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0259U - 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0259U
CN206250259U CN201621301896.8U CN201621301896U CN206250259U CN 206250259 U CN206250259 U CN 206250259U CN 201621301896 U CN201621301896 U CN 201621301896U CN 206250259 U CN206250259 U CN 206250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conductive matrix
welding
pole
powe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18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程
李勇军
江柯成
华秉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018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0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0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0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包括极柱和导电基块,所述极柱包括基体部和自基体部向外延伸的柱体部,所述导电基块包括基块和设置于基块的铆接孔,所述铆接孔的周围设置有焊接凹槽;所述导电基块通过铆接和焊接相结合的方式与所述极柱的柱体部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焊接和铆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极柱与导电基块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铆接孔的周围设置焊接槽,可以避免由于焊料过厚而导致焊接不牢固的问题,而且导电基块和极柱的柱体部焊接后形成的焊接筋条可增加过流面积,提高过流能力。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等,这为锂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所使用的锂电池一般称之为动力电池。
顶盖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包括顶盖片、正极极柱、负极极柱、正极导电基块和负极导电基块等。其中,正、负极导电基块主要起到电导通和定位的作用;在电池组装时,正极极柱需安装于顶盖片并与正极导电基块连接;负极极柱需安装于顶盖片并与负极导电基块连接。现有技术中,极柱和导电基块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铆接,然而铆接的方式可靠性相对较低,无法保证极柱和导电基块连接后的稳定性;而且单纯铆接的方式使得极柱和导电基块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过流能力较差。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作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的稳固性,同时改善两者之间的过流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稳固性低、过流能力差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以提高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的稳固性,同时改善两者之间的过流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包括极柱和导电基块,所述极柱包括基体部和自基体部向外延伸的柱体部,所述导电基块包括基块和设置于基块的铆接孔,所述铆接孔的周围设置有焊接凹槽;所述导电基块通过铆接和焊接相结合的方式与所述极柱的柱体部连接。
因受限于目前焊接的工艺条件,要求导电基块焊接部位的焊料量不能过厚,否则如果采用焊接工艺来将其连接到电池的极柱上,需要相对较高的能量,而目前的焊接技术和设备很难实现稳定的生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接触电阻、过流能力和机械强度都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铆接孔的周围设置焊接槽可以避免由于焊料过厚而导致焊接不牢固的问题;而且导电基块和极柱的柱体部焊接后形成的焊接筋条可增加过流面积,提高过流能力。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焊接和铆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极柱与导电基块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改善了两者之间的过流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柱体部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铆接孔相配合的凸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基块通过所述焊接凹槽与所述柱体部焊接并形成有焊接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焊接凹槽的宽度为0.1~2mm,优选为0.5~1.0mm。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焊接凹槽的宽度可根据极柱大小进行相应调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焊接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基块厚度的1/10~9/10。若焊接凹槽深度过大,即表示焊接部位的焊料量过薄,则会出现因熔料量过少而焊接不牢的情况;若焊接凹槽深度过小,即表示焊接部位的焊料量过厚,则可能因焊料熔不透导致焊接不牢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极柱为铝极柱、铜极柱或铜铝复合极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焊接为激光焊接。相比于其它焊接方式,激光焊接高效、稳定、一致性高,完全能够满足焊接要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块为铝块或铜块。当极柱为正极柱时,导电基块为铝块;当极柱为负极柱时,导电基块为铜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设置有容置所述导电基块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中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极柱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导电基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顶盖片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导电基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设置有定位柱。设置定位柱可保证良好的定位效果,便于两者进行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包括极柱和导电基块,所述极柱包括基体部和自基体部向外延伸的柱体部,所述导电基块包括基块和设置于基块的铆接孔,所述铆接孔的周围设置有焊接凹槽;所述导电基块通过铆接和焊接相结合的方式与所述极柱的柱体部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焊接和铆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极柱与导电基块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铆接孔的周围设置焊接槽,可以避免由于焊料过厚而导致焊接不牢固的问题,而且导电基块和极柱的柱体部焊接后形成的焊接筋条可增加过流面积,提高过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电基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顶盖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极柱;11-基体部;12-柱体部;121-凸台;2-导电基块;21-基块;22-铆接孔;23-焊接凹槽;231-焊接筋条;3-顶盖片;31-收容槽;311-第一定位孔;312-安装孔;4-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4所示,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包括极柱1和导电基块2,极柱1为铝极柱1、铜极柱1或铜铝复合极柱1;极柱1包括基体部11和自基体部11向外延伸的柱体部12,导电基块2包括基块21和设置于基块21的铆接孔22,柱体部12的端部设置有与铆接孔22相配合的凸台121,通过凸台121和铆接孔22之间的凹凸配合使极柱1铆接于导电基块2;铆接孔22的周围设置有焊接凹槽23,导电基块2通过焊接凹槽23与柱体部12焊接并形成有焊接筋条231,其中,焊接方式采用激光焊接。
本实用新型在铆接孔22的周围设置焊接槽可以避免由于焊料过厚而导致焊接不牢固的问题;而且导电基块2和极柱1的柱体部12焊接后形成的焊接筋条231可增加过流面积,提高过流能力。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焊接和铆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极柱1与导电基块2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改善了两者之间的过流能力。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中,焊接凹槽23的宽度为0.1~2mm,优选为0.5~1.0mm。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焊接凹槽23的宽度可根据极柱1大小进行相应调设。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中,焊接凹槽23的深度为基块厚度的1/10~9/10。若焊接凹槽23深度过大,即表示焊接部位的焊料量过薄,则会出现因熔料量过少而焊接不牢的情况;若焊接凹槽23深度过小,即表示焊接部位的焊料量过厚,则可能因焊料熔不透导致焊接不牢靠。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中,基块为铝块或铜块。当极柱1为正极柱1时,导电基块2为铝块;当极柱1为负极柱1时,导电基块2为铜块。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顶盖片3,顶盖片3设置有容置导电基块2的收容槽31,收容槽31的中央设置有安装孔312,极柱1穿过安装孔312与导电基块2连接;顶盖片3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11,导电基块2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311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图未示),第一定位孔311和第二定位孔之间设置有定位柱4;设置定位柱4可保证良好的定位效果,便于两者进行装配。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和导电基块,所述极柱包括基体部和自基体部向外延伸的柱体部,所述导电基块包括基块和设置于基块的铆接孔,所述铆接孔的周围设置有焊接凹槽;所述导电基块通过铆接和焊接相结合的方式与所述极柱的柱体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部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铆接孔相配合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块通过所述焊接凹槽与所述柱体部焊接并形成有焊接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凹槽的宽度为0.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基块厚度的1/10~9/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为铝极柱、铜极柱或铜铝复合极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为激光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块为铝块或铜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片,所述顶盖片设置有容置所述导电基块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中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极柱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导电基块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导电基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设置有定位柱。
CN201621301896.8U 2016-11-30 2016-11-30 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06250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1896.8U CN206250259U (zh) 2016-11-30 2016-11-30 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1896.8U CN206250259U (zh) 2016-11-30 2016-11-30 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0259U true CN206250259U (zh) 2017-06-13

Family

ID=5900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1896.8U Active CN206250259U (zh) 2016-11-30 2016-11-30 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025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5810A (zh) * 2017-07-06 2017-09-22 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
CN108269959A (zh) * 2018-01-30 2018-07-10 郑州宇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铜铝连接装置
CN109065825A (zh) * 2018-07-27 2018-12-21 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铜铝复合极块的成型工艺
WO2024050946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5810A (zh) * 2017-07-06 2017-09-22 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
CN108269959A (zh) * 2018-01-30 2018-07-10 郑州宇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铜铝连接装置
CN109065825A (zh) * 2018-07-27 2018-12-21 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铜铝复合极块的成型工艺
WO2024050946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0259U (zh) 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CN207409581U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导电基块的连接结构
CN203871392U (zh) 一体化高铆接式锂电池盖板
CN205921025U (zh) 一种复合极柱的连接结构
US9343730B2 (en) Lithium-ion battery and deformable safety valve as over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thereof
CN105261726A (zh) 电池正极极耳转接结构及焊接方法
CN206322777U (zh) 动力电池极柱的装配结构
CN106532099A (zh) 一种动力电池及其顶盖
CN205985177U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转接片的焊接结构
CN207409526U (zh) 动力电池顶盖装配结构
CN207781772U (zh) 一种圆柱电池装配及绝缘测试组件及绝缘测试设备
CN202817065U (zh) 圆柱形动力电池组合装置
CN206250227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片与极柱的装配结构
CN206250228U (zh) 动力电池顶盖片与导电基块的定位防呆结构
CN206250299U (zh) 一种动力电池及其顶盖
CN203721781U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铝壳盖板
CN205985164U (zh) 动力电池极柱与转接片的连接结构
CN100558217C (zh) 一种将镍带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方法
CN207052637U (zh) 动力电池顶盖
CN10353174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耳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203721785U (zh) 一种电池铝壳盖板
CN203026576U (zh) 组合电池焊接片
CN20545241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复合极片
CN206550554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圆端子的焊接夹具
CN108878756B (zh) 电池汇流连接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9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Dalang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Xiangshan Pine Hill Village Xiangshan Industrial Park Jiayuan Road No. 9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