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4908U - 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 - Google Patents
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24908U CN203324908U CN2013203648676U CN201320364867U CN203324908U CN 203324908 U CN203324908 U CN 203324908U CN 2013203648676 U CN2013203648676 U CN 2013203648676U CN 201320364867 U CN201320364867 U CN 201320364867U CN 203324908 U CN203324908 U CN 2033249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e
- housing
- hook portion
- elastic arm
- gr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108090000565 Capsid Prote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424 eye m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887 fac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252 bulbus oculi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该机壳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板,及两个分别凸设于两侧板的第一卡钩,各侧板包含一端面,各第一卡钩包含一连接于对应的侧板的端面的第一弹性臂,及一凸设于第一弹性臂并与端面相间隔的第一钩部,第一钩部包括一第一斜面;第二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壁,各侧壁抵接于对应的侧板的端面,各侧壁可抵触对应的第一斜面以促使对应的第一弹性臂弯折变形,各侧壁具有一内壁面,及一形成于内壁面的第一卡槽,各第一卡钩的第一钩部可脱离地卡掣于对应的第一卡槽内。借此,能节省组装工时并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壳,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卡扣结构的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体式计算机(All-in-onePC)大都包含一机壳,及一设置于机壳内的主机模块,欲将主机模块组装于机壳时,需通过螺丝先将主机模块锁固于机壳的一后壳体,接着,将一前壳体盖合于后壳体,随后通过螺丝将前壳体锁固于后壳体,即可将主机模块组装固定于机壳内。
由于上述组装过程中,需通过例如为螺丝起子的辅助工具辅助才能将主机模块以及前壳体锁固于后壳体,因此,易耗费组装的工时,且螺丝的使用会增添一体式计算机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壳,免通过螺丝及辅助工具的辅助便可将第二壳体快速地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借此,能节省组装工时并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壳,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
该第一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板,及至少两个分别凸设于该两侧板的第一卡钩,各该侧板包含一端面,各该第一卡钩包含一连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的第一弹性臂,及一凸设于该第一弹性臂并与该端面相间隔的第一钩部,该第一钩部包括一第一斜面,该第二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壁,各该侧壁抵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各该侧壁可抵触对应的该第一斜面以促使对应的该第一弹性臂弯折变形,各该侧壁具有一内壁面,及至少一形成于该内壁面的第一卡槽,各该第一卡钩的该第一钩部可脱离地卡掣于对应的该第一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该第一弹性臂包括一抵接于对应的该侧壁的该内壁面的外臂面,及一相反于该外臂面的内臂面,该第一钩部凸设于该外臂面。
各该第一卡钩还包含一凸设于该内臂面并且连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的加劲肋。
该加劲肋相反于该内臂面的一侧形成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具有一邻近该端面的第一端,及一远离该端面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内臂面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端与该内臂面间的距离。
该第一壳体还包括一连接于该两侧板顶端的顶板,该顶板具有一内板面,及一形成于该内板面的第二卡槽,该第二壳体还包括一连接于该两侧壁顶端的顶壁,及一凸设于该顶壁的第二卡钩,该顶壁具有一用以供该顶板抵接的抵接面,该第二卡钩包含一凸伸出该抵接面的第二弹性臂,及一凸设于该第二弹性臂并与该抵接面相间隔的第二钩部,该第二钩部包括一第二斜面,该顶板可抵触该第二斜面以促使该第二弹性臂弯折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免通过螺丝及辅助工具的辅助便可将主机模块及第二壳体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借此,能节省组装工时并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包括一机壳及一主机模块,该机壳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接合于该第一壳体并与该第一壳体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该主机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该第一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板,及两个分别凸设于该两侧板的第一卡钩,各该侧板包含一端面,各该第一卡钩包含一连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的第一弹性臂,及一凸设于该第一弹性臂并与该端面相间隔的第一钩部,该第一钩部包括一第一斜面,该第二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壁,各该侧壁抵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各该侧壁可抵触对应的该第一斜面以促使对应的该第一弹性臂弯折变形,各该侧壁具有一内壁面,及一形成于该内壁面的第一卡槽,各该第一卡钩的该第一钩部可脱离地卡掣于对应的该第一卡槽内,该主机模块包含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边,该两侧边分别抵接于该第一壳体的该两侧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背景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该第一弹性臂包括一抵接于对应的该侧壁的该内壁面的外臂面,及一相反于该外臂面的内臂面,该第一钩部凸设于该外臂面。
各该第一卡钩还包含一凸设于该内臂面并且连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的加劲肋。
该加劲肋相反于该内臂面的一侧形成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具有一邻近该端面的第一端,及一远离该端面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内臂面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端与该内臂面间的距离。
该第一壳体还包括一连接于该两侧板顶端的顶板,该顶板具有一内板面,及一形成于该内板面的第二卡槽,该第二壳体还包括一连接于该两侧壁顶端的顶壁,及一凸设于该顶壁的第二卡钩,该顶壁具有一用以供该顶板抵接的抵接面,该第二卡钩包含一凸伸出该抵接面的第二弹性臂,及一凸设于该第二弹性臂并与该抵接面相间隔的第二钩部,该第二钩部包括一第二斜面,该顶板可抵触该第二斜面以促使该第二弹性臂弯折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主机模块的承载框的两侧边可分别抵接于第一壳体的两侧板内侧,使得主机模块免通过螺丝及辅助工具的辅助便能快速地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内。借由第一壳体的各第一卡钩的第一钩部可脱离地卡掣于第二壳体的对应第一卡槽内,以及第二壳体的第二卡钩的第二钩部可脱离地卡掣于第一壳体的第二卡槽内,使得第二壳体免通过螺丝及辅助工具的辅助便能快速地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借此,能节省组装工时并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第二壳体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说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主机模块以及显示荧幕间的组装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由另一视角观看的立体分解图,说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主机模块以及显示荧幕间的组装关系;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前视图,说明主机模块设置于第一壳体内,且承载框的两侧边分别抵接于第一壳体的两侧板;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后视图,说明各侧壁的内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卡槽;
图6是图4的立体图,说明主机模块的部分凸伸出侧边的传输埠穿设于对应的开孔内,另一部分的传输埠则分别对齐于其余的开孔;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第一壳体的第一卡钩与第二壳体的第一卡槽间的组装关系;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第二壳体的第二卡钩与第一壳体的第二卡槽间的组装关系;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第二壳体的各侧壁抵触于对应的第一卡钩的第一斜面,以促使对应的第一弹性臂弯折变形;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第一壳体的顶板抵触于对应的第二卡钩的第二斜面,以促使对应的第二弹性臂弯折变形;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第二壳体的各侧壁抵接于对应的侧板的端面,且各第一卡钩的第一钩部卡掣于对应的第一卡槽内;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第一壳体的顶板抵接于顶壁的抵接面,且第二卡钩的第二钩部卡掣于第二卡槽内;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施加顶推力于第二壳体的右侧侧壁,使左侧侧壁的第一卡槽与对应的第一卡钩的第一钩部分离,而右侧侧壁则紧抵于右侧的对应第一卡钩上;及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说明两侧壁的第一卡槽分别与两第一卡钩的第一钩部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与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的一较佳实施例,该一体式计算机100包含一机壳1、一主机模块2、一显示荧幕3,及一眼动追踪模块4。
参阅图2、图3、图4与图5,机壳1包含一第一壳体11,及一第二壳体13,第一壳体11包括一后板111、两个分别位于后板111左右侧的侧板112,及多对第一卡钩113,每一对第一卡钩113分别凸设于两侧板112。各侧板112包含一位于前端的端面114,本实施例的各侧板112的端面114凸设有三个上下相间隔的第一卡钩113。各第一卡钩113包含一连接于对应的侧板112的端面114的第一弹性臂115,及一凸设于第一弹性臂115并与端面114相间隔的第一钩部116,第一钩部116包括一第一斜面117。
第二壳体13接合于第一壳体11并与第一壳体11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14,用以容置主机模块2及显示荧幕3。第二壳体13包括一前框板131,及两个分别位于前框板131左右侧的侧壁132,各侧壁132用以抵接于对应的侧板112的端面114。各侧壁132具有一内壁面133,及多个形成于内壁面133的第一卡槽134,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槽134数量为三个。第一壳体11的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可脱离地卡掣于对应的第一卡槽134内,借此,使得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能稳固地组装固定在一起。
主机模块2包括一承载框21,显示荧幕3设置于承载框21前侧面,承载框21包含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边211,承载框21的两侧边211分别用以抵接于第一壳体11的两侧板112,借此,免通过螺丝及辅助工具的辅助便可将主机模块2稳固地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两个侧板112间。
眼动追踪模块4设置于第二壳体13邻近底端处,用以追踪以及撷取使用者眼球的影像,以作为医疗上使用。
第二壳体13组装于第一壳体11的过程中,第二壳体13的各侧壁132用以抵触对应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斜面117,以促使对应的第一弹性臂115弯折变形并且蓄积复位弹力,使得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能内缩至对应侧壁132的内壁面133。当第二壳体13移动到各第一卡槽134对齐于对应的第一钩部116位置时,借由第一弹性臂115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第一钩部116复位,第一钩部116便能自动地卡掣于对应的第一卡槽134内,借此,免通过螺丝及辅助工具的辅助便可将第二壳体13快速地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11上,能节省组装工时并降低制造成本。
以下将针对一体式计算机100的具体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图4与图6,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2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承载框21的一侧边211的传输埠24,其中,部分的传输埠24凸伸出侧边211。第一壳体11的一与前述侧边211对应的侧板112形成有多个开孔118,开孔118的数量与传输埠24的数量相同,部分凸伸出侧边211的传输埠24可穿设于对应的开孔118内,另一部分的传输埠24则可分别对齐于其余的开孔118而外露。
参阅图2、图3与图7,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弹性臂115包括一外臂面119,及一相反于外臂面119的内臂面120,第一钩部116凸设于外臂面119邻近前端处,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弹性臂115的外臂面119可抵接于对应侧壁132的内壁面133。借由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卡掣于对应的第一卡槽134内,以及第一弹性臂115的外臂面119抵接于对应侧壁132的内壁面133,能防止第二壳体13相对于第一壳体11晃动进而导致第一钩部116脱离对应的第一卡槽134的情形产生,使得第二壳体13能稳固地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上。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卡钩113还包含一凸设于第一弹性臂115的内臂面120的加劲肋121,加劲肋121连接于对应侧板112的端面114,借此,能加强第一弹性臂115的结构强度,以避免第一弹性臂115在变形过程中产生断裂的情形。具体而言,加劲肋121相反于内臂面120的一侧形成有一倾斜面122,倾斜面122具有一邻近于端面114的第一端123,及一远离端面114的第二端124,第一端123与内臂面120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端124与内臂面120间的距离,使得加劲肋121的厚度是朝远离端面114的方向逐渐缩小,借此,除了能增强第一弹性臂115与端面114间的结构强度以外,还能容许第一弹性臂115邻近第一钩部116的一端具有较大的弯折变形幅度。
参阅图2、图4与图8,第一壳体11还包括一连接于两侧板112顶端的顶板125,顶板125具有一内板面126,及一形成于内板面126的第二卡槽127。第二壳体13还包括一连接于两侧壁132顶端的顶壁135,及一凸设于顶壁135的第二卡钩136,顶壁135具有一位于后端用以供顶板125抵接的抵接面137,第二卡钩136包含一凸伸出抵接面137的第二弹性臂138,及一凸设于第二弹性臂138并与抵接面137相间隔的第二钩部139,第二钩部139包括一朝上的第二斜面140,顶板125可抵触第二斜面140以促使第二弹性臂138弯折变形。
参阅图2、图4与图6,欲将主机模块2以及安装于主机模块2的显示荧幕3组装于机壳1内时,先将主机模块2的承载框21倾斜一适当角度,接着,将承载框21设置有传输埠24的一侧边211置入第一壳体11的对应侧板112内侧,并使部分凸伸出侧边211的传输埠24穿设于对应的开孔118内。随后将承载框21的另一侧边211压入对应的另一侧板112内侧,使承载框21抵靠于第一壳体11的后板111上。借由第一壳体11的两侧板112分别抵接于承载框21的两侧边211,以及顶板125抵接于承载框21的顶端,使得主机模块2以及安装于主机模块2的显示荧幕3能稳固地定位在第一壳体11上。
参阅图2、图9与图10,沿一由前朝后的组装方向I将第二壳体13朝第一壳体11移动,当第二壳体13的各侧壁132抵触到对应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斜面117时,第一壳体11的顶板125会同时抵触到第二卡钩136的第二斜面140。各侧壁132施予第一斜面117的侧向分力会促使第一弹性臂115向内弯折变形并且蓄积复位弹力,当各侧壁132与第一斜面117分离时,第一钩部116会内缩并抵靠于对应侧壁132的内壁面133。此外,顶板125施予第二斜面140的向下分力会促使第二弹性臂138向内弯折变形并且蓄积复位弹力,当顶板125与第二斜面140分离时,第二钩部139会内缩并抵靠于顶板125的内板面126。
参阅图1、图2、图11与图12,当第二壳体13的各侧壁132抵接于对应侧板112的端面114时,各第一卡槽134会对齐于对应的第一钩部116,同时,顶板125会抵接于顶壁135的抵接面137,使得第二卡槽127对齐于第二钩部139。借由第一弹性臂115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第一钩部116复位,使得第一钩部116能自动地卡掣于对应的第一卡槽134内。此外,借由第二弹性臂138所蓄积的复位弹力带动第二钩部139复位,使得第二钩部139能自动地卡掣于第二卡槽127内。借此,第二壳体13便能稳固地组装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且主机模块2以及显示荧幕3能稳固地定位在机壳1的容置空间14内。由于主机模块2及第二壳体13组装于第一壳体11的过程中,完全不需通过螺丝及辅助工具的辅助便能快速地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11,因此,能节省组装工时并降低制造成本。
参阅图2、图13与图14,欲将第二壳体13拆离第一壳体11时,施加一沿着箭头II方向的顶推力于第二壳体13的右侧侧壁132邻近顶壁135处,使左侧侧壁132邻近于顶壁135的第一卡槽134与对应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分离。同时,右侧侧壁132会紧抵于右侧的对应第一卡钩113上,使得前述第一卡钩113的第一弹性臂115略为向内弯折变形,而右侧侧壁132则相对于前框板131略为向外弯折变形。另一方面,第二壳体13借由第二卡钩136的第二钩部139卡掣于第一壳体11的第二卡槽127内的方式,能限制第二壳体13相对于第一壳体11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的行程,以防止施加于第二壳体13的侧壁132上的顶推力道过大,进而造成第一卡钩113的第一弹性臂115产生断裂的情形。
需说明的是,在拆卸过程中,也可施加沿着箭头II反向的顶推力于第二壳体13的左侧侧壁132邻近顶壁135处,使右侧侧壁132邻近于顶壁135的第一卡槽134与对应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分离,并不以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顶推力的施力方向为限。
接着,将左侧侧壁132朝前扳动一适当角度,使左侧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抵接于左侧侧壁132的内壁面133,以防止第一钩部116卡掣于第一卡槽134内。随后,将右侧侧壁132朝前扳动一适当角度,使右侧侧壁132邻近于顶壁135的第一卡槽134与对应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分离,并使右侧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抵接于右侧侧壁132的内壁面133,以防止第一钩部116卡掣于第一卡槽134内,此时,两侧壁132邻近于顶壁135的第一卡槽134分别与对应的两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分离。
之后,重复上述的拆卸方式依序将两侧壁132中间位置的第一卡槽134分别与对应的两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分离,以及两侧壁132邻近底端位置的第一卡槽134分别与对应的两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分离,即可将第二卡钩136的第二钩部139移离第一壳体11的第二卡槽127,此时,第二壳体13便可拆离第一壳体11。需说明的是,由于推动侧壁132邻近顶壁135处,除了会造成侧壁132相对于第一壳体11水平移动外,也会使得侧壁132略为相对于第一壳体11转动,因此,较容易使得侧壁132的第一卡槽134与第一卡钩113分离,所以在拆卸的顺序上,必须先将两侧壁132邻近顶端位置的第一卡槽134分别拆离对应的两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接着,才能依序将两侧壁132邻近中间位置的第一卡槽134分别拆离对应的两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以及将两侧壁132邻近底端位置的第一卡槽134分别拆离对应的两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而在中间段或是底端部份,则因已全都被主机模块2抵住,而无空间可位移,因此只能借由推动侧壁132邻近顶壁135处而达到拆卸。
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的一体式计算机100,借由主机模块2的承载框21的两侧边211可分别抵接于第一壳体11的两侧板112内侧,使得主机模块2免通过螺丝及辅助工具的辅助便能快速地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11内。此外,借由第一壳体11的各第一卡钩113的第一钩部116可脱离地卡掣于第二壳体13的对应第一卡槽134内,以及第二壳体13的第二卡钩136的第二钩部139可脱离地卡掣于第一壳体11的第二卡槽127内,使得第二壳体13免通过螺丝及辅助工具的辅助便能快速地组装固定于第一壳体11。借此,能节省组装工时并降低制造成本,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机壳,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板,及至少两个分别凸设于该两侧板的第一卡钩,各该侧板包含一端面,各该第一卡钩包含一连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的第一弹性臂,及一凸设于该第一弹性臂并与该端面相间隔的第一钩部,该第一钩部包括一第一斜面,该第二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壁,各该侧壁抵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各该侧壁可抵触对应的该第一斜面以促使对应的该第一弹性臂弯折变形,各该侧壁具有一内壁面,及至少一形成于该内壁面的第一卡槽,各该第一卡钩的该第一钩部可脱离地卡掣于对应的该第一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臂包括一抵接于对应的该侧壁的该内壁面的外臂面,及一相反于该外臂面的内臂面,该第一钩部凸设于该外臂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卡钩还包含一凸设于该内臂面并且连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的加劲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加劲肋相反于该内臂面的一侧形成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具有一邻近该端面的第一端,及一远离该端面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内臂面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端与该内臂面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还包括一连接于该两侧板顶端的顶板,该顶板具有一内板面,及一形成于该内板面的第二卡槽,该第二壳体还包括一连接于该两侧壁顶端的顶壁,及一凸设于该顶壁的第二卡钩,该顶壁具有一用以供该顶板抵接的抵接面,该第二卡钩包含一凸伸出该抵接面的第二弹性臂,及一凸设于该第二弹性臂并与该抵接面相间隔的第二钩部,该第二钩部包括一第二斜面,该顶板可抵触该第二斜面以促使该第二弹性臂弯折变形。
6.一种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包括一机壳及一主机模块,该机壳包含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接合于该第一壳体并与该第一壳体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该主机模块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板,及两个分别凸设于该两侧板的第一卡钩,各该侧板包含一端面,各该第一卡钩包含一连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的第一弹性臂,及一凸设于该第一弹性臂并与该端面相间隔的第一钩部,该第一钩部包括一第一斜面,该第二壳体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壁,各该侧壁抵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各该侧壁可抵触对应的该第一斜面以促使对应的该第一弹性臂弯折变形,各该侧壁具有一内壁面,及一形成于该内壁面的第一卡槽,各该第一卡钩的该第一钩部可脱离地卡掣于对应的该第一卡槽内,该主机模块包含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侧的侧边,该两侧边分别抵接于该第一壳体的该两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臂包括一抵接于对应的该侧壁的该内壁面的外臂面,及一相反于该外臂面的内臂面,该第一钩部凸设于该外臂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卡钩还包含一凸设于该内臂面并且连接于对应的该侧板的该端面的加劲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劲肋相反于该内臂面的一侧形成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具有一邻近该端面的第一端,及一远离该端面的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内臂面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端与该内臂面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7、8或9所述的具有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还包括一连接于该两侧板顶端的顶板,该顶板具有一内板面,及一形成于该内板面的第二卡槽,该第二壳体还包括一连接于该两侧壁顶端的顶壁,及一凸设于该顶壁的第二卡钩,该顶壁具有一用以供该顶板抵接的抵接面,该第二卡钩包含一凸伸出该抵接面的第二弹性臂,及一凸设于该第二弹性臂并与该抵接面相间隔的第二钩部,该第二钩部包括一第二斜面,该顶板可抵触该第二斜面以促使该第二弹性臂弯折变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0398U TWM463379U (zh) | 2013-06-03 | 2013-06-03 | 機殼及具有該機殼的一體式電腦 |
TW102210398 | 2013-06-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24908U true CN203324908U (zh) | 2013-12-04 |
Family
ID=49664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6486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4908U (zh) | 2013-06-03 | 2013-06-24 | 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24908U (zh) |
TW (1) | TWM463379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6782A (zh) | 2013-11-22 | 2015-05-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合 |
-
2013
- 2013-06-03 TW TW102210398U patent/TWM46337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6-24 CN CN2013203648676U patent/CN2033249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63379U (zh) | 2013-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83202U (zh) | 一种微型usb正反插公座连接器 | |
CN102801007B (zh) | 一种滑盖手机及其fpc连接结构 | |
CN105098433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EP2386715A3 (en) | Connector | |
WO2014089755A1 (zh) | 一种雨刷条支架及具有该雨刷条支架的雨刷片 | |
CN203456624U (zh) | 连接端子 | |
US9285548B2 (en) | Rattle free metal clip for optical fiber adapter | |
CN203324908U (zh) | 机壳及具有该机壳的一体式计算机 | |
CN20492759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789957A (zh) | 双面两用正反插连接头 | |
CN203445339U (zh) | 一种网络通讯连接器 | |
USD666615S1 (en) | Docking station for smart phone | |
CN204230469U (zh) | 一种新型插座 | |
CN102904095A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888421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12693526A (zh) | 一种车厢用插接厢板 | |
CN201860525U (zh) | 壳体结构 | |
CN203787682U (zh) | Lvds连接线 | |
CN202167663U (zh) | 板对板电池连接器及其公连接器、母连接器 | |
CN204927599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5098437B (zh) | 一种微型usb正反插公座连接器 | |
CN103050846A (zh) | 连接器固定夹及使用该固定夹的集线器 | |
CN103197802B (zh) | 用于固定触摸屏的前壳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204013665U (zh) | 带usb数据线的手机壳 | |
CN202391991U (zh) | 一种传动轴突缘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