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0933U - 采油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采油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20933U CN206220933U CN201620883042.9U CN201620883042U CN206220933U CN 206220933 U CN206220933 U CN 206220933U CN 201620883042 U CN201620883042 U CN 201620883042U CN 206220933 U CN206220933 U CN 2062209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pipe
- process units
- recovery process
- oil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油生产装置,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所述采油生产装置从井口起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悬挂器、短节、第一油管、抽油泵、第二油管、封隔器和第三油管,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和所述第三油管均包括至少一根油管;其中,所述封隔器设置在出水层与生产层之间。解决了化学封堵方法封堵上部出水层时,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达到了封堵上部出水层时提高操作方便性,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油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出现上部套管破损漏失连通水层,或者上部生产层高含水淹等现象时,由于出水层与生产层之间存在压力差异,生产时层间相互干扰,造成出水层大量出水抑制下部生产层出液,致使油井产出液含水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采用化学封堵的方法封堵套管漏失井段或者高含水井段,以控制出水层出水,消除出水层对生产层的干扰。但是此方法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油生产装置。所述采油生产装置从井口起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悬挂器、短节、第一油管、抽油泵、第二油管、封隔器和第三油管,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和所述第三油管均包括至少一根油管;
其中,所述封隔器设置在出水层与生产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采油生产装置还包括筛管和导锥;
所述筛管与所述第三油管连接;
所述导锥与所述筛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采油生产装置还包括尾管,所述尾管连接在所述筛管与所述导锥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和所述第三油管均为加厚油管。
可选的,所述封隔器为压缩式封隔器。
可选的,所述抽油泵的泵径为38毫米、44毫米或56毫米。
可选的,所述短节的外径为73毫米。
可选的,所述筛管的长度为1-4米。
可选的,所述油管悬挂器、所述短节、所述第一油管、所述抽油泵、所述
第二油管、所述封隔器和所述第三油管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采油生产装置包括封隔器,使用封隔器坐封在出水层和生产层之间,封隔器坐封封隔出水层与生产层之间的套管与油管间环空,将出水层与生产层分隔,控制出水层出水,消除出水层对生产层的干扰,恢复油井的正常生产。封隔后生产层产出液由采油生产装置上的抽油泵抽到地面,且采油生产装置为一个一体结构,即对出水层的封隔与生产层的生产形成一个整体管柱。此采油生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采油生产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采油生产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采油生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采油生产装置从井口起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管悬挂器1、短节2、第一油管3、抽油泵4、第二油管5、封隔器6和第三油管7。
其中,油管悬挂器1用于将采油生产装置悬挂在井口。短节2用于连接油管悬挂器1和第一油管3。
可选的,短节2的外径为73毫米。当然,短节2的外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为其它外径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另外,第一油管3、第二油管5和第三油管7均包括至少一根油管,具体包括的油管的个数可以根据井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第一油管3、第二油管5和第三油管7均为加厚油管。
另外,抽油泵4可以为悬挂泵,抽油泵4的位置由生产层供液能力决定。其设计方法是采油技术领域内的一项基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并经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详细阐述。
可选的,抽油泵4的泵径可选38毫米、44毫米或56毫米。当然,抽油泵4的泵径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为其它泵径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封隔后的生产层产出液由抽油泵4抽到地面,抽油泵4的柱塞连接有抽油杆。
其中,出水层8为油井上部套管破损漏失连通的水层或者上部高含水的生产层,由于出水层8与生产层9之间存在压力差异,生产时层间相互干扰,造成出水层8大量出水抑制下部生产层9出液,致使油井产出液含水不断升高,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封隔器6设置在出水层8与生产层9之间(可选的,可以设置在靠近出水层8,且避开套管接箍),封隔器6坐封封隔在出水层8与生产层9之间的套管与油管间环空,以实现将出水层8与生产层9分隔,从而阻止了出水层8的水进入到生产层9,以达到消除出水层出水对生产层的干扰的目的。使用封隔器6坐封操作简单方便,达到了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封隔器6为压缩式封隔器,封隔器6可以为Y211封隔器。封隔器的基本参数和使用方法是采油技术领域的一项基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并经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当然,封隔器6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为其它型号的封隔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的,油管悬挂器1、短节2、第一油管3、抽油泵4、第二油管5、封隔器6和第三油管7通过螺纹连接。
可选的,参见图2,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采油生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采油生产装置还包括筛管10和导锥11。筛管10与第三油管7连接,导锥11与筛管10连接。
其中,筛管10用于连通采油生产装置与生产层9。生产层9产出液通过筛管10进入采油生产装置内,再通过采油生产装置上的抽油泵4抽到地面。
可选的,筛管10的长度为1米、2米或3米。当然,筛管10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为其它长度的筛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导锥11用于封堵筛管10。
可选的,仍参见图2,采油生产装置还包括尾管12,尾管12连接在筛管10与导锥11之间。尾管12用于沉积直径较小的,会从筛管10进入到采油生产装置内的砂砾等异物。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Z48井(Z48仅用于表示井的一个编号)为例,对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油生产装置实现将出水层8与生产层9分隔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于Z48井,在正常生产时日产液33.9立方米,日产油3.6吨,含水89.3%;套管破损漏失后,产出液含水量升高至100%,严重影响油井生产。
对Z48井进行涡轮流量测试,结果显示在距井口1361-1363米处(出水层8)套管破损连通水层,出水层8大量出水抑制生产层9(在距井口2683-2686米处)的出液。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采油生产装置包括:油管悬挂器1、短节2、第一油管3、抽油泵4、第二油管5、封隔器6、第三油管7、筛管10、导锥11和尾管12,且连接方式与图2所示的采油生产装置的连接方式相同。具体如下:
油管悬挂器1悬挂在井口,在油管悬挂器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外径为73毫米的短节2;在短节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外径为73毫米的第一油管3(加厚油管),第一油管3的长度为1393米;第一油管3的下端螺纹连接泵径为44毫米的抽油泵4(抽油泵4为悬挂泵),抽油泵4下入井内的深度为1406.7米;抽油泵4下端螺纹连接外径为73毫米的第二油管5(加厚油管),第二油管5的长度为100米;第二油管5的下端螺纹连接外径为150毫米的Y211封隔器6,Y211封隔器6下入井内的深度为1506.5米;Y211封隔器6的下端螺纹连接外径为73毫米的第三油管7(加厚油管),第三油管7长度为450米;第三油管7下端螺纹连接外径为73毫米的筛管10,筛管10长度为3米;筛管10的下端螺纹连接外径为73毫米的尾管12;尾管12的下端螺纹连接导锥11,导锥11下入井内的深度为2000m米。抽油泵4的柱塞连接抽油杆,抽油泵4的柱塞随连接的抽油杆作上下往复运动,将封隔后的生产层的液体抽到地面。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油生产装置后,出水层8的出水现象受到明显的控制,产出液的含水率降低,油井控水有效期达到703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采油生产装置包括封隔器,使用封隔器坐封在出水层和生产层之间,封隔器坐封封隔出水层与生产层之间的套管与油管间环空,将出水层与生产层分隔,控制出水层出水,消除出水层对生产层的干扰,恢复油井的正常生产。封隔后生产层产出液由采油生产装置上的抽油泵抽到地面,且采油生产装置为一个一体结构,即对出水层的封隔与生产层的生产形成一个整体管柱。此采油生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施工周期短,施工成本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采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生产装置从井口起由上至下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油管悬挂器、短节、第一油管、抽油泵、第二油管、封隔器和第三油管,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和所述第三油管均包括至少一根油管;
其中,所述封隔器设置在出水层与生产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油生产装置还包括筛管和导锥;
所述筛管与所述第三油管连接;
所述导锥与所述筛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生产装置还包括尾管,所述尾管连接在所述筛管与所述导锥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所述第二油管和所述第三油管均为加厚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隔器为压缩式封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泵的泵径为38毫米、44毫米或56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节的外径为73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管的长度为1-4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悬挂器、所述短节、所述第一油管、所述抽油泵、所述第二油管、所述封隔器和所述第三油管通过螺纹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83042.9U CN206220933U (zh) | 2016-08-15 | 2016-08-15 | 采油生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83042.9U CN206220933U (zh) | 2016-08-15 | 2016-08-15 | 采油生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20933U true CN206220933U (zh) | 2017-06-06 |
Family
ID=5878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83042.9U Active CN206220933U (zh) | 2016-08-15 | 2016-08-15 | 采油生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2093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7160A (zh) * | 2018-03-17 | 2018-08-14 | 赵金庭 | 浮动采油工艺油管柱 |
-
2016
- 2016-08-15 CN CN201620883042.9U patent/CN2062209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7160A (zh) * | 2018-03-17 | 2018-08-14 | 赵金庭 | 浮动采油工艺油管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61684B (zh) | 裸眼水平井分段多簇均匀酸化管柱及其酸化方法 | |
CN105134141B (zh) | 一种工艺管柱 | |
CN104533356B (zh) | 一种两层自控分层采油的方法和分层采油方法 | |
WO2020082716A1 (zh) | 一种多煤层独立含气系统控压单泵排采装置及排采方法 | |
CN103527148B (zh) | 一种双套管单泵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及装置 | |
CN101864921A (zh) | 水平井的完井、采油管柱及其完井、采油工艺 | |
CN106194131A (zh) | 多级压裂水平井缝间间隔co2驱采油方法 | |
US2298834A (en) | Means for producing oil wells | |
CN206917640U (zh) | 海上油田水平井自动控水稳油系统 | |
RU2007148901A (ru) | Система буровых скважин с полостью | |
CN104100254A (zh) | 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管柱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1705276U (zh) | 水平井的完井、采油管柱 | |
CN207093047U (zh) | 一种负压‑气举采油管柱 | |
CN107725013A (zh) | 一种分层测试和分层采油联作的方法 | |
CN104234682B (zh) | 一种适用于多、薄煤层的连续油管分层压裂方法 | |
CN102434192A (zh) | 增加煤层致裂效果的装置及增加煤层致裂效果的方法 | |
CN203729968U (zh) | 控制底水用模拟结构 | |
CN103061724B (zh) | 面向易吐粉吐砂双煤层的分层控压联合排采装置 | |
CN207296957U (zh) | 一种两气共采装置 | |
CN207004498U (zh) | 无限级开关滑套压裂工具 | |
CN206220933U (zh) | 采油生产装置 | |
CN203626820U (zh) | 一种气举助流水平井找水管柱 | |
CN103573229A (zh) | 一种裸眼采油工艺及其分隔管柱 | |
CN203321507U (zh) | 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流量、含水同时监测找水管柱 | |
CN105257263B (zh) | 分层采油与防砂联作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