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8184U - 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8184U
CN206158184U CN201621231604.8U CN201621231604U CN206158184U CN 206158184 U CN206158184 U CN 206158184U CN 201621231604 U CN201621231604 U CN 201621231604U CN 206158184 U CN206158184 U CN 206158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template
handle
steel cable
building
building tem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316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勇
向圆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XIONGD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UXIONGD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UXIONGD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UXIONGD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316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8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8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81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其中,建筑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和用于拆除所述建筑模板的拉手,该模板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拉手连接于第二表面。通过该拉手,可方便施工人员在不损坏建筑模板的基础上快速有效的拆除建筑模板,提高了建筑模板的重复使用率;此外,应用该建筑模板的建筑模板组件整体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这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耗材成本得以降低,实现了施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组合式钢模板是由多块建筑模板组成的建筑模板组件,是现代模板技术中,具有装拆方便、周转次数多等优点的一种“以钢代木”的新型模板,但是由于钢模板结构自身重量大,材料成本高的缺点只能让它运用于特殊形状的混凝土结构浇制,因此,现在大多数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依然利用木质的建筑模板。
但是,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木质建筑模板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建筑模板在使用结束后进行拆除时,只能用钢筋翘出拆卸,对板材损害极大,不利于反复重复使用(使用次数只有3-5次),这样不但影响到建筑模板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增大了整个建筑用材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其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快速有效的拆除建筑模板且不损坏建筑模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组件,其能够延长建筑模板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用材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模板,其包括模板本体和用于拆除建筑模板的拉手,模板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拉手连接于第二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拉手设置有用于容置手或拉拔工件的容置口,此外,拉手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容置口大小的调节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拉手是由直径1-5mm的钢绳弯曲而成,上述调节部是将钢绳经过折叠捆扎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钢绳往复穿过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且两端最终从第二表面穿出,通过铝扣将穿出于第二表面的钢绳两端夹住,从而形成柔性的拉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模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钢绳穿过的通孔,钢绳通过穿过通孔缠绕于模板本体,其中,钢绳接触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部分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绳的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为马钉。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拉手为高强钢筋材料制成的U型环状拉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拉手转动连接于第二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拉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拉手阵列排布于第二表面。
一种建筑模板组件,其包括若干个上述的建筑模板,若干个上述建筑模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建筑模板上设置拉手,可方便施工人员快速有效的拆除建筑模板,而且还不损坏建筑模板,提高了建筑模板的重复使用率;具有上述建筑模板的建筑模板组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而且成形后的混凝土结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这从整体上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耗材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建筑模板组件;200-建筑模板组件;300-建筑模板组件;400-建筑模板组件;500-建筑模板组件;120-建筑模板;220-建筑模板;320-建筑模板;420-建筑模板;520-建筑模板;122-模板本体;422-模板本体;522-模板本体;526-连接口;124-拉手;224-拉手;324-拉手;424-拉手;524-拉手;121-第一表面;123-第二表面;125-调节部;126-捆扎件;225-防勒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组件100,其包括四块建筑模板120,其中,每一块建筑模板120通过在两端分别设置内置磁铁的磁槽和与磁槽相匹配的磁扣,从而使得四块建筑模板120两两之间依次进行磁连接,构成长方体的容纳空间。这样将四块建筑模板120进行磁连接,可以对建筑模板组件100进行快速连接和拆卸。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建筑模板组件100的建筑模板120的个数不限于四块,可以根据施工要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建筑模板120;另外,建筑模板120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不限于磁连接一种,只要是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都可以,例如,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板120,其包括模板本体122和用于拆除建筑模板120的拉手124,其中,模板本体122包括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3,第一表面121在模板本体122进行使用时作为与混凝土接触的内表面,第二表面123为裸露在外面的与第一表面121相对的外表面,拉手124连接于第二表面123以方便施工人员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成型后进行拆卸建筑模板120的操作;通常,在建筑模板120模具作用使用结束后,便需要将建筑模板120拆卸下来,此时可通过用手或者拉拔组件对拉手124施加拉力进行拆除。
本实施例建筑模板120的拉手124个数为四个,分别阵列设置于第二表面123接近四角的位置,以方便施工人员从不同位置对建筑模板120同时施力,使得拆卸建筑模板120更容易。需要说明的是,实际的拉手124的个数并不局限于四个,可以为多个,以满足工程的实际设计要求为最佳;拉手124的位置排布也不仅限于此实施例一种,在其他实施例中,施工人员可以在第二表面123上的任意位置进行拉手124的设置,以施工人员实际拉拔操作过程中最方便最轻松为最佳。
进一步地,建筑模板120的拉手124设置有用于容置手或拉拔工件的容置口,以方便施工人员能够伸入到容置口中有效的拉拔建筑模板120。
进一步地,拉手124为直径1.2mm的钢绳(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疲劳强度)弯曲而成。首先,在模板本体122上设置三个通孔,然后将钢绳通过通孔往复穿过于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3之间,使其钢绳缠绕于模板本体122上,且钢绳两端最终从第二表面123穿出后通过铝扣夹住,从而使其形成闭合环状的柔性拉手124。由钢绳制成的柔性的拉手124可以灵活变换容置口的形状以及拉手124的原位转向,方便了施工人员的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实施例中,拉手124所用钢绳的直径不限于1.2mm这一种直径的钢绳,可以为直径1-5mm的任意一种直径大小的钢绳,以施工过程中拆卸建筑模板120需要力量的大小进行钢绳直径大小的选择,另外,上述通孔的个数也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介绍的这一种情况,在其他实施例中,通孔的个数为多个,以满足工程实际要求为最佳选择。
进一步地,模板本体122上设置有用于钢绳穿过的通孔,钢绳通过穿过通孔缠绕于模板本体122,其中,钢绳接触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3的部分设置有用于固定钢绳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以为常见的螺钉、带有垫片的螺栓或马钉等,最好为马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件的种类不局限本实施例介绍的几种,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包括能够起到固定钢绳作用的所有固定件。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在用拉拔工件借力时能够将拉拔工件顺利的放置在容置口内,且能选择最佳的位置对建筑模板120施力进行拆卸,上述拉手124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容置口大小的调节部125;参照图2可以看出,调节部125是将钢绳折叠后通过捆扎件126捆扎而成,在需要调整拉手124的容置口大小时,可将折叠捆扎好的钢绳松开使其释放出需要的长度,再将其折叠捆扎,从而实现对容置口大小的调节。其中,捆扎件126的捆扎操作可通过捆扎机来完成。
建筑模板组件100的工作原理是:在混凝土的预制过程中,需要先将建筑模板组件100的四块建筑模板120两两之间通过磁槽和磁扣进行磁连接,使其围成一个能够容纳混凝土的容置腔室;将混凝土倒入容置腔室并待其预制成型后,施工人员通过拉手124对建筑模板120进行拉拔,实现建筑模板120的拆卸操作。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组件20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建筑模板组件100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建筑模板组件200所包括的四块建筑模板120上设置的拉手224具有用于防止手被勒伤的防勒垫225。
防勒垫225是由海绵或橡胶材料制成,这主要是因为海绵、橡胶等弹性材料能够在施工人员对拉手224施力时提供一个缓冲力,另外,通过将防勒垫225包裹在钢绳上可以使得施工人员在用力拉拔建筑模板120时与手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减小手上单位面积的压强,避免施工人员被勒伤,同时增强了拉拔过程的使用舒适度。此外,防勒垫225与钢绳的连接不限于本实施例这一种,在其他实施例中,防勒垫225可以包裹于钢绳上,也可以只固定于施工人员手接触的钢绳表面。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模板组件300,其与第二实施例的建筑模板组件200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建筑模板组件300的拉手324为高强钢筋材料制成的U型环状拉手324,这主要是针对需要很大力量才能取下的建筑模板320而设计的,通过设计U型的高强钢筋拉手324,可以让施工人员借助拉拔工件很容易的拆卸下建筑模板320。需要说明的是,拉手324所用的高强度钢筋的直径为5-9mm,具体的直径大小以施工过程中拉拔拉手324力量的大小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由于建筑工地的环境复杂,很多建筑用材都是裸露在潮湿和高尘环境下,钢铁材料很容易被腐蚀失效,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拉手324的表面包覆有防腐层,解决拉手324被腐蚀失效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在用拉拔工件借力时从不同角度着力,可将建筑模板组件300的拉手324转动连接于第二表面123,从而根据建筑模板320实际的情况合理的施加拉拔力。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组件400,其与第三实施例的建筑模板组件3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拉手424是与模板本体422滑动连接的,具体为:
模板本体422的第二表面123沿长度方向靠边的位置设置有滑槽,拉手424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锁块,拉手424通过锁块与滑槽之间的配合实现滑动连接。在使用拉手424进行对建筑模板420拉拔时,可以将拉手424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方便施工人员根据建筑模板420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位置的施力操作,这样的设计使拉手424使用的灵活性增强。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拉手424是通过滑槽和锁块进行与模板本体422的滑动连接,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介绍的可滑动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导轨连接、滚珠滑槽连接等;另外,滑槽设置的位置也并不局限于第四实施例这一种,在模板本体422的四周及中间位置均可设置滑槽与拉手424进行滑动连接,以建筑模板420在实际工程的需要为设计标准。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组件500,其与第四实施例的建筑模板组件4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拉手524可拆卸。
不管拉手524是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表面123上还是固定或者转动连接于第二表面123,虽然能够实现对建筑模板520的拆卸操作,但是由于拉手524始终连接在建筑模板520上,因此带来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增加了建筑模板520自身的重量,不方便建筑模板520的移动和运输;另外一方面,在建筑模板520搁置不用进行存放时,其不但占用较大空间,而且相互之间极易被损坏。因此,将拉手524可拆卸的与模板本体522进行连接,在使用时将拉手524安装到模板本体522的第二表面123,使用完毕后,再取下拉手524。
进一步地,拉手524可拆卸的连接在模板本体522上是通过在第四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滑槽上开设连接口526,使用拉手524时,将拉手524从连接口526处进入,滑动到滑槽的其他位置(非连接口526处),即可实施拉拔操作,操作完毕后,将拉手524沿滑槽滑到连接口526处再取出,最后将取出的拉手524集中放在一个干燥卫生的地方进行存放。故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模板组件500有利于拉手524使用寿命的延长,有利于拉手524的灵活使用(可用一个拉手524分别对不同的建筑模板520进行拉拔操作),有利于建筑模板520移动和存放后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一种方式,可以在滑槽中间位置开设连接口526,也可以在滑槽两端的位置开设连接口526,如果拉手524与模板本体52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导轨与滑块的连接方式,则可将导轨的两端设置为开口结构,在用拉手524时,可以很方便的将拉手524从导轨两端的开口处划入到导轨内部,从而使得拉手524能够被施工人员调到合适的拉拔位置进行拉拔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建筑模板上设置拉手,使得施工人员在拆卸建筑模板时,可以用手拉,也可作将拉手作为杠杆支点,很方便的插入钢筋,从而实加力进行拉拔操作。本实用新型方便了施工人员快速有效的拆除建筑模板,而且还不损坏建筑模板,提高了建筑模板的重复使用率;此外,具有上述建筑模板的建筑模板组件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这从整体上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耗材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和用于拆除所述建筑模板的拉手,所述模板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拉手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设置有用于容置手或拉拔工件的容置口,所述拉手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容置口大小的调节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是由直径1-5mm的钢绳弯曲而成,所述调节部是将所述钢绳经过折叠捆扎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往复穿过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且两端最终从所述第二表面穿出,通过设置铝扣将穿出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钢绳两端夹住,从而形成柔性的所述拉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钢绳穿过的通孔,所述钢绳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缠绕于所述模板本体,其中,所述钢绳接触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部分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钢绳的固定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马钉或铁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为高强钢筋材料制成的U型环状拉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拉手阵列排布于所述第二表面。
10.一种建筑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模板。
CN201621231604.8U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8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1604.8U CN206158184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31604.8U CN206158184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8184U true CN206158184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6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3160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8184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8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8184U (zh) 一种建筑模板及建筑模板组件
CN205615777U (zh) 一种全自动钢筋绑扎机
CN211007673U (zh) 一种方便拼接的建筑混凝土模板
CN107476498B (zh) 一种套筒垂直灌浆专用夹具
CN208473298U (zh) 矩形柱模板加固件
CN113107095B (zh) 一种绿色节能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339626U (zh) 一种钢筋预绑胎架
CN110331851A (zh) 一种边角紧密加固混凝土建筑模板
JP2013129180A (ja) 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集合マットの脱型装置、および、その脱型方法。
CN208039826U (zh) 一种矩形柱模板可调节卡箍式加固构件
CN208073001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楼面厚度控制工具
CN110803664B (zh) 一种可减小变形的铝模板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
CN206205445U (zh) 一种模板连接把手
CN109057086B (zh) 一种节能环保砖用连接结构
CN203695660U (zh) 弯折铁钉修复装置
CN208668944U (zh) 一种便捷式楼梯踏步木模板新型施工结构
CN205421923U (zh) 一种小型紧固装置
CN207513160U (zh) 一种楼板模板早拆支撑体系
CN207469696U (zh) 一种两用建筑抹泥板
CN207944785U (zh) 可拆卸现浇栏板模具
CN108570939A (zh) 用于桥梁加固修复的结构及其加固修复方法
CN205804950U (zh) 一种房屋梁模板卡紧装置
CN207277216U (zh) 一种双曲线墩身拼接辅助工具
CN209243556U (zh) 可防护钢筋的承重桥梁
CN213115468U (zh) 一种拼接牢固且易于解扣的建筑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