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39524U - 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39524U CN206139524U CN201621000161.1U CN201621000161U CN206139524U CN 206139524 U CN206139524 U CN 206139524U CN 201621000161 U CN201621000161 U CN 201621000161U CN 206139524 U CN206139524 U CN 2061395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tness
- detection
- guide pillar
- drive mechanism
- inner diame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内径检测装置、平面度检测装置、移料装置、自动打标装置、排料装置、输送装置;内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气动量仪、内径检测台;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气动量仪、平面度检测机构和能够将零件送入平面度检测机构中的进给机构;第一移料机构能够依次将内径检测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移动至平面度检测装置中以及将平面度检测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移动至自动打标装置中或将平面度检测装置中不合格零件移动至排料机构中;第二移料机构能够将自动打标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移动至输送装置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自动检测零件的内径、平面度及平行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面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零件100,具有多个加工面100b和内孔100a,该类零件的检测项目有平面度、平行度以及内孔的内径。目前检测该类零件主要靠手动检测,通过气动量仪分别检测内径、平面度及平行度。由于加工面多、导致须对所有加工面进行检测,从而因此导致劳动强,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设备,能够对零件自动检测并分类。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设有一工作台面;还包括均安置在工作台面上的内径检测装置、平面度检测装置、移料装置、自动打标装置、排料装置、输送装置;
内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气动量仪、内径检测台,内径检测台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圆台和若干内径检测气道;内径检测气道沿圆台的外圆周向分布;内径检测气道连接第一气动量仪能够检测套放在圆台上零件的内径;
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气动量仪、平面度检测机构和能够将零件送入平面度检测机构中的进给机构;平面度检测机构包括平面度检测台、若干以圆周阵列方式分布的堵头以及驱动堵头能够沿第一方向向平面度检测台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平面度检测台设有检测台面、容置腔以及若干与堵头一一对齐的平面度检测气道;堵头平面度检测气道与容置腔均贯通至检测台面;平面度检测气道连接第二气动量仪能够检测检测台面上零件的平面度;进给机构包括能够承托零件的托盘和驱动托盘移动至检测台面上方的第二驱动机构;托盘能够沿第一方向完全落入容置腔内从而使零件安置在检测台面上;
移料装置包括第一移料机构和第二移料机构;第一移料机构能够依次将内径检测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移动至平面度检测装置中以及将平面度检测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移动至自动打标装置中或将平面度检测装置中不合格零件移动至排料机构中;第二移料机构能够将自动打标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移动至输送装置中;输送装置能够输送合格零件;第一方向垂直于工作台面。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导柱、第一活动座、检测气缸;第一导柱的数量为若干个,第一导柱垂直安置在检测台面上;第一固定座通过第一导柱固定在检测台面的上方;第一活动座位于第一固定座和检测台面之间;第一活动座与第一导柱构成沿第一方向的滑动连接;检测气缸安置在第一固定座上,检测气缸驱动第一活动座沿第一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导柱、第二活动座、进给气缸、联动气缸、滑动模组;第二导柱的数量为若干个,第二导柱垂直安置在工作台面上;第二固定座通过第二导柱固定在工作台面的上方;第二活动座位于第二固定座和工作台面之间,第二活动座与第二导柱构成沿第一方向的滑动连接;联动气缸安置于第二固定座上,联动气缸驱动第二活动座沿第一方向移动;滑动模组安置在第二活动座上,托盘与滑动模组构成沿第二方向的滑动连接;进给气缸驱动托盘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平行于工作台面。
进一步地,自动打标装置包括中转台、第三驱动机构和打标机;中转台能够接收第二移料机构移动的合格零件;第三驱动机构驱动中转台移动至打标机中。
进一步地,排料装置包括第四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和接收不合格零件的斜槽;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五驱动机构移动,第五驱动机构驱动斜槽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移料机构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能够同步运动;第一吸盘吸取内径检测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第二吸盘吸取平面度检测装置中的零件;第二移料机构包括第三吸盘,第三吸盘能够吸取自动打标装置中的零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自动检测零件的内径、平面度及平行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待测零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待测零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个结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立体图;
图6是图 3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平面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9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平面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前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平面度检测装置中放有零件的结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工作台;10a工作台面;
20内径检测装置;201内径检测台;201a圆台;201b内径检测气道;
30平面度检测装置;301平面度检测机构;3011平面度检测台;3011a检测台面;3011b容置腔;3011c平面度检测气道;3012堵头;3013第一驱动机构;30131第一固定座;30132第一导柱;30133第一活动座;30134检测气缸;302进给机构;3021托盘;3022第二驱动机构;30221第二固定座、30222第二导柱、30223第二活动座、30224进给气缸、30225联动气缸、30226滑动模组;
40移料装置;401第一移料机构;4011第一吸盘;4012第二吸盘;402第二移料机构;4021第三吸盘;
50自动打标装置;501中转台、502第三驱动机构;503打标机;
60排料装置;601第四驱动机构、602第五驱动机构;603斜槽;
70输送装置;
100零件;100a内孔;100b加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至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设有一工作台面10a;还包括均安置在工作台面10a上的内径检测装置20、平面度检测装置30、移料装置40、自动打标装置50、排料装置60、输送装置70。
内径检测装置20包括第一气动量仪、内径检测台201,内径检测台201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圆台201a和若干内径检测气道201b;内径检测气道201b沿圆台201a的外圆周向分布;内径检测气道201b连接第一气动量仪能够检测套放在圆台201a上零件100的内径。
平面度检测装置30包括第二气动量仪、平面度检测机构301和能够将零件100送入平面度检测机构301中的进给机构302。平面度检测机构301包括平面度检测台3011、若干以圆周阵列方式分布的堵头3012以及驱动堵头3012能够沿第一方向向平面度检测台3011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013;平面度检测台3011设有检测台面3011a、容置腔3011b以及若干与堵头3012一一对齐的平面度检测气道3011c;堵头3012平面度检测气道3011c与容置腔3011b均贯通至检测台面3011a;平面度检测气道3011c连接第二气动量仪能够检测检测台面3011a上零件100的平面度。进给机构302包括能够承托零件100的托盘3021和驱动托盘3021移动至检测台面3011a上方的第二驱动机构3022;托盘3021能够沿第一方向完全落入容置腔3011b内从而使零件100安置在检测台面3011a上。
移料装置40包括第一移料机构401和第二移料机构402;第一移料机构401能够依次将内径检测装置20中的合格零件100移动至平面度检测装置30中以及将平面度检测装置30中的合格零件100移动至自动打标装置50中或将平面度检测装置30中不合格零件100移动至排料机构中;第二移料机构402能够将自动打标装置50中的合格零件100移动至输送装置70中;输送装置70能够输送合格零件100。第一方向为图8中y轴方向,它垂直于工作台面10a。
本检测设备的检测过程包括:
内径检测、平面度检测、分类;具体过程如下:
内径检测:手动将零件100放在内径检测装置20的圆台201a上,零件的内孔恰好套在圆台上;通过与内径检测气道201b连接的气动量仪对零件100的内孔100a内径进行检测,如果合格零件100将移至下一工序,如不合格,设备报警提醒检测人员将其取走并换上另一个零件100。
平面度检测:内径合格的零件100由第一移料机构401转移至托盘3021上,此时进给机构302驱动托盘3021和零件100向平面度检测机构301中移动,然后第一驱动机构3013驱动堵头3012下降靠近内径检测气道201b,此时第二驱动机构3022驱动托盘3021下落至容置腔3011b内,零件100恰好搁置在检测台面3011a上,此时与平面度检测气道3011c连接的气动量仪检测所有加工面100b的平面度以及平行度是否合格。平面度检测气道3011c的设置根据零件100上的检测点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点有12个,因而平面度检测气道3011c的数量也为12个,通过一次测量便可判断12个点所在加工面100b的平面度和平行度是否合格,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分类:如果平面度检测合格,零件100将通过第一移料机构401转移到自动打标装置中进行打标,如果不合格,零件100将通过第一移料机构401转移到排料装置60中。排料装置60能够移动以便配合第一移料机构401接收不合格零件100。打标刻字后零件100由第二移料机构402转移到输送装置70上以便收集码放,供下一环节使用。
该过程仅需要一人在内径检测阶段进行取放零件100,其它环节均无人参与,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驱动机构3013包括第一固定座30131、第一导柱30132、第一活动座30133、检测气缸30134;第一导柱30132的数量为若干个,第一导柱30132垂直安置在检测台面3011a上;第一固定座30131通过第一导柱30132固定在检测台面3011a的上方;第一活动座30133位于第一固定座30131和检测台面3011a之间;第一活动座30133与第一导柱30132构成沿第一方向的滑动连接;检测气缸30134安置在第一固定座30131上,检测气缸30134驱动第一活动座30133沿第一方向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利用气缸作为动力源,使得驱动过程更易控制。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驱动机构3022包括第二固定座30221、第二导柱30222、第二活动座30223、进给气缸30224、联动气缸30225、滑动模组30226;第二导柱30222的数量为若干个,第二导柱30222垂直安置在工作台面10a上;第二固定座30221通过第二导柱30222固定在工作台面10a的上方;第二活动座30223位于第二固定座30221和工作台面10a之间,第二活动座30223与第二导柱30222构成沿第一方向的滑动连接;联动气缸30225安置于第二固定座30221上,联动气缸30225驱动第二活动座30223沿第一方向移动;滑动模组30226安置在第二活动座30223上,托盘3021与滑动模组30226构成沿第二方向的滑动连接;进给气缸30224驱动托盘3021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为图8中x轴方向, 它平行于工作台面10a。这样做的好处是利用气缸作为动力源,使得驱动过程更易控制;并且使托盘3021与堵头3012联动节省检测时间。
作为优选方案,自动打标装置50包括中转台501、第三驱动机构502和打标机503;中转台501能够接收第二移料机构402移动的合格零件100;第三驱动机构502驱动中转台501移动至打标机503中。
作为优选方案,排料装置60包括第四驱动机构601、第五驱动机构602和接收不合格零件100的斜槽603;第四驱动机构601驱动第五驱动机构602移动,第五驱动机构602驱动斜槽603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令斜槽603配合第一移料机构401运动从而快速接收不合格零件100并将其移走收集。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移料机构401包括第一吸盘4011和第二吸盘4012;第一吸盘4011和第二吸盘4012能够同步运动;第一吸盘4011吸取内径检测装置20中的合格零件100,第二吸盘4012吸取平面度检测装置30中的零件100;第二移料机构402包括第三吸盘4021,第三吸盘4021能够吸取自动打标装置中的零件100。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实现同时转移检测完平面度的零件100和检测完内径的零件100,简化了控制步骤,节省了部件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可以是气缸机构、电机丝杆机构等直线运动机构;输送装置可以是输送带等用于物料输送的装置,此乃现有技术,故不做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6)
1.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有一工作台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安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的内径检测装置、平面度检测装置、移料装置、自动打标装置、排料装置、输送装置;
所述内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气动量仪、内径检测台,所述内径检测台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圆台和若干内径检测气道;所述内径检测气道沿所述圆台的外圆周向分布;所述内径检测气道连接第一气动量仪能够检测套放在所述圆台上零件的内径;
所述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气动量仪、平面度检测机构和能够将零件送入所述平面度检测机构中的进给机构;所述平面度检测机构包括平面度检测台、若干以圆周阵列方式分布的堵头以及驱动堵头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平面度检测台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平面度检测台设有检测台面、容置腔以及若干与所述堵头一一对齐的平面度检测气道;所述堵头所述平面度检测气道与所述容置腔均贯通至所述检测台面;所述平面度检测气道连接第二气动量仪能够检测所述检测台面上零件的平面度;所述进给机构包括能够承托零件的托盘和驱动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检测台面上方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托盘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完全落入所述容置腔内从而使零件安置在所述检测台面上;
所述移料装置包括第一移料机构和第二移料机构;所述第一移料机构能够依次将所述内径检测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移动至所述平面度检测装置中以及将所述平面度检测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移动至所述自动打标装置中或将所述平面度检测装置中不合格零件移动至所述排料机构中;所述第二移料机构能够将所述自动打标装置中的合格零件移动至所述输送装置中;所述输送装置能够输送合格零件;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导柱、第一活动座、检测气缸;所述第一导柱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导柱垂直安置在所述检测台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一导柱固定在所述检测台面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动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检测台面之间;所述第一活动座与所述第一导柱构成沿第一方向的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气缸安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检测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活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导柱、第二活动座、进给气缸、联动气缸、滑动模组;所述第二导柱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二导柱垂直安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二导柱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所述第二活动座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座和所述工作台面之间,所述第二活动座与所述第二导柱构成沿第一方向的滑动连接;所述联动气缸安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联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活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滑动模组安置在所述第二活动座上,所述托盘与所述滑动模组构成沿第二方向的滑动连接;所述进给气缸驱动所述托盘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工作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打标装置包括中转台、第三驱动机构和打标机;所述中转台能够接收所述第二移料机构移动的合格零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中转台移动至所述打标机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装置包括第四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和接收不合格零件的斜槽;所述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移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斜槽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料机构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能够同步运动;所述第一吸盘吸取所述内径检测装置中的合格零件,所述第二吸盘吸取所述平面度检测装置中的零件;所述第二移料机构包括第三吸盘,所述第三吸盘能够吸取自动打标装置中的零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00161.1U CN206139524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检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00161.1U CN206139524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检测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39524U true CN206139524U (zh) | 2017-05-03 |
Family
ID=58617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00161.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39524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检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3952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40647A (zh) * | 2016-08-31 | 2016-11-23 |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检测设备 |
CN111623976A (zh) * | 2020-06-24 | 2020-09-04 |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链轮的自动化检测设备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21000161.1U patent/CN20613952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40647A (zh) * | 2016-08-31 | 2016-11-23 |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检测设备 |
CN111623976A (zh) * | 2020-06-24 | 2020-09-04 |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链轮的自动化检测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38929B (zh) | 换向器自动检测装置 | |
CN103225998B (zh) | 一种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209411201U (zh) | 一种电池片效率检测装置 | |
CN203791227U (zh) | 自动检测分拣装置 | |
CN104550042B (zh) | 工件结构自动检测质量分拣装置 | |
CN205187177U (zh) | 工件输送设备 | |
CN106179983B (zh) | 一种手机主按键装饰圈自动检测机 | |
CN106841204A (zh) | 轴承全自动外观检查机 | |
CN203688458U (zh) | Pcb板外观检测机 | |
CN206556697U (zh) | 一种陶瓷器皿的三维视觉检测设备 | |
CN106140647B (zh) | 检测设备 | |
CN108061630A (zh) | 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设备 | |
CN206139524U (zh) | 检测设备 | |
CN100365302C (zh) | 装配小型深沟球轴承的分球铆合方法 | |
CN101082633B (zh) | 可同时多颗平行置入测试的ic检测机 | |
CN206132333U (zh) | 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设备 | |
CN106505803A (zh) | 一种微型马达自动装配设备 | |
CN214052660U (zh) | 动力电池盖板多功能检测线 | |
CN213161952U (zh) | 一种aoi检测设备 | |
CN207328970U (zh) | 压卡机 | |
CN203422111U (zh) | 换向器自动检测装置 | |
CN113681285A (zh) | 一种单向阀组装测试设备 | |
CN212120862U (zh) | 一种金属零件的尺寸检测机 | |
CN208459573U (zh) | 电源定位固定装置和移动电源检测装置 | |
CN110508498A (zh) | 一种用于爆珠香烟过滤嘴中爆珠质量检测剔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14 |