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1471U - 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1471U
CN206161471U CN201621172189.3U CN201621172189U CN206161471U CN 206161471 U CN206161471 U CN 206161471U CN 201621172189 U CN201621172189 U CN 201621172189U CN 206161471 U CN206161471 U CN 206161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glass bushing
control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721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鑫
李晓炅
付利俊
陈影
谢晓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721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61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1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14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腐温控感温系统,其包括:玻璃套管,导热介质油,温控感温棒,温控系统和运动粘度测定仪的浴槽;其中,玻璃套管设置于浴槽内;玻璃套管为顶部开口的结构;导热介质油设置于玻璃套管内;温控感温棒设置于玻璃套管内,且其感温区域与导热介质油接触;温控系统与温控感温棒的信号发射端相连。上述感温系统解决了腐蚀致使感温控制系统失控而造成检测数据的失真以及因腐蚀造成水浴蒸馏水浑浊,致使精密温度计观察不准而严重影响实验测定的准确度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运动粘度测定仪等温控类检测仪器的温度要求,又从根本上防止了精密感温棒的腐蚀,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背景技术
以运动粘度测定仪为代表温控类检测仪器是检测实验室及研究机构使用较频繁的精密仪器,其温控感温棒都要在水浴中长期浸泡,且属于仪器的核心精密部件。温控系统长期浸泡在40-50℃的水中,极易造成温控部件的腐蚀进而致使水浴的蒸馏水浑浊。温控系统腐蚀严重后,温控系统是整套设备的核心部件,与其内部加热元件密切相连,单独修复系统无法保证精密温度的控制,因此,当温控系统腐蚀损坏后整套设备也就将报废。造成设备极大的浪费。
温控感温棒在腐蚀过程中可能会致使感温控制系统失控,由此将会造成检测数据的失真,对生产管控造成重大影响。同时腐蚀的缓慢过程中还会造成水浴蒸馏水的浑浊,致使精密温度计观察不准,也会严重影响实验测定的准确度,因此无论哪一方面都会造成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偏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腐温控感温系统,其包括:玻璃套管,导热介质油,温控感温棒,温控系统和运动粘度测定仪的浴槽;其中,
所述玻璃套管设置于浴槽内;
所述玻璃套管为顶部开口的结构;
所述导热介质油设置于玻璃套管内;
所述温控感温棒设置于玻璃套管内,且其感温区域与导热介质油接触;
所述温控系统与温控感温棒的信号发射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套管的内径大于温控感温棒的外径1~1.5mm。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套管的顶部开口向外延伸形成弯沿,所述弯沿搭设在浴槽的槽盖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腐温控感温系统,该感温系统是将温控感温棒单独置于玻璃套管的导热介质油内,利用了玻璃套管和导热介质油的感温以及防腐特性,既保证了运动粘度测定仪的温度要求,又从根本上防止了温控感温棒的腐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感温系统解决了腐蚀致使感温控制系统失控而造成检测数据的失真以及因腐蚀造成水浴蒸馏水浑浊,致使精密温度计观察不准而严重影响实验检测数据准确度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运动粘度测定仪等温控类检测仪器的温度要求,又从根本上防止了精密感温棒的腐蚀,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腐温控感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浴槽
2-玻璃套管
3-导热介质油
4-弯沿
5-槽盖
6-温控感温棒
7-温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腐温控感温系统。请参考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腐温控感温系统的结构。
具体而言,该防腐温控感温系统包括:玻璃套管2,导热介质油3,温控感温棒6,温控系统7和运动粘度测定仪的浴槽1;其中,
所述玻璃套管2设置于浴槽1内;
所述玻璃套管2为顶部开口的结构;
所述导热介质油3设置于玻璃套管2内;
所述温控感温棒6设置于玻璃套管2内,且其感温区域与导热介质油3接触;
所述温控系统7与温控感温棒6的信号发射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玻璃套管2的内径大于温控感温棒6的外径1~1.5mm。进而保证检测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套管2的顶部开口向外延伸形成弯沿4,所述弯沿4搭设在浴槽1的槽盖5上。由此方便玻璃套管2的定位。
以下以检测干熄焦汽轮机油运动粘度为例进行说明:
检测试样时将玻璃套管2内装入定量的导热介质油3,温控感温棒6置于玻璃套管2内并与温控系统7相连,将装有温控感温棒6和导热介质油3的的玻璃套管2置于运动粘度测定仪的浴槽1内,玻璃套管2顶端的弯沿4恰好与浴槽1的槽盖5平齐搭设。开启设备,设定检测运动粘度的温度,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取定量的试样置于运动粘度检测毛细管中,恒温至规定时间后,开始检测试样流经毛细管的时间,三次不超差,取其平均值,然后计算运动粘度数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腐温控感温系统,该感温系统是将温控感温棒单独置于玻璃套管的导热介质油内,利用了玻璃套管和导热介质油的感温以及防腐特性,既保证了运动粘度测定仪的温度要求,又从根本上防止了温控感温棒的腐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感温系统解决了腐蚀致使感温控制系统失控而造成检测数据的失真以及因腐蚀造成水浴蒸馏水浑浊,致使精密温度计观察不准而严重影响实验检测数据准确度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运动粘度测定仪等温控类检测仪器的温度要求,又从根本上防止了精密感温棒的腐蚀,延长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腐温控感温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防腐温控感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套管,导热介质油,温控感温棒,温控系统和运动粘度测定仪的浴槽;其中,
所述玻璃套管设置于浴槽内;
所述玻璃套管为顶部开口的结构;
所述导热介质油设置于玻璃套管内;
所述温控感温棒设置于玻璃套管内,且其感温区域与导热介质油接触;
所述温控系统与温控感温棒的信号发射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温控感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套管的内径大于温控感温棒的外径1~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温控感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套管的顶部开口向外延伸形成弯沿,所述弯沿搭设在浴槽的槽盖上。
CN201621172189.3U 2016-11-02 2016-11-02 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61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2189.3U CN206161471U (zh) 2016-11-02 2016-11-02 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2189.3U CN206161471U (zh) 2016-11-02 2016-11-02 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1471U true CN206161471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5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72189.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61471U (zh) 2016-11-02 2016-11-02 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1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6086B (zh) 岩心驱替实验用在线高温高压粘度快速测量装置
CN103558124A (zh) 一种沥青材料表面能的测试方法
CN103499504B (zh) 微试样应力腐蚀实验装置和微试样应力腐蚀实验方法
CN103061321B (zh) 一种用于评价非饱和土渗透特性的圆锥贯入仪
CN102494789B (zh) 一种测量铝电解质温度和初晶温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6161471U (zh) 防腐温控感温系统
CN203858186U (zh) 一种土壤渗透系数测定装置
CN101408518A (zh) 烟气中硫化物的测定装置及方法
CN109164138B (zh) 一种在役燃气聚乙烯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05651664A (zh) 一种自动测量路面渗水系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06484A (zh) 一种测定铁基非晶合金中硅元素的方法
CN113155903A (zh) 一种海洋电极式电导率传感器稳定性评估方法
CN102384936A (zh) 液硫中硫化氢浓度测定法
CN103091242A (zh) 钢质管道防腐层耐阴极剥离性能自动化测试系统
CN209537394U (zh) 实验室沥青自动加注装置
CN201425577Y (zh) 一种测定耐酸砖及花岗岩石板中耐酸度的装置
CN103913400A (zh) 一种基于密度差异的乳化液浓度在线检测方法
Saucedo et al. Studying the drift of in line pH measurements in cell culture
CN201837609U (zh) 一种氧化还原电位检测瓶
CN203216826U (zh) 一种周期轮浸腐蚀试验装置
CN103616319A (zh) 监测溢流含固量的沉降速度测量法及测试仪
CN209513549U (zh) 晶间腐蚀试验用磨口三角瓶
CN203561569U (zh) 监测溢流含固量的沉降速度测试仪
CN203519587U (zh) 清蜡剂清蜡速率测定装置
CN206695862U (zh) 一种发气量测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4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