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9343U -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9343U
CN206599343U CN201621372234.XU CN201621372234U CN206599343U CN 206599343 U CN206599343 U CN 206599343U CN 201621372234 U CN201621372234 U CN 201621372234U CN 206599343 U CN206599343 U CN 206599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hoistway
horizontal
building
obli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22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坤
吴浩然
杨元传
丁潇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3722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9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9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93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梯运行单元;每个电梯运行单元均包括至少四条垂直电梯、至少两条斜行电梯和至少四条水平电梯;通过设置在退台起始层以下的建筑层内的垂直电梯、设置在退台结构上的斜行电梯和设置建筑的顶层和底层的水平电梯,使整个电梯运行单元形成一个环路;该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通过在建筑内安设连结了建筑的不同部分且具有闭合环路结构特点的电梯装置,有效缩短人员电梯等待时间,实现将人员运往各目的层,避免人流在底部楼层形成阻塞的同时缩短居民入户的步行距离。

Description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退台式建筑因其外形类似于台阶而得名,其特点在于住宅的建筑面积由底层向上逐层减小,下层多出的建筑面积成为上层的大平台,通过相同单元上下错位叠层形成,建筑体型多变而丰富,故建筑内部交通空间组织具有一定难度。
目前,退台式建筑内部多的采用传统直行电梯作为连结各层交通空间的垂直交通系统,然而由于退台式建筑逐交通空间层退后的特点,直接利用传统直行电梯并不能满足退台式建筑的人行交通需求。对于退台上部跨越城市道路的建筑形式,传统垂直电梯将不得不在不同位置分段设置,这会增加换乘次数,增加人的横向交通距离与等待时间。退台式建筑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建筑形式,急需对其内部交通空间进行改进。
电磁悬浮系统(EMS)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目前主要应用于轨道列车,通过结合在列车上的电磁铁和导轨上的铁磁轨道相互吸引产生悬浮,使车轮与轨道车辆与行车轨道之间保持一定的悬浮间隙,即使在停车状态下列车仍然可以进入悬浮状态。
目前,电磁悬浮系统(EMS)除了在轨道列车领域的应用以外,逐渐开始扩大其应用范围,包括轻轨、地铁、港口、景区、山坡和特殊建筑物如老楼改造之类的场合。已公开专利CN 200977869Y公开了一种磁悬浮斜行电梯,通过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及导向系统组成,实现斜行和不规则行进的运动需求。因此完全能够利用已有技术对当前电梯形式进行合理改进以适合退台式建筑形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退台式建筑形态,能够高效运送居民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梯运行单元;每个电梯运行单元均包括至少四条垂直电梯、至少两条斜行电梯和至少四条水平电梯;其中,垂直电梯间隔且均布设置在退台起始层以下的建筑层内;斜行电梯以退台起始层为起点、以退台结束层为终点,且倾斜角度与退台角度一致;水平电梯分别设置建筑的顶层和底层;斜行电梯的一端与垂直电梯连通或邻近设置、另一端与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连通或邻近设置;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设置在两条垂直电梯之间,且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的设置方向与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的设置方向相互交错,使整个电梯运行单元形成一个环路。
其中,垂直电梯用于解决建筑低层(目前一般将建筑低层设计为满足商业活动的商圈)人流密集的情况,通过垂直电梯将密集人流进行初步分流后进行运送。斜行电梯实现最便捷的将各层退台平面的内走廊交通空间联系成整体,提供人流方便的垂直交通,解决各层退台建筑内部垂直人流交通。水平电梯主要起连接各垂直交通系统的作用,使电梯井道单元形成回路,有多部电梯在其中运行,同时解决底层商业大空间的水平交通。
进一步地,电梯运行单元可以具体扩展为以下三种具体方案:
方案一:电梯运行单元包括八条垂直电梯、至少两排斜行电梯组和八条水平电梯;其中,八条垂直电梯每两条为一组,间隔且均布设置在退台起始层以下的建筑层内;四条水平扶梯设置在顶层,每两条为一组设置在建筑底层且位于间隔两组垂直电梯之间;每排斜行扶梯组由多组短斜行电梯组构成,多组短斜行电梯组依次设置在相邻楼层之间,每组短斜行电梯包括两条短斜行电梯;另外四条水平扶梯设置在顶层,每两条为一组且每组端点分别邻近斜行电梯设置。
方案二:电梯运行单元包括一条轿厢运行井道和设置在轿厢运行井道内的多台轿厢;轿厢运行井道包括四条垂直电梯井道、至少两条斜行电梯井道和四条水平电梯井道;其中,斜行电梯井道的起点与垂直电梯井道的终点形成连通;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井道的一端或两端与斜行电梯井道的终点形成连通;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井道的两端与位于底层的垂直电梯井道形成连通;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井道与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井道相互垂直设置,使轿厢运行井道相互连通并形成一个环路通道;多台轿厢通过电磁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在轿厢运行井道内循环运行并间隔相同距离。
对应地,在所述垂直电梯井道、所述斜行电梯井道和所述水平电梯井道上均开设有多个开口,具体地,各类井道至少对应建筑的每一层开设有一个用于人员进出轿厢的开口,实现将建筑内的人员输送出或输送至各指定层。
方案三:电梯运行单元包括八条垂直电梯组、四条水平扶梯和两条磁悬浮电梯;其中,八条垂直电梯每两条为一组,间隔且均布设置在退台起始层以下的建筑层内;四条水平扶梯每两条为一组,设置在建筑底层且位于相邻两组垂直电梯之间;磁悬浮电梯包括一条轿厢运行井道和一台轿厢,轿厢运行井道包括至少一条斜行电梯井道和一条水平电梯井道;斜行电梯井道的起点邻近垂直电梯井道的终点设置;水平电梯井道设置在建筑的顶层,且水平电梯井道的一端或两端与斜行电梯井道的终点形成连通;一台轿厢通过电磁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在轿厢运行井道内往复运行。
对应地,在所述斜行电梯井道和所述水平电梯井道上均开设有多个开口,具体地,各类井道至少对应建筑的每一层开设有一个用于人员进出轿厢的开口,实现将建筑内的人员输送出或输送至各指定层。
所述垂直电梯井道在电梯运行单元中为独立设置,因此,所述垂直电梯井道可以根据建筑低层人流密集的情况进行适当增减,如垂直电梯的数量减少为一条或增加为三条;当然也可以在电梯运行单元外单独设置供建筑底层使用的垂直电梯。具体地,垂直电梯之间的间距根据现行建筑规范要求,其相邻相距40~60m不等,以解决建筑综合体低层(包括建筑的一层、二层和/或地下层)的大空间非退台建筑形式的人流交通;
其中,在每一平层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不同所述斜行电梯井道的开口之间的至少两条水平扶梯,两条水平扶梯运行方向相反,实现对于位于同一平层人员的输送。同样,水平扶梯也可以根据建筑的内部构造特点和距离差异,采用步行天桥或步行通道进行替换。
为了使退台式建筑内的多个电梯运行单元之间形成连通,在相邻所述电梯运行单元之间通过设置在位于底层的两条水平扶梯形成连通;所述水平扶梯设置在相邻电梯运行单元中的位置相近的两个垂直电梯(井道)之间。
在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三的电梯运行单元中,垂直电梯均为独立设置,其采用现有惯常使用的轿厢电梯技术,实现对人员在建筑低层之间的输送;如交流电梯、直流电梯、液压电梯等。
在上述方案二和方案三的电梯运行单元中,构成电梯运行单元的电梯井道可以全部贯通构成一个循环也可以部分相互贯通构成一个循环,并采用公知的电磁悬浮电梯技术实现。具体地,所述轿厢通过安设在所述轿厢运行井道和所述轿厢之间的电磁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使所述轿厢运行井道内往复运行。电磁悬浮系统又称为吸力悬浮系统(EMS)。电磁悬浮系统为分别安设在轿厢运行井道上和轿厢底部相互配合的铁磁轨道和电磁铁;所述推进系统采用在轿厢底盘与所述轿厢运行井道上的轨道间安设直线电动机实现,使底盘获得沿钢轨方向的作用力,带动磁悬浮底盘向上或向下运动。此外,在所述轿厢运行井道和所述轿厢之间还安设有导向系统,保证轿厢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沿着井道设定的方向运动。
该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不仅可以用于单一退台式建筑内部,也可以应用于相隔一段距离的两个退台式建筑内,或相隔一段距离的传统建筑和退台式建筑之间,将相邻两个退台式建筑关联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适应于退台式建筑的形式特点的要求,在建筑内安设连结了建筑不同部分的电梯装置,形成至少一个具有闭环特点的电梯运行单元,将一栋建筑内部的水平与垂直交通形成一个整体,使建筑内的人员可以从任意起始点到达建筑的任何位置;同时,采用多种电梯技术将多部电梯装置安设在电梯运行单元内循环,有效缩短行人电梯等待时间,使人流不易在底部楼层形成阻塞,实现将人员高效率的运往各目的层,避免人流在底部楼层形成阻塞的同时缩短居民入户的步行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3中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中磁悬浮电梯的轿厢和轿厢运行井道之间相互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针对双面式退台建筑设计的电梯系统。该双面式退台建筑由对称的设置两个单面退台建筑构成,具有商用和民宅一体化设计特点,其中,一层和二层采用传统建筑模式,构建一个商用区域;自建筑第三层开始,每层的进深逐渐减小直至顶层,形成退台式结构,为民用住宅区域;。
该双面式退台建筑的电梯系统包括一个电梯运行单元,具体设计如下:
电梯运行单元包括一条轿厢运行井道和设置在轿厢运行井道内的多台轿厢;轿厢运行井道包括四条垂直电梯井道1、四条斜行电梯井道2和两条位于建筑顶层的第一水平电梯井道3和两条位于底层的第二水平电梯井道4;其中,斜行电梯井道2的起点与垂直电梯井道1的终点形成连通;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井道3的两端与斜行电梯井道2的终点形成连通;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井道4的两端与位于底层的垂直电梯井道1形成连通,且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井道3与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井道4相互垂直设置,使轿厢运行井道相互连通并形成一个环路通道。
如图2所示,多台轿厢通过电磁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在轿厢运行井道内循环运行并间隔相同距离。其中,轿厢的数量根据建筑人员流动情况而定。
对应地,在所述垂直电梯井道、所述斜行电梯井道和所述水平电梯井道上均开设有多个开口,具体地,各类井道至少对应建筑的每一层开设有一个用于人员进出轿厢的开口,实现将建筑内的人员输送出或输送至各指定层。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与实施例具有相同结构的双面式退台建筑,但是由于建筑面积较实施例1中的双面式退台建筑的建筑面积大,因此,单独一个电梯运行单元不能满足该建筑的需要。具体地,电梯系统包括两个电梯运行单元;其中,每个电梯运行单元设计如下:
在每侧的单面退台建筑内各设置有两组间隔设置且均布在建筑内的垂直电梯组、两条斜行电梯井道2和两条第一水平扶梯4;具体地,
两组垂直电梯组间隔40~60m设置在建筑的一层至三层;每组垂直电梯组包括两部垂直电梯1且每部垂直电梯1在位于一层至三层的每一层上均开设有供人员进出的开口,使人员可以通过垂直电梯井道1在建筑的一层至三层之间往返;
两条斜行电梯井道2分别邻近位于三层的两组垂直电梯组的开口处为起点倾斜向上延伸至建筑顶层,具体地,两条斜行电梯井道2相互平行,且斜行电梯井道2的倾斜角度与退台角度保持一致;同样,在每条斜行电梯井道2对应每一层的位置上开设有供人员进出的开口;
两条第一水平扶梯4并列设置在建筑的一层,且设置在单侧建筑的两条垂直电梯井道1之间;第一水平扶梯4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邻近两组垂直电梯组位于一层的开口处设置;
在建筑顶层还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侧的单面退台建筑的两条水平电梯井道3;两条水平电梯井道3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且两条水平电梯井道3分别与位于两侧的单面退台建筑内的各一条斜行电梯井道2连接并形成连通,形成两条独立运行井道;位于两侧的单面退台建筑内的第一水平扶梯4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水平扶梯4在设置方向上垂直于第一水平电梯井道3,使电梯运行单元形成一个环路。其中,在每条独立运行井道内设置有一个轿厢,所述轿厢通过电磁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在独立运行井道内往复运行,形成两条磁悬浮电梯。
在运行方式上,每组垂直电梯组的两部垂直电梯1同步运行;并列设置的两条第一水平扶梯4运行方向相反,将人员往返运送于两组垂直电梯组之间;两条磁悬浮电梯在由斜行电梯井道2和水平电梯井道3相互连通形成的独立运行井道内往复运行,实现将人员往复运送于退台结构的每一层。
第二个电梯运行单元与第一个电梯运行单元间隔40~60m设置在第一个电梯运行单元中的第一水平扶梯4的延伸方向上。
为了使该建筑内的两个电梯运行单元之间形成便利的交通连通,在两个电梯运行单元之间设置两组第二水平扶梯组;两组第二水平扶梯组设分别设置在相邻电梯运行单元中的位于同侧且邻近的两个垂直电梯井道1之间,使第二水平扶梯组与相邻电梯运行单元中位于同侧的第一水平扶梯4在同一条直线上。
其中,每组第二水平扶梯组为两条平行且相邻设置的两条第二水平扶梯5,且两条第二的运行方向相反,用于运送建筑内人员往返于两个电梯运行单元之间。另外,可选择地,每条第二水平扶梯5可以根据建筑特点或需求替换为若干段长度较短的水平扶梯,便于人员根据需要中途离开。
其中,垂直电梯、第一水平扶梯4和第二水平扶梯5均采用现有住宅、商场、办公楼中惯常使用的厢体电梯或扶梯实现。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为针对单面式退台建筑设计的电梯系统,该单面式退台建筑一侧具有退台结构、另一侧与传统建筑一致采用直上直下的建筑结构;具体地,具有退台结构一侧的一层和二层依然采用传统建筑模式,自建筑第三层开始,每层的进深逐渐减小,直至顶层,形成退台式结构。电梯系统包括一个电梯运行单元,具体设计如下:
在建筑内且具有退台结构的一侧设置有两条均布的第一垂直电梯1、两条斜行电梯井道2和一条第一水平扶梯4,具体地,
两条垂直电梯井道1间隔40~60m设置在建筑的一层至三层,且在位于一层至三层的每一层上开设有供人员进出的开口,使人员可以通过垂直电梯1在建筑的一层至三层之间往返;
两条斜行电梯井道2邻近两条第一垂直电梯1在三层的开口处为起点倾斜向上延伸至建筑顶层,具体地,两条斜行电梯井道2相互平行,且分别邻近两条第一垂直电梯1设置;同样,在每一层上开设有供人员进出的开口;斜行电梯井道2的倾斜角度与退台角度保持一致;
第一水平扶梯4设置在建筑一层,且设置在单侧建筑的两条第一垂直电梯1之间;第一水平扶梯4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邻近两条第一垂直电梯1的开口处设置;
在建筑另一侧设置有自底层至顶层的两条第二垂直电梯6,且与具有退台结构一侧建筑内的两条第一垂直电梯1对称设置;
建筑顶层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侧的单面退台建筑的两条水平电梯井道3;两条水平电梯井道3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两条水平电梯井道3分别一端与单面退台建筑的斜行电梯井道2形成连通、另一端邻近第二垂直电梯6在顶层的开口处设置,使整个电梯运行单元形成一个环路通道。两条斜行电梯井道2分别与两条水平电梯井道3相互连通,形成两条独立运行井道,在每条独立运行井道内设置有一个轿厢,所述轿厢通过电磁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在独立运行井道内往复运行,形成两条磁悬浮电梯。
该实施例在运行方向设置上与实施例3的运行方向设置方式相同。其中,第一垂直电梯1、第二垂直电梯6和第一水平扶梯4均采用现有住宅、商场、办公楼中惯常使用的厢体电梯或扶梯实现。
实施例4
该实施例为与图4所示具有相同建筑特点单面式退台建筑而设计的另一种电梯系统,该单面式退台建筑一侧具有退台结构、另一侧与传统建筑一致采用直上直下的建筑结构;具体地,具有退台结构一侧的一层和二层依然采用传统建筑模式,自建筑第三层开始,每层的进深逐渐减小,直至顶层,形成退台式结构。其中,传统建筑一侧为居住区域,具有退台结构的一侧为商业区域。
该电梯系统包括一个电梯运行单元,具体设计如下:
在具有退台结构的一侧包括间隔40~60m设置在建筑的一层至三层的两组垂直电梯组、两排斜行扶梯组和两条第一水平扶梯4;每组垂直电梯组包括两部第一垂直电梯1;两条第一水平扶梯4并列设置在两组垂直电梯组之间且运行方向相反;每排斜行扶梯组由多组短斜行扶梯组构成,多组短斜行扶梯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相邻楼层之间么,且位于三层和四层之间的短斜行扶梯组邻近垂直电梯组在三层的开口处设置;每组短斜行扶梯组均包括两条并列设置且运行方向相反的斜行扶梯2;
在具有传统建筑结构的一侧间隔40~60m设置在建筑内的两组垂直电梯组,每组垂直电梯组包括两部自底层至顶层的第二垂直电梯6;在两组垂直电梯组之间设置有两条并列设置且运行方向相反的第二水平扶梯7;第二垂直电梯6与第一垂直电梯1对称设置;
建筑顶层还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侧的单面退台建筑的两条第三水平扶梯3;两条第三水平扶梯3间隔且相互平行设置,两条第三水平扶梯3分别一端与单面退台建筑的斜行电梯井道2形成连通、另一端邻近第二垂直电梯6在顶层的开口处设置,使整个电梯运行单元形成一个环路通道。
在每一平层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不同斜行扶梯开口处之间的水平扶梯;水平扶梯的两端邻近斜行扶梯开口处设置。
在该电梯运行单元中,第一垂直电梯1、第二垂直电梯6、斜行扶梯2、第一水平扶梯4、第二水平扶梯7和第三水平扶梯3均采用现有住宅、商场、办公楼中惯常使用的厢体电梯或扶梯实现。
在上述实施里1~3中的电梯运行单元内均包括磁悬浮电梯,即多个轿厢或一个轿厢设置在独立运行井道内通过吸力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在井道内往复运行。该独立运行井道设置在建筑内具有大弧形跨度的空间内,利用磁悬浮电梯具有运行速度快、噪音小的特点,将人员运送至建筑内的目的层。
所述吸力悬浮系统包括分别安设在所述轿厢运行井道底面和所述轿厢底部相互配合的铁磁轨道和电磁铁;所述推进系统为直线电动机,使所述轿厢在吸力磁悬浮力的作用下在所述轿厢运行井道往复运行。
具体地,在运行井道内侧壁面上加工有与轿厢相互配合轨道13。所述轨道13自井道内侧壁面凸起,且凸起两侧开设有凹槽,使轨道剖面呈“工”字形;所述轨道13顶部设有推力磁场7,在所述在“工”字形两侧的凹槽内:下端面和内侧垂直面上分别设置有吸力磁场8和平衡磁场9,上端面上设置有直线电机11的定绕组;
所述轿厢包括厢体16和套装在厢体外侧,且与厢体之间通过绞轴17活动连接的支撑架15,使厢体16能够相对于支撑架15倾斜一定角度,绞轴17上设有缓冲装置,即当支撑架15在轨道13上运动过程中,即使支撑架15为倾斜状态,厢体16也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缓慢相对于支撑架15倾斜一定角度,保证厢体相对与平面的位置不发生改变;
支撑架底部两侧设置有两个向内弯曲的工作臂10,工作臂10伸入在所述轨道两侧的凹槽之中;工作臂10的上部设置有吸力磁场8,端部设置有平衡磁场9,工作臂10的下部设置有直线电机11动磁场;支撑架15的底部设置有静态制动阻尼器8,两侧还设置有刹车制动器12;
工作臂10上方的吸力磁场8与轨道13两侧凹槽上部吸力磁场4的磁极相反,工作臂10的下部的直线电机11动定子与凹槽下部直线电机11定绕组相对应,两工作臂10之间的上部设置有与轨道13顶部的推力磁场7极性相同的中间推力磁场,位于工作臂10的端部设置有与凹槽内壁垂直面上的磁场极性相同的平衡磁场9;
静态制动阻尼器14是由设置在轨道13顶部设置有齿状固定定位块,支撑架的底面设置有齿状活动定位块和电磁铁组成,电磁铁与齿状活动定位块连接,齿状活动定位块与齿状同定定位块相啮合。
刹车制动器12是由动制动块和制动带组成;制动块设置在支撑架底面上,通过电磁或液压控制与设置在轨道13两侧上的制动带相接。
此外,该电梯运行单元还包括导向系统和电梯休眠节能系统。
导向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两侧的导向滑轮和设置在井道内相应侧壁上的滑道;所述导向滑轮与所述滑道相互配合,使厢体在井道内往复运行过程中均受到导向系统的导向作用,保证厢体顺着滑轨进行移动,且不发生偏移。
电梯休眠节能系统同样可以采用现有电梯技术中惯用手段实现,如已授权专利CN202729489U中公开的一种电梯休眠节能系统,使电梯运行单元在无人使用时进入断电状态,实现节能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梯运行单元;每个电梯运行单元均包括至少四条垂直电梯、至少两条斜行电梯和至少四条水平电梯;其中,垂直电梯间隔且均布设置在退台起始层以下的建筑层内;斜行电梯以退台起始层为起点、以退台结束层为终点,且倾斜角度与退台角度一致;水平电梯分别设置建筑的顶层和底层;斜行电梯的一端与垂直电梯连通或邻近设置、另一端与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连通或邻近设置;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设置在两条垂直电梯之间,且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的设置方向与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的设置方向相互交错,使整个电梯运行单元形成一个环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梯运行单元包括八条垂直电梯、至少两排斜行电梯组和八条水平电梯;其中,八条垂直电梯每两条为一组,间隔且均布设置在退台起始层以下的建筑层内;四条水平扶梯设置在顶层,每两条为一组设置在建筑底层且位于间隔两组垂直电梯之间;每排斜行扶梯组由多组短斜行电梯组构成,多组短斜行电梯组依次设置在相邻楼层之间每组短斜行电梯包括两条短斜行电梯;另外四条水平扶梯设置在顶层,每两条为一组且每组端点分别邻近斜行电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梯运行单元包括一条轿厢运行井道和设置在轿厢运行井道内的多台轿厢;轿厢运行井道包括四条垂直电梯井道、至少两条斜行电梯井道和四条水平电梯井道;其中,斜行电梯井道的起点与垂直电梯井道的终点形成连通;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井道的一端或两端与斜行电梯井道的终点形成连通;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井道的两端与位于底层的垂直电梯井道形成连通;位于顶层的水平电梯井道与位于底层的水平电梯井道相互垂直设置,使轿厢运行井道相互连通并形成一个环路通道;多台轿厢通过电磁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在轿厢运行井道内循环运行并间隔相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梯运行单元包括八条垂直电梯组、四条水平扶梯和两条磁悬浮电梯;其中,八条垂直电梯每两条为一组,间隔且均布设置在退台起始层以下的建筑层内;四条水平扶梯每两条为一组,设置在建筑底层且位于相邻两组垂直电梯之间;磁悬浮电梯包括一条轿厢运行井道和一台轿厢,轿厢运行井道包括至少一条斜行电梯井道和一条水平电梯井道;斜行电梯井道的起点邻近垂直电梯井道的终点设置;水平电梯井道设置在建筑的顶层,且水平电梯井道的一端或两端与斜行电梯井道的终点形成连通;一台轿厢通过电磁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在轿厢运行井道内往复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平层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不同斜行电梯井道的开口之间的水平扶梯。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电梯运行单元之间通过设置在建筑底层的多条水平扶梯形成连接;水平扶梯设置在不同电梯运行单元中位置相近的两个垂直电梯井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磁悬浮系统为分别安设在轿厢运行井道上和轿厢底部相互配合的铁磁轨道和电磁铁;推进系统为直线电动机。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轿厢运行井道和轿厢之间还安设有导向系统。
CN201621372234.XU 2016-12-14 2016-12-14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99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2234.XU CN206599343U (zh) 2016-12-14 2016-12-14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2234.XU CN206599343U (zh) 2016-12-14 2016-12-14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9343U true CN206599343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49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223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99343U (zh) 2016-12-14 2016-12-14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93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8151A (zh) * 2016-12-14 2017-05-24 天津大学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CN115321312A (zh) * 2022-07-27 2022-11-11 三峡大学 一种斜行电梯步进式输送装置及其同步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98151A (zh) * 2016-12-14 2017-05-24 天津大学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CN115321312A (zh) * 2022-07-27 2022-11-11 三峡大学 一种斜行电梯步进式输送装置及其同步控制方法
CN115321312B (zh) * 2022-07-27 2023-10-27 三峡大学 一种斜行电梯步进式输送装置及其同步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7835B1 (ko) 연결식 승강기
CN101979301B (zh) 循环运行的多轿厢电梯
CN201808976U (zh) 独立驱动单元的单向运行循环电梯装置
KR102086232B1 (ko) 로프리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KR20150133666A (ko) 쓰리웨이 엘리베이터 순환시스템
CN101992988A (zh) 一种无机房直角开门观光电梯
So et al. Concept design and derivation of the round trip time for a general two-dimensional elevator traffic system
CN206599343U (zh)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CN1250744A (zh) 循环运行多用途电梯
CN106401247A (zh) 跨道路式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
KR101377563B1 (ko) 중간이동식 엘리베이터 순환시스템
KR20190089269A (ko) 멀더스와 로프 시스템
CN201864414U (zh) 无机房直角开门观光电梯
CN105217409A (zh) 一种别墅电梯的井道结构
So et al. Analysis of possible two dimensional elevator traffic systems in large buildings
CN202829232U (zh) 一种四通门曳引驱动电梯
CN205151443U (zh) 一种别墅电梯的井道结构
CN103130071A (zh) 一种三连层站组多轿厢循环电梯
CN110526051A (zh) 一种多轿厢电梯系统
CN106698151A (zh) 用于退台式建筑的电梯系统
CN207596277U (zh) 一种无机房三开门电梯结构
JPH07112875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101378574B1 (ko) 붙박이식 엘리베이터 순환시스템
CN205400186U (zh) 楼宇用电梯式私密立体车库
CN101774502A (zh) 一种可节省空间的家用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