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7663U - 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7663U
CN206167663U CN201621195358.5U CN201621195358U CN206167663U CN 206167663 U CN206167663 U CN 206167663U CN 201621195358 U CN201621195358 U CN 201621195358U CN 206167663 U CN206167663 U CN 206167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fixed
reel
main shaft
fixed m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53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英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1953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67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7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7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减震器、固定扣、轮架、绳轮组件及用于固定受救人员的固定件,绳轮组件包括固定架,固定架自下而上依次旋转连接有缠绕有牵引绳的卷盘以及至少一个滑轮,牵引绳的一端自下而上依次绕过滑轮,然后绕过轮架并固定于固定架,卷盘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对卷盘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组件,至少一个滑轮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对滑轮进行制动的第二制动组件;利用第一制动组件锁死卷盘,利用第二制动组件锁死滑轮,可以很好的控制下降速度,保障了安全。

Description

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施,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背景技术
救生缓降器是一种可使人沿(随)绳(带)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它可用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物窗口、阳台或楼房平顶等处,也可安装在举高消防车上,营救处于高层建筑物火场上的受难人员。
救生缓降器主要针对普通家庭和个人使用,其构造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钢丝绳等组成,使用者先将挂钩挂在室内窗户、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体上,然后将绑带系在人体腰部,从窗户上下落缓缓降到地面。每次可以承载约100公斤重的人自由滑下,其下滑速度约为每秒0.5-1.5米,从二十层楼上降到地面约需一分钟。
但是,现有的缓降器只设置有一个制动器,如果用户在下降的过程中需要制动时,只利用这一个制动器进行制动,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制动的幅度,则可能会造成用户激烈震荡,导致危险情况的出现;而且,如果这唯一的制动器在使用时出现问题,也会造成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减震器、固定扣、轮架、绳轮组件及用于固定受救人员的固定件,所述绳轮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自下而上依次旋转连接有缠绕有牵引绳的卷盘以及至少一个滑轮,所述牵引绳的一端自下而上依次绕过所述滑轮,然后绕过轮架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卷盘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卷盘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组件,至少一个所述滑轮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对所述滑轮进行制动的第二制动组件。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制动组件包括圆弧面开设有外螺纹的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卷盘同轴且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卷盘构成过渡配合,所述第一主轴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并固定有第一手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嵌于所述固定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手柄沿所述第一主轴圆周方向旋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制动组件包括圆弧面开设有外螺纹的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与所述滑轮同轴且所述第二主轴与所述滑轮构成过渡配合,所述第二主轴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并固定有第二手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嵌于所述固定架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手柄沿所述第二主轴圆周方向旋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主板与副板,所述滑轮与所述卷盘均位于所述主板与所述副板之间,所述第一主轴与所述第二主轴均依次贯穿所述主板与所述副板,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均嵌于所述副板上,所述主板位于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副板二者之间,所述滑轮与所述主板、所述滑轮与所述副板之间、所述卷盘与所述主板之间、所述卷盘与所述副板之间均夹持有摩擦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轮架之间还设置有固扣,所述固扣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主板,所述牵引绳绕过所述轮架后固定于固扣。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绳索以及与所述固定架固定的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均固定有所述绳索,每根所述绳索远离横管一端均悬挂有同一个踩踏板,所述踩踏板的外周旋转连接有导向轮组,每个导向轮组包括至少一个大小相同且共轴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沿竖直方向来回滚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踩踏板外接有若干个与所述导向轮组一一对应的预备架,每个所述预备架均包括与所述踩踏板固定的横杆,所述横杆相对所述踩踏板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旋转连接有与所述踩踏板之间存在间隙的预备轮,所述预备轮与所述导向轮大小相同,所述预备轮的中心轴与所述导向轮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杆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杆的长度方向呈锐角设置,所述支杆远离所述横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杆的端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踩踏板的下表面固定有套管,所述套管套接有袖珍平衡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器设为扭簧,所述牵引绳的直径不大于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在工作时,首先,利用第一制动组件锁死卷盘,利用第二制动组件锁死滑轮,然后将固定扣扣在可以支撑的物体上,如窗户或围栏;接着将绳轮组件以及固定件悬挂,受救人员利用固定件固定,然后用户利用第一制动组件及第二制动组件以使得固定件与自身下降,借此,自高处转移至抵触,从而实现脱离危险环境;具体的,用户先微调第一制动组件调节卷盘的旋转速度以实现固定件的下降以及下降的速度,然后利用第二制动组件调节滑轮的旋转速度,以实现对下降速度的进一步调试,实现匀速或以合适的速度下降,避免下降速度过快而导致用户不适甚至造成危险;故第一制动组件及第二制动组件可以很好的控制下降速度,保障了安全;此外,第一制动组件与第二制动组件的存在也成就了双保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可调式救生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部的放大图。
图中:01、减震器;02、固定扣;021、牵引绳;022、固扣;03、固定架;031、副板;032、主板;033、滑轮;0331、第二手柄;0332、第二主轴;0333、第二紧固件;034、卷盘;0341、第一手柄;0342、第一主轴;04、横管;041、踩踏板;042、绳索;043、横杆;0431、合页;044、支杆;0441、预备轮;045、支撑杆;046、导向轮;05、摩擦片;051、固定圈;06、安全带;07、轮架;08、袖珍平衡轮;081、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4可知,一种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减震器01、固定扣02、轮架07、绳轮组件及用于固定受救人员的固定件;针对绳轮组件,其包括固定架03,而固定架03自下而上依次旋转连接有缠绕有牵引绳021的卷盘034以及至少一个滑轮033,卷盘034与滑轮033之间均存在间隙,即不接触,若有两个以上滑轮033,卷盘034与滑轮033两两之间均存在间隙;此外,牵引绳021的一端自下而上依次绕过滑轮033,牵引绳021的一端自下而上依次绕过滑轮033,然后绕过轮架07并固定于固定架03,即牵引绳021缠绕在卷盘034的外周且该牵引绳021的自由端自下而上依次绕过滑轮033,然后,牵引绳021的自由端绕过轮架07并固定于固定架03,在此处,自由端贯穿固定架03后才绕过轮架07并固定于固定架03;另外,卷盘034与固定架03之间设置有对卷盘034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组件,至少一个滑轮033与固定架03之间设置有对滑轮033进行制动的第二制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优化设置:固定架03上只设置有两个滑轮033,且只有位于最上方的滑轮033与固定架03之间设置有第二制动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滑轮033的个数以及第二制动组件的个数,滑轮033的数目越大,即牵引绳021与各个滑轮033的接触面的总面积就会增大,从而增加了牵引绳021所受的摩擦力,借此,也有效的避免了该固定件下落速度过快,有着一定的制动作用,可以帮助用户调节下降的速度。
此外,轮架07上旋转连接有换向轮,牵引绳021的一端由卷盘034起始后自下而上依次绕过滑轮033,接着绕过换向轮后固定于固定架03上,这样,固定架03与固定扣02之间实际上存在了两根牵引绳021,使得这两根牵引绳021中的任意一根所受的拉力相对只有一根牵引绳021时减半,有效的避免了牵引绳021因拉力过大而导致断裂,提高了安全性能,也延长了牵引绳021的使用寿命。
其中,牵引绳021的直径不大于3mm,且牵引绳02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因为若卷盘034可以卷起的牵引绳021的体积恒定,本实施例中的牵引绳021的直径不大于3mm,小于现有技术中将牵引绳021的直径(现有技术中牵引绳021的直径设置为大于3mm),故本实施例中的卷盘可以卷起更长的牵引绳021。
当然,特种人员紧急情况下用时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不用换向轮上述方案中,此时,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减震器01、固定扣02、绳轮组件及用于固定受救人员的固定件,绳轮组件包括固定架03,固定架03自下而上依次旋转连接有缠绕有牵引绳021的卷盘034以及至少一个滑轮033,牵引绳021的一端自下而上依次绕过滑轮033,然后绕过固定扣02后固定于固定架03。特种人员在使用的时候;其下降速度在3m/s以上时,都能安全落地;当然,特征人员下坠的下方没有障碍物,是在云梯,直升飞机等等;在卷盘034的尺寸与滑轮033的尺寸增大的请况下,可以加到每秒三米以上。
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在工作时,首先,利用第一制动组件锁死卷盘034,利用第二制动组件锁死滑轮033,然后将固定扣02扣在可以支撑的物体上,如窗户或围栏;接着将绳轮组件以及固定件悬挂,受救人员利用固定件固定,然后用户利用第一制动组件及第二制动组件以使得固定件与自身下降,借此,自高处转移至低处,从而实现脱离危险环境;具体的,用户先微调第一制动组件调节卷盘034的旋转速度以实现固定件的下降以及下降的速度,然后利用第二制动组件调节滑轮033的旋转速度,以实现对下降速度的进一步调试,实现匀速或以合适的速度下降,避免下降速度过快而导致用户不适甚至造成危险;故第一制动组件及第二制动组件可以很好的控制下降速度,保障了安全;此外,第一制动组件与第二制动组件的存在也成就了双保险。
针对固定架03,其有着多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其具体的形状与结构做出限定,只需其可以满足本实施例的要求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03可有以下设置:
根据图1至图3可知,固定架03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主板032与副板031,滑轮033与卷盘034均位于主板032与副板031之间,针对第一制动组件,其包括圆弧面开设有外螺纹的第一主轴0342,第一主轴0342与卷盘034同轴且第一主轴0342与卷盘034构成过渡配合,第一主轴0342的一端贯穿固定架03并固定有第一手柄0341,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嵌于固定架03的外侧壁,第一手柄0341沿第一主轴0342的圆周方向旋转;针对第二制动组件,其包括圆弧面开设有外螺纹的第二主轴0332,第二主轴0332与滑轮033同轴且第二主轴0332与滑轮033构成过渡配合,第二主轴0332的一端贯穿固定架03并固定有第二手柄0331,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件0333,第二紧固件0333嵌于固定架03的外侧壁,第二手柄0331沿第二主轴0332的圆周方向旋转;主板032位于第二手柄0331与副板031之间,而第一紧固件嵌于副板031的外侧壁;主板032位于第一手柄0341与副板031之间,第二紧固件0333嵌于副板031的外侧壁;这样方便用户操作第一手柄0341与第二手柄0331旋转,而且,第一主轴0342与第二主轴0332均依次贯穿主板032与副板031。
固定架03与轮架07之间还设置有固扣022,固扣022的底部固定于主板032,牵引绳021绕过轮架07后固定于固扣0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0333均示范性的设为六角螺母。
这样,用户只需旋转第一手柄0341,就可以增加主板032与副板031二者与卷盘034之间的挤压强度,从而,增大主板032与副板031二者与卷盘034之间的摩擦力,当然,也可以逆向旋转第一手柄0341,实现减小主板032与副板031二者与卷盘034之间的挤压强度,从而,减小主板032与副板031二者与卷盘034之间的摩擦力,借此,就可以有效的调节卷盘034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若摩擦力足够大,则可实现对卷盘034的制动,摩擦力适当时,也可调节卷盘034的转速,实现固定件下降速度的调节;同理,用户只需旋转第二手柄0331,就可以增加主板032与副板031二者与滑轮033之间的挤压强度,从而,增大主板032与副板031二者与滑轮033之间的摩擦力,当然,也可以逆向旋转第二手柄0331,实现减小主板032与副板031二者与滑轮033之间的挤压强度,从而,减小主板032与副板031二者与滑轮033之间的摩擦力,借此,就可以有效的调节滑轮033所受摩擦力,若摩擦力足够大,则可实现对滑轮033的制动,摩擦力适当时,也可调节滑轮033的转速,实现固定件下降速度的调节;当然,为了效果更加明显,在本实施例中,滑轮033与主板032、滑轮033与副板031之间、卷盘034与主板032之间、卷盘034与副板031之间均夹持有摩擦片05;借助摩擦片05,使得滑轮033与卷盘034的转速可以更好的控制。
为防止牵引绳021左右摆动,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以下设置:安装防止021左右摆动的固定圈051,该固定圈051固定于副板031朝向主板032的表面,且该固定圈051套接牵引绳021,有效的防止了牵引绳021左右摆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滑轮033均设为轴承轮。轴承轮使得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可以用在特战部队、特警部队、作战、消防大队、抗震救灾、救生、还有极限运动、登山攀岩等需快速动作的场景中。
根据图1至图4可知,针对固定件,其包括绳索042以及与固定架03固定的横管04,横管04的两端均固定有绳索042,每根绳索042远离横管04一端均悬挂有同一个踩踏板041;当然,还可进行以下设置:固定件包括与固定架03固定的横管04及绳索042,绳索042穿过横管04并悬挂有踩踏板041,用户踩在该踩踏板041上,踩踏板041的外周旋转连接有导向轮046组,每个导向轮046组包括至少一个大小相同且共轴的导向轮046,导向轮046沿竖直方向来回滚动;在本实施例中,该踩踏板041为四边形设置,且其一侧面上固定有两个导向轮046,这两个导向轮046分布于该侧面的两端;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在使用时,导向轮046可在墙面上滑动,避免踩踏板041与墙面发生剧烈摩擦导致踩踏板041不平,从而避免了由此造成的危险,而且,导向轮046与墙面的作用力,也可以有效的帮助踩踏板041自上而下运动,避免了踩踏板041墙面的磕碰而导致下降方向偏离正常方向,故用户在使用时无需手扶墙面,十分的方便。
此外,如果墙面上有凹凸位置,如窗户,且该凹凸位置的区域较大,导致同一导向轮046组之间必有一个导向轮046陷于该凹凸位置,这就会造成该踩踏板041的不稳,从而产生危险,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以下设置:踩踏板041外接有若干个与导向轮046组一一对应的预备架,每个预备架均包括与踩踏板041固定的横杆043,横杆043相对踩踏板041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杆044,此处,横杆043与支杆044构成旋转连接,横杆043与支杆044之间设置有合页,或横杆043贯穿支杆044,横杆043可绕其自身的中心轴旋转;支杆044旋转连接有与踩踏板041之间存在间隙的预备轮0441,预备轮0441与导向轮046大小相同,预备轮0441的中心轴与导向轮046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借助预备轮0441,就可以保证至少有两个轮子位于墙面上,预备轮0441就会滑落至凹处,预备轮0441与踩踏板041之间的间隙就可以跨过凹处于墙面之间的交界处,而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踩踏板041的平稳,提高了安全性能;预备轮0441设为万向轮。
当支杆044遇到以下情况时,如:下面住户的窗户开着,空调箱子,老区的二层,三层楼,网线等等。就会造成下降受阻或者下降过程不稳定,故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以下设置:踩踏板041的下表面固定有套管081,套管套接有袖珍平衡轮08,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袖珍平衡轮08的数目做出限定,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袖珍平衡轮08的数目根据需要情况进行具体设置;该袖珍平衡轮08可自套管081中取出或自锁在套管081中;具体的,在使用时,用户只需自套管081中取出袖珍平衡轮08,然后用手握住该袖珍平衡轮08的手柄并使得该袖珍平衡轮08抵接墙面自上往下滑落,从而帮助用户稳定,此外,其握在用户的手中,故可控,并且帮助用户在因风引起的轻微左右摆动时保持稳定;其中,若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放置于包装盒中已进行售卖或者运输,故该包装盒内可放置有至少一个该袖珍平衡轮08;此外,在遭遇恶劣环境时,绳索042、踩踏板041可直接被替换成扁带绳和两个袖珍平衡轮08。
此外,袖珍平衡轮08主要用于底层建筑住的用户。
但是,如果墙面上有窗户,相对墙面,窗框的高度高于玻璃的高度,故当该预备轮0441滚过窗框后就会直接落在玻璃上,造成撞击,这样,就极易造成玻璃破损,引起损失,破碎的玻璃也会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危险,故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以下设置:支杆044上固定有支撑杆045,支撑杆045的长度方向与支杆044的长度方向呈锐角设置,优化的,支撑杆045的长度方向与支杆044的长度方向呈40度设置,支杆044远离横杆043的端部与支撑杆045远离支杆044的端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当预备轮0441滑落至玻璃的瞬间,支撑杆045就会抵接墙面,避免预备轮0441剧烈撞击玻璃,提高了安全性能;其中,支杆044为伸缩结构,沿其长度方向可以伸长或缩短,这样,可有效的增加该支杆044的适配性;支杆04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横杆043的长度方向。
此外,当用户站在踩踏板041上时,绳索042上固定有安全带06,利用安全带06可以有效的放置用户掉落,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横管04的两端及横管04的中部均固定有安全带06,借助安全带06固定用户的身上,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比如突然刮大风导致不稳定或中途眩晕时,该安全带06可以固定人体以避免用户出现意外。
此外,减震器01设为扭簧。将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可以支撑的物体上,如窗户或围栏;然后直接将固定扣02直接悬挂在该扭簧的另一端上,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在使用时,扭簧就会受到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拉力,借助扭簧,可以对人体在踩踏件上的运动所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提高了安全性能。
当然,为了使得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在使用后,可以方便收起以便进行下一次操作,故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以下设置:卷盘034上还可设置有驱动源及驱动装置,驱动源给驱动装置提供能量,该驱动装置驱动该卷盘034逆方向旋转以将牵引绳021卷起,继而拉动使得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复位,继而可以继续搜救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并不对驱动装置做出限定。
此外,在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无需经常保养,且踩踏板041的存在,让用户可以直接站在踩踏板041上,无需用绳吊人体,避免了用户因此产生的不适;而且,可以将还可多人同时操作;另外,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在使用时,是由上自下缓缓降落,而无需往楼下抛绳,也就不用担心砸伤他人。
此外,保养期特别长,除去安全带06、摩擦片05以及导向轮046的外套胶皮以外,该可调式救生缓降器整个结构全部都用了304不锈钢材质,减少了保养问题。
牵引绳021中受力部分不能常用,为防止老化,造成危险,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牵引绳021中拉直部分剪除,以避免产生危险,在短距离的实验阶段,牵引绳021的拉直部分只能反复使用十次以内,都必须剪掉。
此外,导向轮046与踩踏板041之间设置有伸缩杆,借助伸缩杆,可调节导向轮046与踩踏板041之间的距离,借此,避免踩踏板041在墙面上前后摆动,使得导向轮046可以紧贴墙面,帮助用户稳定重心,提高了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减震器(01)、固定扣(02)、轮架(07)、绳轮组件及用于固定受救人员的固定件,其特征为:所述绳轮组件包括固定架(03),所述固定架(03)自下而上依次旋转连接有缠绕有牵引绳(021)的卷盘(034)以及至少一个滑轮(033),所述牵引绳(021)的一端自下而上依次绕过所述滑轮(033),然后绕过轮架(07)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03),所述卷盘(034)与所述固定架(03)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卷盘(034)进行制动的第一制动组件,至少一个所述滑轮(033)与所述固定架(03)之间设置有对所述滑轮(033)进行制动的第二制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制动组件包括圆弧面开设有外螺纹的第一主轴(0342),所述第一主轴(0342)与所述卷盘(034)同轴且所述第一主轴(0342)与所述卷盘(034)构成过渡配合,所述第一主轴(0342)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03)并固定有第一手柄(0341),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嵌于所述固定架(03)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手柄(0341)沿所述第一主轴(0342)的圆周方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其特征为:所述第二制动组件包括圆弧面开设有外螺纹的第二主轴(0332),所述第二主轴(0332)与所述滑轮(033)同轴且所述第二主轴(0332)与所述滑轮(033)构成过渡配合,所述第二主轴(0332)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架(03)并固定有第二手柄(0331),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件(0333),所述第二紧固件(0333)嵌于所述固定架(03)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手柄(0331)沿第二主轴(0332)的圆周方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其特征为:所述固定架(03)包括相互对称设置的主板(032)与副板(031),所述滑轮(033)与所述卷盘(034)均位于所述主板(032)与所述副板(031)之间,所述第一主轴(0342)与所述第二主轴(0332)均依次贯穿所述主板(032)与所述副板(031),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0333)均嵌于所述副板(031)上,所述主板(032)位于所述第一手柄(0341)与所述副板(031)之间,所述主板(032)位于所述第二手柄(0331)与所述副板(031)之间,所述滑轮(033)与所述主板(032)、所述滑轮(033)与所述副板(031)之间、所述卷盘(034)与所述主板(032)之间、所述卷盘(034)与所述副板(031)之间均夹持有摩擦片(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其特征为:所述固定架(03)与所述轮架(07)之间还设置有固扣(022),所述固扣(02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主板(032),所述牵引绳(021)绕过所述轮架(07)后固定于固扣(0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其特征为:所述固定件包括绳索(042)以及与所述固定架(03)固定的横管(04),所述横管(04)的两端均固定有所述绳索(042),每根所述绳索远离横管(04)一端均悬挂有同一个踩踏板(041),所述踩踏板(041)的外周旋转连接有导向轮(046)组,每个导向轮(046)组包括至少一个大小相同且共轴的导向轮(046),所述导向轮(046)沿竖直方向来回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其特征为:所述踩踏板(041)外接有若干个与所述导向轮(046)组一一对应的预备架,每个所述预备架均包括与所述踩踏板(041)固定的横杆(043),所述横杆(043)相对所述踩踏板(041)的另一端固定有支杆(044),所述支杆(044)旋转连接有与所述踩踏板(041)之间存在间隙的预备轮(0441),所述预备轮(0441)与所述导向轮(046)大小相同,所述预备轮(0441)的中心轴与所述导向轮(046)的中心轴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其特征为:所述支杆(044)上固定有支撑杆(045),所述支撑杆(045)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杆(044)的长度方向呈锐角设置,所述支杆(044)远离所述横杆(043)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045)远离所述支杆(044)的端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其特征为:所述踩踏板(041)的下表面固定有套管(081),所述套管套接有袖珍平衡轮(08)。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式救生缓降器,其特征为:所述减震器(01)设为扭簧,所述牵引绳(021)的直径不大于3mm。
CN201621195358.5U 2016-11-04 2016-11-04 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Active CN206167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5358.5U CN206167663U (zh) 2016-11-04 2016-11-04 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5358.5U CN206167663U (zh) 2016-11-04 2016-11-04 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7663U true CN206167663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2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5358.5U Active CN206167663U (zh) 2016-11-04 2016-11-04 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7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1361B2 (en) Centrifugal brake mechanism
CN101920075B (zh) 高楼逃生器
CN201482011U (zh) 一种双保险楼宇逃生装置
CN102039008B (zh) 一种高空缓降器
WO2010151907A1 (en) Rescue equipment for high-rise building
CN206167663U (zh) 可调式救生缓降器
CN208710851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201366197Y (zh) 机械救生胸挎包
CN103041519A (zh) 固定式自适应弹力消防逃生缓降系统
CN2817902Y (zh) 高楼遇难逃生器
CN107029360B (zh) 自控速高楼逃生器
CN202397990U (zh) 一种高空消防逃生装置
CN203001713U (zh) 一种楼房
CN101991920A (zh) 高楼逃生器
CN206295511U (zh) 一种逃生缓降器
CN206315370U (zh) 一种高空可控缓降逃生装置
CN203763691U (zh) 一种逃生索
CN106267600A (zh) 一种多人高空集体逃生器
CN203001711U (zh) 一种楼房
CN203634669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101340948A (zh) 用于建筑物内人员的疏散和救援的装置
CN106552375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放绳设备的建筑
CN106552335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CN204840705U (zh) 一种救生缓降器
CN106267597A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