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07797U -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07797U
CN206207797U CN201621255923.2U CN201621255923U CN206207797U CN 206207797 U CN206207797 U CN 206207797U CN 201621255923 U CN201621255923 U CN 201621255923U CN 206207797 U CN206207797 U CN 206207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ixed
plate
parallel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592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英
李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125592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07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07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077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巴空调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的边板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板和固定板,连接板用于与换热器的翅片固定连接;固定板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边板,通过相连接的连接板和固定板,其中连接板与翅片固定,固定板与外部基础固定,使得换热器沿扁管的长度方向也能够得到固定,从而改善了换热器的固定方式,大大提高了换热器固定的强度和可靠性;并且该换热器的边板结构简单,不需要增加额外零部件,成本较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和大巴空调系统。

Description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巴空调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换热器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其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空气介质中释放和吸收热量的任务。
目前大巴空调的冷凝器、蒸发器普遍使用管片式换热器;此类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制冷和热泵系统,但其重量和体积大,换热效率低;而平行流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换热效率高的优势,已渐渐应用于客车空调系统中。
但是,由于大多数平行流换热器是采用在两个集流管处焊接安装支架来实现对换热器整体的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对于换热器扁管较长的大巴空调来说,不仅其强度和可靠性难以保证,并且对安装的要求极高,特别是大巴车在恶劣、颠簸路况下更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换热器安装强度和可靠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沿换热器的扁管的长度方向进行固定的换热器的边板,以解决传统热换器安装强度和可靠性难以保证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边板,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板和固定板,连接板用于与换热器的翅片固定连接;固定板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沿其宽度方向的截面呈波纹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与外部基础为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上,沿固定板的长度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贯穿固定板的螺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板上,沿固定板的长度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贯穿固定板的绑线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与固定板具有夹角,且该夹角范围为0°~18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集流管及安装于两个集流管之间的多个扁管,最外侧的扁管的外侧设置有边板;
相邻的扁管之间,以及扁管与边板之间均设置有翅片,边板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边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集流管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的固定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与固定板的夹角大小为大于0°且小于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为支撑框架,两个集流管安装于支撑框架上;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的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与固定板的夹角大小为90°或1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与固定板的夹角大小为大于90°且小于18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为依次间隔设置在集流管上的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大巴空调系统,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
上述换热器的边板,通过相连接的连接板和固定板,其中连接板与翅片固定,固定板与外部基础固定,使得换热器沿扁管的长度方向也能够得到固定,从而改善了换热器的固定方式,大大提高了换热器固定的强度和可靠性;并且该换热器的边板结构简单,不需要增加额外零部件,成本较低。
由于换热器的边板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换热器的边板的平行流换热器及大巴空调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边板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边板的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边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流换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边板的结构立体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边板的结构立体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流换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边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流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流换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排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片式换热器的扁管和翅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边板;
110-连接板;
120-固定板;121-螺孔;122-绑线槽;
200-平行流换热器;
210-集流管;
220-扁管;
230-翅片;
240-支撑框架;
250-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边板,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板110和固定板120,连接板110用于与换热器的翅片固定连接;固定板120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
其中,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焊接,也可以是一体化成型,优选地,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为一体成型设计,以提高边板100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连接板110沿其宽度方向的截面呈波纹状,从而进一步提高边板100的强度。其中,波纹状可以是水波纹状、矩形波纹状或者三角形波纹状等等。当然,连接板110还可以是平板等等。此处应该说明的是,连接板110的宽度应与翅片的宽度相当,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翅片。
为了方便换热器的安装和拆卸,固定板120与外部基础为可拆卸连接,优选地,固定板120上,沿固定板120的长度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贯穿固定板120的螺孔121,利用螺栓穿过螺孔121以将边板100与外部基础固定,进而使换热器在扁管220长度方向上得到固定。
再进一步地,固定板120上,沿固定板120的长度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贯穿固定板120的绑线槽122,从而便于在换热器生产过程中,扁管、翅片、集流管以及边板100装配完成后,通过边板100上的绑线槽122进行捆绑固定,然后送进钎焊炉进行焊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边板100,通过相连接的连接板110和固定板120,其中连接板110与翅片固定,固定板120与外部基础固定,使得换热器沿扁管220的长度方向也能够得到固定,从而改善了换热器的固定方式,大大提高了换热器固定的强度和可靠性;并且该换热器的边板100结构简单,不需要增加额外零部件,成本较低。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具有夹角,且该夹角范围为0°~180°,使得具有该边板100的换热器能够适应多种安装方式,可以是倾斜安装,也可以是直立安装,还可以是水平安装。
例如,当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之间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90°时(如图4),或者该夹角为大于90°且小于180°时(如图11),具有该边板100的换热器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倾斜式的安装方式。当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之间的夹角为90°(如图7)或180°(如图8)时,具有该边板100的换热器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直立或者水平的安装方式。不论哪种安装方式,该换热器边板100都能够有效提高换热器固定的强度和可靠性。
参见图5、图9和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集流管210及安装于两个集流管210之间的多个扁管220,最外侧的扁管220的外侧设置有边板100;
相邻的扁管220之间,以及扁管220与边板100之间均设置有翅片230,边板100为如上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边板100。
进一步地,两个集流管210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的固定结构。
这样,通过固定结构使得换热器沿着集流管210的长度方向得到固定,同时通过边板100使得换热器沿扁管220的长度方向也得到固定,即换热管在横向和纵向均得到固定,这样,当平行流换热器200应用于大巴空调系统中或者其他换热器长度或者宽度较长的情况下时,该平行流换热器200固定的强度和可靠性均能够得到保证。
其中,平行流换热器200可以是插片式平行流换热器200,即翅片230为整片式设计,翅片230上留有用于插入扁管220的插槽。当然,该平行流换热器200也可以是传统平行流换热器200,即翅片230为波纹翅片,设置在相邻的扁管220之间。参见图15,优选地,为插片式平行流换热器200,这样,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冷凝水比较容易排出。
再者,换热器可以是单排换热器,也可以是双排换热器,甚至是多排。参见图14的双排换热器,集流管有两组(一组有两根集流管210),扁管也为两组(一组有多根扁管220),扁管220的两端均插入对应的两根集流管210内。优选集流管210为方形管,这样便于管与管的并连。两组集流管并排放置在一起,一组集流管的其中一根集流管210上设置有冷媒进口,另一组集流管的其中一根集流管210上设置冷媒出口,每组集流管的余下的一根集流管210,该两根集流管210相接触的管面上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使得冷媒能够从一排换热器中进入到另一排换热器中(图14中箭头指示的流向)。
另外,在每组集流管上对应设置隔片孔位,以根据需要在不同位置插入隔流片从而改变冷媒的流路。
此时,边板100的宽度与双排换热器的翅片总宽度相当。
参见图4、图5和图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的夹角大小为大于0°且小于90°,便于换热器倾斜安装,优选地,固定结构为支撑框架240,两个集流管210安装于支撑框架240上;支撑框架240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的固定孔。
对应该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大巴空调系统,包括该实施方式的平行流换热器200,应用于大巴空调系统顶置式客车空调上,其中,支撑框架240用于对换热器沿集流管210的长度方向进行固定,同时可通过改变安装在支撑框架240上的集流管210的方向实现换热器不同角度的倾斜设置,边板100用于对换热器沿扁管220的长度方向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换热器整体得到可靠固定。
结合图5和图6,换热器结构紧凑,横纵两向均有固定,并且能够以0°到90°的角度倾斜设置,从而减小占用空间高度,使大巴车空调系统整机减薄。
参见图7、图8、图9和图10,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的夹角大小为90°或180°,此时将便于换热器直立安装。对应该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大巴空调系统,包括该实施方式的平行流换热器200,应用于大巴空调系统顶置式客车空调上,由于大巴车高度的限制,换热器直立安装时,换热器沿集流管210的长度方向不会太长,可取消集流管210上的固定结构。此时,依靠换热器沿扁管220方向的上、下两边板100对换热器进行固定,结合9和图10,一个边板100(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的夹角大小为90°)与空调横梁固定,另一个边板100(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的夹角大小为180°)与底盘固定,从而实现大巴空调换热器沿扁管220长度方向的固定和支撑,满足可靠性要求。
参见图11、图12和图13,作为再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板110与固定板120的夹角大小为大于90°且小于180°,以便于换热器的倾斜安装,优选地,固定结构为依次间隔设置在集流管210上的固定块250。
对应该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大巴空调系统,包括该实施方式的平行流换热器200,应用于大巴空调系统迎风式客车空调上,其中,集流管210上的固定块250用于对换热器沿集流管210的长度方向进行固定,边板100用于对换热器沿扁管220的长度方向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换热器横纵两向上均有固定,满足可靠性要求。
结合图12和图13,换热器结构紧凑,横纵两向均有固定,并且优选以10°到60°的角度倾斜设置,当车行进时,风直接通过换热器,无需开始风机,可节约用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换热器的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板(110)和固定板(120),所述连接板(110)用于与换热器的翅片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20)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0)沿其宽度方向的截面呈波纹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0)与所述外部基础为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0)上,沿所述固定板(120)的长度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贯穿所述固定板(120)的螺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0)上,沿所述固定板(120)的长度延伸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贯穿所述固定板(120)的绑线槽(12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0)与所述固定板(120)具有夹角,且该夹角范围为0°~180°。
7.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集流管(210)及安装于两个集流管(210)之间的多个扁管(220),最外侧的所述扁管(220)的外侧设置有边板(100);
相邻的所述扁管(220)之间,以及所述扁管(220)与所述边板(100)之间均设置有翅片(230),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100)为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边板(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集流管(210)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的固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0)与所述固定板(120)的夹角大小为大于0°且小于9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支撑框架(240),两个所述集流管(210)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240)上;所述支撑框架(240)上设置有用于与外部基础固定的固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0)与所述固定板(120)的夹角大小为90°或180°。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0)与所述固定板(120)的夹角大小为大于90°且小于18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集流管(210)上的固定块(250)。
14.一种大巴空调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20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大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所在平面与车顶所在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90°。
16.一种大巴空调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200)。
17.一种大巴空调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平行流换热器(20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大巴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所在平面与车顶所在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0°~60°。
CN201621255923.2U 2016-11-15 2016-11-15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07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5923.2U CN206207797U (zh) 2016-11-15 2016-11-15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5923.2U CN206207797U (zh) 2016-11-15 2016-11-15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07797U true CN206207797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5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592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07797U (zh) 2016-11-15 2016-11-15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07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0531A (zh) * 2016-11-15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0531A (zh) * 2016-11-15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0531A (zh)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US20110139420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microchannel, parallel flow, all-aluminium flat tube welding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CN102889820B (zh) 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以及换热器
CN102192674B (zh) 扁管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2192672A (zh) 扁管换热器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01368619Y (zh) 一种热泵型平行流换热器
CN205383760U (zh) 换热器、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101738009B (zh) 一种利于冷凝水排出不积留的热交换器
CN206207797U (zh) 换热器的边板、平行流换热器以及大巴空调系统
CN205014688U (zh) 换热器以及换热设备
CN107560241A (zh) 一种车用过冷延伸冷凝器
CN205066240U (zh) 热泵空调用微通道换热器
CN102455086A (zh) 换热器结构
JPH0452498A (ja) 複式熱交換器
CN104802616A (zh) 一种大客车用高效空调器
CN205784783U (zh) 翅片、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机组
CN203533986U (zh) 一种框架型无底壳平行流冷凝器
CN210220801U (zh) 一种角形铝扁管
CN207635486U (zh) 空调系统安装架以及含有该框架的空调系统
CN108344210B (zh) 提高换热效率的平行流换热系统
CN206291452U (zh) 换热器连接组件和空调器
CN206073776U (zh) 集成式热管换热器
CN102192671B (zh) 扁管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4359002U (zh) 冷却器及具有该冷却器的冷却装置
CN201177419Y (zh) 一种带油冷的平行流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