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62165U - 一种油液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液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62165U
CN206262165U CN201621170022.3U CN201621170022U CN206262165U CN 206262165 U CN206262165 U CN 206262165U CN 201621170022 U CN201621170022 U CN 201621170022U CN 206262165 U CN206262165 U CN 206262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pipeline
fluid
hole
retra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700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猛
郑波
孙倩
廉大伟
王晓雨
段东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700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62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62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621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液回收装置,涉及汽车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连接的高度调节支架;其中,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脚轮,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放置有至少两个油液接收桶;第二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放置有托盘,托盘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一管路结构,管路结构的输入端连通至托盘的底部,输出端经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延伸至油液接收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保持现场环境的清洁,同时实现油与液的分离和充分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油液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台汽车的正常运转,除了各部件、各系统的高效配合外,也缺少不了发动机油、变速箱油、制动液、动力转向液、冷却液等很多油液的润滑和保护作用。试制车间日常任务经常会有更换发动机、变速箱、车身与底盘分离等工作,一般需要放出汽车内所牵扯到的系统的油液,所以油液的回收是一项频繁度较高的工作。
目前,油液的回收是用塑料盒子在汽车底部接收,但由于塑料盒子的面积较小,油液会随着车架大梁流淌,易发生油液流的满地都是的现象,对现场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清理困难,浪费人力物力,且很容易发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液回收装置,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液易淌,污染现场环境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液回收装置,包括:
第一支撑板;
与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板;
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的高度调节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脚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放置有至少两个油液接收桶;
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一管路结构,所述管路结构的输入端连通至所述托盘的底部,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延伸至油液接收桶的上方。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且内部中空的固定杆及插设于所述固定杆内的活动杆;
其中,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第一定位孔;
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
一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一第二定位孔,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高度调节支架上还设置有把手。
其中,所述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管路、设置有第一阀门的第二管路和设置有第二阀门的第三管路;
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三管路关于所述第一管路对称。
其中,所述脚轮为万向轮。
其中,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一覆盖所述第二通孔的滤网。
其中,所述托盘的内侧边缘设置有圆柱形提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中,在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放置托盘,在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放置至少两个油液接收桶,通过输入端连通托盘底部,输出端延伸至油液接收桶的上方的管路结构,使得汽车内的油液可由托盘接收,经管路结构流入至油液接收桶中,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保持现场环境的清洁,同时实现油与液的分离和充分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液回收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脚轮;4-接收桶;5-托盘;6-固定杆;7-活动杆;8-定位销;9-把手;10-第一管路;11-第一阀门;12-第二管路;13-第二阀门;14-第三管路;15-滤网;16-圆柱形提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液回收装置,如图1-4所示,该油液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与第一支撑板1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板2;位于第一支撑板1及第二支撑板2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及第二支撑板2连接的高度调节支架。
其中,第一支撑板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脚轮3,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上放置有至少两个油液接收桶4;第二支撑板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显示),第二支撑板2的上表面上放置有托盘5,托盘5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图中未显示);一管路结构,管路结构的输入端连通至托盘5的底部,输出端经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延伸至油液接收桶4的上方。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均为矩形支撑板,这里,矩形支撑板具体可为长方形支撑板。
这里,高度调节支架设置有四个,分别分布于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的四个角处以及第二支撑板2的下表面的四个角处。
这里,优选的,脚轮3的个数为四个,油液接收桶4的个数为两个。
需说明的是,脚轮3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移动油液接收装置且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
这里,托盘5的面积较大,方便接收汽车内的油液,不易使油液流淌,污染现场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放置两个油液接收桶4用于分别接收经油液分离后的汽车内的油与液,有助于油液的充分回收。
这里,高度调节支架用于调节第一支撑板1与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高度,以适应汽车的车身底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便于油液的接收。
具体的,高度调节支架包括:与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连接,且内部中空的固定杆6及插设于固定杆6内的活动杆7。
需要说明的是,插设于固定杆6内的活动杆7,可沿固定杆上下滑动,其内部可为空心,也可以为实心,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若活动杆7的内部为空心时,除可插设于固定杆6内,也可套设于固定杆6上。
这里,固定杆6远离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第一定位孔;活动杆7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一定位销8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一第二定位孔,将所述固定杆6与所述活动杆7固定连接。
需说明的是,两个第一定位孔可看做为一组第一定位孔,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侧壁上设置一组第一定位孔,当然也可设置多组第一定位孔。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活动杆7的内部为实心时,活动杆7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活动杆7的内部为实心时,活动杆7上设置有多组第二定位孔,其中每组第二定位孔相对设置于活动杆7的侧壁上。
这里,设置多个或多组第二定位孔用于调节高度调节支架的高度,也就是,选用不同的第二定位孔,对应的高度调节支架的高度不同。
这里,定位销8可插拔,便于活动杆7的定位。
具体的,高度调节支架上还设置有把手9。
这里,把手9便于操作人员推动油液回收装置。
具体的,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管路10、设置有第一阀门11的第二管路12和设置有第二阀门13的第三管路14;第二管路12与第一管路10连通,第三管路14与第一管路1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管路12上设置第一阀门11以及在第三管路14上设置第二阀门13的目的是为了将由托盘5接收的油与液进行分离。
具体的,比如,可控制第一阀门11使由托盘5接收的油通过,从第二管路12的输出端流入到其下方的一油液接收桶中;可控制第二阀门13使由托盘5接收的液(比如,水)通过,从第三管路14的输出端流入到其下方的一油液接收桶中。
这里,优选的,第二管路12与第三管路14关于第一管路10对称。
优选的,脚轮3为万向轮,万向轮易于控制油液接收装置的行进方向。
优选的,托盘上设置有一覆盖第二通孔的滤网15。
这里,滤网15用于过滤掉油液中的大颗粒物质,防止第一管路10被堵塞。
具体的,托盘5的内侧边缘设置有圆柱形提钮16。
这里,圆柱形提钮16用于挂置漏斗。这里,漏斗可用于在操作人员在腾空油液接收桶4时,将油液接收桶4中的油液倒入到油液回收桶中时使用。
当然,这里不限于在托盘5的内侧边缘设置圆柱形提钮16,其他可以挂置漏斗的结构或部件均可采用。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油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板(1);
与第一支撑板(1)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板(2);
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及所述第二支撑板(2)连接的高度调节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脚轮(3),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上放置有至少两个油液接收桶(4);
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2)的上表面上放置有托盘(5),所述托盘(5)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一管路结构,所述管路结构的输入端连通至所述托盘(5)的底部,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延伸至油液接收桶(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上表面连接,且内部中空的固定杆(6)及插设于所述固定杆(6)内的活动杆(7);
其中,所述固定杆(6)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相对的两个第一定位孔;
所述活动杆(7)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孔;
一定位销(8)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以及一第二定位孔,将所述固定杆(6)与所述活动杆(7)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支架上还设置有把手(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管路(10)、设置有第一阀门(11)的第二管路(12)和设置有第二阀门(13)的第三管路(14);
所述第二管路(12)与所述第一管路(10)连通,所述第三管路(14)与所述第一管路(1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12)与所述第三管路(14)关于所述第一管路(10)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3)为万向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5)上设置有一覆盖所述第二通孔的滤网(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5)的内侧边缘设置有圆柱形提钮(16)。
CN201621170022.3U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油液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62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0022.3U CN206262165U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油液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0022.3U CN206262165U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油液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62165U true CN206262165U (zh) 2017-06-20

Family

ID=59037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7002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62165U (zh) 2016-11-02 2016-11-02 一种油液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621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6128A (zh) * 2017-11-03 2018-01-26 贵州大学 一种消煮管油浴放置架的油液回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6128A (zh) * 2017-11-03 2018-01-26 贵州大学 一种消煮管油浴放置架的油液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62165U (zh) 一种油液回收装置
CN204021048U (zh) 一种报废汽车预处理装置
CN205379569U (zh) 消防车驱暴清障铲机构
CN203237263U (zh) 切屑收集车
CN107829472A (zh) 一种接料槽体可横向移出的环保水槽机构
CN208931355U (zh) 一种环保用于建筑的手推车
CN208360256U (zh) 一种轴承铁屑搬运小车
CN205630109U (zh) 一种带有收集冷却液的废料接收车
CN104925433A (zh) 一种集水垃圾清运车
CN205734135U (zh) 一种新型机床集削车
CN206615231U (zh) 一种高效率推料车
CN202728295U (zh) 新型仪器车
CN204780735U (zh) 一种纯吸式道路清扫车厢体吸尘管道
CN206265097U (zh) 一种多功能仓储物流车
CN204528268U (zh) 一种新型垃圾桶
CN206015590U (zh) 一种半自动矿山清道除尘车
CN211415816U (zh) 一种挡水装置
CN210303703U (zh) 一种实验室超净工作台废液桶
CN214138622U (zh) 一种含水废料运输小车
CN217196211U (zh)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石材切割平台
CN204385243U (zh) 一种防止钢卷退火中粘结的装置
CN202625116U (zh) 稳固型保洁车
CN206635016U (zh) 一种高粘度液体回收漏斗
CN209011058U (zh) 一种路面防撞石墩车载清洗装置
CN205659440U (zh) 一种废油回收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