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1190U - 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及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及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1190U
CN206251190U CN201621162769.4U CN201621162769U CN206251190U CN 206251190 U CN206251190 U CN 206251190U CN 201621162769 U CN201621162769 U CN 201621162769U CN 206251190 U CN206251190 U CN 206251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onnecting seat
hook
fastening structure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27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容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627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1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1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1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和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包括:底座(1)、连接座(2)和枢接轴(3),在所述底座(1)或所述连接座(2)上设置有挂钩(12),所述底座(1)用于固定安装至摄像机安装基座,所述连接座(2)通过所述枢接轴(3)枢转连接至所示底座(1),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1)绕所示枢接轴(3)转动,而在打开位置和扣合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扣合位置,所述连接座(2)通过所述挂钩(12)连接至所述底座(1),以阻止所述连接座(2)向打开位置运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翻盖扣合结构来安装摄像机底座,能够大大提高摄像机底座的安装效率与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及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及摄像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摄像机的成像单元通常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至底座。由于底座通常安装在不便于操作的位置处,从而摄像机的安装整体上较为不便。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所述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包括:底座、连接座和枢接轴,在所述底座或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挂钩,所述底座用于固定安装至摄像机安装基座,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枢接轴枢转连接至所示底座,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绕所示枢接轴转动,而在打开位置和扣合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扣合位置,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挂钩连接至所述底座,以阻止所述连接座向打开位置运动。
优选地,所述枢接轴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枢接钩,所述枢接钩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且套接在所述枢接轴上,其中,所述枢接钩的横截面形状对应的圆心角在185度至195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枢接轴和连接座以注塑成型方式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枢接轴的两端连接至连接座,在枢接轴的中部处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将枢接轴的中部连接至所述连接座,在所述枢接钩的中部处设置有裂槽,以避让所述加强部。
优选地,所述挂钩设置在底座上,能够在钩挂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钩挂位置,所述挂钩适于钩挂在连接座的卡扣边缘上,以将所述连接座保持在所述扣合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挂钩脱离卡扣边缘上,以允许将所述连接座从所述扣合位置打开。
优选地,所述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进一步包括按钮,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穿过在底座的外周壁上设置的相应孔,所述按钮用于驱动所示挂钩从钩挂位置运动至释放位置。
优选地,所述按钮的顶面突出于底座的外周表面之内;或者所述按钮的顶面位于底座的外周表面之内。
优选地,所述按钮、所述挂钩与所述底座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藏线槽,摄像机的线束从所述藏线槽中伸出,其中,在所述藏线槽上设置有盖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像机,所述摄像机包括成像单元;以及如上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中,所述成像单元连接至所述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翻盖扣合结构来安装摄像机底座,能够大大提高摄像机底座的安装效率与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在扣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卡扣连接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底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为了清楚、简明起见,图中省略了剖面线。
图6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另一种底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为了清楚、简明起见,图中省略了剖面线。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在扣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卡扣连接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底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为了清楚、简明起见,图中省略了剖面线。图6是图1所示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另一种底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为了清楚、简明起见,图中省略了剖面线。
图1-3中示出了:底座1、连接座2和枢接轴3。底座1用于固定安装至摄像机安装基座,所述摄像机安装基座例如是天花板、墙壁、安装平台等。连接座2通过枢接轴3枢转连接至底座1,且能够相对于底座1绕枢接轴3转动,以在打开位置和扣合位置之间运动。连接座用于安装摄像机的成像单元。成像单元可以固定安装至连接座2,也可以通过角度可调方式或角度调节结构安装至连接座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底座1上设置有枢接钩13,枢接钩13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为半圆形,套接在枢接轴3上。枢接轴3设置在连接座2上。从而,枢接钩13与枢接轴3形成一个枢转连接结构,实现底座1与连接座2之间的枢转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枢接钩13的横截面形状对应的圆心角略大于180度,例如为185度至195度之间的角度。从而,通过枢接钩13和/或枢接轴3的弹性变形来实现枢接钩13与枢接轴3之间的连接。在枢接钩13套接在枢接轴3上之后,枢接钩13不容易脱落。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枢接钩13的横截面形状对应的圆心角略小于180度,例如为175度至180度之间的角度。从而,无需弹性变形,即可实现安装。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
参见图2,枢接轴3一体成型在连接座2上,例如枢接轴3和连接座2以注塑成型方式一体成型。枢接轴3的两端连接至连接座2的主体。为了提高连接强度,在枢接轴3的中部处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将枢接轴3的中部连接至连接座2的主体。与之相适应,在枢接钩13的轴向中部处设置有裂槽,以避让所述加强部。
在底座1上设置有挂钩12,所述挂钩12被弹性加载,且能够在钩挂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钩挂位置,所述挂钩12适于钩挂在连接座2的卡扣边缘22上(参见图4),以将所述连接座2保持在所述扣合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挂钩12脱离卡扣边缘22上,以允许将所述连接座2从所述扣合位置打开。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在连接座2上设置有矩形的通孔21。挂钩12包括钩121和连接部122。连接部122将挂钩12连接至底座1。当连接座2处于扣合位置时,挂钩12的连接部122穿过连接座2上的通孔21;同时,挂钩12的钩121钩住连接座2的卡扣边缘22。在图示实施例中,卡扣边缘22为连接座2的下表面的临近挂钩12的部分。此外,卡扣边缘22邻接通孔21。
参见图1和图5,进一步设置有按钮11,用于驱动挂钩12从钩挂位置运动至释放位置。换句话说,挂钩12被弹性加载而保持在钩挂位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克服加载的弹性力而从钩挂位置运动至释放位置。按钮11用于由操作者按动而对挂钩12施加所述外力。按钮11穿过在底座的外周壁上设置的相应孔,且按钮11能够沿着所述相应孔运动。换句话说,所述相应孔的直径或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按钮11的直径或径向尺寸。
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按钮1、挂钩12与底座1一体注塑成型。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按钮11突出于底座的外周表面,从而便于由操作者操作。
如图6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按钮11的顶面位于底座的外周表面之内。从而,可以对按钮11提供良好的保护,不容易发生误操作。
参见图5和图6,按钮11由弹簧4弹性加载。弹簧4的一端抵靠在挂钩12的连接部122上,另一端抵靠在止挡部14上。从而对挂钩12施加一个使之保持在钩挂位置的弹性力。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对挂钩12施加所述弹性力。例如,连接部122与挂钩12一体注塑成型,利用塑料自身的弹性来实现所述弹性力。
参加图6,为了便于挂钩12的钩121运动,在连接部122的根部处设置有根切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安装方式举例说明如下。
首先,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将底座1固定在墙体上。其次,将连接座2倾斜一定角度,利用枢接轴3与底座1连接,形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然后,使得连接座2绕着枢接轴3转动,直至连接座2完全扣合在底座1上。需要指出的是,在扣合的过程中,挂钩12的钩121的斜面与连接座的上部接触,从而受压从钩挂位置运动至释放位置,以穿过通孔21。在挂钩12的钩121越过连接座2之后(此时,连接座2完全扣合在底座1上,或将要完全扣合在底座1上),在弹簧4的作用下回弹,并钩挂在卡口边缘122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底座1与连接座2之间设置有弹起机构(未图示),所述弹起结构对所述连接座2施加一个弹性力,使得所述连接座处于打开位置。从而,在按钮11被按下时,挂钩12的钩121绕着连接部122的根部转动而运动至释放位置,所述弹起机构使得所述连接座从扣合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底座1与连接座2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未图示),从而,在按钮11被按下时,连接座能够缓慢打开。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枢接轴3设置在连接座2上,枢接钩13设置在底座1上。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个未图示实施例中,枢接轴3设置在底座1上,而枢接钩13设置在连接座2上。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钩挂12设置在底座1,在连接座2上设置有通孔21及卡扣边缘22,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个未图示实施例中,钩挂设置在连接座2,而通孔及卡扣边缘设置在底座1底座1。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连接座2上设置有藏线槽(在图1和图2中,位于盖子5的下方,或由盖子5遮盖),摄像机的线束(未图示)从所述藏线槽中伸出。在所述藏线槽上设置有盖子5,用于遮盖藏线槽。藏线槽和盖子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结构与形式,而不限于图示的形状与构造。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机中,成像单元连接至如上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的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翻盖扣合结构来安装摄像机底座,能够大大提高摄像机底座的安装效率与便利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连接座(2)和枢接轴(3),在所述底座(1)或所述连接座(2)上设置有挂钩(12),所述底座(1)用于固定安装至摄像机安装基座,所述连接座(2)通过所述枢接轴(3)枢转连接至所示底座(1),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1)绕所示枢接轴(3)转动,而在打开位置和扣合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扣合位置,所述连接座(2)通过所述挂钩(12)连接至所述底座(1),以阻止所述连接座(2)向打开位置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轴(3)设置在所述连接座(2)上,在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枢接钩(13),所述枢接钩(1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且套接在所述枢接轴(3)上,其中,所述枢接钩(13)的横截面形状对应的圆心角在185度至195度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轴(3)和所述连接座(2)以注塑成型方式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枢接轴(3)的两端连接至连接座(2),在枢接轴(3)的中部处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将枢接轴(3)的中部连接至所述连接座(2),在所述枢接钩(13)的中部处设置有裂槽,以避让所述加强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2)设置在底座(1)上,能够在钩挂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钩挂位置,所述挂钩(12)适于钩挂在连接座(2)的卡扣边缘(22)上,以将所述连接座(2)保持在所述扣合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挂钩(12)脱离卡扣边缘(22)上,以允许将所述连接座(2)从所述扣合位置打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按钮(11),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穿过在底座(1)的外周壁上设置的相应孔,所述按钮(11)用于驱动所示挂钩(12)从钩挂位置运动至释放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1)的顶面突出于底座(1)的外周表面之内;或者所述按钮(11)的顶面位于底座(1)的外周表面之内。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1)、所述挂钩(12)与所述底座(1)一体注塑成型。
9.如权利要求1-3和5-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上设置有藏线槽,摄像机的线束从所述藏线槽中伸出,其中,在所述藏线槽上设置有盖子(5)。
10.一种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单元;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其中,所述成像单元连接至所述连接座。
CN201621162769.4U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及摄像机 Active CN206251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2769.4U CN206251190U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及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2769.4U CN206251190U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及摄像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1190U true CN206251190U (zh) 2017-06-13

Family

ID=5899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2769.4U Active CN206251190U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及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1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4594U (ja) 扇風機のファンヘッドの連結装置
CN206251190U (zh) 一种摄像机底座翻盖扣合结构及摄像机
US10619665B2 (en) Fastening element for connecting transmission means to a lever element
CN207393000U (zh) 一种汽车尾门升降平衡杆
US9650806B2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203770360U (zh) 缆索安装组件
CN207303870U (zh) 线束卡扣
CN207065159U (zh) 一种头灯
KR200460063Y1 (ko) 전등 커버의 고정장치
CN209458165U (zh) 风扇
CN204041489U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风扇
CN205819558U (zh) 飞行器旋翼驱动器安装座
CN208365430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灯罩
CN208935147U (zh) 一种合页
CN205331204U (zh) 空调机组及其电控盒
JP4918434B2 (ja) 被覆板の固定構造
CN106015107B (zh) 落地式电风扇及其底座结构
CN216086064U (zh) 一种线盒盖的快速组装器具
CN201024649Y (zh) 天花板维修口明架式框架
KR20130002667U (ko) 도어 스토퍼
CN208669111U (zh) 一种执手锁的安装结构
US20120306229A1 (en) Cover for a tailgate rod passage
CN206140358U (zh) 用于车辆滑柱的导向结构
CN108909420A (zh) 一种天窗挡风板安装总成
CN209067700U (zh) 一种精密耐磨的离合器枢轴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