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4600U -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 Google Patents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4600U
CN206144600U CN201621103090.8U CN201621103090U CN206144600U CN 206144600 U CN206144600 U CN 206144600U CN 201621103090 U CN201621103090 U CN 201621103090U CN 206144600 U CN206144600 U CN 206144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ed shaft
alarm
slope
ramp
shaft r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030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清
付二军
张军
张欣华
王崇智
李彦春
白阳
折瑞
郭志伟
石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Beam Min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Beam Min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Beam Min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Beam Min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030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4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4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460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安全作业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包括斜井坡道、坡上感应装置、坡下感应装置、控制器和报警器;坡上感应装置和坡下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斜井坡道的两端;斜井坡道的两端均设置报警器;控制器分别与坡上感应装置、坡下感应装置和报警器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斜井坡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报警器,因此,当斜井坡道内有工作人员或运输车辆通过时,斜井坡道的上下两端均能够看得报警提示,进而可以进行等待至斜井坡道内无人或无车辆时再进入,使得斜井坡道内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辆车或一个人,能够有效的避免撞车、追尾、撞人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安全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Description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安全作业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背景技术
斜井是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其作用与立井和平硐相同。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斜井称为暗斜井或肓斜井,其作用与暗立井相同。
斜井的主要作用是矿石、人员、设备、材料、废石等的提升,即进出矿井内部的人员和物品均需要通过斜井来完成。
现有的井下材料运输均采用无轨车运输,路面宽度一般为5米左右,且工程车辆本身体积较大,车辆无法在巷内进行错车、掉头等动作,只能直行,由于矿山井下的特定环境:道路湿滑、路面狭窄、路况复杂,极易造成撞车、追尾、撞人等事故的发生,同时、上下车辆都是重车的话,避让难度相当大,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斜井安全运输通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包括斜井坡道、坡上感应装置、坡下感应装置、控制器和报警器;
所述坡上感应装置和所述坡下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斜井坡道的两端;
所述斜井坡道的两端均设置报警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坡上感应装置、坡下感应装置和报警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坡上感应装置为距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和/或,
所述坡下感应装置为距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距离传感器为多个并排设置;
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斜井坡道的方向平行;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斜井坡道的侧方。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多个并排设置;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斜井坡道的方向平行;
所述斜井坡道为多块拼接而成的压力板组成;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力板的下方。
进一步的,单块所述压力板下方只设置有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斜井坡道上设置有照明灯。
进一步的,所述斜井坡道上还设置有摄像机。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包括斜井坡道、双控开关和报警器;
所述双控开关的两个控制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斜井坡道的两端;
所述斜井坡道的两端均设置报警器;
所述双控开关与所述报警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通过在斜井坡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感应装置,用于在感应到人或运输车辆进入斜井坡道内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或者通过在斜井坡道上设置双控开关,且双控开关的两个控制开关分别设置在斜井坡道的上下两端,进而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由于斜井坡道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报警器,因此,当斜井坡道内有工作人员或运输车辆通过时,斜井坡道的上下两端均能够看得报警提示,进而可以进行等待至斜井坡道内无人或无车辆时再进入,使得斜井坡道内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辆车或一个人,能够有效的避免撞车、追尾、撞人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安全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斜井安全运输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双控开关 2:报警器 3:控制开关
4:斜井坡道 5:距离传感器 6:坡下感应装置
7:控制器 8:坡上感应装置 9: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包括斜井坡道4、坡上感应装置8、坡下感应装置6、控制器7和报警器2;
所述坡上感应装置8和所述坡下感应装置6分别设置在所述斜井坡道4的两端;
所述斜井坡道4的两端均设置报警器2;
所述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坡上感应装置8、坡下感应装置6和报警器2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坡上感应装置8、坡下感应装置6和控制器7的配合,能够实现当人或运输车辆进入到斜井坡道4内时,对报警器2进行自动控制,进而实现自动报警功能,已达到对斜井坡道4内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的目的和效果,进而避免了斜井坡道4内有人或运输车辆时,再有人或运输车辆进入的情况发生,进而保证了在同一时间内,斜井坡道4内只有一个人或一辆车,使得斜井坡道4内的人员或车辆的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当人员或运输车辆从斜井坡道4的上方进入到斜井坡道4内时,坡上感应装置8感应到人员或运输车辆进入的信号后,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接收到坡上感应装置8传输过来的信号后,向报警器2发出报警指令,报警器2接收到控制器7的指令后,进行报警。
当人员或运输车辆从斜井坡道4的下方离开斜井坡道4后,坡下感应装置6感应到人员或运输车辆的离开后,将离开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得到坡下感应装置6的信号后,向报警器2发出指令,使得报警器2在接收到控制器7的指令后,停止报警。
同理,当人员或运输车辆从斜井坡道4的下方进入到斜井坡道4内时,坡下感应装置6感应到人员或运输车辆进入的信号后,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接收到坡上感应装置8传输过来的信号后,向报警器2发出报警指令,报警器2接收到控制器7的指令后,进行报警。
当人员或运输车辆从斜井坡道4的上方离开斜井坡道4后,坡上感应装置8感应到人员或运输车辆的离开后,将离开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得到坡上感应装置8的信号后,向报警器2发出指令,使得报警器2在接收到控制器7的指令后,停止报警。
由于斜井坡道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报警器2,且上下两端的报警器2均与控制器7连接,此时,斜井坡道4的上下两端的报警器2同时报警,进而使得无论是斜井坡道4的上方还是斜井坡道4的下方有人员或运输车辆要进入到斜井坡道4内时,都能够看到报警器2的警报,进而进行等待,带警报解除后再进到斜井坡道4内。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坡上感应装置8为距离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9;
和/或,
所述坡下感应装置6为距离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9。
坡上感应装置8实际上就是一种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坡上感应装置8为距离传感器5或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9,即通过对距离、位移或压力的检测来实现对斜井坡道4内是否有运输车辆或行人进行检测。
同理,坡下感应装置6也可以是与坡上感应装置8相同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当然,也可以是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进行探测,只要能够实现对进入斜井坡道4内的行人或运输车辆进行监控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距离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9,但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传感器,其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如可以是金属探测仪,即通过对运输车辆的金属探测,还可以是光传感器,即通过对运输车辆或行人对斜井坡道4的遮光度来判断,也就是说,其只要能够通过传感器来对斜井坡道4内是否有行人或运输车辆通过进行判断即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距离传感器5为多个并排设置;
所述距离传感器5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斜井坡道4的方向平行;
所述距离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斜井坡道4的侧方。
在本实施例中,坡上感应装置8和坡下感应装置6均采用了距离传感器5来对进出斜井坡道4内的行人和运输车辆进行监控。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距离传感器5设置为多个,且与斜井坡道4的方向平行并排设置,使得其能够在行人或运输车辆进入到斜井坡道4内时,依次改变多个距离传感器5的测量距离,控制器7在接收到每个距离传感器5的变化时,可以通过距离传感器5的变化顺序能够对行人或运输车辆的行进方向进行有效的判断。也就不会发生在斜井坡道4内还有运输车辆或行人的时候,有人非法闯入时,感应装置误判将报警器2解除报警的情况。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压力传感器9为多个并排设置;
所述压力传感器9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斜井坡道4的方向平行;
所述斜井坡道4为多块拼接而成的压力板组成;
所述距离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压力板的下方。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坡上感应装置8和坡下感应装置6均为压力传感器9,此时,需要将斜井坡道4划分为多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下方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进而通过压力传感器9的受压情况,能够对行人和运输车辆在斜井坡道4内的行进方向进行有效的判断,保证了报警器2报警的精确性。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单块所述压力板下方只设置有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9。
如果在同一压力板下方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9来对压力的变化方向进行判断,其由于是在同一压力板下,可能会出现压力相同的情况,进而无法对行人或运输车辆的行进方向进行判断。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每块压力板的下方只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9,通过多块压力板下方的压力传感器9的感应对行人或运输车辆的行进方向进行判断,这样的判断方式较为准确。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斜井坡道4上设置有照明灯。
在本实施例中,在斜井坡道4上设置照明灯,通过照明灯的设置,能够保证斜井坡道4内的亮度,进而保证斜井坡道4内的行人或运输车辆的行驶安全。
同时,当坡上感应装置8和坡下感应装置6为光感传感器时,能够通过照明灯来增加光亮度的变化,进而提高坡上感应装置8和坡下感应装置6的判断准确性。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斜井坡道4上还设置有摄像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斜井坡道4内设置的照明灯对斜井坡道4内的情况照明,再通过摄像机对斜井坡道4内的情况进行录像,以使得在如果有事故发生时,能够通过摄像机内的信息还原事故场景,进而对事故原因能够进行一个清晰的判断,用于对以后的作业进行改进。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摄像机与所述控制器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机与控制器7相连接,进而通过控制器7能够将摄像机内的数据及时的导出,有效的避免了摄像机在事故中的损坏而导致无法对数据进行读取的情况发生。
通过控制器7和摄像机的连接,还能够实现对斜井坡道4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即在控制器7上连接显示器,通过显示器将摄像机内的数据使用影像的方式进行显示,进而能够对斜井坡道4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报警器2为声光报警器2。
在本实施例中,报警器2为声光报警器2,即能够发出声音和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光线由LED灯发出,多个LED灯拼接为字体,以构成字幕,对人员进行语言提醒。
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报警为语音提示。
在本实施例中,当斜井坡道4内无人或无运输车辆时,报警器2显示的字体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当斜井坡道4内有行人或运输车辆时,报警器2收到控制器7的信号,将显示的字体改为:“正在行人,严禁行车”,并同时进行语音提示,循环播放“正在行人,严禁行车”的语音提示。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包括斜井坡道4、双控开关1和报警器2;
所述双控开关1的两个控制开关3分别设置在所述斜井坡道4的两端;
所述斜井坡道4的两端均设置报警器2;
所述双控开关1与所述报警器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2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一种手动控制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设置方式为在斜井坡道4的上下两端设置双控开关1的两个控制开关3,通过双控开关1对报警器2进行控制。
使用时,当行人进入到斜井坡道4内时,启动双控开关1,开启报警器2,当行人离开斜井坡道4时,通过双控开关1关闭报警器2。
通过附图可要看出,在本实用新型中,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当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时,可以采用手动控制进行安全作业,以保证作业能够继续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通过在斜井坡道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感应装置,用于在感应到人或运输车辆进入斜井坡道4内时,通过控制器7控制报警器2进行报警,或者通过在斜井坡道4上设置双控开关1,且双控开关1的两个控制开关3分别设置在斜井坡道4的上下两端,进而可以通过人为的方式控制报警器2进行报警;由于斜井坡道4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报警器2,因此,当斜井坡道4内有工作人员或运输车辆通过时,斜井坡道4的上下两端均能够看得报警提示,进而可以进行等待至斜井坡道4内无人或无车辆时再进入,使得斜井坡道4内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辆车或一个人,能够有效的避免撞车、追尾、撞人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安全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斜井坡道、坡上感应装置、坡下感应装置、控制器和报警器;
所述坡上感应装置和所述坡下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斜井坡道的两端;
所述斜井坡道的两端均设置报警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坡上感应装置、坡下感应装置和报警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上感应装置为距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和/或,
所述坡下感应装置为距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为多个并排设置;
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斜井坡道的方向平行;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斜井坡道的侧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多个并排设置;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排列方向与所述斜井坡道的方向平行;
所述斜井坡道为多块拼接而成的压力板组成;
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力板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单块所述压力板下方只设置有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坡道上设置有照明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坡道上还设置有摄像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10.一种斜井安全运输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斜井坡道、双控开关和报警器;
所述双控开关的两个控制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斜井坡道的两端;
所述斜井坡道的两端均设置报警器;
所述双控开关与所述报警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的工作状态。
CN201621103090.8U 2016-10-08 2016-10-08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44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3090.8U CN206144600U (zh) 2016-10-08 2016-10-08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03090.8U CN206144600U (zh) 2016-10-08 2016-10-08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4600U true CN206144600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03090.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44600U (zh) 2016-10-08 2016-10-08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46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6220A (zh) * 2016-10-08 2016-12-21 陕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6220A (zh) * 2016-10-08 2016-12-21 陕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CN106246220B (zh) * 2016-10-08 2019-02-19 陕西南梁矿业有限公司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6220B (zh)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CN106097776A (zh) 一种弯道防碰撞预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51002U (zh) 一种互通式立交出口变道与梯度限速提醒装置
KR101682061B1 (ko) 도로경보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6530835A (zh) 一种道路急弯路口顺畅交通智能疏导装置以及方法
CN207775754U (zh) 道路限高防撞报警系统
CN106981209A (zh) 一种非机动车预警装置
CN108538063A (zh) 一种道路隧道内安全报警系统及方法
CN204465953U (zh) 一种隧道智能照明及警示系统
CN206144600U (zh) 斜井安全运输通道
CN210639655U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站etc车道的安全提示系统
CN210743216U (zh) 一种夜间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预警系统
CN106080610A (zh) 车辆
CN208834501U (zh) 弯道会车警示系统
CN213634847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隧道的主动式分合流指示与预警装置
CN105888727A (zh) 一种煤矿井下斜巷行车行人语音报警系统
CN108861935A (zh) 一种矿井罐笼提升安全控制系统
CN206441349U (zh) 一种弯道防碰撞预警系统
CN205451496U (zh) 一种山区公路夜间交通标志系统
CN208400322U (zh) 干支道路安全预警系统
CN205820258U (zh) 上胚检测报警装置
CN212782319U (zh) 一种弯道会车警示装置
CN208589126U (zh) 铁路道岔监测装置
CN105654780A (zh) 一种隧道交通监控设备
CN208889019U (zh) 一种基于地磁检测的山区弯道会车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