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06866U - 管件快接头 - Google Patents

管件快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06866U
CN206206866U CN201621245898.XU CN201621245898U CN206206866U CN 206206866 U CN206206866 U CN 206206866U CN 201621245898 U CN201621245898 U CN 201621245898U CN 206206866 U CN206206866 U CN 206206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seal
ring
hole
pipe fitt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58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华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2458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06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06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068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接管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件快接头,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压紧环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的解锁套筒,壳体包括下壳体、下端口与下壳体的上端口螺接的上壳体,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卡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与下壳体的下端口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供压紧环安装的凹槽,上壳体内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至少设有上、下两个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优点是:密封效果好,制造工艺极为简单,结构也较为简单以及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管件快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接管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件快接头。
背景技术
快接管件是一种能实现管路快速连通或断开的接头。目前传统的快接管件包括具有两个端口且内腔均与端口连通的壳体,其中一个端口为快接端,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压紧环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的解锁套筒,解锁套筒的上端可与压紧环接触并挤压压紧环的卡爪以完成解锁。而这种传统的快接管件虽然可以达到基本的使用要求,但是经长期使用以及在长期处于水压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从上下卡环与接口的腔体壁之间渗漏液体,造成密封性能下降,而且这种产品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而且结构也较为繁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制造工艺极为简单,结构也较为简单以及制造成本低的管件快接头。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件快接头,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压紧环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的解锁套筒,壳体包括下壳体、下端口与下壳体的上端口螺接的上壳体,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卡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与下壳体的下端口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供压紧环安装的凹槽,上壳体内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至少设有上、下两个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内圈侧壁上设有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下两个挤压段,上、下挤压段均为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的扩颈部,上、下挤压段的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均相等,上、下挤压段之间形成台阶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上端口由下至上为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均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第三通孔的内径由下至上均相等,第一通孔的最小内径与第二通孔的最大内径相等,第二通孔的最小内径与第三通孔的内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设于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内位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橡胶密封圈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固定环、第二橡胶密封圈;第二固定环的最小内径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最大内径相等,第二橡胶密封圈的最小内径不小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最大内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凹槽;第二橡胶密封圈的内圈侧壁的下侧设有环形的凸起、上侧设有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扩颈孔,第二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第二固定环的内圈结构为先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结构、再内径相等的通孔;第二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设于与第二固定环内圈相对应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解锁套筒伸至下端口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沿圆周均布的支撑片,支撑片上端部向外侧设有限位凸起,壳体的下端口上设有为限位凸起限位的缩口部;解锁套筒伸出壳体的下端口外的端口向外侧翻边形成可供手指推拉的翻边部,解锁套筒的翻边部与壳体的下端口之间设置有防止恶意拆卸的锁止卡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圈结构为先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结构、再内径相等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爪的端部的中部向压紧环的中心方向凸出形成月牙形的卡紧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口的端面的内圈沿圆周均布有间隔设置的止位槽,上壳体上与止位槽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卡入止位槽内的呈三角形的止位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改进第一固定环以及第一橡胶密封圈,将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置上、下两个凹槽,第一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置环形的凹槽,而这种结构极为简单,而且制造也相当容易,成本也极低,而且再加上第一油封、分割环、第二油封以及封口环之间的密封连接关系,使得密封的效果也非常的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管件快接头,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10,压紧环10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11,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10的解锁套筒12,壳体包括下壳体15、下端口与下壳体15的上端口螺接的上壳体16,下壳体15和上壳体16之间卡设有第一固定环13,第一固定环13与下壳体15的下端口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供压紧环10安装的凹槽17,壳体内位于压紧环10与上端口之间设有第一固定环13和第一橡胶密封圈14,卡爪11的端部的中部向压紧环10的中心方向凸出形成月牙形的卡紧齿21。采用月牙形的卡紧齿,在卡紧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贴紧管壁,使卡紧的效果明显提升,同时月牙形的卡紧齿可以有效防止插入的管件的外侧壁尽可能的避免刮伤,传统的卡紧齿会将插入管件的管壁轴向刮出深槽,而月牙形的卡紧齿在与管件的外侧壁接触时,会减少这些损伤,即使对管件的外侧壁会有刮伤,也只是将管件的外侧壁上刮出月牙形的形状,这样再次接插的过程中,月牙形的卡紧齿依旧会卡入月牙形的痕迹中,依然能够很好的卡紧。其中,第一固定环13的内圈结构为先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结构、再内径相等的通孔。喇叭状的结构可以便于容纳压紧环,压紧环的内圈设有卡爪的部分均向上侧倾斜,这样就会有一定的变形空间和弹力。
上述中的第一固定环13位于第一橡胶密封圈14和压紧环10之间,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外圈侧壁上至少设有上、下两个凹槽22、23,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24。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第一橡胶密封圈在受到管件插入时的向外侧的挤压力,能够使得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能够贴紧壳体的内壁,而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则是在水从壳体的上端口进入时,水会对环形的凹槽施加一定的水压,在水压的作用下,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内圈会向内、外两侧施加压力,那么内圈可以更好的贴紧插入管件的外侧壁,再加上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上、下两个凹槽配合使用,使得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侧壁能够更好的贴紧壳体的内侧壁,使得密封效果更为显著。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内圈侧壁上设有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下两个挤压段25、26,上、下挤压段25、26均为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的扩颈部,上、下挤压段25、26的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均相等,上、下挤压段25、26之间形成台阶面(具体详见图2)。
另外,上壳体16的上端口由下至上为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27、第二通孔28、第三通孔29,第一通孔27和第二通孔28的内径均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第三通孔29的内径由下至上均相等,第一通孔27的最小内径与第二通孔28的最大内径相等,第二通孔28的最小内径与第三通孔29的内径相等;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24设于与第一通孔27相对应的范围内。上壳体的上端口由下至上为依次连通的三个通孔,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管件插入后能够有很好的导向性以及密封性,通常第一通孔的内径通常都是相对于管件的内径较大,那么管件的端部在进入到第二通孔后,第二通孔的内径逐渐缩小,直至最后卡紧管件的端口,能够保证管件插入后的平稳度以及准确性,另外第一通孔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水从上壳体的上端口进入后,有很好的流向性,并且可以利用这种流向性能够很好的提高第一橡胶密封圈与上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6内位于第一固定环13和第一橡胶密封圈14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固定环31、第二橡胶密封圈32;第二固定环31的最小内径与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最大内径相等,第二橡胶密封圈32的最小内径不小于第一橡胶密封圈14的最大内径。同样,为了提高密封性能,第二橡胶密封圈32的外圈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凹槽33,第二橡胶密封圈32的内圈侧壁的下侧设有环形的凸起34、上侧设有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扩颈孔18,第二橡胶密封圈32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19。其中,第二固定环31的内圈结构为先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结构、再内径相等的通孔;第二橡胶密封圈32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19设于与第二固定环31内圈相对应的范围内。这样的设计方案,同样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密封性。
上述中的解锁套筒12伸至下端口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沿圆周均布的支撑片35,支撑片35上端部向外侧设有限位凸起36,壳体的下端口上设有为限位凸起36限位的缩口部37;解锁套筒12伸出壳体的下端口外的端口向外侧翻边形成可供手指推拉的翻边部20,解锁套筒12的翻边部20与壳体的下端口之间设置有防止恶意拆卸的锁止卡扣30。支撑片以及限位凸起以及缩口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安装,在向壳体的下端口中安装解锁套筒时,则需要轴向插入,此时由于外力的挤压作用,使得限位凸起带动支撑片向内侧倾斜,这样可以方便限位凸起以及支撑片部分挤入壳体的下端口内,挤入后,限位凸起由于缩口部的原因,则无法再退出。
本实施例中,下壳体的上端口的端面的内圈沿圆周均布有间隔设置的止位槽38,上壳体上与止位槽38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卡入止位槽38内的呈三角形的止位凸起39。止位凸起的其中一侧边比另一个侧边相对较长,形成一个较大的倾斜面,倾斜面是便于上、下壳体螺紧的过程中,不会有阻碍,而一旦止位凸起卡入止位槽后,则不会轻易松脱,同时利用螺纹结构的连接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本产品维修的便捷性,维修时,可直接可以旋开上、下壳体,然后将内部的零部件直接更换,使得内部零件损坏后的维修变得极为方便。
在上述中的上、下等方位名词均是为了方便陈述和表达本实施例中的产品的结构,并不作为特定限制,即将上、下等方位对调后,本实施例的结构依然适应。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件快接头,包括具有两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的下端口设有压紧环,压紧环上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卡爪,壳体的下端口内的向上位移作用于压紧环的解锁套筒,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下壳体、下端口与下壳体的上端口螺接的上壳体,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卡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一固定环与下壳体的下端口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供压紧环安装的凹槽,上壳体内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至少设有上、下两个凹槽,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的内圈侧壁上设有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下两个挤压段,上、下挤压段均为由上至下内径逐渐增大的扩颈部,上、下挤压段的最大内径和最小内径均相等,上、下挤压段之间形成台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上端口由下至上为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均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第三通孔的内径由下至上均相等,第一通孔的最小内径与第二通孔的最大内径相等,第二通孔的最小内径与第三通孔的内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设于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内位于第一固定环和第一橡胶密封圈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固定环、第二橡胶密封圈;第二固定环的最小内径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最大内径相等,第二橡胶密封圈的最小内径不小于第一橡胶密封圈的最大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件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的外圈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凹槽,第二橡胶密封圈的内圈侧壁上的下侧设有环形的凸起、上侧设有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扩颈孔,第二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第二固定环的内圈结构为先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结构、再内径相等的通孔;第二橡胶密封圈的上端面上的环形的凹槽设于与第二固定环内圈相对应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管件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套筒伸至下端口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沿圆周均布的支撑片,支撑片上端部向外侧设有限位凸起,壳体的下端口上设有为限位凸起限位的缩口部;解锁套筒伸出壳体的下端口外的端口向外侧翻边形成可供手指推拉的翻边部,解锁套筒的翻边部与壳体的下端口之间设置有防止恶意拆卸的锁止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管件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圈结构为先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喇叭状结构、再内径相等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管件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端部的中部向压紧环的中心方向凸出形成月牙形的卡紧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管件快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口的端面的内圈沿圆周均布有间隔设置的止位槽,上壳体上与止位槽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可卡入止位槽内的呈三角形的止位凸起。
CN201621245898.XU 2016-11-19 2016-11-19 管件快接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06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5898.XU CN206206866U (zh) 2016-11-19 2016-11-19 管件快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5898.XU CN206206866U (zh) 2016-11-19 2016-11-19 管件快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06866U true CN206206866U (zh) 2017-05-31

Family

ID=58748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589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06866U (zh) 2016-11-19 2016-11-19 管件快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068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610A (zh) * 2018-11-30 2019-01-25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直插式快插接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8610A (zh) * 2018-11-30 2019-01-25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直插式快插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06865U (zh) 管件用快接头
CN101960195B (zh) 钢管用螺纹接头
CA1230359A (en) Pipe joint
US1927656A (en) Pipe joint
CN102235560B (zh) 液力耦合器
ITMI20001614A1 (it) Giunzione filettata integrale per tubi.
CN206206866U (zh) 管件快接头
CN205896501U (zh) 管路快速连接接头
CN206530312U (zh) 一种扩张式封隔器
CN206973097U (zh) 自锁定硬质管接驳件
CN203384526U (zh) 内牙直通管接头
CN107990078A (zh) 节流承插式管接头
CN105221874B (zh) 全通径顶入式管道接头
CN107061902A (zh) 一种抗拉拔柔性管子接口
TWM579077U (zh) Drainage tool
CN204692814U (zh) 一种防漏水水管接头
CN211422548U (zh) 直连型套管螺纹接头
CN207349666U (zh) 节流承插式管接头
CN204647613U (zh) 一种卡压式防漏压接管件
CN113322959A (zh) 一种灌浆管接头及预埋式灌浆管
CN205716175U (zh) 管路接头
CN203068017U (zh) 改进的直推连接管接头
CN201748841U (zh) 一种格林接头及采用该格林接头的散热器水道连接结构
CN205422603U (zh) 多功能回接工具
RU2509863C1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профильных труб перекрывателей скважи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