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7585U -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7585U
CN206257585U CN201621423283.1U CN201621423283U CN206257585U CN 206257585 U CN206257585 U CN 206257585U CN 201621423283 U CN201621423283 U CN 201621423283U CN 206257585 U CN206257585 U CN 206257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amework
top board
top fram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232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代华
胡四水
陈振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232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7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7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7585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5924 priority patent/WO2018108102A1/en
Priority to EP17880459.7A priority patent/EP3555523A4/en
Priority to US16/472,650 priority patent/US10960808B2/en
Priority to US17/107,335 priority patent/US11142117B2/en
Priority to US17/107,167 priority patent/US11148581B2/en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所述框架装置包括:顶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具有平板状主体;和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所述第二框架中形成有主孔,且所述第二框架具有在主孔的上方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顶板,所述第一框架在顶板的前缘连接至所述第二框架并且在前缘的前方向上延伸,所述顶部框架通过卡合装置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使得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架的顶板的下表面接触。

Description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的框架装置采用一体成型结构。出于外观考虑,框架装置由透明的上部框架和不透明的下部框架组成。透明的上部框架和不透明的下部框架通过双色注塑一体地形成。在透明的上部框架的前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凹槽。凹槽的底部需要镀有铝层。在下部框架的邻近上部框架的部分需要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镀有铝层,以改善照明装置的外观。
但是,上述现有设计存在一些缺点。在上部框架的前表面上的凹槽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深度达到9mm,在对凹槽的底表面进行镀铝工艺时,通常不能在凹槽的底表面的后部形成镀层,影响车辆外观。另外,在下部框架的前表面的邻近上部框架的部分进行镀铝时,需要遮蔽框架装置中不需要进行镀铝的部分。但是,由于工艺的限制,在框架装置的镀铝部分和不镀铝部分之间的边界不清晰,影响车辆外观。
因此,存在对一种用于照明装置的框架装置的需求,使得所述框架装置中的凹槽底部能够形成均匀一致的镀层,并且使得下部框架的前表面中的镀铝部分的边界清晰,改善照明装置的外观,符合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装置,所述框架装置包括:
顶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具有平板状主体;和
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所述第二框架中形成有主孔,且所述第二框架具有在主孔的上方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顶板,所述第一框架在顶板的前缘连接至所述第二框架并且在前缘的前方向上延伸,
所述顶部框架通过卡合装置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使得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架的顶板的下表面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合装置包括:第一止动装置,所述第一止动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个侧表面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和
至少一个倒钩部,所述倒钩部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上、并覆盖所述凹槽的整个下表面,
其中所述倒钩部与所述凹槽配合,以阻止所述顶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框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倒钩部的的外表面上镀有铝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合装置还包括:所述第二止动装置,所述第二止动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上的弧形突起,所述弧形突起具有顶点和朝向第三方向的两个端部,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两个端部的端表面平行于第二方向且垂直于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和
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顶板中的两个弹性臂,所述两个弹性臂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地桥接在沿所述顶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顶板的第一孔内,每个弹性臂上都设置有向朝向另一弹性臂延伸的横向突起,所述横向突起具有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且垂直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延伸的后表面和与所述第一方向成一定角度且垂直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延伸的倾斜表面,
其中每个弧形突起的端表面与相应的所述横向突起的后表面配合,以阻止所述顶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框架在第三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合装置还包括:第三止动装置,所述第三止动装置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二框架的顶板上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沿所述顶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顶板;和
板状倾斜部,所述板状倾斜部从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大致沿第一方向朝顶板倾斜,
其中在所述顶部框架组装至所述主框架时,所述板状倾斜部穿过所述第二孔并与所述第二孔的边缘配合,以阻止所述顶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合装置还包括:第四止动装置,所述第四止动装置包括:
肋条,所述肋条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上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和
指状部,所述指状部从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顶板中的第三孔的第一边缘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第三孔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之间存在间隔,
其中在所述顶部框架组装至所述主框架时,所述肋条容纳在所述间隔中并与所述指状部配合,以阻止所述顶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部框架的外表面镀有铝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上述的框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动车辆,所述机动车辆包括上述照明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将框架装置形成为主框架和顶部框架两个部件。通过仅对顶部框架镀铝并且使顶部框架在与主框架装配后形成需要镀铝的部分,使得轻易实现上部框架中的凹槽底表面的镀铝,并且使得镀铝部分的边界清晰,极大改善了车辆的外观。同时,通过多个卡合装置,克服了顶部框架和主框架较薄,使用螺钉固定顶部框架困难的问题,使得在不使用螺钉的情况下,实现薄板结构的顶部框架和主框架的可靠连接。而且,卡合装置的使用,使得框架装置的主框架和顶部框架之间形成紧密且牢靠的面与面之间的接触,也避免了采用螺钉或者焊接等连接方式时,可能会破坏顶部框架上的铝层以及透明的上部框架的表面,进而破坏框架装置的外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框架装置的透视图,其中顶部框架的一部分插入主框架;
图2是组装后的图1中的框架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框架装置的顶部框架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框架装置的主框架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2中的线I-I和II-II的剖视图;
图6是图2中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并且
图7是组装后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框架装置沿线III-II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用在本文中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含义。用在本文中的两个或更多部分或部件“联接”的陈述是指这些部分直接或间接(即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部分或部件)结合在一起或一起操作,只要出现连结。用在本文中的“直接联接”是指两个元件相互直接接触。用在本文中的“固定地联接”或“固定”是指将两个部件联接以像一个那样移动,而保持相对于彼此之间的恒定定向。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用在本文中的方向性短语,例如但不限于,顶部的、底部的、左边的、右边的、上部的、下部的、前面的、后面的以及它们的派生词涉及在图中示出的元件的定向,且并不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事实上,根据部件的位置不同,详细的方向性描述也将随之改变。例如,在本实用新型中,车辆的向前方向是指车辆的前进方向,车辆的向后方向是指与车辆的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车辆的左右方向是指车辆的与前后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
需要理解的是,在描述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的术语并不是将相关元件顺序排列,而是旨在区分相关元件,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以机动车辆为示例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框架装置和照明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框架装置和照明装置可以用于任何具有相同调节需求的其它场景,而不局限于所述机动车辆。
附图中的部件并没有按比例绘制,而是示例性地示出。各部件的尺寸和比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合理地调整。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框架装置1000的透视图,其中顶部框架1100的一部分插入主框架1200。所述框架装置1000例如可以用在照明装置中。所述框架装置1000包括:顶部框架1100和主框架1200。所述顶部框架1100具有平板状主体1101,例如水平的平板状主体1101。所述主框架1200包括第一框架1210和第二框架1220。下面以所述第一框架1210是透明的上部框架,所述第二框架1220是不透明的下部框架1220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所述下部框架1220中形成用于容纳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块的主孔1230。所述下部框架1220在主孔1230的上方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顶板1221。所述顶板1221例如是水平的。所述第一方向例如是车辆的向后方向。所述上部框架1210在顶板1221的前缘连接至所述下部框架1220并且在前缘的前方向上延伸。所述上部框架1210的下表面与所述下部框架1220的顶板1221的下表面齐平。所述顶部框架1100通过卡合装置固定连接至所述上部框架1210和所述下部框架1220,使得所述顶部框架1100的平板状主体1101的上表面与所述下部框架1220的水平顶板1221的下表面接触。
下面结合图2-图7来具体描述所述顶部框架1100和所述主框架1200。图2是组装后的图1中的框架装置1000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框架装置1000的顶部框架1100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的框架装置1000的主框架1200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2中的线I-I和II-II的剖视图;图6是图2中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并且图7是组装后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框架装置1000沿线III-III的剖视图。
所述顶部框架1100和所述主框架1200之间的卡合装置包括第一止动装置、第二止动装置、第三止动装置和第四止动装置。
所述第一止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部框架1210的一个侧表面,例如前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1211;和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1100的与所述凹槽1211对应的位置上的至少一个倒钩部1102。所述凹槽121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倒钩部1102能够覆盖所述凹槽1211的整个下表面。在所述顶部框架1100组装至所述主框架1200之后,所述倒钩部1102从外观上形成所述上部框架1210上的凹槽的一部分,使得由所述上部框架1210和顶部框架1100形成的凹槽的底部能够呈现一致均匀的铝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所述倒钩部1102的外表面上镀有铝层,使得框架装置1000呈现良好的光学外观。所述倒钩部1102与所述凹槽1211配合,使得阻止所述顶部框架1100相对于所述主框架120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倒钩部1102的能够从车辆外部观察到的外表面镀有铝层。
所述第二止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1100的平板状主体1101的上表面上的弧形突起1103;和设置在所述下部框架1220的顶板1221中的两个弹性臂1222。所述弧形突起1103具有顶点和朝向第三方向的两个端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方向例如是与第一方向相反的车辆的向前方向。所述两个端部的端表面平行于车辆的第二方向且垂直于所述顶部框架1100的平板状主体110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例如是车辆的左右方向。所述两个弹性臂1222沿车辆的第一方向平行地桥接在沿所述顶板1221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顶板1221的第一孔1224内,每个弹性臂上都设置有向朝向另一弹性臂延伸的横向突起1223,所述横向突起1223具有沿平行于车辆的左右方向且垂直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延伸的后表面和与第一方向成一定角度且垂直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延伸的倾斜表面。组装时,弧形突起1103从横向突起1223前方沿第一方向移动,弧形突起1103的顶点两侧的弧形表面迫使横向突起1223及弹性臂1222沿左右方向分别远离弧形突起1103的顶点移动。弧形突起1103进一步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弧形突起1103的两个端部越过横向突起1223,两个横向突起1223在弹性臂1222的作用下返回原位。此时,每个弧形突起1103的端表面与相应的所述横向突起1223的后表面配合,使得阻止所述顶部框架1100相对于所述主框架1200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三止动装置包括:形成在所述下部框架1220的顶板1221上的第二孔1225和从所述顶部框架1100的平板状主体1101的上表面大致沿第一方向朝顶板1221倾斜的板状倾斜部1104。所述第二孔1225沿所述顶板1221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顶板1221。在所述顶部框架1100组装至所述主框架1200时,所述板状倾斜部1104向上穿过所述顶板1221上的第二孔1225并与所述第二孔1225的边缘(例如后边缘)配合,使得阻止所述顶部框架1100相对于所述主框架1200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四止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1100的平板状主体1101的上表面上且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肋条1105;和从所述下部框架1220的顶板1221中的第三孔1226的第一边缘(例如前边缘)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指状部1227。在所述指状部1227与第三孔1226的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例如后边缘)之间存在间隔,使得在所述顶部框架1100组装至所述主框架1200时,所述间隔容纳所述顶部框架1100的平板状主体1101的上表面上的肋条1105。在所述顶部框架1100组装至所述主框架1200时,所述肋条1105与所述指状部1227配合,使得阻止所述顶部框架1100相对于所述主框架1200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在所述第三孔1226的后边缘形成与第三止动装置相类似的止动装置,如图6所示。同样,作为示例,上述的其它类型的止动装置在附图中仅示出了一个,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个具有相同结构的止动装置。例如,上部框架1210的前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凹槽1211,例如6个凹槽,同时在顶部框架1100上设置有相同数量的倒钩部110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上部框架1210和所述下部框架1220一体地形成,例如通过双色注塑一体地形成,使得框架装置1000的制造简单,所述上部框架1210和所述下部框架1220能够牢固地固定在一起。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仅在顶部框架的能够从车辆外部看到的表面上镀有铝层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顶部框架的所有外表面上镀有铝层。这样,省去了制造顶部框架时的遮蔽步骤,简化了镀铝工艺。
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顶部框架1220的顶板1221为平板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止动装置的强度需要,可以稍微改变与卡合装置的功能相关的部分厚度,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尽管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没有明确提出对顶部框架1100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定位,但是,倒钩部1102和凹槽1211的配合以及板状倾斜部1104和第二孔1225的配合客观上可以防止顶部框架1100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移动。而且,也可以通过设置在顶部框架1100和主框架1200上的其它机构,例如设置在顶部框架1100的侧面上的定位销和设置在主框架1200上的定位孔,来防止顶部框架1100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移动。另外,倒钩部1102和凹槽1211的配合以及板状倾斜部1104和第二孔1225的配合也能够防止顶部框架1100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移动。
在组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框架装置1000时,先将顶部框架1100放入主框架1200的主孔1230中。在弧形突起1103、板状倾斜部1104分别到达对应第一孔1224中的横向突起1223前方、第二孔1225的位置时,向上提升顶部框架1100,使得弧形突起1103、板状倾斜部1104分别进入第一孔1224、第二孔1225并且倒钩部1102和凹槽1211对准。然后向后推动顶部框架1100,使得所述倒钩部1102与所述凹槽1211配合,每个弧形突起1103的端表面与相应的所述横向突起1223的后表面配合,所述板状倾斜部1104向上穿过所述顶板1221上的第二孔1225并与所述第二孔1225的后边缘配合,并且所述肋条1105与所述指状部1227配合。如此装配之后,能够阻止所述顶部框架1100相对于所述主框架1200例如在所述机动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框架装置的照明装置,例如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照明装置的机动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将框架装置形成为主框架和顶部框架两个部件。通过仅对顶部框架镀铝并且使顶部框架在与主框架装配后形成需要镀铝的部分,使得轻易实现上部框架中的凹槽底表面的镀铝,并且使得镀铝部分的边界清晰,极大改善了车辆的外观。同时,通过多个卡合装置,克服了顶部框架和主框架较薄,使用螺钉固定顶部框架困难的问题,使得在不使用螺钉的情况下,实现薄板结构的顶部框架和主框架的可靠连接。而且,卡合装置的使用,使得框架装置的主框架和顶部框架之间形成紧密且牢靠的面与面之间的接触,也避免了采用螺钉或者焊接等连接方式时,可能会破坏顶部框架上的铝层以及透明的上部框架的表面,进而破坏框架装置的外观的问题。
虽然为了例举说明的目的而根据当前被认为是最实际并且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要理解的是,这些细节仅仅用于那个目的,并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但是相反本实用新型打算涵盖落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型和等同装置。例如,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在可能的范围,任意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与任意其它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
附图标记:
1000 框架装置
1100 顶部框架
1101 平板状主体
1102 倒钩部
1103 弧形突起
1104 板状倾斜部
1105 肋条
1200 主框架
1210 上部框架
1211 凹槽
1220 下部框架
1221 顶板
1222 弹性臂
1223 横向突起
1224 第一孔
1225 第二孔
1226 第三孔
1227 指状部
1230 主孔

Claims (10)

1.一种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具有平板状主体;和
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所述第二框架中形成有主孔,且所述第二框架具有在主孔的上方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顶板,所述第一框架在顶板的前缘连接至所述第二框架并且在前缘的前方向上延伸,
所述顶部框架通过卡合装置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使得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架的顶板的下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包括:第一止动装置,所述第一止动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个侧表面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和
至少一个倒钩部,所述倒钩部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的与所述凹槽对应的位置上、并覆盖所述凹槽的整个下表面,
其中所述倒钩部与所述凹槽配合,以阻止所述顶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框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倒钩部的外表面上镀有铝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还包括:第二止动装置,所述第二止动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上的弧形突起,所述弧形突起具有顶点和朝向第三方向的两个端部,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两个端部的端表面平行于第二方向且垂直于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和
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顶板中的两个弹性臂,所述两个弹性臂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地桥接在沿所述顶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顶板的第一孔内,每个弹性臂上都设置有向朝向另一弹性臂延伸的横向突起,所述横向突起具有沿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且垂直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延伸的后表面和与所述第一方向成一定角度且垂直于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延伸的倾斜表面,
其中每个弧形突起的端表面与相应的所述横向突起的后表面配合,以阻止所述顶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框架在第三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还包括:第三止动装置,所述第三止动装置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二框架的顶板上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沿所述顶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顶板;和
板状倾斜部,所述板状倾斜部从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大致沿第一方向朝顶板倾斜,
其中在所述顶部框架组装至所述主框架时,所述板状倾斜部穿过所述第二孔并与所述第二孔的边缘配合,以阻止所述顶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还包括:第四止动装置,所述第四止动装置包括:
肋条,所述肋条设置在所述顶部框架的平板状主体的上表面上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和
指状部,所述指状部从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的顶板中的第三孔的第一边缘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第三孔的第二边缘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缘相对,
其中在所述顶部框架组装至所述主框架时,所述肋条容纳在所述间隔中并与所述指状部配合,以阻止所述顶部框架相对于所述主框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一体地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部框架的外表面镀有铝层。
9.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装置。
10.一种机动车辆,其中,所述机动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
CN201621423283.1U 2016-12-16 2016-12-22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57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3283.1U CN206257585U (zh) 2016-12-22 2016-12-22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PCT/CN2017/115924 WO2018108102A1 (en) 2016-12-16 2017-12-13 Regulating assembly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bezel device, gas guiding devi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EP17880459.7A EP3555523A4 (en) 2016-12-16 2017-12-13 REGULATION ARRANGEMENT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 / 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MENT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MOUNTING DEVICE, GAS GUIDE DEVICE AND LIGHTING AND / OR SIGNALING DEVICE
US16/472,650 US10960808B2 (en) 2016-12-16 2017-12-13 Regulating assembly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bezel device, gas guiding devi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US17/107,335 US11142117B2 (en) 2016-12-16 2020-11-30 Regulating assembly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bezel device, gas guiding devi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US17/107,167 US11148581B2 (en) 2016-12-16 2020-11-30 Regulating assembly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bezel device, gas guiding devi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23283.1U CN206257585U (zh) 2016-12-22 2016-12-22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7585U true CN206257585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3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2328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57585U (zh) 2016-12-16 2016-12-22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75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8102A1 (en) * 2016-12-16 2018-06-21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Regulating assembly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bezel device, gas guiding devi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8613131A (zh) * 2016-12-22 2018-10-02 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8102A1 (en) * 2016-12-16 2018-06-21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Regulating assembly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bezel device, gas guiding devi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US10960808B2 (en) 2016-12-16 2021-03-30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Regulating assembly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bezel device, gas guiding devi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US11142117B2 (en) 2016-12-16 2021-10-12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Regulating assembly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bezel device, gas guiding devi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US11148581B2 (en) 2016-12-16 2021-10-19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Regulating assembly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bezel device, gas guiding device, and lighting and/or signaling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CN108613131A (zh) * 2016-12-22 2018-10-02 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CN108613131B (zh) * 2016-12-22 2024-01-02 市光法雷奥(佛山)汽车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7585U (zh)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CN204176371U (zh) 无边框面板灯
CN108613131A (zh) 框架装置、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辆
CN213340424U (zh) 多杯体led用引线框架
CN210274163U (zh) 摄像头支架
CN206833589U (zh) 终端面板及自助服务终端
CN207691362U (zh) 一种转角转接头及转角转接组件
CN205319189U (zh) 提高封装结构牢固程度的led引线框架
CN207585053U (zh) 空调外壳的安装结构
CN204432132U (zh) 一种高增益搪瓷投影及书写白板
CN206685589U (zh) 电连接器
CN204885597U (zh) 电连接器
CN104051890B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连接元件
CN203324908U (zh) 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
CN207198756U (zh) 一种应用于4u8路服务器的背板加强结构
CN204042565U (zh) 一种新型led台灯
CN214315917U (zh) 电子设备
CN211902505U (zh) 一种防眩格栅灯
CN209819435U (zh) 一种新型光导安装结构
CN209374708U (zh) 一种直立式Type-C母头连接器
CN2917024Y (zh) 连接器组件
CN110168819A (zh) 接头连接器
CN201388343Y (zh) 电子元件之辅助装置
CN215723112U (zh) 一种led灯
CN102157833A (zh) 公端功率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矩形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