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2078U - 吸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2078U
CN206242078U CN201621187574.5U CN201621187574U CN206242078U CN 206242078 U CN206242078 U CN 206242078U CN 201621187574 U CN201621187574 U CN 201621187574U CN 206242078 U CN206242078 U CN 206242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shaft
suction nozzle
holding device
axle sleeve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875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挺
叶小伟
沈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875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42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2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2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持装置,包括:吸嘴,中心轴,吸附缓冲机构,安装座,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限位块。本吸持装置能够在吸取镜头时通过调整中心轴的轴向位置,有效地减小装置与镜头接触时的压力。同时,通过中心轴的旋转对所吸附的镜头进行角度调整。通过调整限位块在中心轴上的位置,限制中心轴的轴向位移距离,实现间接改变中心轴伸缩量。

Description

吸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镜头吸附旋转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620287958.8公开了一种用于贴片机的吸头旋转结构。这种装置时配置在点锡机或印刷机之后,是通过移动贴装头把表面贴装元器件准确地放置PCB焊盘上的一种设备。该装置用电机带动装置上的轴套旋转,通过轴套带动吸杆旋转,实现贴片机的吸头旋转。该装置虽然实现了吸头的旋转功能,但是吸头接触贴片时,设备无法调整吸头与贴片之间的接触压力,容易造成贴片的损坏,从而增加成本。
中国专利201010554024.3公开了吸嘴安装组件、吸嘴装置及具有其的镜头模。该装置用于镜头模组组装领域。该装置提供的吸嘴装置为了实现吸取产品稳定并且安全可靠,在装置提供了一种弹簧机构,用于缓冲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的压力,从而保护产品。该装置虽然提供了一种缓冲机构,但是该装置无法旋转调整产品的角度,使得装置的局限性过大。
中国专利201520507756.5公开了吸附抓取机构。该装置用于电子零部件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气动机构传递压力,而且可以借助弹簧的伸缩特性将扁、平、小型类产品以及零部件牢牢固定,从而方便下一步作业的抓取机构。该装置有多个零部件共同装配组成的吸附腔,这样的设置会使得装置的整体气密性不好,容易在吸气过程中产生漏气,从而无法实现吸附产品或者使产品在运动过程中掉落而造成产品的损坏,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持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吸取镜头时通过改变中心轴的轴向位置,有效地减小装置与镜头的接触压力。同时,通过中心轴的旋转对所吸附的镜头进行角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目的,通过调整限位块在中心轴上的位置,限制中心轴的轴向位移距离,实现间接改变中心轴伸缩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作为优选,提供一种吸持装置,包括:吸嘴,中心轴,吸附缓冲机构,安装座,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具有沿其轴线延伸贯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轴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所述吸嘴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
所述吸附缓冲机构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在所述吸嘴和所述限位块之间可位移地依次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
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且其位于所述吸附缓冲机构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轴承,轴套,带轮安装座和带轮。
作为优选,所述轴套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键,所述轴承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套上,所述轴套与所述带轮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带轮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所述带轮安装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轴套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中心轴的滑槽和所述轴套的凹槽之间设有滚珠。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缓冲机构包括吸嘴固定座,弹簧和止挡件。
作为优选,所述吸嘴固定座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轴可移动地位于所述中心孔中,所述吸嘴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吸嘴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吸嘴固定座环套于所述弹簧,且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止挡件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轴可移动地位于所述中心孔中;
所述弹簧围绕所述中心轴位于所述吸嘴固定座和止挡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限位孔,中间通孔和用于承靠所述止挡件的第二限位孔;
所述轴套的一端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
所述中心轴可移动地位于所述中间通孔中;
所述止挡件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中。
作为优选,还包括过渡连接件,所述过渡连接件具有中心通孔,所述过渡连接件在限位块一侧与中心轴密封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吸持装置既可以沿着中心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也可以做旋转运动,这样的设置实现了旋转和过压缓冲保护的一体化,实现装置的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该装置采用一根中心轴贯穿整个装置的设置,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装置的整体性,且可以在中心轴上加装其他机构来增加整个装置的其他功能,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在装置组装过程中的工序,也减小了装置对于各个零部件加工精度的要求,有效地减少了成本。
同时使用一根中心轴贯穿整个装置这样的设置,还可以保证装置的气密性。因为该装置涉及到气体的吸附领域,该领域对设备的气密性有较高精度的要求,如使用多个中空的零部件相互连接的方式,组装出一个相互连通的中空的吸持装置,这样不但对组成该装置中的各个零部件有加工精度的要求,还要对各个零件的连接部分做密封处理,以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这样的设计不但会因为精度要求过高而增加成本,而且会出现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装置漏气从而无法工作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安装座上的限位孔,可以限制吸附缓冲机构的位移距离,控制吸附缓冲机构中弹簧的伸缩量和所受压力,从而实现在受压的情况下将压力最小化,减小吸附缓冲机构对于镜头的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带轮可以带动带轮安装座,法兰盘及轴套与其一起同轴同向转动,由于轴套环套于中心轴,且与中心轴相互键连接,因此轴套转动则可以带动中心轴与其一起转动。中心轴转动则可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吸附缓冲机构一起转动,实现中心轴带动吸附缓冲机构绕其轴线旋转。这样的设置,可以调整产品的出货角度,使产品排列整齐,角度统一。同时实现中心轴的移动和转动,使得吸持装置集直线移动和转动于一身,功能更多,精度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限位块用于需要缓冲卸力时,调整中心轴的位移长度及弹簧所受的压力。通过调整限位块在中心轴上的位置,从而实现控制中心轴在其轴线方向上的位移量。调整限位块在中心轴上的位置,不但可以提前设置弹簧的受压力度,而且可以间接改变中心轴的伸缩量,当吸附缓冲机构吸附镜头时,缓冲吸附缓冲机构与镜头之间的压力,减小设备在搬运镜头的过程中,对镜头造成损伤,从而提高镜头的出货质量及镜头的合格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本实用新型各个零部件均采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无需拆卸整个装置,只需将受损的零部件进行拆卸,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这样不但可以节省维修设备的时间,也避免了更换整个装置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凹槽与滑槽之间设有直线滚珠。这样的设置可使得凹槽与中心轴上的滑槽相互配合。滚珠可使中心轴在与轴套配合的同时平滑地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并且可以承载扭矩,使中心轴可绕着其中心轴线旋转。这样的设置可使得中心轴的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和旋转角度更加精准无误,同时增架装置的柔性,使用时更加平滑顺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本吸持装置体积小,精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应与相应的附图相结合,附图应作为完整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结构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未示出或未通过文字进行说明的元件,为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
此处实施例的描述,有关方向和方位的任何参考,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相关术语,如“更低”、“更高”、“水平的”、“垂直的”、“在上”、“在下”、“上”、“下”、“顶部”和“|底部”以及其派生词(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等)均应被解释为说明中描述的或附图中示出所讨论的方位。这些相关术语仅仅为了方便描述,而不应认为是对仪器设备的解释或者在特定方位上的具体操作。术语,如“附上……的”(attached)、“固定于……的”、“相连的”和“彼此相连的”指代一种关系,其中结构被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插入结构,固定或附着于另一结构,除非有明确的描述,所述结构包括可移动的、或者固定不动的、或者相关联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通过参照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因此,优选实施方式说明可能的非限定的特征的组合,这些特征可能独立存在或者组合存在,本实用新型并不特别地限定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持装置的分解图,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吸持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持装置包括:吸嘴1,中心轴2,吸附缓冲机构3,安装座4,旋转驱动机构5,限位块6。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轴2为空心轴,其具有沿其轴线延伸贯通的中心孔。同时,中心轴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201。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嘴1安装在中心轴2的一端上,吸嘴1与中心轴2的一端为可拆卸的密封连接。这样的设置即可对吸嘴1进行更换和维修,在吸持不同的镜头或者对吸嘴有更精细的要求时可以对吸嘴1进行更换,而且当吸嘴1出现问题时,也可将其卸下进行维修,同时当装置工作时能够保证吸嘴1不漏气。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心轴2的另一端与限位块6固定连接。吸附缓冲机构3和旋转驱动机构5在吸嘴1和限位块6之间可位移地安装在所述中心轴2上,而安装座4安装在中心轴2上的同时,位于吸附缓冲机构3和旋转驱动机构5之间。如图1和2所示,吸附缓冲机构3位于吸嘴1之上,安装座4位于吸附缓冲机构3之上,旋转驱动机构5位于安装座4之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力的作用下,吸附缓冲机构3可以沿着中心轴2的轴线方向带动中心轴2在一定的范围内移动。旋转驱动机构5在中心轴2上可以带动中心轴2做旋转运动。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吸持装置的中心轴2旋转和中心轴2过压缓冲保护的一体化,实现装置的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机构5包括轴承501,轴套502,带轮安装座504及带轮505。轴承501环套于轴套502,且与轴套502过盈配合。轴承501还设置有螺栓孔,用于与安装座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套502内设有与滑槽201相配合的键,这样即可以与中心轴2相互配合,当本吸持装置在工作时,旋转驱动机构5即可通过轴套502上的键与中心轴2上的滑槽201的配合带动中心轴2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套502与带轮安装座504为可拆卸地连接。同时,带轮505可拆卸地安装在带轮安装座50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法兰503将轴套502与带轮安装座504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设置使得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带轮安装座504设有一个圆形的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还设置有一个圆柱形的凸台。带轮505安装在带轮安装座504的圆柱形凸台上,并且用顶丝将带轮安装座504与带轮505固定连接在一起。用螺栓将带轮安装座504与轴套502一端的法兰503固定连接在一起,轴套502与法兰503为过盈配合。中心轴2依次穿过旋转驱动机构5中的轴套502和带轮安装座504的中心通孔,且可在轴套502和带轮安装座504的中心通孔中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轴套50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此凹槽是与中心轴2上的滑槽201相配合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凹槽与滑槽201之间设有直线滚珠。这样的设置可使得凹槽与中心轴2上的滑槽201相互配合。滚珠可使中心轴2在与轴套502配合的同时平滑地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并且可以承载扭矩,使中心轴2可绕着其中心轴线旋转。这样的设置可使得中心轴的沿其轴线方向的移动和旋转角度更加精准无误,同时增架装置的柔性,使用时更加平滑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机构5为整个装置的旋转驱动部分,旋转驱动机构5中的带轮505用于连接动力源,通过动力源驱动旋转驱动机构5即可带动带轮505驱动中心轴2旋转。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由于轴套502环套于中心轴2,且与中心轴2键连接或者利用槽配合滚珠的方式连接,因此轴套502转动就可以带动中心轴2与其一起转动。中心轴2转动则可带动安装在其一端的吸附缓冲机构3一起转动,实现中心轴2带动吸附缓冲机构3绕其轴线旋转。这样的设置,可以调整产品的出货角度,使产品排列整齐,角度统一。同时实现中心轴的移动和转动,使得吸持装置集直线移动和转动于一身,功能更多,精度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吸附缓冲机构3包括吸嘴固定座301,弹簧302和止挡件303。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嘴固定座301具有中心通孔,中心轴2位于中心通孔中,并且可以在中心通孔中移动。吸嘴固定座301的一端也是与吸嘴1可拆卸地连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嘴固定座301环套于弹簧302,并且与中心轴2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吸嘴1、吸嘴固定座301及中心轴2的一端,三者之间均为可拆卸地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装置的柔性更佳,可以根据需要及时更换零部件且能够保证更高的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件303具有中心通孔,中心轴2可移动地位于中心通孔中。如图1所示,弹簧302围绕中心轴2,同时位于吸嘴固定座301和止挡件30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302及止挡件303均可在中心轴2上滑动,且弹簧302在吸嘴固定座301内可以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302及止挡件303可以在中心轴2的轴线方向上移动,通过利用弹簧302的伸缩弹力,有效地减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同时避免对产品造成不必要损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货产品的合格率。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座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座4包括第一限位孔401,中间通孔402及第二限位孔40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孔403是用于承靠止挡件303的,即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止挡件303在第二限位孔403中是可以移动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套502的一端位于第一限位孔401内,且轴套502在第一限位孔401内可以移动。中心轴2位于中间通孔402内,并且可以在中间通孔402中移动。同时中心轴2也穿过了第一限位孔401和第二限位孔403。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座4的整体形状为一个长方体下方连接一个梯形体的形状,梯形体的表面积大的一面与长方体相互固定连接。而且在长方体一端的两个侧面设有两个矩形边耳,其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连接其他装置或者固定在其他装置上。安装座4的第一限位孔401位于安装座4的与旋转驱动机构5相邻的一面,可以称之为安装座4的上表面。第一限位孔401用于限制旋转驱动机构5中的轴套502在安装座4中的伸入长度,即起到对轴套502的限位作用。第一限位孔401与轴套502可以滑动配合,使得轴套502伸入第一限位孔401的一端可在装置的轴线方向上移动。第二限位孔403位于安装座4的与吸附缓冲机构3相邻的一面,即安装座4的下表面。第二限位孔403用于承靠吸附缓冲机构3中的止挡件303。中间通孔402位于第一限位孔401与第二限位孔403之间,中间通孔402可使中心轴1贯通安装座4,中间通孔402与中心轴2可以是滑动配合的。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吸附缓冲机构3带动中心轴2沿着中心轴2的轴线移动,根据吸附缓冲机构3中弹簧302所受到的压力及时调整伸缩量,从而实现在受压的情况下将压力最小化,大大减小装置在吸持镜头时对镜头的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吸持装置上还包括一个过渡连接件7,过渡连接件7具有中心通孔,过渡连接件7在限位块6一侧与中心轴2密封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渡连接件7还包括一个过渡平面701,此过渡平面701可方便其他装置或者设备在本吸持装置上的固定。例如,利用扳手对过渡连接件7进行拆卸时,扳手抵靠在过度平面701上进行操作。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限位块6具有中心通孔,限位块6通过中心通孔可移动地安装在中心轴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块6与中心轴2采用滑动配合,且与中心轴2用顶丝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限位块6在中心轴2上的位置,可以间接地改变中心轴2沿其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伸缩量,从而改变吸嘴1的上下移动距离。这也是对吸附缓冲机构3中的弹簧302所受压力的调整。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吸持装置在应对不同的吸持情况时做出适时地调整,保证吸持的精度,不会因为吸嘴的位移距离过大或者过小导致吸持不精确或者不稳。减小了装置在搬运镜头的过程中,对镜头造成的损伤,提高了镜头的出货质量及镜头的合格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持装置调整镜头角度的方法如下:
将旋转驱动机构5中的带轮505与动力源相连接,以便通过动力源带动带轮505旋转。带轮505旋转即可带动旋转驱动机构进行旋转。因为带轮安装座504与带轮505用顶丝固定连接,法兰503与带轮安装座504通过螺栓连接,轴套502与法兰503为过盈配合,故当带轮505旋转时,带动带轮安装座504、法兰503及轴套502与其一起同轴同向旋转。轴套502与中心轴2键连接,当轴套502在带轮505的带动下与其同轴同步旋转时,通过轴套502与中心轴2相互配合的键连接,即带动中心轴2与带轮505同步旋转。中心轴2与安装座4为滑动配合,当中心轴2穿过安装座4在旋转驱动机构5的带动下旋转时,安装座4不与其同步旋转。吸附缓冲机构3与中心轴2为螺纹连接,当中心轴2旋转时则带动吸附缓冲机构3与其同步旋转,实现对吸附在吸附缓冲机构3上的镜头围绕中心轴2的中心轴线旋转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吸持装置缓冲压力的方法如下:
控制吸持装置,使吸嘴1与待吸持镜头接触,准备进行吸持搬运。当吸嘴1与镜头接触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镜头会对吸嘴1产生一个反向压力,该压力会通过吸嘴1传递给吸附缓冲机构3,吸附缓冲机构3为了卸载这部分压力,会推动中心轴2沿着轴向向上运动。吸附缓冲机构3向上运动时,运行至安装座4中的第二限位孔403,第二限位孔403的卡住止挡件303,使弹簧302支撑在止挡件303的一端不再向上运动,吸嘴1及吸嘴固定座301在弹簧302的弹性范围内继续运动,而中心轴2则穿过安装座4的中间通孔402继续向上运动。中心轴2与旋转驱动机构5为滑动配合,则中心轴2穿过旋转驱动机构5,带动限位块6及过渡连接件7与其一起向上运动,这样就可将压力卸掉。当装置向上运动至一定距离调整吸持装置及镜头间压力时,由于弹簧302的弹力作用,使中心轴2开始向下运动。限位块6与中心轴2用顶丝固定连接,当中心轴2带动限位块6运动至旋转驱动机构5时,限位块6被旋转驱动机构5卡住,则中心轴2不再向下继续运动。吸持装置通过弹簧302及限位块6调整中心轴2在轴向方向上下移动来缓冲吸持装置与镜头间的压力。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持装置,包括:吸嘴(1),中心轴(2),吸附缓冲机构(3),安装座(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5),限位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2)具有沿其轴线延伸贯通的中心孔,所述中心轴(2)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201),所述中心轴(2)的一端与所述吸嘴(1)密封连接,所述中心轴(2)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缓冲机构(3)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5)在所述吸嘴(1)和所述限位块(6)之间可位移地安装在所述中心轴(2)上;
所述安装座(4)安装在所述中心轴(2)上,且其位于所述吸附缓冲机构(3)和所述旋转驱动机构(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5)包括轴承(501),轴套(502),带轮安装座(504)和带轮(5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502)内设置有与所述滑槽(201)相配合的键,所述轴承(501)固定设置于所述轴套(502)上,所述轴套(502)与所述带轮安装座(504)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带轮(505)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所述带轮安装座(50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502)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在所述中心轴(2)的滑槽(201)和所述轴套(502)的凹槽之间设有滚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缓冲机构(3)包括吸嘴固定座(301),弹簧(302)和止挡件(3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固定座(301)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轴(2)可移动地位于所述中心通孔中,所述吸嘴固定座(301)的一端与所述吸嘴(1)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吸嘴固定座(301)环套于所述弹簧(302),且与所述中心轴(2) 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止挡件(303)具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轴(2)可移动地位于所述中心孔中;
所述弹簧(302)围绕所述中心轴(2)位于所述吸嘴固定座(301)和止挡件(30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包括第一限位孔(401),中间通孔(402)和用于承靠所述止挡件(303)的第二限位孔(403);
所述轴套(502)的一端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401)中;
所述中心轴(2)可移动地位于所述中间通孔(402)中;
所述止挡件(303)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40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连接件(7),所述过渡连接件(7)具有中心通孔,所述过渡连接件(7)在所述限位块(6)一侧与中心轴(2)密封固定连接。
CN201621187574.5U 2016-11-04 2016-11-04 吸持装置 Active CN206242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7574.5U CN206242078U (zh) 2016-11-04 2016-11-04 吸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7574.5U CN206242078U (zh) 2016-11-04 2016-11-04 吸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2078U true CN206242078U (zh) 2017-06-13

Family

ID=5899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87574.5U Active CN206242078U (zh) 2016-11-04 2016-11-04 吸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20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6506A (zh) * 2016-11-04 2017-01-2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吸持装置
CN111496519A (zh) * 2019-01-31 2020-08-07 浙江巨力电机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行星齿轮架自动取料、装配机械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6506A (zh) * 2016-11-04 2017-01-25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吸持装置
CN106346506B (zh) * 2016-11-04 2019-05-24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吸持装置
CN111496519A (zh) * 2019-01-31 2020-08-07 浙江巨力电机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行星齿轮架自动取料、装配机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6506B (zh) 吸持装置
CN101157433B (zh) 旋盖机的旋盖升降装置
CN206242078U (zh) 吸持装置
CN103235492A (zh) Pcb板与菲林对位装置
CN208681257U (zh) 一种针对机器人自动化打磨抛光的模块化打磨抛光机
CN104924318A (zh) 一种真空吸盘机械手爪
CN104003029A (zh) 装盒机开纸盒的方法及开纸盒机构
CN101398278A (zh) 火箭可变刚度多轴对接机构
CN207975431U (zh) 一种机载式农业图像视频采集减震装置
CN110325003A (zh) 一种具备防尘功能的移动数据采集器
CN105346748A (zh) 一种可调节的箱体自动折盖成型机
CN203854888U (zh) 装盒机开纸盒机构
CA2567186A1 (en) Dual chamber orifice fitting plate support
CN208679623U (zh) 一种可调节胶水喷淋宽度的喷淋机
CN209327364U (zh) 一种吸嘴结构及芯片检测设备
CN105512719A (zh) 一种自动数种机
CN20788687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雾炮机
CN206047906U (zh) 一种玻璃定位系统的前后校正轮机构
CN113102596B (zh) 一种瓶体生产用内胆旋压设备
CN208276941U (zh) 机械手臂用拆卸装置
CN106711016A (zh) 一种灯丝电极自动绕线装置
CN207788994U (zh) 玻璃工件拾取机构以及激光加工系统
CN108621204A (zh) 机械手臂用拆卸装置
CN206872015U (zh) 一种用于液晶屏生产的机械手
CN201484695U (zh) 条盒透明纸包装机外部真空负压吸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