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1666U -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1666U
CN206171666U CN201621050577.4U CN201621050577U CN206171666U CN 206171666 U CN206171666 U CN 206171666U CN 201621050577 U CN201621050577 U CN 201621050577U CN 206171666 U CN206171666 U CN 206171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late
wheel
support bar
pedal
portabl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05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505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1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1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16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包括底盘控制箱、车身主架箱、操控把手、刹车手柄、折叠式踏板、折叠式座椅板、座椅板支撑杆、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折叠式踏板与底盘控制箱内的底盘后梁铰接,车身主架箱垂直固定在底盘控制箱上面,座椅板与车身主架箱铰接,并且座椅板前半截与其后半截铰接,折叠式踏板与座椅板支撑杆铰接,座椅板底部有与座椅板支撑杆相适配的卡槽。其优点是折叠收纳或展开都简单易行不费力,折叠收纳后体积规整、厚度小,方便携带和使用。

Description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尤指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动自行车考虑了长距离骑行的需要,所用电机和电池都比较笨重,加之还要考虑长距离骑行的舒适性和脚踏自行功能,整车尺寸和自重都不适合随身携带。中国专利文献专利号:201520003531.6,名称:《便携式折叠电动车》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的方案,尽管折叠后可以像行李车一样拖行很省力,但从结构、布局方面看比较复杂,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市场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包括底盘控制箱、车身主架箱、操控把手、刹车手柄、折叠式踏板、折叠式座椅板、座椅板支撑杆、前轮和后轮,其特征在于:折叠式踏板与底盘控制箱内的底盘后梁铰接,车身主架箱垂直固定在底盘控制箱上面,座椅板与车身主架箱铰接,并且座椅板前半截与其后半截铰接,折叠式踏板与座椅板支撑杆铰接,座椅板底部有与座椅板支撑杆相适配的卡槽。
进一步地:
可以有一个多功能支撑架安装于底盘控制箱下部前方并与底盘 控制箱铰接。
在踏板的尾部可以内置有可伸缩的拉杆。
在座椅板支撑杆上可以安装有减震器。
所述后轮可以安装在后轮轴上,所述后轮轴安装于摆臂上,摆臂可摆动地安装于踏板底部,所述踏板底部的前、后方分别安装有与后轮轴相适配的卡槽。
所述车身主架箱的正前面可以安装有前大灯、前左转向灯、前右转向灯以及提手;左侧可以安装有电动车充电接口;右侧可以安装有电动车启动/关停锁;顶部可以设有伞柄插槽;后面可以安装有手机用USB充电接口、前大灯按钮、喇叭按钮和盛放小物件的网格储物袋。
所述后轮半径比前轮半径稍小,但后轮中心距比前轮中心距稍大,使得收叠时后轮刚好跨在前轮外侧,减小电动车整体收叠厚度。
所述座椅板支撑杆通过铰接机构安装在折叠式踏板上面,可以相对踏板做顺时针或逆时钟旋转,不使用时可收纳在踏板凹槽内;座椅板支撑杆一较座椅板支撑杆二的宽度稍窄,前者开口呈n型;后者宽度稍宽,开口呈u型,使得相向折叠收纳时不会互相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折叠收纳或展开都简单易行不费力,折叠收纳后体积规整、厚度小,方便携带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下正视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图2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板及其支撑杆折叠收纳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座椅板及其支撑杆完全折叠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踏板全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全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中:1-操控把手、2-刹车手柄、3-仪表盘、4-左转向灯按钮、5-右转向灯按钮、6-车身主架箱、7-前大灯、8-提手、9-USB充电接口(手机用)、10-前大灯按钮、11-喇叭按钮、12-网格储物袋、13-电动车充电接口、14-折叠式座椅板、15-座椅板支撑杆一、16-座椅板支撑杆二、17-座椅板支撑杆减震器、18-座椅板底部卡槽、19-右前轮泥水挡盖、20-左前轮泥水挡盖、21-右前轮、22-左前轮、23-多功能支撑架、24-底盘控制箱、25-折叠式踏板、26-左后轮、27-右后轮、28-座椅支撑杆与踏板的铰接机构、29-后轮轴、30-后轮摆臂、31-拉杆、32-电动车启动/关停锁、33-踏板底部卡槽(前)、34-后轮摆臂与踏板的铰接机构、35-踏板底部卡槽(后)、36-前左转向灯、37-前右转向灯、38-后左转向灯1、39-后左转向灯2、40-后右转向灯1、41-后右转向灯2、42-伞柄插槽、43-转向轴、44-底盘、45-底盘后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包括底盘控制箱(24)、车身主架箱(6)、操控把手(1)、刹车手柄(2)、折叠式踏板(25)、折叠式座椅板(14)、座椅板支撑杆(15,16)、前轮(21,22)和后轮(26,27),其特征在于:折叠式踏板(25)与底盘控制箱内(24)的底盘后梁(45)铰接,车身主架箱(6)垂直固定在底盘控制箱(24)上面,座椅板(14)与车身主架箱(6)铰接,并且座椅板(14)前 半截与其后半截铰接,折叠式踏板(25)与座椅板支撑杆(15,16)铰接,座椅板(14)底部有与座椅板支撑杆(15,16)相适配的卡槽(1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有一个多功能支撑架(23)安装于底盘控制箱(24)下部前方并与底盘控制箱(24))铰接。
在踏板(25)的尾部内置有可伸缩的拉杆(31)。
在座椅板支撑杆(15,16)上安装有减震器(17)。
所述后轮(26、27)安装在后轮轴(29)上,所述后轮轴(29)安装于摆臂(30)上,摆臂(30)可摆动地安装于踏板(25)底部,所述踏板(25)底部的前、后方分别安装有与后轮轴(29)相适配的卡槽(33,35)。
本实用新型平时处于全收纳状态下,其打开过程如下(收纳过程与打开过程相反):
本实用新型全收纳状态→打开折叠式踏板(25)→踏板(25)与车身主架(6)箱成90度直角并被锁止及固定在底盘后梁(45)上→分别翻抬座椅板(14)前半截和座椅板(14)后半截,使座椅板(14)全部展开→从折叠式踏板(25)内拉起座椅板支撑杆(15,16)并分别与座椅板(14)底部的前、后两组卡槽(18)压合固定好→展开完毕,可进入骑行状态或座椅状态。
在安装有多功能支撑架(23)时,本实用新型全收纳状态→向下拉展开多功能支撑架(23)→根据需要拉出内置在踏板(25)尾部的拉杆(31)→进入行李车状态。
本实用新型全收纳状态→用手可直接通过提手(8)将整个电动车提行。此功能适合上下楼梯或上下公共交通工具等应用场合。
本实用新型全收纳状态→向下拉展开多功能支撑架(23),使整车竖直站立→连接充电器输出接头至车身主架箱(6)左侧的充电接口(13)进行充电。
底盘控制箱(24)内包含底盘(44)、转向系统、刹车系统、驱动电机、相关控制线路等,转向系统、刹车系统设计类同于前置前驱的轿车转向系统和刹车系统;底盘控制箱(24)和车身主架箱(6)前方表面结构均有一定的弧度,以利于行驶时减小风阻;两者都有较强的防水防尘能力;
车身主架箱(6)内安装动力电池模块及整车操控线路板,整体垂直固定在底盘控制箱(24)上;车身主架箱(6)的正前面安装了前大灯(7)、前左转向灯(36)、前右转向灯(37)以及提手(8);左侧安装有电动车充电接口(13);右侧安装有电动车启动/关停锁(32);顶部设有伞柄插槽(42);后面安装有供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USB充电接口(9)、前大灯按钮(10)、喇叭按钮(11)和盛放小物件的网格储物袋(12);
操控把手(1)的转向轴(43)透过车身主架箱(6)连接于底盘控制箱(24)内的底盘(44)及转向系统、刹车系统上;操控把手(1)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仪表盘(3),以显示电动车骑行速度、电池电量、总里程等信息;操控把手(1)里侧中间位置设有左转向灯按钮(4)和右转向灯按钮(5);
折叠式踏板(25)前端铰接于底盘后梁(45)上,尾端可以向上翻靠于车身主架箱(6)后面,展开折叠式踏板(25)后,踏板(25)将与车身主架箱(6)成90度直角并被锁止及固定在底盘后梁(45)上;该折叠式踏板(25)内嵌两个座椅板支撑杆(15,16),座椅板支撑杆(15,16)内置减震器(17);踏板(25)尾端设有后左转向灯2(39)和后右转向灯2(41);踏板(25)尾部内置一个拉杆(31),电动车收纳好后,可拉出拉杆(31)将电动车变身为行李车;折叠式踏板(25)向上翻转收纳时,其贴靠于已收纳的座椅板(14)后半截上;
折叠式座椅板(14)一端铰接于车身主架箱(6)的后面横梁上,可以相对于该横梁做一定角度的旋转,折叠式座椅板(14)中间翻折后可收纳于车身主架箱(6)背后,全部展开时可提供一个较长座位供一至两人跨坐;座椅板(14)尾端设有后左转向灯1(38)和后右转向灯1(40);座椅板(14)底部设有前后两组卡槽(18),分别用于固定座椅板支撑杆一(15)和座椅板支撑杆二(16);座椅板(14)展开并固定后,其离地高度约为45~50厘米,实际生产时有不同规格型号供不同身高的人选择;折叠式座椅板(14)分前后两截,中间可对折,收纳时,座椅板(14)前半截向下压靠于车身主架箱(6)后面,座椅板后半截则向上翻折,叠靠于座椅板前半截上;
座椅板支撑杆(15,16)通过铰接机构(28)固定在折叠式踏板(25)上面,可以相对踏板做顺时针或逆时钟旋转,旋转角度最大为180度,不使用时可收纳在踏板凹槽内;座椅板支撑杆一(15)和座 椅板支撑杆二(16)的宽度不一样,开口形状也不一样(前者呈n型,后者呈u型),使得相向折叠收纳时不会互相干涉;
两个前轮(21,22)是驱动轮,驱动电机可内置于前轮(21,22),也可安装在底盘控制箱(24)内;两个后轮(26,27)通过摆臂(30)和铰接机构(34)连接在折叠式踏板(25)底部中间或偏后位置,可根据骑乘/收纳需要旋转摆臂(30)将后轮(26,27)和后轮轴承(29)移到并固定在折叠式踏板(25)的尾端或前端:骑乘时将后轮(26,27)移到踏板(25)尾端,后轮轴承(29)固定在踏板底部的后卡槽(35)内,收纳时后轮(26,27)既可固定于踏板尾端,也可移至踏板前端,通过踏板底部前卡槽(33)固定;后轮(26,27)半径比前轮半径(21,22)稍小,但后轮(26,27)中心距比前轮(21,22)中心距稍大,使得收叠时后轮(26,27)刚好跨在前轮(21,22)外侧,减小电动车整体收叠厚度;
多功能支撑架(23)安装在底盘控制箱(24)前面板上,可以向上折叠收纳,贴靠于底盘控制箱(24)和车身主架箱(6)前表面;该支撑架除支撑车体竖立作用外,还可充当保险杆(防撞击)、搁脚架及载物架等功能;
右前轮泥水挡盖(19)和左前轮泥水挡盖(20)行车时也可用作踏脚板;
本实用新型的简化版本是前轮只采用一个轮胎,主体架构只需相应简化底盘(44)和底盘控制箱(24),在底盘(44)和底盘控制箱(24)中间位置开槽,将带轮毂电机的单个前轮安装在槽内即可,其 它结构包括车身主架箱(6)、折叠式踏板(25)、折叠式座椅板(14)、座椅板支撑杆(15,16)、后轮(26,27)、后轮摆臂(30)、拉杆(31)、多功能支撑架(23)等结构保持不变。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包括底盘控制箱(24)、车身主架箱(6)、操控把手(1)、刹车手柄(2)、折叠式踏板(25)、折叠式座椅板(14)、座椅板支撑杆(15,16)、前轮(21,22)和后轮(26,27),其特征在于:折叠式踏板(25)与底盘控制箱(24)内的底盘后梁(45)铰接,车身主架箱(6)垂直固定在底盘控制箱(24)上面,座椅板(14)与车身主架箱(6)铰接,并且座椅板(14)前半截与其后半截铰接,折叠式踏板(25)与座椅板支撑杆(15,16)铰接,座椅板(14)底部有与座椅板支撑杆(15,16)相适配的卡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多功能支撑架(23)安装于底盘控制箱(24)下部前方并与底盘控制箱(2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在踏板(25)的尾部内置有可伸缩的拉杆(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在座椅板支撑杆(15,16)上安装有减震器(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26、27)安装在后轮轴(29)上,所述后轮轴(29)安装于摆臂(30)上,摆臂(30)可摆动地安装于踏板(25)底部,所述踏板(25)底部的前、后方分别安装有与后轮轴(29)相适配的卡槽(33,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架箱(6)的正前面安装了前大灯(7)、前左转向灯(36)、前右转向灯(37)以及提手(8);左侧安装有电动车充电接口(13);右侧安装有电动车启动/关停锁(32);顶部设有伞柄插槽(42);后面安 装有手机用USB充电接口(9)、前大灯按钮(10)、喇叭按钮(11)和盛放小物件的网格储物袋(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26,27)半径比前轮(21,22)半径稍小,但后轮(26,27)中心距比前轮(21,22)中心距稍大,使得收叠时后轮(26,27)刚好跨在前轮(21,22)外侧,减小电动车整体收叠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板支撑杆(15,16)通过铰接机构(28)安装在折叠式踏板(25)上面,可以相对踏板做顺时针或逆时钟旋转,不使用时可收纳在踏板凹槽内;座椅板支撑杆一(15)较座椅板支撑杆二(16)的宽度稍窄,前者开口呈n型;后者宽度稍宽,开口呈u型,使得相向折叠收纳时不会互相干涉。
CN201621050577.4U 2016-09-12 2016-09-12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1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0577.4U CN206171666U (zh) 2016-09-12 2016-09-12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0577.4U CN206171666U (zh) 2016-09-12 2016-09-12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1666U true CN206171666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7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057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1666U (zh) 2016-09-12 2016-09-12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1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7777A (zh) 折叠滑板车
CN104648575A (zh) 一种箱型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US9919761B2 (en) Electric-motorized kick-scooter
CN107499438B (zh) 智能旅行箱
CN201447022U (zh) 折叠式两用自行车
CN205273752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
CN105109602B (zh) 骑行平衡两用电动车
CN106428395A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滑板车
CN206171666U (zh) 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205632843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车
CN205417918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电动车
CN201923264U (zh) 一种可折叠成箱体的电动滑板车
CN203854800U (zh) 快速折叠式电动滑板车的快速折叠机构
CN105416483B (zh) 微型折叠电动车
CN102211617A (zh) 可折叠电动汽车
CN201907608U (zh) 电动站立车
CN205417948U (zh) 微型折叠电动车
CN207712218U (zh) 一种折叠电动平衡车
CN110949588A (zh) 拉杆式折叠电动车
CN205417941U (zh) 快速折叠便携电动车
CN202152089U (zh) 一种可折叠成箱体的滑板车
CN111098964A (zh) 一种便于家庭出行的多功能折叠电动车
CN206466105U (zh) 一种电动折叠三轮车
CN213502758U (zh) 一种可折叠电动代步车
CN201380916Y (zh) 一种箱式折叠多功能代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41003 Jiangxi city of Ganzhou Province Pan Long Zhen Shui Dui Cun Da Tang Keng Zu Zhanggong District No. 27

Patentee after: Nie Huadong

Address before: West cattle town of 341624 Jiangxi city of Ganzhou province Xinfeng County near the village of Blue House No. 29

Patentee before: Nie Huad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