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6492U -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6492U
CN206156492U CN201621155865.6U CN201621155865U CN206156492U CN 206156492 U CN206156492 U CN 206156492U CN 201621155865 U CN201621155865 U CN 201621155865U CN 206156492 U CN206156492 U CN 206156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door
type detector
elevator
infrared op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558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剑锋
胡朝俊
刘伟
徐杰
夏晓波
陈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558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6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6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6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包括上行门、下行门、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中控器、上行标识、下行标识和电梯控制模块,上行门设置于下行门左侧,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上行门内表面前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上行门内表面后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本实用新型易于安装和操作,其四组红外对射探测器方便判断行人的选择,不用提前很久去计划召唤电梯,在行人走路过程中召唤上行或者下行电梯,使用方便节约时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前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传统的电梯按键需要人走进电梯接触才可操作,有的电梯召唤装置需要提前预约,然而人们当下临时改变出行决定后则需要重新取消,并没有真正的节约时间,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他出行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用于解决召唤电梯过早又临时变更出行计划耽误其他人出行的问题,改善了召唤装置的结构设计,不用手动选择预约,更为节省时间。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包括上行门、下行门、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中控器、上行标识、下行标识和电梯控制模块,所述上行门设置于所述下行门左侧,所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门内表面前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门内表面后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行门内表面前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行门内表面后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所述中控器和所述电梯控制模块嵌于本装置内部,所述上行标识设置于所述上行门前侧上部,所述下行标识设置于所述下行门前侧上部,所述中控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所述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所述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所述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和所述电梯控制模块;
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门前内侧的左方和右方;
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门后内侧的左方和右方;
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行门前内侧的左方和右方;
优选的,一对所述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行门后内侧的左方和右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于通向等待电梯的走道上,当人们选择上楼时则从上行门进入候电梯过道,当人们选择下楼时则从下行门进入候电梯过道,上行标识和下行标识用于提示人们区分两个门;进入上行门时,路人身体先触碰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射线再触碰第到二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射线,进入下行门时,路人的身体先触碰到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射线再触碰到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射线,则此时信息传输到中控器,中控器发送信息给电梯控制模块控制电梯选择上行或者下行按键,代替人们手动触摸选择,防止病毒、细菌等在触摸键上的传播,同时在人们进入候电梯走道之前就召唤选择召唤好电梯,节省时间;在行人从电梯中出来路过本装置时则会先触碰到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或者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射线,再触碰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或者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射线,则不会触发电梯控制模块操控召唤电梯;红外对射装置设置于本新型的中部和下部,双重保障成人和儿童的路过信息都被接收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原理图。
附图标记如下:1、上行门,2、下行门,3、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4、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5、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6、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7、中控器,8、上行标识,9、下行标识,10、电梯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包括上行门1、下行门2、分别设置于上行门1内表面前侧中部和下部的两对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3、分别设置于上行门1内表面前侧中部和下部的两对、分别设置于上行门1内表面后侧中部和下部的两对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4、分别设置于下行门2内表面前侧中部和下部的两对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5、分别设置于下行门2内表面后侧中部和下部的两对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6、设置于装置内部的中控器7和电梯控制模块10、设置于上行门1前表面上部的上行标识8、设置于下行门2前表面上部的下行标识9,一对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上行门1前内侧的左方和右方,一对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4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上行门1后内侧的左方和右方,一对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5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下行门2前内侧的左方和右方,一对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6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下行门2后内侧的左方和右方,参看图2:中控器7分别电连接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3、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4、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5、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6和电梯控制模块10、电梯控制模块10电连接电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通向等待电梯的走道上,当人们选择上楼时则从上行门1进入候电梯过道,当人们选择下楼时则从下行门2进入候电梯过道,上行标识8和下行标识9用于提示人们区分两个门;进入上行门1时,路人身体先触碰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3的射线再触碰第到二红外对射探测器4的射线,进入下行门2时,路人的身体先触碰到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5的射线再触碰到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6的射线,则此时信息传输到中控器7,中控器7发送信息给电梯控制模块10控制电梯选择上行或者下行按键,代替人们手动触摸选择,防止病毒、细菌等在触摸键上的传播,同时在人们进入候电梯走道之前就召唤选择召唤好电梯,节省时间;在行人从电梯中出来路过本装置时则会先触碰到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4或者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6的射线,再触碰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3或者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5的射线,则不会触发电梯控制模块10操控召唤电梯;红外对射装置设置于本新型的中部和下部,双重保障成人和儿童的路过信息都被接收到。
本实用新型易于安装和操作,其四组红外对射探测器方便判断行人的选择,不用提前很久去计划召唤电梯,在行人走路过程中召唤上行或者下行电梯,使用方便节约时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行门(1)、下行门(2)、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3)、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4)、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5)、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6)、中控器(7)、上行标识(8)、下行标识(9)和电梯控制模块(10),所述上行门(1)设置于所述下行门(2)左侧,所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3)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门(1)内表面前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4)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门(1)内表面后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5)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行门(2)内表面前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6)为两对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行门(2)内表面后侧的中部和下部位置,所述中控器(7)和所述电梯控制模块(10)嵌于本装置内部,所述上行标识(8)设置于所述上行门(1)前侧上部,所述下行标识(9)设置于所述下行门(2)前侧上部,所述中控器(7)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3)、所述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4)、所述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5)、所述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6)和所述电梯控制模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红外对射探测器(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门(1)前内侧的左方和右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二红外对射探测器(4)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行门(1)后内侧的左方和右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三红外对射探测器(5)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行门(2)前内侧的左方和右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四红外对射探测器(6)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下行门(2)后内侧的左方和右方。
CN201621155865.6U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 Active CN206156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5865.6U CN206156492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5865.6U CN206156492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6492U true CN206156492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5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55865.6U Active CN206156492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64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9109A (zh) * 2018-11-16 2019-01-11 界首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感应电梯外呼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9109A (zh) * 2018-11-16 2019-01-11 界首市迅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感应电梯外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8087U (zh) 一种载货电梯曳引结构
CN107500063B (zh) 一种基于室内定位的电梯控制方法
CN206156492U (zh)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建筑电梯召唤装置
CN206395630U (zh) 一种便于盲人使用的方便式电梯
CN203419647U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技术的新型乘客电梯
CN205346571U (zh) 一种踏板式电动楼梯
CN102491153B (zh) 6:1无机房载货电梯的曳引系统设计方法
CN103848296A (zh) 一种垂直升降式电梯的控制方法
CN206857894U (zh) 一种基于电梯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CN206599343U (zh)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CN206273757U (zh) 外挂式架高井道住宅电梯
CN205276967U (zh) 车库升降平台
CN205294547U (zh) 一种安全升降运货电梯装置
CN207434801U (zh) 一种大吨位无齿曳引电梯
CN206466835U (zh) 一种电梯位置感应装置
CN203545404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
CN208761958U (zh) 一种具有智能感应功能的电梯门
CN206494592U (zh) 多点分区检测式电梯智能识别系统
CN207072730U (zh) 一种新型家用平台电梯
CN205187563U (zh) 一种大载重无机房电梯
CN206814204U (zh) 一种有机房货用电梯
CN209352404U (zh) 一种无内门微型电梯
CN103112770B (zh) 一种侧置机房曳引式汽车电梯
CN215364340U (zh) 一种具有手势感应功能的电梯
CN107572323A (zh) 一种楼宇电梯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