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1890U - 偏光片 - Google Patents

偏光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1890U
CN206161890U CN201621035204.XU CN201621035204U CN206161890U CN 206161890 U CN206161890 U CN 206161890U CN 201621035204 U CN201621035204 U CN 201621035204U CN 206161890 U CN206161890 U CN 206161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laroid
protective layer
touch control
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352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喜荣
曾海滨
梁伟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touc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TOUCH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TOUCH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TOUCH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352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61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1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1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光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偏光部,所述偏光部包括第一保护层、偏振层、第二保护层,所述偏振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所述本体还包括触控层和滤蓝光层,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位于所述偏光部外侧。不仅具有传统偏光片的功能,同时还兼具有过滤蓝光的功能、触控的功能,可以简化触摸屏和显示模组的贴合工艺、可以减小层间的光线反射和折射提高显示屏的亮度。

Description

偏光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显示领域,特别涉及偏光片。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平板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离不开电子产品,随之而来的视力问题日益凸显。科学研究表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屏幕都会发射高能量的蓝光,这种有害的蓝光可以直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对视网膜和黄斑区造成伤害。蓝光具有波长短能量高的特性,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且会在其上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导致视觉疲劳。因此在享受电子产品给我们方便的同时,需要一款具有降低或屏蔽蓝光危害的产品,不仅是广大消费者的要求,也是相应厂商应该严重关注的重要课题。
另外,在移动终端产品上,触控和显示深度整合已经变为一种大的趋势,目前此类产品结构主要有On-Cell型和In-Cell型,它们的共同点是将外挂式的触摸功能整合到液晶模组上,对降低显示设备的厚度效果非常明显,然而On-Cell型和In-Cell型结构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例如,工艺流程较为冗长,生产过程控制难度高,良率低、成本高,而且杂讯信号干扰明显,对IC的性能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移动终端产品上,触控和显示整合时,工艺流程复杂,生产过程控制难度高问题,同时实现了偏光片的滤蓝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偏光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偏光部,所述偏光部包括第一保护层、偏振层、第二保护层,所述偏振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所述本体还包括触控层和滤蓝光层,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位于所述偏光部外侧。
优选的,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上离型膜、光学粘合剂层,所述上离型膜、光学粘合剂层、本体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偏光片还包括压敏粘合剂层以及下离型膜,所述本体、压敏粘合剂层以及下离型膜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离型膜或下离型膜的厚度为23-125μm。
优选的,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上离型膜、光学粘合剂层、压敏粘合剂层以及下离型膜,所述上离型膜、光学粘合剂层、本体、压敏粘合剂层以及下离型膜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贴合,所述滤蓝光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贴合。
优选的,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贴合,所述滤蓝光层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贴合。
优选的,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贴合,所述滤蓝光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贴合。
优选的,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贴合,所述滤蓝光层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贴合。
优选的,所述触控层处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偏光片不仅具有传统偏光片的功能,同时还兼具有过滤蓝光的功能、触控的功能,可以简化触摸屏和显示模组的贴合工艺、减小层间的光线反射和折射提高显示屏的亮度,有助于减小产品的厚度,使产品更加轻薄。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1、上离型膜;2、光学粘合剂层;3、触控层;4、滤蓝光层;5、第一保护层;6、偏振层;7、第二保护层;8、压敏粘合剂层;9、下离型膜;10、偏光部;20、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偏光片,包括本体20,本体20包括偏光部10,偏光部10包括第一保护层5、偏振层6、第二保护层7,偏振层6位于第一保护层5与第二保护层7之间,本体20还包括触控层3和滤蓝光层4,触控层3和滤蓝光层4位于偏光部10外侧。
优选的,偏振层6采用PVA(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制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通过用各类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染料进行染色,如用碘溶液对膜层染色,同时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进行拉伸,使聚合物聚乙烯醇吸收二向色性染料形成偏振性能,在脱水、烘干后形成偏振片原膜层。偏振层6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且表面容易被划伤,在湿热环境下容易发生形变,因此两面都需要设置保护层,偏振层6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5与所述第二保护层7之间,保护层通常由TAC(Tri acetyl Cellulose,三醋酸纤维素酯)这种具有高透过率、高强度、较好耐湿热特性的基材来制作。
在偏光部10外侧设置滤蓝光层4,滤蓝光层4对蓝紫高能短波有吸收转化的功能,对320nm-500nm蓝光波段有较高的过滤能力,尤其对易导致黄斑区发生病变的450-460nm波段蓝光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可以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同时,在偏光部外侧设置还设置触控层3以实现触控功能的集成。
本实施例所述的偏光片不仅具有偏光片的偏振功能,同时还兼具有过滤蓝光的功能和触控的功能,可以简化触摸屏和显示模组的贴合工艺、可以减小层间的光线反射和折射提高显示屏的亮度,将偏光片与触控层3融合为一体,形成一种集成功能的偏光片,有助于减小产品的厚度,使产品更加轻薄。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偏光片,该偏光片除了实施例一中描述的包括本体20外,还包括在本体20上表面设置的上离型膜1、光学粘合剂层2以及在本体20下表面设置的压敏粘合剂层8、下离型膜9。该偏光片各层叠加的顺序依次为上离型膜1、光学粘合剂层2、触控层3、滤蓝光层4、第一保护层5、偏振层6、第二保护层7、压敏粘合剂层8、下离型膜9。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触控层3上表面制作光学粘合剂层2,光学粘合剂层2可直接参与后续全贴合加工工艺,可降低全贴合工艺的难度,降低返拆率和生产成本,另外,这种全贴工艺会减少层间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使显示屏的亮度提高。
触控层3和滤蓝光层4处于光学粘合剂层2和第一保护层5之间,触控层3与光学粘合剂层2贴合,滤蓝光层4与第一保护层5贴合。
在第二保护层7的下表面设置压敏粘合剂层8,PSA(Pressure SensitiveAdhesive)为压敏黏着剂,压敏黏着剂可以为溶剂型压敏粘合剂、非水乳液型压敏粘合剂、含水压敏粘合剂等。由于压敏黏着剂具有光泄露低及可重复使用等特性,可以用于偏光片与显示基板之间的贴合。
为保护光学粘合剂层2,在光学粘合剂层2上设置上离型膜1,为保护压敏粘合剂层8,在压敏粘合剂层8上设置下离型膜9。上离型膜1和下离型膜9厚度为23-125μm,剥离力为5-15g,优选的,上离型膜1和下离型膜9厚度为50、70或100μm,优选的,上离型膜1和下离型膜9剥离力为7、9或11g。
实施例三:
如图3,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触控层3和滤蓝光层4的叠加顺序调换,触控层3与第一保护层5贴合,滤蓝光层4与光学粘合剂层2贴合。
实施例四:
如图4,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触控层3和滤蓝光层4设置在第二保护层7与压敏粘合剂层8之间,光学粘合剂层2直接与第一保护层5贴合,触控层3与压敏粘合剂层8贴合,滤蓝光层4与第二保护层7贴合。
实施例五:
如图5,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触控层3和滤蓝光层4的叠加顺序调换,触控层3与第二保护层7贴合,滤蓝光层4与压敏粘合剂层8贴合。
实施例六:
如图6,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滤蓝光层4设置在第二保护层7和压敏粘合剂层8之间,光进入偏光片的偏振层6之前完成滤蓝光处理;触控层3处于光学粘合剂层2和第一保护层5之间。
综合以上六个实施例,偏光部10完成偏光片的偏振功能;进一步,通过在偏光部10外侧设置触控层3和滤蓝光层4,形成一种集成触控功能和过滤蓝光功能的偏光片,有助于减小产品的厚度,使产品更加轻薄;进一步,为了实现后续全贴合加工工艺,在本体20外侧设置光学粘合剂层2和压敏粘合剂层8,可降低全贴合工艺的难度,降低返拆率和生产成本;为保护光学粘合剂层2,在光学粘合剂层2上设置上离型膜1,为保护压敏粘合剂层8,在压敏粘合剂层8上设置下离型膜9。其中触控层3和滤蓝光层4可以根据技术,工艺,材料等要求设置在偏光部10与光学粘合剂层2或压敏粘合剂层8之间。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偏光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偏光部,所述偏光部包括第一保护层、偏振层、第二保护层,所述偏振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触控层和滤蓝光层,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位于所述偏光部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光学粘合剂层以及上离型膜;所述上离型膜、光学粘合剂层以及本体依次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压敏粘合剂层以及下离型膜;所述本体、压敏粘合剂层以及下离型膜依次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离型膜的厚度为23-125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上离型膜、光学粘合剂层、压敏粘合剂层以及下离型膜,所述上离型膜、光学粘合剂层、本体、压敏粘合剂层以及下离型膜依次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贴合,所述滤蓝光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贴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第一保护层贴合,所述滤蓝光层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下表面贴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贴合,所述滤蓝光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贴合。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和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贴合,所述滤蓝光层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贴合。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处于所述光学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之间,所述滤蓝光层处于所述压敏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
CN201621035204.XU 2016-08-31 2016-08-31 偏光片 Active CN206161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5204.XU CN206161890U (zh) 2016-08-31 2016-08-31 偏光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35204.XU CN206161890U (zh) 2016-08-31 2016-08-31 偏光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1890U true CN206161890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1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35204.XU Active CN206161890U (zh) 2016-08-31 2016-08-31 偏光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189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0622A (zh) * 2017-09-06 2017-11-10 合肥同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及具有该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CN110471138A (zh) * 2019-09-16 2019-11-19 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容式触控功能的偏光片
CN111175877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江苏晶亚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用偏光片
CN11234616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可调减光膜
CN112987159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屏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0622A (zh) * 2017-09-06 2017-11-10 合肥同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及具有该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CN110471138A (zh) * 2019-09-16 2019-11-19 安徽方兴光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容式触控功能的偏光片
CN112987159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偏光片、显示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175877A (zh) * 2019-12-27 2020-05-19 江苏晶亚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用偏光片
CN11234616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宁波维真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可调减光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1890U (zh) 偏光片
CN203838722U (zh) 液晶终端设备及指纹采集器
CN206638846U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246404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6161888U (zh) 一种滤蓝光曲面触摸显示屏
CN205015868U (zh) 触摸显示器
CN203673462U (zh) 一种ogs全贴合电容屏
CN101872035A (zh) 一种液晶屏的硬屏偏光板
CN101261397A (zh) 偏光片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16044A (zh) 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202904051U (zh) 触摸屏用偏光片及触摸屏显示器
TWI666427B (zh) 環境感光孔封裝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05629368A (zh) 一种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CN204020140U (zh) 一种防蓝光防刮保护膜
CN104635368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使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
CN205473556U (zh) 一种滤蓝光及uv光的内防爆oca护眼膜
CN201909857U (zh) 一种具有扩散功能的高反射半透型偏光片
CN207114816U (zh) 一种防窥视偏光片
CN207558304U (zh) 一种超薄显示模组和超薄触摸显示模组
CN207249646U (zh) 一种保护盖板、触摸屏和显示模组
CN203706179U (zh) 触摸显示装置
CN208459989U (zh)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
CN212800222U (zh) 采用绿光ab胶层的绿光钢化膜
CN21401156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偏光片
CN108873459A (zh) Coa型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building 1, No. 118, Liguang new industrial zone, Liguang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tar touc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streets Guanlan Liguang community Li New Light Industrial Zone No. 118 Building 1, building 2

Patentee before: TOP TOUCH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