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8735U - 输入组件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输入组件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8735U
CN206178735U CN201620891031.5U CN201620891031U CN206178735U CN 206178735 U CN206178735 U CN 206178735U CN 201620891031 U CN201620891031 U CN 201620891031U CN 206178735 U CN206178735 U CN 206178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groove
touch panel
input module
recognition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910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910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8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8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8735U/zh
Priority to EP17185887.1A priority patent/EP3285207A1/en
Priority to US15/674,905 priority patent/US10551951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7/097702 priority patent/WO2018033102A1/en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入组件及终端,输入组件包括触摸面板、指纹识别芯片及柔性电路板。指纹识别芯片附设于触摸面板的下表面。柔性电路板附设于指纹识别芯片上。触摸面板及柔性电路板分别设置在指纹识别芯片相背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指纹识别芯片直接附设在触摸面板的下表面,不仅使得指纹识别芯片的防水效果较好,还可以减小指纹识别芯片与手指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的效果。

Description

输入组件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入组件及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某些手机包括指纹识别模组及触摸面板,指纹识别模包括指纹识别芯片及覆盖并封装指纹识别芯片的封装盖板,触摸面板形成有通孔,指纹识别模组通过设置在触摸面板下并通过通孔露出,以接触供手指操作,但是通过通孔露出导致指纹识别模组的防水效果差,且影响手机的外观。然而,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触摸面板下又会导致指纹识别的识别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入组件及一种终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包括触摸面板、指纹识别芯片及柔性电路板。指纹识别芯片附设于触摸面板的下表面。柔性电路板附设于指纹识别芯片上。触摸面板及柔性电路板分别设置在指纹识别芯片相背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指纹识别芯片直接附设在触摸面板的下表面,不仅使得指纹识别芯片的防水效果较好,还可以减小指纹识别芯片与手指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的效果。另外,柔性电路板直接附设在指纹识别芯片上,可以减小输入组件的厚度,结构更加简单。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摸面板在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与所述第一凹槽位置对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底面及导引斜面,所述底面与所述上表面基本平行,所述导引斜面连接所述底面及所述上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斜面与所述上表面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在所述底面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底面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在所述底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底面形状及大小配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指纹识别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配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指纹识别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及位置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摸面板覆盖所述指纹识芯片的部分的厚度小于0.3mm。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组件包括粘胶,所述粘胶粘接所述触摸面板及所述指纹识别芯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终端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输入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终端,指纹识别芯片附设在触摸面板的下表面,不仅使得指纹识别芯片的防水效果较好,还可以减小指纹识别芯片与手指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的效果。
在某些方式中,所述终端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的剖面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的另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的再一个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100包括触摸面板10、指纹识别芯片20及柔性电路板30。指纹识别芯片20附设于触摸面板10的下表面12。柔性电路板30附设于指纹识别芯片20上。触摸面板10及柔性电路板30分别设置在指纹识别芯片20相背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100,指纹识别芯片20直接附设在触摸面板10的下表面12,不仅使得指纹识别芯片20的防水效果较好,还可以减小指纹识别芯片20与手指的距离,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的效果。
另外,柔性电路板30直接附设在指纹识别芯片20上,可以减小输入组件100的厚度,结构更加简单。可以理解,柔性电路板10与指纹识别芯片20电性连接。
本实施新型实施方式的输入组件100可应用于终端,终端例如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可以理解,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示例。
如此,用户可通过指纹锁定终端,用户使用终端时,可通过输入组件100进行指纹识别以解锁终端。触摸面板10的形状可以根据终端的形状具体设计,例如为圆角矩形。
具体地,用户进行指纹解锁终端的操作时,可将手指放置与下表面12相背的上表面14与指纹识别芯片20对应的位置。指纹识别芯片20的信号透过触摸面板10以采集识别用户的指纹图案,将用户的指纹图案与预存的指纹图案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解锁终端。
可以理解,靠近触摸面板10的下表面12的指纹识别芯片20表面设置有感测像素阵列,以采集用户的指纹图案。
为了使用户可以准确地将手指放置在与指纹识别芯片20对应的位置,可以在与指纹识别芯片20位置对应的触摸面板10设置标识。例如,可通过丝印等工艺设置标识。标识可以设置在触摸面板10的下表面12或触摸面板10的上表面14。
触摸面板10的材料可以由玻璃、陶瓷或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由于触摸面板10由于作为终端的输入零件,触摸面板10经常受到碰撞或刮划等接触。例如,用户将终端放入口袋时,触摸面板10可能被用户口袋中的钥匙刮划而损伤。
触摸面板10的材料可以采用硬度较大的材料,例如以上的蓝宝石材料。
通常地,触摸面板10的中间区域作为显示区域及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可以使用户可以查看终端的屏幕所显示的内容。非显示区域位于触摸面板10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例如顶部及底部。
指纹识别芯片20可以附设在下表面12底部的非显示区域,由此可为指纹识别芯片20的设置提供较大的设计空间。
进一步地,指纹识别芯片20附设在下表面12底部的中间位置,如此,可以方便用户操作,并且在触摸面板10上设置标识时,标识可以位于触摸面板10的中间位置,使得终端更加美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摸面板10在与下表面12相背的上表面14形成有第一凹槽16,指纹识别芯片20与第一凹槽16位置对应。第一凹槽16例如可以通过切割或蚀刻等工艺形成。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减小指纹识别芯片20与上表面14的距离,有利于指纹识别芯片20的信号透过触摸面板10以识别手指的指纹图案,保证了指纹识别芯片20的敏感度。
另外,只在触摸面板10覆盖指纹识别芯片20的部分形成第一凹槽16,不仅减小指纹识别芯片20与上表面14的距离的同时,还可以保证触摸面板10其他部分的强度。
另一方面,第一凹槽16可以准确定位指纹识别芯片20的对应的位置,有利于用户快速地进行指纹识别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示例,如图1的示例中,第一凹槽16呈长圆形。这样可以使得输入组件100的外观更加美观。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16的形状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为长方形。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凹槽16的示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地,第一凹槽16包括底面162及导引斜面164,底面162与上表面14基本平行,导引斜面164连接底面162及上表面14。
如此,导引斜面164可导引用户的手指顺利进入第一凹槽16内以进行指纹识别操作。
可以理解,导引斜面164为环形面,这样可方便用户从各个方向将手指置入第一凹槽16内以按压第一凹槽16的底面162,从而进行指纹识别操作。
进一步地,导引斜面164自底面162向上表面14倾斜,以使第一凹槽16为下小上大的形状,也即使说,第一凹槽16的横截面积自底面162向上表面14的方向增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引斜面164与上表面14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如此,用户将手指置入第一凹槽16后,导引斜面164与上表面14的连接处可减小对用户手指的压力,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芯片20在底面162的正投影落在底面162内。
如此,当用户的手指按压在底面162时,指纹识别芯片20可以采集手指的指纹图案以对指纹图案进行识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芯片20在底面162上的正投影与底面162形状及大小配合。
例如,指纹识别芯片20在底面162上的正投影为长方形,那么,底面162的形状可为长方形或长圆形等形状。底面162的大小略大于指纹识别芯片20在底面162上的正投影的大小。
如此,有利于指纹识别芯片20识别按压在底面162的手指的指纹图案。
请结合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下表面12形成有第二凹槽18,指纹识别芯片20设置在第二凹槽18内。第二凹槽18例如可以通过切割或蚀刻等工艺形成。
这样有利于减小指纹识别芯片20与上表面14的距离,有利于指纹识别芯片20的信号透过触摸面板10以识别手指的指纹图案,保证了指纹识别芯片20的敏感度。
另外,只在触摸面板10设置指纹识别芯片20的部分形成第二凹槽18,不仅减小指纹识别芯片20与上表面14的距离的同时,还可以保证触摸面板10其他部分的强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凹槽18的形状及大小与指纹识别芯片20配合。例如,指纹识别芯片20的形状为长方形,第二凹槽18的形状呈长圆形,第二凹槽18的尺寸略大于指纹识别芯片20的尺寸。
如此,不仅有利于将指纹识别芯片20安装至第二凹槽18内,还可以使输入组件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请结合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凹槽18的形状及位置与第一凹槽16配合。
具体地,当触摸面板10同时形成有第一凹槽16及第二凹槽18时,指纹识别芯片20设置在第二凹槽18内。第一凹槽16的位置与第二凹槽18的位置对应,如此可以达到减小触摸面板10覆盖指纹芯片的部分的厚度效果。
第一凹槽16的形状与第二凹槽18的形状相似或相同,例如以上所述,第一凹槽16的形状与第二凹槽18的形状均为长圆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触摸面板10覆盖指纹识芯片的部分的厚度小于0.3mm。
一般地,指纹识别芯片20的信号可厚度为0.3mm左右的触摸面板10,因此,触摸面板10覆盖指纹识芯片的部分的厚度小于0.3mm有利于指纹识别芯片20识别手指的指纹图案信息。
如以上的实施方式所述,触摸面板10覆盖指纹芯片的部分可以通过形成第一凹槽16及/或第二凹槽18以使厚度小于0.3mm。
又如,触摸面板10可以通过削薄触摸面板10的非显示区域以使触摸面板10覆盖指纹识别芯片20的部分的厚度小于0.3mm。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输入组件100包括粘胶40,粘胶40粘接触摸面板10及指纹识别芯片20。
如此,粘胶40可以牢固地将指纹识别芯片20附设在触摸面板10的下表面12,并且粘胶40对指纹识别芯片20的信号影响较小。粘胶40例如为热熔胶,在安装指纹识别芯片20时,可现将粘胶40加热以使粘胶40呈液态,然后在指纹识别芯片20上涂抹粘胶40,最后将带粘胶40的指纹识别芯片20粘贴在触摸面板10的下表面12。
可以理解,柔性电路板30也可以通过粘胶附设在指纹识别芯片20上。
输入组件100的制造方法过程例如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触摸面板10;
步骤S2,将指纹识别芯片20附设于触摸面板10的下表面12;
步骤S3,将柔性电路板30附设于与触摸面板10相背的指纹识别芯片20的表面;
步骤S4,使用金线连接指纹识别芯片20的电路接点及柔性电路板30的电路接点;及
步骤S5,使用封装材料封装金线、指纹识别芯片20的电路接点及柔性电路板30的电路接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面板;
附设于所述触摸面板的下表面的指纹识别芯片;及
附设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上的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摸面板及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芯片相背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面板在与所述下表面相背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指纹识别芯片与所述第一凹槽位置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包括底面及导引斜面,所述底面与所述上表面基本平行,所述导引斜面连接所述底面及所述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斜面与所述上表面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在所述底面的正投影落在所述底面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在所述底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底面形状及大小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指纹识别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配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指纹识别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及位置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面板覆盖所述指纹识芯片的部分的厚度小于0.3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件包括粘胶,所述粘胶粘接所述触摸面板及所述指纹识别芯片。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输入组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CN201620891031.5U 2016-08-16 2016-08-16 输入组件及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8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1031.5U CN206178735U (zh) 2016-08-16 2016-08-16 输入组件及终端
EP17185887.1A EP3285207A1 (en) 2016-08-16 2017-08-11 Input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5/674,905 US10551951B2 (en) 2016-08-16 2017-08-11 Input assembly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hip arranged between a touch panel an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PCT/CN2017/097702 WO2018033102A1 (en) 2016-08-16 2017-08-16 Input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91031.5U CN206178735U (zh) 2016-08-16 2016-08-16 输入组件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8735U true CN206178735U (zh) 2017-05-17

Family

ID=6024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9103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8735U (zh) 2016-08-16 2016-08-16 输入组件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873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3854A (zh) * 2017-06-16 2017-10-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方法和输入组件的制作方法
WO2018033102A1 (en) * 2016-08-16 2018-02-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put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8803943A (zh) * 2018-08-08 2018-11-13 牧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盲孔指纹安全识别的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62325A (zh) * 2018-06-25 2018-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后置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3102A1 (en) * 2016-08-16 2018-02-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put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0551951B2 (en) 2016-08-16 2020-02-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put assembly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hip arranged between a touch panel an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N107273854A (zh) * 2017-06-16 2017-10-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方法和输入组件的制作方法
CN109062325A (zh) * 2018-06-25 2018-12-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后置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803943A (zh) * 2018-08-08 2018-11-13 牧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盲孔指纹安全识别的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9125A (zh) 输入组件、终端及制造方法
CN206178735U (zh) 输入组件及终端
CN104079718B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个人移动终端设备
CN106095196B (zh) 输入组件及终端
CN106293239B (zh) 输入组件的制造方法、输入组件及终端
US10551951B2 (en) Input assembly with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chip arranged between a touch panel and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N207123851U (zh) 后置指纹识别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095197B (zh) 装饰圈及终端
CN110911393B (zh) 一种显示驱动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376040A (zh) 输入组件及终端
CN106101323B (zh) 指纹芯片封装装置及终端
CN208141412U (zh)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模块的显示模组
CN205961205U (zh) 输入组件及终端
CN206193728U (zh) 输入输出组件及终端
CN106339670B (zh) 输入组件的制造方法、输入组件及终端
CN104063696A (zh) 指纹识别检测组件及包含其的终端设备
CN206178736U (zh) 装饰圈及终端
CN206133604U (zh) 输入组件及终端
CN206452422U (zh) 盖板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6236120U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
CN206133367U (zh) 输入组件及终端
CN207123848U (zh) 后置指纹识别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6452438U (zh) 输入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6650944U (zh) 装饰圈、盖板组件、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6224292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