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3829U -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3829U
CN206143829U CN201620958120.7U CN201620958120U CN206143829U CN 206143829 U CN206143829 U CN 206143829U CN 201620958120 U CN201620958120 U CN 201620958120U CN 206143829 U CN206143829 U CN 206143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moment
end socket
core
oil
radia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581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介善
宋琪
曹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OLIDA HEAT EXCHANG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OLIDA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OLIDA HEAT EXCHANG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OLIDA HEAT EXCHANG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581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3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3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3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属于散热器的结构设计领域,该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通过将热量较低的中冷芯子和液压油散热芯子设置在靠近吹风组件位置,将热量较高的水散热芯子和变矩油散热芯子设置在中冷芯子和液压油散热芯子的后方,通过吹风组件吹入的冷空气在经过热量较低的前冷却本体后再流经后冷却本体,这样的设置能够充分的应用吹入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极大的减小了整机的占用空间,既大大减小了该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占用面积,又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性能,更为适应于平地机所使用。

Description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的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背景技术
平地机是土方工程中用于整形和平整作业的主要机械,广泛用于公路、机场等大面积的地面平整作业。平地机之所以有广泛的辅助作业能力,是由于它的刮土板能在空间完成6度运动。它们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组合进行。平地机在路基施工中,能为路基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它在路基施工中的主要方法有平地作业、刷坡作业、填筑路堤。
在平地机中需要使用到多个不同类型的散热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分散布置的形式,这样就导致散热器占用空间较大;而一些散热器生产商会将多个不同类型的散热器组合在一起,由于没有合理化的设计以及系统性的考虑,简单组合的散热器总成其散热性能通常都较差,并不能很好的适应于平地机所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平地机中的散热器设计不合理导致要么占用空间大要么散热性能差的问题,从而既大大减小了该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占用面积,又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性能,更为适应于平地机所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中,包括:用于对空气进行散热的中冷芯子、用于对液压油进行散热的液压油散热芯子、用于对水进行散热的水散热芯子、 用于对变矩油进行散热的变矩油散热芯子以及用于进行吹风的吹风组件,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和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上方的所述中冷芯子构成一前冷却本体,所述水散热芯子和位于所述水散热芯子左侧的所述变矩油散热芯子构成一后冷却本体,所述前冷却本体通过一挡板与所述后冷却本体固定,所述前冷却本体前端固定有所述吹风组件;
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左端密封有液压油左封头,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右端密封有液压油右封头,所述液压油左封头底端设置有液压油进口管,所述液压油右封头底端设置有液压油出口管;
所述中冷芯子左端密封有空气左封头,所述中冷芯子右端密封有空气右封头,所述空气左封头、所述空气右封头均高于所述中冷芯子,所述空气左封头前板上端设置有空气进口管,所述空气右封头前板上端设置有空气出口管;
所述水散热芯子上端密封有水上封头,所述水散热芯子下端密封有水下封头,所述水下封头上设置有水进口管,所述水上封头上设置有水出口管;
所述变矩油散热芯子上端密封有变矩油上封头,所述变矩油散热芯子下端密封有变矩油下封头,所述变矩油下封头通过一隔板分为变矩油下封头左和变矩油下封头右,所述变矩油下封头左上设置有变矩油出口管,所述变矩油下封头右上设置有变矩油进口管;
所述中冷芯子、所述水上封头和所述变矩油上封头上固定有一副水箱,所述副水箱通过胶管一与所述水上封头连通,所述副水箱通过胶管二与所述水下封头连通,胶管一位于所述副水箱的前侧,所述胶管二位于所述副水箱的后侧,所述副水箱上设置有加水口和液位观察镜。
上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中,所述副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副水箱上还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上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中,所述中冷芯子与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的体积相同,所述水散热芯子与所述变矩油散热芯子的体积比为3:2。
上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中,所述后冷却本体左右两端固定有支板,以方便安装所述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上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中,所述挡板的宽度为40~50mm,以隔开所述前冷却本体和所述后冷却本体。
上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中,所述吹风组件包括:与所述前冷却本体固定的导风罩、风机以及用于防护的网罩。
上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中,初始状态下,所述副水箱、所述水上封头、所述水下封头和所述水散热芯子中的压力都相同。
上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中,所述变矩油下封头中的隔板位于所述变矩油下封头的中间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通过合理设计各个类型的散热器大小比例以及位置关系,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平地机中的散热器设计不合理导致要么占用空间大要么散热性能差的问题,既大大减小了该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占用面积,又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性能,更为适应于平地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后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包括:用于对空气进行散热的中冷芯子101、用于对液压油进行散热的液压油散热芯子201、用于对水进行散热的水散热芯子301、用于对变矩油进行散热的变矩油散热芯子401以及用于进行吹风的吹风组件
501,液压油散热芯子201和位于液压油散热芯子201上方的中冷芯子101构成一前冷却本体1,水散热芯子301和位于水散热芯子301左侧的变矩油散热芯子401构成一后冷却本体2,前冷却本体1通过一挡板601与后冷却本体2固定,前冷却本体1前端固定有吹风组件501;液压油散热芯子201左端密封有液压油左封头202,液压油散热芯子201右端密封有液压油右封头(图中未示),液压油左封头202底端设置有液压油进口管204,液压油右封头底端设置有液压油出口管205;中冷芯子101左端密封有空气左封头102,中冷芯子101右端密封有空气右封头103,空气左封头102、空气右封头103均高于中冷芯子101,空气左封头102前板上端设置有空气进口管104,空气右封头103前板上端设置有空气出口管105;水散热芯子301上端密封有水上封头302,水散热芯子301下端密封有水下封头303,水下封头303上设置有水进口管304,水上封头302上设置有水出口管305;变矩油散热芯子401上端密封有变矩油上封头402,变矩油散热芯子401下端密封有变矩油下封头403,变矩油下封头403通过一位于中间的隔板000分为变矩油下封头左4031和变矩油下封头右4032,所述变矩油下封头左4031上设置有变矩油出口管405,变矩油下封头右4032上设置有变矩油进口管404;中冷芯子101、水上封头302和变矩油上封头402上固定有一副水箱801,副水箱801通过胶管一81与水上封头302连通,副水箱801通过胶管二 82与水下封头303连通,胶管一81位于副水箱801的前侧,胶管二82位于副水箱801的后侧,副水箱801上设置有加水口8011和液位观察镜8012,初始状态下,副水箱801、水上封头302、水下封头303和水散热芯子301中的压力都相同。通过将热量较低的中冷芯子和液压油散热芯子设置在靠近吹风组件位置,将热量较高的水散热芯子和变矩油散热芯子设置在中冷芯子和液压油散热芯子的后方,通过吹风组件吹入的冷空气在经过热量较低的前冷却本体后再流经后冷却本体,这样的设置能够充分的应用吹入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极大的减小了整机的占用空间,适应于平地机使用;另外,设置中冷芯子在液压油散热芯子上方,并且空气进口管、空气出口管和液压油进口管和液压油出口管位于对立的两个端面,不仅在管道布置上更为方便,也使得两者之间热量较高的液压油散热芯子经过散热后的空气不会影响到上方的中冷芯子,保证了中冷芯子和液压油散热芯子散热的效果;同时,设置变矩油散热芯子在水散热芯子的左侧,并且变矩油进口管与水进口管更为相近,从而使得水进口管周围空气温度不会影响到散热后的从变矩油出口管流出的变矩油,保证了水散热和变矩油散热的效果;再有,由于副水箱、水上封头、水下封头以及水散热芯子中的压力都相同,从而在平地机的作业过程中,水量减少时,副水箱会根据哪里的水压低,便自发的将副水箱中的水补入,而副水箱中的水减少后,通过上方的加水口自发补入空气,从而再次达到一个平衡,同时还可以通过副水箱上的液位观察镜及时的查看到副水箱内的水位,当发现水位较低时,可以及时补水,这样便更加适应于平地机的移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中,副水箱801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在副水箱内部下方),副水箱801上还设置有报警器(图中未示),液位传感器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一旦监测到其液位低于所在位置时,便出发报警器报警,发出蜂鸣声,工作人员便能立刻知道需要对副水箱进行补水,实现了一种智能化的监测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中,中冷芯子101与液压油散热芯子201的体积相同,水散热芯子301与变矩油散热芯子401的体积比为3:2,中冷芯子和液压油散热芯子的体积之和与水散热芯子和变矩油散热芯子的体积之和相同;这样体积比例设置的各个散热芯子,能够在适应于该平地机使用的最优条件下,散热效果最佳,占用空间最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中,后冷却本体2左右两端固定有支板4,设置支板能够方便安装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中,挡板601的宽度为45mm,通过该挡板来隔开前冷却本体1和后冷却本体2;这样宽度设计的挡板既能够保证吹风组件吹出的冷风在经过了前冷却本体后还适应于后冷却本体散热所使用,又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整个散热器总成的占用空间,没有使用无限制宽度的挡板,在批量化的生产中,也能够极大的节约用料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中,吹风组件501包括:与前冷却本体1固定的导风罩5011、风机(图中未示)以及用于防护的网罩501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通过合理设计各个类型的散热器大小比例以及位置关系,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平地机中的散热器设计不合理导致要么占用空间大要么散热性能差的问题,既大大减小了该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的占用面积,又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性能,更为适应于平地机所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空气进行散热的中冷芯子、用于对液压油进行散热的液压油散热芯子、用于对水进行散热的水散热芯子、用于对变矩油进行散热的变矩油散热芯子以及用于进行吹风的吹风组件,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和位于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上方的所述中冷芯子构成一前冷却本体,所述水散热芯子和位于所述水散热芯子左侧的所述变矩油散热芯子构成一后冷却本体,所述前冷却本体通过一挡板与所述后冷却本体固定,所述前冷却本体前端固定有所述吹风组件;
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左端密封有液压油左封头,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右端密封有液压油右封头,所述液压油左封头底端设置有液压油进口管,所述液压油右封头底端设置有液压油出口管;
所述中冷芯子左端密封有空气左封头,所述中冷芯子右端密封有空气右封头,所述空气左封头、所述空气右封头均高于所述中冷芯子,所述空气左封头前板上端设置有空气进口管,所述空气右封头前板上端设置有空气出口管;
所述水散热芯子上端密封有水上封头,所述水散热芯子下端密封有水下封头,所述水下封头上设置有水进口管,所述水上封头上设置有水出口管;
所述变矩油散热芯子上端密封有变矩油上封头,所述变矩油散热芯子下端密封有变矩油下封头,所述变矩油下封头通过一隔板分为变矩油下封头左和变矩油下封头右,所述变矩油下封头左上设置有变矩油出口管,所述变矩油下封头右上设置有变矩油进口管;
所述中冷芯子、所述水上封头和所述变矩油上封头上固定有一副水箱,所述副水箱通过胶管一与所述水上封头连通,所述副水箱通过胶管二与所述水下封头连通,胶管一位于所述副水箱的前侧,所述胶管二位于所述副水箱的后侧,所述副水箱上设置有加水口和液位观察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副水箱上还设置有报警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芯子与所述液压油散热芯子的体积相同,所述水散热芯子与所述变矩油散热芯子的体积比为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冷却本体左右两端固定有支板,以方便安装所述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宽度为40~50mm,以隔开所述前冷却本体和所述后冷却本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与所述前冷却本体固定的导风罩、风机以及用于防护的网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副水箱、所述水上封头、所述水下封头和所述水散热芯子中的压力都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矩油下封头中的隔板位于所述变矩油下封头的中间位置。
CN201620958120.7U 2016-08-26 2016-08-26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Active CN206143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8120.7U CN206143829U (zh) 2016-08-26 2016-08-26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8120.7U CN206143829U (zh) 2016-08-26 2016-08-26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3829U true CN206143829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58120.7U Active CN206143829U (zh) 2016-08-26 2016-08-26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38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0917A (zh) * 2016-08-26 2016-11-16 无锡博利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0917A (zh) * 2016-08-26 2016-11-16 无锡博利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0321U (zh) 一种有效散热的滤波补偿装置
CN206479932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接散热装置
CN206332136U (zh) 一种电池液冷板及电池包和车辆
CN108167792A (zh) 一种封闭式微喷射流细微通道led冷却装置
CN206143829U (zh)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CN108534103A (zh) 一种大功率led用翅片-超导热管一体化散热装置
CN106218649B (zh) 一种用于低地板车的散热装置
CN109814690A (zh) 一种风冷水冷混合式散热机箱
CN206977886U (zh) 一种机柜顶置式换热装置
CN205991730U (zh) 一种平板热管阵列式散热器
CN106120917B (zh) 平地机用散热器总成
CN206237013U (zh) 一种改进的交流低压开关柜结构
CN205864276U (zh) 用于轨道交通的辅助逆变器装置
CN206819841U (zh) 电力变压器
CN206977885U (zh) 一种机柜抽屉隔板式热管散热装置
CN204014394U (zh) 新型风道式换热装置
CN107072118A (zh) 一种机柜抽屉隔板式热管散热装置
CN207481606U (zh) 汽车空调调速模块散热结构
CN105091412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组件及空调
CN206898075U (zh) 一种可循环均温导槽
CN205805694U (zh) 应用于压路机的散热器总成
CN205859627U (zh) 一种基于热对流的自主散热式cob集成led灯体
CN205280256U (zh) 一种磁滞测功机上的循环降温系统
CN109742478A (zh) 电池组件、电池包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CN213460756U (zh) 一种防撞性能好的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