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31498U - 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31498U
CN206231498U CN201621342946.7U CN201621342946U CN206231498U CN 206231498 U CN206231498 U CN 206231498U CN 201621342946 U CN201621342946 U CN 201621342946U CN 206231498 U CN206231498 U CN 206231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proof
anticollision
connecting rod
framewor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429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HENGF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HENGF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HENGF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HENGF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429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31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31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31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安装于保险杠本体上的储物箱和音响箱,保险杠本体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防撞框架,两防撞框架相对的一侧均由上而下对应地设有连杆,两上连杆的末端均活动地套有一个连接套筒,每个连接套筒的内壁均设有螺纹且两螺纹旋向相反,两个连接套筒通过螺纹公头联接,在连接套筒内还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上连杆和螺纹公头的端面相接而呈压缩状态;两下连杆相向、可活动地插入连接管内并被拧入连接管的紧固螺钉紧固,从而与上连杆一起将左右两防撞框架连为一体。该保险杠可针对不同车型、不同骑行人员体型以及不同骑行坐姿来对保险杠尺寸进行调节,提高骑行的安全、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保险杠。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出行代步设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摩托车的使用性能,尤其是其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驾驶摩托车的安全系数较低,在摩托车上加装牢固的保险杠是保障安全驾驶的一项重要措施。保险杠的作用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危险的时候,摩托车保险杠主要起缓冲和保护的作用。安装了保险杠的摩托车在摔倒时先与路面接触的是保险杠,然后保险杠在力的作用下变形消耗掉摩托车的动能,起到缓冲保护摩托车的作用,减少对车身尤其是发动机的损坏。同时,由于保险杠的横向支撑,使得摩托车倒地时保险杠和排气管先着地,给驾驶员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空间,尤其是摔倒时对腿部的防护。没有加装保险杠的摩托车摔倒时会压到腿部,即使压不伤,发动机和消音器的温度是很高的,容易烫伤。随着摩托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摩托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形状大小各异,例如,现有保险杠很多都安装在前轮后侧的某一合适位置上,通常采用钢条搭配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或设把保险杠安装在发动机气缸前部相接的位置上,对于保险杠的安装,采用一些钢板连接件很容易就可以进行适应性安装。然而,现有的保险杠已经早已不是作为一个仅仅起保险防撞的附属设备而存在,根据需要已被赋予了更多功能,在有限的结构空间内,承担更多的功能任务;例如,保险杠上一般都设有一层防风板,该层防风板通常是胶皮,用于阻挡冬季行驶时的迎面气流,避免骑行人员的腿脚长期被风吹而冻伤,提升骑行舒适度。另外,由于摩托车本身车身较小,不比汽车,因此难以在本身增设诸如汽车那样多的储物腔,此刻,在保险杠上安装储物箱、音响等附属装备便成了各个驾驶员的首选,因此出现了目前大多数摩托车保险杠上设置了各式各样的储物箱、兜等,整个保险杠看起来十分臃肿而不美观,更重要的是由于设置储物箱不合理,导致安装保险杠的防撞结构被遮挡、破坏而失效。此外,由于车辆后者发动机大小尺寸不同,骑行人员的体型以及骑行姿势不尽相同,保险杠也无法更好地起到防撞、秋冬防风作用,从而就无法很好地保护骑行人员和发动机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该保险杠可针对不同车型、不同骑行人员体型以及不同骑行坐姿来对保险杠尺寸进行调节,提高骑行的安全、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安装于保险杠本体上的储物箱和音响箱,所述保险杠本体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防撞框架,两防撞框架相对的一侧均由上而下对应地设有连杆,两上连杆的末端均活动地套有一个连接套筒,每个连接套筒的内壁均设有螺纹且两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两个连接套筒通过两端设有螺纹的螺纹公头联接,在连接套内还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上连杆和螺纹公头的端面相接而呈压缩状态;两下连杆相向、可活动地插入连接管内并被拧入连接管的紧固螺钉紧固,从而与上连杆一起将左右两防撞框架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框架呈等腰梯形结构且较长的底朝上,所述储物箱和音响箱为塑料制成且分列保险杠的左右两防撞框架上,储物箱和音响箱的边缘将所述防撞框架完全包裹,所述连杆和连接套筒表面也均包裹有塑料管套。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箱和音响箱均为外表面向外侧凸起,内表面向内凸出的船体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内设有侧壁沿轴向贯通开有缺口的夹套,所述紧固螺钉拧入连接管后顶在夹套上而将夹套内的所述下连杆夹紧。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圈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公头、连接管来实现相应连杆的连接,可调节保险杠本体的两防撞框架之间的间隔距离,连接套与上连接杆之间为套接,连接套内设置的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可起到连接时的预紧作用,防止两防撞框左右晃动,影响稳定性,当拧动螺纹公头时,上连杆靠近或远离,同时下连杆子在连接管的导向作用下使下连杆相互靠近或者远离,达到平稳调节保险杠尺寸的作用;驾驶员可根据不同车型、不同骑行人员体型以及不同骑行坐姿来对保险杠尺寸进行调节,提高骑行的安全、舒适性。此外,本保险杠本体被包裹在塑料箱体边框内,一来碰撞时缓冲减震,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与行人相撞时减轻伤害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保险杠本体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I处的放大剖视图。
图5为螺纹公头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II处的一种剖视放大图。
图7为图3中的II处的另一种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安装于保险杠本体1上的储物箱和音响箱,储物箱和音响箱外形大小可做成一样,直接做成左右对称的两个箱体2,箱体2上设有箱盖201。如图3—5所示,所述保险杠本体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防撞框架101,防撞框架101可制成向摩托车前轮凸出的弧形结构,两防撞框架101相对的一侧均由上而下对应地设有连杆,两上连杆102的末端均活动地套有一个连接套筒103,该连接套筒103左端扣在上连杆102末端的轴环上,防止连接套筒103滑出上连杆102,每个连接套筒103的内壁均设有螺纹且两个连接套筒103的所述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两个连接套筒103通过两端设有螺纹的螺纹公头104联接,在连接套筒103内还设有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105,弹簧105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上连杆102和螺纹公头104的端面相接而呈被压缩状态;上述螺纹公头104可为实心螺纹轴,弹簧105一端顶在螺纹公头104的螺纹末端面上,另一端顶在实心的上连杆102端面,从而被压缩,当然,上连杆102也可以是管件,管件端面设置一个垫片与弹簧105相接即可。如图6所示,两下连杆108相向、可活动地插入连接管106内并被拧入连接管106的紧固螺钉107紧固,从而与上连杆102一起将左右两防撞框架101连为一体。
在安装本保险杠时如图1和2所示,可在保险杠的上连杆102连接处的螺纹公头104上蒙上一块厚的安装铁皮4,铁皮4上设有两个安装条孔,最好将螺纹公头104的六角拧动部位突出,以便调节;同时可在连接管106上设置两个类似抱箍的夹片3,夹片延伸段设有与摩托车连接的安装条孔,以便与安装时调节整个保险杠相对于底面的倾斜度,更好地防风、防撞。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框架101呈等腰梯形结构且较长的底朝上,这样做是因为骑行时人的上身、大腿到小腿和脚所要遮挡的部位是依次减小的;所述储物箱和音响箱为塑料制成且分列保险杠本体1的左右两防撞框架101上,储物箱和音响箱的边缘将所述防撞框架101完全包裹,所述连杆(上连杆102、下连杆108)和连接筒106表面也均包裹有塑料管套,相应地连杆在需要与连接管106后者连接套筒103相配合的一端可以不包裹塑料管,也可包裹塑料管,只是包裹后对于连接套筒106在连杆上的滑动灵活性欠佳。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箱和音响箱均为外表面向外侧凸起,内表面向内凸出的船体状结构,以便前方形成空气导流面,挡风的同时减小风阻,而后方形成一个较大容纳腔,提高容积,内外侧的边缘还设有LED灯带5,可以起到警示提醒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管106内设有侧壁沿轴向贯通开有缺口的夹套109(图示剖面处未剖及该缺口,因此图上未示出该缺口),所述紧固螺钉107拧入连接管106后顶在夹套109上而将夹套109内的所述下连杆108夹紧,从而与上连杆102一起将左右两防撞框架101连为一体。利用夹套109连接使两下连杆108被均匀装夹,相比紧定螺钉107直接顶在两下连杆108上而固定连接来说更为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102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圈刻度线,该刻度线用于直观看出连接套筒103所达到的位置,以便确定两防撞框架101之间的间隔距离。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包括安装于保险杠本体上的储物箱和音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一对防撞框架,两防撞框架相对的一侧均由上而下对应地设有连杆,两上连杆的末端均活动地套有一个连接套筒,每个连接套筒的内壁均设有螺纹且两螺纹旋向相反,两个连接套筒通过两端设有螺纹的螺纹公头联接,在连接套筒内还设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上连杆和螺纹公头的端面相接而呈压缩状态;两下连杆相向、可活动地插入连接管内并被拧入连接管的紧固螺钉紧固,从而与上连杆一起将左右两防撞框架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框架呈等腰梯形结构且较长的底朝上,所述储物箱和音响箱为塑料制成且分列保险杠的左右两防撞框架上,储物箱和音响箱的边缘将所述防撞框架完全包裹,所述连杆和连接套筒表面也均包裹有塑料管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箱和音响箱均为外表面向外侧凸起,内表面向内凸出的塑料制成的船体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内设有侧壁沿轴向贯通开有缺口的夹套,所述紧固螺钉拧入连接管后顶在夹套上而将夹套内的所述下连杆夹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圈刻度线。
CN201621342946.7U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 Active CN206231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2946.7U CN206231498U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2946.7U CN206231498U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31498U true CN206231498U (zh) 2017-06-09

Family

ID=58978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42946.7U Active CN206231498U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314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9711A (zh) * 2020-06-03 2020-09-04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整体式摩托车保险杠及摩托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9711A (zh) * 2020-06-03 2020-09-04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整体式摩托车保险杠及摩托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9121B (zh) 塔架区段和用于塔架区段的方法
CN206231498U (zh) 一种可调节式的防风防撞摩托车保险杠
WO2009025263A1 (ja) フィラーキャップ用テザー
CN206624547U (zh) 一种防撞条
CN205706378U (zh) 防倒型移动电站
DE60303171D1 (de) Bremssystem für landwirtschaftliches Fahrzeug
CN206623943U (zh) 折叠电动车
CN108887789A (zh) 一种头、颈部的防护装置
CN21384049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氯气缓冲罐
CN204399367U (zh) 一种可拆分式摩托车保险杠
CN108930508A (zh) 用于大型变压器的梯子
CN107642052A (zh) 一种具有可控性能的路牌用立杆
CN209600618U (zh) 一种车架生产的立式铰链支架
CN205516270U (zh) 一种低压配网电力抢修辅助装置
CN20648543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的电动车单人鞍座
CN207460094U (zh) 一种带自动泄压功能的光伏汇流箱
CN201523709U (zh) 攀爬鞋
CN20678425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警示隔离栏
CN204021150U (zh) 一种自行车鞍管的安装结构
CN205742033U (zh) 公路防撞桶
CN210047574U (zh) 一种多功能防链条脱落的链轮防护架
CN205239706U (zh) 自行车车梯
CN205951619U (zh) 一种简易拆装的内胎车链结构
CN205422119U (zh) 危杆临时固定器
CN205087067U (zh) 一种用于老年代步车的减震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