侧壁甲1围合形成导流通道10。环形侧壁甲1具有上开口甲11和下开口甲12。环形侧壁甲上部1a用于收集液体,环形侧壁甲下部1b用于与试管配合连接,底封板5分别与环形侧壁甲上部1a和环形侧壁甲下部1b连接。环形侧壁甲下部1b设有连接部7。底封板5上设有导流面51,导流面51为斜面,导流面51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1b的连接部7的导液贯通孔71相连。
环形侧壁乙2围合形成的排气通道21,环形侧壁乙2为直管状。环形侧壁乙2位于环形侧壁甲1围合形成的导流通道10内。
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平行。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A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重合;环形侧壁乙的轴线C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B平行。
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与排气通道之间的公用侧壁壁厚M为3.5mm。
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为连接部7的出液口19b,出液口19b与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连通且截面积相同。
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截面积大于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截面积,导液贯通孔的上部711与导液贯通孔的下部71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甲73。连接部7的导流通道10内设有台阶甲73。
位于连接部7的排气贯通孔 72内设有台阶乙74。排气贯通孔的上部721截面积小于排气贯通孔的下部722截面积,排气贯通孔的上部721与排气贯通孔的下部722连接处形成台阶乙74。
连接部7的导流通道10的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为10mm2,排气通道21的截面积最小处的截面积为5mm2。排气通道21的截面积最小处为上出口乙23。
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位于环形侧壁甲下部1b。
环形侧壁甲下部1b的导液通道10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排气通道2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Claims (50)

1.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包括环形侧壁甲和环形侧壁乙;环形侧壁甲围合形成的导流通道,环形侧壁乙围合形成的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上部与所述环形侧壁甲不相连,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于等于3mm2小于等于15mm2;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大于等于3mm2小于等于15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为直管状,环形侧壁甲的下部和环形侧壁乙的下部具有公用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环形侧壁甲包括环形侧壁甲上部,底封板及环形侧壁甲下部;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位于所述底封板的上方,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位于所述底封板的下方;所述环形侧壁乙下部位于下开口甲内;环形侧壁乙的上部邻近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自环形侧壁甲最上端连接一条垂直于环形侧壁乙或轴向延伸后的环形侧壁乙的最短线段,所述最短线段长度不大于所述最短线段的延长线或与所述最短线段平行的直线与所述环形侧壁甲内缘最上端相交形成的最长线段长度的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短线段长度不大于所述最长线段长度的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取液件向下投影于平面Q上,所述环形侧壁甲的下开口的投影外轮廓N与所述环形侧壁甲的上开口的投影外轮廓M最近处连接直线,在投影外轮廓N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上,所述直线至少在所述投影外轮廓N及所述投影外轮廓M之间形成两条长度不等的线段甲和线段乙;环形侧壁乙的投影外轮廓R位于所述投影外轮廓N内,所述投影外轮廓N位于所述投影外轮廓M之内,且不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段乙为所述直线在投影外轮廓N与所述投影外轮廓M最近处的连线,线段乙不大于线段甲的4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环形侧壁甲的轴线与环形侧壁乙的轴线的距离大于等于10mm且小于等于50m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与所述环形侧壁甲最近处的距离不大于20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上开口乙远离液体流入所述环形侧壁甲的上开口甲轨迹,减少取液过程中液体进入所述上开口乙的概率。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环形侧壁甲上部用于收集液体,环形侧壁甲下部用于与试管连接配合,所述环形侧壁乙的轴线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与所述环形侧壁甲下部的轴线不重合,且环形侧壁乙的轴线远离所述环形侧壁甲上部的轴线。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侧壁的壁厚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5mm。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侧壁上设有轴向的凹槽。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侧壁上设有轴向的盲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小于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截面积不等。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内设有台阶甲。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不等。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下窄上宽形成台阶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自上而下渐进式减小。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底封板上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至少包括一个斜面,所述导流面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相连。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的所述导流面与侧面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导液通道下部的横截面和/或至少部分排气通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环形侧壁乙的上部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甲围合空间的中央。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甲的围合空间内。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位于所述环形侧壁甲的围合空间外。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小于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且至少部分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截面积不等。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小于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且至少部分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不等。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排气通道截面积最小处小于导流通道截面积最小处;且至少部分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截面积不等;至少部分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不等。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内设有台阶甲。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内设有台阶甲。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内设有台阶甲。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下窄上宽形成台阶乙。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下窄上宽形成台阶乙。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下窄上宽形成台阶乙。
3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自上而下渐进式减小。
37.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自上而下渐进式减小。
38.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侧壁乙的排气通道截面积自上而下渐进式减小。
3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底封板上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至少包括一个斜面,所述导流面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相连。
4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底封板上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至少包括一个斜面,所述导流面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相连。
4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底封板上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至少包括一个斜面,所述导流面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相连。
4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底封板上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至少包括一个斜面,所述导流面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相连。
4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底封板上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至少包括一个斜面,所述导流面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相连。
4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底封板上设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至少包括一个斜面,所述导流面低的一端与环形侧壁甲下部的导流通道相连。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的所述导流面与侧面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
46.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的所述导流面与侧面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
47.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的所述导流面与侧面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
48.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的所述导流面与侧面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
49.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的所述导流面与侧面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
50.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的所述导流面与侧面形成具有势差的导流渠。
CN201621177928.8U 2015-12-26 2016-11-03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Active CN206262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9425U TWM543675U (zh) 2015-12-26 2016-12-21 密閉體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016107 2015-12-26
CN201521101610 2015-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62567U true CN206262567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3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77928.8U Active CN206262567U (zh) 2015-12-26 2016-11-03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625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6065A (zh) * 2017-11-01 2019-05-14 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取液件下部通道间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6065A (zh) * 2017-11-01 2019-05-14 无锡市凯顺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取液件下部通道间的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15247U (zh)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N206262567U (zh)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N106914285A (zh)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N206935393U (zh)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N206199311U (zh)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N107536625A (zh)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N206215244U (zh) 一种密闭体液留置器用取液件
CN201462274U (zh) 一种多通管道连接件
CN206869022U (zh) 模具组件
CN2350522Y (zh) 负压排污器
CN111578024B (zh) 一种加强型三通管件
CN206045809U (zh) 中心管组和螺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CN105706854B (zh) 一种基于弯道的截面双环流现象的抗堵灌水器
CN107624616A (zh) 一种灌溉管
CN208935626U (zh) 一种导流分流器
CN208894001U (zh) 一种基于微量润滑的切削液多组分在线混合机构
CN208678451U (zh) 一种涂料用除泡罐
CN210026009U (zh) 一种保温管的弯头模具
CN102996530B (zh) 旋涡式负压吸液装置
CN104948865B (zh) 一种浇注用四通管道
CN206529855U (zh) 一种改进的溢流管
CN205678187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单向阀
CN204653227U (zh) 一种多进水口的连续贴条式滴灌带
CN212771012U (zh) 一种用于生箔机的防结晶排空管道装置
CN205118556U (zh) 一种分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