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1811U -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1811U
CN206191811U CN201621027598.4U CN201621027598U CN206191811U CN 206191811 U CN206191811 U CN 206191811U CN 201621027598 U CN201621027598 U CN 201621027598U CN 206191811 U CN206191811 U CN 206191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duct
module
tuber pipe
elbow
girderless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75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春雨
杨煜
闫英超
武博
黄海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rban Developmen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rban Develo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rban Developmen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Urban Develo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75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1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1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1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包括顺序连接安装的风管模块Ⅰ、Ⅱ、Ⅲ、IV与V。其中风管模块Ⅰ为常规风系统始端模块,风管模块V为常规风系统末端模块,其特征在于:与风管模块Ⅰ连接的风管模块Ⅱ为纵截面呈厂字形的风管升高弯头,风管模块Ⅲ为贴板风管模块,风管模块IV为纵截面呈L形的风管降低弯头。风管模块Ⅲ根据设计还可分为贴板风管直线段模块、贴板风管弯头模块和贴板风管三通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建筑空间净高的风管安装方式,在建筑物地下室采用无梁楼板结构时,通过风管的新型安装与连接方式,相比常规法兰连接的风管系统,风管的管道底标高上升,使建筑净高得到有效的提升,节省建筑材料与施工的成本,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

Description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安装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建筑物地下室顶板采用无梁楼板的结构形式。从建筑物整体考虑,与通常的单层梁板结构相比,无梁楼板的竖向高度低,占用的空间高度小。从而在相同的建筑空间净高标准下,降低了层高,节省了一部分建筑成本。然而,由于建筑物地下室需要安装具有通风、排烟效果的风管,而考虑到通风与排烟的效果,风管在机电管线综合项目中,一般情况下安装在所有机电管线的最上方,即结构梁或者板下。因为风管的连接方式一般为法兰连接,风管上方需要留出一定的距离,一般为距板底不小于300mm,以便于安装法兰,而若采用风管内法兰的安装形式,风管的阻力会大大增加。而在普通梁板结构中,风管上表皮可以贴梁底安装,风管法兰可在梁格空间里安装。所以,采用无梁楼板的结构形式,在安装完机电管线后,往往层高并没有降低,成本也没有节省,没有体现出无梁楼板的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包括顺序连接安装的风管模块Ⅰ、风管模块Ⅱ、风管模块Ⅲ、风管模块IV与风管模块V。其中风管模块Ⅰ为常规风系统始端模块,包括顺序连接安装的方圆变径管、柔性管、风机与常规风管。风机通过风机支吊架吊装在无梁楼板底部,风管模块Ⅰ总体被槽钢支吊架的吊装在无梁楼板底部的结构梁的下方。风管模块V为常规风系统末端模块,包括常规风管以及将其吊装在无梁楼板底部的槽钢支吊架,其特征在于:与风管模块Ⅰ连接的风管模块Ⅱ为纵截面呈厂字形的风管升高弯头,该风管升高弯头的提升高度与结构梁的高度相同,该风管升高弯头的上部为平直段,下部为弧度45°的凹形弯头段。厂字形风管升高弯头的低侧接口通过法兰与风管模块Ⅰ尾端连接,而高侧上表皮与无梁楼板的底板固定。风管模块Ⅲ为贴板风管模块,包括无梁楼板的底板下方固定的风管上表皮,凹形风管被紧固在风管上表皮下方。风管模块IV为纵截面呈L形的风管降低弯头,其弯头上部为平直段,下部为弧度45°的凹形弯头段。L形风管降低弯头高侧接口与风管模块Ⅲ处的凹形风管法兰连接,而低侧安装法兰与风管模块V即常规风管相连接。风管模块Ⅲ即贴板风管模块的数量根据设计方案可设为一个以上。风管模块IV即L形风管降低弯头为变径弯头。风管模块Ⅲ根据设计还可分为贴板风管直线段模块、贴板风管弯头模块和贴板风管三通模块。5个风管模块的法兰之间夹有耐高温密封条,法兰与密封条的接触面上固定一块钢板片。常规风管放置于槽钢支吊架的槽钢上,槽钢支吊架5固定在无梁楼板的板底。风管系统设有加固装置,该加固装置包括角钢和镀锌铆钉。角钢一侧紧贴风管表皮,通过镀锌铆钉固定,其间距不大于220mm,靠近侧面的第一个铆钉距离侧边不大于30mm,加固装置外表面设有防锈漆与面漆涂层。风管系统设有加固装置,纵向长度和加固 装置按照国标图集14K118(中国建筑标准院编著,2014年版)选取,加固装置包括角钢和镀锌铆钉,角钢一侧紧贴风管上表皮,通过镀锌镀锌铆钉固定。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安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根据工和图纸,绘制风管系统零部件加工图纸,然后放样画线,机械加工风管各零部并组装部件。
2)、将风通过风机支吊架吊装在楼板的下方,保证风机的中心线与楼板底的距离和风管弯头增高模块的底侧口中心线与模块上表皮的距离相等。将柔性管、方圆变径管、常规风管依次用法兰连接固定好,然后通过槽钢支吊架按照规范要求吊装。
3)、将角钢用铆钉固定在厂字形风管升高弯头的三个侧面上,然后安装法兰,弯头低侧与常规风管法兰连接,高侧上表皮与无梁楼板的底板紧贴,用拉铆钉将厂字形风管升高弯头固定在无梁楼板的底板上。然后按照上述原则安装风管模块Ⅲ即贴板风管模块的上表皮,用射钉将两个表皮固定,中间加耐高温密封条密封。根据设计方案依次安装若干个风管上表皮,安装完成后在风管上表皮两侧位置沿纵向刷两道粘性胶,将耐高温密封条沿着表皮边缘固定在上表皮上,然后先将角钢、法兰和风管加固装置按照上述方案安装在凹形风管上,将凹形风管与厂字形风管升高弯头的法兰连接,再用拉铆钉将角钢固定在底板上,然后按照设计方案依次安装凹形风管。
4)、将角钢用铆钉固定在L形风降低弯头的三个侧面上,然后安装上法兰,弯头高侧与风管模块Ⅲ即贴板风管模块的凹形风管法兰连接,高侧上表皮与底板紧贴,用拉铆钉将角钢固定在无梁楼板的底板上,然后在风管模块Ⅴ即常规风系统末端模块中的常规风管上安装加固装置、法兰,再与弯头低侧口部法兰连接,其中常规风管上表皮距板底的距离不小于300mm,然后按照设计内容依次用法兰连接各管段,悬挂处均用槽钢支吊架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提升建筑空间净高的风管安装方案,在建筑物地下室采用无梁楼板结构时,通过风管的新型安装与连接方式,使风管固定在无梁楼板板底下,相比常规法兰连接的风管系统,风管的管道底标高上升,从而使建筑净高得到有效的提升,降低建筑材料与施工的成本,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的风管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部(风管模块Ⅰ)示意图
图3为图1中Ⅱ部(风管模块Ⅱ)示意图
图4为图1中Ⅲ部(风管模块Ⅲ)示意图
图5为图1中Ⅳ部(风管模块Ⅳ)示意图
图6为图1中Ⅴ部(风管模块Ⅴ)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B–B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序号为18的风管上表皮示意图
图中:1–无梁楼板,2–风机,3–柔性管,4–方圆变径管,5–槽钢支吊架,6–法兰,7–铆钉,8–风机支吊架,9–角钢,10–拉铆钉,11–射钉,12–耐高温密封条,13–常规风管,14–镀锌铆钉,15–螺栓,16–厂字形风管升高弯头,17–L形风管降低弯头,18–风管上表皮,19–凹形风管,20–加固装置,21–钢板片,22–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因为这一部份牵涉的零件——大部份为标准件,导致序号过多,为使说明简洁,避免零乱,有的标准件零件序号省略不写。
图1表示这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它包括顺序连接安装的风管模块Ⅰ、风管模块Ⅱ、风管模块Ⅲ、风管模块IV与风管模块V五个部份。
风管模块Ⅰ为常规风系统始端模块,包括风机2、柔性管3、方圆变径管4、常规风管13,见图2。风机通过风机支吊架吊装在无梁楼板底部,出口处风管与风管模块Ⅱ相连接。
风管模块Ⅱ为风管弯头升高模块,包括厂字形风管升高弯头16、角钢9、拉铆钉10、法兰6、螺栓15和铆钉7,见图3。异形风管弯头16由镀锌钢板组成,镀锌钢板通过机械加工成无上表皮的厂字形弯。弯头上部为平直段,下部为弧度45°的凹形弯头段。厂字形风管弯头16低侧口加法兰6,以铆钉7固定,铆钉的间距为
60~80mm,与常规风管13法兰连接,再以螺栓15固定,高侧的上表皮与无梁楼板1的底板紧贴,除弯头高侧口部一侧,其余三侧均与角钢9紧贴,以铆钉7固定。角钢9通过拉铆钉10与无梁楼板1的底板固定。厂字形风管升高弯头16上表皮比侧表皮与底表皮长度多出50毫米,以方便与风管模块Ⅲ的风管上表皮连接。厂字形风管升高弯头16高侧侧表皮与底表皮上安装法兰6,以铆钉7固定,铆钉的间距为60~80mm。法兰6与固定风管侧表皮的角钢9紧贴,接触部位焊接,并做防腐处理。
风管模块Ⅲ为贴板风管模块,包括风管上表皮18、凹形风管19、法兰6、铆钉7、螺栓15、拉铆丁10、角钢9、耐高温密封条12、射钉11,见图4。根据设计方案数量可以设为多个。风管上表皮18通过射钉11与无梁楼板1的底板固定,与风管模块Ⅱ的风管上表皮18紧贴,重合部位中间加耐高温密封条12,并加一排射钉11固定。射钉的间距为60~80mm,以防止接触面漏风,详见图8、图10。风管上表皮18横向长度比风管设计值的长度要长,其长度等于风管设计值长度加2h1(h1为角钢9钢片的横向长度,如图8所示),以方便角钢9固定在风管上表皮18的两侧,纵向预留h2=50mm与风管模块Ⅱ的风管上表皮上下重合固定,然后要在两个角上裁去纵向长度h2=50mm,横向长度为h1的长方形钢皮,如图11所示,以方便两段风管上表皮安装固定。风管上表皮18纵向射钉11的间距不大于220mm。角钢9设为两排,间距与风管横向设计值一致,以紧贴风管上表皮18为原则,通过拉铆钉10固定在无梁楼板1的底板上。角钢9与风管上表 皮18之间加耐高温密封条12,其宽度与角钢9贴底板侧的宽度一致。凹形风管19纵向口部两侧安装法兰6,以铆钉7固定,铆钉的间距为60~80mm,根据设计方案与相邻的风管模块Ⅱ和风管模块IV(或者另一个风管模块Ⅲ)法兰连接,再以螺栓15固定。纵向左右两侧表皮通过铆钉7与角钢9连接固定,详见图7。
风管模块Ⅲ根据设计还可分为贴板风管直线段模块、贴板风管弯头模块和贴板风管三通模块,具体组成结构与上述方案一致。
风管模块IV为风管弯头降低模块,包括L形风管降低弯头17、角钢9、拉铆钉10、法兰6、螺栓15、射钉11、耐高温密封条12和铆钉7,详见图5。L形风管降低弯头17由镀锌钢板组成,镀锌钢板通过机械加工成无上表皮的风口开在侧面的直角弯头。弯头上部为平直段,下部为角度45°的凹形弯头段,与风管弯头增高模块构造类似,但因为管径不同所以形状不同。L形风管降低弯头17高侧口侧表皮与底表皮加法兰6,以铆钉7固定,铆钉7的间距为60~80mm,与风管模Ⅲ处的凹形风管19法兰连接,再以螺栓15固定。异形风管降高弯头17上表皮与无梁楼板1的底板紧贴,除异形风管降高弯头17高侧口部一侧,其余三侧均与角钢9紧贴,以铆钉7固定。角钢9通过拉铆钉10与无梁楼板1的底板固定,法兰6与固定风管侧表皮的角钢9紧贴,接触位置焊接,并做防腐处理。风管异形降高弯头17上表皮比侧表皮与底表皮纵向长度多出50mm,与风管模块Ⅲ上表皮紧贴,重合部位中间加耐高温密封条12,并加一排射钉11固定,射钉11的间距为60~80mm,防止接触面漏风。L形风管降低弯头17 低侧安装法兰6,以铆钉7固定,铆钉7的间距为60~80mm。
风管模块V为常规风系统末端模块,包括常规风管13,法兰6,螺栓15,铆钉7,见图6。根据设计方案可设多个。常规风管两侧安装法兰6,以铆钉7固定,铆钉的间距为60~80mm,与风管模块IV异形风管降高弯头17低侧和另一处常规风管13法兰连接,再以螺栓15固定。常规风管13上表皮与无梁楼板的底板相距300mm以上,通过槽钢支吊架5固定支撑。
按上述方案,所有风管模块的法兰6之间夹有耐高温密封条12,法兰6与密封条12的接触面上固定一块钢板片21,以防止法兰破坏密封条,详见图10。
按上述方案,常规风管13加槽钢支吊架5,常规风管13放置于槽钢支吊架5的槽钢上,槽钢支吊架5固定在无梁楼板1的板底,槽钢支吊架5的布置原则参照国标图集08K132(中国建筑标准院编著,2008年版)金属、非金属风管支吊架图集。
按上述方案,风管系统应设加固装置20,纵向长度和加固装置按照国标图集14K118(中国建筑标准院编著,2014年版)选取。加固装置20包括角钢9和镀锌铆钉14。角钢9一侧紧贴风管表皮,通过镀锌铆钉14固定,其间距不大于220mm。靠近侧面的第一个铆钉距离侧边不大于30mm。刷防锈漆两遍后刷面漆两遍除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建筑空间净高的风管安装方案,在建筑物地下室采用无梁楼板结构时,通过风管的新型安装与连接方式,使风管固定在无梁楼板板底下,相比常规法兰连接的风管系统,风管 的管道底标高上升,从而使建筑净高得到有效的提升,降低建筑材料与施工的成本,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

Claims (8)

1.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包括顺序连接安装的风管模块Ⅰ、风管模块Ⅱ、风管模块Ⅲ、风管模块Ⅳ与风管模块Ⅴ;其中所述风管模块Ⅰ为常规风系统始端模块,包括顺序连接安装的方圆变径管(4)、柔性管(3)、风机(2)与常规风管(13),所述风机(2)通过风机支吊架(8)吊装在无梁楼板(1)底部,所述风管模块Ⅰ总体被槽钢支吊架(5)的吊装在所述无梁楼板(1)底部的结构梁(22)的下方;所述风管模块Ⅴ为常规风系统末端模块,包括常规风管(13)以及将其吊装在所述无梁楼板(1)底部的槽钢支吊架(5),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风管模块Ⅰ连接的风管模块Ⅱ为纵截面呈厂字形的风管升高弯头(16),该风管升高弯头(16)的提升高度与所述结构梁(22)的高度相同,该风管升高弯头(16)的上部为平直段,下部为弧度45°的凹形弯头段,所述厂字形风管升高弯头(16)的低侧接口通过法兰(6)与所述风管模块Ⅰ尾端连接,而高侧上表皮与无梁楼板(1)的底板固定;所述风管模块Ⅲ为贴板风管模块,包括无梁楼板(1)的底板下方固定的风管上表皮(18),凹形风管(19)被紧固在所述风管上表皮(18)下方;所述风管模块Ⅳ为纵截面呈L形的风管降低弯头(17),其弯头上部为平直段,下部为弧度45°的凹形弯头段,所述L形风管降低弯头高侧接口与风管模块Ⅲ处的凹形风管法兰(6)连接,而低侧安装法兰(6)与所述风管模块Ⅴ即常规风管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模块Ⅲ即贴板风管模块的数量根据设计方案可设为一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模块Ⅳ即L形风管降低弯头(17)为变径弯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模块Ⅲ根据设计还可分为贴板风管直线段模块、贴板风管弯头模块和贴板风管三通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其 特征在于:所述5个风管模块的法兰(6)之间夹有耐高温密封条(12),法兰与密封条的接触面上固定一块钢板片(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风管(13)放置于槽钢支吊架(5)的槽钢上,槽钢支吊架(5)固定在无梁楼板(1)的板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系统设有加固装置(20),该加固装置(20)包括角钢(9)和镀锌铆钉(14);角钢(9)一侧紧贴风管表皮,通过镀锌铆钉(14)固定,其间距不大于220mm,靠近侧面的第一个铆钉距离侧边不大于30mm,所述加固装置(20)外表面设有防锈漆与面漆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其特征在于;风管系统应设有加固装置,纵向长度和加固装置按照国标图集14K118选取,所述加固装置包括角钢(9)和镀锌铆钉(14),所述角钢(9)一侧紧贴风管上表皮(18),通过镀锌铆钉(14)固定。
CN201621027598.4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 Active CN206191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7598.4U CN206191811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7598.4U CN206191811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1811U true CN206191811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7598.4U Active CN206191811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18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508A (zh) * 2017-06-05 2017-08-18 杨大刚 梁柱风管体系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2508A (zh) * 2017-06-05 2017-08-18 杨大刚 梁柱风管体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6917B (zh) 一种船舶上层建筑的舾装件的安装方法
CN106568147A (zh)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及安装工艺
CN104631668A (zh) 复合龙骨双层装饰幕墙连接施工方法
CN108980488A (zh) 用于风管连接的法兰及施工工法
CN206191811U (zh) 一种无梁楼板下风管的新型结构
CN208845911U (zh) 一种双层镀锌板圆形风管
CN209196351U (zh) 一种用于风管连接的法兰
CN204662969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模板系统的烟道盒
CN205382632U (zh) 一种钢结构梁
CN211260856U (zh) 一种预制式不锈钢玻璃钢复合烟囱
CN108930372B (zh) 一种抗风压型钢板支架组件
CN212509852U (zh) 地铁专用复合风管
CN211006404U (zh) 一种隧道口活塞风扬尘治理装置
CN209179011U (zh) 一种钢管支撑与型钢连接用的接头
CN206751168U (zh) 一种3d板式房屋吊装工装
CN206646910U (zh) 一种框架式珐琅板防腐烟囱
CN206926339U (zh) 耐腐蚀蜂窝板
CN205132152U (zh) 一种空气炮用喷嘴及空气炮
CN205315859U (zh) 一种加强型矩形消防风管
CN205591439U (zh) 一种金属屋面环形固定结构
CN202521133U (zh) 新型纤维膨胀节
CN106185556A (zh) 电梯换气系统
CN210737774U (zh) 装配式楼盖系统中多边梁与端梁的连接节点
CN214365232U (zh) 环保钢结构车间
CN209891242U (zh) 一种锅炉房用直埋地下带金属衬层混凝土风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