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7761U - 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7761U
CN206217761U CN201621090891.5U CN201621090891U CN206217761U CN 206217761 U CN206217761 U CN 206217761U CN 201621090891 U CN201621090891 U CN 201621090891U CN 206217761 U CN206217761 U CN 206217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ntrol unit
motor
terminal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08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景
赵伟冲
李珩
李苓
赵欣毅
刘新宇
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08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17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7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7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所述装置包括:对应后视镜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用以驱动后视镜进行上下转动;水平位置传感器,水平位置传感器用以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驱动电机和水平位置传感器相连,控制单元根据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判断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或下坡工况时控制驱动电机进行工作,通过调节后视镜的角度以调节车辆的后方视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实现车辆后视镜角度的自动调整,从而解决了当驾驶员行驶到上坡初期或下坡初期时,后视镜视野变差的问题,提高了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客户群体对汽车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安全装置,后视镜作为汽车必不可少的零件,客户也对后视镜的要求越来越高,后视镜的各种调节在平坦路面上都已基本实现,但是后视镜在坡路上的自我调节功能尚未实现,无法保证客户群体在坡路上行驶时对后视野的要求,无法保证其安全行驶。
相关技术中的后视镜虽然出现完整的电动可调内部具有控制电机和记忆功能,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仅仅在车辆启动驾驶员准备行驶时,对后视镜位置进行调整,重点关注后方视野的情况,此种情况在车辆平整路面直线行驶时足以满足后方视野的使用要求,但当驾驶员行驶到上坡初期和下坡初期时,后视镜后视野变差,不能很好的观察后方车辆,造成视觉盲区严重影响行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实现车辆后视镜角度的自动调整,从而解决了当驾驶员行驶到上坡初期或下坡初期时,后视镜视野变差的问题,提高了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包括:对应后视镜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以驱动所述后视镜进行上下转动;水平位置传感器,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用以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判断所述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或下坡工况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工作,通过调节所述后视镜的角度以调节所述车辆的后方视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通过水平位置传感器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控制单元根据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判断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或下坡工况时,控制对应后视镜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后视镜进行上下转动,通过调节后视镜的角度以调节车辆的后方视野。该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实现车辆后视镜角度的自动调整,从而解决了当驾驶员行驶到上坡初期或下坡初期时,后视镜视野变差的问题,提高了行车安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具体地,所述后视镜包括左后视镜和右后视镜,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对应所述左后视镜设置的左驱动电机和对应所述右后视镜设置的右驱动电机,所述左驱动电机和所述右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具体地,上述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还包括:车轮转速传感器,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车速;设置在所述车辆后端的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以探测后方车辆的位置;其中,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在判断所述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使所述后视镜向上调节角度,并通过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后方预设距离内无车辆时,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车速和所述车辆处于上坡工况的时间计算上坡行驶距离,以及在所述上坡行驶距离达到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使所述后视镜恢复到上坡之前的角度。
具体地,当所述车辆处于下坡工况时,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使所述后视镜向下调节角度,并通过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后方预设距离内无车辆时,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车速和所述车辆处于下坡工况的时间计算下坡行驶距离,以及在所述下坡行驶距离达到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使所述后视镜恢复到下坡之前的角度。
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子通过熔断器与供电电源的正极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子进行搭铁设置,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三端子分别与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的接地端、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的接地端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接地端相连以作为搭铁端,其中,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四端子与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端相连以接收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检测的坡度信息,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五端子与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供电;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六端子与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端相连以接收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检测的行驶车速,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七端子与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供电;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八端子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信号端相连以接收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后方车辆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九端子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供电。
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十端子分别与左驱动电机的第一端和右驱动电机的第一端相连以进行搭铁设置,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十一端子与所述左驱动电机的第二端相连以给所述左驱动电机供电,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十二端子与所述右驱动电机相连以给所述右驱动电机供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上述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实现车辆后视镜角度的自动调整,从而解决了当驾驶员行驶到上坡初期或下坡初期时,后视镜视野变差的问题,提高了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上坡工况情景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下坡工况情景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00、水平位置传感器200和控制单元300。
其中,对应后视镜10设置的驱动电机100用以驱动后视镜进行上下转动。水平位置传感器200用以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控制单元300根据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判断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或下坡工况时控制驱动电机100进行工作,通过调节后视镜10的角度以调节车辆的后方视野,其中,控制单元300分别与驱动电机100和水平位置传感器200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后视镜10可包括左后视镜11和右后视镜12,驱动电机100可包括对应左后视镜11设置的左驱动电机110和对应右后视镜12设置的右驱动电机120,左驱动电机110和右驱动电机120分别与控制单元300相连。
具体地,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水平位置传感器200可实时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并将该坡度信息通过车联网实时发送至控制单元300,控制单元300根据该坡度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处于上坡工况或下坡工况。当控制单元300根据该坡度信息判断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或下坡工况时,可控制驱动电机100进行工作,通过调节后视镜10的角度以调节车辆的后方视野。
例如,当驾驶员驾驶车辆开始上坡时(即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时)或者当驾驶员驾驶车辆开下坡时(即车辆处于下坡工况时),控制单元300可根据该坡度信息计算出车辆当前行驶路段的坡度(即上坡坡度或下坡度),并根据该坡度控制驱动电机100进行工作,通过调节后视镜10的角度以调节车辆的后方视野。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控制单元300可为系统控制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即行车电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辅助后视野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实现车辆后视镜角度的自动调整,从而解决了当驾驶员行驶到上坡初期或下坡初期时,后视镜视野变差的问题,提高了行车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还包括:车轮转速传感器400和超声波传感器500。
其中,车轮转速传感器400用以检测车辆的行驶车速,设置在车辆后端的超声波传感器500用以探测后方车辆的位置,其中,车轮转速传感器400和超声波传感器500分别与控制单元300相连。
具体地,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车轮转速传感器400可实时检测当前车辆的行驶车速,并将该行驶车速通过车联网实时发送至控制单元300,超声波传感器500可实时探测后方车辆的位置,并将该后方车辆的位通过车联网实时发送至控制单元300。
控制单元300在判断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0以使后视镜10向上调节角度,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500探测到后方预设距离内无车辆时,根据车辆的行驶车速和车辆处于上坡工况的时间计算上坡行驶距离,以及在上坡行驶距离达到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0以使后视镜10恢复到上坡之前的角度。其中,预设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
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驾驶员驾驶车辆1开始上坡时(即车辆1处于上坡工况时),控制单元300根据车辆1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判断车辆1处于上坡工况,并根据该坡度信息控制驱动电机100进行工作,通过调节后视镜10的角度以调节车辆1的后方视野。例如,当控制单元300检测到驾驶员驾驶车辆1开始上坡时,可立刻控制左驱动电机110和右驱动电机120,将左后视镜11和右后视镜12的镜片向上调整一个角度以扩大后方视野,即在车辆1上坡的初期将左后视镜11和右后视镜12的镜片向上调整一个角度以扩大后方视野。
此时,控制单元300根据超声波传感器500实时传输的上述后方车辆1的位置,判断后方预设距离内是否有车辆1。当控制单元300判断后方预设距离内无车辆时,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400实时传输的当前车辆1的行驶车速和该车辆1处于上坡工况的时间计算上坡行驶距离,并在上坡行驶距离达到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0以使后视镜10恢复到上坡之前的角度。例如,当车辆1后视镜后视野的观察范围只有坡路时,控制单元300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0以使后视镜10恢复到上坡之前的角度。
当控制单元300判断后方预设距离内有车辆时,则可保持调整后的后方视野不变,以便保证对临近车辆的视野区域,从而方便驾驶员观察,提高行车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车辆处于下坡工况时,控制单元300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0以使后视镜10向下调节角度,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500探测到后方预设距离内无车辆时,根据车辆的行驶车速和车辆处于下坡工况的时间计算下坡行驶距离,以及在下坡行驶距离达到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0以使后视10镜恢复到下坡之前的角度。
具体地,如图5所示,当驾驶员驾驶车辆1开始下坡时(即车辆1处于下坡工况时),控制单元300根据车辆1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判断车辆1处于下坡工况,并根据该坡度信息控制驱动电机100进行工作,通过调节后视镜10的角度以调节车辆1的后方视野。例如,当控制单元300检测到驾驶员驾驶车辆1开始下坡时,可立刻控制左驱动电机110和右驱动电机120,将左后视镜11和右后视镜12的镜片向下调整一个角度以扩大后方视野,即在车辆1下坡的初期将左后视镜11和右后视镜12的镜片向下调整一个角度以扩大后方视野。
此时,控制单元300根据超声波传感器500实时传输的下述后方车辆1的位置,判断后方预设距离内是否有车辆。当控制单元300判断后方预设距离内无车辆时,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400实时传输的当前车辆1的行驶车速和该车辆1处于下坡工况的时间计算下坡行驶距离,并在下坡行驶距离达到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0以使后视镜10恢复到下坡之前的角度。例如,当车辆1后视镜后视野的观察范围只有坡路时,控制单元300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0以使后视镜10恢复到下坡之前的角度。
当控制单元300判断后方预设距离内有车辆时,则可保持调整后的后方视野不变,以便保证对临近车辆的视野区域,从而方便驾驶员观察,提高行车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控制单元300的第一端子A1-1通过熔断器20与供电电源600的正极端相连,控制单元300的第二端子A2-1进行搭铁设置,控制单元300的第三端子A11-1分别与水平位置传感器200的接地端、车轮转速传感器400的接地端和超声波传感器500的接地端相连以作为搭铁端。
其中,控制单元300的第四端子A11-2与水平位置传感器200的信号端相连以接收水平位置传感器200检测的坡度信息,控制单元300的第五端子A11-3与水平位置传感器200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水平位置传感器200供电。
控制单元300的第六端子A12-1与车轮转速传感器400的信号端相连以接收车轮转速传感器400检测的行驶车速,控制单元300的第七端子A12-2与车轮转速传感器400的电源端相连以给车轮转速传感器400供电。
控制单元300的第八端子A13-1与超声波传感器500的信号端相连以接收超声波传感器500检测的后方车辆的位置信息,控制单元300的第九端子A13-2与超声波传感器500的电源端相连以给超声波传感器500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控制单元300的第十端子A21-2分别与左驱动电机110的第一端和右驱动电机120的第一端相连以进行搭铁设置,控制单元300的第十一端子A21-1与左驱动电机110的第二端相连以给左驱动电机110供电,控制单元300的第十二端子A21-3与右驱动电机120相连以给右驱动电机120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通过水平位置传感器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控制单元根据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判断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或下坡工况时,控制对应后视镜设置的驱动电机驱动后视镜进行上下转动,通过调节后视镜的角度以调节车辆的后方视野。该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实现车辆后视镜角度的自动调整,从而解决了当驾驶员行驶到上坡初期或下坡初期时,后视镜视野变差的问题,提高了行车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上述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能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实现车辆后视镜角度的自动调整,从而解决了当驾驶员行驶到上坡初期或下坡初期时,后视镜视野变差的问题,提高了行车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应后视镜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以驱动所述后视镜进行上下转动;
水平位置传感器,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用以检测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车辆当前行驶道路的坡度信息判断所述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或下坡工况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进行工作,通过调节所述后视镜的角度以调节所述车辆的后方视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包括左后视镜和右后视镜,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对应所述左后视镜设置的左驱动电机和对应所述右后视镜设置的右驱动电机,所述左驱动电机和所述右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轮转速传感器,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车速;
设置在所述车辆后端的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用以探测后方车辆的位置;
其中,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在判断所述车辆处于上坡工况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使所述后视镜向上调节角度,并通过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后方预设距离内无车辆时,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车速和所述车辆处于上坡工况的时间计算上坡行驶距离,以及在所述上坡行驶距离达到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使所述后视镜恢复到上坡之前的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下坡工况时,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使所述后视镜向下调节角度,并通过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后方预设距离内无车辆时,根据所述车辆的行驶车速和所述车辆处于下坡工况的时间计算下坡行驶距离,以及在所述下坡行驶距离达到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时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使所述后视镜恢复到下坡之前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端子通过熔断器与供电电源的正极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端子进行搭铁设置,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三端子分别与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的接地端、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的接地端和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接地端相连以作为搭铁端,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四端子与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端相连以接收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检测的坡度信息,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五端子与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所述水平位置传感器供电;
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六端子与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端相连以接收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检测的行驶车速,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七端子与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所述车轮转速传感器供电;
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八端子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信号端相连以接收所述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后方车辆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九端子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电源端相连以给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供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十端子分别与左驱动电机的第一端和右驱动电机的第一端相连以进行搭铁设置,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十一端子与所述左驱动电机的第二端相连以给所述左驱动电机供电,所述控制单元的第十二端子与所述右驱动电机相连以给所述右驱动电机供电。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
CN201621090891.5U 2016-09-28 2016-09-28 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06217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0891.5U CN206217761U (zh) 2016-09-28 2016-09-28 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0891.5U CN206217761U (zh) 2016-09-28 2016-09-28 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7761U true CN206217761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3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0891.5U Active CN206217761U (zh) 2016-09-28 2016-09-28 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77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6794A (zh) * 2019-12-27 2020-04-1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2440881A (zh) * 2019-08-31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后视镜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4407782A (zh) * 2020-10-28 2022-04-2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后视镜调节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0881A (zh) * 2019-08-31 2021-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后视镜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2440881B (zh) * 2019-08-31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后视镜自适应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1016794A (zh) * 2019-12-27 2020-04-1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视镜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4407782A (zh) * 2020-10-28 2022-04-2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后视镜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4407782B (zh) * 2020-10-28 2023-09-2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后视镜调节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4365B (zh) 用于运行机动车的方法、机动车的控制器及机动车
CN206217761U (zh) 坡路辅助后视野装置和车辆
CN106553652A (zh) 车辆模式调整系统
CN111516686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道偏离方向自动修正系统及方法
CN106354130A (zh) 无人驾驶汽车及其控制方法和远程监控系统
CN103723073B (zh) 一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危险超车预警装置及其预警方法
CN107472081A (zh) 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5579321A (zh) 车辆用驾驶辅助装置及车辆用驾驶辅助方法
CN103359001B (zh) 一种外后视镜微调系统及汽车
CN105172791A (zh) 一种智能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
CN104875742B (zh) 双模混合动力汽车的坡起控制方法、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CN106004828B (zh) 车辆以及车辆的限速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3502040A (zh) 电驱动自卸卡车
KR101507466B1 (ko) 가속 거동 결정
CN105751972B (zh) 后视镜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6740848B (zh) 辅助驾驶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7745639A (zh) 能量回馈方法、能量回馈系统和车辆
US2018017038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actual speed of a motor vehicle
CN206914235U (zh) 外后视镜自动调节装置
CN108138739A (zh) 用于运行启停系统的方法和机动车
CN110103813B (zh) 转向灯辅助控制方法和转向灯辅助控制装置
CN112201009A (zh) 疲劳驾驶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9131056B (zh) 车灯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04085362B (zh) 一种轮距调整系统及基于此系统的轮距调整方法
US9422012B2 (en) Motor vehicle, in particular tax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