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2218U -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2218U
CN206212218U CN201621251973.3U CN201621251973U CN206212218U CN 206212218 U CN206212218 U CN 206212218U CN 201621251973 U CN201621251973 U CN 201621251973U CN 206212218 U CN206212218 U CN 206212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pick
facility
housing
middl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19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519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12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2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2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该拾音设备包括外壳、麦克风和较长的中空通道,麦克风通过中空通道与外壳的外部连通,当有声音进入外壳后需要经过较长的中空通道才能到达麦克风上,从而使声音需要经过较长的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声压会由于较长的中空通道而变得较为稳定,从而能够避免因不规则的声压产生的喷唛现象,使得用户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耳麦已经成为许多移动设备的标配,用户通过耳麦可以进行娱乐或者与其他用户进行通信。从最初的耳麦在解决能不能进行通话的问题后,人们越来越注重于对高质量通话效果的追求,其中,耳麦上的拾音设备的性能对于获取高质量声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拾音设备包括咪壳和包覆在咪壳内的电子元器件组成。发明人发现用户在使用耳麦进行通话或唱歌时,拾音设备有时候会产生喷唛现象,即经过拾音设备获取的声音在还原后产生的声音不稳定、有气流杂音等问题,从而造成用户的使用体验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用于解决耳麦的拾音设备出现喷唛现象的问题,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拾音设备,包括外壳、麦克风和中空通道,其中:
所述麦克风和所述中空通道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中空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麦克风,所述中空通道的长度远长于所述外壳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麦克风为驻极体麦克风或MEMS麦克风。
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壳体、盖板部件和电子线路板,其中:
所述电子线路板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的一侧上;
所述盖板部件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的另一侧上,并与所述中间壳体形成长条形的所述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开始于所述中间壳体上预留的通孔、并延伸到所述中间壳体的一端;
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子线路板上,穿过所述通孔朝向所述盖板部件,并与所述盖板部件存在距离;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中间壳体在边缘部连接,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设置有所述盖板部件的一侧;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中间壳体在边缘部连接,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设置有电子线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包覆空腔,所述包覆空腔用于包覆所述中间壳体、所述盖板部件、所述电子线路板和所述麦克风。
可选的,所述盖板部件为不锈钢盖板。
可选的,所述不锈钢盖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中间壳体形成所述中空通道。
可选的,所述麦克风朝向所述盖板部件的端面上覆盖有阻尼布。
可选的,所述麦克风与上述通孔之间设置有硅胶套。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长条形的咪壳,其中:
所述咪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端盖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盖板与所述中间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结合在一起。
一种耳麦,设置包括耳机和如上所述的拾音设备。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该拾音设备包括外壳、麦克风和较长的中空通道,麦克风通过中空通道与外壳的外部连通,当有声音进入外壳后需要经过较长的中空通道才能到达麦克风上,从而使声音需要经过较长的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声压会由于较长的中空通道而变得较为稳定,从而能够避免因不规则的声压产生的喷唛现象,使得用户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拾音设备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拾音设备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壳体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部件的立体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拾音设备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用新型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常用的拾音设备在工作时,声音通过其壳体上设置的拾音孔直接进入,壳体内的麦克风与拾音孔正对,用户在使用该拾音设备时一般用嘴部直接对着拾音孔发声,从而使声音和不规则的声压直接作用于麦克风上,从而产生喷唛现象,其中不规则的声压是产生喷唛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以下实施例,以解决喷唛问题。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拾音设备实施例的剖面图。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拾音设备可以应用于耳麦等电子设备上,具体包括外壳10、麦克风20,在外壳内部还设置有一个中空通道100。
麦克风20设置在外壳10的内部,中空通道100也位于该外壳10的内部,且其长度较长,远长于该外壳10的厚度。中空通道100的一端开口于外壳上,另一端则延伸到该麦克风20上,从而使声音通过外壳10达到该麦克风20时需要经过较长的中空通道100,当有声音达到该麦克风20时,麦克风20即可将声音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完成拾音。
其中,麦克风20为驻极体麦克风,也可以是MEMS麦克风。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拾音设备,该拾音设备包括外壳、麦克风和较长的中空通道,麦克风通过中空通道与外壳的外部连通,当有声音进入外壳后需要经过较长的中空通道才能到达麦克风上,从而使声音需要经过较长的传播途径,在传播过程中声压会由于较长的中空通道而变得较为稳定,从而能够避免因不规则的声压产生的喷唛现象,使得用户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拾音设备实施例的剖面图。
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拾音设备应用于耳麦,具体包括外壳,该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壳体30、盖板部件50、电子线路板40和麦克风20。
当将该拾音设备平放在一个平面上时,第一壳体11位于最上侧、而第二壳体12则位于最下侧,两个壳体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用于将中间壳体30、盖板部件50、电子线路板40和麦克风20包覆在内部。
中间壳体30起一个支撑作用,其一侧朝向第一壳体11、另一侧朝向第二壳体12。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设置有该电子线路板40,其上设置有一个通孔31,如图2所示,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侧设置有该盖板部件50,盖板部件50与中间壳体30之间有空隙,形成上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中空通道100,该中空通道100开始于该通孔31,结束与该中间盖板30的一端32,在该端开设有拾音孔(未示出)。
麦克风20设置在电子线路板40上,电子线路板40固定在该中间壳体30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而电子线路板40上的麦克风20则穿过中间盖板30上的通孔31朝向盖板部件50。并且,该麦克风20与盖板部件50的距离约等于上述中空通道100的宽度,从摆放位置来看,该麦克风20的中心轴线与中空通道100的方向垂直。
中间壳体30与盖板部件50通过粘结剂、如3M胶相连接,第一壳体11与中间壳体30在两者的边缘部位相连接,具体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将两者焊接在一起;中间壳体30与第二壳体12在两者的边缘部位同样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焊接在一起。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拾音设备,该拾音设备应用于耳麦,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中间壳体、盖板部件、电子线路板和麦克风。第一壳体、电子线路板、中间壳体、盖板部件和第二壳体依次顺序相连接,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一个包覆空腔,将电子线路板、中间壳体和盖板部件包覆在内,其中,盖板部件与中间壳体形成的中空通道作为声音进入的通道,由于其细长的结构,使声压到达位于该中空通道末端的麦克风时已经变得较为稳定,从而能够避免因不规则的声压产生的喷唛现象,使得用户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的盖板部件50一般可选用不锈钢材质,即采用不锈钢盖板,并且,在盖板部件50的中间设置有一条凹槽51,即利用该凹槽51与中间壳体30形成该作为声音通道的中空通道100。
另外,在本拾音设备的两端各有一个端盖部件33。以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腔体。
MEMS麦克风是基于MEMS(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制造的麦克风,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电容器集成在微硅晶片上,可以采用表贴工艺进行制造,能够承受很高的回流焊温度,容易与CMOS工艺及其它音频电路相集成,并具有改进的噪声消除性能与良好的RF及EMI抑制能。MEMS麦克风的全部潜能还有待挖掘,但是采用这种技术的产品已经在多种应用中体现出了诸多优势,特别是中高端手机应用中。
实施例三
图5为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拾音设备实施例的剖面图。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拾音设备是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阻尼布70和硅胶套80。
其中阻尼布70覆盖在麦克风20的表面,用于使声音变得较为柔和靓丽,并且还能起到防尘作用,避免尘土通过中空通道100进入麦克风20内部。
硅胶套80用于包覆在麦克风20的周围,使麦克风20能够紧密套接在中间壳体30的通孔内,避免出现震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麦,该耳麦设置有上面实施例所提供的拾音设备,由于该拾音身边利用盖板部件与中间壳体形成中空通道,从而能够避免产生喷唛现象,可以使用户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拾音设备,其特征为,包括外壳、麦克风和中空通道,其中:
所述麦克风和所述中空通道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中空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麦克风,所述中空通道的长度远长于所述外壳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设备,其特征为,所述麦克风为驻极体麦克风或MEMS麦克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壳体、盖板部件和电子线路板,其中:
所述电子线路板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的一侧上;
所述盖板部件固定在所述中间壳体的另一侧上,并与所述中间壳体形成长条形的所述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开始于所述中间壳体上预留的通孔、并延伸到所述中间壳体的一端;
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子线路板上,穿过所述通孔朝向所述盖板部件,并与所述盖板部件存在距离;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中间壳体在边缘部连接,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设置有所述盖板部件的一侧;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中间壳体在边缘部连接,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设置有电子线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包覆空腔,所述包覆空腔用于包覆所述中间壳体、所述盖板部件、所述电子线路板和所述麦克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音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盖板部件为不锈钢盖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拾音设备,其特征为,所述不锈钢盖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中间壳体形成所述中空通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朝向所述盖板部件的端面上覆盖有阻尼布。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音设备,其特征为,所述麦克风与上述通孔之间设置有硅胶套。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音设备,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长条形的咪壳,其中:
所述咪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端盖部件。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盖板与所述中间壳体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结合在一起。
10.一种耳麦,包括耳机,其特征为,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拾音设备。
CN201621251973.3U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Active CN206212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1973.3U CN206212218U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1973.3U CN206212218U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2218U true CN206212218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4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1973.3U Active CN206212218U (zh) 2016-11-15 2016-11-15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22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3526A (zh) * 2016-11-15 2017-12-19 北京酷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WO2021056426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声音采集方法、声音采集结构及无人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3526A (zh) * 2016-11-15 2017-12-19 北京酷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CN107493526B (zh) * 2016-11-15 2023-08-15 北京酷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WO2021056426A1 (zh) * 2019-09-27 2021-04-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声音采集方法、声音采集结构及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5968B (zh) 一种耳机
CN203590402U (zh) 一种耳机
CN103416075A (zh) 音频设备
CN204145702U (zh) 一种耳机
CN207382508U (zh) 麦克风封装结构及耳机
CN202352325U (zh) 一种新型压电式蜂鸣器
CN104853278A (zh) 一种微型音箱
CN104244130A (zh) 一种耳机
CN206212218U (zh)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CN107493526A (zh) 一种拾音设备和耳麦
JP2008160783A (ja) 薄膜式音源出力装置
CN104185127A (zh) 微型扬声器
CN204442688U (zh) Mems麦克风
CN204948295U (zh) 一种麦克风及移动终端
CN205545904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5657621B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8638593U (zh) 发声器件
CN208299971U (zh) 耳机头连接结构及耳机
CN203748006U (zh) 一种mems麦克风
CN208638616U (zh) 发声器件
CN204442689U (zh) Mems麦克风
CN204598287U (zh) 一种微型音箱
CN203301738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8707900U (zh) 一种降噪耳机
CN209283429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