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3001U -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3001U
CN206193001U CN201621135986.4U CN201621135986U CN206193001U CN 206193001 U CN206193001 U CN 206193001U CN 201621135986 U CN201621135986 U CN 201621135986U CN 206193001 U CN206193001 U CN 206193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feeding device
back taper
ring
guide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59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宁
赵海洋
李婷
张帅
朱玉雪
吴明慧
王建
陈家继
韩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BM ZHONGY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BM ZHONG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BM ZHONGY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BM ZHONGY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359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3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3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3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包括:底盘,为移动底盘;导柱,配有两根,垂直地安装在底盘的一端,并保持预定距离;滑套,在每根导柱上各套有一个,且侧面开有螺钉孔;顶丝,配装于所述螺钉孔,以用于滑套在导柱的固定;支架,装设在两滑套上,并延伸出底盘;环,水平地安装在支架上;以及倒锥桶,该倒锥桶的大底直径大于所述环的内径,从而载置于所述环上,且该倒锥桶的下底为出口,为该出口配有封盖组件。依据本实用新型单人可操作。

Description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执行国家标准《DL/T5117-200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基于该标准,将混凝土装入底部封盖盖严的倒锥桶中,然后将倒锥桶移至水面上,出料口对准水中试模,拉开所述底部封盖,使混凝土试料灌入试模中至试样上端形成小山型。通常每只试模在30s~60S内装完。在此过程中需要一人提住倒锥桶,一人将所述底部封盖打开,并在此过程中保持使出料口对准水中试模的状态。由于倒锥桶盛装了试料之后自重较大,人工提起保持状态的稳定性比较差,从而导柱其操作麻烦费力,且不容易保持稳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人可操作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包括:
底盘,为移动底盘;
导柱,配有两根,垂直地安装在底盘的一端,并保持预定距离;
滑套,在每根导柱上各套有一个,且侧面开有螺钉孔;
顶丝,配装于所述螺钉孔,以用于滑套在导柱的固定;
支架,装设在两滑套上,并延伸出底盘;
环,水平地安装在支架上;以及
倒锥桶,该倒锥桶的大底直径大于所述环的内径,从而载置于所述环上,且该倒锥桶的下底为出口,为该出口配有封盖组件。
上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可选地,在底盘的中部或者另一端设有配重。
可选地,所述环有两个,并上下配置。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用于连接滑套与相应环的连接架;
匹配于上下两个环的连接架间存在连接关系。
可选地,两滑套间连接有加强杆。
可选地,两导柱的上端设有可拆的连接横梁。
可选地,所述连接横梁的下侧设有与导柱配合的连接槽。
可选地,每一滑套设有两个螺钉孔。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提供一种可以移动的架体,倒锥桶装设在具有环的架体上,其稳定性取决于架体的稳定性,而不再是操作人员的提桶稳定性,并且操作人员可以先把倒锥桶放置在环上,然后移动底盘到给定位置,不仅准确,而且稳定性好,并且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完成。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应于图1的再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横梁,2.连接架,3.加强杆,4.滑套,5.配重,6.底盘,7.脚轮,8.导柱,9.轴座,10.把手,11.封盖,12.下环,13.倒锥桶,14.上环,15.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而言,对于移动底盘来讲,基于目的的常规移动,其移动到前方所约束的底盘结构侧为前侧,可见于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中,倒锥桶13所处的底盘侧为前侧,相对地,与之相对的底盘6为后侧。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其基本结构在于其包括一个移动底盘,即图中所示的底盘6。关于该底盘6,如图1和2所示,其具有脚轮7,其具有4个脚轮7,可以为其配置转向轮和行走轮。
在此条件下,底盘6配置为与倒锥桶13盛料后的重量相匹配,以保证底盘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由此,不必操作人员将倒锥桶13提着到位,不受操作人员人力的限制。
图中设有两根导柱8,图中可见,导柱8设置在底盘6的前端,导柱8为立柱,即垂直地安装在底盘6的图中右端。两根导柱8的保持预定距离,以适配倒锥桶13的宽度,相对而言,导柱8间距也会影响安装倒锥桶13的稳定性。
在导柱8上设置滑套4,滑套4用于调整下述的支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实验。
具体地,在每根导柱8上各套有一个滑套4,且侧面开有螺钉孔15,螺丝孔15的设置用于滑套4在导柱8上调整到位后的固定。
螺丝孔15用于装设顶丝,从而可以在滑套4在导柱8上调整到位后的固定。
顶丝又称紧定螺钉,机米螺丝,止付螺丝,用于套类件在柱轴上的固定。
图中可见,用于滑套4与环连接的支架,向前延伸出底盘6,这样,底盘6的结构不会干涉到倒锥桶13的卸料。
而在支架上设置有两个环,即图中所示的上环14和下环12,两者约束出一个倒锥结构。
上环14和下环12水平设置,其约束出的倒锥结构的轴线为竖直方向,从而约束倒锥桶13的轴线处于上下方向。
环可以只设置一个,依靠其内锥面,基于倒锥桶13的重力,从而可以能够有效的使倒锥桶13保持稳定。
关于倒锥桶13,可见于图中所示的结构,是上大下小的锥形桶体,上下开口,上面为进料口,下面是出料口,相对地,进料口为倒锥桶13的大底,出料口为倒锥桶13的小底。
限位为了约束注倒锥桶13,倒锥桶13的大底直径应当大于所述环的内径,可见于附图1中,倒锥桶13的上底直径明显大于上环14的内径,从而可以载置于上环14上。
所述倒锥桶13的下底为出口,即出料口,为该出口配有封盖组件。
关于封盖组件,可以参见图中所示的封盖11,控制封盖11的竖直转轴和连接在竖直转轴上的把手10,转轴的下端连接封盖11。
图中,在底盘6的中后部设有配重5,以保持底盘6在环上装设倒锥桶13后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盘6上可以不设配重5,但需要底盘6具有比较大的自重,换言之,其结构相对不够紧凑。而设置配重5,对底盘6的自重要求降低。
配重6越靠后设置,则起到的稳定性作用就越好。
关于所述支架,其包括用于连接滑套4与相应环的连接架2,架杆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采用焊接结构,能够保持比较高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结构可靠性,匹配于上下两个环的连接架2间存在连接关系。
为了提高整个架体结构的可靠性,两滑套4间连接有加强杆3,图中所示的加强杆3为横杆,而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斜撑,构成相对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此外连接架的上下部分间也可以设置斜撑,从而进一步提高结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导柱8的上端设有可拆的连接横梁,一方面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可拆连接,以用于更换滑套4及所连接于滑套4上的其他部分。
对于可拆连接,可以使用螺栓等进行连接,还可以直接采用卡接结构,结构简单,方便拆装,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横梁的下侧设有与导柱8配合的连接槽。
此外,每一滑套4设有两个螺钉孔15,以使滑套4能够被可靠的压紧在导柱8上。

Claims (8)

1.一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6),为移动底盘;
导柱(8),配有两根,垂直地安装在底盘(6)的一端,并保持预定距离;
滑套(4),在每根导柱(8)上各套有一个,且侧面开有螺钉孔(15);
顶丝,配装于所述螺钉孔(15),以用于滑套(4)在导柱(8)的固定;
支架,装设在两滑套上,并延伸出底盘(6);
环,水平地安装在支架上;以及
倒锥桶(13),该倒锥桶(13)的大底直径大于所述环的内径,从而载置于所述环上,且该倒锥桶(13)的下底为出口,为该出口配有封盖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盘(6)的中部或者另一端设有配重(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有两个,并上下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用于连接滑套(4)与相应环的连接架(2);
匹配于上下两个环的连接架(2)间存在连接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滑套(4)间连接有加强杆(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导柱(8)的上端设有可拆的连接横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梁的下侧设有与导柱(8)配合的连接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滑套(4)设有两个螺钉孔(15)。
CN201621135986.4U 2016-10-19 2016-10-19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 Active CN206193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5986.4U CN206193001U (zh) 2016-10-19 2016-10-19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5986.4U CN206193001U (zh) 2016-10-19 2016-10-19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3001U true CN206193001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5986.4U Active CN206193001U (zh) 2016-10-19 2016-10-19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30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8301A (zh) * 2020-09-25 2021-01-0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下不分散浆液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8301A (zh) * 2020-09-25 2021-01-0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下不分散浆液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7642B (zh) 一种轨道交通故障诊断用轨道焊缝检测装置
CN206193001U (zh)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实验用加料装置
CN106088612A (zh) 一种建筑用便携式混凝土送料装置
CN106082051A (zh) 一种高效开启窨井盖的装置
CN207433723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把
CN207066710U (zh) 一种水平冲击荷载加载装置
CN208756884U (zh) 一种部队专用的圆形训练机
CN206634036U (zh) 一种集屑车
CN21261379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浇筑料斗
CN204998955U (zh) 一种化工料桶
CN209086105U (zh) 便携式预制墙体连通腔灌浆密实度监测与补偿装置
CN103669823B (zh) 可转动角度的后支座
CN207060226U (zh) 一种角度可调型自行车车座
CN208217531U (zh) 带有移动式密封盖的调漆罐
CN206357438U (zh)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出料溜槽结构
CN201184205Y (zh) 用于煤矿综采液压支架的十字铰接轴
CN206873451U (zh) 一种板桩施工用导向架
CN211863795U (zh) 一种自行车训练器
CN205798418U (zh) 随流孕育剂加注装置
CN108589925A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轴结构
CN209384761U (zh) 一种工民建筑施工安全围挡
CN211615778U (zh) 一种城市道路施工用切割设备
CN210571498U (zh) 一种水资源开发用水样取样装置
CN203740065U (zh) 新型折叠自行车
CN211004260U (zh) 一种泥浆加料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