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0266U - 便捷式打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便捷式打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0266U
CN206140266U CN201621098687.8U CN201621098687U CN206140266U CN 206140266 U CN206140266 U CN 206140266U CN 201621098687 U CN201621098687 U CN 201621098687U CN 206140266 U CN206140266 U CN 206140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body
surge drum
annular groove
movable cylind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86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国书
邹广川
陈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Chongqing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Chongqing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Chongqing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Chongqing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86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0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0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02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捷式打磨结构,包括固定体、活动筒及收集筒;收集筒连接在固定体的上端,固定体上设置有通道;固定体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下端连接有砂轮,第一转轴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叶片;活动筒的内壁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固定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定位环,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使得:环形凹槽顶部的内壁面与定位环的上端面相抵接;活动筒的底端设置有包围砂轮的防护罩。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罩和叶片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粉尘的四处飞散,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便捷式打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便捷式打磨结构。
背景技术
在对金属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迹。尤其是在进行刷漆或焊接前,为了保证刷漆和焊接工序的正常进行,避免油漆无法有效附着和焊接处强度低的问题,必须对金属表面进行除锈。当前,较为快捷的除锈方式是通过打磨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迹。打磨时,主要通过工作人员手持打磨机,对进行表面进行打磨。在打磨过程中,将生成大量的粉尘,粉尘弥漫在空气中,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便捷式打磨结构,通过防护罩和叶片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粉尘的四处飞散,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可滑动的活动筒的设置,能在设置有防护罩的前提下,保证砂轮总能与异形金属面相接触,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及适用产品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便捷式打磨结构,包括固定体、活动筒及具有收集腔的收集筒,活动筒套设在固定体的外表面上;
收集筒连接在固定体的上端,固定体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且与收集腔连通的通道;
固定体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下端穿过固定体的下端面,且在该端连接有砂轮;
固定体内还安装有位于第一驱动电机上方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上端穿过固定体的上端面位于收集腔内,且在该端设置有若干个叶片;
活动筒的内壁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固定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位于环形凹槽内且可相对环形凹槽上下移动的定位环,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定位环的下端面和环形凹槽底部的内壁面,且使得:环形凹槽顶部的内壁面与定位环的上端面相抵接;
活动筒的的底端设置有包围砂轮的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使其通过第一转轴驱动砂轮进行高速转动,从而使得砂轮能够对金属表面进行打磨。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屑及粉尘,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有防护罩,这样,可使得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及粉尘能够被防护罩给包裹。同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使其通过第二转轴亦会带动若干个叶片进行转动,从而在收集腔内产生向上引流的气流,这样,则可将打磨过程中产生铁屑及粉尘向收集筒的方向移动,并通过通道进入收集腔内,进而完成对铁屑及粉尘的收集。为便于观察砂轮的运行情况,可采用透明材质制作防护罩。
由于所处理的金属表面并非总是水平面,亦会存在异形面,在设置有防护罩的情况下,有时会使得砂轮不能与所处理的金属面相接触,也即砂轮所打磨的位置会低于防护罩所接触的区域,这时,则需要滑动活动筒使其能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将防护罩向远离砂轮的方向移动,这样,方可使得砂轮能对金属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罩和叶片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粉尘的四处飞散,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可滑动的活动筒的设置,能在设置有防护罩的前提下,保证砂轮总能与异形金属面相接触,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及适用产品的通用性。
为实现收集筒与固定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筒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收集筒下端开口向下延伸有第一连接段,所述固定体的上端向上延伸有与第一连接段螺纹配合的第二连接段。如此,便于对收集腔内的铁屑及粉尘进行清理。
为防止活动筒过度移动而降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筒的下端设置有可作用于所述活动筒的限位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波纹管,波纹管的下端与所述活动筒的上端相连,波纹管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段相抵接。波纹管的设置既不影响活动筒的滑动,又可有效阻挡杂质进入活动筒与固定体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筒内外壁之间于靠近所述收集腔的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磁性件。如此,磁性件可将进入收集腔内的铁削渣吸附在其表面,从而,可避免收集腔内的废渣在重力作用下从通道处掉出。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呈上端开口小且下端开口大的锥筒状,防护罩上端向上延伸有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与所述活动筒的底端螺纹配合。通过第三连接段与活动筒底端的连接位置可调节防护罩相对砂轮的位置,这样,便于保证砂轮能正常工作。
为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本实用新型进行打磨工作,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筒的上部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和所述收集筒上均套设有防滑套。固定体在打磨时易产生强烈的震动,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有防滑套来减弱震动能量的传递,这样,可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在手持时产生较强的手麻感。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筒的上端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缺口,所述提手设置在缺口处,且提手的两端均与收集筒相连。通过缺口的设置,可使得提手与收集筒的上表面平齐,这样,可减少本实用新型的体积,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屑及粉尘,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有防护罩,这样,可使得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及粉尘能够被防护罩给包裹。同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使其通过第二转轴亦会带动若干个叶片进行转动,从而在收集腔内产生向上引流的气流,这样,则可将打磨过程中产生铁屑及粉尘向收集筒的方向移动,并通过通道进入收集腔内,进而完成对铁屑及粉尘的收集。其中,通过可滑动的活动筒的设置,能在设置有防护罩的前提下,保证砂轮总能与异形金属面相接触,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及适用产品的通用性。另外,通过磁性件的设置,可将进入收集腔内的铁削渣吸附在其表面,从而,可避免收集腔内的废渣在重力作用下从通道处掉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固定体,2、收集筒,3、收集腔,4、活动筒,5、环形凹槽,6、定位环,7、弹性件,8、通道,9、第一驱动电机,10、第一转轴,11、砂轮,12、叶片,13、第一连接段,14、第二连接段,15、限位段,16、磁性件,17、第三连接段,18、提手,19、缺口,20、防护罩,21、第二驱动电机,22、第二转轴,23、波纹管,24、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便捷式打磨结构,包括固定体1、活动筒4及具有收集腔3的收集筒2,活动筒4套设在固定体1的外表面上;
收集筒2连接在固定体1的上端,固定体1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且与收集腔3连通的通道8;
固定体1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下端穿过固定体1的下端面,且在该端连接有砂轮11;
固定体1内还安装有位于第一驱动电机9上方的第二驱动电机21,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的上端穿过固定体1的上端面位于收集腔3内,且在该端设置有若干个叶片12;
活动筒4的内壁面设置有环形凹槽5,固定体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位于环形凹槽5内且可相对环形凹槽5上下移动的定位环6,环形凹槽5内设置有弹性件7,弹性件7的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定位环6的下端面和环形凹槽5底部的内壁面,且使得:环形凹槽5顶部的内壁面与定位环6的上端面相抵接;
活动筒4的的底端设置有包围砂轮11的防护罩20。
本实施例应用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9,使其通过第一转轴10驱动砂轮11进行高速转动,从而使得砂轮11能够对金属表面进行打磨。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屑及粉尘,为此,本实施例设计有防护罩20,这样,可使得打磨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及粉尘能够被防护罩20给包裹。同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1,使其通过第二转轴22亦会带动若干个叶片12进行转动,从而在收集腔内产生向上引流的气流,这样,则可将打磨过程中产生铁屑及粉尘向收集筒2的方向移动,并通过通道8进入收集腔3内,进而完成对铁屑及粉尘的收集。为便于观察砂轮11的运行情况,可采用透明材质制作防护罩20。
由于所处理的金属表面并非总是水平面,亦会存在异形面,在设置有防护罩20的情况下,有时会使得砂轮11不能与所处理的金属面相接触,也即砂轮11所打磨的位置会低于防护罩20所接触的区域,这时,则需要滑动活动筒4使其能克服弹性件7的作用将防护罩20向远离砂轮11的方向移动,这样,方可使得砂轮11能对金属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为取材便捷,弹性件11可选用压缩弹簧。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防护罩20和叶片12的设置,可有效避免粉尘的四处飞散,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障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可滑动的活动筒4的设置,能在设置有防护罩20的前提下,保证砂轮11总能与异形金属面相接触,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及适用产品的通用性。
为实现收集筒2与固定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收集筒2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收集筒2下端开口向下延伸有第一连接段13,所述固定体1的上端向上延伸有与第一连接段13螺纹配合的第二连接段14。如此,便于对收集腔3内的铁屑及粉尘进行清理。
为防止活动筒4过度移动而降低运行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收集筒2的下端设置有可作用于所述活动筒4的限位段15。
优选地,还包括波纹管23,波纹管23的下端与所述活动筒4的上端相连,波纹管23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段15相抵接。波纹管23的设置既不影响活动筒4的滑动,又可有效阻挡杂质进入活动筒4与固定体1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收集筒2内外壁之间于靠近所述收集腔3的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磁性件16。如此,磁性件16可将进入收集腔3内的铁削渣吸附在其表面,从而,可避免收集腔3内的废渣在重力作用下从通道8处掉出。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20呈上端开口小且下端开口大的锥筒状,防护罩20上端向上延伸有第三连接段17,第三连接段17与所述活动筒4的底端螺纹配合。通过第三连接段17与活动筒4底端的连接位置可调节防护罩20相对砂轮11的位置,这样,便于保证砂轮11能正常工作。
为便于操作人员握持本实施例进行打磨工作,优选地,所述收集筒2的上部设置有提手18。
优选地,所述提手18和所述收集筒2上均套设有防滑套24。固定体1在打磨时易产生强烈的震动,为此,本实施例设计有防滑套24来减弱震动能量的传递,这样,可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在手持时产生较强的手麻感。
优选地,所述收集筒2的上端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缺口19,所述提手18设置在缺口19处,且提手18的两端均与收集筒2相连。通过缺口19的设置,可使得提手18与收集筒2的上表面平齐,这样,可减少本实施例的体积,使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紧凑。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体(1)、活动筒(4)及具有收集腔(3)的收集筒(2),活动筒(4)套设在固定体(1)的外表面上;
收集筒(2)连接在固定体(1)的上端,固定体(1)上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且与收集腔(3)连通的通道(8);
固定体(1)内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下端穿过固定体(1)的下端面,且在该端连接有砂轮(11);
固定体(1)内还安装有位于第一驱动电机(9)上方的第二驱动电机(21),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的上端穿过固定体(1)的上端面位于收集腔(3)内,且在该端设置有若干个叶片(12);
活动筒(4)的内壁面设置有环形凹槽(5),固定体(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位于环形凹槽(5)内且可相对环形凹槽(5)上下移动的定位环(6),环形凹槽(5)内设置有弹性件(7),弹性件(7)的上下两端分别作用于定位环(6)的下端面和环形凹槽(5)底部的内壁面,且使得:环形凹槽(5)顶部的内壁面与定位环(6)的上端面相抵接;
活动筒(4)的底端设置有包围砂轮(11)的防护罩(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2)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收集筒(2)下端开口向下延伸有第一连接段(13),所述固定体(1)的上端向上延伸有与第一连接段(13)螺纹配合的第二连接段(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2)的下端设置有可作用于所述活动筒(4)的限位段(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波纹管(23),波纹管(23)的下端与所述活动筒(4)的上端相连,波纹管(23)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段(15)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2)内外壁之间于靠近所述收集腔(3)的区域设置有若干个磁性件(16)。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0)呈上端开口小且下端开口大的锥筒状,防护罩(20)上端向上延伸有第三连接段(17),第三连接段(17)与所述活动筒(4)的底端螺纹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2)的上部设置有提手(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8)和所述收集筒(2)上均套设有防滑套(24)。
9.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便捷式打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2)的上端设置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缺口(19),所述提手(18)设置在缺口(19)处,且提手(18)的两端均与收集筒(2)相连。
CN201621098687.8U 2016-09-30 2016-09-30 便捷式打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0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8687.8U CN206140266U (zh) 2016-09-30 2016-09-30 便捷式打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8687.8U CN206140266U (zh) 2016-09-30 2016-09-30 便捷式打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0266U true CN206140266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1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868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0266U (zh) 2016-09-30 2016-09-30 便捷式打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02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7063A (zh) * 2018-01-15 2018-06-19 贵阳锐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手持式电动打磨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7063A (zh) * 2018-01-15 2018-06-19 贵阳锐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手持式电动打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5781A (zh) 一种手持打磨装置
CN106425780A (zh) 一种金属件打磨机
CN207548465U (zh) 一种用于竹木制品的抛光机
CN206140266U (zh) 便捷式打磨结构
CN209062860U (zh) 一种磨床除尘机构
CN206140264U (zh) 一种手持打磨装置
CN109465248A (zh) 一种化纤布的纺织废料收集装置
CN206428638U (zh) 一种驾驶式多功能扫洗地机
CN106312766A (zh) 便捷式打磨结构
CN206140270U (zh) 用于打磨金属物件的机构
CN2111931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导流板打磨除尘装置
CN209717284U (zh) 一种五金工具磨削机
CN203141318U (zh) 一种立式除尘砂轮机
CN205651194U (zh) 角磨机集尘装置
CN205733434U (zh) 一种空调风道铝材用切割成型装置
CN214265077U (zh) 一种大型轴承加工用清洁装置
CN206140265U (zh) 一种金属件打磨机
CN106425794A (zh) 用于打磨金属物件的机构
CN208005368U (zh) 一种除粉尘的打磨装置
CN207522285U (zh) 一种扶手打磨装置
CN206140267U (zh) 一种手持打磨机
CN205651193U (zh) 无尘角磨机
CN205546574U (zh) 水果收集机
CN101069957A (zh) 一种具有自动吸尘功能的手电磨机
CN219704511U (zh) 一种油嘴针阀体磨削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