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4665U - 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44665U CN206144665U CN201621030629.1U CN201621030629U CN206144665U CN 206144665 U CN206144665 U CN 206144665U CN 201621030629 U CN201621030629 U CN 201621030629U CN 206144665 U CN206144665 U CN 2061446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or
- stator
- circle
- counter
- fo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1914 cal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83 diese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837 heart atri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74 turgor press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在定子正面转子室内腔圆周上设有预压气燃烧室、换向气门、换向通道等,使得本发动机外圆燃烧腔道路径长,火焰传播路径长,最终做功持续时间长;还设置正圆转子为轴向空心和径向空心的间隔支柱式空心轮,空心轮中的间隔支柱利于液体滑油的离心力分布润滑作用,也利于扩大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利用润滑油的流动性带走转子热量;在所述转子外圆周上设有反力岛,反力岛前端面与转子外圆切线垂直,能最大限度的形成气压作用在转子外圆切线上的着力面;设置的换向气门具有反力滑块的作用,能够使转子发动机长期可靠运行;使用了除碳滑块,清除在做功腔道内的积碳恶劣环境,保证转子发动机的运行更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
背景技术
任何内燃发动机,不论是传统往复式活塞发动机还是其他转子式发动机,都是依靠空气和燃质的混合气燃烧产生膨胀压力获得转动力,而且都是以不同方式将膨胀压力转化成动力输出轴的切线力,以此获得轴的扭力。然而由于所釆用的结构方式不同,各种发动机获得能耗动力比的有效率有很大差别。
活塞式发动机,其将产生在活塞顶部表面的膨胀圧力推动活塞,再由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其实质是:连杆与曲轴的配合方式产生使活塞直线运动的机械力。活塞始终指向曲轴圆心,由连杆带动曲柄转换成输出轴转动的切线力。对于三角形转子发动机,膨胀压力作用在三角转子的侧面,将三角形转子三个面之一推向主轴上的偏心轴中心,其实质是用三角形转子去推动偏心轴旋转,带动动力主轴整体旋转,其偏心轴的中心相对整体主轴中心就是整体轴的旋转切线,所以三角形转子仅仅只起到了等同于活塞连杆的作用,可以说三角形转子发动机是较活塞发动机的一大退步。
活塞发动机和三角形转子发动机还存在二个共同的缺点。
一是,无法或不能将燃气产生的膨胀力作用在更长或超长轴半径力臂的旋转切线上。因为活塞运动力要转变成轴切线力,要受连杆曲柄的限制,活塞必须要套在气缸套筒内工作,要想曲轴的曲柄增长达到力臂增长,就必须增大气缸口径,才不致于连杆随曲轴摆动会撞击到气缸套。同时如果曲轴的曲柄增长还必须增大气缸套的长度,因为活塞行程等于曲轴曲柄旋转圆的直径,曲柄半径增长必然行程增长的2倍,在既定的气缸排量下这是不可改变的,这就是活塞式发动机方式固有的缺点。就是说在排量一定时,无法做到更加省力的较长或更长力臂转矩的曲轴。
三角形转子发动机由于膨胀压力作用在三角转子的侧面,即气体膨胀作用力是指向三角形转子整体内的中心,同样要想增大安装三角转子的主轴的偏心圆的偏心半径,而三角转子主轴是安装在长圆形定子腔的中心位置,当主轴的偏心圆的偏量增加,由于三角形转子中心圆安装在增加的主轴偏心圆上,会使套合在主轴偏心圆上的三角形转子整体旋转的偏移量也要增加。但是三角形转子的三个角顶点又必须在任何时候同时保持与定子的长圆形腔体壁面接触,即同时既要三角形转子整体旋转的偏移量增加,又要三角转子的三个顶点同时保持与定子腔接触,其结果必然要增大三角形三个边长,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点,这就必然使三角转子整体体积增大。同时也要增加定子的长圆形工作腔,三角形三边同时增大,也就是三角 形旋转时的膨胀空间增大,这就意谓着要改变既定的排量和增大发动机体积,所以三角形这种方式的转子发动机也不能得到更长力臂的轴切线转矩。
二是,活塞式发动机和三角形转子发动机在膨胀空间的体积上讲,都是压缩比等于膨胀比,正因为两者的压缩空间和膨胀空间比是固定相等的,也就是压缩时的轴转过角等于膨胀时的旋转角,其中活塞发动机的有效做功转角为小于等于180度,膨胀时的旋转角不能做到大于压缩时的轴旋转角,这就限制了燃质气体作功效能的充分发挥和更充分燃烧的环保排放进一步提高。燃质混合气体的燃烧有效效能不在于压缩比,而在于能实际产生有效效能的膨胀比,最好的例证是,在活塞发动机中引入了涡轮增压,在有限的气缸空间内,用涡轮增压方式来提高充气量加大压缩比,进而提高燃质混合气体的燃爆效率,尽管活塞发动机使用了涡轮增压,以及使用了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等方式,也仅仅提高了原有的燃质效能和排放环保效率的数个百分点,上述固有缺陷无法突破其效能成倍增长的屏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为了更大效率地发挥燃质膨胀作用力,将燃质混合气体所产生的膨胀力直接作用于具有超长转子半径力臂的转子外圆的切线上,从而得到更大的扭矩,更能够使转子发动机长期可靠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其结构为: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做功腔道,转子固定在转子轴上,转子左右两侧都固定有与转子同步的凸轮,在转子左右两侧的定子上都固定有凸轮轨;
所述转子为轴向空心和径向空心的间隔支柱式空心轮,转子轴向两侧相对支柱的凸出面只有两处,即只有靠近转子外圆两侧的凸出面和靠近转子轴心内圆两侧的凸出面;转子传输至主轴的动力是由转子轴心轴向外侧的同步内圆齿轮与转子轴上的外圆齿轮套合传输的;
设置有第一推拉杆,所述第一推拉杆上端连接换向气门,下端连接第一滚子的第一滚子轴;定子上设置有第一螺旋杠杆式弹簧,所述第一螺旋杠杆式弹簧的支力端固定,其弹力端压在第一推拉杆的凸出部上,使得第一推拉杆的第一滚子保持与凸轮紧密接触,所述第一滚子设置在凸轮上;
所述换向气门置于定子的滑槽内,且换向气门内开有第一通气道,定子上开有换向通道,所述换向通道位于换向气门左侧,当换向气门上下滑动时,第一通气道与换向通道相连通;
定子的内腔圆周上设置有预压气燃烧室,所述预压气燃烧室外沿向圆内凸出,在所述预压气燃烧室旁的定子上固定有火花塞和电控喷油嘴;在定子上还设置有排气道。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除碳滑块,所述除碳滑块设置在定子正面转子室内腔圆周上,且临近排气道,所述除碳滑块由第二推拉杆连接,所述第二推拉杆下面的第二滚子骑靠在凸轮; 设有第二螺旋杠杆式弹簧,所述第二螺旋杠杆式弹簧的支力端固定,弹力端压在第二推拉杆的第二滚子轴上,使第二推拉杆的第二滚子保持与凸轮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为正圆形转子,转子外圆周上设有反力岛,所述反力岛由两边的反力岛前端面和反力岛后端面以及反力岛中间的反力岛外圆弧组成,所述反力岛前端面与转子外圆切线垂直,所述反力岛后端面有一小段与所述反力岛前端面平行,所述反力岛外圆弧的弧度大小为与定子内圆相紧密滑动匹配,转子的两侧各安装一个与转子同步的凸轮,转子轴架设在定子圆心上。
进一步的,压气室结构为:定子后室的转子轴上固定有偏心圆,偏心圆分别穿过半圆形的左压气块和半圆形的右压气块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宽等于偏心圆的直径,长等于偏心圆的上下行程;
左右压气块套合在转子轴的偏心圆上,且与定子后室构成背压双风箱式压气室,左右压气块的外圆面是由下至上逐渐涡旋的外圆面;
定子后室的圆周上左右各设有进气门,定子后室的圆周上端左右各设有向前室压气的单向气门,所述单向气门上还安装有回位弹簧,两单向气门之间设有连通单向气门与前室第一进气道相通的进气岐管;定子后室中上下各设有使左右压气块滑动的稳定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轴为第一类转子轴,在第一类转子轴上固定有2个偏心圆,一个偏心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左压气块,另一个偏心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右压气块。
或者,所述转子轴为第二类转子轴,在第二类转子轴上固定有3个偏心圆,两侧的偏心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左进气块,中间的偏心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右进气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换向气门具有反力滑块的作用,能够使转子发动机长期可靠运行。使用了除碳滑块,清除在做功腔道内的积碳恶劣环境,保证转子发动机的运行更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五。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六。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七。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八。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九。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十。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十一。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十二。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十三。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十四。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十五。
图中:定子 1;转子 2;凸轮 3;反力岛 4;反力岛前端面 4a;反力岛后端面 4b;反力岛外圆弧 4c;第一推拉杆 5;换向气门(有反力滑块的作用) 6;第一螺旋杠杆式弹簧 7;第二螺旋杠杆式弹簧 8;第二推拉杆 9;第二滚子 10;第二滚子轴 11;第一滚子 12;第一滚子轴 13;预压气燃烧室 14;换向通道 15;第一通气道 16;排气道 17;除碳滑块 18;做功腔道 19;火花塞 20;电控喷油嘴 21;回位弹簧 23;进气岐管 24;稳定滑轨 25;偏心圆26;长圆孔 27;定子后室圆边线 28;压气块外圆 29;U字型水冷腔 30;第一左压气块 31a;第一右压气块 31b;第二左压气块 31c;第二右压气块 31d;第一进气道 32;单向气门 33;转子轴 34,包括第一类转子轴 34a和第二类转子轴 34b;进气门 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定子1正面转子室内腔圆周上设有预压气燃烧室14,预压气燃烧室14的左前端开口处设有换向气门6,此换向气门6具有换向气门作用,又有反力滑块的作用。换向气门6上开有贯穿的换向通道15,所述换向气门6的另一侧设有与定子1后室相通的第一通气道16。
定子1上的换向气门6两侧各设有一根可上下滑动的连接驱动换向气门6的第一推拉杆5,所述第一推拉杆5下端上设有第一滚子12和第一滚子轴13,其第一滚子12骑靠在转子2上的与转子2同步的凸轮3上,定子1上还安装有第一螺旋杠杆式弹簧7,所述第一螺旋杠杆式弹簧7的支力端固定,弹力端压在第一推拉杆5的第一滚子轴13上,使第一推拉杆5的第一滚子12保持与凸轮3的紧密接触,带动第一推拉杆5,驱动换向气门6上下移动。当凸轮3随转子2旋转时,通过推动第一推拉杆5的第一滚子12,使第一推拉杆5驱动定子1上的换向气门6,换向气门6上的换向通道15定时导通压气,或换向关闭压气而导通预压气燃烧室14与定子1和转子2之间的做功腔道19。
定子1后室中安装在主轴的偏心圆26上有一对左右组合半圆形压气块31a(第一左压气 块)、31b(第一右压气块),每个半圆形压气块上有一长圆孔27,长圆孔27的大小是:宽等于偏心圆26的圆直径,长等于偏心圆26上下行程。主轴与半圆形压气块31a、31b配套,主轴上有两个直径大小相等的偏心圆26,两个偏心圆26是关于主轴圆心两侧径向水平对称的,且两个偏心圆26的圆心连线过主轴圆心,在轴向上两个偏心圆26一前一后,偏心圆26的圆心相对主轴圆心的偏心量可根据发动机所需进气量设定。
每个半圆形压气块的外圆面为涡线的半圆面(压气块外圆)29,即制作半圆面29的压气圆面是以相对于定子后室圆边线28为标准,参照定子后室圆边线28边线为准,从下而上向内涡旋制成半圆面29,如图10所示,当进气行程开始位置(半圆形压气块圆边与定子1内圆边线最近)时,半圆形压气块与定子后室圆边线28两者之间间隙是下窄上宽,目的是当压气时将气体压往上端的单向气门33。
左右两半圆形压气块套合在主轴偏心圆上与定子1后室构成背压双风箱式压气室,定子1后室的圆周上左右各设有进气门35,定子1后室的圆周上端左右各设有向前室压气的单向气门33,单向气门33上还安装有回位弹簧23,两单向气门33之间设有连通单向气门33与第一进气道32相通的进气岐管24。定子1后室中上下各设有使压气半圆滑动的稳定滑轨25,带偏心圆26的主轴是前室转子2和后压气室中的半圆形压气块31a、31b共用同一根主轴,即转子2与压气块在同一轴上。
定子1后室中左右各一个半圆形状的压气块有两种形状,如图13和图14所示,31a、31b和31c(第二左压气块)、31d(第二右压气块),以及配套的转子轴34,包括第一类转子轴34a和第二类转子轴34b、偏心圆26。
如图8和图9所示,转子发动机的水冷方式是定子1正面圆周开有崎曲相通的水冷腔,水冷孔是以U字型三方包围定子1与转子2之间的做功腔道19,即做圆形做功腔道19的左右两侧和圆形做功腔道19的圆外侧,因为转子2要装入定子1中,所以构成的U字型水冷腔30有一边是在定子1端盖上,形成对定子1与转子2之间的做功腔道19的U字型三方包围整体。
如图1和图7所示,在定子1正面转子室内腔圆周上排气道17处,还设有清除转子2积碳的除碳滑块18,除碳滑块18由第二推拉杆9连接,所述第二推拉杆9下面的第二滚子10也骑靠在凸轮3上。设置有第二螺旋杠杆式弹簧8,所述第二螺旋杠杆式弹簧8的支力端固定,弹力端压在第二推拉杆9的第二滚子轴11上,使第二推拉杆9的第二滚子10保持与凸轮3紧密接触。凸轮3带动第二推拉杆9驱动除碳滑块18定时上下移动,所述除碳滑块18放下期间是转子2做功期间,所以能即时清除转子2上的积碳排出,除碳滑块18抬高时,转 子2做功结束,又能让转子2上的反力岛4顺利通过。
如图5和图6所示,转子2为正圆形转子,转子2外圆周上设有反力岛4,反力岛前端面4a与转子2外圆切线垂直,能最大限度的形成气压作用在转子2外圆切线上的着力面;反力岛后端面4b有一小段与反力岛前端面4a平行,作用是能清除定子1壁面积碳;反力岛顶端为反力岛外圆弧4c,反力岛外圆弧4c的弧度大小为与定子1内圆相紧密滑动匹配;转子2的两侧各安装一个与转子2同步的凸轮3;转子2的转子轴34架设在定子1圆心上,安放转子轴34的圆心孔在定子1的前室与后室之间的隔断上。
从图1、图2、图3和图4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转子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为:
图1:正圆转子在做功时,转子同步凸轮3的凸轮头还未到达第一推拉杆5、第二推拉杆9的下端,这时换向气门6和除碳滑块18因受各自螺旋杠杆式弹簧(7、8)的弹力压迫作用,均处于放下状态,各施其责。换向气门6上的换向通道15仍保持预压气燃烧室14与做功腔道19之间的导通做功状态。
图2:转子同步凸轮3的凸轮头先到达第二推拉杆9的下端,除碳滑块18提前抬起,以便转子的反力岛4顺利穿过;由于转子同步凸轮3的凸轮头也接近第一推拉杆5的下端,换向气门6也开始准备提前抬起。
图3:转子同步凸轮3的凸轮头到达第一推拉杆5的下端时,反力岛4穿过除碳滑块18下端,换向气门6则也被凸轮3的凸轮头通过第一推拉杆5提前抬起,换向气门6上的换向通道15切断了预压气燃烧室14与做功腔道19之间的导通,同时换向导通了与定子1后室相通的第一通气道16与预压气燃烧室14,提前进压气。
图4:转子同步凸轮3的凸轮头转过走完第一推拉杆5的下端,反力岛4穿过换向气门6下端,并且到达换向气门6左前端,同时换向气门6被第一推拉杆5放下,换向气门6上的换向通道15又将预压气燃烧室14和做功腔道19之间导通,此时,预压气燃烧室14中的电控喷油嘴21喷油,火花塞20点火,与做功腔道19导通的换向气门6将预压气燃烧室14中预压的气体与油混合气体燃爆释放,推动此时刚好在预压气燃烧室14及换向气门6前端的反力岛4前进,使转子2继续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圆转子为间隔支柱式空心轮。其一,正圆转子为间隔支柱式空心轮,即正圆转子为轴向空心和径向空心的间隔支柱式空心轮,空心轮的意义在于:空心轮中的间隔支柱有利于液体滑油的离心力分布润滑作用,还有利于扩大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利用润滑油的流动性带走转子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其二,转子轴向两侧相对支柱的凸出面只有两处,即只有 靠近转子外园两侧的凸出面和靠近转子轴心内园两侧的凸出面,旋转时不仅与定子接触面小,转子旋转阻力小;转子轴向两侧相对支柱,靠近转子轴心内圆的凸出面,有起到转子轴向稳定和定位的作用,进而保护转子靠外圆的一侧不被进一步磨损,达到零磨损,使转子外圆两侧与定子达到临界间隙配合的作用。
2)转子动力传输至主轴,是由转子轴心轴向外侧的同步内圆齿轮与主轴上的外圆齿轮套合传输的,齿轮配合方式本身是会有间隙的,而转子旋转是要求有高度的同心圆和无径向跳动,所以转子轴心圆紧密地套合在主轴上,因而转子动力输出至主轴,是由转子轴心轴向一侧的同步内圆齿轮与主轴上的外圆齿轮套合传输的;同时也是便于安装,由于主轴上有压气偏心轮,主轴只能从压气室穿过定子轴圆孔向转子室装入,再从转子室装入转子总成滑动套入至主轴上,并将转子轴心轴向与外侧的同步内圆齿轮与主轴上的外圆齿轮对位套合。
3)压气室中左右两个半圆形滑块的外圆面,从轴向看是涡旋线的,相对压气室左右半圆壁,半圆滑块的外圆面是由下至上逐渐涡旋的外圆面。目的是压气时能将气体集中压向压气室半圆上端岐管前的单向气门。
在本实用新型中,岐管(即进气岐管24)是位于定子燃烧室和半圆滑块压气室之间的通道,岐管两端有定子气门与压气单向气门,就岐管来说,定子燃烧室前端的滑块定子气门为岐管的出气开关,压气单向气门为岐管的单向进气门。下面详细说明岐管的工作过程和效果。
当压气室左右半圆滑块压气,第一次推开压气单向气门向岐管内充气的同时,燃烧室的进气门也打开导通,假若左右半圆滑块压气供应充气量为100,又假若燃烧室体积和岐管管道体积相等(两者体积的其他比例做出的结论一样),那么,燃烧室的充气量为50,岐管充气量为50,当燃烧室的50气量燃爆释放后,燃烧室气量为零;由于岐管两端的开关作用,岐管内还剰50的气量。
当压气室左右半圆滑块再压气,第二次推开压气单向气门向岐管内压气的同时,左右半圆滑块压气供应充气量为100,这100的气量加上岐管中剩余的50气量,由于这时燃烧室与岐管是导通的,所以燃烧室与岐管的总气量为150,即燃烧室充气量为75,岐管充气量75,当燃烧室的75气量燃爆释放后,燃烧室气量又为零,由于岐管两端的开关作用,岐管内还剰75的气量。
当压气室左右半圆滑块又再压气,第三次推开压气单向气门向岐管内压气的同时,左右半圆滑块压气供应充气量为100,这100的气量加上岐管中剩余的75气量,这时燃烧室又再次与岐管是导通,所以燃烧室与岐管的总气量为175,即燃烧室充气量为85.25,岐管充气量85.25,当燃烧室的85.25气量燃爆释放后,燃烧室气量又为零,由于岐管两端的开关作用, 岐管内还剰85.25的气量。
当压气室左右半圆滑块又再压气,第四次推开压气单向气门向岐管内压气的同时,左右半圆滑块压气供应充气量为100,这100的气量加上岐管中剩余的85.25气量,这时燃烧室又再次与岐管是导通,所以燃烧室与岐管的总气量为185.25,即燃烧室充气量为185.25/2=92.625,岐管充气量也是185.25/2=92.625,当燃烧室的92.625气量燃爆释放后,燃烧室气量又为零,由于岐管两端的开关作用,岐管内还剰92.625的气量。
当压气室左右半圆滑块又再压气,第五次推开压气单向气门向岐管内压气的同时,左右半圆滑块压气供应充气量为100,这100的气量加上岐管中剩余的92.625气量,这时燃烧室又再次与岐管是导通,所以燃烧室与岐管的总气量为192.625,即燃烧室充气量为192.625/2=96.3125,岐管充气量也是192.625/2=96.3125,当燃烧室的96.3125气量燃爆释放后,燃烧室气量又为零,岐由于岐管两端的开关作用,管内还剰96.3125的气量。
以此类推,随着压气室左右半圆滑块的不断压气,燃烧室和岐管内会分别都达到和超过100%的充气量,尤其是岐管中能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起到了预增压泵的效果。
根据以上类推可知,由于气体可以高度被压缩,持续对岐管压气,燃烧室和岐管内可以分别达到和超过大于大于100%的充气量,这时可以根据需要,在岐管上设置一个恒值泻压阀。岐管内的压力和燃烧室充气压力大小由泻压阀决定。简言之,有一定长度距离的压气岐管,岐管两端有出气门和压力气单向进气门存在,随着不断向岐管的单向进气门压气,岐管内的气压力就会不断增加,并且有控制压力的泻压阀限制,就能利用岐管道增压作用,满足汽油或柴油燃料的不同需求。
岐管作为小型增压泵对预压气燃烧室的充气作用和效果是:有一定长度距离的压气岐管,由于岐管两端有定子气门与压气单向气门的作用,使岐管能够作为小型内藏式增压泵使用,在发动机运行中不断保持岐管中的持续高压,既能100%满足燃烧室作用为汽油燃质的压气需求,通过泻压阀对岐管压力的控制,也能够满足用于柴油燃质无点火,由压燃点火方式所需气压力需求。
Claims (6)
1.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与转子(2)之间形成做功腔道(19),转子(2)固定在转子轴(34)上,转子(2)左右两侧都固定有与转子(2)同步的凸轮(3),在转子(2)左右两侧的定子(1)上都固定有凸轮轨;
所述转子(2)为轴向空心和径向空心的间隔支柱式空心轮,转子(2)轴向两侧相对支柱的凸出面只有两处,即只有靠近转子(2)外圆两侧的凸出面和靠近转子(2)轴心内圆两侧的凸出面;转子(2)传输至主轴的动力是由转子(2)轴心轴向外侧的同步内圆齿轮与转子轴(34)上的外圆齿轮套合传输的;
设置有第一推拉杆(5),所述第一推拉杆(5)上端连接换向气门(6),下端连接第一滚子(12)的第一滚子轴(13);定子(1)上设置有第一螺旋杠杆式弹簧(7),所述第一螺旋杠杆式弹簧(7)的支力端固定,其弹力端压在第一推拉杆(5)的凸出部上,使得第一推拉杆(5)的第一滚子(12)保持与凸轮(3)紧密接触,所述第一滚子(12)设置在凸轮(3)上;
所述换向气门(6)置于定子(1)的滑槽内,且换向气门(6)内开有第一通气道(16),定子(1)上开有换向通道(15),所述换向通道(15)位于换向气门(6)左侧,当换向气门(6)上下滑动时,第一通气道(16)与换向通道(15)相连通;
定子(1)的内腔圆周上设置有预压气燃烧室(14),所述预压气燃烧室(14)外沿向圆内凸出,在所述预压气燃烧室(14)旁的定子(1)上固定有火花塞(20)和电控喷油嘴(21);在定子(1)上还设置有排气道(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除碳滑块(18),所述除碳滑块(18)设置在定子(1)正面转子室内腔圆周上,且临近排气道(17),所述除碳滑块(18)由第二推拉杆(9)连接,所述第二推拉杆(9)下面的第二滚子(10)骑靠在凸轮(3);设有第二螺旋杠杆式弹簧(8),所述第二螺旋杠杆式弹簧(8)的支力端固定,弹力端压在第二推拉杆(9)的第二滚子轴(11)上,使第二推拉杆(9)的第二滚子(10)保持与凸轮(3)紧密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为正圆形转子,转子(2)外圆周上设有反力岛(4),所述反力岛(4)由两边的反力岛前端面(4a)和反力岛后端面(4b)以及反力岛(4)中间的反力岛外圆弧(4c)组成,所述反力岛前端面(4a)与转子(2)外圆切线垂直,所述反力岛后端面(4b)有一小段与所述反力岛前端面(4a)平行,所述反力岛外圆弧(4c)的弧度大小为与定子(1)内圆相紧密滑动匹配,转子(2)的两侧各安装一个与转子(2)同步的凸轮(3),转子轴(34)架设在定子(1)圆心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压气室结构为:定子(1)后室的转子轴(34)上固定有偏心圆(26),偏心圆(26)分别穿过半圆形的左压气块和半圆形的右压气块的长圆孔(27),所述长圆孔(27)的宽等于偏心圆(26)的直径,长等于偏心圆(26)的上下行程;
左右压气块套合在转子轴(34)的偏心圆(26)上,且与定子(1)后室构成背压双风箱式压气室,左右压气块的外圆面是由下至上逐渐涡旋的外圆面;
定子(1)后室的圆周上左右各设有进气门(35),定子(1)后室的圆周上端左右各设有向前室压气的单向气门(33),所述单向气门(33)上还安装有回位弹簧(23),两单向气门(33)之间设有连通单向气门(33)与前室第一进气道(32)相通的进气岐管(24);定子(1)后室中上下各设有使左右压气块滑动的稳定滑轨(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34)为第一类转子轴(34a),在第一类转子轴(34a)上固定有2个偏心圆(26),一个偏心圆(26)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左压气块(31a),另一个偏心圆(26)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右压气块(31b)。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34)为第二类转子轴(34b),在第二类转子轴(34b)上固定有3个偏心圆(26),两侧的偏心圆(26)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左进气块(31c),中间的偏心圆(26)穿过与其相对应的第二右进气块(31d)。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30629.1U CN206144665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30629.1U CN206144665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44665U true CN206144665U (zh) | 2017-05-03 |
Family
ID=5861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3062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4665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4466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30589A (zh) * | 2017-05-24 | 2018-12-04 | 何以俭 | 一种外加压式转子发动机 |
CN111472882A (zh) * | 2020-05-27 | 2020-07-31 | 朱永明 | 一种正圆转子杠杆型旋转式发动机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21030629.1U patent/CN20614466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30589A (zh) * | 2017-05-24 | 2018-12-04 | 何以俭 | 一种外加压式转子发动机 |
CN111472882A (zh) * | 2020-05-27 | 2020-07-31 | 朱永明 | 一种正圆转子杠杆型旋转式发动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517C (zh) | 叶片转子式发动机 | |
CN101360899B (zh) | 内燃机 | |
CN101696653A (zh) | 旋转翼活塞发动机 | |
CN206144665U (zh) | 一种正圆转子发动机 | |
EP0850350A1 (en) | Piston driven axial cylinder engine | |
CN103764951B (zh) | 具有能够围绕其轴线转动的转子的内燃机 | |
CN101333962B (zh) | 新型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 |
CN108571381A (zh) | 三冲程内冷式转子发动机 | |
CN205936832U (zh) | 环式发动机 | |
CN204591470U (zh) | 一种转子叶片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 |
CN101173629B (zh) | 倍速传递转子付旋转内燃机 | |
CN106224089B (zh) | 一种反力滑块式正圆转子发动机 | |
CN206144664U (zh) | 一种反力滑块式正圆转子发动机 | |
JP2000054801A (ja) | ピストンが円運動(回転)するシリンダー | |
CN104912598A (zh) | 具有转轮旋叶同步回旋机构的流体动力机械 | |
CN201539304U (zh) | 叶片转子发动机 | |
CN101463755B (zh) | 内燃机能量转化方法及其节能高效高速转子发动机 | |
CN102678288A (zh) | 球形双环转子内燃机 | |
CN103628977B (zh) | 一种双菱转子发动机 | |
GB2086479A (en) | Rotary engines | |
CN2254483Y (zh) | 叶片转子式发动机 | |
CN110529237A (zh) | 一种多燃料内燃机 | |
CN104295395A (zh) | 活塞机构总成 | |
CN100393982C (zh) | 橄榄形活塞旋转增压内燃发动机 | |
CN103850783A (zh) | 一种转轴式转子发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