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4606U -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4606U
CN206184606U CN201620952291.9U CN201620952291U CN206184606U CN 206184606 U CN206184606 U CN 206184606U CN 201620952291 U CN201620952291 U CN 201620952291U CN 206184606 U CN206184606 U CN 206184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late
plate
flue gas
wir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522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海峰
余丙松
王嘉华
李昂
金旗
茅忠群
诸永定
曹亚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522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4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4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460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相对间隔并且交替设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相对间隔并且交替设置的极板和导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连接至静电产生装置的正、负极,所述极板和导线分别连接至静电产生装置的正、负极,所述正、负极板以及基板均沿第一、第二模块的轴向延伸。该静电除油烟装置,不但结构紧凑、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而且能够在较小的体积内设置更多的产生静电场的导线和极板,大大提高静电净化的效率,并且通过极板和导线,极板和极板两种静电场产生结构来进行净化,大大提高了除油烟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较好的油烟机在油脂分离度上可以做到90%及以上,但其实还是有部分油烟和大量的PM2.5颗粒被直接排到室外。由于室外空气质量日渐堪忧,严重影响人类室外活动和身体健康,油烟作为室外空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对其油烟机外排气体进行净化显得尤为重要。为减少油烟对室内外环境的污染,减少公众,尤其是区域周边的公众对于餐饮企业的排斥,需要采用油烟净化装置,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油烟净化装置有:机械式油烟净化装置,水雾喷淋式油烟净化装置和静电式油烟净化装置。将静电技术应用于油烟机可起到很好的油烟净化效果。
现有的高压静电油烟净化装置通常有两种结构,一是蜂巢式的电场发生器,二是平板式的电场发生器。前者的阴极是彼此连成一体的正六边形的六面孔,形状如蜂巢一般,在每一个正六面孔的几何中心设置一根长针,长针是阳极。高压电源的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电场发生器的阳极,电源负极连接电场发生器的阴极。通电后在针尖附近发生电晕,电离空气,产生大量带电的正、负离子,针尖的后部是吸附电场。当油烟微粒进入蜂巢电场发生器后,油烟微粒被正、负离子捕获,成为载荷油烟微粒。在风力的驱动下,载荷微粒在吸附场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向其相应的收集极运动过去,达到油烟沉积、净化空气的目的。在同一个正六面体孔内,前端电离场的工作电压与后部吸附场的工作电压差异很大。其存在以下缺点:电压过高,后部电场火花放电;降低工作电压满足后部要求,前端的电晕微弱,不能产生大量正、负离子,油烟净化能力下降,而且生产工艺复杂。
如申请号为201420717912.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吸油烟机及其高压静电油烟分离器,为平板式的电场发生器,包括绝缘外壳、板式高压电离装置和板式高压静电吸附装置,高压静电吸附装置包括多块相互交替隔开的阴极片和阳极片,各阴极片通过螺栓穿套在一起并用金属隔套隔开,各阳极片通过螺栓穿套在一起并用金属隔套隔开。这类装置一般体积较大,而且一般为了获得较好的静电除油烟效果,必须增大阴极片和阳极片的总面积,因此整体体积无法做到较小。
如中国专利CN203972134U所公开的高效除油烟废气静电除油烟电极组件,也是典型的蜂巢结构的高压静电净化装置。这样的结构虽然静电灰尘或者油烟颗粒的荷电能力较好,但是整体体积庞大,安装和拆卸都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电除油烟效果较好、并且体积小,结构紧凑,便于拆卸和安装,能够在小空间范围内提高静电除油烟效率的静电除油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相对间隔并且交替设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相对间隔并且交替设置的极板和导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连接至静电产生装置的正、负极,所述极板和导线分别连接至静电产生装置的正、负极,所述正、负极板以及极板均沿第一、第二模块的轴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块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环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从壳体的中心轴开始围绕所述中心轴呈螺旋形向外延伸,并且所述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始终保持正对间隔以形成电场。
为了更好地定位正、负极板,所述壳体的两端的至少一端设有与正极板和/或负极板连接的固定装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中心轴处的中心连接块,所述中心连接块上设有与正、负极板的内侧端部分别匹配并且供正、负极板的内侧端部卡入的螺旋形状的凹槽。
为了防止正负极板之间由于油烟累积产生爬电,所述中心连接块的中心设有中心孔。
优选地,还包括与中心连接块相连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中心连接块同平面延伸或者与中心连接块所在平面平行延伸,该连接架包括沿中心连接块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杆体,该杆体沿壳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且个数为双数,每个杆体上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槽供正、负极板的端部卡入固定,并且每一根杆体仅与其中一个极板固定,相邻的杆体所固定连接的极板的极性相反。
作为固定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沿中心轴延伸的中心柱,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固定连接并与中心轴垂直的连接架,该连接架包括沿中心连接块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杆体,每个杆体上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槽供正、负极板的端部卡入固定。
为了便于连接,并且防止正负极板之间产生爬电或者击穿,所述中心柱包括两个朝向相反的相对周壁,所述相对周壁上分别设有卡勾与正、负极板的端部分别卡合固定,并且两个相对周壁之间的中心柱的周壁包括与相对周壁相倾斜的斜面。
优选地,该杆体沿壳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且个数为双数,并且每一根杆体仅与 其中一个极板固定,相邻的杆体所固定连接的极板的极性相反;或者该杆体沿壳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且个数为双数,与正极板固定连接的杆体和与负极板固定连接的杆体分别位于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块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模块包括极板固定架,导线固定架,固定在极板固定架上的极板,和固定在导线固定架上并与所述极板间隔相对的导线,所述极板沿极板固定架的周向延伸并且沿极板固定架的径向间隔设有多圈,所述导线沿导线固定架的周向延伸并且沿导线固定架的径向间隔设有多圈,所述极板和导线交替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极板固定架包括位于中心的连接轴和从连接轴开始沿径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极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导线固定架包括与极板固定架的连接轴同轴连接的固定轴,以及从固定轴开始沿径向延伸的固定杆,所述导线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之间。
为了便于安装定位,所述连接杆包括沿极板固定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根,并且每根连接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卡槽,所述卡槽固定连接所述极板;所述极板的两端设有突出的卡块,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卡槽包括贯穿连接杆的宽度方向的第一槽和从第一槽开始在连接杆的中间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和卡块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开孔。
为了更好地固定导线,所述固定杆包括沿导向固定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根,并且该导向固定架还包括位于多根固定杆的外侧端圆形的外周面;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供导线卡入的槽。
优选地,所述极板固定架与导线固定架同轴依次设置,并且所述极板沿极板固定架的轴向延伸伸入位于导线固定架内导线之间的空隙内。
优选地,所述极板固定架上的连接杆的个数大于所述固定杆的个数,所述极板为折弯形状,所述极板上还设有容置所述导线固定架的固定杆的缺口。
作为第一模块的另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环形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依次平行间隔交替设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均沿壳体的轴向延伸,并且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中的其中一组与壳体相连接,另一组与设置在壳体至少一个端部外侧的固定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为了固定一组基板,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与壳体的轴向同向延伸的卡槽,供正、负极板中的其中一组的两侧边沿插入。
为了固定另一组极板,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在壳体的端部外侧与端部平行的平面内延伸,并且该固定单元上设有多个沿壳体的轴向延伸的卡槽,供正、负极板中的另一组的端部边沿卡入。
为了加强固定单元的强度,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环形的本体,以及位于本体外侧或者 内侧、与本体连接沿壳体的周向延伸的辅助固定部。
为了便于将正、负极板连接外界静电场发生装置,所述正、负极板中与壳体固定连接的一组的端部设有向着壳体外侧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固定连接至同一导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模块包括极板固定架,导线固定架,固定在极板固定架上的极板,和固定在导线固定架上的导线,所述极板固定架包括环形的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向着极板的端部开设的卡合极板的端部的卡槽,所述导线固定架包括环形的周面,导线沿周面的其中一个径向方向平行间隔延伸有多条,所述极板沿极板固定架的轴向延伸。
为了便于定位,所述导线固定架的周面上设有多个卡入固定导线的槽。
优选地,所述极板固定架还包括与本体连接并且同平面延伸的辅助固定架,所述辅助固定架上也设有向着极板的端部开设的卡槽。
为了便于安装定位,所述极板上设有与卡槽相匹配卡合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导线固定架的轴向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极板固定架,所述极板固定架与导线固定架通过卡槽结构固定连接。
为了能够固定更多的导线,所述导线固定架的周面的轴向前后两端上均分别设有所述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不但结构紧凑、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而且能够在较小的体积内设置更多的产生静电场的导线和极板,大大提高静电净化的效率,并且通过极板和导线,极板和极板两种静电场产生结构来进行净化,大大提高了除油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一模块的正负极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一模块的部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一模块的另一种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二模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二模块的极板固定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二模块的部件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一模块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一模块的部件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一模块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二模块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二模块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二模块的部件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实施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其中第一模块1为正负极板相对的静电除油烟模块,第二模块2为极板与导向相对产生电场的静电除油烟模块。
如图1-4所示,该第一模块1包括环状的壳体11,该壳体11为中空筒状,并且两端开口。该壳体11可以为圆筒形,也可以为正多边筒形,也可以为中心对称的任意筒形,和其他不规则的筒形。
该壳体11内设有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该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从壳体11中心的中心轴112开始,并且围绕中心轴112沿所述壳体11的周向呈螺旋形向外延伸。该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在壳体11的中心轴112一侧,两者的初始延伸的方向相反。该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在靠近壳体11的一侧,通过螺钉14与壳体11固定。该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始终保持间隔,特别是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均沿壳体11的周向延伸,在壳体11的径向方向上两者必须保持间隔以形成电场,该间隔距离可以是变化的也可以是恒定不变的,也可以是逐渐增大或者缩小的。在壳体11的径向方向上,正极板12与负极板13之间的间隔始终一致,以使得正负极板间的电场保持恒定,也可以是正极板12与负极板13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
该第一模块1还包括固定装置15,该壳体11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固定装置15,该固定装置15与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连接,用于固定保持正极板12与负极板13之间的间隔和正极板12以及负极板13的位置。
该固定装置15包括位于中心的圆形的中心连接块151,以及与中心连接块151固定连接的连接架16。连接架16与中心连接块151同平面延伸或者与中心连接块151所在平面平行延伸。并且中心连接块151上设有与正、负极板的端部螺旋形状相匹配的凹槽1511,该凹槽1511包括从中心连接块151的中心部分开始向着相反的方向延伸的两条,分别供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的内侧端部插入。该连接架16包括沿中心连接块15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杆体161,该杆体161沿壳体11的周向均匀设置并且个数为双数。杆体161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槽162供正、负极板的端部卡入固定,并且每一根杆体161仅与其中一个极板固定,相邻的杆体161所固定连接的极板极性相反。而正、负极板上与其不相互连接的杆体161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缺口1611绕开该与其不相连的杆体161,使得与其不相连接的杆体161从该缺口1611中非接触地穿过。或者也可以是杆体161中一半的杆体与正 极板固定连接,另一半与负极板固定连接,连接正极板的杆体和连接负极板的杆体分别位于两侧。连接架16的中心部分与中心连接块151固定连接,中心连接块151的中心部分上设有中心孔152,壳体11的两端的中心连接块151的中心孔152之间还可以用于固定连接用于支撑连接的轴。
并且,如图3所示,该杆体161的连接槽162与正、负极板的延伸方向同向延伸,并且其该连接槽162上设有一与连接槽162的延伸方向垂直并且位于连接槽162中间的凸块1621,该凸块1621与正、负极板的边缘相对应的缺口位置相配合,使得连接架与正、负极板更加容易定位安装,而且能够保证正负极板不沿连接槽162的方向滑动,使得固定更加牢固。
如图4所示,为该固定装置1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固定装置15包括位于壳体11两端的与壳体11的轴向,即正、负极板的轴向垂直延伸的连接架16,该连接架16的中心之间设有沿壳体11的中心轴112延伸的中心柱156,中心柱156的两端固定连接壳体11两端的连接架6。
中心柱156上设有与正、负极板的内侧端部分别卡合的卡勾157,该连接架16包括沿中心连接块15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杆体161,该杆体161沿壳体1的周向均匀设置并且个数为双数。杆体161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槽162供正、负极板的端部卡入固定,并且每一根杆体161仅与其中一个极板固定,相邻的杆体61所固定连接的极板极性相反。或者也可以是杆体161中一半的杆体与正极板固定连接,另一半与负极板固定连接,连接正极板的杆体和连接负极板的杆体分别位于两侧。
连接架6的中心部分与中心连接块1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该中心柱156包括彼此朝向相反的两个相对周壁1561,该相对周壁1561上均设有卡勾157与正、负极板的端部固定链接,连接正、负极板的卡勾157的朝向相反,并且该相对周壁1561之间的中心柱周壁还包括与该相对周壁1561相倾斜的斜面1562,该设于卡勾157之间的斜面1562,使得液滴不会造成积累而使得正、负极板的内侧端部之间不容易爬电,进而造成短路损坏。并且该中心柱156的相对周壁1561之间的周壁也可以包括与相对周壁1561垂直的面,如图4中所示,只要是部分周壁形成斜面1562即可。如图4所示,该中心柱156的截面为一六边形,包括朝向相反的相对周壁15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也可以是其他四边形、八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
如图5-7所示,该第二模块2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极板固定架21和导线固定架22,固定在极板固定架21上的极板23,和固定在导线固定架22上的导线24。极板23和导线24平行间隔相对并且交替设置,并且导线24与极板固定架21和导线固定架22的轴向垂直设置。
该极板固定架21包括位于中心的连接轴211,以及从连接轴211开始沿径向延伸的连接杆212,连接杆212沿周向均匀分布,如图5-7所示,该连接杆212为5根,并且该连接 杆212的外侧端连接套有一圈加强筋218。该加强筋218为圆环,以连接轴211位圆心。
连接杆212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卡槽213,用于固定极板23。极板23在相邻的连接杆212之间延伸,极板23如图7所示,其两端设有突出的卡块231,卡槽213包括贯穿连接杆212的宽度方向的第一槽2131和从第一槽2131开始在连接杆212的中间延伸的第二槽2132,极板23的卡块231卡入该卡槽213中固定。并且第二槽2132的两端和卡块231相对应的位置都设有开孔26,用于插入螺钉固定。并且相邻的极板23的同一侧的卡块231同时插入在连接杆212的卡槽213中固定。
极板23固定在相邻的连接杆212之间,并且在相邻的连接杆212之间沿连接杆2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块极板23,因此,极板23沿极板固定架21的周向延伸,沿极板固定架1的径向间隔设有多圈。极板23的一侧与连接杆212固定连接,另一侧沿极板固定架21的轴向延伸插入至导线固定架22内。并且其中一根连接杆212内插入设有电连接片215,该电连接片215与多个卡槽213均连接,并且同时电连接至多个极板23,因此只要对该电连接片215连接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的其中一极,即可同时对多个极板23均加载电压。
导线固定架22包括位于中心的固定轴221,以及从固定轴221开始沿径向延伸的多根固定杆222,以及位于多根固定杆222的外侧端的圆形的周面223。周面223、固定轴221以及固定杆222均一体成型。多根固定杆222沿导线固定架22周向均匀分布,沿导线固定架2的径向间隔设有多圈。并且多根固定杆222之间固定设有沿导向固定架2的周向延伸的导线24,导线24沿导向固定架2的径向均匀设有多圈。如图6、7所示,该导线24在沿导线固定架22的轴向方向的前后各固定有多圈。极板固定架21上固定的极板23沿整个单元的轴向延伸并且插入位于导线固定架22的导线24之间的空隙内,使得极板与导线24保持平行间隔。并且该固定杆222上设有多个供导线24卡入的槽225。
并且优选地,该固定杆222为10根,极板固定架21上的连接杆212为5根,因此,为了保证极板23与导线24平行正对,极板23为如图7所示的折弯形状,并且极板23上还设有缺口232避开导线固定架22的固定杆222上。并且该导线固定架22的固定轴221与极板固定架21的连接轴211同轴固定。
极板23与导线24均沿该静电净化单元的周向延伸有多圈,并且该极板23为多片平板折弯形成,导线24为多段直线。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极板23和导线24设置成最多的数量和面积,使得通过该静电净化单元的气体的灰尘或者油烟颗粒能够更好得负载电荷,进而提高静电净化的效率。
该第二模块2也设于壳体内,其壳体可以是与第一模块1共用一个壳体,即第二模块2的极板固定架21和导线固定架22与第一模块1的壳体11固定连接,也可以设置单独的壳体,该第二模块2的极板固定架21与固定装置15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带着油烟和灰尘的气体从第二模块2的一侧进入该静电除油烟装置,然后通过第二模块2的极板和导线之间产生的电场,使得油滴或者灰尘荷电,然后在经过第一模块1时,经过极板之间的 电场,吸附在极板的一极。由于极板对极板的静电场结构,对与油烟或者灰尘的吸附能力较强,但是对油烟或者灰尘的荷电能力较弱,而极板对导线的静电场结构,对油滴或者灰尘的荷电能力较强而吸附能力较弱,将两种静电场相互结合,使得整体的静电除油烟效率大大提高。
这样的静电除油烟装置,不但提高了油滴或者灰尘的荷电能力,更加提高了吸附能力,而且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设置更多的极板和导线,即设置更多的电场,使得灰尘吸附和荷电效果大大增加,而且可以用于更多需要小体积的场合。
如图8-14所示,为该静电除油烟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同样包括第一模块1’和第二模块2’,其中第一模块1’包括环形的壳体15’,以及位于壳体15’内依次平行间隔交替设置的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该正极板11’与负极板12’沿壳体15’的轴向延伸。优选地,该壳体15’为圆环。
该正极板11’包括多块,为一组,并且该壳体15’的内表面151’上设有多个与正极板11’的两侧边沿相匹配的沿壳体15’的轴向延伸的插槽152’,正极板11’卡在壳体15’的插槽152’内,该插槽152’为沿壳体15’的周向分布的多个,也可以是沿壳体15’的轴向间隔设有多组。
并且每个正极板11’在壳体15’的一端侧,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凸板111’,该凸板111’共同连接至同一导线13’,并且该导线13’连接至高压静电发生单元的正极,为该正极板11’加载同样的电压。优选地,该凸板111’上设有开口1111’供导线13’卡入。
正极板11’之间交替设有负极板12’,负极板12’为另一组。如图9所示,该壳体15’的两端外侧分别固定设有固定单元14’,该固定单元14’与壳体15’相固定,并且固定单元14’在壳体15’的两端外侧与两端端部平行的平面内延伸。并且该固定单元14’上设有多个沿壳体15’的轴向延伸的凹槽141’,该凹槽141’内卡有该负极板12’的端部边沿。
优选地,为了便于固定,该固定单元14’设有向着壳体15’突出的卡扣142’,壳体15’上设有与该卡扣142’卡合的缺口153’。通过卡扣142’与缺口153’的卡合,使得固定单元14’固定在壳体15’的两端外侧。
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了解到,该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的固定方式也可以相互替换,即该正极板11’可以通过固定单元与壳体15’固定连接,而该负极板12’可以直接卡合在壳体15’的内表面内。即正、负极板的其中一个与壳体15’固定连接,另一个通过固定在壳体15’的端部外侧的固定单元14’固定连接。并且为了能够产生稳定的电场,不与壳体15’固定连接的极板与壳体15’之间不接触。
该固定单元14包括环形的本体142’,以及位于本体143’外或者内与本体143’连接,沿壳体15’的周向延伸的辅助固定部144’,该本体143’和辅助固定部144’上均设有凹槽141’。
如图12-14所示,该第二模块2’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极板固定架21’和导线固定架22’,固定在极板固定架21’上的极板23’,和固定在导线固定架22’上的导线24’。极板23’和导线24’平行间隔相对并且交替设置,并且导线24’与极板固定架21’和导线固定架22’的轴向垂直设置,极板23’与导线24’平行并且沿极板固定架21’和导线固定架22’的轴向延伸。
该极板固定架21’包括环形的本体211’,以及与本体211’连接,在本体211’外侧同平面延伸的辅助固定架212’,该极板固定架21’上,包括本体211’和辅助固定架212’上均设有多个向着极板23’的端部开设的卡槽213’。该极板固定架21还可以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导线固定架22’的轴向的前后两侧,并且极板固定架21’与导线固定架22’固定连接。该极板23’上设有与该卡槽213’相匹配卡合的缺口231’。
该导线固定架22’包括环形的周面221’,导线24’沿该周面221’的其中一个径向方向延伸,平行架设在周面221’之间。优选地,该导线24’在导线固定架2的轴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即周面221’轴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组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槽222’用于卡入固定导线24’。
并且为了便于固定,该导线固定架22’与极板固定架21’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为该导线固定架22’设有向着极板固定架21’延伸突出的卡槽结构225’,该极板固定架21的环形本体211’卡在所述卡槽结构225’内。该卡槽结构225’包括位于极板固定架211’的上下卡槽面226’,其中一个卡槽面226’上设有向着本体211’突出的卡块227’从外侧卡住极板固定架21’。
优选地,该极板固定架21’还包括连接在本体211’之间用于加强整体强度的加强筋214’。
该实施例中,第二模块2’可以与第一模块1’共用壳体,也可以各自具有壳体然后固定连接,只要第一模块1’与第二模块2’同轴设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静电除油烟装置,不但结构紧凑、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而且能够在较小的体积内设置更多的产生静电场的导线和极板,大大提高静电净化的效率,并且通过极板和导线,极板和极板两种静电场产生结构来进行净化,大大提高了除油烟的效率。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包括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相对间隔并且交替设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相对间隔并且交替设置的极板和导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连接至静电产生装置的正、负极,所述极板和导线分别连接至静电产生装置的正、负极,所述正、负极板以及极板均沿第一、第二模块的轴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包括环形的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所述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分别从壳体(11)的中心轴(112)开始围绕所述中心轴(112)呈螺旋形向外延伸,并且所述正极板(12)与负极板(13)之间始终保持正对间隔以形成电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两端的至少一端设有与正极板(12)和/或负极板(13)连接的固定装置(1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5)包括位于中心轴(112)处的中心连接块(151),所述中心连接块(151)上设有与正、负极板的内侧端部分别匹配并且供正、负极板的内侧端部卡入的螺旋形状的凹槽(15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连接块(151)的中心设有中心孔(152)。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中心连接块(151)相连接的连接架(16),所述连接架(16)与中心连接块(151)同平面延伸或者与中心连接块(151)所在平面平行延伸,该连接架(16)包括沿中心连接块(15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杆体(161),该杆体(161)沿壳体(1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且个数为双数,每个杆体(161)上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槽(162)供正、负极板的端部卡入固定,并且每一根杆体(161)仅与其中一个极板固定,相邻的杆体(161)所固定连接的极板的极性相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中心轴(112)延伸的中心柱(156),所述固定装置(15)还包括与所述中心柱(156)的两端固定连接并与中心轴(112)垂直的连接架(16),该连接架(16)包括沿中心连接块(15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杆体(161),每个杆体(161)上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槽(162)供正、负极板的端部卡入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156)包括两个朝向相反的相对周壁(1561),所述相对周壁(1561)上分别设有卡勾(157)与正、负极板的端部分别卡合固定,并且两个相对周壁(1561)之间的中心柱的周壁包括与相 对周壁(1561)相倾斜的斜面(156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杆体(161)沿壳体(1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且个数为双数,并且每一根杆体(161)仅与其中一个极板固定,相邻的杆体(161)所固定连接的极板的极性相反;或者该杆体(161)沿壳体(11)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且个数为双数,与正极板固定连接的杆体(161)和与负极板固定连接的杆体(161)分别位于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2)包括极板固定架(21),导线固定架(22),固定在极板固定架(22)上的极板(23),和固定在导线固定架(22)上并与所述极板(23)间隔相对的导线(24),所述极板(23)沿极板固定架(21)的周向延伸并且沿极板固定架(21)的径向间隔设有多圈,所述导线(24)沿导线固定架(22)的周向延伸并且沿导线固定架(22)的径向间隔设有多圈,所述极板(23)和导线(24)交替间隔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固定架(21)包括位于中心的连接轴(211)和从连接轴(211)开始沿径向延伸的连接杆(212),所述极板(23)固定在所述连接杆(212)之间,所述导线固定架(22)包括与极板固定架(21)的连接轴(211)同轴连接的固定轴(221),以及从固定轴(221)开始沿径向延伸的固定杆(222),所述导线(24)连接在所述固定杆(222)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12)包括沿极板固定架(21)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根,并且每根连接杆(21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卡槽(213),所述卡槽(213)固定连接所述极板(23);所述极板(23)的两端设有突出的卡块(231),所述卡块(231)卡入所述卡槽(213)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13)包括贯穿连接杆(212)的宽度方向的第一槽(2131)和从第一槽(2131)开始在连接杆(212)的中间沿连接杆(2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槽(2132),所述第二槽(2132)和卡块(231)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开孔(26)。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22)包括沿导向固定架(22)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根,并且该导线固定架(22)还包括位于多根固定杆(222)的外侧端圆形的外周面(223);所述固定杆(222)上设有供导线(24)卡入的槽(25)。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固定架(21)与导线固定架(22)同轴依次设置,并且所述极板(23)沿极板固定架(21)的轴向延伸伸入位于导线固定架(22)内导线(24)之间的空隙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固定架上的连接杆(212)的个数大于所述固定杆(222)的个数,所述极板(23)为折弯形状,所述极板(23)上还设有容置所述导线固定架(22)的固定杆(222)的缺口(232)。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1’)包括环形的壳体(15’),以及位于壳体(15’)内依次平行间隔交替设置的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所述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均沿壳体(15’)的轴向延伸,并且所述正极板(11’)和负极板(12’)中的其中一组与壳体(15’)相连接,另一组与设置在壳体(15’)至少一个端部外侧的固定单元(14’)相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5’)的内表面(151’)上设有多个与壳体(15’)的轴向同向延伸的插槽(152’),供正、负极板中的其中一组的两侧边沿插入。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14’)包括在壳体(15’)的端部外侧与端部平行的平面内延伸,并且该固定单元(14’)上设有多个沿壳体(15’)的轴向延伸的凹槽(141’),供正、负极板中的另一组的端部边沿卡入。
20.如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14’)包括环形的本体(142’),以及位于本体(142’)外或者内、与本体(142’)连接沿壳体(15’)的周向延伸的辅助固定部(143’)。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板中与壳体(15’)固定连接的一组的端部设有向着壳体(15’)外侧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固定连接至同一导线(13’)。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2’)包括极板固定架(21’),导线固定架(22’),固定在极板固定架(21’)上的极板(23’),和固定在导线固定架(22’)上的导线(24’),所述极板固定架(21’)包括环形的本体(211’),所述本体(211’)上设有多个向着极板(23’)的端部开设的卡合极板(23’)的端部的卡槽(213’),所述导线固定架(22’)包括环形的周面(221’),导线(24’)沿周面(221’)的其中一个径向方向平行间隔延伸有多条,所述极板(23’)沿极板固定架(21’)的轴向延伸。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固定架(22’)的周面(221’)上设有多个卡入固定导线(24’)的槽(222’)。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固定架(21’)还包括与本体(211’)连接并且同平面延伸的辅助固定架(212’),所述辅助固定架(212’)上也设有向着极板(23’)的端部开设的卡槽(213’)。
25.如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23’)上设有与卡槽(213’)相匹配卡合的缺口(231’)。
26.如权利要求22-24中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固定架(22’)的轴向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极板固定架(21’),所述极板固定架(21’)与导线固定架(22’)通过卡槽结构(225’)固定连接。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静电除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固定架(22’)的周面(221’)的轴向前后两端上均分别设有所述槽(222’)。
CN201620952291.9U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84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2291.9U CN206184606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2291.9U CN206184606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4606U true CN206184606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5229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84606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46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4452A (zh) * 2016-08-25 2018-03-0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4452A (zh) * 2016-08-25 2018-03-0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CN107774452B (zh) * 2016-08-25 2023-11-1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6027U (zh) 一种静电除油烟单元
CN106733194B (zh) 静电装置和油烟机
CN102357415B (zh) 一种高压发生器装置
CN105536995B (zh) 一种静电式净化器除尘结构
CN205926029U (zh) 一种静电净化单元
CN206184606U (zh)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CN107774447B (zh) 一种静电除油烟单元
CN211328693U (zh) 一种多级多段多电压离子幕集尘过滤芯体
CN209918074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5288703U (zh) 一种多孔插接式静电净化器除尘结构
CN205949072U (zh) 一种油烟净化器
CN2730375Y (zh) 可拆卸式空气清新器
CN205288702U (zh) 一种双孔插接式静电净化器除尘结构
CN107774452A (zh) 一种静电除油烟装置
CN214717518U (zh) 一种集尘件单体及集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CN205926009U (zh) 静电除油烟装置
CN107774451B (zh) 一种静电净化单元
CN113145312A (zh) 一种集尘件单体及集尘装置及空气净化器
KR20210115511A (ko) 전기집진장치
CN202740463U (zh) 一种安全高效的电场组件结构
CN109967246B (zh) 一种高压静电净化装置
CN206701503U (zh) 电极板、静电电离模块和油烟机
CN206631765U (zh) 静电装置和油烟机
CN206778710U (zh) 电极板、静电电离模块和油烟机
CN206868437U (zh) 静电装置和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