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62355U - 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62355U
CN206262355U CN201621374257.4U CN201621374257U CN206262355U CN 206262355 U CN206262355 U CN 206262355U CN 201621374257 U CN201621374257 U CN 201621374257U CN 206262355 U CN206262355 U CN 206262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
deodora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pipe
gas distribution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42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秀云
杨丽杰
肖秀立
赵明宽
高雪成
黄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ang Qinhuangd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ang Qinhuangd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ang Qinhuangd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ang Qinhuangd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742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62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62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62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包括:基岩层,所述基岩层位于除臭系统的底层,为除臭系统提供支撑;有机质层,所述有机质层位于基岩层之上,其中包括降解微生物;以及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酵缸连接,位于所述基岩层和有机质层之间,并且所述布气管上设有沿所述布气管长度分布的多个散气孔。本实用新型的除臭系统利用土壤式微生物除臭技术,使有味气体进入土壤层时恶臭成份被土壤颗粒充分吸附,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吸收、降解,利用土壤中微生物较强分解污染物的能力,能够达到有味气体完全净化的目的,使有味气体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对餐厨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发酵过程中的臭气进行净化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实际应用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中,关于发酵后产生的有味气体大部分未做处理,其中有一部分也只是采用活性炭吸附原理进行简单处理,而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的含炭物质,它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活性炭的多孔结构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能与气体充分接触,从而赋予了活性炭所特有的吸附性能。但只有当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略大于有害气体分子的直径,能够让有害气体分子完全进入的情况下(过大或过小都不行)才能达到最佳吸附效果。但是在现阶段除臭的过程中,不能保证任何有害气体的分子直径都符合活性炭的孔隙结构,这一条件就决定了在净化发酵后产生的有味气体时难以实现彻底的气体净化。导致部分废气难以净化,会伴随着净化后的气体顺着通风口排出,所以现有设备的除臭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除臭系统,对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发酵产生的有味气体进行有效、彻底地净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酵后排出的有味气体进行彻底的净化,从而实现气体的零污染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包括:
基岩层,所述基岩层位于除臭系统的底层,为除臭系统提供支撑;
有机质层,所述有机质层位于基岩层之上,其中包括降解微生物;以及
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酵缸连接,位于所述基岩层和有机质层之间,并且所述布气管上设有沿所述布气管长度分布的多个散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除臭系统还包括扩散层,所述扩散层位于所述布气管和所述有机质层之间,由沙粒、土粒、胶粒组成,并且所述扩散层中包括降解微生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除臭系统还包括植被层,所述植被层配置有灌溉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散气孔沿布气管的横截面圆周分布且沿布气管等间隔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基岩层的高度为50-250mm。
优选地,所述扩散层的高度为100-500mm。
优选地,所述布气管距离所述植被层的顶面的垂直距离不超过8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除臭系统利用土壤式微生物除臭技术,使有味气体进入土壤层时恶臭成份被土壤颗粒充分吸附,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吸收、降解,利用土壤中微生物较强分解污染物的能力,能够达到有味气体完全净化的目的,使有味气体达到完全净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下附图,结合下文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或部分。应理解,这些附图是非限制性的,未必按比例绘制,且基于附图绘制的限制,有些特征可能未示出或未作标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的除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布气管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1、发酵缸;2、引风机;3、基岩层;4、布气管;5、扩散层;6、有机质层;7、布水管;8、农作物秸秆;9、植被层;10、洒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应理解,以下实施方案仅是举例性的,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还应理解,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不必包括下述实施方案中的所有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可以有多种组合。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发酵缸1中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味气体通过引风机2被引入到布气管4中,布气管4在除臭系统中延伸,将有味气体散发到除臭系统中,使有味气体被净化。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除臭系统的结构。除臭系统被设计为包括:基岩层3、有机质层6,优选地在基岩层3和有机质层6之间还包括扩散层5。布气管4位于基岩层3和有机质层6之间,优选地位于基岩层3和扩散层5之间。所述基岩层3位于除臭系统底层,为除臭系统提供支撑,可以由石粒、沙土等堆积而成,基岩层3的高度优选地为50-250mm,在本实施方案中基岩层3配制的垂直高度为200mm。有机质层6位于基岩层3之上,主要由土壤构成,其中包括降解微生物,例如细菌、放线菌、霉菌、原生动物、藻类等微生物来降解臭气成份,将有味气体进行分解成CO2和H2O,另外优选地有机质层6中可以加少量鸡粪和珍珠岩,可提高对恶臭气体甲基硫醇、二甲基硫、二甲基二硫的去除率,还可以加少量污水处理后污泥能够提高土壤中菌种的含量,可加快启动除臭装置运行进入正常,更为优选地,在有机质层6上增施有机肥,如猪牛栏肥,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透气、调温的性能,而且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肥性能和对酸碱的缓冲能力,防止土壤板结。其中扩散层5由沙粒、土粒、胶粒等组成,位于基岩层3和有机质层6之间,扩散层5中的微生物对有味气体进行初步分解,扩散层5配制的垂直高度优选地为100-500mm,在本实施方案中扩散层配制的垂直高度为450mm。
布气管4通过引风机2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酵缸1连接,位于基岩层3和有机质层6之间,优选地位于基岩层3和扩散层5之间,并且布气管4上设有沿布气管4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散气孔,另外还可以在布气管4设有散气孔的对应横截面处设置有多个散气孔使其沿截面圆周分布,如图2所示,在示出的布气管4的横截面处在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散气孔,优选地,散气孔沿布气管4等间隔均匀分布,规则布置的散气孔将有味气体均匀散布至除臭系统中,尤其是扩散层5中,使气体能够和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充分接触,防止气体集中造成土壤板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除臭系统还包括植被层9,植被层9配置有灌溉装置,例如布水管7和洒水装置10。植被层9中可以包括青草(未示出)、灌木(未示出)、农作物秸秆8等。布水管7通过洒水装置10均匀浇灌植被层9,其中洒水装置10的水一大部分被农作物秸秆8吸收,能够保证水分充足。农作物秸秆8是原始的有机肥源,秸秆粉碎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为土壤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有机质分解、软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防止土壤板结。另外,布气管4距离植被层9的顶面的垂直距离优选地小于等于,即不超过800mm,这方便于用户的操作,否则高度过高,使得使用不便。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原理是将恶臭气体收集后送入人工配制的土壤中,通过土壤层时恶臭成份被土壤颗粒吸附,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吸收、降解,利用土壤中微生物较强分解污染物的能力达到有味气体完全净化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除臭系统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施方案中,除臭系统的尺寸设计为1000mm×1000mm×1000mm(长×宽×高)。或者,用户可以在一个限定边界的容器中构造本实用新型的除臭系统,使其能够被方便地应用至各种场所。
尽管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

Claims (7)

1.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岩层,所述基岩层位于除臭系统的底层,为除臭系统提供支撑;
有机质层,所述有机质层位于基岩层之上,其中包括降解微生物;以及
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发酵缸连接,位于所述基岩层和有机质层之间,并且所述布气管上设有沿所述布气管长度分布的多个散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扩散层,所述扩散层位于所述布气管和所述有机质层之间,由沙粒、土粒、胶粒组成,并且所述扩散层中包括降解微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系统还包括植被层,所述植被层配置有灌溉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气孔沿布气管的横截面圆周分布且沿布气管等间隔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岩层的高度为50-25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层的高度为100-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距离所述植被层的顶面的垂直距离不超过800mm。
CN201621374257.4U 2016-12-15 2016-12-15 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 Active CN206262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4257.4U CN206262355U (zh) 2016-12-15 2016-12-15 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4257.4U CN206262355U (zh) 2016-12-15 2016-12-15 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62355U true CN206262355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4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4257.4U Active CN206262355U (zh) 2016-12-15 2016-12-15 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62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6501A (zh) * 2020-03-13 2020-06-30 深圳市伟绿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废气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6501A (zh) * 2020-03-13 2020-06-30 深圳市伟绿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废气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05A (zh) 用于废物的处置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203764132U (zh) 一体化生物除臭设备
KR100378667B1 (ko) 가축분뇨등의 신속한 무취화 및 퇴비화 방법 및 그 조성물
CN110655293A (zh) 一种框架复合结构蚯蚓反应器及其处理污泥的方法
CN108079763A (zh) 农村生活和养殖污水处理用厌氧池密封除臭盖及其处理方法
CN107008723A (zh) 一种开放式垃圾填埋场治理封场方法
JP2007175048A (ja) 農作物の有機栽培で用いる培地
CN100518834C (zh) 用于处理污浊空气中恶臭化合物的系统及其方法
KR20130139568A (ko) 친환경 폐기물 처리 시스템
CN205412669U (zh) 一种恶臭气体处理系统
CN206262355U (zh) 用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除臭系统
CN105233665A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用填料组合
CN101112673A (zh) 生物脱臭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525533B2 (ja) 脱臭材及び脱臭装置
KR102246376B1 (ko) 생계형 지하돈사와 지상온실의 융복합 생산 시스템
CN102173914A (zh) 固液废弃物富氧生物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5222828U (zh) 一种综合治理垃圾渗滤液及垃圾臭味的系统
CN209362224U (zh) 一种脱除恶臭气体的生物滤池
JP3176503B2 (ja) 有機廃棄物連続分解処理装置
CN108975518B (zh) 高有机废物含量景观水体的净化装置
KR101200538B1 (ko) 피톤치드 제조 장치
CN102357343B (zh) 一种处理恶臭和有机废气的生态棚
CN207169418U (zh) 生物除臭塔
KR200447811Y1 (ko) 솔잎 미생물을 이용한 악취 저감 장치
CN201150844Y (zh) 微生物和植物同位复合净化臭气废气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