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6866U -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6866U
CN206216866U CN201621109065.0U CN201621109065U CN206216866U CN 206216866 U CN206216866 U CN 206216866U CN 201621109065 U CN201621109065 U CN 201621109065U CN 206216866 U CN206216866 U CN 206216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side board
mould
board di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90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家宁
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ngling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oerguosi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oerguosi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uoerguosi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090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16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6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6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模具包括:底座、内模具、外模具、顶板模具、第一侧板模具和第二侧板模具,内模具和外模具设在底座上,且外模具位于内模具的外侧,顶板模具设在内模具和外模具的顶部,第一侧板模具和第二侧板模具设在内模具和外模具周向上的两端,且第一侧板模具和第二侧板模具与内模具可枢转地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第一侧板模具和第二侧板模具与内模具间可枢转地连接,对预制件进行脱模操作时,拆卸外模具后可以将第一侧板模具和第二侧板模具旋转至内模具的内侧,简化了脱模过程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的增加,风力发电机叶片长度越来越长,与之匹配的风力发电机塔筒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不断增加。钢结构塔筒由于成本较高、运输困难,因此难以满足大截面高塔筒的建造要求。而预制混凝土塔筒能够经济地建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因此得到广泛关注。
由于运输条件和预制加工条件限制,单个大截面塔筒往往由多片弧形筒片现场组装而成。相关技术中,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外模具、内模具、顶板模具、以及侧板模具结构复杂,装配繁琐,而且在浇铸完成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进行脱模时,需要将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外模具、内模具、顶板模具以及侧板模具完全拆卸,过程繁琐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包括:底座;内模具,所述内模具设在所述底座上;外模具,所述外模具设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外模具位于所述内模具的外侧;顶板模具,所述顶板模具设在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顶部;第一侧板模具,所述第一侧板模具设在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周向上的一端,且所述第一侧板模具与所述内模具可枢转地相连;第二侧板模具,所述第二侧板模具设在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周向上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与所述内模具可枢转地相连,所述底座、所述内模具、所述外模具、所述顶板模具、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之间限定出腔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通过底座、内模具、外模具、顶板模具以及第一侧板模具和第二侧板模具限定出的腔室,进行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浇铸制作,其中,第一侧板模具和第二侧板模具与内模具可枢转地连接,在浇铸完成时,拆卸外模具后可以将第一侧板模具和第二侧板模具旋转至内模具的内侧,对预制件进行脱模操作,简化了脱模操作过程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模具的远离所述外模具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轴向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内模具的周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与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交叉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周向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内模具的轴向延伸,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中的其中一个的宽度大于其余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宽度,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中的所述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内模具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模具的下部设有灌浆口且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溢流通道,所述灌浆口和所述溢流通道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灌浆口与所述外模具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所述L满足:800mm≤L≤100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外模具的横截面上,所述灌浆口位于所述外模具的中央,所述溢流通道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溢流通道分别位于所述外模具的周向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的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的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凸条,每个所述凸条沿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的下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任意一个的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灌浆通道部,所述灌浆通道部的第一端位于两个所述凸条之间,所述灌浆通道部的第二端延伸至超出两个所述凸条中的其中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套筒,多个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腔室内,每个所述套筒内设有可拆卸的套筒连接件,每个所述套筒通过所述套筒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所述其中一个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预埋连接件,每个所述预埋连接件包括设在所述腔室内的钢筋和连接在所述钢筋的邻近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所述另一个的钢筋连接件,所述钢筋连接件具有内螺纹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板模具的上表面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贯通的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顶板模具的下表面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调平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上分别设有多个吊耳,多个所述吊耳分别在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分别由多个子模具沿周向依次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内模具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内模具的主视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内模具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所示的内模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内模定位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所示的内模子模具本体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外模具和内模具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外模具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外模具的主视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外模具的俯视图;
图12是图9中所示的外模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外模定位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4是图9中所示的外模子模具本体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顶板模具的顶面示意图;
图16是图15圈示的A部放大图;
图17是图15中所示的顶板模具本体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圈示的B部放大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埋件的主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埋件的立体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件的主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件的立体图;
图24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第一侧板模具的主视图;
图25是图24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第一侧板模具的侧视图;
图26是图24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第一侧板模具的后视图;
图27是图26中圈示的C部放大图;
图28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第一侧板模具的立体图;
图29是图28中圈示的D部放大图;
图30是图1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第二侧板模具的主视图;
图31是图30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第二侧板模具的侧视图;
图32是图30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第二侧板模具的后视图;
图33是图30中所示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第二侧板模具的立体图;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模具700,
安装平台600,
外模具100,
外模子模具本体101,外模销轴102,外模螺栓103,
母线1,中心轴线2,
外模具本体110,灌浆口111,
溢流件120,溢流通道121,第一溢流件122,第二溢流件123,
第一外模延伸件130,溢流口131,
第二外模延伸件140,外模定位结构150,
外模定位柱151,外模定位柱上段1511,
外模定位柱中段1512,外模定位柱下段1513,
外模限位板152,外模第一板1522,外模第二板1523,
外模限位孔1521,外模第一孔15211,外模第二孔15212,
外模限位柱153,
外模吊耳160,第一外模吊耳161,第二外模吊耳162,
支撑杆170,第一外模加强筋171,
第二外模加强筋172,外模底部加强件173,
内模具200,
内模子模具本体201,内模销轴202,内模螺栓203,
内模具本体210,内模具连接件220,枢转孔221,溢流挡板230,
径向宽度较宽的第一加强筋240,第一加强筋241,第二加强筋242,
第一内模延伸件250,第二内模延伸件260,内模定位结构270,
内模定位柱271,内模定位柱上段2711,
内模定位柱中段2712,内模定位柱下段2713,
内模限位板272,内模第一板2722,内模第二板2723,内模限位柱273,
内模限位孔2721,内模第一孔27211,内模第二孔27212,
内模吊耳280,第一内模吊耳281,第二内模吊耳282,
内模底部加强件290,
底座500,
底座本体510,固定孔组511,固定孔512,
预埋件521,导向部5211,安装部5212,
圆台形固定部5213,定位部523,定位孔524,
定位件530,圆台形主体部531,圆台形底盘532,装配孔533。
顶板模具400,
顶板模具本体410,通孔411,调平件412,定位孔413,第一子模具本体414,第二子模具本体415,覆盖件416,拉手件417,连接部4171,拉手部4172,连接孔418,溢流口419,
安装板420,预应力安装孔421,
第一侧板模具301,第二侧板模具302,
侧板模具本体310,固定孔311,凸台312,凸条313,灌浆通道部314,预埋连接件安装孔315,套筒316,螺纹柱3161,销柱3162,助力螺钉3163,固定块3164,圆片3165,纵向加强筋317,横向加强筋318,
连接件320,第一端321,第二端322,枢转轴323,止挡部3231,止挡卡32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700。由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下端的塔筒具有较大的体积,通常将下端的混凝土塔筒制作为多块弧形塔筒管片,拼接装配为整环形混凝土塔筒,相应地,该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700可以为弧形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700。
如图1-图3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700,包括:底座500、内模具200、外模具100、顶板模具400、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内模具200设在底座500上,外模具100也设在底座500上,且外模具100位于内模具200的外侧,顶板模具400设在内模具200和外模具100的顶部,第一侧板模具301设在内模具200和外模具100的周向上的一端,且第一侧板模具301与内模具200可枢转地相连,第二侧板模具302设在内模具200和外模具100的周向上的另一端,且第二侧板模具302与内模具200通过连接件320(如图28所示)和内模具连接件220(如图2所示)可枢转地相连,底座500、内模具200、外模具100、顶板模具400、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之间限定出腔室。
如图1所示,外模具100和内模具200的横截面均为弧形,且外模具100的内表面和内模具200的外表面径向相对,外模具100和内模具200的上下端面平齐,外模具100和内模具200均置于底座500上,在底座本体510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固定孔组511(如图18所示),每个固定孔组511由多个周向间隔分布的固定孔512形成为弧形的固定孔组511,内模具200通过内侧的固定孔组511安装固定在底座500上,外模具100通过外侧的固定孔组511安装固定在内模具200的外侧,且外模具100和内模具200的上端均与顶板模具400相连。
外模具100的周向两端可以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结构与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相连,内模具200的周向两端也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结构与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相连,且内模具200的周向两端设有内模具连接件220,内模具连接件220上可设有枢转轴,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通过连接件320和内模具连接件220与内模具200可枢转地连接。由此,在脱模过程中,拆卸完外模具100和内模具200与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之间的螺栓连接结构后,可以打开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与外模具100相连的一侧,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绕内模具连接件220转动,即可完成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的脱模,从而减少脱模的工序,减少了再次安装的工程量,提高脱模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700,通过底座500、内模具200、外模具100、顶板模具400以及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限定出的腔室,进行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浇铸制作,其中,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与内模具200可枢转地连接,在浇铸完成时,拆卸外模具100后可以将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旋转至内模具200的内侧,对预制件进行脱模操作,简化了脱模操作过程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内模具200的远离外模具100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241和多个第二加强筋242,多个第一加强筋241轴向间隔设置且均沿内模具200的周向延伸,多个第二加强筋242与多个第一加强筋241交叉设置,且多个第二加强筋242周向间隔设置且均沿内模具200的轴向延伸,其中多个第一加强筋241中的其中一个的宽度大于其余第一加强筋241的宽度,且多个第一加强筋241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内模具200的上部。例如在图2-图4的示例中示出了6个第一加强筋241,其中位于上部的其中一个第一加强筋240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其余第一加强筋241的径向宽度,且径向宽度较宽的第一加强筋240在轴向上的高度与内模具200内侧的安装平台600(如图1所示)的高度平齐,由此,径向宽度较宽的第一加强筋240易于安装平台600对接,便于增大操作面积,且第一加强筋241可以增强内模具本体210的环向抗弯曲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2-图4所示,内模具本体210的内表面上还设有向内延伸且在内模具本体2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加强筋242,每个第二加强筋242沿内模具本体210的轴向延伸,多个第二加强筋242与第一加强筋241交叉设置。例如在图2-图4的示例中示出了12个第二加强筋242,由此,第二加强筋242可以增强内模具本体210纵向抗弯曲能力。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每个第二加强筋242的底部还可以设有内模底部加强件290,内模底部加强件290大体为三角形,内模底部加强件290的短边与第二内模延伸件260相连,内模底部加强件290的长边与第二加强筋242相连。由于,浆液流入整个模具700的腔室内,随着高度差的增大,浆液对内模具本体210的压力从上向下逐渐增大,因此,内模具本体210的底部承受的压力最大,而内模底部加强件290的设置可以增强内模具本体210的底部的抗压能力,防止内模具本体210的底部发生变形,保证内模具200的结构稳定。
具体地,如图2-图7所示,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内模具200,包括内模具本体210。内模具本体210的周向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内模具连接件220,内模具连接件220的一端与内模具本体210相连,内模具连接件220的另一端形成有枢转孔221,枢转孔221内适于设有枢转轴323(如图24所示)。例如,如图2-图4所示,内模具本体210的周向两端分别设有上下两个内模具连接件220和8个螺栓连接结构,
其中上述螺栓连接结构用于连接内模具200和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模具700的其他部件,例如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之间的连接,内模具连接件220呈多边形结构,内模具连接件220的一端与内模具本体210相连,内模具连接件220的另一端设有枢转孔221,枢转孔221内可放置与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相连的枢转轴323(图24和图30中所示),且枢转轴323在枢转孔221内可以相对枢转孔221转动,从而枢转轴323置于枢转孔221中,当拆卸完内模具200和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的螺栓连接结构时,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可绕枢转孔221的中心轴线转动,完成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的脱模。由此,可以减少脱模的工序,从而减少了脱模的工程量,减少再次安装模具的工程量,施工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内模具本体210的顶部还可设有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溢流挡板230。例如,如图2-图4所示,第一内模延伸件250沿内模具本体210的径向向内延伸成环形,两个溢流挡板230均与内模具本体210顶部的第一内模延伸件250通过螺栓相连,且两个溢流挡板230的位置与外模具100上的溢流口131的位置相对应(如图9所示),由此,可阻挡从溢流口131溢出的浆液流向内模具本体210的内表面方向,以保证多余的浆液从溢流口131溢出后顺利流入溢流通道121,方便收集多余的浆液。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外”可以理解为远离内模具本体210中心轴线2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内”。
进一步地,溢流挡板230与内模具本体210的外表面平齐。例如,如图2-图4所示,溢流挡板230由两个矩形板相对成一定角度相连而成,溢流挡板230的横截面大体呈L型,上述其中一个矩形板与第一内模延伸件250相连,另一个矩形板的外表面与内模具本体210的外表面平齐。由此,可阻挡从溢流口131溢出的浆液流到第一内模延伸件250上,以保证多余的浆液从溢流口131溢出后顺利流入溢流通道121,方便收集多余的浆液。
可选地,溢流挡板230为两个,且两个溢流挡板230分别设在内模具本体210的周向两端。例如,如图2-图4所示,内模具本体210的横截面为弧形,在内模具本体210的顶部相对应外模具100的溢流口131设有两个溢流挡板230。由此,保证多余的浆液从外模具100上的溢流口131溢出后顺利流入溢流通道121。
内模具本体210的底部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二内模延伸件260,第二内模延伸件260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内模定位结构270。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示出了8个内模定位结构270,在组装整个模具700时,可以通过上述8个内模定位结构270将内模具200定位在底座500上,由此,保证内模具200与底座500之间的装配精度,进而保证了浇铸成型的混凝土塔筒的尺寸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内模定位结构270包括:内模定位柱271、内模限位板272和内模限位柱273。内模定位柱271穿设在第二内模延伸件260上,内模限位板272邻近内模定位柱271设置,内模限位板272上形成有内模限位孔2721,内模限位柱273设在内模限位孔2721处且内模限位柱273位于内模定位柱271的顶部。安装时,首先将内模定位柱271穿设在第二内模延伸件260上且内模定位柱271的下端适于与位于内模具200底部的底座500相连,然后将内模限位柱273穿过内模限位板272上的内模限位孔2721,内模限位孔2721对内模限位柱273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由于内模限位柱273可以压在内模定位柱271的顶部,内模限位柱273对内模定位柱271也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内模定位柱271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内模具200与底座500定位可靠。
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内模延伸件260上设有适于穿过内模定位柱271的内模定位孔,内模定位柱271包括内模定位柱上段2711、内模定位柱中段2712和内模定位柱下段2713,内模定位柱上段2711包括一段圆柱及设在该段圆柱顶部的圆形凸起,该段圆柱的直径大于内模定位孔的孔径,从而上述圆柱和圆形凸起均置于内模定位孔上方,内模定位柱中段2712也为一段圆柱,但内模定位柱中段2712的直径可以略小于内模定位孔的孔径,以使内模定位柱271中段可以穿过内模定位孔,内模定位柱下段2713为一段圆台形结构,内模定位柱下段2713构造成从上到下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便于内模定位柱271快速穿过内模定位孔并与下方的底座500相连。装配时,内模定位柱下段2713和内模定位柱中段2712将穿过内模定位孔,而内模定位柱上段2711将卡在内模定位孔上而不会穿过内模定位孔,起到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内模限位板272可以位于内模定位柱271的径向内侧,但不限于此,内模限位板272包括内模第一板2722和内模第二板2723,内模第一板2722为矩形板,以便于加工,如图5所示,内模限位孔2721设置在内模第一板2722上,内模限位孔2721为沿内模第一板2722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内模限位孔2721包括内模第一孔27211和内模第二孔27212,内模第一孔27211贯穿内模第一板2722的侧壁,由此可方便内模限位柱273从内模第一孔27211沿其横向穿入内模第一板2722,而内模第二孔27212位于内模第一孔27211的内侧并与内模第一孔27211相通,且内模第二孔27212位于内模第一孔27211的下部,内模第二孔27212位于内模定位柱271的上方,由此,内模限位柱273从内模第一孔27211横向穿入内模第二孔27212,此时恰好压在内模定位柱271的顶部,从而内模定位柱271不会脱离内模定位孔,保证内模定位结构270的定位作用。而且,通过设置中心轴线在上下方向上错开一定距离的内模第一孔27211和内模第二孔27212,内模限位柱273不易从内模第二孔27212移动至内模第一孔27211而脱出,且装配方便。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内模第二板2723大体为三角形板,内模第二板2723的底面与第二内模延伸件260的上表面相连,由此,通过在内模第一板2722的远离内模定位柱271的一侧设置内模第二板2723,内模第二板2723对内模第一板2722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固、加强作用。
进一步地,第二内模延伸件260上可以间隔设置多个螺栓结构,以用于连接内模具200和底座500,由此,可以保证整个模具700结构的强度及密闭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外模具100的下部设有灌浆口111且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溢流通道121,灌浆口111和溢流通道121在周向上错开设置。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外模具本体110沿上下方向延伸,灌浆口111设置在外模具本体110的下部,此时灌浆口111位于外模具本体110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的一半以下,泵车将浆液输送至灌浆口111,由于灌浆口111的高度不高,使得输送浆液所需的泵送压力不会过大,由此,可以降低泵车的加工制造工艺,极大地降低了泵车的成本,同时也延长了泵车的使用寿命。
而且,灌浆过程中,浆液从灌浆口111流入整个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模具的腔室内,浆液高度逐渐升高,而由于外模具100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模具400,当浆液充满整个腔室后,过多的浆液将沿溢流通道121流出,由此,使得浇铸出的塔筒成型效果好,提高了塔筒的成品率,且方便将这些溢出的浆液收集起来,再次使用,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0所示,灌浆口111与外模具10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L满足:800mm≤L≤1000mm。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模具700具有设在外模具100底部的底座500,该底座500上设有定位装置,例如,定位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预埋件521与定位件530,预埋件521的下端与底座500的相连,预埋件521的上端设有混凝土塔筒的预应力导管,以辅助预应力导管的定位,而定位件530的下端与底座500的装配孔524相连,浇铸混凝土塔筒时,以在混凝土塔筒的下表面上形成定位槽,该定位槽用于上下相邻的混凝土塔筒之间的定位。由于上述定位装置位于整个模具的型腔内,通过将上述距离L设置为满足800mm≤L≤1000mm,此时灌浆口111可以位于上述定位装置的上方,由此,当浆液从灌浆口111流入整个模具的腔室时,上述定位装置将不会影响浆液的流动,从而保证灌浆效率不被影响。而且,灌浆口111位置不会过高,从而减小泵车输送混凝土浆液时的泵送压力,减小泵车的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外模具100的横截面上,灌浆口111位于外模具100的中央,溢流通道121为两个,且两个溢流通道121分别位于外模具100的周向两端。例如,如图9-图10所示,灌浆口111位于外模具100径向方向的中央,由此,在向腔室内灌浆时,灌浆液可以从腔室中部向腔室径向的两端流动,有助于浆液流动的稳定性。并且高度不断升高,在外模具100上端的周向两端设置有两个溢流通道121,当浆液充满整个腔室后,过多的浆液将沿溢流通道121流出,由此,使得浇铸出的塔筒成型效果好,提高了塔筒的成品率,且方便将这些溢出的浆液收集起来,再次使用,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具体地,外模具本体110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外模延伸件130,第一外模延伸件130上形成有贯通的溢流口131,外模具100进一步包括:溢流件120,溢流件120设在溢流口131的下方,溢流件120的一端与外模具本体110相连,溢流件120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溢流件120内限定出溢流通道12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外”可以理解为远离外模具本体中心轴线2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内”。由此,通过设置溢流口131和溢流件120,从溢流口131溢出的浆液,可以落入下方的溢流件120的溢流通道121内,从而可以将这些溢出的浆液收集起来,再次使用,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例如,如图9-图11所示,第一外模延伸件130在外模具本体110的顶部沿外模具本体110的径向水平向外延伸,溢流口131沿第一外模延伸件130的厚度方向上下贯通第一外模延伸件130,且溢流口131呈矩形,当然,溢流口131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三角形等其他形状。
溢流件120从溢流口130的下方倾斜向外向下延伸,具体地,如图9所示,溢流件120可以包括第一溢流件122和第二溢流件123,第一溢流件122的横截面大体为U形,第一溢流件122的内端可以向内延伸至第一外模延伸件130底面的溢流口131的内侧,且第一溢流件122的两侧边可以分别位于溢流口130的外侧或与溢流口130的相应侧壁相接,由此,从溢流口130溢流出的浆液可以完全落入其正下方的第一溢流件122内。第二溢流件123的一端(例如,图9中的上端)与第一溢流件122的下端相连,且第二溢流件123的另一端(例如,图9中的下端)倾斜向外向下延伸,第二溢流件123的延伸方向优选与第一溢流件122的延伸方向相同,以对流入其内的浆液具有更好的承接作用,使第一溢流件122内的浆液可以更均匀且平缓地流入第二溢流件123内。可选地,第一溢流件122与第二溢流件123的之间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如螺钉或螺栓等)相连。
进一步地,外模具本体110的外表面和溢流件120的底面之间可以设有支撑杆170,支撑杆170对溢流件120起支撑作用,以使溢流件120保持在倾斜状态。其中,支撑杆170与溢流件120之间可以可枢转地相连,以调节溢流件120的倾斜角度。进一步地,支撑杆170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外模具本体110和溢流件120之间。
如图9-图11所示,外模具本体110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外模延伸件140,第二外模延伸件140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外模定位结构150。例如在图9-图11的示例中示出了8个外模定位结构150,在组装整个模具700时,可以通过上述8个外模定位结构150将外模具100定位在上述底座500上,由此,保证外模具100与底座500之间的装配精度,进而保证了浇铸出的混凝土塔筒的尺寸精度。
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外模定位结构150包括:外模定位柱151、外模限位板152和外模限位柱153。外模定位柱151穿设在第二外模延伸件140上,外模限位板152邻近外模定位柱151设置,外模限位板152上形成有外模限位孔1521,外模限位柱153设在外模限位孔1521处,且外模限位柱153位于外模定位柱151的顶部。安装时,首先将外模定位柱151穿设在第二外模延伸件140上且外模定位柱151的下端适于与位于外模具100底部的底座相连,然后将外模限位柱153穿过外模限位板152上的外模限位孔1521,外模限位孔1521对外模限位柱153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由于外模限位柱153可以压在外模定位柱151的顶部,外模限位柱153对外模定位柱151也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外模定位柱151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外模具100与底座500定位可靠。
例如,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外模延伸件140上设有适于穿过外模定位柱151的外模定位孔,外模定位柱151包括外模定位柱上段1511、外模定位柱中段1512和外模定位柱下段1513,外模定位柱上段1511包括一段圆柱及设在该段圆柱顶部的圆形凸起,该段圆柱的直径大于外模定位孔的孔径,从而上述圆柱和圆形凸起均置于外模定位孔上方,外模定位柱中段1512也为一段圆柱,但外模定位柱中段1512的直径可以略小于外模定位孔的孔径,以使外模定位柱中段1512可以穿过外模定位孔,外模定位柱下段1513为一段圆台形结构,外模定位柱下段1513构造成从上到下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以便于外模定位柱151快速穿过外模定位孔并与下方的底座500相连。装配时,外模定位柱下段1513和外模定位柱中段1512将穿过外模定位孔,而外模定位柱上段1511将卡在外模定位孔上而不会穿过外模定位孔,起到定位作用。
可选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外模限位板152可以位于外模定位柱151的径向内侧,但不限于此,外模限位板152包括外模第一板1522和外模第二板1523,外模第一板1522为矩形板,以便于加工,外模限位孔1521设置在外模第一板1522上,外模限位孔1521为沿外模第一板1522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外模限位孔1521包括外模第一孔15211和外模第二孔15212,外模第一孔15211贯穿外模第一板1522的侧壁,由此可方便外模限位柱153从外模第一孔15211沿其横向穿入外模第一板1522,而外模第二孔15212位于外模第一孔15211的内侧并与外模第一孔15211相通,且外模第二孔15212位于外模第一孔15211的下部,外模第二孔15212位于外模定位柱151的上方,由此,外模限位柱152从外模第一孔15211横向穿入外模第二孔15212,此时恰好压在外模定位柱151的顶部,从而外模定位柱151不会脱离外模定位孔,保证外模定位结构150的定位作用。而且,通过设置中轴线在上下方向上错开一定距离的外模第一孔15211和外模第二孔15212,外模限位柱153不易从外模第二孔15212移动至外模第一孔15211而脱出,且装配方便。
此外,如图12和图13所示,外模第二板1523大体为三角形板,外模第二板1523的底面与第二外模延伸件140的上表面相连,由此,通过在外模第一板1522的远离外模定位柱151的一侧设置外模第二板1523,外模第二板1523对外模第一板1522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固、加强作用。进一步地,第二外模延伸件140上可以间隔设置多个螺栓结构,以用于连接外模具100和底座500,由此,可以保证整个模具700结构的强度及密闭性。
如图24-图34所示,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包括侧板模具主体310和连接件320。连接件320沿侧板模具本体310的厚度方向延伸,且连接件320的第一端321连接在侧板模具本体310的一侧表面上,连接件320的第二端322适于穿设有枢转轴323,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通过连接件320和内模连接件220与内模具200可枢转连接。
具体地,如图28和图33所示,连接件320沿侧板模具本体310的厚度方向(如图28和图33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从侧板模具本体310的一侧表面向外延伸,且连接件320的第一端321连接在侧板模具本体310的一侧表面上,连接件320的第二端322可以沿侧板模具本体310的宽度方向(如图28和图3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枢转轴323适于穿设在连接件320的第二端322。可选地,枢转轴323可以是销轴,但不限于此,只要能使侧板模具本体310绕枢转轴323旋转即可。
可选地,如图28和图29所示,侧板模具本体310的上端和下端(如图28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件320,在连接件320的第二端322可以设置有枢转轴孔,枢转轴323的上端设置有止挡部3231,止挡部3231的外径大于枢转轴孔的内径,由此,可以将枢转轴323安置在枢转轴孔上。进一步地,在枢转轴323的下端还可以设置有止挡卡3232,当侧板模具300与内模具通过枢转轴323连接后,将止挡卡3232插进枢转轴323下端以对枢转轴323进行限位,实现侧板模具300与内模具200的枢转连接。
可选地,连接件320与侧板模具主体310之间可以是通过焊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如图28和图33中的示例所示,连接件320大体呈“L”形,连接件320的第一端321沿前后方向(如图28和图33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其第二端322的沿前后方向(如图28和图33中所示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由此,可以保证连接件320的第二端322与侧板模具主体310的固定稳定性,也保证了连接件32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24、图26、图30、图32所示,连接件320的第二端322位于侧板模具本体310的宽度方向(如图24-图3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一侧,侧板模具本体310的宽度方向(如图24-图3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形成有至少一个固定孔311。例如,如图24所示,侧板模具本体310的背离连接件320的第二端322的一侧设有沿侧板模具本体3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孔311,多个固定孔311优选沿侧板模具本体310的长度方向(如图2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由此,通过设置固定孔311可以实现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与外模具100之间的固定连接,以保证模具700在浇铸过程中的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6、图27和图32所示,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的位于腔室内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312。例如在图27的示例中,凸台312可以设计成梯台的形状,当然,凸台312还可以为圆台形等其它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由此,在浇铸完成后的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侧壁上与凸台312对应的位置处可以形成凹槽,从而在多个塔筒管片连接装配(如两个C形塔筒管片对接装配)时,可以增大相邻两个塔筒管片的相对侧壁缝隙间灌浆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多个弧形塔筒管片连接可靠且稳固。
进一步地,如图26、图27和图32所示,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的位于腔室内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凸条313,每个凸条313沿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的下端面。由此,可以在浇铸成型后的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侧壁上相应的形成沿轴向方向延伸的两条凹槽,由此,在相邻两个塔筒管片装配时,可以先将这相邻的两个塔筒管片的侧壁对正,在对接的两个塔筒管片的两条凹槽之间放置圆柱形密封条,密封两个对接塔筒管片之间侧壁的内外两端,从而在对接后的两个塔筒管片的侧壁之间形成封闭的灌浆区。由此,在塔筒管片对接安装时,可以向灌浆区内灌浆进行两个塔筒管片侧壁之间的稳固连接。这里的“内”指两个塔筒管片对接后朝向塔筒中心的一侧,相应地,“外”指对接后的两个塔筒管片远离塔筒中心的一侧。如图26和图32所示,凸条313贯穿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的下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中的任意一个的位于腔室内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灌浆通道部314,灌浆通道部314的第一端位于两个凸条313之间,灌浆通道部314的第二端延伸至超出两个凸条313中的其中一个。如图26所示,在第一侧板模具301上设置有灌浆通道部314,灌浆通道部314的第一端位于上述两个凸条313之间,灌浆通道部314的第二端延伸至超出两个凸条313中的其中一个,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本体上均设置有连接件320,用于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与内模具200之间的枢转连接,灌浆通道部314形成在第一侧板模具301本体的背离连接件320的一侧表面上(如图26中后视图所示的端面)。由此,可以在塔筒管片的端面上形成灌浆通道,用于连接灌浆喷射管,从而在相邻两个塔筒管片装配时,可以通过灌浆通道在这相邻两个塔筒管片的侧壁缝隙之间进行灌浆连接。
可选地,如图24-图33所示,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套筒316,多个套筒316的第一端伸入腔室内,每个套筒316内设有可拆卸的套筒316连接件,每个套筒316通过套筒316连接件与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中的其中一个可拆卸地相连,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预埋连接件,每个预埋连接件包括设在腔室内的钢筋和连接在钢筋的邻近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中的另一个的钢筋连接件,钢筋连接件具有内螺纹孔。
具体地,如图30-图33所示,在第二侧板模具302上设置有套筒316,套筒316可以沿侧板模具本体310的长度方向(图30-图33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但不限于此,多个套筒316朝向背离连接件320的方向延伸。由此,可以在弧形塔筒管片的侧壁预埋套筒316,在相邻的两个弧形塔筒管片装配时,其中一个弧形塔筒管片的套筒316和与其相邻的另一塔筒管片侧壁上相应的预埋件实现装配连接,由此实现两个塔筒管片之间的可靠连接。
图34中示出了套筒316安装结构爆炸图,具体地,固定块3164可以焊接在第二侧板模具302上,套筒316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柱3161,在第二侧板模具302上安装套筒316时,套筒316穿过固定块3164通过螺纹柱3161装配在圆片3165中间的螺纹孔中,随后圆片3165通过销柱3162进行限位,从而将套筒316装配在第二侧板模具302上,助力螺钉3163焊接在右侧的圆片3165上,方便右侧圆片3165的拆卸。
进一步地,如图24所示,第一侧板模具本体310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个预埋连接件安装孔315。由此,在塔筒管片浇铸之前,可以在预埋连接件安装孔315处安置预埋连接件,每个预埋连接件包括设在腔室内的钢筋和连接在钢筋的邻近第一侧板模具301的钢筋连接件,钢筋连接件具有内螺纹孔(图中未示出)。钢筋连接件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侧板模具301预埋连接件安装孔315上。在塔筒管片浇铸完成后,在拆卸第一侧板模具301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侧板模具301拆装卸下,而将预埋连接件留在塔筒管片的侧壁端面中,以在多个塔筒管片中相邻的两个连接时的连接固定,进一步提高相邻两个塔筒管片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24-图28所示,预埋连接件安装孔315的个数为10-15个。经过试验验证,在预埋连接件安装孔315的个数为10-15个之间时,可以保证弧形塔筒管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塔筒管片的结构强度。由此,可以对应设置多个预埋连接件,在相邻两个弧形塔筒管片装配时,可以保证弧形塔筒管片相对侧壁连接的稳固性。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实际弧形塔筒管片连接强度的需要设置预埋连接件安装孔315的个数。
优选地,如图28所示,侧板模具本体310的上述一侧表面上设有在侧板模具本体310的宽度方向上(图28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纵向加强筋317,两个纵向加强筋317之间设有在侧板模具本体310的长度方向上(图28所示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横向加强筋318。由此,通过设置纵向加强筋317和横向加强筋318,可以增强侧板模具300的结构强度。纵向加强筋317可以增强侧板模具300的抗弯曲能力,横向加强筋318可以增强侧板模具300沿宽度方向的抗拉能力,从而可以有效保证侧板模具300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5-图17所示,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顶板模具400,包括顶板模具本体410和多个安装板420,顶板模具本体410上形成有贯通的多个通孔411,多个安装板420设在顶板模具本体410的一侧表面上,且多个安装板420沿顶板模具本体41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安装板420上设有贯通的至少一个预应力安装孔421,预应力安装孔421与通孔411对应。
在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装配时,可以在塔筒内装配预应力钢筋,以提高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装配稳固性和增强混凝土塔筒的结构强度,因此,可以在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内预置预应力管,以装配预应力钢筋。具体地,如图17所示,通孔411可以是与安装预应力管的预应力安装孔421相对应地通孔411,预应力管穿过通孔411与安装板420上的预应力安装孔421固定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5所示,顶板模具400的上表面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板420,每个安装板420上设有贯通的至少一个安装孔,顶板模具400的下表面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调平件412。在顶板模具400还设置有多个安装板420,可以对预应力管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从而方便在顶板模具400装配固定预应力管。如图15所示,顶板模具本体410的下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调平件412。由此,可以在浇铸成型后的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顶端形成相应地调平凹槽,在上下相邻的两个单个塔筒装配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在调平凹槽内放置不同厚度的钢片,将上下方向相邻的塔筒的对接面调成水平面,由此,以防止整个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装配倾斜。例如,图15所示的端面为顶板模具400的上端面,在顶板模具本体410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调平件412,调平件412可以为矩形的钢片,通过螺接连接或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顶板模具本体410的下端面上。
可选地,如图15和图17所示,顶板模具本体41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孔413。由此,可以通过使用螺栓穿过定位孔413将定位螺杆固定连接在顶板模具400上。如图15和图17示例所示,在顶板模具本体410上沿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413。定位螺杆的上端可以设置有内螺纹,由此,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413与定位螺杆螺接连接,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413,将定位螺杆固定连接在顶板模具本体410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5和图17所示,顶板模具本体410包括多个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多个第二子模具本体415,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沿周向依次交错排布,第一子模具本体414的周向长度大于第二子模具本体415的周向长度。由此,方便顶板模具本体410的运输和装配。
由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体积较大,相应地,对应的顶板模具400具有较大的体积,将顶板模具本体410设置为由多块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可以方便顶板模具本体410的运输和装配。例如,如图17所示,弧形的顶板模具400设置为一个弧形结构时,在搬运和装配顶板模具本体410时,容易导致顶板模具400的弯曲变形,将顶板模具本体410设置为多块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可以保证每块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的结构形状,有效防止顶板模具本体410发生弯曲变形。同时,将顶板模具本体410设置为多个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还便于顶板模具本体410与预应力管的插接装配。
具体地,如图15和图17所示,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依次交错排布,在第一子模具本体414上设置有预应力安装孔421,用以穿过预应力管。在第二子模具本体415上设置有定位孔413,用以装配定位螺杆。
可选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顶板模具本体410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覆盖件416,覆盖件416覆盖在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的连接处。由此,可以方便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间的装配和拆卸,另外,覆盖件416还可以覆盖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之间的连接缝隙,防止漏浆。如图15和图16示例所示,在相邻的第一子模具本体414和第二子模具本体415的连接处设置有一个覆盖件416,覆盖件416可以是通过螺接连接与第二子模具本体415相连。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每个覆盖件416上设有拉手件417,由此,通过设置拉手件417,方便第二子模具本体415的拆卸和装配。具体地,如图16所示,每个拉手件417包括:两个连接部4171和拉手部4172。两个连接部4171在顶板模具本体410的一侧表面(例如,图15中上表面)上间隔设置,与覆盖件416焊接或其他方式固定连接,拉手部4172弯折成U形,且拉手部41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部4171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7所示,顶板模具本体4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内模具连接孔418和多个外模具连接孔418。由此,可以实现顶板模具400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外模具100和内模具200之间的固定装配。具体地,如图17所示,在顶板模具本体410内侧设置有多个内模具连接孔418,用以装配连接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内模具200。在顶板模具本体410外侧设置有多个外模具连接孔418,用以装配连接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外模具100。
可选地,如图15和图17所示,顶板模具本体410上形成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吊装孔。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和图17所示,在顶板模具本体410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定位孔413,通过定位孔413可以在混凝土塔筒的上端预埋定位螺杆,定位螺杆的上端可以设置有内螺纹,由此,可以通过螺栓穿过吊装孔,与定位螺杆的内螺纹连接,将定位螺杆固定在顶板模具本体410的下端。由此,一方面,可以在定位螺杆上安装定位件521,用于上下相邻的两个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之间的定位装配;另一方便,在塔筒吊装时,定位螺杆上端的内螺纹孔可以用作吊装孔,与吊环连接装配,用于混凝土塔筒预制件的吊装。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顶板模具本体410为弧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混凝土塔筒的下端的塔筒具有较大的体积,通常制作为多块弧形塔筒管片,拼接装配为整环形混凝土塔筒,对应地,在制作弧形塔筒管片时,可以使用弧形的顶板模具本体4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8所示,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底座500,包括:底座本体510和多组预埋件组,底座本体510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孔组511,每组固定孔组511包括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固定孔512,多组预埋件组设在底座本体510的一侧表面上且位于两个固定孔组511之间,每组预埋件组包括至少一个预埋件521。
如图18所示,在底座本体510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固定孔组511,每个固定孔组511由多个周向间隔分布的固定孔512形成为弧形的固定孔组511,多组预埋件组设在这两个固定孔组511之间,预埋件521通过形成在底座本体510上的定位孔524连接在底座本体510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制作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时,需要将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外模具100和内模具200安装在底座500上,通过在底座本体510上设置固定孔组511,便于在底座500上装配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外模具100和内模具200,实现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外模具100和内模具200与底座500之间的稳固装配。而且,通过设置多组预埋件组,在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内可以设置预应力钢筋来保证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结构稳定性,由此,可以在混凝土塔筒内设置相应的预应力管道,这样,通过在底座500上设置预埋件组,当具有该底座500的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浇铸出塔筒或塔筒管片后,可以在塔筒或塔筒管片的底部形成相应的预应力管道定位孔,方便预应力管道的定位安装。
具体地,如图18-图21所示,预埋件521上设有两个定位部523,底座本体510上形成有与定位部523配合的两个定位孔524。由此,可以通过定位部523和定位孔524的配合,将预埋件521高效地定位在底座本体510上。
可选地,定位孔524形成在底座本体510上,定位部523从预埋件521的底面向下延伸出并适于伸入定位孔524内。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预埋件521的下端设置有定位部523,相应地,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底座本体510上设置有与定位部523相适配的定位孔524,由此,可以通过预埋件521下端的定位部523将预埋件521快速插接至底座本体510,提高了装配效率。
为了加强预埋件521与底座本体510间连接的可靠性,预埋件521可以进一步与底座本体510磁吸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的增强预埋件521和底座本体510间连接的稳定性。例如,可以是在预埋件521的底端设置磁铁,由此,通过定位部523将预埋件521定位在底座本体510上,结合预埋件521下端磁铁的吸附,可以将预埋件521更加稳固地固定在底座本体510上。当然,预埋件521本身还可以为磁铁件,此时底座本体510可以为适于与预埋件521吸附的铁件等。
如图18-图21所示,定位孔524形成在底座本体510上,定位部523从预埋件521的底面向下延伸出并适于伸入定位孔524内。由此,通过将预埋件521底端的定位部523插入到定位孔524中,可以实现预埋件521与底座本体510间的高效稳定定位。例如,如图18和图19所示,在底座本体510上间隔设置有两组固定孔组511,在固定孔组511之间的设置有预埋件定位孔524,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预埋件521的底端相应地设置有定位部523,由此,通过将定位部523插入到定位孔524中,可以快速稳定地将预埋件521装配到底座本体510上,从而提高了预埋件521的装配和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8-图21所示,定位部523和定位孔524分别为两个,每个定位部523形成为圆柱形,每个定位孔524为圆孔。由此,可以将圆柱形的定位部523插入到对应的圆形定位孔524中,便于定位件530与底座本体510间的固定装配,而且,加工简单且成本低。具体而言,如图20和图21所示,定位部523沿上下方向分成两段,定位部523的上端为圆柱形端,定位部523的下端为圆台形端。由此,在定位部523与定位孔524装配时,定位部523下端的圆台形端可以起到快速定位和导向的作用,可以方便定位部523与定位孔524的插接固定,如图18和图19所示,定位孔524设置为圆柱形孔,定位孔524的孔径可以等于或略大于定位部523上端圆柱形端的外径。
其中,定位孔524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非圆形。例如,在定位孔524的横截面上,定位孔524的内表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直线段,定位部523的形状与定位孔524的形状相适配。由此,可以防止预埋件521发生转动、固定不牢固的现象,将定位孔524横截面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个直线段的形状,定位部523与定位孔524设置为与定位孔524相适配的形状,可以有效防止预埋件521的定位部523发生转动。例如,可以将定位孔524设置为半圆形孔,定位部523相应地设置为半圆柱形等。当然,定位孔524还可以为椭圆形孔、长圆形孔或多边形孔等。
优选地,如图20和图21所示,预埋件521构造成朝向远离底座本体510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由此,在完成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浇铸时,方便预埋件521与塔筒或塔筒管片间的脱模,同时,也便于预埋件521的顶部与预应力管之间的定位。
具体地,在制作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时,需要在混凝土塔筒管片中预埋预应力管,预应力管的底端与预埋件521装配固定,如图20和图21所示,预埋件521从上到下,横截面积逐渐增大,预埋件521的本体包括三部分:最上端形成为横截面积较小的圆台形和圆柱形组成的导向部5211,在预埋件521与预应力管装配时,导向部5211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导向部5211的下端连接有圆柱形安装部5212,预应力管通过导向部5211的引导作用装配连接在安装部5212上,安装部5212的外径小于预应力管道的内径,由此,预应力管在导向部5211的导向作用下安装到预埋件521上,从而实现预应力管与预埋件521之间的高效装配。在安装部5212的下端连接有圆台形固定部5213,圆台形固定部5213形成为从上往下逐渐增大的圆台形状,便于在脱模时,预埋件521与塔筒管片顺利分离。
如图22和图23所示,底座500进一步包括:定位件530,定位件530设在底座本体510的一侧表面上。由此,通过在底座本体510上设置定位件530,可以在混凝土塔筒管片的底部形成相应的定位孔,便于混凝土塔筒管片装配时的定位装配。例如,如图22和图23所示,定位件530的底端设置有两个与预埋件521定位部523形状相同的定位部523,如图18和图19所示,底座本体510上设置有与定位部523相对应的定位件530装配孔,由此通过定位件530下端的定位部523可以将定位件530插接固定在底座本体510上,而且,在定位件530的底端可以设置有磁铁,在将定位件530定位部523和定位件530装配孔插接连接时,通过定位件530底端的磁铁可以更加稳固地将定位件530装配到底座本体510上。
可选地,如图22和图23所示,定位件530构造成朝向远离底座本体510的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由此,一方面在完成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浇铸后,便于定位件530与预制件之间的脱模;另一方面,在制备的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底部会形成从上往下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定位孔,由此,方便塔筒或塔筒管片安装时的定位。如图22和图23所示,定位件530包括上段的圆台形主体部531和下端的圆台形底盘532,在圆台形底盘532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部523。
优选地,如图18所示,底座本体510由至少两个子底座500拼接而成。由此,便于底座本体510的运输、装配。需要说明的是,风力发电机塔筒底端塔筒管片的横截面积较大,对应地,底座本体510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不便于运输和安装。而将底座本体510设置为多块拼接而成,可以方便底座本体510的运输和安装。
如图18所示,两个固定孔组511构成的形状为弧形。两个固定孔组511可以形成为弧形(如图18所示),由此,便于底座本体510与弧形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模具的外模具100和弧形内模具200之间的装配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风力发电机塔筒管片的制作过程中,风力发电机塔筒下部的塔筒管片横截面积较大,可以采用弧形模具浇铸后,再将多个弧形塔筒管片装配为整环形塔筒管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14所示,内模具200和外模具100上分别设有多个吊耳,多个吊耳分别在内模具200和外模具10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具体地,每个内模吊耳280和每个外模吊耳160上形成有适于进行吊装的吊孔。由此,通过设置多个内模吊耳280和外模吊耳160,在模具组装或拆除过程中,可采用吊装装置,通过内模吊耳280来完成对内模具200的安装或拆除,提高拆装效率。
具体地,多个内模吊耳280均设在第二加强筋242上,由此,通过内模吊耳280对内模具200吊装时,内模吊耳280通过第二加强筋242对内模具本体210施加外力的作用,上述外力作用面积为第二加强筋242与内模具本体210相连面的面积,该面的面积较大,可以降低内模具本体210受外力的集中程度,从而减小内模具本体210的变形,进而保证内模具200的尺寸精度。
进一步地,多个内模吊耳280包括:多个第一内模吊耳281和多个第二内模吊耳282,多个第一内模吊耳281设在内模具本体210的上部,且多个第一内模吊耳281在内模具本体2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内模吊耳282设在内模具本体210的下部,且多个第二内模吊耳282在内模具本体2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例如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示出了8个第一内模吊耳281和8个第二内模吊耳282,8个第一内模吊耳281和8个第二内模吊耳282在第二加强筋242上沿内模具本体210的周向上下对应间隔设置,具体地,8个第一内模吊耳281在内模具本体210的上部沿内模具本体2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同样地,8个第二内模吊耳281在内模具本体210的下部沿内模具本体2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且8个第一内模吊耳281和8个第二内模吊耳282上下分别一一对应,由此,采用吊装装置通过内模吊耳280吊装内模具200时,内模具200受力较好,且容易调整内模具200的位置,从而吊装效率高。
与内模吊耳280类似,如图8-图11所示,多个外模吊耳160均设在第二外模加强筋172上,由此,通过外模吊耳160对外模具100吊装时,外模吊耳160通过第二外模加强筋172对外模具本体110施加外力的作用,上述外力作用面积为第二外模加强筋172与外模具本体110相连面的面积,该面的面积较大,可以降低外模具本体110受外力的集中程度,从而减小外模具本体110的变形,进而保证外模具100的尺寸精度。
外模具本体110的外表面上设有交叉设置的多个第一外模加强筋171和多个第二外模加强筋172,每个第一外模加强筋171沿外模具本体110的周向延伸,每个第二外模加强筋172沿外模具本体110的轴向延伸。例如在图9-图11的示例中示出了6个第一外模加强筋171和12个第二外模加强筋172,6个第一外模加强筋171和12个第二外模加强筋172交叉设置在外模具本体110的外表面上,由此,第一外模加强筋171可以增强外模具本体110的环向抗弯曲能力,第二外模加强筋172可以增强外模具本体110的纵向抗弯曲能力,从而提高外模具本体110的抗弯曲能力,提高了整个外模具10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多个外模吊耳160包括:多个第一外模吊耳161和多个第二外模吊耳162,多个第一外模吊耳161设在外模具本体110的上部,且多个第一外模吊耳161在外模具本体1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外模吊耳162设在外模具本体110的下部,且多个第二外模吊耳162在外模具本体1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例如在图9和图10的示例中示出了8个第一外模吊耳161和8个第二外模吊耳162,8个第一外模吊耳161和8个第二外模吊耳162在第二外模加强筋172上沿外模具本体110的周向上下对应间隔设置,具体地,8个第一外模吊耳161在外模具本体110的上部沿外模具本体1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同样地,8个第二外模吊耳162在外模具本体110的下部沿外模具本体1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且8个第一外模吊耳161和8个第二外模吊耳162上下分别一一对应,由此,采用吊装装置通过外模吊耳160吊装外模具100时,外模具100受力较好,且容易调整外模具100的位置,从而提高吊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14所示,内模具200和外模具100分别由多个子模具沿周向依次拼接而成。例如在图2-图4的示例中,内模具本体210由4个内模子模具本体201沿周向依次拼装而成,内模子模具本体201之间可以通过多个内模螺栓203和多个内模销轴202进行连接。内模子模具本体201相对内模具本体210的尺寸较小,由此,内模子模具本体201的制造和运输更方便,从而可以节约成本。同时,图2和图3中所示的16个吊耳均分在4个内模子模具本体201上,即每个内模子模具本体201上设有4个内模吊耳280,由此,可方便单个内模子模具本体201的吊装。当然,内模子模具本体201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从而更好地满足制造及运输要求。
其中,内模螺栓203用于内模子模具本体201相互之间的连接,保证内模具200的结构强度和密闭性。内模销轴202可以采用圆锥销,用于内模子模具本体201相互之间的定位,圆锥销自锁性好,定位精度高,安装方便,多次拆装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较小,从而保证内模子模具本体201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例如,如图2-图4和图7所示,内模具本体210大体为弧形,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由具有内模具200的模具浇铸成型,再将两个混凝土塔筒管片对接构成单个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
可选地,内模具本体210的横截面可以大体为弧形,该弧形对应的圆心角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例如,可以小于180°(如90°、120°等),当然,也可以等于或大于180°,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例如,如图2-图4所示,此时可以采用两个由具有内模具200的模具浇铸成型的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对接组成单个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
而且,内模具本体210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为中空的柱体沿其中轴线纵向截出的一部分,此时由具有内模具200的模具浇铸成塔筒管片,多个塔筒管片拼装而成的塔筒呈中空的柱体结构。
而且,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一般大体为大型中空的锥体结构,塔筒的横截面为环形,且塔筒下部的横截面尺寸较大,塔筒上部的横截面尺寸较小。由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运输条件和预制加工条件的限制,大尺寸截面的单个混凝土塔筒可以由多个较小尺寸的混凝土塔筒管片组装而成,其中,每个混凝土塔筒管片通过模具浇铸成型,由此,可以将模具的横截面设置大体为弧形,此时,外模具100的横截面也大体为弧形。例如图2-图4所示的弧形横截面的外模具100,此时由具有外模具100的模具可浇铸成型混凝土塔筒管片。
与内模具200对应,如图9-图11所示,外模具本体110的横截面大体为弧形,该弧形对应的圆心角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例如,可以小于180°(如90°、120°等),当然,也可以等于或大于180°,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例如,如图9-图11所示,此时可以采用两个由具有外模具100的模具浇铸成型的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对接组成单个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
如在图9-图14的示例中,与内模具200类似,外模具100本体由4个外模子模具本体101沿周向依次拼装而成,外模子模具本体101之间可以通过多个外模螺栓103和多个外模销轴102进行连接。由于外模子模具本体101的尺寸较小,由此,外模子模具本体101的制造和运输更方便,从而可以节约成本。同时,图9中所示的16个吊耳均分在4个外模子模具本体101上,即每个外模子模具本体101上设有4个外模吊耳160,由此,可方便单个外模子模具本体101的吊装。当然,外模子模具本体101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从而更好地满足制造及运输要求。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700,通过底座500、内模具200、外模具100、顶板模具400以及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限定出的腔室,进行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浇铸制作,其中,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与内模具200可枢转地连接,在浇铸完成时,拆卸外模具100后可以将第一侧板模具301和第二侧板模具302旋转至内模具200的内侧,对预制件进行脱模操作,简化了脱模操作过程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内模具,所述内模具设在所述底座上;
外模具,所述外模具设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外模具位于所述内模具的外侧;
顶板模具,所述顶板模具设在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顶部;
第一侧板模具,所述第一侧板模具设在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周向上的一端,且所述第一侧板模具与所述内模具可枢转地相连;
第二侧板模具,所述第二侧板模具设在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周向上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与所述内模具可枢转地相连,
所述底座、所述内模具、所述外模具、所述顶板模具、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之间限定出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的远离所述外模具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轴向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内模具的周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与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交叉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周向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内模具的轴向延伸,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中的其中一个的宽度大于其余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宽度,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中的所述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内模具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具的下部设有灌浆口且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溢流通道,所述灌浆口和所述溢流通道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口与所述外模具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所述L满足:800mm≤L≤1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模具的横截面上,所述灌浆口位于所述外模具的中央,所述溢流通道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溢流通道分别位于所述外模具的周向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的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的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一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凸条,每个所述凸条沿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的下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任意一个的位于所述腔室内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灌浆通道部,所述灌浆通道部的第一端位于两个所述凸条之间,所述灌浆通道部的第二端延伸至超出两个所述凸条中的其中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套筒,多个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伸入所述腔室内,每个所述套筒内设有可拆卸的套筒连接件,每个所述套筒通过所述套筒连接件与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所述其中一个可拆卸地相连,
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预埋连接件,每个所述预埋连接件包括设在所述腔室内的钢筋和连接在所述钢筋的邻近所述第一侧板模具和所述第二侧板模具中的所述另一个的钢筋连接件,所述钢筋连接件具有内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模具的上表面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贯通的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顶板模具的下表面上设有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调平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上分别设有多个吊耳,多个所述吊耳分别在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具和所述外模具分别由多个子模具沿周向依次拼接而成。
CN201621109065.0U 2016-10-08 2016-10-08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Active CN206216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9065.0U CN206216866U (zh) 2016-10-08 2016-10-08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9065.0U CN206216866U (zh) 2016-10-08 2016-10-08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6866U true CN206216866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2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9065.0U Active CN206216866U (zh) 2016-10-08 2016-10-08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68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8985A1 (zh) * 2018-02-02 2019-08-08 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分体结构灌注模具系统及其灌注方法
CN111844384A (zh) * 2020-07-29 2020-10-3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异形柱模板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8985A1 (zh) * 2018-02-02 2019-08-08 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分体结构灌注模具系统及其灌注方法
CN111844384A (zh) * 2020-07-29 2020-10-30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异形柱模板的制作方法
CN111844384B (zh) * 2020-07-29 2021-11-0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异形柱模板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6008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RU2605981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сегмента бетонной башни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установки
CN206216866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模具
CN106438215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塔筒
CN107932700A (zh) 预制高强混凝土桥墩及其成型模具和制造方法
CN206216869U (zh) 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侧板模具及具有其的模具
CN106438214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塔筒
CN206216878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顶板模具及具有其的模具
US20160376756A1 (en) Precast concrete bridge unit and headwall assembly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CN105525749B (zh) 变电站事故油池大模板浇筑施工方法
CN106626047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模具
CN112873527A (zh) 支护桩的制造模具以及制造支护桩的方法
CN203566830U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模具
CN211923568U (zh) 一种墩柱钢筋绑扎模具
CN210737909U (zh) 一种空腔框架柱
CN108858690B (zh)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模具及使用方法
CN110306790A (zh) 后浇预留洞口封堵吊模工具及其吊模方法
CN206216867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外模具和具有其的模具
CN206216897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的模具
JP2017160667A (ja) 建物用基礎構造,建物用基礎の施工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型枠
CN206221168U (zh) 用于塔筒的定位螺杆及其安装结构
CN203066101U (zh) 一种组合式预制柱基础芯模
CN111361004A (zh) 一种墩柱预制件的制造方法及桥墩
CN206216868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管片的内模具和具有其的模具
CN106626046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混凝土塔筒基础的基础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Address after: 200021 room 1001, 10th floor, 138 Huaihai Middle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engli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5099 room 332-3, building 11, European classic community, Karasu River, Horgos port, Ili Prefecture, Ili Kazak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KHORGAS XINGUO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