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36890U - 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36890U
CN206236890U CN201621257881.6U CN201621257881U CN206236890U CN 206236890 U CN206236890 U CN 206236890U CN 201621257881 U CN201621257881 U CN 201621257881U CN 206236890 U CN206236890 U CN 206236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hell
plug
inner metal
casing
botto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78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云
赖中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578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36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36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368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正极插座端子及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包括金属内壳及位于金属内壳外侧的金属外壳,所述电源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正极插头端子、插头壳体及线缆,所述金属内壳设有锁定孔,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金属锁定片,所述锁定片具有凸出于插头壳体的锁定凸部,所述锁定凸部锁定于锁定孔内,所述金属内壳作为负极插座端子,所述插头壳体作为负极插头端子,所述金属内壳设有抵接插头壳体的接触弹片,便于散发热量、解决温升问题。

Description

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源传输的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应用,通常具有一插座及一插头,插座安装于一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插头一端设有线缆,另一端与插座插接,完成信号或电源的传输。
现有常用的电源插座通常具有一插接孔及位于该插接孔内设有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电源插头也相应设置有一正极端子及一负极端子,当电源插头插入插接孔时,两负极端子接触后,两正极端子再行接触,即可完成导通供电。但是,现有的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头间的端子接触不可靠,容易产生松动,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温升问题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便于散热与保证可靠连接的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插座,用以供电源插头插接,其包括插座本体、正极插座端子及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包括金属内壳及位于金属内壳外侧的金属外壳,所述插座本体或金属内壳设有插接孔,所述正极插座端子设有位于插接孔的对接臂及延伸出插座本体的焊接部,所述金属内壳作为负极插座端子,所述金属内壳设有接触弹片、内焊接片及与电源插头锁定的锁定孔,所述接触弹片延伸入插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直接套设于金属内壳上,所述金属内壳包括围成插接孔的顶壁、底壁及两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臂为刚性结构,所述接触弹片设有若干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连接在主体部底部的垫高部,所述对接臂自主体部向前凸伸入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形成在主体部与金属内壳之间,所述垫高部向上支撑金属内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也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垫高部设有左右贯穿的限位槽,所述金属外壳的底壁卡固于该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本体包括顶部、底部、两侧部及位于顶部、底部与两侧部之间的一收容腔,所述金属内壳收容于收容腔内,所述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分别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顶部、底部、两侧部位于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的对应顶壁、底壁及两侧壁之间,所述插座本体也设有与金属内壳锁定孔对齐的锁定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插头,用以与电源插座对接,其包括插头本体、正极插头端子、插头壳体及线缆,所述插头本体设有收容孔,所述正极插头端子设有位于收容孔的对接臂,所述插头壳体套设于插头本体上,所述线缆与正极插头端子及插头壳体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金属锁定片,所述锁定片具有凸出于插头壳体用以锁定电源插座的锁定凸部,所述插头壳体作为负极插头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本体外侧设有收容锁定片的收容槽,所述对接臂设置为间隔开的一对,所述插头壳体设有供锁定凸部穿过的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两侧壁,所述两侧壁分别设有卡持孔,用以与电源插座的卡持弹片卡持。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正极插座端子及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包括金属内壳及位于金属内壳外侧的金属外壳,所述插座本体或金属内壳设有插接孔,所述正极插座端子设有位于插接孔的对接臂及延伸出插座本体的焊接部,所述电源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正极插头端子、插头壳体及线缆,所述插头本体设有收容对接臂的收容孔,所述正极插头端子设有位于收容孔的对接臂,所述对接臂与对接臂接触,所述插头壳体套设于插头本体上,所述线缆与正极插头端子及插头壳体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内壳设有锁定孔,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金属锁定片,所述锁定片具有凸出于插头壳体的锁定凸部,所述锁定凸部锁定于锁定孔内,所述金属内壳作为负极插座端子,所述插头壳体作为负极插头端子,所述插头本体连同插头壳体插接于插接孔内,所述金属内壳设有抵接插头壳体的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延伸于插接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直接套设于金属内壳上,所述金属内壳包括围设成插接孔的顶壁、底壁及两侧壁,所述对接臂为刚性结构,所述接触臂设置为夹持对接臂的一对接触臂,所述接触弹片设有若干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座本体包括顶部、底部、两侧部及位于顶部、底部与两侧部之间的一收容腔,所述金属内壳收容于收容腔,所述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分别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顶部、底部、两侧部位于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的对应顶壁、底壁及两侧壁之间,所述插座本体也设有与金属内壳锁定孔对齐的锁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内壳设有位于插接孔的卡持弹片,所述插头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两侧壁,所述两侧壁分别设有卡持孔,所述卡持弹片卡持于卡持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前端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锁紧片,所述锁紧片设有锁紧孔,用以供螺丝穿过后把锁紧片锁紧在面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设有向下延伸的用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外焊接片,所述内焊接片和焊接片的侧边设有用以向下支撑在电路板上表面的凸片。
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的金属内壳作为负极插座端子,电源插头的插头壳体作为负极插头端子,与金属内壳对接,增大接触面积与散热面积,便于散发热量,有利于解决温升问题,电源插座的插座本体或金属内壳设置锁定孔,电源插头设置锁定片,锁定片具有锁定在锁定孔的锁定凸部,促使电源插座与电源插头可靠的连接在一起,保证电源的稳定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的金属外壳与其他零件分离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团。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的立体示意图,未显示绝缘外模与线缆。
图6为图5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插头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电源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电源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图10另一角度视图。
图12为图9所示电源插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电源插座与机壳及电路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插座100、电源插头200及电源连接器组件,电源连接器组件包括电源插座100与电源插头200,电源插座100安装于电路板300上,供电源插头200插接,可以实现电源的传输。
请参阅图1至图4,电源插座100包括一插座本体10、正极插座端子20及插座壳体30。
插座本体10包括主体部11及连接在主体部11底部的垫高部12,主体部11为直立板状结构,后端的顶部与左右两侧部设有凸缘111,凸缘111设有前后贯穿凸缘111的通孔112,两侧部的凸缘111还设有凹部113。垫高部12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柱121及左右贯穿垫高部12的限位槽122,限位槽122位于定位柱121上方,并且向前贯穿垫高部12。
正极插座端子20插入成型于插座本体10内,其包括向前凸伸出主体部11的刚性对接臂21及向下延伸出垫高部12的焊接部22,用以焊接于电路板300焊接孔301。
插座壳体30为两件式,其包括作为负极插座端子的金属内壳31及套设于金属内壳32外侧的金属外壳32,金属内壳32和金属外壳32分别包括顶壁311、321、与底壁311、321相对的底壁312、322及连接顶壁311、321和底壁312、322的左右两侧壁313、323,一插接孔314形成在金属内壳31的顶壁311、底壁312与两侧壁323之间,正极插座端子20的对接臂21向前凸伸入插接孔314。插座本体10的主体部11前部位于插接孔314内,凸缘111向前抵挡顶壁311与两侧壁313,顶壁311与两侧壁313设有穿过通孔112后扣持在插座本体10后端面的扣持片3111、3131。
顶壁311和底壁312分别设有凸伸入插接孔314的一对弧形接触弹片315及贯穿顶壁311和底壁312的锁定孔316,每一接触弹片315左右间隔开,并且两对接触弹片315上下对齐,两锁定孔316也上下对齐。两侧壁313分别设有凸伸入插接孔314内的卡持弹片317,顶壁311、底壁312及两侧壁313分别具有因形成接触弹片315和卡持弹片317留下的若干开口318。
进一步的,插座本体10的垫高部12向上支撑金属内壳31的底壁312,金属内壳31两侧壁313的后端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内焊接片3132,内焊接片3132位于底壁312后方,并且向下延伸超过垫高部12。
金属外壳32直接包裹在金属内壳31上,并激光焊接在一起,增加了两者的固定强度,底壁322卡固于垫高部12限位槽122内,两侧壁323的前后端分别向下延伸有一对外焊接片3232,两侧壁323后端也设有穿过插座本体10凹部113后,扣持在主体部11后端面的扣持片3233。底壁322介于该两对外焊接片3232之间,位于后方的一对外焊接片3232与内焊接片3232左右层叠在一起,便于焊接于电路板300的同一焊接孔301内。
请参阅图1及图5至图8所示,电源插头200包括插头本体40、正极插头端子50、一对金属锁定片60、插头壳体70、绝缘外模80及线缆90。
插头本体40前端设有一收容孔44,正极插头端子50具有向前凸伸入收容孔44的一对接触臂51,接触臂51左右间隔开,能够左右张开和合拢。正极插头端子50的后端与线缆80焊接在一起。
插头本体40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收容锁定片60的收容槽42,锁定片60能够在收容槽42内上下摆动,锁定片60具有凸出于插头本体40顶面与底面的锁定凸部62,锁定凸部62前端具有导引面63,导引面63为弧面或斜面。锁定片60后端设有阻挡部64。
插头本体40后端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凸边45,收容槽42向后贯穿凸边45,阻挡部64收容于凸边45位置处的收容槽42内。
插头壳体70包覆插头本体40,也包括顶壁71、底壁72及连接顶壁71与底壁72的两侧壁73,阻挡部64与凸边45共同向前抵靠顶壁71和底壁72,限制了锁定片60向前移动及插头壳体70向后移动。
顶壁71和底壁72分别设有供锁定凸部62穿过的开孔710、720,两侧壁73设有贯穿的卡持孔730。插头壳体70后端的一侧切除一部分顶壁71、底壁72及其中一侧壁73后形成一缺口74,顶壁71设有向下弯折延伸入缺口74内的连接片712,插头本体40设有固定该连接片712的凹口46,用以限制插头壳体70前后移动,插头壳体70通过该连接片712与线缆90焊接在一起。
绝缘外模80包覆成型于插头本体40和插头壳体70的后端、线缆90的前端及正极插头端子50、焊接片712与线缆90连接处,使得线缆90与正极插头端子50、插头壳体70可靠的电性连接在一起。
电源插座100与电源插头200对接时,电源插头200的插头本体50连同正极插头端子50、锁定片60及插头壳体70插入至金属内壳31的插接孔314内,正极插座端子20的对接臂21进入插头本体40的收容孔44,被正极插头端子50的接触臂51夹持住,建立机械与电性接触,实现电源正极信号的传输;锁定片60的锁定凸部62锁定于金属内壳31的锁定孔316内,同时,金属内壳31的卡持弹片317卡持于插头壳体70的卡持孔730,确保电源插座100与电源插头200可靠的连接在一起;金属内壳31的接触弹片315弹性抵压于插头壳体70上,建立机械与电性接触,实现电源负极信号的传输,由于金属内壳31作为负极插座端子,插头壳体70作为负极插头端子,面积大,便于散发热量,有利于解决温升问题。
请参阅图9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源插座400及与电源插座400对接的电源插头500,插座本体10b的主体部11b包括顶部111b、底部112b、两侧部113b及后端部114b,一收容腔115b形成在顶部111b、底部112b、两侧部113b与后端部114b之间,正极插座端子20b的对接臂21b向前凸出于后端部114b,位于收容腔115b内。
金属内壳31b做为负极插座端子,向后收容于插座本体10b收容腔115b,金属外壳40b套设于主体部11b外侧,使得顶部111b、底部112b、两侧部113b介于金属内壳31和金属外壳32的顶壁311b、321b、底壁312、322b、两侧壁313b、323b之间。两侧部113b与金属内壳31b的两侧壁313b分别设有侧向贯穿并相互对齐的锁定孔116b、316b。金属内壳31b的内焊接片3132b自底壁312b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出插座本体10b,用以焊接于电路板300上。接触弹片315设于顶壁311和底壁313上,并凸伸入插接孔314b内,用于与电源插头500的插头壳体70抵接,实现电源负极信号的传输。
电源插头500的正极插头端子50b的接触臂51b为上下间隔,用以上下夹持正极插座端子20b的对接臂21b,实现电源正极信号的传输,固定锁定片60b的收容槽42b设于插头本体40b的左右两侧,锁定凸部62b凸出于插头本体40b的两侧面,用以锁定于电源插座400的对应锁定孔116b、316b,促使电源插座400与电源插头500可靠的连接在一起。
该实施方式的电源插座400与电源插头500也设有相互锁定的锁定孔孔116b、316b和锁定片60b,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请参阅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电源插座600,面板700在接口701周边设有向内侧凸伸有若干挡墙702,挡墙702围设在电源插座600周缘,防止电源插座600前后翻折,保证电源插座600与接口701前后精确对齐,金属外壳32c前端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外侧弯折延伸的锁紧片321c,锁紧片321c设有锁紧孔322c,供螺丝323c穿过,把锁紧片321c锁紧在面板700上,使得电源插座600与面板700可靠的固定在一起。另外,金属内壳31c的内焊接片314c和金属外壳32c的外焊接片324c侧边分别设有凸片315c、325c,向下支撑在电路板300上表面,使焊接更牢靠,同时支撑电源插座600,避免前仰和后翻,改善电源插座600与电路板300的结合强度。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5)

1.一种电源插座,用以供电源插头插接,其包括插座本体、正极插座端子及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包括金属内壳及位于金属内壳外侧的金属外壳,所述插座本体或金属内壳设有插接孔,所述正极插座端子设有位于插接孔的对接臂及延伸出插座本体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壳作为负极插座端子,所述金属内壳设有接触弹片、内焊接片及与电源插头锁定的锁定孔,所述接触弹片延伸入插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直接套设于金属内壳上,所述金属内壳包括围成插接孔的顶壁、底壁及两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臂为刚性结构,所述接触弹片设有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连接在主体部底部的垫高部,所述对接臂自主体部向前凸伸入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形成在主体部与金属内壳之间,所述垫高部向上支撑金属内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也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垫高部设有左右贯穿的限位槽,所述金属外壳的底壁卡固于该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包括顶部、底部、两侧部及位于顶部、底部与两侧部之间的一收容腔,所述金属内壳收容于收容腔内,所述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分别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顶部、底部、两侧部位于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的对应顶壁、底壁及两侧壁之间,所述插座本体也设有与金属内壳锁定孔对齐的锁定孔。
7.一种电源插头,用以与电源插座对接,其包括插头本体、正极插头端子、插头壳体及线缆,所述插头本体设有收容孔,所述正极插头端子设有位于收容孔的对接臂,所述插头壳体套设于插头本体上,所述线缆与正极插头端子及插头壳体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金属锁定片,所述锁定片具有凸出于插头壳体用以锁定电源插座的锁定凸部,所述插头壳体作为负极插头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本体外侧设有收容锁定片的收容槽,所述对接臂设置为间隔开的一对,所述插头壳体设有供锁定凸部穿过的开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两侧壁,所述两侧壁分别设有卡持孔,用以与电源插座的卡持弹片卡持。
10.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相互插接在一起的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包括插座本体、正极插座端子及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包括金属内壳及位于金属内壳外侧的金属外壳,所述插座本体或金属内壳设有插接孔,所述正极插座端子设有位于插接孔的对接臂及延伸出插座本体的焊接部,所述电源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正极插头端子、插头壳体及线缆,所述插头本体设有收容对接臂的收容孔,所述正极插头端子设有位于收容孔的对接臂,所述对接臂与对接臂接触,所述插头壳体套设于插头本体上,所述线缆与正极插头端子及插头壳体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壳设有锁定孔及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内焊接片,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金属锁定片,所述锁定片具有凸出于插头壳体的锁定凸部,所述锁定凸部锁定于锁定孔内,所述金属内壳作为负极插座端子,所述插头壳体作为负极插头端子,所述插头本体连同插头壳体插接于插接孔内,所述金属内壳设有抵接插头壳体的接触弹片,所述接触弹片延伸于插接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直接套设于金属内壳上,所述金属内壳包括围设成插接孔的顶壁、底壁及两侧壁,所述对接臂为刚性结构,所述接触臂设置为夹持对接臂的一对接触臂,所述接触弹片设有若干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包括顶部、底部、两侧部及位于顶部、底部与两侧部之间的一收容腔,所述金属内壳收容于收容腔,所述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分别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顶部、底部、两侧部位于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的对应顶壁、底壁及两侧壁之间,所述插座本体也设有与金属内壳锁定孔对齐的锁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壳设有位于插接孔的卡持弹片,所述插头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两侧壁,所述两侧壁分别设有卡持孔,所述卡持弹片卡持于卡持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前端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锁紧片,所述锁紧片设有锁紧孔,用以供螺丝穿过后把锁紧片锁紧在面板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设有向下延伸的用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外焊接片,所述内焊接片和焊接片的侧边设有用以向下支撑在电路板上表面的凸片。
CN201621257881.6U 2016-11-18 2016-11-18 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36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7881.6U CN206236890U (zh) 2016-11-18 2016-11-18 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7881.6U CN206236890U (zh) 2016-11-18 2016-11-18 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36890U true CN206236890U (zh) 2017-06-09

Family

ID=58979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788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36890U (zh) 2016-11-18 2016-11-18 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368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6658A (zh) * 2018-06-01 2019-12-10 金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111799584A (zh) * 2019-04-04 2020-10-2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插座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6658A (zh) * 2018-06-01 2019-12-10 金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111799584A (zh) * 2019-04-04 2020-10-20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插座
CN111799584B (zh) * 2019-04-04 2022-04-19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2931U (zh) 电连接器
CN105337108B (zh) 电连接器
CN106299808B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TWM34463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CN202231226U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5790740U (zh) 电连接器
CN105633663A (zh) 电连接器
TWM461178U (zh) 電連接器插座
CN206236890U (zh) 电源插座、电源插头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CN203456624U (zh) 连接端子
CN207338812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合
CN205790482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8723144U (zh) 电连接器
CN104167625A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8738532U (zh) 电连接器
CN106684610A (zh) Type C连接器
CN105098474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682017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6878212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6250421U (zh) Usb插头连接器
CN209448054U (zh) 正反插usb插头
CN207967540U (zh) 连接器及连接组件
CN204030062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103579822A (zh) 电连接器
CN208111778U (zh) 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